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操作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121.00 KB
- 文档页数:6
肺功能仪操作规程
《肺功能仪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确保肺功能仪的安全操作和有效使用,制定本规程,规范肺功能仪的操作流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医务人员在使用肺功能仪时的操作行为。
三、操作流程
1. 开机前的准备
(1)检查设备电源线及连接线是否完好。
(2)检查呼吸气流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是否干净。
(3)检查加热湿化器的水箱是否有足够的水。
(4)将肺功能仪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避免受到外界震动。
2. 操作步骤
(1)打开肺功能仪电源开关,等待设备自检完成。
(2)在设备上选择相应的测试项目,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3)在进行吹气前,进行标定操作,保证传感器准确。
(4)让患者佩戴好口罩或嘴唇夹,用力吸气,然后用力吹气。
(5)根据测试结果,将数据记录在病历上,并进行相应的分
析和判读。
四、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要保持手部清洁,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污染传感
器部件。
(2)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更改设备参数。
(3)使用完肺功能仪后,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设备干净卫生。
五、其他
任何未尽事宜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寻求帮助。
通过本规程的规范操作,可以保证肺功能仪的精准测试,并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肺功能操作要点范文一、肺活量测定1.准备工作:清空口腔和鼻腔,站立或坐立姿势,保持舒适的姿势。
2.测定方法:使用肺活量计或呼气流量仪等设备,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测定。
3.测定顺序:先进行最大吸气后再进行最大呼气,分别记录吸气肺活量和呼气肺活量。
二、肺功能评估1.准备工作:清空口腔和鼻腔,使用特殊的呼吸面罩或鼻夹进行测试。
2.测定方法:使用肺功能仪器,根据具体测试项目进行操作,如用力呼气、描记量、峰流速度、强迫呼气容积等。
3.测定项目:包括肺活量、呼吸功能、通气功能、弹性功能等各项指标。
三、气体交换分析1.准备工作:清空口腔和鼻腔,使用特殊的呼吸面罩或鼻夹进行测试。
2.测定方法:使用气体交换仪器,通过分析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浓度和体积来评估气体交换功能。
3.测定指标:包括肺泡-动脉气体分压差、肺泡通气、呼吸频率、死腔通气等。
四、注意事项1.操作正确:操作时要根据具体测试项目的要求进行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2.注意安全: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测试者受伤或不适,确保测试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结果分析:测试结果应与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等综合评估,以得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总结:肺功能操作是一种了解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部功能,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肺功能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需要注意安全,确保测试者的舒适和安全。
最后,结合测试结果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肺功能测试技术操作规程
1、本规程适应于肺功能测试人员。
2、肺功能仪调协环境要求。
2、1肺功能仪要配备稳压电源仪。
2、2室内温度及气压的高低要相对稳定。
2、3室内通风条件要好、整洁、操作方便、协调。
3、测试技术要求。
3、1检查电源线路,器械有无漏电短路现象,必要时接好保护地线,使着安全并减少干扰。
3、2肺功能仪上各种控制钮的位置是否处于正常的标准位置上。
3、3拨开肺功能仪电源开关,预热10-15分钟,达到稳定的工作态。
3、4在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之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主,临床症状等,排除肺功能检查禁忌症,防止检查意外。
3、5嘱检查休息五分钟后,取站立式,然后记录被检查者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测试记录。
根据患者深吸、深呼及用力玉出气体的描图,精神计算各项指标,作出诊断并报告。
4、肺功能检查完毕,关闭一切电源,进行消毒,清洁仪器。
5、建立受检者肺功能检查档案并妥善保存。
肺功能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肺功能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1. 引言肺功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肺部功能及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肺功能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
2. 什么是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通过一系列测试来评估肺活量、通气功能和气体交换等关键指标。
这些测试包括肺活量测定、肺通气功能测定、气体交换测定等。
3. 肺功能操作流程肺功能测试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前期准备在进行肺功能测试之前,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患者需要在测试前空腹,并避免进食或喝水2小时。
患者需要松紧适中的穿着舒适的衣物,以便进行自由呼吸。
另外,如果患者正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或其他相关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或调整。
3.2 测量肺活量肺活量测定是肺功能测试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使用呼吸式肺活量仪或封闭式肺活量仪来测量。
患者需要深呼吸然后完全吹气,测试人员会记录患者的最大呼气量,以评估肺活量。
3.3 测定肺通气功能肺通气功能测试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容积曲线等指标的测定。
通过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道阻力和肺弹性等指标。
测试人员会指导患者按要求进行深呼吸,然后通过测量呼气流速和容积来绘制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3.4 测定气体交换功能气体交换功能测试通过测定肺泡通气和血液氧气饱和度等参数来评估气体交换。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肺弥散功能测试和动脉血气分析。
肺弥散功能测试可以评估肺泡通气,而动脉血气分析可以评估血液氧气饱和度。
3.5 结束测试在完成所有测试后,测试人员会向患者解释测试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建议。
患者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使用药物、进行康复训练等。
4. 注意事项进行肺功能测试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1 配合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测试人员的操作指导,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避免过度用力在进行肺活量测定和用力呼气等测试时,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防引起身体不适或损伤。
呼吸内科肺功能检查标准操作规程(SOP)【目的】规范肺功能检查的操作过程,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范围】在呼吸内科进行的肺功能检查项目,包括强迫脉冲震荡、肺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等。
【操作步骤】一、预热定标。
二、输入病人详细数据资料:1、住院号+诊断:例如155236哮喘;2、测试号+检查项目:例如01激发试验;3、印象栏开始输入患者病史记录。
三、肺功能测定:操作者戴上一次性手套,接上咬口器。
(一)强迫脉冲震荡测定:1、关上筛网(关紧)。
2、放松过紧的胸衣或腰带;3、点击震荡程序;4、端坐,下颌微抬。
5、点击开始。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1、打开筛网;2、指导并示范病人呼吸动作;3、点击通气功能测定程序;4、端坐,下颌微抬。
口含咬口器,包紧勿漏气,夹上鼻夹;5、测定并质控。
质控:(1)用力最快速度吹气,吹出呼气峰;(2)呼气要呼至残气位,出现平台2秒以上。
(3)重复操作两次以上,FVC变异率<5%或绝对值<100mL。
(三)支气管激发试验:1、注意询问用药史;2、点击激发试验程序;3、先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4、肺通气功能测定,一秒率<70%者做舒张试验;5、一秒率降低20%以上者,使用舒张剂,肺功能回升至70%以上才结束检查。
(四)支气管舒张试验:1、注意询问用药史;2、先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3、点击舒张试验程序;4、再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
【参考依据】Jaeger肺功能仪使用说明书。
肺功能室操作规程I、目的:建立各项肺功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获得准确的测定参数。
II、范围:适用于6200、2100、运动肺功能及营养代谢的仪器操作。
III、规程:1、测量前准备:1.1允许下列人员进行该项检查:肺功能专业医生、技师或护士及指导进修医师/技师;1.2该项检查须在试验方案规定的时间进行;1.3接通电源;1.4打开氧气及混合气体;1.5打开计算机、打印机;1.6打开肺功能仪预热10-30分钟;1.7流速传感器进行校正,其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不得>103﹪或<97﹪1.8输入病人的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种族、身高、体重等)2.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2.1 肺通气功能测定;2.1.1选择要测定的项目键(如FVC、MVV);2.1.2向病人说明吸呼动作的要领,取得病人的充分配合;2.1.3受试者取坐姿(在舱内或舱外),含好咬口,夹好鼻夹,关好舱门;2.1.4测定FVC时嘱病人先深吸气至肺总量,然后用最大力气、最快速度呼气,呼至残气位;2.1.5检查者在受试者呼气过程中以手式或语言敦促病人用力快速呼气或吸气(少数民族尽可能用本民族语言);2.1.6测定MVV时嘱病人用最大力气,每分60-80次速度呼吸12秒钟;2.1.7重复测试直至结果满意。
2.2肺容量测定:2.2.1选择要测定的项目(VC、FRC);2.2.2受试者取坐姿,含好咬口,夹好鼻夹;2.2.3向受试者说明试验目的及动作要领;2.2.4测定VC时嘱病人平静呼吸4次以上;接着吸气(呼气)至肺总量(残气位),然后呼气(吸气)至肺总量(残气位)后转为平静呼吸;2.2.5测定FRC(氮冲洗法)时先调节好N浓度(75-80﹪),流速传感器零校正,然后嘱病人平静呼2吸;为1。
4﹪)后,即结束试验,保存结果;2.2.6当肺内氮平衡(呼出N22.2.7检查过程中观察病人嘴唇密封咬口,不漏气,病人尽可能平静呼吸;2.2.8重复测试直至获得满意结果,两次测试间隔5-15分钟。
肺功能操作规程
《肺功能操作规程》
在进行肺功能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规程和步骤,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肺功能操作规程的一般步骤:
1. 进行术前准备:在进行肺功能测试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也需要对受检者进行基本信息的登记和了解受检者的相关病史。
2. 受检者准备:受检者需要在测试前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避免饮食和运动等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如吸烟、喝咖啡等。
同时,受检者需要对测试过程进行了解,以保持配合度。
3. 进行检测: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受检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呼吸方式和力度进行测试。
通常包括肺活量测定、呼气流速测定、弥散功能测定等项目。
4. 结果记录和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包括测定数值和曲线图等。
根据测试结果,医生可以有效地了解受检者的肺功能情况,以进行诊断和治疗。
5. 结束和报告:测试结束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医生应及时向受检者和相关部门报告测试结果。
总之,严格遵守《肺功能操作规程》对于确保肺功能测试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受检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肺功能仪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将传感器的插头分别插入相应插座内。
2、打开电源按键接通电源。
3、在主菜单状况下,输入受检者人体参数。
4、在主菜单状况下按FVC键进入用力肺活量测试。
受检者取坐位,捏住鼻子,含住口嘴,按下START 键,嘱受检者深吸气到肺总量位,然后让受检者以最大的力气、最快的速度呼气至残气位,此时测试仪同步显示出用力肺活量曲线。
当测试曲线停止移动时,按下STOP键,计算测试数据后,将回到测试数据窗口,显示测试结果,返回主菜单,上传数据。
5、关机,关闭电源。
肺功能仪操作规程开稳压电流→显示器→打印机→主机→开机箱→预热20分钟以上→打开各种气瓶→连接clip到定标筒上→点击显示屏的Breeze→再点击“calibrate”进入定标界面→流速管定标→输入环惊静参数(温度,湿度,大气压)→点击“zero,flow”→再点击“start”→平滑均匀的连续推拉定标筒→校正成功→点击“ok”→从定标筒上取下clip.关箱门→再点击工具栏上的“pleth”→校正体描箱压和口腔压→校正成功后→点击“ok”→点击工具栏上的“open”图标,打开病人资料→点击“new”进入新病人窗口→输入受检者身高,体重,性别,年龄,药物史和病史等相关资料→点击任务栏上所需检测的项目进入测试界面→向病人耐心细致地解释,示范操作步骤,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SVC的测试点击SVC签→解释,示范过程→鼻夹夹住鼻翼,口含流速管,口角无漏气→点击start →让病人自然平静的呼吸→四次平稳的潮气呼吸后→嘱病人呼气到残气位→再让其吸气到肺总量位→点击stop→点击回访模式图标→双击测试图形→调整测试图形的潮式呼吸基线→至少检测四次,每次差异不超过5%或200ml以内→选择结果。
二.FVC的测试点击FVC签→点击start键→嘱病人正常呼吸一,二次后,让其深吸气至肺总量位→再用力快速呼气至残气位→再深吸气→点击stop,至少检测三次(反复测试,直到标准图形),图形要标准,正常→选择结果及图形(二次FVC及FEV1的值相差不超过200ml)。
三.MVV的测试点击MVV签(做MVV时倒计数)→正常呼吸数次→点击start→嘱病人以最快速度最深幅度呼吸→持续12秒,机器会自动结束测试。
四.RA W的测试点击RA W签进入阻力测试界面→连接流速管到呼吸臂上→向病人充分解释,示范→夹鼻,口含流速管,双受轻压于脸颊→关箱门→嘱正常呼吸→点击 start→四次平稳的潮气呼吸后→点击next键→嘱病人轻快地作喘息动作→阻力环要标准(开阀期间随时清除大小不当的环),呼吸频率适当(60-120次/分)→再点击next键关阀,作胸廓气量(持续喘息动作)→完成闭环测试,当阀打开时,指示病人完成SVC的测量→点击stop键→测试至少三至五次(重复RA W及TGV测试的结果在10%以内)→在回访模式下调整开环和闭环的斜率→选择结果。
肺功能正常操作方法
肺功能正常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确保测试环境安静舒适,没有烟雾或异味。
确认测试设备的准备情况,包括气流计、嘴咬环等。
2. 坐姿:坐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保持身体放松,抬头挺胸。
3. 嘴唇紧闭:将嘴唇紧闭,不要张开嘴巴。
4. 深呼吸: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气,准备开始测试。
5. 吸气:将测试设备的嘴咬环放在嘴唇上,尽量将气流计的指针推到最大刻度。
6. 快速呼气:用力地快速呼气,使气流计的指针尽量达到下降到刻度表上一定位置。
7. 充分吸气:迅速吸气,将气流计的指针尽量推向最大刻度。
8. 重复测试:重复上述步骤2至7,通常需要进行3次测试,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9. 记录结果:记录每次测试的数据,包括吸气量和呼气量等。
10. 结束测试:测试完成后,放松身体,适当休息,确保呼吸恢复正常。
总之,在进行肺功能正常操作前,需要确保测试环境良好,姿势正确,遵循测试步骤,并进行多次测试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意义】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适应症】1.呼吸功能的评价:利用肺功能检测结果可对受试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明确其呼吸功能是否减损、减损程度、减损类型等。
2.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干预策略的制定。
如呼吸困难的鉴别、外科术前评估、内科慢性支气管肺病干预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等。
3.肺切除术及上腹部手术前肺功能评估,规避手术风险。
4.康复方法的选择或运动处方的确定。
5.职业病伤残等级评估及劳动能力的鉴定。
【禁忌症】1.活动性咯血;2.活动性肺结核;3.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巨大肺大泡不准备手术者。
4.心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加剧心绞痛或者引起血压改变,或者最近有心肌梗塞或肺栓塞;5.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管瘤(胸内压增高会引起破裂的危险);6.近期的眼部手术,如白内障。
【用物准备】肺功能仪、一次性口含嘴、鼻夹,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罐。
【操作程序】1.询问病史,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及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2.输入患者基本信息。
3.用鼻夹将患者鼻子夹住,指导患者保持用嘴呼吸。
4.尽可能含紧一次性口含嘴,保证测试过程中不漏气。
5.根据检查项目通过口令指导患者配合即时做呼气和吸气动作。
6.采集数据,分析并打印报告。
【注意事项】1.在检查前如果被怀疑为哮喘,在检查前须停用平喘药物,停药时间要遵照医嘱。
2.凡是有血压不稳定或者心脏病发作等禁忌症的患者暂时不能做肺功能检查。
3.在检查肺功能前,要调整呼吸,等呼吸稳定后再接受检查。
肺功能训练操作流程及其评价标准肺功能是人们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
肺功能训练被广泛应用于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肺功能训练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的评价标准。
一、操作流程1. 确定训练目的:在进行肺功能训练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训练的目的。
目标可以是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肌肉力量或者增强呼吸系统的适应能力。
根据不同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2. 训练设备准备:肺功能训练所需的设备有气流计、肺活量计、呼吸抗阻器等。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按照指导手册进行操作和调试。
3. 热身准备: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有氧运动或伸展运动,以增加身体的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
4. 呼吸训练:根据训练目的选择相应的呼吸训练方法,如深呼吸、腹式呼吸、吹气训练等。
通过逐渐增加呼气时间、吸气深度或者减少呼气阻力等方式进行训练。
5. 强化训练:利用呼吸抗阻器等辅助设备进行呼吸肌肉的强化训练。
根据个体情况,逐渐增加阻力,提高肺功能和呼吸肌肉力量。
6. 训练周期和频率:根据个体需求和训练计划,制定适当的训练周期和频率。
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5次的肺功能训练,每次20-30分钟。
7. 训练评估:每次训练后,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呼吸频率、肺活量、肺功能测试结果等。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计划和目标。
二、评价标准1. 呼吸频率: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呼吸频率在每分钟12-20次,儿童稍高。
通过掌握正常呼吸频率范围,可以评估训练后的呼吸节奏和调节能力。
2. 肺活量:肺活量是指在自然吸气和最大吸气后的最大呼气。
通过测量肺活量,可以评估肺功能的改善程度。
3. 肺功能测试:肺功能测试是通过呼气流速测定仪等设备,对肺功能进行客观评估。
包括用力呼气容积、峰流速等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评价肺功能的恢复和调节能力。
4. 功能锻炼效果:根据个体情况,评估肺功能训练的效果。
包括身体感受、运动耐力的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改善等。
肺功能操作规程
1、慢肺活量测定
按F2键后,屏幕上出现与地面平行的水平线后让病人接上咬口嘴,平静呼吸10次,
再按F2,告诉病人先缓慢地将气全部吐出来,然后再缓慢地吸饱气,吸饱气后再全部呼出来一直呼到不能再呼为止,最后回到平静呼吸, 按F7计算结果并结束检查。
2、流速容量环及最大通气量
按F3键后,让病人接上咬口先平静呼吸,然后要让病人用力、快速吸气到不能再吸为止,吸饱气后不能停顿 !!马上开始以最大能力、最快速度用力呼气!最后要深吸一口气或回到平静呼吸。
按F7键保持并计算结果。
3、每分最大通气量
按F4键会出现3条竖线,(反复按F4键使水平线不能达到第二条线,)
让病人+接上咬口,然后指挥病人立刻开始努力地大口喘气,直到自动停止(大约12秒),同时参数栏内显示检查结果。
具体方法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能力、快速换气(如百米跑后的大口喘气),一般以1次/秒为宜。
作之前要让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并详细告诉病人MVV的做法。
第一步按F4 反复按F4 开始努力地大口喘气
2、气道助力测定
关闭IOS测试头后面的终端阻力器窗口。
点击脉冲振荡图标就能进入脉冲振荡的检查程序,按“OK”键开始零点校正,一定要等到听到“嗒嗒”声后,同时屏幕上出现与地面平行的水平线,这时才能让病人接上咬口嘴,告诉病人放松地平静呼吸。
等呼吸波平稳以后,按“2”号图标开始记录,至少要记录2个呼吸周期以上的平稳呼吸波,一般建议记录30-45秒,按“7”号图标停止记录并分析计算。
F7。
肺功能操作流程范文1.患者准备:a.确认患者身份,并解释肺功能测试目的和过程。
b.让患者坐直,并提醒他们在测试过程中保持稳定和放松。
c.检查患者是否有任何禁止食用或吸入的物质,如咖啡因、香烟或特定药物。
2.设备准备:a.确保肺功能测试设备已经正确校准,并检查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b.检查测试设备的消耗品,如口罩、滤纸和砝码,并做好替换准备。
3.操作步骤:a.让患者用漱口水清洁口腔,并确保没有吃东西或饮水。
b.让患者戴上鼻夹,以防止空气从鼻子进入。
c.让患者选择一个合适大小的口罩,保证其能够完全覆盖口部,并且没有漏气的地方。
d.检查患者是否合适地放置好嘴唇在面罩上,嘴唇要尽可能紧贴面罩边缘,以避免漏气。
e.让患者呼气尽可能多,直到没有气体从面罩中溢出。
然后让患者深吸一口气,并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吸气,然后迅速而彻底地排空肺部空气。
f.重复该步骤3-5次,以确保获取准确和可重复的测量数据。
4.数据分析:a.将数据导入计算机或肺功能测试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
b.针对每一个生理参数(如FEV1、FVC、PEF等)进行测量结果的计算和分析。
c.比较测量结果与正常参考值,以判定患者肺功能的健康状况。
d.如果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数据分析(如流速容积纠正、气道阻力计算等)。
5.报告生成:a.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生成肺功能测量报告,并解读结果。
b.报告中应包含患者个人信息、测量参数结果、与正常参考值的比较、潜在的健康风险和建议的后续步骤。
1.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卫生性,防止交叉感染。
2.向患者详细解释测试过程,消除患者的紧张和不安。
3.监测患者的呼吸过程,确保他们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呼吸。
4.如果患者感到不适或有任何问题,应及时停止测试并寻求医生或技术人员的帮助。
5.术后清洁设备,以确保下一次使用时的卫生性。
肺功能仪操作规程肺功能仪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测量和评估呼吸道功能,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肺部疾病。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准确测量和分析肺功能数据非常重要。
以下是肺功能仪的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a.检查肺功能仪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b.准备好所需的测试材料和器械,如流量计、面罩或嘴咬片等。
c.确保测试环境安静、干净,并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2.患者准备:a.向患者解释测试目的、方法和可能的不适症状。
b.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坐姿或立姿,并确保正常呼吸。
c.根据需要,要求患者停止使用一些药物,如支气管舒张剂,以避免干扰测试结果。
3.操作步骤:a.将流量计连接到肺功能仪,并校正零点和灵敏度。
b.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如肺活量测定、气体扩散能力测定等。
c.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指示,正确放置面罩或嘴咬片,并确保其与患者的口鼻密封良好。
d.让患者按照指示进行呼吸,如深呼吸、快速呼吸或慢性呼吸等。
e.同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评估测试的可靠性和患者的耐受性。
f.在完成每项测试后,仔细记录测试结果和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
4.数据分析:a.将测试数据导入电脑或专门的数据分析软件中,以得到详细的呼吸功能曲线和指标。
b.分析和比较患者的测试结果与正常值或基准值,以评估其肺功能的健康状况。
c.根据分析结果,及时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建议或采取进一步的诊断措施。
5.结束工作:a.完成测试后,将设备彻底清洁和消毒,以确保下一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b.更新患者的测试记录和报告,并妥善保存相关文档。
总之,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准确和可靠地评估肺功能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要与患者积极沟通,确保其理解和配合,并根据需要进行专业解释和指导。
肺功能仪使用SOP
目的
本SOP适用于肺功能仪的使用。
旨在规范操作流程和保证操作过程满足安全、可靠和准确的要求。
适用范围
本SOP适用于所有使用肺功能仪的人员。
规范流程
1. 准备:确认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并已连接电源插座,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校准状态。
2. 坐姿测量:通过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测量操作。
3. 站立测量:对需要进行站立测量的人员,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测量操作。
4. 数据记录:在完成测量后,确保数据记录完整、准确。
5. 设备清洁:测量后,关闭肺功能仪电源,卸下呼吸管并彻底清洁消毒。
注意事项
1. 必须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才能进行测量。
2. 尽量保证测试服装舒适适宜,穿紧身衣物或高跟鞋等不舒适
的服装可能影响测试结果。
3. 操作前应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所有器材和物品准备就绪,
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使用该设备的技巧和操作流程。
5. 完成测量后,及时清洁消毒,以确保下一次使用前设备干净、卫生。
6. 十分重要的是,本SOP适用于SOP规定的操作流程,不适
用于实验室操作。
总结
本SOP详细介绍了肺功能仪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助于
使用者正确认识肺功能仪的操作流程,提高操作经验和技能。
同时
也有助于提高测试过程的可靠性、准确性。
肺功能测定常规肺功能测定包括肺容量测定、通气功能测定和弥散功能测定。
它们可以反映气道、肺实质、肺血管和呼吸肌的功能,在疾病诊断、治疗随访和功能判断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肺容量测定测定方法:•让受试者吸气到最大程度即肺总量(TLC)位,再全部呼出。
•用肺量计测量呼出气的容积和速度。
•慢慢呼出的气体得出肺活量(VC)。
•TLC和残气(RV)的测定需要另外的技术-气体稀释法、体积描计法。
结果判断:•利用正常值预计公式得出该受试者的预计正常值。
•实测VC/预计VC<80%,实测TLC/预计TLC<80%被示为异常。
•RV/TLC>40% 被示为异常。
临床应用:•TLC减低主要见于限制性肺疾患,还见于肺占位性病变、肺组织受压、胸廓畸形、胸膜肥厚等;TLC增加见于肺气肿、老年肺。
•VC的临床意义与TLC类似,但VC可因RV增加而减低。
•VC可用于监测神经—肌肉疾病患者。
当VC<10-15ml/kg或者3倍潮气量时提示患者出现了进行性呼吸衰竭。
•RV增加提示胸廓或肺弹力减退或气道阻力增加,如肺气肿。
通气功能测定测定方法:●在肺总量位,用力以最快的速度呼气,此时全部呼出的气体即是用力肺活量(FVC)。
●第1秒钟呼出的气体容积称为1秒量(FEV1),这种动态容积常与FVC结合应用。
●平均用力呼气流速是指呼出25%VC到75%VC之间的呼气流速(FEF25-75%)。
●在12-15秒内做深而快呼吸所达到的最大通气量乘以5或4得出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MVV也可以通过FEV1×40估计。
结果判断:•FEV1和FVC低于预计值的80%被认为是低于正常。
•FEF25-75%的正常低限是预计值的50%。
•MVV正常应大于预计值的80%。
临床应用:•FEV1和FVC不成比例的减少(即FEV1/FVC%下降,<70%)是判断气流阻塞的“金指标”。
EFV1%(实测/预计)是判断阻塞程度的主要依据。
•FVC减少,但FEV1/FVC正常或升高时,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应用β2兴奋剂后判断支气管扩张反应:FVC和/或FEV1至少提高12%,并且绝对容量增加200ml。
•FVC被推荐为随访结节病的最佳指标,当变化10%有意义。
•流量—容积环判断上气道阻塞(UAO)的价值非常大。
•MVV是判断呼吸肌功能障碍和气道阻力增高的敏感指标,但缺乏特异性,MVV/ FEV1小于25可能提示UAO。
弥散功能测定测定方法:●用一氧化碳作为测试气体,测定方法有:单次呼吸法、恒定状态法和重复呼吸法。
结果判断:•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受血红蛋白浓度、肺泡容积(VA)等因素的影响,故DLCO 测定值应做血红蛋白校正(DLCO),必要时做VA校正(DLCO/ VA)。
•DLCO正常值应大于预计值的80%。
临床应用:•DLCO敏感性高,特异性低。
•肺间质病、肺气肿及肺血管病可引起DLCO降低。
常用于评价有呼吸道症状、慢性气道疾病、肺间质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可在治疗过程中作系列测定以评价疗效。
气道反应性测定方法(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反应性是指气道对于各种物理、化学、药物或生物刺激的收缩反应。
气道反应性增高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气道炎症的间接反映。
绝大多数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
对于症状体征不典型患者,或有可疑哮喘病史,或处于缓解期者,肺功能检查结果(FEV1)接近正常或正常者,气道反应性测定可作为除外或确定诊断的有力依据。
连续观察有助于判断触发原因、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对于哮喘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平喘药的疗效评定也有重要意义。
但是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并非都是哮喘,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乙酰甲胆碱、组织胺吸入激发试验]一、受试者应具备的条件1.疑为哮喘或哮喘患者受试时症状已缓解,无呼吸困难和听不到哮鸣音。
2.试验前FEV1≥70%预计值。
3.停用茶碱类、β2-激动剂及抗胆碱药物及吸入糖皮质激素12小时,停止口服糖皮质激素48小时,停用抗组织胺药物48小时。
4.进行激发试验前须经医生检查,心和(或)肺功能不全,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等不宜进行本项试验。
二、药物的稀释与保存用生理盐水稀释磷酸组织胺或氧化乙酰甲胆碱,冰箱中4℃保存,可用2周。
三、试验方法潮气法1.采用Wright或Devilbiss No646雾化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50psi, 5L/min。
2.组织胺(His)或乙酰甲胆碱(MCH)浓度0.03~16mg/ml,倍倍递增。
3.测定步骤:(1)受试者休息15分钟,先测定FEV1基础值,测两次,取其高值。
(2)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分钟,测定FEV1,与基础值相比降低不到10%,继续下一步试验;降低10%以上者,休息5分钟再吸入生理盐水重复测定FEV1。
(3)从最低浓度开始,顺次吸入更高浓度的组织胺或乙酰甲胆碱,采用潮气法呼吸,每一浓度呼吸2分钟,之后再测定FEV1,直至FEV1较基础值降低量≥20%时终止试验,然后吸入适量支气管扩张剂。
(4)由最末两次吸入药物浓度的对数标度求出PC20-FEV1(使FEV1下降20%所需激发药物的浓度)的对数,其反对数为PC20-FEV1,PC20-FEV1 <8mg/ml者为气道反应性增高。
计量法1.采用Devilbiss No 40雾化器对气溶胶排出量加以校准,每揿平均排出量为0.003ml,每次试验用5个雾化器,分别加入生理盐水和4级不同浓度的激发药液。
2.组织胺或乙酰甲胆碱浓度为50、25、6.25和3.125 mg/ml 四级,药物吸入顺序和计量见表1。
表1 药物吸入顺序和剂量累积量顺序浓度揿药次数(mg/ml) 组织胺乙酰甲胆碱1 3.125 1 0.03 0.052 3.125 1 0.06 0.103 6.25 1 0.12 0.24 6.25 2 0.24 0.45 25.0 1 0.49 0.86 25.0 2 0.98 1.67 25.0 4 1.8 3.28 50.0 4 3.9 6.49 50.0 8 7.8 12.83.测定步骤:(1)受试者休息15分钟,测定基础FEV1,测两次,取其高值。
(2)将雾化器口含管放在上下牙之间,闭唇,夹鼻夹,先吸生理盐水,平静呼吸3次,然后由功能残气量(FRC)位开始缓慢吸气1~2秒钟至肺总量(TLC)位,屏气3秒钟后再呼气。
开始缓慢吸气时由术者手控雾化器皮球,给予生理盐水一揿,60秒钟后测FEV1。
两次差值须<100ml,取其高值。
(3)按表1依次顺序吸入药物,方法同上。
吸完每一剂量后测FEV1,然后立即再吸下一个剂量,直至FEV1较吸盐水后FEV1降低量≥20%,或达到最高剂量,终止试验,吸入支气管扩张剂。
(4)受试者无哮喘史,吸入第1、2剂量后无反应或FEV1下降不到10%者,可以缩短试验过程,第3、4或第5、6剂量,连续吸入3揿量。
4.气道反应性指标:PD20-FEV1(使FEV1降低20%所需药物累积量:His PD20-FEV1 <7.8μmol或Mch PD20-FEV1<12.8μmol/L,为气道反应性增高(PD20计算方法同PC20)。
Astograph法(强迫振荡连续描记呼吸阻力法):简便可靠,有条件的单位也可试用。
可用微型峰流速仪测定PEF,计算PD20-PEF,用于群体筛查。
缺乏组织胺、乙酰甲胆碱的试验室,可试用蒸馏水,高张盐水、心得安等方法进行激发试验,但相应方法有待标准化。
在完成非特异性药物激发试验后为进一步查明引起哮喘的具体变应原,还应根据需要吸入可疑特异性变应原,进行特异性激发试验,试验中应小心谨慎,切实保证受试者的安全。
[运动试验]平板跑步法1.禁忌症:(1)心脏病、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2)肺功能不全、FEV1 <70%预计值。
(3)哮喘发作期。
(4)年老体弱及行动不便者。
2.检查前准备:(1)准备好急救用品,向受试者说明试验方法,并示范。
停用各种支气管扩张药物(时间同药物激发试验),记录平静状态时的心电图, 测血压。
(2)目标心率,一般取次极限心率(90%极限心率),见表2。
(3)目标速度(MPH)=0.72+0.02×身高(cm)。
(4)坡度:<20岁10%~15%,20~30岁5%~10%,>30岁<5%。
3.试验方法:(1)测基础肺功能重复2次,取最佳值,以FEV1(或PEF,SGaw)作为观察指标。
(2)受试者站在水平活动平板上,双手握扶柄跟随平板速度踏跑。
起始速度1~2MPH,逐渐增加,30秒左右达到目标速率,同时增至相应坡度。
一般在目标速度下运动2分钟左右心率可达70%极限心率。
如相差较大,应适当调整平板速度或坡度,达到目标心率后再持续踏跑6分钟。
(3)运动停止后1、5、10、15及20分钟测定FEV1,计算运动后FEV1较基础值降低的百分率:FEV1下降率=FEV1基础值-运动后FEV1最低值/FEV1基础值×100%,以此值>10%作为运动性哮喘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4)试验应在心电图、血压监测下进行,运动中如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或发黄、心绞痛、明显心律失常、进行性ST段下移、收缩压降低2.67kPa(20mmHg) 以上或收缩压≥26.7kPa(200mmHg)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给予相应处理。
踏车法:检查前准备同上,应用自行车功率计测定,踏车负荷从12~16瓦起,每分钟递增30~40瓦,直至心率达到预计最高心率80%左右,在该负荷下继续踏车6分钟,使心率在运动末达到预计最高值的90%。
运动中频率应保持在60~70转/分,运动停止后测定FEV1的时间同上,当FEV1最大下降率>10%时为试验阳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气道阻塞可逆性测定)一、适应症受试患者基础FEV1 <70%预计值,且无吸入β2激动剂的禁忌症。
二、试验方法受试者先测定基础FEV1(或PEF),然后用MDI吸入200~400μgβ2激动剂(如舒喘灵),吸入后15分钟重复测定FEV1(或PEF)。
为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靠,在正式试验前应检查患者吸入技术是否正确,对于初次吸入MDI或不能很好掌握吸入技术者医生或技术员应亲自示范,教会患者正确使用MDI。
三、计算方法FEV1(PEF)改善率=[吸药后FEV1(或PEF)- 吸药前FEV1(或PEF)]/吸药前FEV1(或PEF)×100%,如改善率≥15%则认为试验阳性。
四、临床意义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有助于哮喘的诊断,但结果阴性则不足以据此否定哮喘的诊断,尤其是晚期重症患者或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哮喘患者。
此外约10%的COPD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可为阳性。
注释1.为了充分地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阻塞是否真正不可逆, 对于吸入β2激动剂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患者还可进一步进行口服强的松试验,每日20~30mg ,连服1周,之后复测FEV 1(或PEF ),如1周后改善率≥15%,仍可以认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