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方言语法简述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10
舟山方言土话2.入住宾馆A:你好,服务员,我要个房间(侬好,佛务员,我要只房改)B:你好,请问要哪一种,我们这有88,188,288三种(侬好,请蒙要啊里中,啊拉到眼有88,188,288三中) A:有什么区别(有搜区别伐)B:188比88多了电视和空调,288比188多了洗澡间(188比88多了点死和空条,288比188多了将宁地方) A:我今天汗出了很多,我要288的那种(我及么汉出了看类,我要288的各中)B:好的,收弄定金400元,这是门卡和收据,拿好(好类,收农丁金400亏,滴是门卡得收举,捞好)7.看病A:医生,我来看毛病 (一省,我来ki毛兵)B:什么地方不舒服 (搜地方fe爽快拉)A:我肚子疼 (我豆皮通)B:肚子给我摸摸看 (豆皮be我莫莫开)B:你这是拉肚子,没事的,我开点药就好了(弄个是炸豆皮,么事体个,我开眼一久好类)A:这药怎么吃 (gi一咋缺缺拉)B:冲开水,早晚各一次 (开水泡好,天娘呀道个一回)8.问路A:小男孩,我问下,北仑港怎么走(小歪(浪),被我猛猛看,北轮刚咋走走啦)B:你做26路到鸭蛋山,再做渡轮到白峰,打个车就到了(浓陈26路到俄蛋三,再陈渡冷到be fong,打个的就到类A:那26路在哪坐(各26路在搜地方陈啊)B:你向前走300米,再向左拐就看到了(浓相依斗奏300米,再忘奏弯就好看将了)A:好的,谢谢了(好个,牙牙类)附:舟山话一些用词讲解(转)舟山姓氏发音,“张”“蒋”不分,都发“jiang”这个音。
“陈”“秦”不分,都发“qing”这个音。
“黄”“王”不分,都发wang这个音。
“何”“胡”“吴”不分,都发wu(吴)这个音。
“赵”“曹”不分,都发zao(赵)这个音。
洗衣服、洗手,上海叫“大衣裳,大手”,舟山叫“桨衣裳、桨手”,“洗一洗”,叫“桨一桨”(发jiang音)。
舟山话喜欢把双音节的词颠倒了读:“客人”叫“人客”,“力气”叫“气力”,“热闹”叫“闹热”,“暖和”叫“和暖”。
《舟山方言》选修课程教材——《舟山咸话》序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地方课程已经成为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根据舟山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要求设置地方课程,这是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为此,我们开设舟山方言的校本课程,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舟山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劳作生息,浓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海岛特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最外在的标记,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最底层的蕴涵,它深刻地体现了某一地域群体的成员体察世界、表达情绪感受以及群体间进行交流的方式,沉淀着这一群体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人情世故等人文因素,也敏感地折射着群体成员现时的社会心态、文化观点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舟山话叫作“舟山咸话”,这“咸话”两字并不是“闲话”的错别字。
因为“闲话”的意思是:“闲暇无事,随便聊聊”。
而“咸话”的“咸”,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中的一种,淡就是淡而无味,那么“咸”就是有滋有味了。
“咸话”,就是指我们舟山的海岛居民讲的有滋味、有风趣的一种语言了。
我们希望通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在中小学课堂上介绍舟山方言的一般特点和规律,让同学们能够学习了解舟山方言,进而了解方言的深厚历史和海洋文化,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植海岛的人文精神。
《舟山咸话》的教材主要来自教师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根据舟山方言的“语言特点”“海洋特色”“方言文化”“发展变化”四个方面的内容来安排教学活动,安排一学年课程,十五课时,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舟山方言里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并带领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
另外我们想补充的是学习舟山方言和推广普通话本身并不对立。
我们知道普通话里有很多词汇是来自于方言的,那么一个人掌握的语言越多,得到的文化和社会经验就越丰富。
复旦大学于海教授曾说过: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唤起青少年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和培养自己的国家的感恩之情。
《舟山方言》选修课程教材——《舟山咸话》序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地方课程已经成为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根据舟山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要求设置地方课程,这是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为此,我们开设舟山方言的校本课程,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舟山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劳作生息,浓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海岛特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最外在的标记,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最底层的蕴涵,它深刻地体现了某一地域群体的成员体察世界、表达情绪感受以及群体间进行交流的方式,沉淀着这一群体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人情世故等人文因素,也敏感地折射着群体成员现时的社会心态、文化观点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舟山话叫作“舟山咸话”,这“咸话”两字并不是“闲话”的错别字。
因为“闲话”的意思是:“闲暇无事,随便聊聊”。
而“咸话”的“咸”,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中的一种,淡就是淡而无味,那么“咸”就是有滋有味了。
“咸话”,就是指我们舟山的海岛居民讲的有滋味、有风趣的一种语言了。
我们希望通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在中小学课堂上介绍舟山方言的一般特点和规律,让同学们能够学习了解舟山方言,进而了解方言的深厚历史和海洋文化,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植海岛的人文精神。
《舟山咸话》的教材主要来自教师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根据舟山方言的“语言特点”“海洋特色”“方言文化”“发展变化”四个方面的内容来安排教学活动,安排一学年课程,十五课时,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舟山方言里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并带领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
另外我们想补充的是学习舟山方言和推广普通话本身并不对立。
我们知道普通话里有很多词汇是来自于方言的,那么一个人掌握的语言越多,得到的文化和社会经验就越丰富。
复旦大学于海教授曾说过: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唤起青少年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和培养自己的国家的感恩之情。
浙江舟山方言状态词的程度表达浙江舟山方言状态词的程度表达不仅方式灵活多样,而且特点鲜明。
就中级程度的表达而言,有前缀式、叠缀式和后缀式,具有浓烈的形象色彩;就高级程度的表达而言,有“名词性语素+得斯(骨斯)+形容词性语素”形式及其他形式,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较之普通话,它形象生动;较之其他地区的吴方言,它具有独特的个性。
标签:舟山方言状态词程度表达舟山方言状态词的程度表达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类,略相当于英语中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
初级程度表达有两大特点:第一,相比宁波方言,相似度极高。
两地地理位置及文化习惯相近,语言习惯也相似,如都使用“闹热”“壮”“领径”等词。
第二,相比普通话,大部分一致,但是有不同点:与普通话同实异名,如“竭力”(舟山方言)——“疲倦”(普通话);与普通话同名异实,如普通话的“壮”指“结实、强壮”,舟山方言的“壮”指“胖、肥”;与普通话有单音词复音词的区别,如“皮”(舟山方言)——“顽皮”(普通话);舟山方言有而普通话没有,如“嘎门”(状态不感兴趣)。
舟山方言状态词的程度表达最有特色的莫过于中级和高级程度形式,故下文详细表述。
本文通过舟山方言状态词不同程度的表达形式和特征,旨在表现舟山方言状态词的特点,并从中呈现舟山方言某方面的特征。
一、舟山方言状态词中级程度的表达舟山方言状态词中级程度的表达形式复杂,但又有规律可寻:在初级程度状态词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变形法、前加法、后加法,呈现出三大类的形式特征。
(一)表达方式1.前缀式该形式使用前加法,在状态词前加上修饰语,令程度深化。
舟山方言最常见的形式是以单音节状态词作词根,在该词根前加上一个形象化的比拟词前缀,构成AB式。
例:“血红、笔尖、蜜甜”等。
2.叠缀式叠缀式数量多,构词方式多样,语义涉及范围广泛。
它通过变化状态词本身的形式来表示不同的程度,即以变形法为手段,但是它仍然离不开单音节状态词本身的基础性作用。
该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ABB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由词根和一个叠音后缀组成三音节合成词。
摘要:舟山方言属于吴语,它与宁波话非常接近,本文以舟山方言与普通话对比,突出舟山方言的特点,并结合舟山地方文化,探求舟山方言变化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舟山方言普通话舟山文化海洋文化渔民文化绪论:从语言本身说,方言不仅是汉语语言学的悠久源头和博大母体,而且形成了“茫茫九派流中国”的众多水系,哺育着中华的锦绣山川与辽阔大地,哺育着无数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它不仅涵盖一个地区山力!的秀气,人文的灵慧,传统的地域特色,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基因,一种心灵磁场,一种具有历史性、综合性、超时空的信息代码。
全国人大新通过的《通用语言文字法》把方言列为文化遗产,正是对历史的认同,并与推广普通话相衔接。
从昨天向明天跨越,今天应该是个支点。
舟山方言作为海的语言,以其大海的胸怀包容其他方言,并以其独特的方式接纳普通话,为普通话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而又重要的贡献。
方言与共同语应是长期共存并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舟山话与普通话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但我知道也明白,舟山化作为一种方言会也正在向普通话靠拢,终有一天会消失,因而作为一个舟山人,我能做的也只是将我所知道的舟山方言记载下来,聊以自慰罢了。
一舟山方言与普通话词汇一、同形同义词在1 219个词语中,有436个(占35.77%)词语在舟山话与普通话中是同义又同形的,这个并不很小的数目进一步说明了尽管吴语属于南方方言,但从词汇角度看它仍与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有不少共同之处,即它们毕竟是同出一脉的语言。
同时从各类词下分的小类看,全同率较高的有名词中的表示天象、地理的词,在25个词中,全同词17个,占68%;动词中表示日常生活动作的词,共77个,全同词31个,占40.26%。
形容词中全同词比例最高的是表示事物情状的词,共76个,全同词52个,占68.42%。
以下是从各类词的三个形式比较角度按比率由高到低的排序:全同:形容词、数量词、动词、名词、介词、副词、代词全异:连词、介词、代词、副词、动词、形容词、名词、数量词差异:名词、数量词、副词、动词、形容词、代词二、同形异义词舟山话与普通话词汇中,除了上述形、义完全相同的词语外,另有一部分是形式相同而意义有区别或截然不同的词,主要差别表现为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等等。
舟山话大全生活用语
舟山话,也叫舟山咸话,是沿海居民讲的有滋味、颇具风趣的一种语言。
以下是一些舟山话的生活用语:
1. “谁呀?”——询问对方是谁。
2. “其活(还)呒没讲完鞋?”——表示某事还没讲完。
3. “伢搭城里去。
”——表示要去城里。
4. “来格眼,勿来堂眼。
”——表示这里不要去那里。
5. “勿是介做,是要格貌做。
”——表示这样做不对,应该那样做。
6. “堂个大,该(这)个小,该两个阿里一个好眼呢?”——表示大的好还是小的好。
7. “堂眼房子活(还)是该向眼房子好。
”——表示这间房子好还是那间房子好。
8. “其今年几岁?”——询问某人的年龄。
9. “侬方有三十来岁。
”——表示自己大约三十岁。
10. “格个东西有多少重鞋?”——询问某物的重量。
11. “侬讲勒交关好,侬还会讲眼啥啦?”——表示你说得很好,你还会说什么吗?
12. “格上还蛮早,停一上再去。
”——表示现在时间还早,等
一会儿再去。
13. “吃(缺)勒饭再去好伐?”——询问是否吃了饭再去。
14. “慢慢叫吃嘛!鞋文急煞!”——表示慢慢吃,不要急。
15. “坐勒吃比立勒吃好眼。
”——表示坐着吃比站着吃好。
16. “堂个好吃,格向一个吃勿来。
”——表示这个能吃,那个不能吃。
17. “其饭吃过,侬吃过伐?”——询问某人是否吃过饭了。
18. “来熏熏开(看),格朵花香勿香?”——表示来闻闻这朵花是否香。
大务——有点笨笨的乌晕倒暗——天地昏暗
碍头——有点像拖得烂汪——形容软
查子——这词有点不文明脚高脚低——形容人不务实木性——呆呆的赤佬——这不太文明
凡汪——发火油头——有点犯贱
老扣——不太好,有点少捏促——比较好动
退班——不太好退过——完了,惨了
唔绉——不好笃定——很有把握,不急好付——可想而知不太好下意——惬意,舒服,很好追曹——催得很紧呛心——恐吓
闹热——热闹西开——滚
扫捏——吵架怨煞——心里很烦
萨嘎——厉害洋皮皮——顽皮,油腔滑调结棍——厉害吵肠子——很吵
疙里疙瘩——麻烦撒过堂——很吵的
冰骨思冷——很冷安腔娘——气定神闲,不急千年栏般——很偶然冰清水冷——很冷清,不热闹死蟹一只——完蛋了多老娘铀——这句很有来头死八眼七——人呆板瓜界脑西—说你在搞什么东西石骨铁硬——形容硬眼睛光青——骂人的话
墨泥擦黑——形容黑头清脚重——说人多管闲事杂刮思量——形容亮火热哒哒滚——形容水很烫。
舟山方言土话舟山话也叫舟山咸话,这“咸话”两字并不是“闲话”的错别字。
因为“闲话”的意思是:“闲暇无事,随便聊聊”。
而“咸话”的“咸”,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中的一种,淡就是淡而无味,那么“咸”就是有滋有味了。
“咸话”,就是沿海居民讲的有滋味、颇有风趣的一种语言。
头脑头脑:在舟山方言里作“领导”解。
旧时常用于低档次的职业,如“水手头脑”、“生活头脑”(老轨);饭师傅也可以有“头脑”,即现在的炊事班长。
它等于“十里洋场”的“领班”职务。
甚至乞丐也有“头脑”,叫“讨饭头脑”。
但如果把头脑两字拆开,前面再加上修饰词,往往指的是某一种人,如:滑头滑脑、呆头呆脑、贼头狗脑、满头满脑、独头独脑、寿头寿脑等等。
这些“某头某脑”,即丰富多彩又生动形象,不用说是初来舟山的人即使是土生土长的舟山人也未必不会被它们弄得“晕头晕脑”。
孙山、阿菊话“孙山””,使劲、尽力,含拼命的意思。
例句有:我孙山吃。
“阿菊话”,听说,据说的意思,多用于反问句中。
例句有:阿菊话侬考上了?(听说你考上了?)“暗枪”和“天平”“暗枪”这两个字,在普通话里既没有相应的字,也没有类似的词。
舟山话里和它意思差不多的词,叫“天平”,或“天的斯平”。
“平”字还好解释,这个“天”字却只能够从舟山的方言中寻找它的渊源,天谐音为体,似与“妥贴”有关,谓细腻,光滑,无褶皱。
在舟山,几乎所有用得到“暗枪”的地方,都可以用“天平”或“天的斯平”代替。
比如我们说,这个人散步散散,“暗枪”一样;这个人老酒吃吃,做人“天的斯平”我体会两者的细微区别,“暗枪”一词的指向,似乎更注重举手投足之间体现出来的那种闲适之感,犹言惬意,潇洒。
“天平”或“天的斯平”,有点生活安定富足,无后顾之忧的意思。
因此我们经常要在它的前面加上“做人”两字。
但也不尽然,我们照样说,做人“暗枪”一样,老酒杯端的“天平”。
“抬城隍”常见舟山人批评他人,有“抬城隍”一词,意思是乱起哄,乱玩闹。
其实“抬城隍”这个词是有来历的。
舟山方言土话舟山话也叫舟山咸话,这“咸话”两字并不是“闲话”的错别字。
因为“闲话”的意思是:“闲暇无事,随便聊聊”。
而“咸话”的“咸”,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中的一种,淡就是淡而无味,那么“咸”就是有滋有味了。
“咸话”,就是沿海居民讲的有滋味、颇有风趣的一种语言。
头脑头脑:在舟山方言里作“领导”解。
旧时常用于低档次的职业,如“水手头脑”、“生活头脑”(老轨);饭师傅也可以有“头脑”,即现在的炊事班长。
它等于“十里洋场”的“领班”职务。
甚至乞丐也有“头脑”,叫“讨饭头脑”。
但如果把头脑两字拆开,前面再加上修饰词,往往指的是某一种人,如:滑头滑脑、呆头呆脑、贼头狗脑、满头满脑、独头独脑、寿头寿脑等等。
这些“某头某脑”,即丰富多彩又生动形象,不用说是初来舟山的人即使是土生土长的舟山人也未必不会被它们弄得“晕头晕脑”。
孙山、阿菊话“孙山””,使劲、尽力,含拼命的意思。
例句有:我孙山吃。
“阿菊话”,听说,据说的意思,多用于反问句中。
例句有:阿菊话侬考上了?(听说你考上了?)“暗枪”和“天平”“暗枪”这两个字,在普通话里既没有相应的字,也没有类似的词。
舟山话里和它意思差不多的词,叫“天平”,或“天的斯平”。
“平”字还好解释,这个“天”字却只能够从舟山的方言中寻找它的渊源,天谐音为体,似与“妥贴”有关,谓细腻,光滑,无褶皱。
在舟山,几乎所有用得到“暗枪”的地方,都可以用“天平”或“天的斯平”代替。
比如我们说,这个人散步散散,“暗枪”一样;这个人老酒吃吃,做人“天的斯平”我体会两者的细微区别,“暗枪”一词的指向,似乎更注重举手投足之间体现出来的那种闲适之感,犹言惬意,潇洒。
“天平”或“天的斯平”,有点生活安定富足,无后顾之忧的意思。
因此我们经常要在它的前面加上“做人”两字。
但也不尽然,我们照样说,做人“暗枪”一样,老酒杯端的“天平”。
“抬城隍”常见舟山人批评他人,有“抬城隍”一词,意思是乱起哄,乱玩闹。
其实“抬城隍”这个词是有来历的。
谈舟山方言特殊句式○谭宁(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081)[摘 要] 吴语是中国第二大汉语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
浙江省是吴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吴语内部分支众多,因作者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故本文主要探讨舟山方言的一些特点。
因有关舟山方言的语音、词汇的研究较多,故本文不再赘述,主要分类浅谈舟山方言的一些特殊句式。
[关键词] 吴语; 舟山方言; 特殊句式[中图分类号]H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5-0027-02一、文献综述吴语分布于上海市、江苏省东南部、浙江省、江西省东北部、福建省西北部以及安徽省南部古宣州地区,其中浙江省是吴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吴语的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
无论是从分布的范围来考察还是从使用的人口来统计,吴语都是我国第二大汉语方言。
[1]60海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对吴语进行了研究,相关文献数量也很多。
由于作者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故本文主要探讨舟山方言的一些特征。
舟山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与太湖片方言有许多共性,但又有自身特点。
对于舟山方言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语音。
该方面的研究多为与普通话的比较。
舟山方言与北京话在声母和韵母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其余的音则与北京话较为接近,可以找到一些基本相同的对应。
[2]中老年舟山人在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会有语音方面的问题,主要由于舟山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有些许不同,但也可以寻找到一些对应规律,这能够帮助舟山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3]此外,舟山方言内部也存在着语音差异,这与舟山群岛的自然地理状况,舟山市与宁波市、舟山方言与宁波方言的历史渊源关系、舟山市渔业经济的特点等有关。
[4]2.词汇。
有关该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最多的。
舟山方言中有许多有音、有义但写不出来的方言字,对其的研究和考证有利于促进汉语的规范化和汉语史的研究。
[5]舟山方言与宁波方言非常接近,都有一些通用的特色语缀,如“阿”、“头”[6][7]。
摘要:舟山方言属于吴语,它与宁波话非常接近,本文以舟山方言与普通话对比,突出舟山方言的特点,并结合舟山地方文化,探求舟山方言变化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舟山方言普通话舟山文化海洋文化渔民文化绪论:从语言本身说,方言不仅是汉语语言学的悠久源头和博大母体,而且形成了“茫茫九派流中国”的众多水系,哺育着中华的锦绣山川与辽阔大地,哺育着无数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它不仅涵盖一个地区山力!的秀气,人文的灵慧,传统的地域特色,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基因,一种心灵磁场,一种具有历史性、综合性、超时空的信息代码。
全国人大新通过的《通用语言文字法》把方言列为文化遗产,正是对历史的认同,并与推广普通话相衔接。
从昨天向明天跨越,今天应该是个支点。
舟山方言作为海的语言,以其大海的胸怀包容其他方言,并以其独特的方式接纳普通话,为普通话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而又重要的贡献。
方言与共同语应是长期共存并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舟山话与普通话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但我知道也明白,舟山化作为一种方言会也正在向普通话靠拢,终有一天会消失,因而作为一个舟山人,我能做的也只是将我所知道的舟山方言记载下来,聊以自慰罢了。
一舟山方言与普通话词汇一、同形同义词在1 219个词语中,有436个(占35.77%)词语在舟山话与普通话中是同义又同形的,这个并不很小的数目进一步说明了尽管吴语属于南方方言,但从词汇角度看它仍与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有不少共同之处,即它们毕竟是同出一脉的语言。
同时从各类词下分的小类看,全同率较高的有名词中的表示天象、地理的词,在25个词中,全同词17个,占68%;动词中表示日常生活动作的词,共77个,全同词31个,占40.26%。
形容词中全同词比例最高的是表示事物情状的词,共76个,全同词52个,占68.42%。
以下是从各类词的三个形式比较角度按比率由高到低的排序:全同:形容词、数量词、动词、名词、介词、副词、代词全异:连词、介词、代词、副词、动词、形容词、名词、数量词差异:名词、数量词、副词、动词、形容词、代词二、同形异义词舟山话与普通话词汇中,除了上述形、义完全相同的词语外,另有一部分是形式相同而意义有区别或截然不同的词,主要差别表现为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等等。
【舟山方言培训】见面篇日常用语一、问人、介绍等1.你叫什么名字?弄叫搜名字?2.我叫王明。
我叫王明。
3.他是谁?几是搜宁?4.他是李杰。
几是李杰。
5.你是哪里人?侬是搜地方(阿里)宁?6.我是舟山人。
我是举三宁。
7.他从什么地方来的?几搜地方来哦?8.他从杭州来。
几从杭州来噢。
9.请问你在哪里工作?门门开侬咧搜地方走撒活?10.我在保险公司工作。
我咧包洗公司上班。
11.你来舟山多少时间了?侬来句三都小时间类?12.我来了好长时间了。
我来了交关长时间类。
13.你会讲舟山话吗?侬会过句三话发?14. 你觉得舟山怎么样?弄绝的句三杂嘛娘?15. 我觉得舟山很漂亮。
我绝的句三蛮票俩噢。
二、建立关系1.今天很抱歉,让你等了这么多时间。
斤灭发好意思,诶侬等了噶长时节。
2.别客气,没事儿。
嘛客气,发搭噶。
3.他是我的朋友。
你们认识吗?几是我个朋友过。
那认得伐?4.我们不认识。
阿拉发认得。
5.我来跟你们介绍一下。
我来搭那介要一几。
6.认识你们,我很高兴。
认得那,我高兴嘛。
7.请问,这位是什么人?把我问一几,道个是搜宁?8.他叫张燕,是我的秘书。
几叫张一,是我个秘水。
9.大家都是朋友,以后多多关照。
大过透是朋友过,以后都都照故。
常用词语1、人物称呼爸爸巴巴姐姐加加妈妈妈妈哥哥够够爷爷啊呀弟弟地地奶奶啊娘妹妹妹妹叔叔啊大婶婶啊星伯伯啊吧伯母膜膜姑姑啊股姑父姑丈舅舅啊句舅妈就亩阿姨啊以姨夫以嗲你侬我沃他几你们那我们啊啦他们杰拉2、职业老师老四医生以撒警察净差老板老板经理经理工人工宁学生号撒董事长懂事加工程师工成四推销员推小与秘书密书服务员佛无与营业员赢也与厨师除工保姆包目钟点工中低工售票员与票与3、著名城市杭州杭句成都陈度宁波宁拨广州瓜句苏州素句福州佛句上海上海香港下过南京南斤澳门岙门北京拨斤天津体斤重庆虫亲新疆新加。
舟山方言土话舟山话也叫舟山咸话,这“咸话”两字并不是“闲话”的错别字。
因为“闲话”的意思是:“闲暇无事,随便聊聊”。
而“咸话”的“咸”,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中的一种,淡就是淡而无味,那么“咸”就是有滋有味了。
“咸话”,就是沿海居民讲的有滋味、颇有风趣的一种语言。
头脑头脑:在舟山方言里作“领导”解。
旧时常用于低档次的职业,如“水手头脑”、“生活头脑”(老轨);饭师傅也可以有“头脑”,即现在的炊事班长。
它等于“十里洋场”的“领班”职务。
甚至乞丐也有“头脑”,叫“讨饭头脑”。
但如果把头脑两字拆开,前面再加上修饰词,往往指的是某一种人,如:滑头滑脑、呆头呆脑、贼头狗脑、满头满脑、独头独脑、寿头寿脑等等。
这些“某头某脑”,即丰富多彩又生动形象,不用说是初来舟山的人即使是土生土长的舟山人也未必不会被它们弄得“晕头晕脑”。
孙山、阿菊话“孙山””,使劲、尽力,含拼命的意思。
例句有:我孙山吃。
“阿菊话”,听说,据说的意思,多用于反问句中。
例句有:阿菊话侬考上了?(听说你考上了?)“暗枪”和“天平”“暗枪”这两个字,在普通话里既没有相应的字,也没有类似的词。
舟山话里和它意思差不多的词,叫“天平”,或“天的斯平”。
“平”字还好解释,这个“天”字却只能够从舟山的方言中寻找它的渊源,天谐音为体,似与“妥贴”有关,谓细腻,光滑,无褶皱。
在舟山,几乎所有用得到“暗枪”的地方,都可以用“天平”或“天的斯平”代替。
比如我们说,这个人散步散散,“暗枪”一样;这个人老酒吃吃,做人“天的斯平”我体会两者的细微区别,“暗枪”一词的指向,似乎更注重举手投足之间体现出来的那种闲适之感,犹言惬意,潇洒。
“天平”或“天的斯平”,有点生活安定富足,无后顾之忧的意思。
因此我们经常要在它的前面加上“做人”两字。
但也不尽然,我们照样说,做人“暗枪”一样,老酒杯端的“天平”。
“抬城隍”常见舟山人批评他人,有“抬城隍”一词,意思是乱起哄,乱玩闹。
其实“抬城隍”这个词是有来历的。
舟山特色语言称呼阿爷、阿娘(祖父母)阿爹、阿姆(父、母)晚爹、晚娘(继父、继母)大大(叔叔)阿婶(叔妻,父亲弟弟的妻子)姨爹(母亲姐妹的丈夫)老绒(妻子)老头(老年丈夫)小娘婢(小姑娘)小奶欢(未满月的婴儿)进舍夫(入赘女婿)人客(客人)后生家(年轻人)光棍(单身男儿)其拉(他们)侬(你)上春囝(正在成长的小男孩)阿公、阿婆(丈夫的父母)丈人、丈母(岳父母)阿伯(伯父,父亲的哥哥)嬷嬷(父亲哥哥的妻子)阿姑(父亲的姐妹)姨娘(父亲的姐妹)老讨盘(老年女人)小囝(小男孩)囡(女儿)新妇(儿媳)亲家公、亲家母叔浜姆(妯娌)老娘爿(NHDE)(已生育的妇女)其(他)拖油瓶(妇女改嫁带来的子女)后生(年青男儿)岙里人(乡下人)时间急末子(今天)前捏、后捏(昨天、后天)闲早子(过去、从前)每早(每次)昼过(中午)夜快(黄昏)铁娘(早上)乌早铁娘(天还未亮)门照(明天)涅子(日子)头回(第一次)利休(马上)担心时(午后)夜到迈头(夜里)清早拔早(上午很早)暗卜弄通(很暗)农业、农具做生活(干活)罗屙缸沙(粪缸里掏沙)肥料粉(化肥)畚斗(畚箕)示头(锄头)遮梁(围稻桶的竹笠片)划跨(铁锨)捣齿头(和捣臼配套的杵子)绞刀(铡刀)削地(锄草、松土)掏地(翻土)屙缸(粪缸)土司(土箕)朵柱(支撑扁担,带有丫枝的木棍)坑铣(铲土的铁铲)扎利(稻桶里掼稻的工具)捣臼(石臼)甘刀(吹竹或木的刀)植物、动物老永(老鹰)丫鹊(喜鹊)叹朴娄蛇(眼睛蛇)西鸡(阉割过的鸡)出炎(蚯蚓)老丫(乌鸦)吃发郞(螳螂)跳干(海涂里一种会跳的鱼)饭瓜(南瓜)长蒲(夜开花、瓠)蕃茄(西红柿)树丫叉(树枝)猪娘爿(母猪)猢狲(猴子)翼梢(禽类翅膀)乌贼(目鱼)玉秃(鳎鱼)海蛤马(安鲸鱼)大脚黄蜂(1、马蜂2、大脚红虾)虎啸蛇(菜花蛇)拜江猪(海豚)蚂粉(蚂蚁)田鸡(青蛙)格巴(蛤蜘)狠虎(猫头鹰)港爿(海鸥)黄干(狗)糊蛇(水母之一)乌句(乌龟)雷彭蒲(葫芦瓜)红毛番薯(土豆、马铃薯)顾猪(专作交配的公猪)赖孵鸡(抱窝鸡)麻将(麻?)婆子(大昌鱼)虾蛇炎(海蜇皮上红红的皮)糯米饭虾(小白虾)房舍、器具道地洋、天井(院子)正间(正房)八尺间(库头中的一间房子)屋山头(房脊)燕子板(隔开房子的板)猪其(猪舍)大桌登(指八仙桌、大圆桌)高凳(高坐椅)火扒(扒灶火的工具)灶跟(灶间)堂前(正房旁边的一间房子)薄刀(菜刀)乌橱(衣柜)眠床(床)提桶(一种挂在梁上圆圆的捅)夜桶(房间里大小便用的桶)踏床橱(大床前面放鞋的橱)顶针(一种戴在手指上垫针的小铁圈)伞墙(平房左右墙体)库头(古时三间房两边转变的房子)扶梯(楼梯)桑子(柱础)屙坑(厕所)猪其栏萨(关猪的栅栏)小桌登(小方桌、小圆桌)矮凳(低坐椅)火缸(堆放灶灰的地方)羹橱(放碗的柜子)调羹(汤匙)饭瓢(饭勺)春登橱(和衣柜配套的底柜)账子(蚊账)果桶(圆圆盛物桶)火囱(暖手的金属圆盒)将孔兰(盛针线、竹编的圆盒)火铣(畚灶灰的工具)身体、疾病脑克头(额头)头颈(脖子)胸骨头(胸口)手骨(手臂)大脚胖(大腿)脚踝头(膝盖)脚挣指(脚踝)面孔(脸)下巴头(下巴)脚板面(脚面)手指末头(手指)手指刻眼(手指甲)手板面、手底心(手的正反面)头点心(头顶)后势劲(后脑)肚皮(肚子)脚骨(腿)脚娘肚(小腿)手挣指(手肘)乌咙(喉咙)鼻头指官(鼻子)肚脐眼(肚脐)脚底心(脚底)脚指末头(脚指)脚指刻眼(脚指脚)年朵皮(耳朵)顺手(右手)屁眼、洞肛(肛门)腰骨、天主骨(腰的脊柱骨)勒格肢下(腋下)冒(吐)驼背(罗锅)缺牙龙(缺牙)痨七病(肺病)猪癫病(癫病)大脚脚疯(象皮脚)格舌头(结巴、口吃)值鸭蛋(腋下淋巴炎)泼蟹(合谷穴毒疮)大嘴部(腮腺炎)岙躁眼(经眼炎)出初子(麻诊)犯痧子(中暑)好佗(哮喘)发风井(起风疹块)借手(左手)背肘(脊背)汗毛官(毛孔)跷脚、拐仗(瘸子)麻皮(麻子)黄胖(面色发黄、身体虚弱)记性牢发(发烧)六涅头(中风嘴巴斜歪、面瘫)花起眼(近视眼)搭休(大脚胖上部淋巴炎)节毒(手指节毒疮)青盲瞎(青光眼)买柴病(疟疾)缠心龙(带状疱疹)生疙痨(疥疮)借面聋(轻微耳聋)注浪(晕船)穿戴、饮食衣裳(衣服)木脚拖(竹木制的拖鞋)袖身布褴(围布)铁娘饭(早饭)点心饭(中饭晚饭之间的加餐)半夜餐(夜宵)齐疙官(一种面食)豆豉酱(豆板酱)吊饭(吊在锅盖内蒸熟的饭)豆面(粉丝)团子(用糯米和大米做的有馅的包子)绢片(手绢)蓑雨(用棕丝做成的雨衣)衫袜(用土布做的袜子)昼饭(中饭)夜饭(晚饭)下饭(小菜)油脱么么(薄薄的油饼)乌粥(用陶器盛米在火缸里煨的粥)肚里货(禽畜内脏)眉头纸(旧时用纸卷起来引火的纸)生活、交际缉鞋底(纳鞋底)记饭(盛饭)打噎(打嗝)丈面(洗脸)乍屙(大便)晒热头菩(晒太阳)耐汉(打呼噜)仆之困(腑睡)说话生刺(话中有话)西出类(出去了)开夜车(开夜工)呒告(没关系)呒告放话头(没啥说的)捣脚骨(到处乱走)肚饥(饿了)丈肉(游泳)乍水(小便)睏高(睡觉)向天睏(仰睡)侧伦睏(侧睡)做乱梦(做梦)还脚来(刚回来)好吻客气(不要客气)走人家(串门)坍台(丢人,出洋相)嘛客气(不要客气)婚丧、迷信年纪(年龄)抬老绒(娶媳妇)抬新妇(讨儿媳)吵房(闹新房)胞(胎盘)老了、去了、跷了(死亡)落殓(入殓)出丧(出殡)好涅(结婚)汉囡(嫁女儿)相喜(结婚的一种仪式)做生姆(坐月子)吃豆腐羹饭(奔丧)拗嫩笋(小孩死亡)做道场(做佛事)好仗棒(哭丧棒)商业、交通、司法柜台狮子(营业员)剃头店(理发店)花老店(妓女馆)钞票(钱)黄包车队(人力三轮车)脚踏车(自行车)升堂(庭审)坐老监(服刑)拷图章(盖印)贳纪店(专门出租餐具、桌椅的店)咸货摊(卖鱼和酱制品的店)零头(零钱)铜钿(钱)黄鱼车(人力货运车)打官司(诉讼)柯人(抓捕人)拷手印(按手印)私行察访(微服私访)动作立(站)睏(睡)捏牢(拿牢)坑了(丢了)张(看)把屙(抱着小孩拉屎)坑(藏)眼痒(羡慕)打势(禽类交配)晓得(知道)掼(扔)掰开(分开)拖白头(流鼻涕)丈(洗)柁(拿)造孽(吵架)收胎(动物交配)内凑(不是故意,不经意)形容词上张望:走路不稳,多指酒过量后下部不稳的走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