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品德教案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_辽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4
拒绝假冒伪劣商品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清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
2.让学生能正确识别假冒伪劣商品
3.掌握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
2.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手段:案例,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执法人员执法检查商场,超市等)
少数商家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对人民群众造成伤害。
被依法查处。
我们应该怎样在消费过程中认清假冒伪劣商品呢?
二、认清假冒伪劣商品
1. 假冒商品:指通过使用其他商品的商标,名称,外观设计,标志,产地和生产者等来误导消费者的商品。
2. 伪劣商品:指生产销售的商品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或者质量低劣,失去了使用价值的商品。
3. 书上第一页事故回放,案例分析。
4. 辩论,对假冒伪劣商品展开辩论。
正方:坚决制止。
反方:可以使用。
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
三、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
辽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3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不要迷恋电子游戏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课题
健康生活每一天―迷信与邪教
教学
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迷信与邪教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课题
健康生活每一天―走进健康生活
教学准备
教学
过
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走进健康生活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课题
同在蓝天下――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教学准备
教学过
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课题
同在蓝天下――生活中的强者
教学
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强者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课题
做阳光小使者――健康文明宣传员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健康文明宣传员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课题
做阳光小使者――关爱弱势群体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课题从假冒伪劣说起设计者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假冒伪劣商品。
2、了解假冒伪劣商品对人们和社会的危害。
3、具有维护消费者权利的意识,意识到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
教学重点1、能够关注生活中的诚信问题。
2、了解不讲诚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师:同学们,你们的老朋友喜羊羊今天心情有点不好。
为什么呢?你们一定想知道吧?那就让他给大家讲讲吧。
(学生带喜羊羊头饰)我昨天去买饮料,喝了之后不一会儿就肚子疼,疼得满头大汗,最后被村长送进医院,住了好几天院,打了好几针呢。
师:同学们,听了喜羊羊的事,你心情怎么样?你觉得喜羊羊为什么会在喝了饮料之后肚子疼?(生自由回答)是啊,喝了饮料之后肚子疼,可见是劣质商品。
(喜羊羊出示饮料瓶,是假的康师傅)在生活中,像这样的假冒伪劣的商品屡见不鲜。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身边都有哪些假冒伪劣商品。
(板书课题)一、我们身边的假冒伪劣商品谁来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假冒伪劣商品?(图片、文章、实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调查的结果来展示。
什么样的商品属于假冒伪劣商品呢?(小黑板出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商品为假冒伪劣商品:1、假冒注册商标的;2、假冒专利的;。
师:在生活中,我们都可能有过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的经历。
实际上,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仔细挑选,假冒伪劣商品就不难被我们发现。
请同学们看书,书上的同学都找到了哪些假冒伪劣产品。
二次备课课堂小结生:看书3、4页并结合生活说说身边的假冒伪劣商品二、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师:生活中,假冒伪劣商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有时甚至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呢!那假冒伪劣商品都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谁来说说看。
生:看书5—7页,搜集一些假冒伪劣商品对人们造成危害的报道,和同学交流。
师: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谁来说说看?生:总结回顾本课内容。
板书设计从假冒伪劣说起一、我们身边的假冒伪劣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商品为假冒伪劣商品:1、假冒注册商标的;2、假冒专利的;。
第一单元诚信一、单元目标1、能够关注生活中的诚信问题,学会正确看待和评价着这类事件。
2、了解不讲诚信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学会保护自己,知道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
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以讲诚实守信用为根本,建立友谊。
二、课时安排备注:以上课时安排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课时计划第二单元家乡人的故事一、单元目标1、引领学生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走近他们去感受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让学生懂得他们是家乡建设的功臣,是家乡人的楷模。
2、指导学生观察家乡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体验平凡岗位上普通劳动者工作的艰辛。
感受他们的无私奉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都是整个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平凡人的工作都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
要尊重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二、课时安排备注:以上课时安排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三单元绿色家园一、单元目标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
2、进行实地调查,说明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危害。
3、树立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二、课时安排备注:以上课时安排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课时计划课时计划第四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一、单元目标1、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良的生活习惯。
2、了解吸毒、迷信、酗酒、赌博等对人的危害。
3、使学生建立健康生活的思想,摒弃不良的生活。
4、看到身边的弱势群体,认识到他们的困难,并能够主动地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二、课时安排备注:以上课时安排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从假冒伪劣商品说起辽师大版思品四下第一单元
从假冒伪劣商品说起——品德与社会辽师大版四年下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身边有许多假冒伪劣商品。
2.正确看待和评价制假售假的问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假冒伪劣商品就在我们周围,有的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有的是耳闻目睹的。
课前让学生收集假货的资料,课堂认知展示情况就会很好操作。
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掌握几种避免买到假货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一盘劣质磁带。
学生:调查收集假冒伪劣相关实物、图片、文章。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教师让学生一起跟着录音磁带唱首歌,在唱的兴趣浓厚时,伴奏带一而再地时断时续,无奈合唱终止。
学生们都很扫兴。
)
师:你们此时的心情怎样?
生:很不高兴。
生:很失望。
生:怎幺搞的,真是太扫兴了。
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的危害、成因及整治对策假冒伪劣产品在国际上被视为是“仅次于贩毒的世界第二大公害”,而中国目前已成了全球最大的假冒伪劣的产地,所以假冒伪劣被认为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其危害巨大。
因而,认真分析假冒伪劣的成因并提出整治的对策,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被假冒的产品。
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假冒伪劣从形式上看,主要是假冒名牌产品,假冒大厂产品,以劣充优,以假充真.假冒伪劣从类别上看,主要是家电、烟、酒、服装、鞋帽、保健品、药品、食品、化妆品等居多,囊括了消费者的衣食住行用,并且这些大多是涉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产品,其潜在的问题令人堪忧。
一、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一)增大社会交易成本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使消费者产生逆向心理,比如把所有的人都当作骗子,把所有的产品都视作假冒伪劣.因为对消费缺乏安全感,大多经营者认为在商务活动中需要提防,在地方政府、企业、消费者应密切配地方政府、企业、消费者应密切配购买原材料和生产设备时都要经过调查再买或直接去生产厂家购买,而选择直接去市场购买的比重则降低,这种逆向选择增大了社会的交易成本.(二)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形象生产和资本全球化的发展决定了任何国家发展经济都必须利用外资。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更是把引进外资作为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措施。
但在中国市场上出现的假冒国外名牌产品价值数额巨大,包括名牌时装、洋酒及家用电器等,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形象,严重影响到我国与世界各国正常的经贸往来.这一违法行为也吓跑了一部分想来中国投资的投资者,因为他们认为假冒伪劣已成为在中国投资最大的风险。
(三)使国内名牌企业蒙受重大损失知名企业产品的市场被挤占,企业长期创立的品牌等无形资产被侵害。
部分地方甚至出现打假主体错位的现象,企业为打假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的名牌产品杏花村汾酒,受山西朔州假酒案连累,销售量曾一度下降了一半多,多年盈利的企业竟因此而出现亏损。
拒绝假冒伪劣商品教案以下是一份关于拒绝假冒伪劣商品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
2. 帮助学生掌握辨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辨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
三、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常见的假冒伪劣商品样本。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假冒伪劣商品这个话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假冒伪劣商品吗?生:就是质量不好的东西吧。
师:嗯,差不多,假冒伪劣商品就是那些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那你们觉得假冒伪劣商品有啥危害呀?生:可能用起来效果不好。
生:还可能对身体有害呢!师:对呀,假冒伪劣商品不仅会让我们损失钱财,还可能危害我们的健康甚至安全。
那怎么辨别它们呢?大家说说看。
生:可以看包装。
生:还有看品牌。
师:不错,这些都是方法。
我们可以看商品的包装是否精美、标识是否清晰,品牌是不是正规的。
那还有其他方法吗?生:可以闻味道。
师:对,有些商品可以通过闻味道来判断好坏。
那老师这里有一些假冒伪劣商品的样本,大家来看看,说说你们的发现。
(学生观察样本,讨论交流)师:大家发现了什么呀?生:这个包装很粗糙。
生:这个感觉质量就不好。
师:很好,大家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辨别方法。
那以后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假冒伪劣商品该怎么办呢?生:不买。
师:对,不买是第一步,那如果已经买了呢?生:去找商家退货。
师:没错,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那大家能做到拒绝假冒伪劣商品吗?生:能!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对假冒伪劣商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辨别方法。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需要不断强化他们的意识,让他们真正做到自觉抵制。
在教学中,应多增加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
同时,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传播给家人和朋友,共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购物的心得》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购物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购物时需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3. 培养正确的购物态度和理性消费观念;4. 培养学生负责任和诚实守信的购物行为。
二、教学内容1. 购物的概念和意义;2. 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3. 理性消费观念的培养;4. 倡导绿色消费。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提问和图示,引导学生了解购物的概念和意义,让他们认识到购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引发他们对购物的思考。
步骤二:讲解假冒伪劣商品利用图片和实例讲解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让学生明白不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的重要性和合法权益的保护。
步骤三:培养理性消费观念通过情境模拟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理性消费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购物需谨慎选择和不盲目追求名牌的道理。
步骤四:倡导绿色消费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注环境、选择绿色产品的意识。
步骤五: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让他们明白正确购物行为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发言等形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3. 思维能力:观察学生在情境模拟和讨论中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态度改变:观察学生对购物态度和消费观念是否有所改变。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和实例:用于讲解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
2. 环境污染图片和视频:用于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六、拓展延伸活动1. 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企业代表来校进行购物安全知识的讲座。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或绿色产品制造企业。
以上为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购物的心得》教学设计教案,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购物态度和理性消费观念,引导他们关注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倡导绿色消费,以及培养负责任和诚实守信的购物行为。
辽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辽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五章“我们生活在一个规则的世界”中的第一节“规则伴我行”,第二节“我们共同遵守的规则”。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白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遵守规则,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共同遵守规则,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例如:某天下午,同学们在操场上踢足球,因为没有遵守规则,导致踢球过程中出现纠纷,足球比赛无法顺利进行。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这个故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规则在这个故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如“小明为什么不能在教室里奔跑?”等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规则的重要性。
教师讲解遵守规则的好处,如保证生活秩序、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等。
3.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有关规则的练习题,让学生回答。
如:“请列举生活中的一些规则”,“你觉得遵守规则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等。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共同遵守规则,并在课堂上分享讨论成果。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上课时保持安静”、“排队等候”等规则,并说明遵守这些规则的原因。
5. 情景模拟:教师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
如:模拟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在图书馆安静阅读等情景。
通过模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