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技术案例分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4
处方点评处方点评,是药剂科开展的对于医嘱用药及处方用药的适宜性、合理性进行审核,是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关键环节。
处方点评工作能够改进医疗质量,提高药品临床管理和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可促进医院的医疗管理制度优化,降低患者的医药负担。
今天,咱们就分享8张临床上常见的处方点评问题,与大家共享。
第1题/共8题案例信息患者信息:女,4 周岁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注释:体重17kg1.注射用更昔洛韦(250mg/支)用法:静脉滴注qd(1日1次)1次90mg2.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用法:静脉滴注qd(1日1次)1次250ml3.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支)用法:吸入bid(1日2次)1次7.5mg正确答案1.用药与诊断不相符(1)注射用更昔洛韦用药与诊断不相符解析:更昔洛韦主要为抗巨细胞病毒药物,上呼吸道感染以鼻病毒,腺病毒等常见,巨细胞病毒性感染不常见;(4分)2.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注射用更昔洛韦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更昔洛韦的用药量为5mg/kg,q12h给药一次,该患者用药频次不适宜。
(3分)3.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1)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解析:氨溴索注射液用于雾化吸入为超说明书用药,建议选用专门的雾化剂型进行雾化治疗。
(3分)第2题/共8题案例信息患者信息:男,71 周岁临床诊断:全身型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病注释:无1.巴氯芬片(10mg*30片)用法:口服tid(1日3次)1次30mg2.复方卡比多巴片(25mg:250mg*24片)用法:口服tid(1日3次)1次1片正确答案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巴氯芬片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巴氯芬总剂量不适宜。
巴氯芬最大日剂量为80mg,而处方日剂量90mg,超量使用。
建议减少单次剂量直至总剂量不超过80mg。
(4分)2.有相互作用情况(1)巴氯芬片、复方卡比多巴片有相互作用情况解析:帕金森病患者同时接受巴氯芬和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治疗,有报道可引起精神错乱、幻想和激动不安,二者应避免合用。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临床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该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且四季均可发病[1],该疾病若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患者可能出现其他的病症,如气管炎、肺炎、急性心肌炎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2]。
目前,临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药物疗法为主,以往临床常对患者实施抗病毒、抗感染治疗,但较多研究显示[3-4],对患者实施抗病毒、抗感染治疗的疗效欠佳,治疗时间较长,患者症状缓解速度较慢,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耐药性,对治疗效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实施常规西药、常规西药+金叶败毒颗粒治疗,以探究金叶败毒颗粒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180例,男102例(56.67%),女78例(43.33%),年龄18~59岁,平均(68.75±2.73)岁。
对照组180例,男107例(59.44%),女73例(40.56%),年龄18~57岁,平均(68.69±2.65)岁。
两组患者的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制定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临床资料完整,且对研究知情。
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g/次,3次/d,复方氨酚烷胺分散片1粒/次,2次/d,连续治疗3~7d。
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西药+金叶败毒颗粒治疗,常规西药的疗法同对照组,同时给予患者口服金叶败毒颗粒1包/次,3次/d,连续治疗3~7d。
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发热,体温≥37.6℃,且伴有不同程度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
查体显示,患者咽部出现充血、水肿,腭扁桃体出现充血,且伴有不同程度肿大。
培训——PX——药学服务之用药指导1、处方: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药物为增效联磺片、氨茶碱、新康泰克、强的松、氟哌酸、止咳糖浆。
请问:处方开写的是否合理?答:该处方存在的不合理地方:⑴茶碱与抗生素合用可影响氨茶碱的排泄,使患者血药浓度增加,易发生恶心、呕吐、胸闷、痉挛、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⑵酸属于杀菌剂,而增效联磺片属于抑菌剂,能快速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合用会降低药效;⑶氟哌酸与强的松对肾功能也有影响,合用应谨慎。
2、刘老师待人热情,逢年过节免不了与亲朋好友相聚,自然也免不了喝酒,而且一喝就高,还不吃主食。
这不,五一长假中刘老师连续喝酒,犯了胃病,他自己到药店买了去痛片服用,连服3天后胃病不但未减轻,反而加重了,请问刘老师这种服药方法对吗,如果您是店员又该怎样指导他用药?答:⑴去痛片主要成分为非那西汀、氨基比林、咖啡因、苯巴比妥。
这四种药品对胃均有一定的刺激性,常可引起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尤其是咖啡因与氨基比林的刺激性较大,咖啡因除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外,还有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可使胃及十二指肠的炎症及溃疡加重。
所以胃病时不能服用此药。
⑵去痛片并非万能的止痛药,它仅对头痛、牙痛、肌肉关节痛、神经痛、月经痛等慢性疼痛有效,对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如胃痛等无效。
⑶刘老师的胃痛是因为过量饮酒引起的胃黏膜损伤造成的,可用胃黏膜保护药如盖胃平、胃舒平或抗酸药如氢氧化铝凝胶、碳酸氢钠来治疗,以保护胃黏膜,减少疼痛。
对胃肠平滑肌痉挛性疼痛,可用解痉药654-2、普鲁本辛、颠茄片来治疗。
⑷对腹部疼痛不可盲目使用止痛药。
腹部脏器较多,如果腹痛是加为阑尾炎、胰腺炎藻者脏器破裂引起,此时乱用止痛药容易掩盖病情,耽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
应及时去医院请医生诊断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3、感冒分几种类型?请各举2例治疗的药物?答:一、风寒感冒[临床表现]发热轻,恶寒,无汗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紧或脉浮,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多稀薄。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1月第2期总第152期China's rural health,January 2019,No.2,Total No.1524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分析胡春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 116600)【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治疗中的合理用药情况。
方法:以2018年2月至6月前往我院就诊的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用药过程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判断患者的不同用药方式及用药种类。
结果:在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应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口服方法、抗菌药与抗病毒药物联合口服方法、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法、青霉素类药物及头孢类药物联合口服方法;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情况,选择和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理;用药;分析【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1-0049-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是人们常说的“普通感冒”。
该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入侵导致患者鼻腔、咽喉部位出现急性炎症,造成患者头晕头痛、发热、鼻塞、咽喉肿痛、发烧等不适症状产生[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病发率较高的疾病,尤其是在小儿人群当中更为常见,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肺炎及支气管炎等多种不良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当中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主要是采用用药的方式,然而在实践当中,医护人员往往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与病症表现等因素,选择和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案,以便于获取最佳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8年2月至6月前往我院就诊的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7至68岁,院前用药治疗时间为2至23d,平均(7.83±2.91)d。
克感利咽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公司产品克感利咽口服液在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使用情况,为产品的年度回顾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1 年5 月我公司产品克感利咽口服液在某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使用情况,本次共纳入58 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9使用克感利咽口服液进行治疗,29 例使用阿昔洛韦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21 %,对照组为72.41 %,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热、扁桃体肿大、咽痛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克感利咽口服液可有效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总体获益大于风险,为产品年度回顾提供了有效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剂型;阿昔洛韦;克感利咽口服液【 Abstract 】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application of Keganliyan Oral Liquid in the treatment of hospital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annual review of the produc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January 2020 to May 2021 my company's products, feeling the pharynx oral liquid in a hospital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he clinical usage of the total in 58 cases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ing g feeling the pharynx oral liquid treatment, 29 cases were treated withacyclovir tablets, The treatment effect, symptom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2 groups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6.21% in theobservation group and 72.41%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VAS scores of fever, tonsil enlargement and sore thro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Kgranliyan oral liqui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treatment effect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there is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theoverall benefit of patients is greater than the risk, which providesan effective clinical basis for the annual review of the product.【 Key words 】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Dosage form. Acyclovir; Keganli pharyngeal oral liquid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科常见急症,其是指喉部、咽部和鼻腔急性炎症的总称,多由细菌和病毒感染所致,其中病毒以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较为常见[1],细菌则以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较为多见,该病发病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冬春季最为常见,且在儿童、老年人等自身免疫力较差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可造成患者出现咽痛、头痛、扁桃体肿大等症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1、定义:秋季易感燥邪,耗伤肺金,肺失润降,卫表失和所表现的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等肺系症状和燥伤津液的唇、舌、鼻、咽干燥及卫表失和的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等症状。
属外燥证。
2、病因:秋冬感受燥邪,燥邪外袭,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开窍于鼻,外合于皮毛,且“肺为呼吸之橐籥,位居最高,受脏腑上朝之清气,禀清肃之体,性主乎降;又为娇脏,不耐邪侵,凡六淫之气,一有所著,即能致病”(《临证指南医案》)。
故燥邪外侵,易伤肺金,但因秋季冷暖气候变化的不同,燥邪有偏寒和偏热的不同属性,故临床常分温燥与凉燥两类,诚如俞根初所言:“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属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为重。
”燥邪致病特点是: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故与内燥证的肺阴虚证,均可有肺燥津亏的表现。
3、病机:起病多有邪干肺卫,津伤液燥之象,凉燥与外感风寒表证症状相近;温燥与外感风热表证症状相似,虽都有表证,但必具津伤液燥之象。
因此,《重订通俗伤寒论》说:“凉燥犯肺者,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而塞,状类风寒,惟唇燥嗌干,干咳连声,胸满气逆,两胁串疼,皮肤干痛,舌苔白薄而干,扪之戟手;温燥伤肺者,初起头疼身热,干咳无痰,即咯痰多稀而黏,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满胁疼,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边尖俱红”燥易伤津,肺失润降,卫表不和。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燥津伤,津液不能下润于大肠,大肠传导功能失职,腑气不通,而致腹胀便秘;肺具有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若燥伤肺金,肺不布津,水津不能下输膀胱,则易出现小便不利,甚则癃闭。
若燥邪犯肺,迁延不愈,肺阴渐损,亦可发展为肺阴虚证。
4、辩证分析:肺主柔润肃降,肺阴不足,虚热内生,热灼肺金,肺失润降,肺气上逆,故干咳;虚火灼津,炼液成痰,则咳而无痰或痰少而黏稠,不易咳出;虚火灼络,则咳痰带血,正如《证治汇补》所云:“……阴虚嗽者,五心烦热,气从下升,午重夜甚;劳伤嗽者,干咳无痰,喉痒声哑,痰中带血。
疗效〔9〕。
而抗肿瘤药物由于其特殊性,因此根据说明书的指导,合理用药减少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随着人们文化程度和安全意识的提高,说明书不仅用于指导医务人员安全使用用药,也成为患者了解自身使用药品的主要途径。
本次调查中,抗肿瘤药物药品说明书仍存在许多不适宜的地方,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应予以重视,以便医务人员和患者更好的了解药品。
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强制要求医药企业对说明书进行修改和更新,使药品说明书更加完善,利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作为药师,是药品说明书的直接接触者,在工作中,发现药品说明书的缺漏项目及不适宜的地方,应积极主动上报,以更好的促进说明书的完善,进而促进药品合理、安全的使用。
参考文献〔1〕魏雪,徐文华,潘莹,等 应用拦截系统提高抗肿瘤药处方审核质量〔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7):1000 1002 〔2〕王晓民,苌莹莹,冯国旗 药品说明书评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4):56 59 〔3〕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S〕 2006〔4〕张婷,彭红,肖飞,等 药用辅料与药物活性成分相互作用及其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2018,27(3):322 328 〔5〕金兰,李双双,李惠芬 持续腹腔冲洗在卵巢癌伴腹腔广泛转移患者的效果观察〔J〕 现代养身,2019,12:47 48〔6〕李孝庆 输液性静脉炎防治体会〔J〕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7,3(7):156 157〔7〕王海秀,杨寿军 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物的稳定性与输注时限〔J〕 现代养身,2019,19(100):185,196〔8〕李宵,安静,董占军 医院常用冷藏药品和冷冻药品的稳定性及贮藏条件〔J〕 中国药房,2016,27(7):983 986〔9〕邱季,朱文靖,许杰 我院266份静脉用药品说明书中配制方法和贮存时限的标注情况分析及建议〔J〕 中国药房,2016,27(10):1433 1435儿内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急诊处方的用药合理性评价郑 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福州350005)摘要:目的 探讨儿内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
某某社区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用药情况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某某社区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用药情况。
方法抽取某某社区医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250例,统计抗菌药物、激素及抗病毒处方的数量、种类、给药方法及药物联用情况。
结果 250名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的有240例,抗菌药物应用率为96.0% ;其中使用2种抗菌药物的患者80名,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部患者的33.3%;使用3种抗菌药物的患者20名,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部处方的8.3%。
结论某某社区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细菌仍是的重要病原,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高,造成临床治疗困难,在目前无特效方法的情况下,抗菌药仍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关键词】社区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我国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死数约占全球的7%,但死亡的绝对数占了西太平洋地区2/3,上呼吸道感染死亡的病例75%是婴幼儿,85%发生在农村和边远地区,这告诫我们要降低儿童死亡率,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显得十分关键。
本研究对某某社区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我国社区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法与措施。
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来源于某某社区医院2008-2009年度收治无慢性阻塞性肺病史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数据,共计250例,其中男150例,女100例;年龄最小30d,最大69岁,平均年龄35.2岁。
相关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用药目的、药物使用、联合用药、细菌培养等,并进行SPSS分类统计。
2结果250名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的有240例,抗菌药物应用率为96.0% ;其中使用2种抗菌药物的患者80名,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部患者的33.3%;使用3种抗菌药物的患者20名,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部处方的8.3%。
具体情况见表1。
其余10例患者分别应用激素与抗病毒药物治疗。
经过治疗后,治愈50例,好转180例,未愈20例,有效率为92.0%。
个案汇报各位护士长好!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亲临指导我的个案汇报。
我是三病区的xxx,下面我将患者的一般情况介绍一下。
1床xx,女,6月,于2017-05-13因“发热一天”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住院。
(根据入院诊断)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父母体健,否认近亲结婚,否认有遗传代谢性疾病家族史。
血尿粪常规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生化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查看检查结果)胸片:两肺纹理增多,可见点片状密度增高模糊影。
(查看检查结果)心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查看检查结果)目前患者的主要治疗:给予一级护理,混合喂养,保持呼吸道通畅,抗病毒、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根据医嘱)入住我科时给予的初步护理评估:神清,精神一般,体温37.9℃,脉搏130次/分,呼吸32次/分。
流涕。
(阳性体征)根据患儿入院情况的评估提出相应的诊断,措施及效果评价。
护理诊断:一. 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室内温度18-22 ℃,湿度50%-60%。
2、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及时擦干,穿宽松棉质透气的衣物,随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床单元清洁干燥。
注意降温后的反应,半小时后测量体温。
3、指导患儿家属了解发热的危险性、预防与处理方法,切忌滥用退热药及抗生素。
4、口腔护理:做好口腔护理,每日予2%的苏打水口腔护理两次,喂奶后少量喂水以保持口腔清洁。
效果评价:患儿住院期间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且维持在正常范围护理诊断:二.有水电解质平衡障碍的危险:与病人发热或失汗过多有关。
护理措施:1、饮食要清淡,少食多餐,多饮水。
给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及时擦干,穿宽松棉质透气的衣物,随时更换衣物效果评价:患儿住院期间无电解质紊乱发生护理诊断:三. 清理呼吸道低效:体弱或流涕鼻塞有关护理措施:1、患儿鼻塞时呼吸不畅,可在喂乳及临睡前用0.5%的麻黄碱溶液滴鼻,每次1~2滴,可使鼻腔通畅。
抗菌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对抗菌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和疗效予以研究和分析。
将我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12月收治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一共有104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将这104例患者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都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全程都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共有50例,延后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一共有54例,在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比较。
结果:延后抗菌组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了96.3%,而全程抗菌组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了92%,组建的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延后抗菌组的病程要比全程抗菌组短,延后抗菌组的复诊率只有7.4%而全程抗菌组的患者的复诊率达到了22%。
延后抗菌组的不良反应率相差了一半以上,组间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在治疗3天和一周之后,延后抗菌组在白细胞上的转变是非常明显的。
结论:抗菌药物应用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患者对药物应用的效果非常满意,延后抗菌药物在实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的缩短病程的长度。
在安全性上也更好,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基本上就是首选的药物。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感染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抗菌药物去抑制或者是消灭细菌成为了当前非常重要的一个抗菌方式,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多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都不是非常的规范,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出现了很多不良的反应,所以在医院临床医疗的过程中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这份工作,我院也开展了该药物的应用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4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按数字表法随机取样进行分组。
全程应用抗菌药物组(全程抗菌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5~48(23.9±1.6)岁,发病时间5h至3d,平均(1.7±0.4)d;延后应用抗菌药物组(延后抗菌组)54例,男24例、女30例,年龄7~50(24.1±1.3)岁,发病时间4h至3d,平均(1.6±0.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