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安徽大学委员会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9
春晖学社2014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驻梦太湖”——赴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大众希望小学支教调研活动2014年5月16日目录项目概述: (3)一项目背景 (3)二项目目标 (5)三项目模式 (6)项目实施计划 (8)一活动主题 (8)二活动时间 (8)三主办单位 (8)四承办单位 (8)五必要的内外部资源 (8)六活动内容 (10)七经费预算 (12)附件 (10)附件一:学生档案采集表 (14)附件二:学生调查问卷 (15)附件三:志愿者协议 (17)项目概述一、项目背景(一)国家背景2012年11月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报告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纲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站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报告不仅认真总结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共和国经历了怎样的奋斗,更深刻思考着我们的党、我们的民族如何走向未来。
(二)社会背景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全国学联办公室关于召开全国学联第二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公布日期】2009.11.10•【文号】中青办联发[2009]7号•【施行日期】2009.11.10•【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全国学联办公室关于召开全国学联第二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通知(中青办联发[2009]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学联,全国民航团委,中直机关团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根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经团中央书记处批准,全国学联第二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定于2009年11月19日-20日在京召开。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团的十六大、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和李长春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总结全国学联过去四年的工作,研究如何加强新时期学联组织建设,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为全国学联二十五大作准备。
二、会议内容1.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讲话;2.主席团作工作报告;3.通过有关事项。
三、会议安排2009年11月18日18:00前报到,19日至20日正式会议,20日下午离会。
四、参会人员全国学联第二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团体(名单见附件1)的代表。
参会代表原则上应是各委员团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须填写《全国学联第二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团体代表情况登记表》(附件2),经所在学校党委、团委确认后报全国学联办公室。
已经推荐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的单位不再指定其他代表,可另选派代表1名列席会议。
五、具体事宜1.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学校部、学联秘书处,全国民航团委、中直机关团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办公室协助通知本地本系统有关人员参加会议,组织收集《委员团体代表情况登记表》,并集中填写《全国学联第二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参会人员回执表》(附件3),于2009年11月13日中午前传真至全国学联办公室,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
安青在线论坛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规范“安青在线论坛”,保障“安青在线论坛”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维护有关各方的正当权益,更好的提供信息等服务,根据国家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管理办法,在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本办法。
第2条“安青在线论坛”信息服务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必须遵守本办法,“安青在线论坛”其他管理办法不得同本办法相抵触。
第3条本论坛名为"安青在线论坛"。
以下简称本论坛。
第4条本论坛以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为基本导向,信息交流的范围涵盖学术、技术、人文,生活休闲以及文体娱乐等各领域。
第5条本论坛管理体系:管理员(ADYOUTH为站方所有,其他管理员帐号为站方任命管理员个人所有),超级版主,版主。
经共青团安徽大学委员会批准,“安青在线论坛”管理人员与各版块版主负责论坛的一切管理工作。
管理员,超级版主由“安青在线”网站内部人员担任,在适当的时候接受安青用户的申请,各分版主由有较高的相关业务知识和强烈责任心的安青用户自愿报名,经过网站批准后组成。
第6条本论坛自2006年5月1日实行实名制注册原则。
第二章用户管理论坛是大家共有的交流空间,是代表大家心声的场所,在最大限度保证网友自由言论权利的同时,理应对发帖内容作相应约束,具体规则如下:一、不得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删帖规则)1、违反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和其他具有反动性质的言论;3、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4、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5、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6、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7、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8、含有法律法规、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禁止的其他内容的;9、内容与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不符;大肆诋毁学校,损害学校形象与声誉的;10、商业广告宣传(个人二手物品转让不属于商业广告)二、论坛用户不得故意使用带有污辱或人身攻击、甚至恶意雷同的ID或淫秽、色情,反动,盗用领导人的签名或者头像;不得在灌水专区之外版区发表灌水文章;不得发表空帖及恶意灌水文章;不得在超过两个以上的版区内发表相同的主题;不得发URL形式的主题。
共青团安徽大学委员会文件校团字〔2014〕22号★关于安徽大学第十七次学代会暨第十三次研会代表团划分及代表名单的通知各院系学生会、研究生会:根据《关于筹备召开安徽大学第十七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的通知》(校团字[2014]18号)和《安徽大学第十七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代表产生办法》(校团字[2014]19号)文件精神,各选举单位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对本单位出席第十七次学代会、第十三次研代会代表候选人进行了充分酝酿,通过学生(研究生)代表会议或学生(研究生)大会的形式进行差额选举产生了本次学代会、研代会的代表。
经学代会、研代会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审查通过,确定了出席学校第十七次学代会、第十三次研代会正式代表名单。
现将各代表团划分及代表名单发送给你们,请各选举单位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出席学校第十七次学代会、第十三次研代会相关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1:安徽大学第十七次学代会代表团划分及代表名单附件2:安徽大学第十三次研代会代表团划分及代表名单安徽大学学生会安徽大学研究生会二0一四年十一月十二日—1—附件:1安徽大学第十七次学代会代表团划分及代表名单(共200名)第一代表团(数学科学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社会与政治学院)29人团长:马迪副团长:张绍楠、李茂茂成员:马迪王乐邓竞蓝(女)王雅梦(女)王婷婷(女)叶望青(女)朱海朱琳瑶(女)刘朝毅毕磊李茂茂张绍楠吴娅楠(女)李笑宇陆振雷时菲(女)余雯(女)佟新(女,满)林文豪金鹏(回)周熠烜夏志伟高菲(女)唐磊梁紫依(女)曹颖(女)储卫祥储微微(女)戴冉(女)第二代表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28人团长:战亮副团长:陈斌、刘俊一成员:王朔王润王海涵毛贵凤(女)田钰吕文庆孙灿朱凯刘俊一陈一星何成胜李向前张希蕾(女)李畅杨国超陈斌汪琪豆媛媛(女)郑少琦(女)周吉林萌(女)周靖(女)战亮徐罕诸葛瑞莹(女)郭蕾(女)鲁奇谢岩—2—第三代表团(历史系、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经济学院)28人团长:靳悦副团长:杜继奎、孙伟成员:么爽(女)马蕾(女)孙伟任杰(女)巩健刘超刘磊余李(女)吴远航宋畅张治平张峦(女)吴超陆晓辉何海洋杜娴(女)杜继奎吴博张瑞周一帆金海音(女)赵一儒(女)徐学兵蒋华峰靳悦(女)管悦敏(女)黎云帆(女)樊迪第四代表团(哲学系、化学化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7人团长:陈康副团长:鞠兆岩、钱苗苗成员:卜辉王志伟王博王黎安代旭东兰薛(女)朱香帅张达杨昊陈昕(女)张艳东吴硕汪晨苏曼(女)陈康杨淳(布依)杨越(女)李博张霁杭天赵文清(女)柯乔峰姜振殷一冉(女)钱苗苗(女)焦天鞠兆岩(满)第五代表团(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国际商学院)29人团长:赵俊涵副团长:许守都、倪朝波成员:马萍(女)王丹妮(女)王玉龙—3—王成亓孝博王英特冯庆霞(女)朱元军许守都陈大伟张艺馨(女)张永佳李宇佳(女)张彤(女)杨良盼邱政宁(女)杜留佳(女)周燚施波(彝)赵凯赵俊涵赵崇帅查瑞祺(女)高扬(女)倪朝波莫赛储曼曼(女)解贺嘉(女,满)褚倩云(女)第六代表团(商学院、文学院、文典学院)30人团长:胡嘉伟副团长:毛玉静、王灿成员:毛玉静(女)王丽(女)王灿(女)王福甜丛喆刘文浪(女)刘正红(女)关健(满)孙皖豫(女)余力阳杨文景(女)陈付斌李兴然(女)杨佳倍(女)陈姗姗(女)张钰昕(女)陈梦婷(女)陈新雨(女)赵楠胡嘉伟胡霞(女)袁帅徐成陶亚兰(女)夏泽洋高静(女)黄力强黄涛黄滮淞潘嶙玉(女)第七代表团(外语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9人团长:赵珊艺副团长:刘鹏、任凯成员:万煜晗毛才芸(女)王玉珍(女)王志壮王金宝王凯旋(女)王登宝甘若霖(女)朱生龙刘旭东朱进(女)任凯—4—闫林雨(女)朱勇刘航刘鹏张天媛(女,满)陈国东李源源林春燕(女)岳彩娟(女)费如翔赵珊艺(女)夏杰贾悦(女)徐瑶(女)崔宪贵曾乐彭张皖(女)—5—附件2:安徽大学第十三次研代会代表团划分及代表名单(共计110人)第一代表团(物理科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外语学院)21人团长:李鹏飞副团长:张亚光唐涛余骏陶中锋成员:邓默朱然孙潇张公泉李宁杨阳(女)张亚光何宏庆宋俊材余晖余骏张继稳沈晨阳李鹏飞杨韬杜燕萍(女)张曦(女)宫奎陶中锋唐涛常海星第二代表团(生命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21人团长:陈茂娇副团长:胡永瑞马海军张孜文姚婷婷成员:马海军王文俊王莹(女)刘厚莉(女)阮瑞(女)李欢张孜文张京陈茂娇宋金慧(女)张涛杨雪婷(女)武倩(女)胡永瑞姚婷婷(女)—6—俞翠红(女)郝韶梦(女)郭晴晴(女)黄贤君鲁玉龙熊福第三代表团(社会与政治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文学院、历史系)21人团长:蔡弘副团长:谭幸楠周海成员:于梦寒(女)孔军王家佳方媛(女)刑园琳刘美慧(女)孙燕(女)陈田田(女)沈江茜(女)汪玮(女)张悦(女)易山明柳红军周海周翔曹献方(女)黄静静(女)雷乐街解芝茜(女)蔡弘谭幸楠第四代表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管理学院、哲学系)23人团长:强星星副团长:王晨兰瑶曹颖成员:丁倩倩(女)王威权王晨兰瑶朱旭江丽丽(女)宋云(女)张文琪(女)李军杨冰(女)张骁勇苏培君张翰武璐璐(女)赵苗苗(女)—7—胡俊高元昕(女)徐诺(女)曹颖(女)储杨(女)强星星彭德阳鲍倩雯(女)第五代表团(经济学院、艺术学院、商学院)24人团长:何家林副团长:孔苓成员:孔苓(女)白庆亮许可(女)刘艳(女)孙晓莉(女)孙海燕(女)杜飞升李昂张顺超何家林李凌雁(女)汪翔邵雅君(女)张德吉孟宇(女)郑焱焱(女)姜永俊(女)段琪琪(女)秦帅徐苗清(女)柴琳(女)高颖(女)谢晓慧(女)颜惠虹(女)—8—。
年暑期实践指导手册————————————————————————————————作者:————————————————————————————————日期:2安徽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我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管理和考核,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在寒、暑假和平时课余时间,学生有组织进行的规定学习课程以外的学术科技、社会服务、社会考察调研、就业实践等活动。
第三条: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内教学、校内教育的有益延伸和必要补充,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第四条: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平时和假期相结合,组织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重在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一般分为省级及省级以上重点团队、校级重点团队、院系组织团队以及学生回原籍就近就便独立开展活动四个实践活动层次。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范围第五条:全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安徽大学社会实践领导小组领导,共青团安徽大学委员会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各项具体工作分别由校团委学术科技与实践部、各院系团委(团总支)及校级学生团体等组织实施。
第六条:各院系团委(团总支)负责本单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培训及组队工作,布置落实学校关于社会实践工作的有关安排。
第七条:校团委对申报的项目及活动方案进行审核,最终确定校级实践项目名单。
第八条:校团委负责对学生在校内外社会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包括教师共同完成的)进行论证、鉴定和评选,对于有价值的论文积极向有关刊物推荐。
第三章内容、方式和要求第九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除积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社会热点及有关教育的主题和内容外,应重点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第十条:社会服务活动。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能力,有目的地组织各种服务团队,面向社会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受灾地区等开展科技咨询、知识培训、公益劳动、义务支教等志愿服务。
安徽大学第21届文化艺术节项目关于举办“一对一”微辩论擂台赛的通知各团委、团总支,校级各学生团体:为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大学生思维辩说能力,强化大学生追求真理的意识,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根据安徽大学第21届文化艺术节组委会的工作安排,特举办“‘一对一’微辩论擂台赛”辩论比赛。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比赛介绍为了方便选手更好地理解我们此次比赛的性质,更好发挥水平,现将“微辩论”定义如下:“微辩论”源起于新浪微博,旨在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发声渠道,让声音自由起来。
表达多元看法,表达自己的态度。
微辩论重在用简单的话语表达不一样的观点,相较传统辩论赛更简单更直接,门槛更低,参与度更高。
现举办“一对一”微辩论擂台赛,希望能够为莘莘学子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平台,几百万人说出的有意义的话,也就仅仅几十句而已,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最强有力的观点,只要敢说便是胜者!二、参赛选手安徽大学全日制在籍学生三、比赛时间复赛由承办单位法学院团委具体安排。
决赛定于12月4日13:30,在适之楼多功能厅举行。
四、参赛办法1、各院系初选基础上选派1—2人参加校级复赛,请于11月25日17点之前通过政务系统将学生信息(姓名、性别、年级专业、移动电话号码)发给法学院唐冰心老师。
2、学生个人可以直接报名参加校级复赛,请于11月25日17点之前将姓名、性别、年级专业、移动电话号码发至andatuanwei@。
五、赛制因为是“微辩论”,所以我们将改变传统辩论式,将缩短比赛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1)立论陈词,每人1分半钟,双方交替进行。
(2)盘问阶段,正方先提问,然后交替进行,每人2分钟。
(3)自由辩阶段,正方先开始,然后交替进行,每人2分钟。
(4)总结陈词阶段,反方先发言,每人2分钟。
六、辩论规则1、时间提示当辩手发言时间剩余30秒时,计时员以一次短促的琴声提示,用时满时,以两响琴声终止发言。
否则作违规处理。
2、盘问规则(1)每个队员回答应简洁,提问应明了(每次提问只限一个问题)。
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优秀团队、先进个人和优秀调查报告各团委、团总支、直属团支部:我校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自4月份启动以来,在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部门紧密配合,各院系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圆满完成了主题为“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有25046人,全校共组建了908支团队,服务地点遍及全省各地市和部分省外服务地。
全校新建立实践服务基地90个,为地方培训人员数七千余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达数万余份,捐款捐物价值近80000元,收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份数10000余份。
活动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被《中国青年报》等中央级媒体多次报道,省级以上媒体报道69篇(不包括转载)。
为进一步总结深化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在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本年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成果评审。
共评审出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12个,校级优秀实践团队70个,先进个人1487人,优秀调研报告65篇。
现对以下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希望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深化成果,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再创佳绩。
附件:1、安徽大学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优秀团队、先进个人名单2、安徽大学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查报告篇目共青团安徽大学委员会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七日附件1:安徽大学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团队、先进个人名单(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先进集体化学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历史系哲学系经济学院商学院外语学院法学院优秀团队数学科学学院赴潜山县调研留守儿童现状团队数学科学学院赴蚌埠市对医患关系的调查和研究团队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赴合肥市调研新能源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和对经济的促进团队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赴阜阳市调研艾滋儿童的生活现状及聚焦社会与慈善问题团队化学化工学院赴泾县乌溪宣纸厂实习实践团队化学化工学院赴安庆石化调研化工安全知识实践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安庆市对公益组织发展状况调研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合肥市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募捐义卖公益行团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赴合肥市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互访调研团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赴郎溪调研家庭农场式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现状及其智能化管控水平和应用发展的前景团队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赴岳西县体验农耕生活、关爱农村儿童服务团队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赴合肥市、东台市科技型企业关于就业与实习实践团队生命科学学院赴来安县小李庄威光绿园生态农业合作社调研生态农业模式团队生命科学学院赴秦岭三官庙调研夏季野外大熊猫觅食行为实践团队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赴合肥市调研秸秆利用实践团队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赴六安市独山镇调研红色生态旅游景区现状实践团队文学院赴合肥调研地方戏曲发展性保护实践团队文学院赴六安市、合肥市调研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利与弊实践团队历史系赴安庆市文庙的文化与教育功能价值保护与开发调研团队历史系赴宣城市、黄山市徽州传统宗族社会的慈善救助及现代启示团队哲学系赴芜湖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就业者思想状况调研团队哲学系赴合肥市调研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图标设计可用性团队新闻传播学院赴合肥市调研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市民和农民工的传播互动团队新闻传播学院赴太湖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研与开展心理交流实践团队经济学院赴合肥市探索“后危机时代”汇率变动对出口型外贸企业影响调研团队经济学院赴亳州市十九里镇药农的职业技能的供给与需求调研社会实践团队商学院赴阜南挖掘柳编文化,调研阜南特色经济实践团队商学院赴宣城深入探究宣酒集团文化特色发展之路调研团队外语学院赴合肥英语教学现状调研及志愿帮扶社会实践团队外语学院赴淮南调研美好乡村建设团队法学院赴合肥调研基层法学教育团队法学院赴合肥市调研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风险防范实践团队管理学院赴徽州地区调研家庭档案保护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团队管理学院新三农视角下的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探索团队社会与政治学院赴铜陵调研社会互动视角下的美好乡村建设团队社会与政治学院赴合肥文明城市建设中的流动摊贩现状及规范机制研究团队艺术学院赴金大地1912澳门青年文化节志愿服务实践团队艺术学院赴宿州调研灵璧钟馗画传承与保护团队文典学院赴合肥调研自闭症儿童教育现状团队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赴合肥调研空调公交车民生问题团队国际商学院赴合肥市追寻中国梦实践团队江淮学院赴马鞍山调研农民工生存现状实践团队江淮学院赴合肥徽商银行互联网金融调研团队学生团体:学生会赴宿州市关于残疾人自主创业情况的调查团队学生会赴合肥市新媒体对城乡中老年人及其晚辈情感维系的影响团队学生会赴阜阳市关爱艾滋病致孤儿童团队学生会赴合肥市剖析广场舞现象,探索生活质量新标准团队学生会赴芜湖市关注安徽省芜湖市铁画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团队学生会探究国家城镇化背景下古村落的保护性开发团队学生会探索弃婴救助工作发展新模式团队研究生会赴合肥、池州两市智慧城镇建设对比研究调研团队研究生会赴凤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政策宣讲团队社团联合会关于志愿者流动性的调查研究团队社团联合会赴宿州关于新时期下土地流转信托机制的调查研究团队春晖学社赴阜阳市春晖行动支教团队春晖学社赴金寨县“燕子河”镇“龙冲小学”支教调研团队环境保护协会赴合肥市、安庆市、池州市保护江豚团队农民之子赴合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团队省投爱心社赴合肥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双亲家庭养育模式之探究团队唐仲英爱心社赴舒茶职高义务支教团队雨润爱心社赴合肥市秸秆禁焚烧政策贯彻情况与处理方式调研团队大学生素质拓展协会赴合肥社区素质扩展活动团队校友服务社、职业发赴省内外校友寻访实践团队展协会环保协会赴淮南市关注淮河污染其整治情况团队青年传媒中心赴金寨县农民文化乐园的“建管用”现状调研团队青年传媒中心赴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建与发展调研团队青年艺术中心安徽大学激扬青春义演合肥文化进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勤工俭学中心赴合肥安徽省大学生兼职与就业的关联性研究团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关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现状调研团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关于安徽省大学生创业情况调研团队先进个人数学科学学院(34人)宗瑞雪朱妍蓓朱华炎仲甲张雪峰张倩昀余仁云杨璐颜晓徐昭项丝雨吴敏超王乃玉王海宝苏树镘宋索求史佳妮庞旭潘涛马玺渊马迪刘星月刘伟业刘星李瑞李明玥李梦瑶黄丽芹花瑞玲何琴董庆阳董方洪戴维戴璠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57人)汪培宋航陈智文舒扬朱进王凯旋赵凌云武强孙检查熊远灵张欣宇万煜晗廖碧艳胡海涛刘江虹周大洋楼辰昊蒋中柱葛昊楠殷光军曹呈茵谢婉怡张孝曾杰任夏璇袁丽史方艳汪康邹宇陈雨霁周尧李永万君豪徐康张立治刘伟张译丹杨望张媛圆王震窦维王博杨思语张铭昭贾海伦陈鹏敬惠荣陈森龚一洋杨涛程汪洋蒋艺江流王骞杨贤勇闫胜楠李响化学化工学院(60人)包琳泉毕定坤卜辉陈乾陈媛迟子鑫代旭东丁伯承杜娟范雨葛子娟郭懂俊郭千瑜郭姝宜郭紫薇何鹏胡帝黄树超姜振姜进焦文宇金森李博李端正李婧李孟萍李玉坤刘艺柳诗润邱方潘柔辰孙帅帅孙婷陶亚军陶瑶田雨王储宜王靖文王黎安王勇王志伟韦蔚吴硕吴伟武雅丽谢雨晨杨淳杨丽娜杨越於亦佳张杰张树杰张威威赵俊淇郑焘郑响响周雨辰朱诚峰朱海飞朱香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8人)张希蕾陈柚霖田钰陈龙亭李梦诚黄昀豪李建冯钰周颖章丹悦朱凯宋思义汪可凡陈心怡陈斌陈健鹏雷政杨欣柴子琪朱锦涛黄少明朱军谢永康刘方凯周婧吴刘威范凌敏周心月孙多有刘正意李锦钊赵丹郑少琦吕文庆訾烨王妍王冰蕾年立国李凯章伟王丙权肖兆强陈折桂高健开源邓小慧邱浩孙灿徐建君潘凯卢友东程玉明刘帅李向前于蒨邓家成周仁才程泉王朔曹泽坤郑兰芳曹明昊汪航赵荣文汪龙姜硕战亮王海涵电子信息工程学院(77人)蔡尹曹天人曾杰陈春雨陈昊哲陈石程方昊程泽凡褚倩云杜晓婷段晨范晓强方嘉仪冯嘉豪高丽蓉高原高长生古龙顾裕银黄国宁黄敏君黄帅阚佳丽孔杰李瑞堂李睿林苏华刘鹏飞刘韬刘童金刘笑话马柯马明洋亓孝博邱政宁任童任霞卲羽丰施波苏永新孙卓唐亮田俊文汪雨王成王成龙王瑾薇王竞成王宁诚王琴琴吴昊昱夏琴项晓强徐德恒徐剑许洋闫帅杨桐叶大为余飞龙张航张磊张侠玲张艺馨章社祥赵崇帅赵鑫郑分成郑辉周梅周涛周宗明朱石源朱小龙朱元军邹泽孙黄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71人)薛磊冯常玉傅朝友王铁霖周健张颖谭惠丹贺鑫露丁庆春张震张娜郭慧金鹏郭艳平刘玲张彪咸宏伟曹颖王凯强汤付颖关伟成陆云超丁瑶许文祥詹同乐胡俊聪黄长健李政珂李想黄建陆振雷汪泉朱海刘闯王琴勤王苏德汪浩朱江韩璐瑶汪文廷饶雄杰操晶付金河张凯冯凯叶靖舒健汪洋吴飞韦成赵康男吴钱涌汪鹏周立冬徐泽峰万佳磊李培生林彬超王涛赵有为张骏昕康武赵昱江文超丁嘉熹季益炫范程陆冉冉赵博婵汤璐陈鹏生命科学学院(32人)曹雪雪陈辛鹏程屏池梦夏代莉莉范雅君高鹤轩何凯何艳云黎维康李荣刘德建刘旭东马宜思仁凯宋小平孙青孙瑞瑞唐雅倩王超王金宝王胜利邬涛吴国祥吴思群谢梦洁杨莲杨文多张锦婷张军龙钟志文王环宇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9人)蔡佳丽陆永亮陈志娜程庆宇蒋如昊李景李敬波李翔李雅倩刘超吕一帆默芳曲培培宋义蒙唐鑫萍童巧童云峰汪明宇王倓倓王续王自力温杰吴瑞姚尧张峦郑璐周先跃朱晓雨张芳文学院(35人)高屹周俊岳鑫李春燕谢素芬万雯杜航韩同玉张瑶何鑫刘朝飞潘晨杰何诗鸣唐红梅李天向程浩王修平李娟汪江欣周蕾韩宁宁刘正红柴畅吴娇娇赵尧尧杨文景张平刘敏捷年翰墨胡霞李光耀方雪飞李心彤宋中海陈梦婷历史系(13人)穆楠马雅妮徐倩李蕊李露露汪娇赵励耘曹慧史英池王红艳吕惠欣汪鹏湘冯雅晴哲学系(17人)蔡畅如童严邹大双周碧云王静陈振丁玲成方琪李旭冯秋梅田丹丹王喆俞雪莲赵豆刘罗冬史继昌张曦新闻传播学院(46人)杨祖娴苏月解冰洋刘桂玲宋可可侯丽丽甄萍杨忠环赵强盛奥峰张豪李晓雨钱苗苗孙春玉方钱章姜梦靖刘晓婷江媛媛邢璐王叶竹高鸽杨娟何芳周美伯王雨晨刘燕王思颖于鹏王玉琪胡昕桐李婷婷杨钱倩张楠程晨袁坤兰薛汪清江翩翩张涛马明媚房芒娜刘方妮程明明王阳黄梦洁高粱小雨经济学院(87人)刘馨凤刘琚然蒋华峰胡乐轩李嘉魏青卲珍林声翠尤弗贝张贺才杨柳潘林基王雷王芸韦婷婷张丽周一帆郁姗姗孙正基常俊常文静罗津付欢欢孙静宇程梦雨林容飞吴迪刘畅卢振威王新忻朱炜杰金鑫金海音吴博陆晓辉李慧任杰汪翌雯张琳琳吴青青张琬琰徐文吴海峰周余倩杨光焦蓉蓉杨丽霞高青山谈宗燕满文静何宇陈露珈戴正阳周娜赵毓雯王争勇蔡菲菲张治平郑凤仪孙杰吴凡赵翀朱统付蓉蓉许玖瑶刘心宇陶律然刘建鑫李莘杜悦孔德楠方思月陈帅汪海进钟鹏王馨艺宋畅张楠邓双艳李海源李宁宁卢星辰张宇恒陆伟健汪晓旭宋欣宇孟欣商学院(108人)曹阳赵冰刘惠敏范苗苗孙岚何静赵敏陈东铄朱若楠严成虎邱叶云王英臣张飞虎李涛孙乙飞孙逊李婷婷赵楠谢晶晶汪恒言胡新双郭祥周钰程红陈文龙江露露翟钰琢徐静静王浩黄瀌淞许娟管凌徐前前和秋宇伊然邬苏桐谷昊文曹政王凯旋黄涛张孟勤舒策李志祥张莹莹王学伟王富甜朱卉李兴然钟恩杰符杨静娴吴存宝孙丽原梦莹靳瑞杰王红生施雪莹徐珊珊沈园左梦君叶梦娟陈云霞杨佳倍范蓉蓉倪奇何鹏王天翊刘钱刚何钰丁小杰孙悦赵佳璐林文丽邓小琳水雪戴安娜贾思宇白露李雪峰张奇丹杨龙龙丁小雨郎庆喜孙珊珊梁杉芮召水薛玉飞徐雅丽秦宾黄小玲陈丽媛张茜郑梦娟隋晓敏王汝哲窦稼沁陈谦周玉琴孟玮婷方汝婷宁永凤高静姚伟郭续杰申超红甄露露杨锦程徐琛柳萌外语学院(45人)刘杰许剑王萍程思恺江丹丹湛晓雨安文杰李晓萍张舒宋婉怡张祥云李修琪黄燕玲姚金乐赵姗艺杨枝莲潘晓璐王蕊何姣蓉陈若溪唐琨丛言陈洁斯王玉珍余梦雅王佳依罗燕严心怡吴红艳王登宝李美庆戴婷媛胡呈彦张品何辰初徐芮荣梦园曹杨臧康华孟雪朱玉喆顾小凡马小越洪洋李文秋影法学院(36人)李加艳李立群李梦晴李文博林磊林萌刘佩刘淑霞刘思齐芦习文胡华东鞠文杰杜磊柴雪映朱雅妮林婷王胜男陈斌聂鑫史雯孙微唐越汪琪王红妹温阿赛伍文涛邢茜徐懿严炎张汇宗张娇茹张龙杰赵天武赵义申郑星月诸葛瑞莹管理学院(54人)夏涛陈炳孙旭红张永佳白向学陈鸿羽陈洁陈伟程晓宇程煜胡越姜静开源李雨鑫李子林梁双舟刘若熙张丹张刚鹿华涛陈网方皓彭娟丁楷许文捷朱邵玲鲍小春何建军李霖储瑶黄磬婷纵博江豫姜卓君蒋佳新解贺嘉刘选瑞亓彩云帅利君唐丽娟汪殷劼王璐瑶王沐晖王献灯吴团成邓宏扬冯家祥高美华孙文浩王孟超谢悦芸赵凯朱福安刘田慧子社会与政治学院(24人)储卫祥丁敏蒋蜀杰李茂茂李晓娴李知霜梁丹丹刘宏玉刘禛卢文超孟安琪王雅梦夏萍亚然杨莹莹杨志张春华张猛张群张璇郑凯周芸朱亚南朱永强艺术学院(36人)许良许臣臣陶李田静林乔乔刘洋杜旻旻江阳晨金夏冉梁沂思李道红刘俊一吕晴魏颖颖薛彭飞王赛周家豪许笑笑余晓娟沈佳斐何成胜杨睿郭蕾张发祺汪生辉李育勤豆媛媛方志明申景超尹成成毛贵凤谭莉云陈怡文潘红刘杰刘梦文典学院(11人)刘歆玥何晨元唐易超沈书雁王梣力杜辰也黄加坤卢振宇郑超逸朱茹霞汤惠蓉马克思主义研究院(3人)胡晓欢李豪李秋芸高等教育研究院(1人)张海生江淮学院(301人)孔曼青赵紫婷吴丹陈相蕾叶亮李佳佳文敏许维徐敏曹云红程旭韩梅孙月月张美玲刘顺胡兰丁庆石晓晴吴娴陈晓晓翟敏郑月宛月圆徐伟蔡芸张欢慈青青冯慧王晓婷朱晓燕张新欣钱明明李军洪文文刘长宝刘萍周小白方绵绵郭瑶琪丁丹扬宋娟娟杨晨晨王梦笑李永航赵丹丹李晨声李舜臣汪榕俞滢丽厉一燃张莹马雪霏张金慧卫智文司俊芳吴传静李斌斌方玲方冉孟亚芳董国娟王锐汪玉梅咏赵昊蔡超逸谢畅高丽娟朱德学王倩胡巨鹏缪思曼胡玥陈晨樊丽王淑伟彭传玉尹硕徐静怡蒋程浩康本树刘艳张群穆莉姚如玉叶明军王锦朱磊曹邦芳程梦真蔡传娇许继山吴景葛王沐倪晋龙陈政吴美玲王玉龙梅存林李文康陈蕾蕾陶小夯程文静李建广黄杰李强周欣程琦李露卢秋芬夏青盛超李梦丽许洋洋周顺风吴文明汤碧成夏杨蒋娜聂帅杨川岳顺杨旺盛王雪利夏为为火维婷胡洁徐宁琳章金平刘体辉于百淼陈慧张斌吴楠楠洪扬宋广超熊青青陈艳云何佳丽余大为章晓慧冯文祥王勇张程袁俊琦陈洁丽刘月月刘芳马超周园姣王君钰刘盼盼凌娜徐晓亮王健黄丽斯丁晓娟乔梦烟钱政凯黄洋洋赵其琛蒋玉王长跃贾孟可温淑娴吴宁宁贾艳艳刘乐王小艳冯岚黄晶晶张闯张茜程君曹勇凌颖段倩倩丁以梅汤琦徐凯刘莹宫勇钱媛媛邓娟娟刘春燕景玥杨珊珊程海旭周金萍刘宇婷胡楠张卫东张宗锐刘征兵邱嘉慧吴娇朱秀梅葛传玲何强程晓周维维郭志刚朱婷婷何鹏飞何秋红卞梦娟李瑞琪沈长娟王抒戴欣谢寒雪王莹莹张桂芬王娜张玉静崔慧唐慧陈诚胡承恋阮阳阳路小梅刁子程汪晓川张劲松曹路辰闵彪常安叶敏琪刘思莹卜浩许春辉张林姚玉霞章玉王亚军陈姣姣彭丹丹薛霜汪紫微张正汪璇李新华廖媛媛王璐汪倩郑书融杨子龙张玉孙梦龙蔡神伟袁康恒黄建文高祥王会会杨宸琇邬乔王昊宇庞超翟康陈月陶枝勇周思思沈燕茹贾梦雅胡旻范倩倩张萍萍张龙朱丹彭澄彭丽张锦慧郭双雨李勇王婷阳媛査寒平吴大维王亚运王成葛卉慧高孝蓉夏月月杨静王建国沈超李艳芳黄伟伟单晴刘雄鲍陈浩朱秀秀唐红怀会坤钟勇杰张如莹刘兰兰刘潇洒董慧李思雨杨晨国际商学院(37人)李磬刘超凡张磊张天羽井雨田储小平刘贵峰皮昆陈妍刘中一张阳刘晓鸣徐锟丁琼徐浩男聂萍聂晶晶张兰兰张海林潘婷李洋王萌汤磊谢徐敏牛叶青刘洋李笑颖张博刘晓丹赵慧赵箬燕琳陈筱杨贝张晓彤王彬彬刘苏红学生团体(205人)学生会(33人)陈恩浩李雪牛群朱庆明王敏唐诚磊黄卫然朱天心冯伟夏环宇张雯张志勇朱展翅万秀运王梦媛刘璐丁诚杰万鲁燕王博文刘晓童聂安琪赵军王继昌郑玮陈怀安陈昊陈昌瑞潘鑫张喆敏褚悦李超张培锋朱媛媛研究生会(10人)姚肖肖丁倩倩钱涛江曼郑焱焱余骏孔苓刘奇张家才杨军青年传媒中心(24人)房馨陈海斌蔡君君单俊萍贾天怡廖佳尧孙冰洁刘庆庆张达王鹏杨玉冰王亚男叶萍吴薇章菊红陈瑞萍李静陆宁芳柴合言杜伟杰任昊汪根霞梁仕林周叶青年艺术中心(39人)鲍强查伟伟季有能蒋国栋蒋昊蒋静蒋一华李倩倩林锡悦刘乡瑜庞亚杰戚楠楠唐周丽汪大海王东海王健豪王若楠伍旭东谢万阳徐紹栋张丽娜张琪张翼周彦州朱晨晖朱燕韩苒赵俊海陈雨婷肖晋煌曹诗豪贺孟镝杨思卿王逸文江新宇聂思宇孙经纬蔡洪忠吴波社团联合会(84人):(含社联、社团、爱心社)李鑫何星王晴孙琴琴张文天邢伟丽姚晓伟尤良柱钟荧冯俊孙芸芸张恒于庆卓肖玲珍夏帆方微石思莉房芒娜梅康李月月谢蕾王雅琼李曼莫赛冯丽洪丹丹龚逸伟尹正燕徐玉洁索佳佳査道志张乐孙玉珍高曼兮武若玥柳彤胡旭辉李梦智杜慧冯宇杜充钟周燕李东文马瑞娜邢欣刘香伶朱德昌刘云飞汪虹而刘萌杨若冰罗天炜徐倩倩邬一帆张识张皆欢邹司奥张春园丁宇帆程勇陈杰林栋栋张清清齐烨楠李锦华成永杰张梓悦王昱兰吴亚屿井慧李涛高婧宇徐力王威威王丹慧高玉娣刘明民缪加伟陈瑞张晨伟钱超男葛从雨吉练李文秋影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5人)胡焱王世鹏王勇王超杨苗苗勤工俭学中心(10人)陈悦王若晗杜勇邵欢欢汪涓熊昌美张迎松张永童妍何龙附件2:安徽大学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篇目(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序号院系名称作者1 数学科学学院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状况的调查报告何声娴等2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幸福农村,基层践行中国梦”——关于严店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宣传、寻访活动暨“三边三线”整治综合团调查报告张欣宇等3 化学化工学院关于宣纸生产工艺流程简化与改进可行性探究的调研报告包琳泉等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关于对公益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周婧等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大爱心邮递员义卖的调查报告张希蕾等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关于探索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模式调查报告朱凯等7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关于安徽大学毕业生工作情况及用人单位对其评价与期求的实践调查报告孙淼等8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关于信息时代家庭农场的运行困境与智能化管控系统的调查报告古龙等9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关于合肥周边的废旧电子回收处理状况的调查报告储倩云等10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许文祥等11 生命与科学学院关于小李庄生态农业模式的思考与探索的调查报告范雅君等12 生命与科学学院关于太湖县花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调查报告储岑凤等13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关于肥东县秸秆焚烧和利用的调查报告郑璐等14 文学院关于赴合肥地区探索地方戏曲的发展性变化调查报告张文秀等15 文学院关于安徽大学赴六安、合肥探索短期支教发展之路实践团队调查报告武全等16 文学院关于孤独症儿童现状与关爱的调查报告王佳等17 历史系关于文庙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安徽省为例调查报告靳悦等18 历史系关于合肥市殡葬改革现状的调查报告王红艳等19 历史系关于广场舞扰民以及健身娱乐性的调查报告——以合肥市为例马雅妮等20 哲学系关于医患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童严等21 新闻传播学院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合肥市市民与农民工的传播互动实证研究调查报告杨祖娴等22 新闻传播学院关于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背景下的徽州农村生产生活现状调查报告赵强等23 经济学院关于肥西县民办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督的调查报告方亦茗等24 经济学院关于汇率变动机制下外贸型企业发展的调查报告许玖瑶等25 经济学院关于中国农村居民金融服务需求的调查报告邵珍等26 商学院关于打车软件发展及其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究——以合肥市为例调查报告戴安娜等27 外语学院关于赴肥东县英语教学现状调研及志愿帮扶调查报告戴婷媛等28 外语学院关于来皖留学生文化适应的调查报告张品等29 外语学院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以合肥市为例李美庆等30 法学院关于安徽省实施单独单独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林磊等31 法学院关于当代大学生新型志愿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风险防范的调查报告——以合肥市四所高校为例李学文等32 管理学院关于徽州地区家庭档案保护技咨询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实践调查报告姜静等33 管理学院关于老人玩具的供需现状调查报告赵凯等34 社会与政治学院关于社会互动视角下美好乡村建设——以安徽省铜陵县为例调查报告刘禛等35 社会与政治学院关于文明城市建设中的流动摊贩现状及规范机制研究调查报告朱永强等36 社会与政治学院关于城市拾荒生存现状以及融入城市情况的调查报告李知霜等37 艺术学院关于金大地1912澳门青年文化节志愿服务的调研报告何成胜等。
共青团安徽省委办公室文件皖青办〔2011〕27号关于印发2011年度安徽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单的通知各团市、县(市、区)委,团省直工委、省国资委团工委,各直属高校、企业团委,各驻外团工委,机关各部室、各直属单位:为加强团的理论建设,进一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广新经验,不断找准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团省委组织开展了2011年度安徽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各有关单位团组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申报研究课题,共推报了137项课题立项申请。
经评委会认真评审,并经团省委同意,对其中122项课题申请予以立项,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希望各有关单位按照安徽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申报评审的有关要求,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促进青少年工作者拿出一批高素质的理论成果,为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少年工作,为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献智出力。
各课题主持人要抓紧实施课题研究,2011年8月30日前向团省委提出书面结项申请,并提交课题研究成果,以参加年度优秀成果评选。
因特殊原因需延长结项时间的,须于2011年8月10日前提交书面申请,经研究同意后,可参加下一年度的课题评选。
附件:2011年度安徽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单共青团安徽省委办公室2011年6月30日主题词:共青团2011年度研究课题名单通知抄送:省委宣传部、团中央宣传部共青团安徽省委办公室2011年6月30日印发(共印200份)附件:2011年度安徽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单(122项)课题名称负责人单位安徽省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管理对策研究王琦团省委新媒体对青少年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李国阳团省委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方法方发家团省委办公室加强电子团务建设研究卢蓉团省委办公室安徽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研究阙方俊团省委组织部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专项调研单强团省委城市部农村青年创业的金融需求陈锋团省委农村部新形势下学校共青团工作机制创新研究史学田团省委学校部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政策研究王芳团省委少年部安徽省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研究李丹云团省委联络部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及对策研究吴娅娟合肥团市委合肥市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若干问题研究王旻合肥团市委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吴钊合肥团市委落实少先队根本任务的对策研究龙晓娣蚌埠团市委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研究李欣蚌埠团市委加强电子团务建设研究张晓静蚌埠团市委农村青年创业现状及对策许扬蚌埠团市委阜阳市返乡青年农民工状况研究刘健阜阳团市委社会闲散青少年问题研究王琦淮南团市委淮南市少先队“4+X”菜单式工作方法的应用与思考韩昆淮南团市委农村青年创业现状及对策卫平来六安金安区团委共青团工作与活动在青少年群体中认知情况调查田昕马鞍山团市委非公企业青年员工流动状况研究张卫国马鞍山团市委马鞍山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郭兴龙马鞍山团市委大力推进民间志愿者组织蓬勃发展张玮马鞍山团市委马鞍山市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情况调研报告田丰马鞍山团市委如何进一步深化新形势下的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谢海巢湖团市委少年队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关于在各中队设立辅导员工作的研究章盛清宣城宁国西津小学农村青年创业现状及对策王爱武安庆团市委安庆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调研曹立奇安庆团市委安庆市闲散青少年状况分析郑志安庆团市委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共青团工作余巧萍安庆团市委枞阳县少先队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吴昌敏枞阳团县委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德育管理中团组织职责研究张德志桐城新安初中合肥市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吴锴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两新”组织团建情况研究童友好合肥工业大学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宋之帅合肥工业大学务工青年需求情况调查高贵和安徽大学高校团组织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王丁凡安徽大学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及长效化机制的探索张伟安徽大学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研究鲍俊杰安徽大学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现状及育人长效化机制的探索孟丽梅安徽大学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中的实现路径研究郑伟安徽大学共青团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李玉安安徽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杜渐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丁丽丽安徽大学关于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郭倩安徽大学本科联合培养新模式下团学组织建设研究谢颖锋安徽大学共青团引导理工科专业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及载体研究胡斗猛安徽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长效机制建设研究--以安徽大学为例徐刚安徽大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戴家芳安徽师范大学以素质拓展活动推进高校“青马工程”单传友安徽师范大学当代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研究陶永华安徽师范大学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研究余亚斐安徽师范大学高校艺术类学生就业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姚玲安徽师范大学当代大学生政治关注度调查研究安建增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外出务工青年需求情况调查研究陆贤涛安徽师范大学社会流浪乞讨青少年状况及救助研究汤小宾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杨静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研究孟庆娟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成因研究王道阳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公平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高媛媛安徽师范大学微博对青少年成长影响及对策研究刘晓宇安徽师范大学中学共青团工作切入点研究——基于高校新生团建调查杨一飞安徽师范大学安徽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的研究周伍安徽师范大学“青马工程”实施背景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创新与发展黄德春安徽师范大学研究国学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张师帅安徽师范大学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张军辉安徽师范大学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机制研究谢超峰安徽师范大学大学团员动态管理平台模型设计袁素文安徽师范大学仪式在促进团员意识与信念形成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余妍霞安徽师范大学青年社会教育工作的研究现状及对策研究朱琳安徽师范大学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罗振安徽师范大学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意识形成规律研究黄永杰安徽师范大学共青团参与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贾瑞安徽师范大学青少年犯罪心理纠正的调研与评估李古州安徽师范大学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实施研究梁燕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社会化研究陈莉安徽师范大学新福利法制观视野下的少年犯罪预防对策研究李晓光安徽农业大学人力资本视域下高校团员青年思想教育研究成祖松安徽工业大学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机制创新研究彭晶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郑甜甜安徽理工大学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化实现途径袁彦安徽理工大学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徐双安徽理工大学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马丙云安徽理工大学《孙子兵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刘瑞安徽理工大学高校共青团参与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郭莉安徽理工大学新形势下高校团支部能力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耿家营安徽理工大学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与育人能力提升研究程高新安徽理工大学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与构建和谐教育网络研究冯婧安徽理工大学青年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当前大学本科人文素质教育研孙靳安徽财经大学究学生团体(学生社团)活动机制创新研究王亚伟安徽财经大学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研究毕浙徽安徽财经大学基于手机媒体的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李超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研究夏光兰安徽财经大学高校团支部创先争优带动先进班集体建设研究舒立安徽财经大学非主流文化与后留守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罗节安徽财经大学高校电子团务与网络共青团的建设困境与创新模式研究黄夕彪安徽财经大学高校学生会发展建设及新模式研究徐珊珊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中西医彭青和安徽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例网络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成长和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及对卞海安徽中医学院策研究学校青少年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模型研究邰蕾蕾安徽中医学院新时期党建带团建工作途径探索高恒蚌埠医学院以培养创业能力为重点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研究张云波蚌埠医学院社会转型期高校共青团引导青年的实践路径研究郑千里安徽工程大学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大学生创业体系化建设研究张开宝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农村创业型青年培养途径研究施培智安徽科技学院高校团组织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策略研究沈树周安徽科技学院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与引导途径研究焦晓云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政治关注度调查研究黄钦海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团组织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耿广汉安徽科技学院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谢宜勤安徽科技学院音乐教育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影响的研究张聪安徽科技学院高校毕业生群体分类引导的实践与思考汪昱合肥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郭超巢湖学院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研究骆宝明滁州学院大学生科研立项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的探索--以宿州学院为例许海峰宿州学院从区域文化视角创新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方法--以砀山中国梨都青年联盟为例王淑霞宿州学院民办高校团组织建设的研究占海文安徽三联学院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探析吴凤丽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学生学业不良问题及其对策研究金本能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高校利用艺术资源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实践栗亮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于团代会贺信【优秀10篇】值此共青团**区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谨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区广大团员和青年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共青团是我们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青年锻炼成长的大舞台,是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
三年来,全区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突击手和先锋队作用,勇挑重担,甘于奉献,为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年来,各级团组织积极投身重点项目建设,以“青年当先”的姿态,广泛参与“一创六建”等工作,深入开展了“争当新青年,建设新农村”、“青春创业行动”、“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等活动,努力服务社会、服务青年,团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三年来,各级团组织创先争优,实施大团建计划,拓展团建思路、构建团建体系,创造团建经验,多个省、市级以上现场会在我区召开,为各项事业发展增光添彩。
对此,区委区政府对共青团工作是充分肯定、十分满意的!当前,全区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经济内涵发展、转型升级,全力建设富强美丽和谐新。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广阔舞台。
全区广大青年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在各自的岗位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团员青年学业进步,事业有成!团代会贺信优秀篇二各位代表、团员青年朋友们:共青团聊城市医院委员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
我谨代表学院的团组织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前来指导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在医院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广大团员青年和朋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几年来,在团委、局党委和我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我院广大青年朋友的辛勤努力下,我院团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实现我院跨越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安徽大学第二十届文化艺术节项目
关于举办“我要健康成长﹒我爱无烟校园”控烟知识竞赛的通
知
各团委、团总支、直属团支部:
为响应国家“禁烟令”号召,建设无烟校园,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关爱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安徽大学第二十届文化艺术节组委会工作安排,特举办“我要健康成长﹒我爱无烟校园”控烟知识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主题:我要健康成长﹒我爱无烟校园
二、比赛时间、地点
初赛:2012年11月9日(周五),博北A104、B113
决赛:2012年11月16日(周五),适之楼多功能厅
三、竞赛项目及内容
1、初赛部分:形式为笔试,题型为单选题(40*1分)、填空题(15*2分)、判断题(30*1分)。
2、决赛部分:以问答题为主,依次为必答题环节、抢答题环节、风险题环节。
四、参赛资格及参赛方法
1、活动对象:安徽大学全日制在籍本科生、研究生。
2、以院系为单位,由各院系8名同学代表各自院系参加本次竞赛初赛,根据初赛团体总成绩确定排名前8个单位进入决赛。
3、参赛团队需填写初赛参赛人员登记表(附件1),并请各院系团委(团总支)负责人于2012年11月6日17:00前通过政务系统发给商学院杜永春老师。
五、奖励办法
1、本次比赛将设团体奖八名;
2、以初赛成绩决定入围资格,以决赛的最终成绩排列名次。
决赛中,当两队得分相同时,追加答题得出最终名次。
六、组织单位
主办:共青团安徽大学委员会
承办:共青团安徽大学商学院委员会
安徽大学第二十届文化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共青团XX大学委员会文件
XX院团[2018]26 号
关于举办第六届大学生辩论赛的通知
各团总支:
为了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学校团委决定举办第六届大学生辩论赛。
现将有关方案发给你们,请各团总支认真组织落实。
附件:《XX大学第六届大学生辩论赛活动方案》
二〇一八年六月十九日
主题词:辩论赛通知
抄报:学院党委
抄送: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校学生会、校学生社团联合会
共青团XX大学委员会 2018年6月19日印
第六届大学生辩论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创新争优、给力雄辩
二、主办单位:学校团委、学生会
三、比赛日程安排
(一)宣传阶段(2018年6月20日—6月25日)(二)比赛阶段(2018年6月27日—7月20日)
1、初赛
2、复赛
3、决赛
四、比赛要求
五、比赛规则
1、开场陈词阶段:
2、攻辩阶段:
3、自由辩论阶段:
4、总结陈词阶段:
5、每场辩论赛总时间共31分30秒。
六、评分标准:
七、奖项设置:。
附件2:校外奖学金评选办法安徽大学“恒生奖学金”评选实施细则第一条为做好“恒生奖学金”的评选工作,根据《安徽恒生集团、安徽大学恒生奖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章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恒生奖学金”的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取本人申请、班级评议、院系推荐、基金会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评选过程中应当严格掌握条件,严格执行程序,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条评选范围、奖励等级、金额和名额(一)评选范围:具有安徽大学正式学籍的普通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二)奖励等级、名额和金额:一等奖:5人,每人每年4000元;二等奖:16人,每人每年3000元;三等奖:16人,每人每年2000元;奖学金的等级、名额和奖励金额可根据“基金”当年运作情况作适当调整。
第四条评选条件(一)遵纪守法,品德优良,乐于助人,勇于奉献,上学年学年考核为良好等次及以上;(二)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上学年考核课程成绩平均学分绩点“一等奖”在3.4以上(含3.4),“二等奖”在3.0以上(含3.0),“三等奖”在2.7以上(含2.7);(三)家庭经济困难;(四)积极参加集体、公益活动和体育锻炼,身心健康;(五)符合安徽大学本科学生奖学金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条评选时间及程序(一)恒生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时间定于每年的9-10月份;(二)评选程序:1、个人申请。
学生本人对照奖学金评选条件,提出书面申请,如实介绍各方面表现情况;2、班级评议。
班委会、团支部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对提出奖学金申请的学生进行评议,根据评议结果推荐获奖学金候选人及获奖等级;3、院系推荐。
院系学生评优工作领导小组对班级的评议结果进行评审,按学校分配的名额进行等额推荐,组织学生填写“安徽大学恒生奖学金评审表”,并写出推荐意见;4、学生处审核。
学生处对院系的推荐材料进行审核并汇总,报恒生基金会评审;5、基金会评审。
恒生基金会先组织部分人员初评,并将初评结果通过学生处反馈到各院系听取意见并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由恒生基金会审核批准。
安徽大学第八届学术科技节项目关于举办“创业者沙龙”活动的通知各团委、团总支:为了正确引导和激励我校学生自主创新、大胆创业,提升校园创业氛围,培养正确创业观,根据学校第八届大学生学术科技节工作安排,特举办创业者沙龙活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1)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创业热”这一现象,讨论大学生的创业情况并结合相关政策给出指导性意见。
企业家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对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解说,并介绍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指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2)大学生创业与自我能力培养。
3)结合安大学生创业问卷调研谈谈高校创业环境的现状和大学生创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补充的知识。
二、活动时间:校园沙龙:5月26日14:00—16:30企业沙龙:5月28日14:00—16:00三、活动地点:校园沙龙:适之楼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企业沙龙: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四、组织单位主办: 共青团安徽大学委员会承办: 安徽大学大学生凌云创业社协办:新徽商成长研究中心、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五、活动流程1)主持人对新徽商成长研究中心和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本次活动作具体介绍并介绍参加本次活动的校领导、企业家、老师及学生代表。
2)校团委领导致开幕词并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3)观看创业电子杂志,邀请企业家代表做“大学生创业与自我能力培养”为主题的演讲。
4)邀请一名在创业的大学生企业家谈谈自己的亲生经历,将自己的情况和大家还有同学分享交流。
并由此引入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讨论环节中来。
5)工作人员开始收集同学们的意见,交与企业家、老师。
企业家和老师们简略回答纸条上的问题及同学们的现场提问。
6)邀请企业家、学生代表、教师参与新话题讨论。
话题为“校园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和解决方法”。
(参照前期的校园创业调研的情况进行讨论)进入自由讨论环节。
7)邀请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以及对提问过程中突出的问题进行总结。
工作人员收集同学想法。
8)凌云创业社代表邀请同学参加创业沙龙第二环节。
求真务实科学发展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为把我校建设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共青团安徽大学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受共青团安徽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这次大会是在我校胜利召开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喜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我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第十二次团代会以来的工作五年来,在学校党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各级团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努力把握当代青年特点和青年工作规律,以思想建设为先导,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打造创新实践平台;在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拓展团的工作领域,创新团的工作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广大团员青年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乐于奉献,素质不断拓展,视野不断开阔,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
近几年来,特别在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80周年校庆等方面,坚决贯彻执行学校的决策,认真履行团组织的职能,团结、凝聚并服务广大团员青年,较好地完成了十二次团代会以来的各项任务,得到了学校和上级团组织的充分肯定。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成效1、大力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团员青年。
围绕学校党委不同时期的教育重点,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如2005年下半年,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在全校广大团员中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团员意识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团员意识,将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通过聚焦社会热点,如迎奥运座谈会、“西藏的历史与今天”报告会、理性对待“萨科奇接见达赖”讨论会等,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团章知识抢答题判断题(每题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1.一个有16名团员的团支部召开支部大会,有8名团员到会,会上以6票赞同,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某项决议,这一决议有效。
(正确)2.一个团员,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团费,不过团的组织生活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团。
(正确)3.自行脱团或犯了错误被开除团籍的青年,在其改正错误后,可以从新入团。
(正确)4.团员在留团察看期间没有选举权。
被选举权和表决权,大可以作青年入团的介绍人。
(错误)5.团员由一个基层组织转移另一个基层组织,必须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
(正确) 6.团的任何一级组织或个人都无权剥夺团员的权利。
(正确)7.作青年入团介绍人是每个团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错误)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1949年12月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正确)9.所谓团的组织生活是指有主题要求和教育意义,由团员参加,定期进行的一种团内生活。
组织生活一般每月不少于一次。
(正确)10.团员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个月不交纳团费、不过团组织生活,或连续六个月不做团组织分配的工作,均被认为是自行脱团。
(错误)11.团章规定,团的全国代表大会每4年举行一次。
(错误)12.党旗和团旗同时使用时,团旗应挂在面向的左方,党旗应挂在面向的右方。
(错误)13.青年入团必须有2名团员做介绍人。
介绍人可由申请人自己选择,也可由团支部决定。
(正确)14.团徽的佩戴位置是右上胸。
(错误)15.团员数在30人以上可以建立基层委员会。
(正确)16.团员有退团的自由。
(正确)17.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错误)18.和谐思想中的核心思想被称之为“和谐之道”。
(正确)19.2003年6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西部计划”)。
(正确)20.团员由一个基层组织转移到另一个基层组织,不需办理团组织关系转接手续。
共青团安徽大学委员会文件
校团字…2010‟13号
★
关于安徽大学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
程培训班结业的通知
各团委、团总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和团省委《安徽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实施细则(试行)》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我校于2009年11至2010年6月举办了安徽大学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目前各项工作已经结束,经考核,卢书浩等521名学员成绩合格,准予结业。
附件: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结业学员名单
共青团安徽大学委员会
二0一0年十月二十日
—1—
附件:
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结业学员名单
数学科学学院(34人)
陈继锋方宜文丰林伟郭桐
胡罕胡潇黄菲金磊
李家丽李凯祥林振波刘婧
刘梦白吕璐卢书浩任乐乐
孙伯乐王合欣王晶晶王兰坤
王亚运熊亮徐路徐淑乔
叶梁余琼张彪张振廷
朱业春金雨希丁明马啸天
郅大鹏刘铃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39人)
王子君水悦李明张超
桂仁婧吕法瑞汪颖贾丽莎
徐浩韩雪姚明波冯月
韩中汤赟张晨李东
丁永亮孙丽琴杨波简裕栋
胡郡郡余雷李成龙周杰
丁露露鄢志萍魏兵王静
—2—
刘犇李承强刘筱靓朱鹏飞
杨升赵翔吴晓飞完颜静静
杜凯崔晓孟焕
化学化工学院(43人)
段亚亚陈月胡佩王佳佳
胡东芳王铜辉刘未未吴晓白
杨敬雯李子霖赵海朝李杰
支强锋邓双全张循孙逊
程坤叶文博方广强温攀月
余娅郑侠俊张泽王云龙
胡彬白富宇张景才朱飞飞
方涛王刚陈瑜余超
王超越张艳楠于云安余波
刘莉君梅百成刘阳郭翔
唐永强吴菲刘亚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8人)
朱瑞茂马海军付应辉朱继彤
史国伟文春武吴红升沈诗文
邓水昌吴瑶代成超刘通
董骏飞刘晓伟郜伟陈媛洁
汪泽民鲍传松费婷婷邢金彪
—3—
亢振杨崇张科翟洋洋范秀萍刘诗涵武强胜方超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81人)
孙夏芸谢智鹏蔡化超郭鑫宇赵津杨晨陈祥赵宏伟周化磊卢瑾徐雅晨何东倪向阳冯学梅赵楠楠鲁辰龙向国庆蔡江铮章迁陈升蒋樊王济华王婷梅林海张志存管青松余方明王及兵汪森朱峰马超张吉利华宇霆潘红陈林勋胡伟李军陈飞蔡传涛刘志玮刘认张宽负杨勤英方鑫郭东君孟旭东曹鲁张言龙邓一峰胡鼎马中原丁磊耿浩钱超高晔张瑞煦刘阳张瑜瑜史峰余慧繁李红利董莹莹钟慧兰云刘亮谢刚张浩祁杨杰刘杨刘皓周圆圆刘芳名
—4—
杨德胜郑园园夏浩常倩
薛冬魏娟周爱榕周丽
苏鹏洲
生命科学学院(29人)
尹奇毛远航黄磊纪国宏
刑伶越张锦陆沛嗣刘杰伟
何准黄青海张深彩王贵军
陈翠苹储著定唐陵华张秀民
朱平林立龙江诚束印
赵明张柯汪小龙吴博
彭申明凌有国张亚萍许欢欢
范佳民
中文系(10人)
高道勤王一名陶庭慧黄克
杨祚强李小娟陶卓颖赵冬
蒋叶梅林泊辰
历史系(17人)
吴琼于永梅徐斌赵付荣
张茹霞陈晓雯夏莹许建萍
李虹徐沐东张苗苗骆庆
—5—
彭煜云何洁刘锦云刘讳孙宇豪
哲学系(20人)
蔡瑛曹贤才陈馨悦戴滢晏高凤仪高舒娅何丹胡经纬黄泖李爱清刘丽娟苏海燕孙雅芳武娟娟邢亚萍徐赫研徐梦蕾张倩张晓媚周爽
新闻传播学院(10人)
崔文佳杜静高玲开薪悦孔令晖潘迎春沈建武沈晓晓许婷叶文丹
经济学院(25人)
左蕊刘猛方赈战祥龙王军吴珊李凌雁梁馨圆詹梦兰张旭翔王喆余于福陈天歌周玉洁陈紫棠段尊敬陶玲玲吴尚诚王辉林峥峥朱光宇彭文君陈洁张强穆颖丽
—6—
工商管理学院(16人)
夏祥方张继红王海艳王珊珊
徐文兵丁辉范议遥黄世宝
王凯秦文李乾流张羽中
周化伟蔡成龙王思娟宋春雷
外语学院(20人)
方淼王伟马星城李宗连
丁晨江鑫刘玮路畅
方易辰张艳张荣张荣
黄梦柯鲁丹梁云辉胡研
孙强颜婷婷李鑫陈玥
法学院(10人)
郗研宇华夏若黄稚红陈海文
谢雨蒙钟倩雯杨雯安文静
师丹方浩然
管理学院(27人)
程虎秦晓斌张驰梁芙蓉
徐书来张孝三刘梦琦李玉凤
刘莉莉岳辰钟徐丽波吴娜娜
—7—
王苗静曾蓉宗腾腾王聪邵曼曼林智鸷黄星陈思思李琼佟德凡秦昆昆陈洁张珺琳贾娟尤小方
社会学系(14人)
工朱娟郝宇平贾音刘然吴宇环冯钰佳庞润菊邓爱婷郭平刘靓管国强孙露露孙宇凡王海龙
艺术学院(24人)
曹磊丁东海安曦曦范征宇耿靖韩丙锐孔晓欣李聪李曜吕立齐津锋秦帅秦志伟任媛媛沈亚萍谭亚庭汪颖超王雪冰王紫薇杨思杰张平周芸周忠慈庄海波
政治学系(15人)
宋志明余岚白安娜崇珮雯陈晨符莹张侠张婷周娟袁婷张昊蒋丽丽—8—
唐东东梁贝贝王燕
江淮学院(39人)
董焜程昊何妙临陈剑
杜静黄帅李小龙夏晓乐(计算机)
宋倩倩臧辰裴媛媛王健
陈玉洁程宝红葛绍妹陈梅
佘伟郭嫄婧程锦阳李荣杰
程浩郭兴辉何传磊张松
席啸马冬冬吴慧娟刘权
陈可来车正瑜吴宜欣疏宜菲
张平乐夫程昊金佳徐帆
廖浩陈新竹夏晓乐(新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