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培病例分析实例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15
综合练习第 1题:案例分析题(本题1分)患者男性,38岁,回吸鼻涕带血5个月,脓涕较多,无鼻塞及耳闭;前鼻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若鼻内镜检查发现右侧中鼻道有血性脓涕,下述哪项检查最为必要A.鼻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B.右侧上颌窦穿刺冲洗C.鼻窦X线拍片D.鼻窦CT扫描E.鼻内镜下右下鼻道开窗检查第 2题:案例分析题(本题1分)病历摘要: 女性患者,40岁,主因眩晕,右侧耳鸣、听力下降1周入院,曾在保健站输液治疗(具体不祥)后眩晕消失。
来诊时仅诉右耳鸣、耳聋,电测听检查:右耳AC和BC在0.25Hz~4kHz范围,平均为40dBHL,遂诊断为突发性聋。
收住院行扩血管、抗凝、神经营养、能量合剂及高压氧结合治疗10天,耳聋时好时坏。
查体:耳鼻咽喉外表标志未见病变。
关于梅尼埃病的病因,以下可能的是哪些?A.内淋巴吸收障碍B.前庭导水管狭窄C.Ⅰ型胶原引发的免疫反应D.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应激性增高E.内耳小动脉痉挛,微循环障碍F.内淋巴液生成过多G.病毒感染H.内分泌障碍第 3题:案例分析题(本题1分)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5岁。
因“鼻塞、涕血6月,右耳闷胀感并复视1周”入院。
患者约6月前开始出现鼻塞及回吸涕中带血,于诊所就医,诊断为“鼻炎”,予口服抗生素治疗,症状仍反复出现。
1周前,患者自觉右耳出现闷胀感及听力下降,同时出现复视。
于我科门诊就医,检查EB病毒VCA-IgA(+)、EB病毒EA-IgA(+)。
入院体检:鼻咽顶后壁及右咽隐窝见肿物;右侧颈深上区扪及一肿块约2cm大小,质地硬;右侧眼球外展活动受限;右侧鼓膜呈琥珀色,活动差;音叉检查右耳呈传导性聋。
如果考虑是鼻咽癌,需与以下哪些疾病鉴别:A.鼻咽结核B.鼻咽滤泡增生C.鼻咽坏死性肉芽肿D.诊断明确,无需鉴别E.鼻咽纤维血管瘤F.恶性淋巴瘤G.慢性鼻炎第 4题:案例分析题(本题1分)患者男性,35岁,鼻塞、流浓涕、嗅觉减退1.5年。
曾两次手术。
组培病例分析范文病例分析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病例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和医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疾病。
下面是一份关于组培病例的分析,供参考。
病例背景:病人,女性,45岁,以头痛为主诉前来就诊。
症状已持续1周,每天头痛加重,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和腹泻。
患者不记得有任何头部外伤,也无任何过往的神经系统疾病史。
家族史和既往疾病史无异常。
患者除头痛外,其他生理参数正常。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面色苍白,表情痛苦,活动能力受限。
神经系统检查:瞳孔等大,对光反应正常。
口角略歪斜,视力正常。
病人面肌、上肢肌力减弱,腱反射也减弱。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正常。
血生化:肝功能和肾功能正常。
头部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显示了左侧大脑尾部区域有一较大的占位性病变。
诊断:根据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脑瘤。
治疗:患者被紧急安排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认病变为一颗良性脑瘤。
术后3天,病人症状明显减轻,头痛逐渐消失。
讨论:脑瘤是指在脑部形成的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
由于脑组织是一个非常特殊和敏感的组织,脑瘤的出现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在本病例中,病人以头痛为主要症状。
头痛是脑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脑瘤的存在,肿瘤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和破坏,导致头痛的出现。
在本例中,病人的头痛逐渐加重,伴有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和腹泻。
这些症状可能与脑瘤对大脑的功能产生影响有关。
脑瘤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和口角歪斜等。
在诊断方面,头部影像学检查对于发现脑部病变是非常关键的。
在本例中,MRI显示了左侧大脑尾部区域有一较大的占位性病变,进一步支持了脑瘤的诊断。
在治疗方面,手术是治疗脑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手术可以通过切除脑瘤来减轻病人的症状并避免进一步的神经功能损害。
在本例中,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认了病变为良性脑瘤,这意味着患者的预后较好。
医生工作病例讨论报告病例背景:该病例涉及一位54岁的男性患者,主要症状为长期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该患者有多年吸烟史,体检时发现体温正常,心率为90次/分钟,呼吸频率为20次/分钟,血氧饱和度为92%。
肺听诊中可听到罗音和干湿性啰音。
讨论与诊断:根据上述病例背景,可以初步怀疑该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为吸烟和空气污染等因素所致,其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包括胸部X射线、肺功能测试和血气分析。
胸部X射线可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并观察是否有其他合并症。
肺功能测试可以评估肺部通气功能和气流限制的程度,如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和氧气摄入量等指标。
血气分析则用于评估动脉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压等。
治疗和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改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一般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以减少症状和控制急性加重。
康复训练通过肺功能锻炼、运动训练和心理支持等手段,提高患者的体力和生活质量。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避免刺激物和注意室内空气质量等。
预后和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和患者的合作性密切相关。
预防方面,戒烟是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
对于高风险人群,例如长期吸烟或接触有害物质的人,应进行定期的肺功能检查和咨询,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病变。
结论:上述病例讨论主要涉及一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54岁男性患者。
通过详细的病史和相关医学检查,医生初步确定了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非常关键。
因此,医生应持续关注这类病例,并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支持。
医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女性,28岁,主诉头痛、呕吐、视物模糊。
病史回顾:
患者自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已有一周之久,症状逐渐加重。
患者平时身体健康,无慢性疾病史,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家
族史中无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
患者神志清楚,颅内压试验阳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
射灵敏,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无其他体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尿常规等均未见异常。
影像学检查:
头部CT示右侧颅内占位性病变,需进一步检查。
诊断:
右侧颅内占位性病变,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脑膜瘤。
讨论:
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通常起源于脑膜组织。
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瘤的重要手段,头部CT或MRI可以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和性质。
对于确诊的脑膜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指导后续治疗。
结论:
对于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颅内压增高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可能性,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并积极治疗,以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1.胃食管反流病病例分析病例分析病例分析2.胃炎病例分析病例分析病例分析3.消化性溃疡病例分析病例分析病例分析4.急慢性肝炎病例分析病历摘要男性,15岁,因发热、食欲减退、恶心2周,皮肤黄染1周来诊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无发冷和寒战,不咳嗽,但感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不适,偶尔呕吐,曾按上感和胃病治疗无好转。
1周前皮肤出现黄染,尿色较黄,无皮肤搔痒,大便正常,睡眠稍差,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无肝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疫区接触史。
查体:T37.5℃,P 80次/分,R 20次/分,Bp 120/75mmHg,皮肤略黄,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末触及,巩膜黄染,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脾侧位刚及,腹水征(-),下肢不肿。
化验:血Hb 126g/L, WBC 5.2109/L, N 65%, L 30%, M 5%, plt 200109/L,网织红细胞病例分析病例分析5.脂肪性肝病病例分析病例分析6.肝硬化及并发症病例分析病例分析病例分析7.急性胰腺炎病例分析病例分析8.炎症性肠病病例分析病例分析9.肠结核病例分析病例分析病例分析10.腹腔积液病例分析病例分析病例分析11.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病例分析病例分析12.消化肿瘤病例分析病例分析病例分析13.慢性腹泻等病例分析病历摘要女性,5岁半,发热伴腹泻一天,2小时前发作惊厥一次一天前开始发热39℃,微感咽痛,不咳嗽,无吐泻,查WBC19.3109/L,认为上感,静滴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素等,体温不退,发病20小时左右开始腹泻,约20-30分钟一次大便,量少,黄色粘液便,有脓血,呕吐1次胃内容物。
查大便常规,见白细胞10-15/高倍,红细胞0-1/高倍,口服头孢拉啶、庆大霉素及补液盐,服药后病情无好转。
入院前2小时突然惊厥一次,表现为双目上翻,四肢强直、抖动,口周青紫、意识丧失,持续15分钟左右,经针刺人中,肌注鲁米那钠(量不详)缓解,止抽后一直昏迷,医务室已给了5%糖盐500ml、庆大霉素8万U, 5%碳酸氢钠40ml,转入院。
病房典型案例分析报告案例背景:本次病房典型案例分析报告的对象是一名65岁患者,性别男,入院原因为呼吸困难和胸闷。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近期并未更换任何药物。
患者入院时血压为160/95 mmHg,呼吸频率为28次/分钟,体温37.8°C。
临床观察:1. 呼吸系统: 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且有浅表、快速的呼吸。
2. 循环系统: 患者血压升高,心率正常,无明显水肿。
3. 神经系统: 患者意识清醒,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4. 体格检查: 患者胸部无异常听诊,心脏无明显杂音,皮肤无明显黄染或发绀。
辅助检查:1.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为10.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 血生化: 血糖为8.6 mmol/L,肌酐为120 μmol/L,尿酸为420 μmol/L。
3. 心电图: 窦性心律,心室肥大。
4. 胸部X线检查: 双下肺有片状浸润性阴影。
诊断与治疗:1. 临床诊断: 高血压危象合并急性肺水肿。
2. 治疗方案:- 维持呼吸和循环稳定,给予氧疗和利尿药物。
- 降低血压,逐渐调整使用降压药物。
- 对症处理,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呼吸困难。
讨论与结论:本例患者呼吸困难和胸闷症状,结合临床观察、辅助检查和治疗过程,最终诊断为高血压危象合并急性肺水肿。
该病情需要迅速处理,稳定呼吸和循环系统,并逐渐调整降压药物。
此案例提示了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可能性,强调了及时调整治疗策略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我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状况,并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耳鼻喉住院医师规培综合练习案例分析题1(题+答案)综合练习第 1题:案例分析题(本题1分)患者男性,38岁,回吸鼻涕带血5个月,脓涕较多,无鼻塞及耳闭;前鼻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若鼻内镜检查发现右侧中鼻道有血性脓涕,下述哪项检查最为必要A.鼻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B.右侧上颌窦穿刺冲洗C.鼻窦X线拍片D.鼻窦CT扫描E.鼻内镜下右下鼻道开窗检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1.前鼻镜检查有限,鼻内镜或电子鼻咽镜检查可进一步了解各鼻道及鼻咽部的情况,对诊断帮助极大。
2.中鼻道有血性脓涕,应来自前组鼻窦,鼻窦CT扫描可清楚地显示鼻窦的细微病变。
3.该患者可能诊断为鼻窦真菌病,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必须通过手术,而手术的最佳选择为鼻内镜手术。
第 2题:案例分析题(本题1分)病历摘要: 女性患者,40岁,主因眩晕,右侧耳鸣、听力下降1周入院,曾在保健站输液治疗(具体不祥)后眩晕消失。
来诊时仅诉右耳鸣、耳聋,电测听检查:右耳AC和BC在0.25Hz~4kHz范围,平均为40dBHL,遂诊断为突发性聋。
收住院行扩血管、抗凝、神经营养、能量合剂及高压氧结合治疗10天,耳聋时好时坏。
查体:耳鼻咽喉外表标志未见病变。
关于梅尼埃病的病因,以下可能的是哪些?A.内淋巴吸收障碍B.前庭导水管狭窄C.Ⅰ型胶原引发的免疫反应D.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应激性增高E.内耳小动脉痉挛,微循环障碍F.内淋巴液生成过多G.病毒感染H.内分泌障碍【正确答案】:ABEFGH第 3题:案例分析题(本题1分)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5岁。
因“鼻塞、涕血6月,右耳闷胀感并复视1周”入院。
患者约6月前开始出现鼻塞及回吸涕中带血,于诊所就医,诊断为“鼻炎”,予口服抗生素治疗,症状仍反复出现。
1周前,患者自觉右耳出现闷胀感及听力下降,同时出现复视。
于我科门诊就医,检查EB病毒VCA-IgA(+)、EB病毒EA-IgA(+)。
入院体检:鼻咽顶后壁及右咽隐窝见肿物;右侧颈深上区扪及一肿块约2cm大小,质地硬;右侧眼球外展活动受限;右侧鼓膜呈琥珀色,活动差;音叉检查右耳呈传导性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讨论指南教学病例讨论是以临床真实病例为教学素材,以住院医师为主体,指导医师采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1earning,CB1)进行的临床教学活动。
1目的指导医师引导住院医师综合分析已知信息、去伪存真、归纳总结,注重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认知和临床推理决策过程,培养其发散性、批判性、综合性、逻辑性的临床思维能力,从对疾病的认识深化中提升住院医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临床实践能力。
2组织安排教学病例讨论应由各专业基地或轮转科室统筹组织安排,包括制订教学计划和教案、做好组织管理、强调教学活动纪律、组织指导医师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实施程序、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督导评估。
教学病例讨论应至少每两周举行1次,时长60分钟左右。
3准备3.1 教学病例选择(1)应以本专业培训细则中要求住院医师掌握或熟悉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选择具有教学价值的少见病或罕见病例。
(2)所选择的病例原则上应病史清晰、体征明确、辅助检查资料完整、治疗过程规范。
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和治疗等方面存在需要进一步分析的问题。
3.2 讨论资料准备:应提前发放讨论资料,并在资料中明确告知本次病例讨论的中心环节和临床问题,要求住院医师完成课前准备并查阅相关资料。
讨论资料一般以病例摘要的形式呈现,包含阳性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一般不列出,但需要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分型与制订治疗计划者除外。
特别强调讨论资料可以提前一次性发放,亦可根据教学目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分步呈现。
3.3 指导医师的准备(1)选择合适的病种和教学病例。
(2)明确讨论(教学)目标,并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但不宜过多过广,根据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时间长短,一般设置2~3个目标即可,最多不超过5个。
(3)根据教学目标对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形成讨论资料,确定讨论资料的发放程度与顺序。
•教学探索•基于刻意练习理念的病例分析教学在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应用**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7YQ015);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19QA1408500);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CHJG2018002)(# 通信作者,E-mail : nbastars@126. com 。
谢芳,王薇,赵珍珍,纪文F ,余喜亚,薄禄龙#(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麻醉学部麻醉学教研室,上海200433)[摘要]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简称规培)是培养合格麻醉医师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一名医学生能够胜任临床 工作的关键。
近年来,该院麻醉规培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临床思维培训欠屡等问题$作者基于该院麻醉 科住院医师规培的实际情况,探讨基于刻意练习理念的病例分析教学法的实践应用效果,以期为当前的麻醉规培提供部分借鉴和 思考$[关键词]刻意练习;病例分析教学法;麻醉规培教学;麻醉学;临床思维DOI :10. 3969/j. issn. 10095519. 2020. 24. 042 中图法分类号:R-012文章编号:10095519(2020)24402103 文献标识码:C随着围手术期医学理念的不断推进,麻醉医师在 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1'。
一名合格的麻醉科住院医师必须具备处理特殊病例 和围手术期紧急事件的能力。
在近10年麻醉规范化培训(后简称规培)教学中,作者发现,培养和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是麻醉科住院医师规培的关键。
现基 于“刻意练习”理念及其特点,探讨如何将其有机融入 病例分析教学法,并用于麻醉规培教学中,从而使麻醉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及综合实践能力得以锻炼 与提升。
1病例分析教学法在麻醉规培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麻醉学在住院医师的教育 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关于麻醉规培的教学培训,传统的培训方式主要以知识灌输为主,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学习内容缺乏典型 性与实践性,导致住院医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讨论教案(模板)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引言及病例讨论基本要求1.1 引言介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和重要性强调病例讨论在医学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1.2 病例讨论基本要求解释病例讨论的目标和预期结果介绍病例讨论的准备和进行步骤强调住院医师在病例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表达能力第二章:病例选择与准备2.1 病例选择说明选择病例的标准和原则强调选择具有教学价值和挑战性的病例2.2 病例准备指导如何准备病例资料和相关信息强调住院医师在病例准备中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第三章:病例讨论的组织与引导3.1 病例讨论组织介绍病例讨论的的组织结构和参与者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3.2 病例讨论引导指导如何引导住院医师进行病例讨论强调住院医师在讨论中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第四章:病例分析与评估4.1 病例分析介绍如何分析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诊断强调住院医师在分析病例中的细致观察和综合判断能力4.2 病例评估指导如何评估病例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强调住院医师在评估中的证据-based医学实践能力第五章:病例讨论的总结与反馈5.1 病例讨论总结介绍如何总结病例讨论的关键点和收获强调住院医师的反思和自我评估能力5.2 病例讨论反馈指导如何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强调住院医师在反馈中的接受和改进能力第六章:常见病例讨论示范6.1 病例一:肺炎的诊断与治疗分析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强调住院医师在处理肺炎病例时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6.2 病例二:心脏病的紧急处理讨论心脏病突发时的紧急处理流程强调住院医师在心脏病急救中的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第七章:临床技能在病例讨论中的应用7.1 病例问诊技巧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病例问诊强调住院医师在问诊中的沟通技巧和信息获取能力7.2 病例临床检查技巧指导如何进行临床检查和诊断强调住院医师在临床检查中的细致观察和诊断能力第八章: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在病例讨论中的应用8.1 医学伦理在病例讨论中的应用讨论医学伦理原则在病例讨论中的应用和挑战强调住院医师在医学伦理决策中的道德判断和责任意识8.2 法律法规在病例讨论中的应用介绍医疗法律法规在病例讨论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强调住院医师在遵守法律法规中的意识和能力第九章:跨学科病例讨论与合作9.1 跨学科病例讨论的意义与方法解释跨学科病例讨论的重要性和方法强调住院医师在跨学科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和协调能力9.2 跨学科病例讨论案例分析提供跨学科病例讨论的实际案例强调住院医师在跨学科讨论中的综合思维和协作能力第十章:病例讨论的教案设计与评价10.1 教案设计介绍如何设计有效的病例讨论教案强调住院医师在教案设计中的组织能力和教学目标设定能力10.2 教案评价指导如何评价病例讨论的教案效果强调住院医师在教案评价中的反思和改进能力第十一章:临床路径和病例讨论11.1 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介绍临床路径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强调住院医师在应用临床路径时的执行力和适应性11.2 临床路径在病例讨论中的应用讨论如何将临床路径应用于病例讨论强调住院医师在病例讨论中运用临床路径提高治疗效果的能力第十二章:循证医学在病例讨论中的应用12.1 循证医学的基本原理解释循证医学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强调住院医师在病例讨论中运用循证医学的重要性12.2 循证医学在病例讨论中的应用指导如何运用循证医学进行病例讨论强调住院医师在病例讨论中运用循证医学提高治疗方案的能力第十三章:病例讨论中的教学技巧13.1 教学技巧的分类与作用介绍病例讨论中的各种教学技巧强调住院医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技巧的重要性13.2 教学技巧的实际应用分析如何在病例讨论中运用教学技巧强调住院医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第十四章:病例讨论的拓展与深化14.1 病例讨论的拓展介绍如何拓展病例讨论的内容和范围强调住院医师在病例讨论中拓宽知识面和视野的能力14.2 病例讨论的深化指导如何深入挖掘病例讨论的价值强调住院医师在病例讨论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第十五章:病例讨论的总结与展望15.1 病例讨论的总结介绍如何总结病例讨论的过程和成果强调住院医师在总结病例讨论中的反思和归纳能力15.2 病例讨论的展望展望病例讨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未来发展强调住院医师在病例讨论中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潜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讨论的教案,分为十五个章节。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年第1期15 ••专题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改革与研究Mini -CEX 联合病例分析评估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丁玎,徐曼.黄燕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目的:探索Mini-CEX 联合病例分析评估体系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 法:使用Mini-CEX 联合病例分析评估体系对儿科住院医师进行评估,对比应用该评估体系首次与末次考核成 绩,调查师生对该评估体系的满意度。
结果:(1)末次Mini-CEX 与病例分析成绩均显著高于首次成绩。
(2)指 导医师与住院医师对该评估体系总体满意度均较高。
(3)住院医师对该评估体系的考核方式、考核时间、考核 效果均非常满意,但对考核难易程度不大满意。
结论:Mini-CEX 联合病例分析评估体系应用于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能有效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具备可行性。
[关键词]Mini -CEX ;病例分析;儿科;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G 642[文献标识码]A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 ,Mini -CEX )[121作为评估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测评工具,已在国外医学生的在校教学及毕业后教育中被广泛应 用。
病例分析法能够培养及评估学生主动学习及临床思 维的能力,已经成为高校课堂教学的热点[3]。
我院儿科规培基地尝试将Mini -CEX 与病例分析法联合起来,建立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成性评价体系,对儿科规范 化培训住院医师(简称规培医师)进行月度考核,提高规 培医师各方面临床能力,持续改进规培教学方法。
_、对象与方法(一) 研究对象。
2018年9月一2019年6月在儿科基地进行规范化培 训的20名规培医师为研究对象,年龄分布为22〜28岁, 来源包括已毕业的临床医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 在读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 评估的实施。
第一站第二部分:病例分析(共20例)1号题男性,62岁,车祸外伤后右大腿疼痛,畸形,创口出血,不能站立1.5小时。
1.5小时前在路上被汽车撞倒,自觉右大腿疼痛,畸形,创口出血,不能站立行走,渐出现意识间断|生朦胧,急来笔者单位急诊室。
伤后无腹痛,元呼吸困难。
未排二便。
查体:T 37.9。
C,P l20次/分,R 28次/分,BP 90/50mmH9。
意识尚清。
骨科专科检查:右大腿中段畸形,向外侧成角,反常活动,大腿外侧可见长约12cm不规IIIl口,可见骨折断端从创口穿出,创口出血较多,创口周围无污物。
右足背动脉搏动弱。
胸腹部及其他部位体检,未见明显异常。
分析步骤: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1)初步诊断:右股骨干开放性骨折失血性休克(2)诊断依据:1)车祸外伤后右大腿疼痛,畸形,创口出血,不能站立;2)血压90/50mmH9;3)右大腿中段畸形,向外侧成角,反常活动,大腿外侧可见长约Igcm不规则创口,与骨折端相通,创口出血较多;2.急诊处理:病人骨折合并休克应首先抢救休克(1)建立输液通道,吸氧,快速输入平衡液;紧急备血、输血。
(2)右大腿创口无菌敷料临时消毒包扎,止血,大腿骨折处夹板或石膏固定。
(3)急检右股骨干正侧位片(X线片所示)。
(4)急检腹部彩超,急检血常规+血型十凝血三项,急检心电图(ECG)(5)收入骨科病房进一步处理。
3.病房处理(1)继续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
(2)做急诊手术前常规准备。
(3)休克抢救成功后,急诊全身麻醉下行清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内固定材料可根据需要选择钢板或带锁髓内钉。
4.术后处理(1)常规用药(抗生素预防感染)(2)其他用药(促进骨折愈合药物、改善循环药物等)(3)复查右股骨干正位片(含一侧关节)(4)指导病人康复锻炼。
2号题女性,37岁。
右乳房痛2年,月经前明显,10~14天,月经后缓解。
查体发现右乳房外上象限片状增厚,未触及明显局限性肿块。
B超可见乳腺回声稍增厚、增强,纹理紊乱,腺体内并可见.多个无回声区。
评分要点:(总分22分)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4分)初步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
(二)诊断依据(6分)(1)病史:周期性的乳房疼痛。
2分(2)体征:查体发现片状增厚,未触及局限性肿块。
2分(3)B超可见乳腺回声稍增厚、增强,纹理紊乱,腺体内并可见.多个无回声区。
2分二、鉴别诊断(4分)(1)急性乳腺炎:好发于哺乳期,有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全身发热及乏力的表现。
患者不属于急性乳腺炎的高发人群,无乳房局部红肿及全身发热表现,不支持此诊断。
(2)乳腺癌:乳腺癌多可以发现局限的肿块,多无疼痛。
本患者的体格检查和B 超检查均未发现肿块,不支持乳腺肿瘤的存在。
三、进一步检查(4分)钼靶X线检查:可以发现增生的腺体,同时可以排除早期乳腺癌的存在。
四、治疗原则(4分)可以对症治疗,可用中药或中成药调理。
3号题女性,45岁,间断少量便血3个月,肛门异物感1周。
患者3个月前开始,每当便秘或大便干燥期间,排便时粪便外带血,有时便后滴鲜血,一般量不多,排便通畅后好转。
近周来上诉症状又出现,并伴有肛门异物和排便不尽感。
查体:发育、营养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
肛门直肠检查:肛周皮肤正常,未见肛裂或前哨痔,仅于截石位7点处可见静脉团块样物突出。
直肠指检,直肠粘膜光滑、未见肿物、未触压痛。
肛门镜检查,于齿状线上方可见静脉团块样物,11点处团块表面黏膜有破损、出血。
(一)诊断内痔伴有出血、脱垂(4分)(二)诊断依据(4分)1.典型的病史:无痛性便血,低少量鲜血。
2.肛门直肠检查所见:可见静脉团块样物从齿状线上方垂下,表面黏膜有破损、出血。
二、鉴别诊断(6分)1.直肠癌,有便血、便不尽感等类似症状;直肠指检有可能触及肿物。
2分2.肛门直肠良性肿瘤,亦可有无痛性血便,需鉴别,直肠指检有可能触及肿物。
肠镜检查可见息肉。
2分3. 直肠粘膜脱垂,也可由黏膜脱出,一般较平滑,无静脉团块样物。
2分三、进一步检查(4分)1.乙状结肠镜检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用以排除其他出血性肠道疾患和肿瘤2.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肿瘤标记物检查等1分四、治疗原则(4分)1.一般治疗增加纤维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2分2.止血治疗2分3.手术治疗痔单纯切除术,必要时采用4号题男性,62岁,阵发性胸痛4天,再发4小时来急诊。
患者4天前出现活动后心前区疼痛、放射至咽部,伴轻度出汗,持续10余分钟后自行好转。
4小时前饮酒时再发心前区疼痛,有压迫感,伴、大汗、恶心,未吐。
自服“速效救心丸”6粒,胸痛仍不缓解被家人送来急诊。
患病以来无咯血,无大、小便失禁。
既往有冠心病家族史。
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0年,30支/日,少量饮酒。
查体:血压120/60mmHg,,神志清。
巩膜无黄染,睑结膜无苍白,口唇无发绀,双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8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5次/分,心音梢低,未及杂音。
辅助检查:心电图V1~V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3~0.5mV,有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CK及CK-MB正常,肌钙蛋白T增高。
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脏不大,室性早搏,心功能(Killip)Ⅱ级。
其诊断依据是:(根据题目作答,以下是例题的)(1)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①有冠心病家族史,吸烟;②急性起病,有先兆胸痛,压迫感,用药后不缓解;③查体:心音低;④辅助检查:心电图:V1 ST段弓背向上抬高;肌钙蛋白T增高。
(2)室性早搏:听诊心律不齐,心电图可见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3)心功能(Killip)Ⅱ级:胸闷,体检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哕音。
2、鉴别诊断(1)不稳定性心绞痛:可有胸闷、胸痛,持续时间短,心电图正常或出现相应导联的ST段压低,心肌酶、TNT正常。
(2)肺栓塞:多有下肢静脉血栓、外伤、手术等栓子来源病史,右心负荷急剧增加,体检可有发绀、肺动脉瓣区S2亢进、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浮肿等表现。
(3)急性心包炎:胸痛伴心电图变化,症状多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和咳嗽时加重,心电图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
(4)急性胰腺炎:饮酒时发病,有胃肠道表现。
3、进一步检查(1)动态观察心电图,观察梗死范围变化及心律失常的发展。
(2)动态观察血清心肌酶,描绘变化曲线,观察酶峰变化。
(3)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检查,除外肺栓塞诊断。
(4)血常规检查,电解质,血脂、血糖,淀粉酶,腹部8超,除外胰腺炎。
(5)超声心动图了解心室壁活动及心功能。
(6)胸部X片,了解心脏大小及肺部情况。
(7)冠脉造影确定血管病变程度。
4、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休息,吸氧,监测、护理。
(2)解除疼痛:吗啡,硝酸酯制剂。
(3)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
(4)再灌注治疗,溶栓和(或)介入治疗(5)对症治疗:控制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
(6)心肌梗死的Ⅱ级预防:ACEl改善心脏重塑,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
5号题65岁病人,5年反复左胸前区疼痛,加重8小时,既往发作服用硝酸甘油可缓解今次不能缓解。
压高既往多在150-180/90-10之间。
查体:神志清。
巩膜无黄染,睑结膜无苍白,口唇无发绀,双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不大,78分,律齐,心音梢低,未及杂音。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4分)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2分心脏不大,室性早搏,心功能(Killip)Ⅱ级2分2.高血压病Ⅲ期(3级,极高危险组) 4分(二)诊断依据(4分)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既往有心绞痛史,此次体力活动所诱发的心绞痛,休息和用药后不能缓解查体:心界不大,心律齐,无心力衰竭表现2分2.高血压病Ⅲ期(3级,极高危险组)血压达到3级,高血压标准(收缩压≥180mmHg)而未发现其他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心绞痛2分二、鉴别诊断(5分)1.急性心绞痛1分2.反流性食管炎1分3.心肌炎、心包炎1分4.夹层动脉瘤1分三、进一步检查(4分)(1)动态观察心电图,观察梗死范围变化及心律失常的发展。
(2)动态观察血清心肌酶,描绘变化曲线,观察酶峰变化。
(3)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检查,除外肺栓塞诊断。
(4)血常规检查,电解质,血脂、血糖,淀粉酶,腹部B超,除外胰腺炎。
(5)超声心动图了解心室壁活动及心功能。
(6)胸部X片,了解心脏大小及肺部情况(7).眼底检查,必要时冠状动脉造影确定血管病变程度1分四、治疗原则(3分)(1)一般治疗:休息,吸氧,监测、护理。
(2)解除疼痛:吗啡,硝酸酯制剂。
(3)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肝素。
(4)再灌注治疗,溶栓和(或)介入治疗(5)对症治疗:控制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
(6)心肌梗死的Ⅱ级预防:ACEl改善心脏重塑,p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
6号题男性,60岁,突然昏迷2小时来诊。
患者2小时前饮酒时,突然语言不清,随即昏倒在地,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
同时大小便失禁,被家人急送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5年,无肝炎、结核病史,无心脏病、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饮酒30年,每日饮白酒4两。
查体:T 36.8℃,P 90次/分,R 20次/分,BP 210/120mmHg。
中度昏迷,双眼向左凝视,瞳孔左侧4mm,对光反应弱,右侧2mm,对光反射灵敏。
颈抵抗(+),心、肺、腹无异常。
右侧偏瘫,腱反射亢进,右侧肢体少动。
右侧Babinski征(+),右Chaddock征(+)。
急查CT:左豆状核区有一高密度灶,出血量约40mL。
评分要点(总分20分)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1.脑出血(左基底节区)。
(2.5分)右中枢性偏瘫。
(0.5分)右颞叶沟回疝形成(0.5分)2.高血压病Ⅲ期(0.5分)(二)诊断依据:1.饮酒中起病,颅压增高,右侧中枢性偏瘫伴昏迷。
(2分)2.脑CT:左豆状核区高密度影。
(1分)3.双侧瞳孔不等大。
(1分)二、鉴别诊断:5分 1.脑梗塞。
(3分) 2.脑栓塞。
(2分)三、进一步检查:1.出凝血时间。
(2分) 2.定期复查CT。
(2分)四、治疗原则:3分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控制血压。
(1分)2.脱水降颅压。
(1分)3.必要时手术治疗。
(1分)7号题男性37岁,5年上腹部疼痛史,加剧刀割样疼痛4小时住院,空腹痛,进食缓解,板状腹,反跳痛,腹平坦,移动性浊音(-+)血象高,血钾4.0。
平片见阁下游离气体。
诊断:上消化道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慢性胃炎鉴别: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治疗手术为主诊断及诊断依据:诊断:1.二指肠溃疡穿孔2.弥漫性腹膜炎(二)诊断依据:1.突发加剧刀割样疼痛,伴有腹膜刺激征。
2. 有慢性上腹部疼痛史,且为空腹痛,进食后缓解3.腹部平片见隔下游离气体及气液平面二、鉴别诊断:1.胆囊炎,胆囊结石急性发作2.急性胰腺炎3.急性胃肠炎4.急性阑尾炎5.肠梗阻三、1.B超检查2.血尿淀粉酶测定3.CT4.三大常规、肝肾功及电解质四、治疗原则1.禁食,胃肠减压,做好术前准备2.手术治疗:穿孔修补术8号题男性患者,左侧胸痛、呼吸困难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