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知识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42.10 KB
- 文档页数:7
解剖的知识点总结一、解剖学的起源和发展解剖学起源于古代,最早开始研究解剖学的是古希腊的医学家伊阿西谟。
他开始进行人体解剖的研究,并且开创了认识重要的人体器官结构。
在他之后,古罗马的医学家加仑展开了更多的解剖研究,并且对人体器官和结构进行了更加详尽的描述,奠定了解剖学研究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解剖学逐渐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学科,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二、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结构1. 皮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由角质层、颗粒层、有棘层和基底层组成,是人体最外层的保护层,具有防止外界病原体侵入和防止水分流失的作用。
真皮由网状层和乳头层组成,是皮肤的主要支持组织,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具有支撑和弹性作用。
皮下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是皮肤的辅助支持组织,具有保持体温和储备能量的功能。
2.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撑结构,它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骨骼主要由骨组织和骨髓组成,是人体的主要支持结构,能够提供人体的形态和稳定性,并且参与血液和钙代谢。
关节是骨骼系统的连接部分,能够使骨头相对转动,并且具有减震和稳定作用。
韧带是连接骨头的软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能够使骨头的连接更加牢固和稳定。
3.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人体的运动器官,它由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组成。
骨骼肌是人体最主要的肌肉组织,能够使骨骼运动,并且参与姿势和体位的调节。
平滑肌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和血管中,能够使这些器官具有收缩和舒张的能力,参与人体的各种内在活动。
心肌是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使心脏收缩和舒张,并且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4.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部组织,它是人体进行呼吸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呼吸道主要包括鼻腔、咽部、喉部、气管和支气管,能够将外界空气输送到肺部,并且参与声音的产生。
肺部主要由肺泡和支气管组成,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能够将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同时吸收氧气。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解剖学是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涉及人体结构及其组织、器官、系统和区域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等内容。
它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医学生而言,掌握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剖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人体部位、组织器官、系统和区域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等。
一、人体部位1. 头部:头骨、面部、口腔、鼻腔、耳朵等。
2. 颈部:颈椎、颈动脉、颈部肌肉等。
3. 躯干:胸部、腹部、骨盆等。
4. 上肢:肩部、上臂、前臂、手部等。
5. 下肢:髋部、大腿、小腿、足部等。
二、组织器官1. 骨骼系统:骨骼由骨头和关节组成,主要功能是提供支持、保护内脏器官和肌肉附着点,以及参与血液生产等。
2. 肌肉系统:肌肉由肌纤维组成,主要功能是通过收缩产生力量和运动,维持姿势和维持体温等。
3.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主要功能是进行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4.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以及运输废物和二氧化碳等。
5.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肝脏等,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等。
6.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主要功能是排除代谢产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等。
7. 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的生殖器官(睾丸、附睾、前列腺等)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卵巢、子宫、阴道等),主要功能是繁殖后代。
8.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神经和感觉器官等组成,主要功能是接收和传递信息、调节身体的各项活动等。
三、系统和区域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1.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神经系统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再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反应。
2. 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心脏和血管将氧气输送到组织和器官,并带走二氧化碳,呼吸系统则参与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 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消化系统通过消化食物,将养分吸收到血液中,泌尿系统则参与废物和多余液体的排泄。
第1篇自从进入医学院学习以来,解剖学一直是我们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这一学期的解剖课程学习,我对人体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医学事业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以下是我对解剖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人体的神奇构造在解剖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骨骼、肌肉、内脏等。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实践操作,我对人体的构造有了全新的认识。
人体是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一个器官和系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源泉,每分钟跳动约70-80次,一年大约跳动约3500万次,为我们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
肾脏作为排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过滤约200升血液,排出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
这些器官的协同工作,使我们能够健康地生活。
二、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解剖课程要求我们动手实践,通过观察、触摸、解剖等手段,深入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首先,实践操作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通过亲自解剖,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其次,实践操作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需要熟练地使用解剖工具,如解剖刀、剪刀、镊子等,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实践操作培养了我们的耐心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解剖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器官的结构,这有助于我们培养严谨的医学态度。
三、提高医德医风在解剖课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人体结构,还要学习医德医风。
医学是一门神圣的职业,医者应具备高尚的医德和严谨的医风。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要尊重逝者,珍视生命,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同时,我们要学会关爱患者,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通过解剖课程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医德医风的重要性,这将成为我今后从事医学事业的重要指导原则。
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解剖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团队合作。
在解剖实验室,我们需要与同学共同完成解剖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互沟通、相互协作。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总结》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
掌握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人体的基本构成人体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
1. 细胞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细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具有不同的功能。
例如,神经细胞负责传递神经信号,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
2. 组织组织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 上皮组织:覆盖在身体表面和器官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吸收、分泌等功能。
- 结缔组织:包括血液、软骨、骨等,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
- 肌肉组织: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产生运动。
-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具有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3. 器官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
例如,心脏是由心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等构成的器官,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循环。
4. 系统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
人体有九大系统,即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
二、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1. 骨骨是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持、保护、运动、造血和储存矿物质等功能。
人体共有 206 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骨的形态多样,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 骨连结骨连结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装置,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直接连结包括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活动度小。
间接连结又称关节,具有较大的活动度。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3. 骨骼肌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人体共有 600 多块骨骼肌,每块肌肉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
哇塞,你可知道人体解剖学有多神奇吗?来,跟我一起踏上这奇妙的人体奥秘之旅吧!
咱先说骨头,那可是人体的坚固框架啊,就像大楼的钢梁一样重要!你想想,要是没有骨头支撑着,咱不就成了一摊软泥啦!比如你的大腿骨,那可结实了,能支撑你走路、跑步、蹦跶。
再看看肌肉,哎呀呀,那是力量的源泉啊!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一样。
你做个握拳的动作,嘿,就是那些肌肉在起作用呢,让你的手能紧紧握住东西。
肌肉和骨头相互配合,多牛啊!
还有内脏器官,那可是人体的秘密工厂啊!心脏,一刻不停地跳动,像个不知疲倦的小马达,给全身输送血液,要是它停了,那可不得了!肝脏呢,就像个超级化工厂,各种解毒、代谢都靠它。
神经系统就更厉害啦,这简直就是人体的指挥中心啊!它就像无数的电线一样遍布全身,让你有感觉,能做出反应。
比如你不小心摸到了烫的东西,神经系统会立刻让你把手缩回来。
血液在血管里流淌,就像河流在大地上奔腾一样,把氧气和营养物质送到每个角落。
人体解剖学的知识真是说也说不完啊!你不觉得人体就像一个无比精细、复杂的大机器吗?每一个部分都那么重要,缺一不可。
我们得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因为它可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呀!所以呀,好好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和他人呢!对不对?。
解剖绪论知识点总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及其组织构成、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和功能。
它通过对人体的解剖学知识进行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解剖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解剖学的基本概念1. 解剖学的定义和意义解剖学是一门科学,它研究人体的内外形态结构及其变异规律,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
解剖学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为临床医学、医学研究及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知识。
2. 解剖学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内容不同,解剖学可分为整体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整体解剖学研究人体的整体结构和器官系统,而局部解剖学则研究人体的局部结构和器官。
3. 解剖学的研究方法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尸体解剖、显微解剖和病理解剖等。
其中尸体解剖是解剖学研究最主要的手段,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可以直观地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二、人体结构的组织学基础1. 人体的器官系统人体的器官系统主要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等。
每个器官系统都由特定的器官和组织构成,它们相互协同工作,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2. 人体的细胞结构人体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是构成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元素。
细胞结构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参与维持细胞的生存和功能。
3. 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不同种类的组织在人体中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系统。
三、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定位1. 解剖学的基本术语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主要包括上、下、前、后、内、外、左、右等方位性术语,以及头、颈、胸、腹等部位性术语。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术语是学好解剖学知识的基础。
2. 解剖学的定位方法解剖学的定位方法主要包括解剖标志、解剖平面、解剖方向和解剖位点等。
掌握好解剖学的定位方法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准确地了解人体结构和相互关系。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构造。
解剖学的知识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深入了解人体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一、人体的器官系统人体包含多个器官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
常见的器官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了解每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剖学学习的基础。
二、人体的主要器官1.心脏: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主要功能是泵血供应给全身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2.肺部:肺部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3.肝脏:肝脏是消化系统的关键器官,参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同时也具有排毒功能。
4.脑部:脑部是神经系统的核心,控制人体的各种运动和认知功能。
5.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调节体内水分和排泄废物。
三、人体的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主要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人体有206块骨骼,包括颅骨、胸骨、脊柱、肋骨等。
骨骼系统的功能包括支撑、保护内脏器官、运动和储存矿物质。
四、解剖学的研究方法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尸体解剖、组织切片观察、影像学等。
其中,尸体解剖是解剖学学习的基础,通过解剖尸体可以直观地了解人体内部结构。
五、解剖学的意义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它为医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人体结构的知识基础。
通过解剖学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医学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解剖学基础知识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学习人体的器官结构和功能,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防治。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高三解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一、胚胎学知识点1. 胚胎学的基本概念2. 受精卵的形成3. 受精卵的发育4. 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5. 胚胎发育中各器官的形成二、骨骼系统知识点1. 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骨骼系统的分类和命名3. 不同种类骨骼的结构和特点4. 人体骨骼系统的生长和发育5. 骨骼系统的生理功能6. 骨骼系统的常见疾病和损伤7. 骨骼系统的医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三、肌肉系统知识点1. 人体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不同种类肌肉的分布和特点3. 肌肉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4. 肌肉的运动机制和调节5. 肌肉系统的损伤和修复6. 肌肉系统的医学意义和临床应用四、器官系统知识点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 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6.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7.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8. 感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9.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五、神经系统知识点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5. 神经传导的机制和调节6. 神经系统的损伤和修复7. 神经系统的医学意义和临床应用六、感觉系统知识点1. 视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嗅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 味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 触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6. 感觉系统的损伤和修复7. 感觉系统的医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七、内分泌系统知识点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 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4.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5. 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和异常6. 内分泌系统的医学意义和临床应用八、免疫系统知识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 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3. 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和抗原4. 免疫系统的免疫机制和调节5. 免疫系统的免疫疾病和异常6. 免疫系统的医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以上就是高三解剖学全部知识点的总结,解剖学是医学生毕生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对于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十分重要,也是临床医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
大一医学解剖知识点总结一、导言在大一学习医学解剖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大量的解剖知识点。
本文将对大一医学解剖的关键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二、胸部解剖1. 胸骨胸骨位于前胸壁中央,分为胸骨体、柄和剑突三部分。
它与肋骨连接形成的胸廓保护着心脏、肺脏等重要器官。
2. 肺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位于胸腔内。
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
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3. 心脏心脏位于胸腔中央,由四个心腔组成: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
心脏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富含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
三、腹部解剖1. 胃胃位于腹腔上部,是消化系统中重要的器官之一。
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分解食物,并将其转化为营养物质被身体吸收。
2. 肠道肠道包括小肠和大肠两部分。
小肠负责将食物中的养分吸收到血液中,而大肠则将残余物质转化为粪便,待排出体外。
3.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主要位于腹腔右上方。
它参与了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同时也是解毒和储存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
四、头颈部解剖1. 脑部脑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大脑、小脑、脑干等组织构成。
脑部负责控制人体的思维、感觉、运动等各种生理活动。
2. 颈椎颈椎是支撑头颈部的重要结构,它由七个椎骨组成。
颈椎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于保护脑部和脊髓至关重要。
3. 甲状腺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腺体,位于颈部前方。
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五、四肢解剖1. 上肢上肢包括肩部、臂部、前臂和手部。
人的手臂由大量骨骼、关节、肌肉和血管组成,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运动能力。
2. 下肢下肢包括髋部、大腿、腿部和足部。
下肢的骨骼结构和肌肉组织使我们能够站立、行走和进行各种运动活动。
六、结语本文对大一医学解剖的关键知识进行了总结,包括胸部解剖、腹部解剖、头颈部解剖和四肢解剖等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解剖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为将来的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外科学解剖学重点知识点一、概述外科学解剖学是研究人体解剖结构与外科手术相关的学科。
掌握外科学解剖学的重点知识点对于外科医生和医学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外科学解剖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二、骨骼系统1. 骨骼构成:人体骨骼系统由206块骨头组成,包括颅骨、脊柱、肩胛骨、上肢骨、骨盆和下肢骨等。
2. 骨骼功能:骨骼系统提供支撑和保护,使人体能够站立、运动和保护内脏器官。
3. 骨骼命名:了解骨骼命名规则以及各个骨骼的位置和功能,对于外科手术定位和操作有着重要意义。
三、肌肉系统1. 肌肉分类: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主要负责身体运动,平滑肌控制脏器的运动,心肌则是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
2. 肌肉命名:了解肌肉的命名规则和位置,对于动态解剖学和外科手术操作非常重要。
3. 肌肉功能:肌肉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力量和运动,还参与了体温调节和姿势维持等生理过程。
1. 心脏:了解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包括心房、心室、心瓣和冠状动脉等。
心脏解剖学知识对于心脏手术和心脏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2. 血管:熟悉主要的动脉和静脉,了解其走向和分布,有助于手术定位和血液循环的理解。
3. 淋巴系统:了解淋巴管和淋巴结的位置和作用,对于肿瘤手术和淋巴引流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五、消化系统1. 食管、胃和肠道:了解消化道的解剖结构,包括食管的位置和构成、胃的大小和位置以及肠道的分段和功能等。
这些知识在消化道手术和病理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
2. 肝脏和胆囊:了解肝脏和胆囊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操作非常关键。
3. 胰腺:了解胰腺的位置和功能,对于胰腺疾病的治疗和手术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六、泌尿系统1. 肾脏:了解肾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包括肾单位和肾小球的组成。
这些知识对于肾疾病和肾脏手术有着重要影响。
2. 膀胱和尿道:熟悉膀胱和尿道的解剖结构,了解其功能和生理过程,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和手术操作至关重要。
解剖护理知识点总结一、解剖学基础知识1. 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组织是由多个相同功能的细胞组成,器官是由多种不同组织构成的,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的。
2. 人体的解剖平面人体解剖平面有三个,分别是冠状位面、矢状位面和水平位面,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的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
3. 人体的器官系统人体的器官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
二、解剖生理学知识1. 人体的生物钟人体的生物钟是指人体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理活动和功能的变化,例如,人体的新陈代谢、心率、血压等都会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出现波动。
2. 人体的运动系统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肌、关节和韧带等组成,它们共同维持着人体的姿势和运动功能。
3. 人体的循环系统人体的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们共同维持着血液的循环和输送氧气、营养等功能。
三、解剖病理学知识1.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外部或内部因素刺激,导致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进而引发疾病的发生。
2.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不同的疾病类型,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四、护理技术基础知识1. 体温的测量体温的测量是护理工作中的常规操作之一,它可以通过口腔、腋下、肛门、耳道等部位进行测量。
2. 脉搏的测量脉搏的测量是通过触摸患者的动脉进行的,通常可以测量脉搏的频率、节律、强度等指标。
3. 血压的测量血压的测量是通过袖带和血压计进行的,可以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指标。
五、护理操作技术1. 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通过静脉通道输送药物和营养液等物质的操作,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和输液速度。
2. 换药换药是对伤口、疮口等部位进行清洁和换药的操作,需要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
3. 护理患者的卧床、卧位、起床对于卧床患者,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定期的翻身、按摩和被褥清洁等操作,保持患者的体位舒适。
解剖知识点笔记总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人体结构与形态,通过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为医学临床诊断、手术操作和疾病治疗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以下是解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
1.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与形态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体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形态、关系以及功能。
通过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人们可以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能够更好地理解其生理与病理变化,为临床医学提供科学依据。
2. 人体的整体结构人体是由许多不同的器官组织构成的,这些器官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整体结构。
其中,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内脏器官、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等是人体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骨骼系统:人体骨骼系统是由206块大小不一的骨头组成的,包括了头部、颈部、躯干、四肢等各个部位。
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保护内脏器官、提供身体的结构支持、储存矿物质、产生血细胞和提供运动功能。
(2)肌肉系统:人体肌肉系统是由肌肉和韧带组成的,它能够使人体产生各种运动。
肌肉系统包括了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其中骨骼肌的运动是由大脑指挥的,平滑肌和心肌则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
(3)内脏器官:人体内脏器官包括了心脏、肺部、肝脏、胃肠道、肾脏、脾脏、胰腺等器官,它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形态和结构,并且担负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4)神经系统:人体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了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则是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
神经系统主要负责传递各种信息,控制人体的各种生理反应。
(5)血管系统:人体血管系统包括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通过输送血液,为人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从组织中带走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3.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了尸体解剖和影像解剖两种。
其中,尸体解剖是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直接观察和研究人体内部结构;而影像解剖则是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如X线、CT、MRI等)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内部结构。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和组织的科学,它对于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人体解剖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1. 人体的基本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是体表组织,起到保护作用;结缔组织负责支持和连接各部分;肌肉组织控制运动;神经组织传递信息。
2. 人体的器官系统人体由多个器官组成,这些器官组成了不同的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每个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结构。
3.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由骨骼和关节组成。
骨骼提供了支持和保护,同时也是血液产生和矿物贮藏的场所。
4.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肌腱组成,它负责控制身体的运动和姿势。
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5.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
通过呼吸系统,人体可以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6.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并排除代谢产物。
7.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消化腺等。
它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和排除残余物质。
8.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
它负责排除代谢废物和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9.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它控制和协调身体各部分的活动,并传递信息。
10.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分为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等;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
11. 感觉系统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这些感觉器官负责感知外部环境的信息。
12.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负责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总结: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广泛而重要的学科,它为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通过对人体结构和组织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功能和机制,为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解剖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一、骨学1. 骨的分类: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 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和关节软骨构成。
3. 骨的生长:骨的生长主要是骨骺板的软骨细胞不断增殖骨化,使骨不断加长。
4. 骨的连接:骨的连接分为不动连接、微动连接和不连接。
不动连接又分为韧带连接和缝;微动连接又分为滑膜关节和椎间盘;不连接又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5. 躯干骨的连接:躯干骨的连接分为脊柱和胸廓。
脊柱又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
胸廓由肋骨和胸骨组成。
6. 四肢骨的连接:四肢骨的连接分为上肢骨的连接和下肢骨的连接。
上肢骨的连接又分为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
下肢骨的连接又分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
7. 骨的表面标志:长骨的表面标志有骨干突起和结节突起;短骨的表面标志有隆凸和嵴;扁骨的表面标志有切迹和粗隆;不规则骨的表面标志有棘突和横突。
二、关节学1. 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2. 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和滑膜。
3. 关节的运动:关节的运动包括屈曲、伸展、外展、内收、旋转和环转。
4. 关节的类型:关节的类型包括纤维性关节、软骨性关节、滑膜关节和间接性关节。
三、肌学1. 肌的构造:肌由肌腹和肌腱构成。
2. 肌的功能:肌的功能是收缩并产生运动。
3. 肌的类型:肌的类型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4. 肌的起止点:肌的起止点是指肌肉附着于骨骼或其他组织上的起点和止点。
5. 肌的配布:肌的配布是指肌肉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
解剖大一必学知识点总结解剖学是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大一学生来说,掌握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大一必学的解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一、人体解剖学概述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相互关系和结构特征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包括解剖学的基本概念、解剖学的分支学科以及解剖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
二、全身解剖学知识点1. 骨骼系统:包括骨的分类、骨的结构与功能、骨骼系统的部位和骨骼系统的疾病等。
2. 肌肉系统:包括肌肉的分类、肌肉的结构与功能、肌肉的部位和肌肉的疾病等。
3.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管的分类和循环系统的相关疾病等。
4.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的过程和呼吸系统的疾病等。
5.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系统的构造、消化器官的功能以及消化系统的疾病等。
6. 泌尿系统:包括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的功能和泌尿系统的疾病等。
7. 生殖系统:包括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殖系统的疾病和生殖过程等。
8. 神经系统:包括神经系统的组织、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神经系统的疾病等。
三、解剖学实践技能1. 解剖学标本的观察与记忆:大一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解剖标本,了解人体器官的具体结构,掌握解剖学术语和解剖学结构间的关系。
2. 解剖学手工绘图:通过手工绘图的方式,绘制人体器官、组织的结构,并标注重要的解剖学特征和术语。
3. 解剖学实验室的技巧:学生需要学习解剖实验室的相关操作技巧,如正确使用解剖工具和设备,掌握解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四、解剖学的临床应用解剖学对于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础知识和理论依据。
大一学生需要了解解剖学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明白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
五、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学习解剖学不仅仅是记忆知识点,还需要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大一学生应该了解解剖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如解剖学实验、解剖学观察和解剖学研究等。
解剖胸骨知识点总结一、胸骨的解剖结构1. 胸骨的位置:胸骨位于胸部正中,呈“T”字形,上端连接锁骨,下端连接肋骨。
2. 胸骨的组成:胸骨由三部分组成,从上到下依次为柄状部、体部和剑突。
柄状部连接锁骨,体部连接肋骨,剑突则是胸骨的末端。
3. 胸骨的表面解剖标志:胸骨表面有多个重要的解剖标志,包括胸骨切迹、腹侧切迹、附着面等,这些标志对于临床医学有重要意义。
4. 胸骨的骨质特点:胸骨呈扁平骨,骨质轻、坚硬,是连接上肢和躯干的重要桥梁。
5. 胸骨的血供和神经供应:胸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乳头下动脉和胸内动脉的分支,神经供应来自于胸腔前支和剑下神经。
二、胸骨的生理功能1. 支撑和保护功能:胸骨连接肋骨,构成了胸廓的骨架,具有支撑和保护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的作用。
2. 呼吸运动的支持:胸骨与肋骨的连接,通过呼吸肌的收缩、松弛帮助胸廓的扩张和收缩,从而支持呼吸运动的进行。
3. 建立心电图的参照点:心电图的导联中,常用胸骨为参照点,进行心电图的诊断与分析。
4. 肌肉和韧带的附着:胸骨表面有多个附着点,包括肌肉和韧带,在胸部的运动和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胸骨的相关解剖学知识1. 胸骨的相关疾病:胸骨是人体重要的解剖结构,不仅与多种胸部疾病有关,还可能受到外伤的影响,导致骨折等损伤。
2. 胸骨的手术操作:在心脏和胸部手术中,胸骨是重要的手术区域,包括开胸手术、心脏搭桥手术等,需要对胸骨进行解剖和操作。
3. 胸骨的X线解剖:X线解剖是对胸骨进行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发现胸骨的解剖异常和疾病变化。
4. 胸骨的解剖学研究:对胸骨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体解剖学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四、胸骨的临床意义1. 解剖学知识与临床实践:深入了解胸骨的结构、功能和相关解剖学知识,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2. 解剖学知识与手术操作:胸骨是临床手术的重要区域,对其深入了解,可以为手术操作提供重要的解剖学依据。
临床常用解剖知识点总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对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解剖学是必修课程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解剖学知识是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本文将总结临床常用的解剖知识点,帮助医学生和临床医生巩固和加深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
一、头颅解剖1. 头骨头骨是颅骨的集合,由额骨、颧骨、颞骨、枕骨、蝶骨等组成。
头骨的解剖结构对于颅内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非常重要。
2. 颅底颅底由颅骨底部和颅底骨上的软组织构成,其中包括脑干、颅神经、脑血管等重要结构。
颅底的解剖结构对于颅内手术的定位和手术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3. 颈部解剖颈部是头颈部的过渡部位,包括颈椎、颈部肌肉、颈部血管和颈部神经。
颈部解剖知识对于颈部外科手术和颈部血管和神经的临床操作非常重要。
二、胸部解剖1. 胸骨胸骨是胸廓的重要结构之一,胸骨的解剖结构对于胸廓外科手术和心胸外科手术非常重要。
2. 肋骨肋骨是呼吸运动的骨架支撑,对于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肋骨的解剖结构对于肺部手术和胸腔外科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3. 乳房乳房是女性的特有器官,乳房的解剖结构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4. 胸部腔胸部腔包括心脏、肺、食道、气管等重要器官,胸部腔的解剖结构对于心胸外科手术和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三、腹部解剖1. 腹壁腹壁是腹部的重要结构之一,腹壁的解剖结构对于腹部外科手术和腹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2. 腹膜腹膜是腹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腹膜的解剖结构对于腹膜炎、腹腔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3. 肝胆胰肝、胆囊、胆道、胰腺是腹部的重要器官,这些器官的解剖结构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4. 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肾脏的解剖结构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四、骨盆解剖1. 骨盆骨盆是人体下半身的骨架支撑结构,骨盆的解剖结构对于盆腔外科手术和骨盆外伤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2. 盆腔脏器盆腔脏器包括子宫、卵巢、阴道、直肠等重要器官,盆腔脏器的解剖结构对于盆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中职对口解剖学知识点总结一、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1.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形态和组织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体,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体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等各个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构造。
2. 人体的解剖学位置和方向解剖学上的位置和方向主要包括:头部、颈部、躯干、四肢等部位的位置和方向。
3. 人体解剖学的方法人体解剖学的方法主要包括:解剖学标本研究、解剖学模型研究、解剖学影像研究等。
4. 人体结构的层次人体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通过对这些层次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体结构和组织构造。
二、头颈解剖学1. 头部解剖学头部结构主要包括:颅骨、面颅骨、颅腔、鼻腔、口腔、眼眶等,在解剖学上,对头部结构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头部是大脑和感觉器官的重要部位。
2. 颈部解剖学颈部结构主要包括:颈椎、颈动脉、颈静脉、颈部淋巴、颈部肌肉等,在解剖学上,颈部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部位,对颈部的解剖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很多临床操作非常重要。
三、胸腹解剖学1. 胸部解剖学胸部结构主要包括:胸腔、心脏、肺、气管、食管等,胸部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重要部位,对胸部结构的解剖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很多内科学科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 腹部解剖学腹部结构主要包括:腹腔、肝脏、胃肠道、胰腺、脾脏、肾脏等,对腹部结构的解剖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很多外科操作和内科学科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四、四肢解剖学四肢结构主要包括:上肢(臂、前臂、手)和下肢(大腿、小腿、足),四肢是人体活动的重要部位,对四肢结构的解剖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很多外科操作和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中职对口解剖学的知识点总结,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为日后临床操作和医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解剖入门知识点总结一、解剖学的基本概念1. 解剖学的定义解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组织结构和器官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2. 解剖学的分支解剖学通常分为人体解剖学、植物解剖学和动物解剖学等几大分支。
其中人体解剖学是最为重要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组织的组成。
3. 解剖学的研究方法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解剖观察、器官切片、显微镜观察、组织化学染色、电镜观察等多种手段。
4. 解剖学的意义解剖学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对于医学、生物学、动物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解剖学的研究可以加深对生物体内部结构和组织的认识,为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提供重要的信息。
二、人体解剖学的组织结构1. 人体组织的分类人体组织可以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其中,上皮组织主要分布在皮肤和内脏器官表面,结缔组织主要构成了人体内部的支持结构,肌肉组织主要用于运动和内脏器官的收缩,神经组织则用于传递和接收神经冲动。
2. 人体器官的组成人体器官由多种组织结构组成,主要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不同的器官内部组织结构和组成不同,但都是由这些基本组织构成的。
3. 人体系统的组成人体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三、人体解剖学的生理功能1. 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新鲜空气,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 循环系统的功能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送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走。
3. 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并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4. 泌尿系统的功能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解剖学知识总结循环系统总论,心,头颈动脉,上肢动脉4学时第三篇脉管系统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封闭的连续管道系统。
机体通过脉管系统将营养物质、氧及激素等输送到各器官和组织,并收集它们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送到排泄器官,以保证器官和组织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
第一章心血管系统第一节总论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包括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心是动力器官,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静脉是引导血液流回到心房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于动、静脉之间呈网状的极微细血管。
血液循环途径及功能: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两条途径同时进行:1.自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分支→毛细血管(在此进行物质交换)→小静脉→中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体循环又称大循环―― 2。
自右心室→肺动脉干→各级分支→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肺内小静脉→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又称小循环――动脉间的吻合侧副吻合、动脉弓、动脉网等。
机能意义。
静脉间的吻合静脉丛、侧支循环。
机能意义。
动静脉之间的吻合动静脉吻合。
机能意义。
第二节心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及内腔结构:位置胸腔内,纵隔的前下部。
2/3在正中线左侧,1/3在正中线右侧。
毗邻关系外形似到置的圆锥体。
分:心底――朝向右后上方,由心房组成,连着出入心脏的大血管。
心尖――朝向左前下方,钝圆,游离,由左心室组成,平对左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厘米处。
胸肋面――隆凸,朝向前上方,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两面小部分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
膈面――平坦,朝向后下方,大部分由左心室、小部分由右心室构成。
右缘――由右心房构成。
三缘左缘――圆钝,斜向左下,由左心室、左心耳构成。
1下缘――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冠状沟――将心脏分为后上(心房)、前下(心室)两部。
三条沟前室间沟相当于左、有心室的分界线。
两沟在心尖右侧会合一心尖切迹。
后室间沟内腔结构心房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四个腔。
同侧房、室间有房室口相通,但左、右心房间和左、右心室间则被房间隔和室间隔分隔,互不相通。
右心门容纳静脉血,左心内室纳动脉血。
右心房――以界沟为界,分为固有心房和腔静脉窦两部分。
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冠状窦瓣、右心耳、界嵴(为界沟内面的纵行肌隆起)、卵圆窝(在右心房的后内侧壁――房间隔下部)、梳状肌、左房室口。
右心室――位于右心房的左前下方,以室上嵴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二部分:流入道可见:右房室口、三尖瓣、腱索、乳头肌及肉柱、隔缘肉柱。
流出道可见:动脉圆锥、肺动脉口及肺动脉瓣。
左心房――左心耳、四个肺静脉口、梳状肌及左房室口。
左心室――以二尖瓣前瓣为界分流入道和流出道二部分:流入道可见:左房室口(较右房室口略小)二尖瓣、腱索,乳头肌及肉柱。
流出道可见:主动脉前庭、主动脉口、主动脉瓣。
注意观察冠状窦口、卵圆窝、左、右房室口及主、肺动脉口的位置。
心壁的构造:心壁是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构成。
其中心肌层是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
心房肌薄,心室肌厚(左心室比右心室厚2―3倍),两者并不连续,分别附着在心脏的结缔组织支架上。
注意心内膜和心瓣膜的关系,心外膜与心包的关系。
房间隔和室间隔:房间隔较薄,其位置与正中矢状面呈45角,故左心房位于右心房的左后方,分隔左、右心房。
在卵圆窝处最薄。
室间隔分隔左、右心室,大部分由心肌构成,较厚称肌部。
室间隔上缘中部缺乏肌质,称膜部。
膜部的右侧面被三尖瓣隔侧缘附着缘分为上、下二部,上部分隔右心房和左心室,下部分隔着左、右心室。
结缔组织支架:心的结缔组织支架作为瓣膜和心肌的附着点,包括纤维环(环绕左、右房室口、主动脉口及肺动脉口)及纤维三角(左、右各一,位于主动脉口与左房室口之间及主动脉口与左、右房室口之间。
掌握心传导系的组成及机能:心传导系是由特殊分化的心肌构成,我括:窦房结――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是心脏正常地起搏点。
房室结――在房间隔下部右房侧心内膜下,冠状窦口的前上方。
房室束――从房室结前端起始一穿右纤维三角一室间隔膜部一室间隔肌性部顶端分为,左、右脚(左、右束支,左束支呈扁带状,右束支呈圆索状),最后分成许多细支,在心内膜下形成浦肯野氏纤维网,分布于室壁肌。
功能心传导系具有产生并传导激动的机能,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并使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保持协调。
当心传导系任何一个环节因病而受到影响,就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心律失常。
掌握心脏的血液供应: (一)动脉1.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窦,经左心耳和肺动脉间一冠状沟,分前室间支和旋支。
前室间支分布于左、右心室前壁的一部分,室间隔的前上2/3;旋支分布于左房壁和左室外侧壁。
22.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右窦,在肺动脉和右心耳间一冠状沟一膈面,分后室间支和左室后支,分布于右房壁、右室壁、左室后壁和室间隔后下1/3。
左、右冠状动脉尚发出其分支,同侧冠状动脉各分支之间和左、右冠状动脉之间均有广泛的吻合。
(二)静脉心脏的静脉一冠状窦一冠状窦口一右心房。
冠心窦位于冠状沟后部(左心房、室之间),收集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
而心前静脉与最小静脉,直接开口于心脏。
心包:心包是一个纤维浆膜囊,包绕心脏及大血管根部,可分为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后者又分脏、壁两层、壁层紧贴于纤维性心包的内面,脏层包于心肌层的表面,亦称心外膜。
脏、壁两层之间为心包腔,含小量浆液,可减少心活动时的摩擦。
心包横窦和斜窦是心包腔的一部分。
心包的作用。
心脏的体表投影及各瓣膜的听诊区:心脏在胸壁的体表投影可以下列四点的连线表示:1左上点在左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约1.2厘米; 2右上点在右第3肋软骨上缘,距胸骨约1厘米; 3右下点在右第6胸肋关节处;4左下点在左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厘米处(即心尖搏动处)。
瓣膜听诊区见教材。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动脉 2.静脉 3.心包横窦4.冠状窦 5.心尖切迹 6.房室交点 7.右心耳 8,室上嵴9.主动脉窦 10.心包裸区二、问答题:1 心血管系统包括哪些器官?2.肺循环与体循环的途径及功能如何?3.心脏位于何处?形态如何?在心脏前面可见到什么结构? 4.心的内腔包括哪些?各有何结构?5.正常时血液在心内的流向是怎样的?有哪些结构保证血液的正常定向流动? 6.详述营养心脏的动脉名称、来源、行程、分支和分布区域? 7.什么是心的传导系?包括哪几部分?各位于何处?有什么功能? 8. 心包可分为几部分?有什么作用? 9.心脏的静脉有哪些?是如何归流的?10.心尖与心腔的何部相对应?心的体表投影及心脏的听诊部位各在何处?第三节动脉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
体循环的动脉在机体内分布具有一定规律(与机体的构造、发育和功能等相适应)。
人体各部都有一动脉主干;在分布上有对称性、分节性及分壁支与脏支;多位于身体的屈侧,与静脉、神经伴行,与长骨平行;常以最短距离到达它所分布的器官;容积经常发生变化的器官(胃、肠等),其动脉多先形成弓状的血管吻合,由此再分支从器官的3四周进入内部。
掌握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的行程及动脉韧带的位置:肺动脉干起自右心室的动脉圆锥,在主动脉根部前方上升→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分别向左、右经肺门入肺,在肺内反复分支→肺泡壁,形成毛细血管网。
在肺动脉干分为左、右肺动脉的分叉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有条索状的动脉韧带(系胚胎期动脉导管的遗迹)。
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径及分部:向右前上方弓形向左后方主动脉为体循环主干,起自左心室,右侧第2胸肋关节后方第4胸穿膈的主动脉裂孔椎体,行于脊柱的左前方脊柱前方,达第4腰推体下缘高度分为左、右髂总动脉。
分部主动脉可分为四部:(1)主动脉升部为主动脉的起始部,发出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心脏。
(2)主动脉弓位于胸骨柄后方,弓的凸侧自右→左发出头壁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3)主动脉胸部位于后纵隔内。
(4)主动脉腹部位于腹膜后方,下腔静脉的左侧。
掌握颈动脉的起始、行径及分支: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
起始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白头臂干。
行径经胸锁关节后方→沿气管和喉两侧上升→甲状软骨上缘。
分支颈总动脉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二终支。
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及功能: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位置颈总动脉未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
颈内、外动脉分叉处。
功能压力感受器,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通过它反射化学感受器,当血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性地引起心跳减慢,末稍血管扩张,以降低血压。
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掌握颈外动脉的行径、分支及分布:行径甲状软骨上缘→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深面→腮腺内→下颌颈高度分为颈浅动脉和上倾动脉两个终支。
主要分支 1.甲状腺上动脉 2.舌动脉 3.面动脉 4.颞浅动脉 5.上颁动脉行径要点颈总动脉与喉之间。
舌骨舌肌深面。
咬肌前缘绕下颌骨下缘。
耳廓前方。
经颞下窝→翼腭窝,有一重要分支――脑膜中动脉,注意其行径与翼点的关系。
分布喉和甲状腺上部舌、舌下腺等。
下颌下腺、面部。
额、颓、顶部及腮腺等鼻腔、口腔、咀嚼肌、外耳道、中耳及硬脑膜。
掌握颈内动脉在颈部的行径:先在颈外动脉的后外侧上升→颈外动脉内侧→颅底,经颈动脉管人颅腔,在颈部没有分支。
掌握锁骨下动脉的起始、行径、分支及分布:锁骨下动脉为上肢的动脉主干。
4起始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
行径经胸锁关节后方→出胸廓上口→颈根部斜角肌间隙→于第1肋外侧缘延续为腋动脉。
以前斜角肌分为三段主要分支行径要点分布1.椎动脉颈椎横突孔→枕骨大孔→颅内、脑。
2.胸廓内动脉前胸壁内面(胸骨旁1.25厘米)终支为胸前壁、心包和膈。
腹壁上动脉和肌膈动脉3.甲状颈干于前斜角肌内侧发出甲甲状腺、颈及肩部。
状腺下动脉、肩胛上动脉等。
掌握腋动脉的起止及分支分布:腋动脉位于腋腔内,自第1肋外侧缘处,续于锁骨下动脉,在大圆肌下缘处,移行为肱动脉。
分支有胸肩峰、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分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旋肱前、后动脉。
营养腋腔各壁、乳房及肩部。
掌握肱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肱动脉是腋动脉的直接延续。
起止自大圆肌下缘处续于腋动脉,至桡骨颈高度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两终支。
行程肱二头肌内侧。
主要分支肱深动脉(行于桡神经沟内) 分布臂部及肘关节。
掌握桡、尺动脉的行径及分布范围:桡动脉:行径自肱动脉分出→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桡侧腕屈肌与肱桡肌之间→斜经拇长展肌和拇伸肌腱深面→手背→穿第一掌骨间隙→手掌。
主要分支掌浅支及拇主要动脉。
分布范围前臂及手。
尺动脉:行径自肱动脉分出→斜越肘窝→尺侧腕屈肌深面→豌豆骨外侧入掌。
主要分支骨间总动脉及掌深支。
分布范围前臂及手。
掌握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位置和分支:掌浅弓掌深弓组成尺动脉末端和桡动脉掌浅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