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孩子该说不该说的话
- 格式:docx
- 大小:18.87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教育孩子不要撒谎现在的小孩子心眼很多,有时候做错事情,害怕家长责罚,就会撒谎。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教育孩子不要撒谎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不要撒谎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教育孩子不要撒谎的方法孩子犯错不要随意惩罚当孩子犯错误时,很多家长会火冒三丈,先打骂孩子,时间长了会让孩子产生畏惧心理,撒谎就随之而来了。
下次再犯错误,比如把食物放到尿盆里等等,就会撒谎说小猫弄的。
所以想让孩子不撒谎,家长应该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能总是打骂,要给孩子讲道理。
给孩子灌输诚实的重要性。
平常多给孩子讲一些诚实守信的名人故事,让孩子知道诚实的重要性,可以以动画片或者书籍的形式,比如狼来了等故事,就很有启发意义。
若孩子撒谎可加重惩罚如果孩子经常撒谎,可以告诉孩子,再撒谎就加重惩罚,不给零花钱了,或者打屁股等。
让孩子知道撒谎的后果比犯错误更严重。
家长要以身作则想让孩子不要撒谎,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不能撒谎,比如答应给孩子买玩具、书籍、好吃的等等就要满足孩子,不能撒谎,随口应付。
不要给孩子留心理负担。
很多孩子心理会有犯错就要挨骂挨打的心理阴影,这样会促使他们撒谎,掩盖自己犯的错误。
比如偷拿钱等,家长要多以教育为主,不要过多体罚孩子,以免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教育孩子不要撒谎的建议一、孩子说谎要先搞清原因再处理孩子说谎的原因有很多,家长不能遇到孩子不诚实就直接教育,需要先搞清孩子说谎的原因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有时候孩子说谎可能只是因为年龄特点,孩子在2、3岁的时候,分不清楚现实和幻想,所以经常把幻想的当做实话说出来,这时候不要说他说谎,只要让他慢慢知道什么是现实的什么是幻想的就行了,慢慢引导他。
有时候孩子说谎是因为生理需求,比如对某些食物或对玩具等的心理生理需求而导致说谎。
而有些时候孩子撒谎是怕父母失望,因为父母对自己期望太高,有的是怕父母知道真相后的后果。
总之,孩子说谎的原因可能很多,要先搞清孩子撒谎的动机再针对性处理,万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
妈妈应该如何正确教育自己的女儿有一句话说母女心连心,妈妈跟女儿间会有一种神奇的心灵感应,这是旁人无法理解的,而且妈妈对于女儿来说,不仅是最佳的榜样,也是最好的教材。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妈妈教育女儿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妈妈教育女儿的方法你值得被呵护:要让女儿清楚明白,没有什么事情能改变家人对她的爱,如果有人看不见自身的价值,那是因为他还不了解你的重要,所以不用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重视自己本身:尊重,不仅用于家人和朋友,也要用于自己,当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尊重自己的意志,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有自信及满意,自然就会吸引这样的人靠近,正面、阳光的人生态度。
不要失去自我:有些人谈了恋爱便会失去自我,不要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关系中,即便有了交往的对象,也要过著自己应得的生活,有足够的空间才能造就长久的爱情。
注意身体变化:当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女生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化,这时候妈妈就要站在提醒的角色,除了要叮咛该注意的事情有哪些,也要帮忙孩子度过这个尴尬的时期。
认识心碎感觉:当女儿失恋的时候,可能会需要妈妈的意见,如果分手本身是一个教训,那就透过这个教训来学习,学习去接受、学习去放手以及了解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忠于自身所爱:教导女儿要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不要试图成为他人所想要的样子,那样并不会快乐,忠于自己所爱,投入自己所喜欢的,这样才能让自己保持继续的前进的动力。
不要测试他人:不要去测试另一半对自己爱的程度,测试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恐惧和不安全感的展现,教女儿信任的关系,对她本身才有帮助,自信会使自己漂亮又健康。
教导正确关系:母亲必须教女儿真正的爱情是无私和慷慨的,如果这些品质不存在,就不应该勉强在一起,外部的压力或是共同的朋友关系都不是让你继续跟他在一起的理由。
童话故事虚幻:告诉你的女儿,她不是灰姑娘也不是白雪公主,那些童话故事并不会发生在真实的生活中,真正的爱情是复杂的,并且用不同的形式上演,故事终究是个故事而已。
如何耐心教导孩子尽量讨好孩子:不是要你去当受气包,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去尊重孩子的需要和请求,让孩子理解请求和命令有何不同,并让孩子知道有请求、要求总比什麽都没做过的好。
父母素质教育方法论文摘要:父母的一句话,往往就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父母所说所言,是雕琢孩子成长最锐利的刻刀。
学会说话的技巧,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孩子的成长之路会更顺畅。
关键词:;会说话;教育理念;说话技巧朋友女儿今年13岁正读初中一年级,每次见面都苦恼地诉说孩子的种种不是:“成绩不好,不喜欢学习,不是今天丢了课本就是明天丢了试卷。
更可气的是拿我说的话当耳旁风,甚至一边哭一边与我较量着……”这天,我去她家见她怒气十足,女儿坐在一旁写着试卷,气氛的表情嘴里还嘟囔着:“不想写,不愿意写。
”朋友见状,大声怒吼:“不愿意写也得写,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什么样不知道,学不好就永远别玩。
”显然,朋友不顾他人,当面指责起孩子。
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叛逆,而发出的焦灼无奈的叹息声,我发现是父母说话方式不当,不会说话诱发的。
所以,我认为,每个父母首先要做个会说话的人,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一、给孩子合理的期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容易对孩子造成一定压力。
期望值过高或过低不利于孩子潜能的发挥,期望值过高,孩子怎么努力都离目标很远,容易产生失望情绪从而不愿继续努力学习。
期望值过低,会让孩子对自己缺乏信心,导致破罐子破摔。
实际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必须根据孩子能力具体情况来确定,最好让孩子稍加努力就能实现。
二、家长自省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任何表现都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如果你的孩子不主动学习,对学习没有期望和目标,这是因为相比学习成绩,他们更在乎家长对分数的反应。
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你一定问问自己;我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没有问题?如果存在,作为家长,一是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而不是抱着“望子成龙”的想法做一些让孩子害怕的事情!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言为心声”,父母要洞悉孩子的心声,就要善于“听其言”。
父母要把话说到心坎上,首先要聆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倾听是一门艺术。
一个能引导孩子倾吐自己心里话,并且能耐心倾听孩子心里话的家长,一定是个会说话的家长。
第一篇: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说的100句话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说的100句话◆批评孩子时不该说的话:1、你怎么那么笨。
2、你看看人家孩子。
3、你的字像鸡爪一样。
4、你敢不听我的话?5、你到底在搞什么鬼?6、出去就永远别回来。
7、谁让你撒谎的?8、我的话是对的吧!9、老毛病还没改。
10、和你爸一个德行。
11、你怎么总是这样?12、你还敢不敢?13、一点礼貌都没有,快叫人。
14、说你几句就不高兴。
15、就你这成绩以后扫大街去。
16、你看看人家。
17、这么简单都不会,以后还能干嘛?18、一点规矩都没有。
19、要是这样,你一辈子都没有出息。
20、看看你的牛脾气。
21、你简直就是破坏专家。
◆与孩子沟通时不应该说的话:22、妈妈求求你了。
23、不做完作业,你就别想玩。
24、我没有本事,咱家就看你的了。
25、你居然敢批评我起来了?26、说不行,就不行。
27、千万别得罪老师。
28、你爱妈妈还是爱爸爸。
29、你别烦我。
30、没看我正忙着吗?31、你走不走?32、就你那样?33、你一定不能像我这样。
34、一个女孩怎么想玩男孩的东西?45、把这个脏东西给我扔出去。
36、别动,等你长大再帮我。
3、我这是为你好。
38、我们买一个更好的。
39、别和坏孩子混在一块儿。
40、为了你,我什么都能去干。
41、为了妈妈,你一定要考好。
◆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不应该说的话:42、按我说的做43、你问我,我问谁?44、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45、你本来就应该这么做。
46、既然这样,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吧!47、你是从垃圾堆里捡的。
48、你的脑袋里长草了。
49、当心,摔下来我可不管50、没得商量,免谈51、哪来得这么多的好奇心。
52、那么难看,你还喜欢。
53、你哪有钱去捐款呀?54、你怎么这么喜欢闹别扭。
55、不要为自己的成绩差找借口。
56、先把你的"猪圈"弄干净,再来提问57、等我那天找到答案再告诉你58、说点“好听”的话59、闭嘴,小孩子问那么多干嘛?60、胡说八道.◆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应该说的话:61、你在等我表扬你吗?62、他打了你,你怎么不打他?63、滚吧,马上给我滚64、没事,反正没人看见78、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其他什么都别管79、下不为例,,再有下次我非收拾你不可65、外面很多坏人66、你们老师偏心67、是个胆小鬼68、你是个窝囊废69、那样太危险70、妈帮你去说”对不起“71、实在不行,那就别坚持了72、有吃有穿的,还有什么不满足?73、怎么才考这么点分?74、光一门课学的好有什么用?75、不准失败76、你是个“人来疯”77、小孩子懂什么?80、你又做错了81、不能怪你,我都不会. ◆日常生活中最不应该说的话:82、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礼物83、一定要进前5名84、你和那个孩子什么关系?85、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生你86、等你爸回来收拾你87、谁稀罕88、你怎么不明白我的苦心呢?89、不要领朋友到家里90、当个小组长有什么值得骄傲的91、当干部影响学习92、小孩子有什么隐私93、别问这些不要脸的事情94、那个人真不是东西95、马上把电视关起来,马上96、别乱告状97、你怎么这么难缠?98、你的眼睛真小99、不要把东西借给别人100、去模仿明星吧。
作为老师如何教育孩子孩子不可能不犯错误,他们就是在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才得以不断成长和成熟的,好多规则和道理,老师、家长在该坚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否则,孩子便难有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
作为老师如何教育孩子一、批评调皮儿童要讲究艺术我常听同事们抱怨:"我们班那个'调皮鬼',天天都挨批评,可他就是改不了。
"我一听到这种话,就想到"常常批评"而没有效果,也许他们每天都是用同样的"台词"在批评孩子,没有效果也就理所当然了。
有关研究表明,一直持续一种相同的刺激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一种"不敏感",到后来也就感觉不出那是一种刺激了。
调皮儿童本身就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如果教师每次批评的话都一成不变,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老教师批评的话换成另一种说法,或许能给他们一点新鲜的刺激,从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Henry喜欢抢同伴的玩具,教师常用"刚刚太不讲礼貌,经常抢别人的玩具"来批评他,还不如说:"Frank真不错,从不抢小朋友的玩具,还把自己的玩具结同伴玩,我们相信Henry也能和Frank一样。
"学生听到这些话后,感到教师还是信任自己的,他就会自觉地克制抢同伴玩具的这种行为。
有一学者去美国视察回来,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美国幼儿教师骂人方式实在非常高明,绝对不像我们某些老师只会大吼大叫。
他们常常自己先蹲下去,和孩子的眼睛齐高,然后慢慢地牵起小孩子的手。
开始温柔的说话。
这时,小孩子对老师的这种姿势,都会觉得不可思议而新奇,对于老师说的内容自然会听得很清楚。
"这个方法之所以能发挥效果,主要是"这一蹲",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而且从心理上使幼儿和教师贴得更近了。
尤其对于调皮儿童,他们更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师的亲近,当教师蹲下来和他的视线交流处在同一高度时,他们觉得教师是多么的亲切可爱,自然而然地,你训戒他的话也就很容易听进去了。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简短篇1各位老师、家长大家好!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今天陈老师让我谈谈如何教育孩子,说真的,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在此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在座的各位家长、老师交流一下。
一、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会越帮越忙,自己5分钟能做好的事情孩子半个小时都做不好,所以不让孩子动手做事,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可以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千万不要做一个万事包办的家长。
我平时让孩子自己做事,让她自己去尝试。
比如让她自已刷牙、洗脸、洗脚、叠衣被、穿衣服等等。
独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必须从小加以培养的。
只要她能够做的一定要让她去尝试。
二、重视孩子的道德培养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场所,这是众所周知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当你一不小心说了不该说的话或做了不该做的事,小孩子很容易效仿。
在这时,做父母的要敢于承认错误。
记得有一次,我骑车带着孩子过红绿灯,碰到变灯,我看了看两边没车刚要闯过去,女儿大叫:“红灯!儿歌上说了红灯亮了等一等。
妈妈说过闯红灯太危险。
”我赶紧刹车,并向她道歉:“哦,妈妈错了,妈妈以后再不闯红灯了,小朋友有错也要改,知道吗?”她开心的说:“知道了。
”平时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教育孩子,我认为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有时在小区里或是路上,遇到有乱扔垃圾的现象,我会问她这样做是不是对。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会告诉她怎样爱护环境。
这样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同时也让她学会遵守社会公德。
三、要注重开头,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第三次及以后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以后就容易做错。
养成好习惯难,养成坏习惯易。
使幼儿养成一个好习惯要用上很长时间,而养成一个坏习惯,却只需几分钟的时间,甚至更短。
这里我介绍一下:物归原位习惯的养成物归原位可以节省许多找东西的时间,也能避免养成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同时还能培养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好习惯,同时也能对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摆放。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心得体会_不输在家庭教育读后感《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是2009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石宣。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里讲的是当孩子们在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许多家长很少从自身教育方法上找原因,这是家庭教育中最怕出现的。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心得体会篇一: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
让他们能在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所以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形成。
首先要让孩子感到家庭带给他的温暖和安全,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对父母很重要。
父母也要和孩子经常交流,陪孩子玩耍,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爱中健康成长,才能读懂和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才能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其次就是父母不要把孩子捧得太紧,适当的时候就该学着放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从尊重孩子的角度出发,从孩子的思想发展出发,给予孩子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让他们自己去干,使他们的想象、创造、动手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给予孩子较大的自由度去探索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促使孩子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积累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实践知识。
即使一时做错了,也不必横加指责,应晓之以理,使其懂得什么是正确的、能做的,什么是错误的、不能做的。
孩子自己的选择体现了孩子的爱好与内心的需要,是孩子用自己的思维支配自己的行为,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还可以培养孩子自强不息,战胜困难的精神。
对于家长和老师谈到的孩子“任性、淘气”问题,第一,要摆正心态,第二,要巧妙引导。
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行为,如果只会盛气凌人地训斥、责骂、阻止,只会说“不准”“不要”“不能”“不许”,那么,我们就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也打击了孩子由于主动探索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孩子可能失去探索的勇气和欲望。
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孩子优秀的天性,我们要保护孩子的破坏力和创造力,而且,还可以陪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
家长教育孩子的话家长教育孩子的话第一句话:指出孩子做了什么错事。
第二句话:指出这件事的后果,以及我们对这件事的感受,不高兴,很生气,生气极了。
第三句话:告诉孩子我们很喜欢他本人。
到此结束,拍一拍孩子,用期待的眼神与孩子交流。
整个过程只需要一分钟。
这个方法的关键就是:一、就事论事指出孩子犯的错误。
这只要一句话,通过这一句话让孩子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什么事。
二、告诉这件事的后果以及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很生气,不能容忍这样的错事。
也只要一句话,通过这一句话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该这样做,以及这样做对自己或者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我们不能容忍孩子所做的错事,但是我们很喜欢孩子本人。
还是只要一句话,通过这句话告诉孩子我们对他们的爱,我们不是不喜欢孩子而批评他,而是因为爱才指出他的错误。
想要拥有傲人身姿吗?!虽然只有三句话,但任何一个环节少了都不行。
最常见的是批评完了就完了,这对于经常受批评的孩子来说会认为我们不喜欢他而故意找他的麻烦的。
所以这第三个环节绝对不能漏掉。
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说的话1、孩子,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
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就开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并且,每个人的喜好、修养、性格都不同。
有人会因为你的体型、相貌不喜欢你,有人会因为你的成绩不喜欢你,有人会因为你的爱好跟他不同而不喜欢你……总之,你必须认清这个现实。
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你更不用因此而否定自己。
你只要坚持去做对的事、坚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有些人早晚会转变对你的态度;而那些一如既往不喜欢你的人,敬而远之,因为他们可能不是什么好人。
2、孩子,要多说谢谢。
你身边的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都没有义务去帮助你、照顾你、容忍你。
父母给了你生命,这已经是对你最大的恩惠了。
所以,当别人帮你一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说谢谢,否则没有第二次了;当别人不想帮你的时候,也不要心怀怨恨,因为人家本来就没义务帮你,再说了,你为人家做过什么吗?3、孩子,学习真的不是给我学的。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他们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有时候父母的言辞可能会不经意地造成伤害,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下面列举了十句父母不该说的话,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
1. “你怎么这么笨?” 这句话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和无力感,降低自信心。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而不是打击他们的自尊心。
2. “你永远也做不好!” 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成功。
父母应该给孩子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3. “你怎么那么胖?” 这句话会给孩子带来身体形象的负担和自卑感。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不是过分关注他们的体重或外貌。
4. “你这样做连基本常识都不懂?” 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和无知,对学习和知识产生抵触情绪。
父母应该以鼓励和启发的方式教育孩子,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5. “你怎么这么没出息?” 这句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失去对未来的希望。
父母应该给孩子正确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6. “你就是个麻烦!” 这样的话语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家庭的累赘。
父母应该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态面对孩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7. “你怎么这么懒?” 这句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无用和不被重视,降低他们对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而不是用指责的方式来教育他们。
8. “你永远也达不到我的期望!” 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无法得到父母的认可和爱,产生心理压力和焦虑。
父母应该以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对待孩子,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9. “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连个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这句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和无用,对解决问题产生抵触情绪。
父母应该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你根本不值得我为你付出这么多!” 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和存在感,对自己的人生失去信心。
父母最不该说的九句话(转贴)文章来处:摘自网络1、揍死你很不幸,如今仍有相当多的父母用打骂的手段来管教孩子。
打骂孩子的时候,气愤至极的父母还常说这样一句话:“揍死你!”“揍死你”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
因为当他说这句话时,表明他再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了。
由于这说的仅仅是一句“大话”,根本无法兑现(父母也不准备去兑现),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停止他的活动。
有时我们发现孩子使我们越来越气,直到非惩罚他们不可。
他们所有的行为确实促使我们想揍他们,这种挑衅的行为就是他们的目的,如果我们真的揍了他们,就中了他们的计策,帮助孩子达到了他们的报复目的。
孩子在内心里说,你虽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气了,我感到满足。
打骂孩子的父母是最无能的父母。
如果你不喜欢打骂孩子,只是一时气愤难以忍耐,那么打骂将宣告你的失败。
如果你就是喜欢打骂孩子,那么你就是一名需要治疗的病人。
2、他有个尿床的毛病一位母亲跟人闲谈,话提扯到孩子身上时,“他有个尿床的毛病……”话刚出口,一旁的小男孩羞红了脸,露出怨恨的表情。
尿床这类生理缺陷,属于“难言之隐”,孩子对此特别敏感,父母一般情况下不该向他人提及。
这位母亲的话,也许是在无意中说出的,但孩子却误以为母亲在当众出他的丑呢。
孩子尿床,是因为脑子里负责控制排尿的神经尚未发育周全,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就会消失。
虽然此事不算什么大毛病,但孩子的心理负担却很重,他会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是个“废人”,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缺乏与人交往的勇气。
因此如果孩子尿床,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只需勤洗床单就可以了。
同时需要牢记:不要对孩子有任何埋怨的言辞,更不要将此事到处宣扬。
你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终生感激你的。
有这样一段小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
我气恼。
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兔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嘲笑我。
我心里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家长不该对孩子说的话1 再不睡觉,狼外婆就会来找你啦!对宝宝的影响:当孩子晚上睡不着,而家长又非常想让孩子赶紧入睡时,这句话就可能脱口而出。
但是这句话有可能让孩子对睡觉产生恐惧,进而把睡觉和狼外婆无限制地联系起来。
正确方式:可以给孩子讲一个轻松的床边故事,创造安祥的睡眠气氛。
或者用正面的话语来教育孩子,比如“赶快睡觉吧,这样明天才有力气做游戏哦”2 妈妈不能陪你啦,今天的工作还没做完呢。
对宝宝的影响:小孩子还不能理解工作的重要性,他只希望妈妈能够时刻陪伴在他身边。
所以,这句话容易让宝宝对妈妈的工作产生敌意。
一旦日后宝宝有机会去妈妈的单位,就可能说出不恰当的话来。
正确方式:如果父母双方都要上班,那么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就很有限。
而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的陪伴实在是太痛苦了。
所以,建议父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尽量多陪孩子。
一旦下班后还需要处理公事,请务必向孩子交代清楚原因。
3 再哭,你就要挨打了。
对宝宝的影响:如果家长因为孩子的哭泣而发脾气,那么除了可能让幼儿哭得更久之外,也会让幼儿无法对家长产生应有的信任。
只有孩子获得充分的安全感,他才可能有快乐,活泼的表现。
如果家长一看到孩子哭就不耐烦,甚至经常发脾气,那么反而容易造成孩子胆小,怯懦的性格。
正确方式:无论孩子年龄大小,一定要尽快安慰:“不哭不哭喽!妈妈就在这里呢。
”虽然孩子还是会哭一段时间,但只要家长及时安慰,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他的哭泣就会慢慢的停止了。
如果孩子年龄稍微大一些,还可以跟孩子说明“哭泣并不能解决事情”的道理,以便他今后减少哭泣。
4 再不听话,警察就会来抓你。
对宝宝的影响:通常家长讲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多半是做了一些危险或不恰当的事。
但这容易让孩子对警察心生恐惧,进而建立起不正确的认知。
正确方式:建议家长从爱为出发点,告诉孩子:“你这么做,妈妈就没办法再爱你这么多了,我的爱会减少一点。
如果你再做一次,我的爱又会减少一点。
到最后妈妈的爱就像气球一样,飞到天上不见了。
家读书心得50字家读书心得50字篇1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启发与建议,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承担改善家庭教育环境的义务。
以前孩子小,在这方面也没多大体会,现在孩子长大了,上学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见,孩子的教育问题也突显出来了。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
让他们能在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所以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形成。
首先要让孩子感到家庭带给他的温暖和安全,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对父母很重要。
父母也要和孩子经常交流,陪孩子玩耍,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爱中健康成长,才能读懂和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才能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其次就是父母不要把孩子捧得太紧,适当的时候就该学着放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从尊重孩子的角度出发,从孩子的思想发展出发,给予孩子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让他们自己去干,使他们的想象、创造、动手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给予孩子较大的自由度去探索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促使孩子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积累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实践知识。
即使一时做错了,也不必横加指责,应晓之以理,使其懂得什么是正确的、能做的,什么是错误的、不能做的。
孩子自己的选择体现了孩子的爱好与内心的需要,是孩子用自己的思维支配自己的行为,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还可以培养孩子自强不息,战胜困难的精神。
一、与孩子要建立和谐的信任关系,摆脱信任危机读过这篇*,使我明白:让孩子信任,就要用心的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和爱好。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
现在孩子和当年的不同了,孩子早熟又聪明的,没办法去批评他们集体性的观念或者行为,只能去接受!跟上他们的脚步,时代在变化,孩子们都在进步。
所以,家长们的观念也要跟的上。
家长能够完全理解孩子是最好,如果没办法完全理解,千万不能表示对他们集体性观念或者行为的严肃反对之类的。
对老公说教育孩子的话语有哪些孩子教育一直是现代社会十分重视的问题,因为孩子是社会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但是教育孩子的问题全都落到了母亲的身上,父亲却视而不见,这种教育方法已经脱离了正常的教育轨道了。
下面是分享给大家的老公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对老公教育孩子说的话做好爸爸的方法;;教他们经济知识。
这一点在别的关于父亲职责的文章中常常被忽略,你也许用不着教你1岁的孩子指数基金、分散投资之类的高深知识,但是你可以从小开始让孩子知道钱的价值,如何通过存钱来实现目标,慢慢地,可以教他们如何赚钱以及如何理财。
你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当年一样什么都不懂的闯入这个社会吧?做好爸爸的方法;;善待自己。
为人父亲的你不应该就此放弃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为了成为一个伟大的父亲,在你同孩子们在一起的同时,你也要学会善待自己,给自己一些私人时间,一些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
当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饮食,坚持锻炼;;因为:1)你要是病倒的话还怎么来照顾你的孩子呢?2)你要教会你的孩子们怎么健康的生活;3)你一定还指望活到抱孙子的那天吧。
做好爸爸的方法;;善待自己的妻子。
这与上面讲到的第八条不同;;就算孩子们不在场的时候也要善待妻子。
带她出席晚餐,给她发短信,为了她做家务杂事,给她些私人时间,并在她不在的时候带孩子,对她要表现出关爱,给她小惊喜。
因为当妈妈开心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开心,这样当爸爸的也会开心。
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孩子很多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当中学来的。
男人也有义务和责任去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也需要去学习怎么做好爸爸。
以上就是做好爸爸的方法,对于男人来说非常的重要老公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丈夫没有耐心教育孩子遇到问题就打骂孩子可以: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不管自己的丈夫怎么样,自己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如果自己没有做好的话,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不会太好。
教育孩子该说不该说的话
关于教育孩子该说不该说的话
有这样4句话,对他有帮助
1.“你来决定……”
如果你要让孩子来做什么事情,或者你想阻止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说这样的话――“你来决定吧,……”给他一个清晰的认识:我自己决定了我的行为,同时对我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如,你的孩子正和他的伙伴在家里疯闹,你可以对他们说:“这样大声会影响到邻居的休息,那么你们来决定吧,是安静一点儿呢还是到外面去玩儿?”如果他们已经选择出去玩儿了,但5分钟后他们还在屋里大喊大叫,你就可以接着说:“你们刚才已经答应了到外面去玩儿了不是吗?” 这样做,既可以教会孩子明白选择就意味着承担后果,而且也可以使父母避免总是充当一个约束他们的坏警察的角色。
你选择了,并且对它负责,这就是真正的自由。
2.“我爱你,但我不喜欢你的这种行为。
”
教导和约束,对于孩子来说总是必要的。
但你一定要把他不好的行为和他这个人分开――这会使你和他都懂得,不好的行为并不意味着做这件事的人就是“坏人”。
在你管教他的同时告诉他:“我为你指出什么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行为,正是出于我爱你,尽管我不喜欢这种行为,但是我爱你!”这样同样能够给你自己一个提醒,你的目的是纠正和引导孩子的幼稚和无知,让他变得更加可爱和优秀,而不是仅仅为了教训或惩罚。
同时,这也能够使你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更能保持平静平和,而不至于表现出低质量的、起不到榜样作用的咆哮。
3.“你要知道,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同的需求。
”
当你的'孩子又在重复那句“这不公平!”的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呵斥或忽视他,而是要耐心地让他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事实上,每个人并不是一定都会得到同等的待遇的,在这种状况下,“公平”真实的含义其实是“每个人在他需要这个东西的时候得到它”。
于是,如果你买了什么礼物给亲戚的孩子,你不要再买一份给自己的孩子,
以示“公平”或“安慰”。
试想如果别的孩子生病了,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要一起吃药呢?
4.“告诉我,你心里真实的想法!”
当你的孩子在被激怒的时候,很可能会破口而出那些难听的话来:“你这混蛋!”或者“我讨厌你!”因为这是他们在情绪激烈的时候所能想到(或者说模仿到)的最“狠”最解气的话。
但你作为父母,你需要帮助你的孩子更深一些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究竟是什么激怒了他,让他感到愤怒(或者是不安、委屈等等),帮他分析整个事实。
比如在他自己暂时厘不清头绪时,你可以给他一些帮助:“你不高兴是不是因为娜娜跟别人说了你告诉她的小秘密?”根据事实,帮孩子掌握自己的情感,教导他在这种时刻应该怎么想,让自己能平和,能和他人处理好关系。
这样,将来在没有家长在身边的时候,他们也能学着克制和缓解自己的情绪了。
有这样4句话,最好不要说
1. “这像是你这么大的孩子做的事儿吗!”
当一个5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哭,或者一个4岁的孩子拒绝在公共汽车上老老实实地坐着的时候,他其实就是在做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做的事儿。
当然,如果孩子表现得更加地成熟、懂事、得体,父母会十分满意和高兴,但当你要求他“合理”时,你实际上是在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他会出现这样“不合理”的行为的原因之前,就说出了这样带有责备性质的话。
这时,你真正关心的,其实是孩子带给你的影响(让你尴尬或者难堪)。
真正地去关心他的感受,理解他并给他以足够的体恤和同情――他是不是因为觉得呆在这里很烦闷?或者他饿了?
2. “你真是个没用的孩子!”
和孩子开玩笑,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开发他幽默能力的好方法,但是诸如“你又忘记了拧紧瓶盖,你是不是没脑子啊!”这样的“玩笑”,却很可能让孩子感到受伤或者气馁。
尽管有些父母想,这样嘲笑一下孩子,也许会对他将来承受更多人际关系的复杂会有帮助――他会因为有过这样的“训练”而变得“坚强”!这是错误的。
作为孩子
的父母,你的任务是爱他、支持他、帮助他、教导他,而不是应该把这种装腔作势的“挫折训练”隐藏在“玩笑”里。
如果心里并不是真心觉得他很蠢很没用,那就请你不要那么说。
3. “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家孩子一样啊!”
这种把孩子与别人比较的方式,最直接能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孩子自己觉得像个二等公民,同时加剧他与其他人的对立情绪。
也许父母是想通过这种比较让孩子能更听话或者更努力地学习,但它除了会降低孩子的自信之外,不会有更好的效果了。
你越是说他不行,他就会越觉得自己不行。
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力量,同时也要正视孩子的弱点。
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行为,发扬或改进,才是正确之道。
4. “别跑!你会摔跟头的!”
也许父母自己认为自己的关心和提醒简直是无微不至了,可你的这种警示其实在告诉他“我已经遇见了你会摔跟头的”――这会让孩子觉得很沮丧,他越努力(想做得更好)越会遭遇失败(“跑了就会摔跟头”)!其实你可以叮嘱他“把鞋带系好了再出去玩儿”,这时你谈论的是他的鞋子,是装备的准备,而不是孩子的“无能”。
而且,你越想警告不要发生什么事情,孩子往往越会忽视你的提醒,因为他觉得,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你需要记住这些
* 让孩子觉得他是你的朋友,对于你的要求,他的回应和参与是被期待、被尊重的,而不是让他觉得只你不满了,他就成了你的对立面了。
* 对孩子说话不要过于用“技巧”。
例如“我刚才跟你说什么来着!” 这种只问不答的反问句,其实隐藏的是你对孩子没有遵循你的话的指控。
你直接并严肃地表达你的意愿,能减少孩子很多困惑,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
*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孩子在这个年龄表现出的顽固、索求和自我为中心,是合宜并可以接受的。
父母对他们需要更多理解。
当你发怒的时候,你的“自我为中心”要比他的更不可原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