卓有成效管理者概述
- 格式:docx
- 大小:21.30 KB
- 文档页数:5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彼得德鲁克先生1966年出版的一部作品,主要讲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方面,脑力劳动者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多,如何衡量和提升脑力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作为一名“管理者”,如何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更好的为组织提供更多的成果,如何知人善任,如何做出卓有成效的决策。
这本书很薄,只有170多页,但是内容非常充实,用“字字珠玑”来形容也不为过,其中不仅包括了德鲁克先生睿智的理论,而且包含了大量翔实的实例,信手拈来尽量大师本色。
下面按照章节顺序,记录书中一些让我深受启发的观点。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一个人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
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
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对于“体力工作者”而言,我们所重视的只是“效率”,所谓效率,可以说是“把事情做对(to do things right)”的能力,而不是“做对的事情(to get the right things done)”的能力。
体力劳动的成果,通常可以用数量和质量来衡量,但是对于“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而言,他们的劳动成果很难用数量和质量来衡量。
我们无法对知识工作者进行严密和细致的督导,我们只能协助他们。
知识工作者本人必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完成任务,自觉地做出贡献,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益。
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动力,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效性,以及他在工作中是否能有所成就。
如果他的工作缺少有效性,那么他对做好工作和做出贡献的热情很快就会消退,从而成为朝九晚五在办公室里磨时间的人。
知识工作者并不生产本身具有效用的产品,他不生产有形的产品,他生产的是知识、创意和信息,只有通过另一位知识工作者,将他的产品当做投入,并转化成另一种产出,它们才具有实际的意义。
再伟大的智慧,如果不能应用在行动上,也将只是毫无意义的资料。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主要内容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本经典的管理学著作,作者为美国商业大师彼得·德鲁克。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和管理观念,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实现卓越的绩效。
书中提到的管理技能包括:设置目标、计划和组织、决策和评估、沟通和激励、开发人力资源等。
这些技能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管理者实现自身和组织成功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书中还介绍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观念,包括:重视效率和效益、善于创新和变革、关注组织变革和个人发展等。
这些观念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功的关键,它们不仅能够帮助管理者理解组织和员工的需求,还能够帮助管理者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对能力。
最后,书中介绍了如何在工作中实现卓越的绩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该注重目标的制定和执行,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总之,作为一本经典的管理学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为管理者提供了全面的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是每个管理者必读的书籍之一。
- 1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概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本由彼得·德鲁克所撰写的经典管理学著作。
本书从管理者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如何提高个人效率和组织效能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以该书为基础,系统地分析并总结其中的要点和实践指南,以帮助读者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时间管理目标设定•确定长期和短期目标•将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优先事项1.对任务进行优先级排序2.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任务3.避免拖延和分散注意力4.制定清晰的工作计划时间规划•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利用时间碎片进行高效利用人员管理激励与奖励1.了解员工的动机和需求2.提供肯定和奖励3.给予适当的待遇和晋升机会沟通与反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意见•及时进行正面和建设性的反馈团队建设1.确定明确的团队目标2.分配适当的角色和责任3.培养团队的协作和信任培养领导力1.倾听员工的声音2.培养远见和决策能力3.建立自信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个人发展不断学习1.阅读与学习相关的书籍和资料2.参加行业内的培训和研讨会3.寻求导师和同行的指导和支持自我反思•反思个人的行为和决策•探索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不断调整和改进个人管理风格自我管理1.建立良好的习惯和规划2.管理个人的情绪和压力3.健康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组织效能目标管理1.制定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战略2.将目标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3.定期评估和调整目标的实现情况流程优化1.分析和改进现有的工作流程2.消除浪费和瓶颈3.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创新与变革•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和解决方案•积极推动组织变革和创新绩效评估1.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2.帮助员工提升能力和发展潜力结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本对管理者而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著作。
通过时间管理、人员管理、个人发展和组织效能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管理者能够提升个人和组织的工作效率和业绩,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读者在学习和实践其中的理念和方法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断调整和改进,以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效果。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55周年译本摘要: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定义和特征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五个习惯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决策方法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时间管理五、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贡献正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管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通过对大量管理者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特征、习惯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这些内容进行阐述。
首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指那些能够持续地提高组织绩效的管理者。
他们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如对工作的热情、对团队的关注、对目标的执着等。
这些特征使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时,能够始终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五个习惯。
一是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他们能够敏锐地发现组织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二是善于决策,他们能够根据组织的目标和现实的情况,做出明智的决策。
三是善于组织和调动资源,他们能够合理地配置组织的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四是善于沟通,他们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以实现团队的协同作战。
五是善于学习和创新,他们能够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管理环境。
再次,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决策方法是其成功的关键。
他们通常采用事实为基础的决策方法,即根据事实和数据进行决策。
他们在做决策时,会充分考虑组织的目标、现实的情况和团队的意见,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外,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善于时间管理。
他们能够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以确保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他们通常会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工作。
他们会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最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对组织和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通过有效的管理,提高了组织的绩效,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们通过创新和实践,推动了管理学的发展,为组织的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精要世界经理人网站寄给我一本书,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新版作为网站论坛月度获奖奖品,收到书我立刻开始阅读,虽然这本书我几年前就看过了。
这本书出版于1966年,已经问世四十多年了,但是正如张瑞敏说的“常读常新”,每次“总能从书中得到新的启示”,也许这就是经典为什么能够历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吧。
我把这本书的相关资料和内容精要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有兴趣的不妨找来原书读一读,相信不会让你失望的。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简介:彼得·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
今年96岁,仍健在。
其家族在十七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Drucker原意为“印刷者”)。
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已超过30篇,著作多达50余本,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
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
”现代管理大师,对世人贡献卓越,影响深远,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德鲁克先生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不仅因为他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目标管理的创建者,他在市场、创新、变革、战略、知识管理、21世纪管理者的挑战等方面的真知灼见,也让诸多管理大师和成功企业家从中受益。
国际权威媒体和著名企业管理者对作者和本书的评价: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概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指在管理工作中取得优秀业绩的领导者。
这些管理者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组织和运作团队,以达成组织的目标。
他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要求和指导,同时也能够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具备高度的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他们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和自我提升,以不断增强自身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的作用不仅在于推动组织的进步,更在于为下属树立榜样,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 1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内容概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可太有用啦,就像一个宝藏一样。
它里面讲了好多关于管理者的事儿呢。
管理者得知道自己的时间花哪去了。
好多管理者一天忙得晕头转向的,结果发现自己做了好多没效率的事儿。
就好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不知道时间就那么悄悄溜走了。
他们得把时间规划好,不能随便浪费。
比如说,不能老是在一些没意义的会议上浪费时间,得搞清楚哪些会议是必须参加的,哪些是可以不去的。
管理者还要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不能老是自己闷头干自己的事儿,得想着自己做的这些事儿对团队、对公司、对整个大环境有啥好处。
比如说一个产品经理,他做产品的时候就得想着这个产品做出来能给用户解决啥问题,能给公司带来啥收益,而不是光想着自己把这个产品设计得有多酷多炫,要是不实用那也是白搭。
用人方面也是很有讲究的。
不能光看这个人跟自己合不合得来,得看他有没有本事。
就像找队友打游戏一样,不能光找那些跟自己关系好的,得找那些操作厉害的。
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而且管理者得信任自己的员工,不能老是在后面指手画脚的,得给人家发挥的空间。
决策也是管理者的一个大课题。
做决策的时候不能犹犹豫豫的,要果断。
但是这个果断可不是瞎果断,得有依据。
就好比你要决定出门带不带伞,你得看看天气预报,不能光凭感觉。
管理者要收集各种信息,分析利弊,然后再做出决策。
再有呢,管理者得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这个世界变化多快呀,要是管理者还守着老一套,那肯定不行。
就像以前的人哪能想到现在有智能手机这么方便的东西呀。
管理者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管理更有效。
反正就是说呢,这本书里讲的这些东西,不管是对那些已经是管理者的人,还是对那些想要成为管理者的人,都像是一盏明灯一样,能给他们指引方向,让他们在管理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有效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简介和收货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本由史蒂芬·柯维(Stephen R. Covey)所著的管理学经典书籍。
该书提出了七个高效管理原则,并详细探讨了如何应用这些原则来提升个人的管理能力并帮助组织达成成功。
该书的七个高效管理原则分别是:以终为始、先进原则、要事第一、赢得共赢、知彼知己、综合综效、不断改进。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但能够让个人变得更加高效,还能够带领团队充分发挥优势、发挥团队的协同效应。
该书适合所有渴望提高管理能力的职业人士、企业家、学生等群体,尤其是那些想要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人。
阅读该书的收获包括:学习到高效的管理原则和技巧、掌握正确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学会如何提升团队的协作和执行力、在个人和团队层面上实现更高质量的成果。
卓有成效管理者概述
讲师:胡斌
一、组织中三类人群的现状分析
1.员工的痛苦
企业员工的痛苦,按照发生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如下:
第一,管理制度流程不合理;
第二,工资待遇与对单位的贡献度不成正比;
第三,对直接上级的管理方法和风格不满意;
第四,对单位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
第五,对工作环境和条件不满意;
第六,认为自己的工作量不合理;
第七,工作和生活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第八,认为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同事之间经常相互扯皮;
第九,没有家人和同事的支持;
第十,对目前的工作感到力不从心。
2.经理人的痛苦
企业经理人的痛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经常担心经济状况是否能够确定(能否确保自己和家人过上有保
障、有品质的生活);
第二,单位经常换人(导致对未来情况的不确定);
第三,在工作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第四,目前的工作不能完全发挥自身的特长;
第五,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手头的工作;
第六,工作职位有限、职位发展空间有限、机会少;
第七,对职业生涯感到迷茫(主要发生在35—40岁人群);
第八,房价高涨,买不起房子,或是只能购买偏远地段的房子;
第九,随着企业改制、公司结构(常见的有矩阵制、网络制、大区制等)不断变化,对自己在公司的发展感到担忧;
第十,公司内部人员流动非常大;
第十一,总要给新员工做很多培训;
第十二,聪明能干的员工不听话,管理难度大;
第十三,从事的工作对个人技术、能力、知识要求非常高,常常让自己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以IT行业的金山公司为例,从最开始的通用软件领域到后来的Web2.0,再到目前的推送和苹果技术的普及,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对经理人的要求不断提高,让很多经理人都感到心力交瘁);
第十四,自身的工作总得不到老板的认可。
3.老板的痛苦
企业老板的痛苦主要表现为:
第一,工作繁忙、没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
第二,在工作中付出了过多的精力;
第三,公司的现金流紧张,总是拆东墙补西墙(主要针对民营企业而言);
第四,无法完成董事会的运营指标(主要是上市企业要完成股东的要求);
第五,长时间缺乏锻炼,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第六,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没有合适的人来掌管公司发展,只能因人就事;
第七,行业竞争对手不断增加,公司骨干流失加剧;
第八,员工收入上涨,但是业绩下降、士气低落(对于员工而言,工资上涨能够带来的激励作用持续时间很短,即使给予其股票和期权,通常至多也只能维持一年的激励作用);
第九,找不到支持公司发展的新项目,原有的项目利润一点点、一天天在下滑;
第十,总发脾气,睡不好觉、经常做噩梦;
第十一,一天不在公司,公司就乱成堆。
以上就是国内企业中老板、经理人和员工这三类人群的基本现状,可以简单概括为“头大、腰疼、脚轻”——“头”是老板,“腰”是管理者,“脚”是员工。
根据我国中医理论,“腰”为人体的中轴,对人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如此,可以说解决好“腰疼”,企业的问题就能解决一半,所以企业必须做好对管理者的培养。
二、成为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项要素
“卓有成效管理者”这一概念是由全球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目前已成为企业管理学中的一个经典理论,主要用于指导管理者的工作。
其主要观点是,一个国家的强盛靠的是企业,一个组织的强盛最终取决于经理人。
要成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具备以下要素:
1.时间有限
时间有限,指的是在时间和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将事情做好。
2.关注贡献
彼得·德鲁克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在一个组织中,你做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给组织带来了什么”。
关于这一观点,职场从业者可以反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把自己的岗位取消,对公司会有什么影响?包括公司创收、技术、产品等方面,这些影响就是岗位的价值。
第二,如果把自己辞退,换一个待遇要求更低的人,这项工作能否开展?
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一个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一个管理者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为公司创造了价值。
3.用人所长
用人所长,也就是要发挥人的长处。
人不是万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管理者不要试图改造他人,而是要用人所长。
在和不同人的接触中,管理者要时刻观察和思考每个人身上有哪些长项可以利用。
4.要事为先
要事为先,指的是人每天都要完成许多不同的事情,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
要能够抓住重点,优先完成重要的事项。
5.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指的是既要探讨决策的科学性,又要探讨它的可持续性。
上述成为卓有成效管理者必备的五项要素,可以浓缩为两大本领:一是赢得老板的认可;二是赢得员工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