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社团活动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49.78 KB
- 文档页数:11
三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数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辅导记录活动容第一讲:数图形活动日期活动地点活动人数辅导老师周次星期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二、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试着数一数:1、出示图形: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上图中有几条线段吗?3、学生:试着数一数,找一找。
4、师、生:一齐一段一段地数。
三、引导归纳方法:师:引导学生再看图形,启发问:(1)、最长的有几段?最短的又有几段?板书:1、4 (2)、从“1”到“4”中,中间跨了什么?(3)、得出总数:4+3+2+1=(4)、归纳出方法:数这样的图形时,我们就从最小段的总段数一直加到1=总数四、模仿提升练习:1、数出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2、数出下图中有多少个角?五、谈学习体会:活动效果1、学生学习有较大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协调合作。
2、能分析、归纳出解决方法。
(数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辅导记录活动容第二讲:找规律活动日期活动地点活动人数辅导老师周次星期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二、情境式出示下列题目: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
(1)、3,6,9,(),()(2)、180,155,131,108,(),()(3)、1,1,3,7,13,(),()以上各小题,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正确填写呢?从填写中你91发现了什么?三、引导学习:师:让生观察(1)题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多少?后面的都一样吗?生:前一个比后一个大3,即前一个+3=后一个师:(2)、(3)题又有什么规律?生讨论:得出(2)的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是25、24、23、22…得出(3)的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是0、2、4、6…四、兴趣尝试: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①1,3,9,,27,(),()②1,2,6,24,(),()③1,2,2,4,8,32,(),()④1,4,9,16,(),()2、找出每组数的规律,再填数。
(1,4)(2,8)(3,12)(,)(,)五、谈话小结:这节兴趣课,你学到了什么?在你的生活中,学习数学中你对数有规律的发现?活动效果1、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
第9周六年级教室阴影面积
活动目的1、通过趣味数学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通过趣味口算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活动内容
1.图中空白部分占正方形面积的______分之______.
2.甲、乙两条船,在同一条河上相距210千米.若两船相向而行,则2小时相遇;若同向而行,则14小时甲赶上乙,则甲船的速度为______.3.将11至17这七个数字,填入图中的○内,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4.某次数学竞赛,试题共有10道,每做对一题得8分,每做错一题倒扣5分.小宇最终得41分,他做对______题.
活动周次第10周活动地点
六一教室辅导老师
孙书国
活动找规律。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社团活动记录表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活动器材多媒体活动过程:第4次找规律例1 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将第四个图形补充完整.分析与解:观察前三个图,从左至右,黑点数依次为4,3,2个,并且每个图形依次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所以第四个图如右图所示.观察图形的变化,主要从各图形的形状、方向、数量、大小及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入手,从中找出变化规律.例2在下列表格中寻找规律,并求出“?”:解:(1)观察每行中两边的数与中间的数的关系,发现3+8=11,4+2=6,所以,?=5+7=12.(2)观察每列中三数的关系,发现1+3×2=7,7+2×2=11,所以,?=4+5×2=14.活动成果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10.19 活动地点三二教室活动负责人活动价值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活动成员三年级各班学生活动器材多媒体活动过程:第6次竖式数字谜教学目标:掌握好乘、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是解乘、除法竖式谜的基础.根据题目结构形式,通过综合观察、分析,找出“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教学过程:例1 在左下乘法竖式的□中填入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分析与解:由于积的个位数是5,所以在乘数和被乘数的个位数中,一个是5,另一个是奇数.因为乘积大于被乘数的7倍,所以乘数是大于7的奇数,即只能是9(这是问题的“突破口”),被乘数的个位数是5.因为7×9<70<8×9,所以,被乘数的百位数字只能是7.至此,求出被乘数是785,乘数是9(见右上式).例2 在左下边除法竖式的□中填入适当的数,使竖式成立.活动成果掌握好乘、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是解乘、除法竖式谜的基础.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11.2 活动地点三二教室活动负责人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
三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数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辅导记录活动内容第一讲:数图形活动日期活动地点活动人数辅导老师周次星期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二、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试着数一数:1、出示图形: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上图中有几条线段吗?3、学生:试着数一数,找一找。
4、师、生:一齐一段一段地数。
三、引导归纳方法:师:引导学生再看图形,启发问:(1)、最长的有几段?最短的又有几段?板书:1、4 (2)、从“1”到“4”中,中间跨了什么?(3)、得出总数:4+3+2+1=(4)、归纳出方法:数这样的图形时,我们就从最小段的总段数一直加到1=总数四、模仿提升练习:1、数出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2、数出下图中有多少个角?五、谈学习体会:活动效果1、学生学习有较大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协调合作。
2、能分析、归纳出解决方法。
(数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辅导记录活动内容第二讲:找规律活动日期活动地点活动人数辅导老师周次星期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二、情境式出示下列题目: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
(1)、3,6,9,(),()(2)、180,155,131,108,(),()(3)、1,1,3,7,13,(),()以上各小题,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正确填写呢?从填写中你91发现了什么?三、引导学习:师:让生观察(1)题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多少?后面的都一样吗?生:前一个比后一个大3,即前一个+3=后一个师:(2)、(3)题又有什么规律?生讨论:得出(2)的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是25、24、23、22…得出(3)的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是0、2、4、6…四、兴趣尝试: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①1,3,9,,27,(),()②1,2,6,24,(),()③1,2,2,4,8,32,(),()④1,4,9,16,(),()2、找出每组数的规律,再填数。
(1,4)(2,8)(3,12)(,)(,)五、谈话小结:这节兴趣课,你学到了什么?在你的生活中,学习数学中你对数有规律的发现?活动效果1、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
新新小学三年级一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通过兴趣小组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我认识到办兴趣小组的必要性,下面就是我本学期为兴趣小组指定的计划:
一、培养学生的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做数学或许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
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
在他们的指引下更多的学生参加了兴趣小组。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语文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
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我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五、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2、使兴趣班的学生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技能等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进而影响并带动全班学生的数学成绩。
循序渐进。
六、活动时间安排: 见记录
2012年09月
新新小学兴趣小组活动辅导记录。
数学活动方案和活动记录
一、活动目标
1.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热情,增强数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活动内容
1.数学趣味竞赛:包括数学谜题、数学游戏等,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竞争意识。
2.数学建模比赛:鼓励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数学讲座:邀请数学专家或教授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4.数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建模比赛、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数学能力。
三、活动时间
每周一次,每次1-2小时。
四、活动地点
学校教室或图书馆等适合进行数学活动的场所。
五、活动流程
1.活动开始:主持人介绍活动内容和规则。
2.活动进行:按照活动内容进行相应的数学活动。
3.活动结束:主持人总结活动成果和经验,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六、注意事项
1.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活动结束后要做好清理工作,保持场地整洁。
七、总结与反思
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活动的成果和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三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数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辅导记录活动内容第一讲:数图形活动日期活动地点活动人数辅导老师周次星期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二、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试着数一数1、出示图形:2、提出问题: 同学们,您知道上图中有几条线段不?3、学生:试着数一数,找一找。
4、师、生:一齐一段一段地数。
三、引导归纳方法:师:引导学生再瞧图形,启发问:(1) 、最长的有几段?最短的又有几段?板书:1、4(2) 、从“ 1”到“ 4”中,中间跨了什么?(3) 、得出总数: 4+3+2+1=(4) 、归纳出方法:数这样的图形时,我们就从最小段的总段数一直加到1=总数四、模仿提升练习:1、数出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2、数出下图中有多少个角?五、谈学习体会: 活动效果1、学生学习有较大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协调合作。
2、能分析、归纳出解决方法。
(数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辅导记录活动内容第二讲:找规律活动日期活动地点活动人数辅导老师周次星期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二、情境式出示下列题目: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
(1)、3,6,9,( ),( )(2)、180,155,131,108,( ),( )(3)、1,1,3,7,13,( ),( )以上各小题,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正确填写呢?从填写中您91 发现了什么?三、引导学习:师:让生观察(1)题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多少?后面的都一样不?生:前一个比后一个大3,即前一个+3= 后一个师:(2)、(3)题又有什么规律?生讨论:得出(2)的就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就是25、24、23、22…得出(3)的就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就是0、2、4、6…四、兴趣尝试: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① 1,3,9,,27,(),() ② 126,24,(),()③ 122,4,8,32,(),()④ 1,4,9,16,(),()2、找出每组数的规律,再填数。
三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数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辅导记录活动内容第一讲:数图形活动日期活动地点活动人数辅导老师周次星期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二、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试着数一数:1、出示图形:2、提出问题:同学们,您知道上图中有几条线段不?3、学生:试着数一数,找一找。
4、师、生:一齐一段一段地数。
三、引导归纳方法:师:引导学生再瞧图形,启发问:(1)、最长的有几段?最短的又有几段?板书:1、4(2)、从“1”到“4”中,中间跨了什么?(3)、得出总数: 4+3+2+1=(4)、归纳出方法:数这样的图形时,我们就从最小段的总段数一直加到1=总数四、模仿提升练习:1、数出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2、数出下图中有多少个角?五、谈学习体会:活动效果1、学生学习有较大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协调合作。
2、能分析、归纳出解决方法。
(数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辅导记录活动内容第二讲:找规律活动日期活动地点活动人数辅导老师周次星期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二、情境式出示下列题目: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
(1)、3,6,9,( ),( )(2)、180,155,131,108,( ),( )(3)、1,1,3,7,13,( ),( )以上各小题,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正确填写呢?从填写中您91发现了什么?三、引导学习:师:让生观察(1)题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多少?后面的都一样不?生:前一个比后一个大3,即前一个+3=后一个师:(2)、(3)题又有什么规律?生讨论:得出(2)的就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就是25、24、23、22…得出(3)的就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就是0、2、4、6…四、兴趣尝试: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①1,3,9,,27,( ),( ) ②1,2,6,24,( ),( )③1,2,2,4,8,32,( ),( ) ④1,4,9,16,( ),( )2、找出每组数的规律,再填数。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社团活动记录表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
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
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
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
活动成员三年级各班学生
活动器材多媒体
活动过程:第4次找规律
例1 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将第四个图形补充完整。
分析与解:观察前三个图,从左至右,黑点数依次为4,3,2个,并且每个图形依次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所以第四个图如右图所示。
观察图形的变化,主要从各图形的形状、方向、数量、大小及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入手,从中找出变化规律。
例2在下列表格中寻找规律,并求出“”:
解:(1)观察每行中两边的数与中间的数的关系,发现3+8=11,4+2=6,所以,
=5+7=12。
(2)观察每列中三数的关系,发现1+3×2=7,7+2×2=11,所以,=4+5×
2=14。
活动成果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三二教室活动负责人
活动价值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活动成员三年级各班学生
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
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
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
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
数学思维拓展社团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