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员工工龄工资如何计算公式
- 格式:docx
- 大小:13.24 KB
- 文档页数:4
公司辞退离职补偿是怎样计算的
1.工资补偿:工资补偿是指公司根据员工的工龄,支付其剩余年限内的工资。
根据《劳动法》规定,工龄不满一年的员工,公司需要支付其一个月工资的补偿;工龄满一年但不满十年的员工,补偿的月工资数为其工龄的一个月工资;工龄满十年的员工,每增加一年工资补偿一个月,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资。
2.年假补偿:如果员工还有未休的年假,则公司需要根据员工的月工资和未休年假的天数进行计算,并支付相应的补偿。
3.经济补偿: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对于经济性辞退的员工,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a)根据公司规定的工龄补偿金计算公式计算。
这个公式通常会将员工基本月工资乘以相应的工龄系数,然后再乘以员工的工龄,从而得出经济补偿金。
b)根据员工的基本工资乘以经济补偿金月数进行计算。
经济补偿金月数根据员工的工龄长度和公司政策确定。
4.其他相关费用: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还需要支付员工在劳动关系终止时的其它相关费用,如未支付的加班工资、未支付的节假日工资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一般的计算步骤,具体的计算和标准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来决定,这些规定在不同地区、国家和公司之间存在差异。
另外,如果员工与公司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或离职协议,其中可能也包含相关的补偿费用的规定。
在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公司和员工可以协商制定离职补偿的具体金额和方式。
此时,应根据双方的协商结果来确定离职补偿的具体数额。
工龄工资的管理办法关键信息项:1、工龄工资的计算标准2、工龄的认定方式3、工龄工资的发放时间4、工龄工资的调整机制5、员工离职时工龄工资的处理6、特殊情况下工龄的计算(如病假、产假等)11 目的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薪酬体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特制定本工龄工资管理办法。
111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正式员工。
112 工龄工资的定义工龄工资是公司根据员工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给予的一种工资性补贴。
12 工龄的认定121 员工自与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之日起,开始计算工龄。
122 公司内部调动,员工的工龄连续计算。
123 因公司原因导致员工离职后重新入职的,离职前的工龄与重新入职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124 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如因个人原因离职后再次入职,离职前的工龄不予计算。
13 工龄工资的计算标准131 工龄每满一年,每月增加一定金额的工龄工资。
132 具体的工龄工资增加额度如下:工作满 1 年,每月工龄工资为 X 元。
工作满 2 年,每月工龄工资为 Y 元。
工作满 3 年,每月工龄工资为 Z 元。
以此类推,每增加一年工龄,工龄工资相应增加。
14 工龄工资的发放时间141 工龄工资随员工每月工资一同发放。
15 工龄工资的调整机制151 公司根据经营状况和薪酬政策,定期对工龄工资标准进行评估和调整。
152 调整后的工龄工资标准自调整通知发布后的次月开始执行。
16 员工离职时工龄工资的处理161 员工主动离职,其工龄工资发放至离职当月。
162 公司因经营原因辞退员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工龄工资计算至辞退当月。
17 特殊情况下工龄的计算171 员工休病假、产假期间,工龄连续计算。
172 员工因公负伤,治疗和休养期间,工龄连续计算。
18 监督与管理181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员工工龄的统计和管理工作。
182 财务部门负责工龄工资的核算和发放工作。
19 解释与修订191 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辞职工龄如何计算辞职工龄如何计算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
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好的辞职工龄如何计算,欢迎大家参考哦!职工辞职后工龄如何计算【1】1、职工离职后,又回原公司上班的,而且原公司福利待遇好,继续承认该职工以前的工龄,那么工龄工资包含前几年的。
2、职工辞职后,重新去新的公司上班,那么新公司要重新计算工龄的。
3、社保问题,如果职工在原公司缴纳社保的,那么重新找工作后,新公司也帮忙办理社保的,那么可以延续社保缴纳年限。
辞职被除名工龄如何计算【2】对这种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依据劳动部办公厅《除名职工重新参加工作后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4]376号)和《对"关于除名职工重新参加工作后工龄计算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04号)的规定执行。
即:职工受开除处分的,开除前后的工龄不能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被除名的,除名前后的工龄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被辞退的,辞退前后的工龄可以合并计算;被按自动离职处理的,其被处理前后的工龄也可以合并计算。
计算工龄的方法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
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
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
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
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
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
退职职工工资计算方法公式
1.计算月工资
月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工资基数和绩效奖金等因素计算得出的。
一般来说,月工资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月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费+奖励金额-迟到扣款-事假扣款-
病假扣款-其他扣款
其中,基本工资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固定工资金额;绩效奖金是根据
职工绩效考核结果给予的奖金;加班费是根据职工加班时长和加班费率计
算得出的;奖励金额是根据公司制定的奖励政策给予的额外奖励;迟到扣款、事假扣款、病假扣款和其他扣款是根据公司制定的扣款规定执行的。
2.计算离职工资
离职工资是职工离职时可以获得的一次性支付的工资。
离职工资通常
包括未休年假工资、离职补偿金、工龄补贴等。
计算离职工资的公式如下:离职工资=未休年假工资+离职补偿金+工龄补贴+其他补贴
未休年假工资是根据职工未休年假天数和职工日工资计算得出的;离
职补偿金是根据劳动合同终止的原因、工龄和工资等因素计算得出的;工
龄补贴是根据职工的工龄和每年应享受的工龄补贴金额计算得出的;其他
补贴是根据公司制定的补贴标准计算得出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仅为一般情况下的计算公式,具体的
计算方式应根据国家法律、地方政策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来执行。
此外,各
公司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式进行调整和
修正。
总之,退职职工工资计算方法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约定来执行的,具体的计算公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公司规定进行调整。
尊重劳动者的权利,遵守法律法规是保障劳动关系稳定和和谐的重要环节。
员工离职补偿金计算方法
员工离职补偿金是指公司为了补偿员工因解除劳动关系而可能遭受的损失,而在员工离职时向其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
这个数字是在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积累的工时和工资基础上计算的,并且其计算方法是有一定规律和步骤的。
步骤一:确定离职类型
首先,需要确定员工离职的类型,例如自愿离职、公司解雇或者合同到期等。
不同的离职类型,公司在支付离职补偿金时所采取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步骤二:确定工龄和工资基数
其次,需要确定员工的工龄和工资基数。
工龄是指员工在公司内的工作年限,而工资基数是指员工之前在公司实际领取的工资,这两个因素对于员工离职补偿金的计算非常重要。
步骤三:根据公司的政策计算离职补偿金
计算离职补偿金的公式如下:
离职补偿金=(月薪×工作年龄×系数)
其中系数在不同公司可能不同,也会在不同离职类型时有所不同。
这个系数的值通常为1-2个月的工资,根据公司的具体政策进行调整。
工作年限通常计算方法为,每工作满一年,算作一整年,不足一年按一年计算。
例如,员工在公司工作2年又8个月,那么算作三年。
月薪指的是员工之前在公司实际领取的月工资。
总结:
在上述三个步骤的基础上,就可以根据公司的政策和公式计算员工离职补偿金。
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不同公司政策和系数不同,所以需要在相关政策和合同要求的基础上计算出合适的离职补偿金。
同时,这个数字也是公司管理和福利待遇的一个重要指标,一定要合理公正地支付给离职员工。
员工离职补偿金计算方法员工离职补偿金是指在员工离职时,按照法律、法规或劳动合同的规定,由雇主向员工支付的一定金额的金钱或其他形式的福利,用于弥补员工因离职而可能面临的经济损失。
计算员工离职补偿金的方法主要有法定离职补偿金和协商离职补偿金两种。
法定离职补偿金是依据国家法律和劳动法规的规定,根据员工的工龄和基本工资以及离职原因来计算的,一般包括下列几种情况:1.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离职:-不满一年工龄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离职补偿金;-工龄满一年不满十年的,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金;-工龄满十年以上的,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乘以工作年限,超过部分按照半个月的工资乘以不足一年的部分工作年限。
2.劳动合同非正常解除的离职:-无正当理由解雇员工: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金;-劳动合同提前解除(提前解除的条件由双方约定):支付未到期部分的薪水作为补偿金。
3.劳动合同因员工提出解除的离职:-劳动合同到期前三十日内解签: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金;-劳动合同到期前三十日内解签,但已连续在该单位工作满十年的,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乘以工作年限,超过部分按照半个月的工资乘以不足一年的部分工作年限。
协商离职补偿金是双方自愿达成一致后支付的,计算方法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并与员工签订离职协议来确定具体的离职补偿金额和方式。
协商离职补偿金的计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员工个人情况: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从业年限和担任的职位等因素来确定离职补偿金的多少。
2.公司经济状况: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来确定离职补偿金的多少。
3.离职原因:根据员工主动辞职、被迫辞职或双方协商解雇等情况来确定离职补偿金的多少。
4.付款方式:可以根据员工的要求,将离职补偿金以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给员工。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法定离职补偿金还是协商离职补偿金,都需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如果相关方面没有具体规定,应当参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计算,并经双方协商确定最终的离职补偿金额和方式。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1.人员流失率(员工离职率):人员流失率=(其中一周期离职员工数/期初员工总数)×100%2.员工离职成本:员工离职成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绩效评估成本+离职时薪)×离职员工数3.人力成本占比:人力成本占比=人力成本/总成本×100%4.平均员工年龄:平均员工年龄=所有员工年龄之和/员工总数5.平均员工工龄:平均员工工龄=所有员工工龄之和/员工总数6.员工流失成本回收期:员工流失成本回收期=员工流失成本/每年节省的人力成本7.绩效指标计算(例如绩效得分):绩效得分=(实际绩效/目标绩效)×100%8.薪酬调整幅度:薪酬调整幅度=(本期薪酬水平-上期薪酬水平)/上期薪酬水平×100% 9.人均员工产值:人均员工产值=(总产值-物料成本-外包成本)/员工总数10.培训投入回报率:培训投入回报率=(培训效果产生的附加价值-培训成本)/培训成本×100%11.员工满意度计算: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12.员工效能评估:员工效能评估=(实际工作产出/预期工作产出)×100%13.绩效工资计算:绩效工资=基本工资×绩效系数14.盈利能力指标计算(例如毛利率):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5.转化率计算(例如招聘转化率):招聘转化率=(录用人数/面试人数)×100%以上是人力资源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能够帮助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怎么计算工龄工资工龄工资,又称年功工资(wage for seniority,是企业按照员工的工作年数,即员工的工作经验和劳动贡献的积累给予的经济补偿。
工龄工资是企业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金额不是很高,但工龄工资的作用不可小瞧。
固定工龄工资。
企业把员工的工龄工资固定,按每年多少钱的计算。
假如员工每年的工龄是90元,那么他第5年的工龄还是90元。
累计工龄工资。
累计工龄与固定工龄不同,每一年的工龄工资都在递增,一般这个增加额是固定的。
这里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司表示,S 表示未来某一年的工龄工资。
n表示在企业工作年数,a 表示第一年的工龄工资,b表示每一年的递增额。
那么公式为: S=a+(n-1)*b。
假如某员工入职第一年工龄工资是50元,每一年递增额是30元,那么他第4年的工龄工资是:S=50+(4-1)*30=140元。
关于社会工龄工资。
一般的企业都不会注重社会工龄工资,也有一些企业,会制定“线型”的分配政策。
但不论是员工的企业工龄工资和生社会工龄工资都和企业的经济效应,企业政策紧密联系。
当然,有的企业把工龄工资作为留住人才的一个策略。
相关阅读:什么叫连续工龄连续工龄是指职工在本单位连续工作的时间。
1987年以后它的范围不限于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间,而是包括职工在各个单位按规定应计入的全部工作时间。
连续工龄,是指职工在一个工作单位连续工作时间。
以前,连续工龄又称为“本企业工龄”。
职工如曾离职,离职以前的工作时间除有特别规定的以外,不能计算为连续工龄,一般从最后一次回来本单位工作之日开始计算连续工龄。
职工在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经过组织调动,或者单位合并及改组等原因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连续工作的职工,其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连续工龄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作为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
新法出台保护劳动者权益的。
满足两个条件: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且双方有续签合同的意愿的,劳动者可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
⼯龄⼯资计算标准表⼀.员⼯⼯龄⼯资的设定标准:1.在本公司连续⼯作满⼀年的员⼯每⽉⼯龄⼯资为50元整。
2.在本公司连续⼯作满两年的员⼯每⽉⼯龄⼯资为100元整。
3.在本公司连续⼯作满三年的员⼯每⽉⼯龄⼯资为150元整。
4.在本公司连续⼯作满四年的员⼯每⽉⼯龄⼯资为180元整。
5.以此类推,之后在本公司⼯作每增加⼀年,每⽉⼯龄⼯资相应增加30元整。
累计⼗年封顶。
6.员⼯连续请假超过15天或年内请假累计超过30天者,取消⼯龄按新员⼯待遇执⾏并重新计算⼯龄(总经理特批的除外)。
7.员⼯辞职后⼜复职,原⼯龄取消,按照新⼊职时间重新计算⼯龄。
8.试⽤期间不计算⼯龄。
⼆.员⼯⼯龄⼯资的计算⽅法(举例说明):例:⼀员⼯于2009年11⽉份⼊职,那么该员⼯应于2010年12⽉开始享受公司的⼯龄⼯资每⽉50元整,于2011年12⽉开始享受⼯龄⼯资每⽉100元整,于2012年12⽉开始享受⼯龄⼯资每⽉150元整,于2013年12⽉开始享受⼯龄⼯资每⽉180元整,以此类推,之后在本公司⼯作每增加⼀年,每⽉⼯龄⼯资相应增加30元整。
三.管理⼈员⼯龄⼯资的设定标准:1.在本公司连续⼯作满⼀年的办公室(包括采购、仓管、⽂员、销售、业务、设计)⼈员每⽉⼯龄⼯资为100元钱。
2.在本公司连续⼯作满⼀年的B级主管级⼈员每⽉⼯龄⼯资为100元整。
3.在本公司连续⼯作满⼀年的A级主管级⼈员每⽉⼯龄⼯资为150元整。
4.在本公司连续⼯作满⼀年的项⽬经理助理、⼚长助理级⼈员每⽉⼯龄⼯资为200元整。
5.在本公司连续⼯作满⼀年的项⽬经理级⼈员每⽉⼯龄⼯资为250元整。
6.在本公司连续⼯作满⼀年的经理(不含)级以上⼈员每⽉⼯龄⼯资为300元整。
7.以此类推,之后在本公司⼯作每增加⼀年,每⽉⼯龄⼯资按照相关职位相应增加;满三年后,所有级别管理⼈员在本公司⼯作每增加⼀年,每⽉⼯龄⼯资增加50元整,累计⼗年封顶。
(计算⽅式与“员⼯⼯龄⼯资的计算⽅法”相同)8.试⽤期间不计算⼯龄。
离职补偿金计算标准一、离职补偿基数:离职补偿基数是指在计算离职补偿金时所依据的基准数额。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补偿金基数一般为员工最后一个完整工资周期的平均工资。
具体计算方法为,将员工近12个月的工资总额加起来,然后除以12二、服务年限:服务年限是指员工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的服务年限是指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期之间的时间。
在计算离职补偿金时,服务年限通常以满一年为一个单位进行计算。
不足一年的按照当年的月数计算。
三、计算公式:换算系数根据不同的劳动合同类型和离职原因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换算系数:1.劳动合同各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12.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13.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行为解除劳动合同:14.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其他情形解除劳动合同:15.公司辞退员工:1.56.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0.5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公式和换算系数仅为示例,具体计算方法可能因地区、行业和政策变化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具体计算。
在中国,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和政策由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
一般来说,国家的初衷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确保员工在离职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
因此,离职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和金额通常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总的来说,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主要包括离职补偿基数、服务年限和计算公式。
了解和掌握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非常重要,可以确保离职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计算,并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
HR必收藏的50条最常用的计算公式1.总雇员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员工数)x1002.雇员保留率=100-总雇员流失率3.盈余率=(公司净收入-总成本)/总成本x1004.雇员离职成本=平均员工工资x离职员工数5.平均员工工资=总工资总额/总员工数6.平均每位员工产出=总产出/总员工数7.员工福利支出=平均员工工资x员工福利比例8.整体离职率=(本期离职员工数/上期员工总数)x1009.新员工流失率=(新员工离职数/新员工总数)x10010.平均在职周期=(员工入职后的总工龄)/入职员工数11.平均离职周期=(离职员工的总工龄)/离职员工数12.平均工龄=(公司员工总的工龄)/公司员工总数13.每位员工平均培训费用=总培训费用/总员工数14.平均员工效能=总生产力/总员工数15.员工福利比例=员工福利支出/总工资总额x10016.员工绩效奖金=平均员工工资x员工绩效比例17.员工平均人天休假=(员工请假总天数/员工总数)x平均工作日18.员工平均工作日=(公司工作总天数-公休假日数)/员工总数19.薪资总支出=平均员工工资x员工总数20.雇员净补偿成本=雇佣成本+全薪雇员用于培训的时间成本21.雇佣成本=平均员工工资x雇佣员工数22.全薪雇员用于培训的时间成本=平均员工工资x需要培训的全薪员工数x培训时间23.需要培训的全薪员工数=总员工数x培训百分比24.平均人力成本=总员工薪资总额/总员工数25.每位员工平均雇佣时间=(总员工服务时间/总员工数)/1226.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x10027.每位员工平均加班时长=(总加班时长/总员工数)/1228.每位员工平均加班费用=平均员工工资x每位员工平均加班时长x 加班费率29.员工福利总支出=平均员工工资x员工福利支出比例30.每位员工平均福利费用=员工福利总支出/总员工数31.每位员工平均招聘成本=总招聘费用/总雇佣人数32.平均员工绩效评分=总绩效评分/总员工数33.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x10034.总雇佣人数=入职员工数-离职员工数35.雇佣投资回报率=(总收入-总支出)/总支出x10036.雇佣效能=绩效评分/需求量37.员工效能=生产力/员工数38.离职时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雇佣最终月工资总额/入职员工数39.每位员工平均工作时长=(总工作时长/总员工数)/1240.平均员工绩效奖金水平=(员工绩效奖金总额/总员工数)/1241.平均每位员工的福利费用=(员工福利总支出/总员工数)/1242.员工满意度成本=平均员工工资x(1-员工满意度)43.员工满意度效益=平均员工工资x(员工满意度)44.员工绩效效益=平均员工工资x员工绩效评分45.总员工数=入职员工数-离职员工数46.每位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总工资支出/入职员工数47.平均每小时生产力=总产量/总工作时长48.每位员工平均福利费用=员工福利总支出/总员工数49.员工薪资变动率=(当期薪资总额-上期薪资总额)/上期薪资总额x10050.平均每位员工的人力成本=总员工薪资总额/总员工数。
离职补偿金怎么计算离职补偿金是指雇主因各种原因解雇员工时,应向员工支付的一定金额的金钱或其他物品作为补偿的费用。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公式因国家、地区和公司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下面将以中国的劳动法为例,介绍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在中国,离职补偿金的计算一般涉及两个重要因素:劳动者工龄和劳动者月平均工资。
首先是劳动者工龄。
劳动者工龄指从其中一具体日期算起,员工在同一单位工作的连续时间。
劳动者工龄影响着离职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一般以年为单位计算。
根据中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以下是工龄与补偿基数的对应关系:1年及以上不满3年:补偿金为一个月的工资;3年及以上不满10年:补偿金为两个月的工资;10年及以上不满20年:补偿金为三个月的工资;20年及以上:补偿金为四个月的工资。
其次是劳动者月平均工资。
月平均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几个计算周期内的总工资除以计算周期的月份得到的平均数。
根据中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月平均工资的计算方式如下:月平均工资=最近12个月工资总额/12在计算离职补偿金时,将劳动者工龄和劳动者月平均工资结合起来可以得出最终的补偿金额。
例如,一个员工在公司工作了6年,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那么他的补偿金额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出:尽管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不同,但以上的计算方法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似的规定。
在计算前,员工应根据相关法律和公司规定了解有关离职补偿金的计算公式,并与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或劳动部门进行沟通以确保权益。
总之,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因国家、地区和公司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中国,一般按照劳动者工龄和劳动者月平均工资两个因素进行计算。
准确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保障员工的权益和福利非常重要。
离职员工工龄工资如何计算公式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所以,病假工资和工龄有关。
一、员工工龄工资的设定标准:1.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50元整。
2.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两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00元整。
3.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三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50元整。
4.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四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80元整。
5.以此类推,之后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相应增加¥30元整。
累计十年封顶。
6.员工连续请假超过15天或年内请假累计超过30天者,取消工龄按新员工待遇执行并重新计算工龄(总经理特批的除外)。
7.员工辞职后又复职,原工龄取消,按照新入职时间重新计算工龄。
8.试用期间不计算工龄。
二、员工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例:某员工于2009年11月份入职,那么该员工应于2010年12月开始享受公司的工龄工资每月¥50元整,于2011年12月开始享受工龄工资每月¥100元整,于2012年12月开始享受工龄工资每月¥150元整,于2013年12月开始享受工龄工资每月¥180元整,以此类推,之后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相应增加¥30元整。
三、管理人员工龄工资的设定标准:1.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办公室(包括采购、仓管、文员、销售、业务、设计)人员每月工龄工资为100元钱。
2.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B级主管级人员每月工龄工资为¥100元整。
员⼯离职后再⼊职之后⼯龄要怎样计算
⼀、重新⼊职的,⼯龄从重新⼊职之⽇起重新计算,以前的⼯龄不算。
如果单位愿意合并计算,那也是可以的。
⼆、⼯龄可分为⼀般⼯龄和本企业⼯龄。
⼀般⼯龄是指职⼯从事⽣产、⼯作的总的⼯作时间。
在计算⼀般⼯龄时,应包括本企业⼯龄。
(⼀)本企业⼯龄(连续⼯龄是指职⼯在⼀个⼯作单位连续⼯作的时间。
以前,连续⼯龄⼜称为“本企业⼯龄”,是指⼯⼈、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作的时间。
(⼆)⼯龄包括连续⼯龄,能计算为连续⼯龄的,同时就能计算为⼀般⼯龄;但⼀般⼯龄不⼀定就是连续⼯龄。
三、连续⼯龄和本企业⼯龄在含义上有⼀些差别,即连续⼯龄不仅包括本企业连续⼯作的时间,⽽且包括前后两个⼯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作时间。
若没有可以合并的情况,连续⼯龄就是本企业⼯龄。
四、机关、事业单位为有别于企业⽤的⼯作年限,实际上连续⼯龄和⼯作年限的含义和作⽤是相同的。
工龄计算公式如何算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时间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在单位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
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工龄计算公式如何算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工龄计算公式如何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规定,工龄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
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
本企业工龄(通称连续工龄)应以工人职员在本单位或若干个单位工作,按规定前后可以连续或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如曾离职,应自最后一次回本企业工作之日算起。
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一般来说,因个人原因间断工作的,其间断前的工作时间只能计算为一般工龄)。
现在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
所以一般工龄现在已经失去意义。
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
二、工龄计算公式有几种(一)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
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
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二)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
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三)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
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
员工工龄工资计算公式在现今的社会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必须花费更多的心思考虑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人力资源,以提升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这里,提出一个重要和有效的方案就是“工龄工资计算公式”。
“工龄工资计算公式”指的是通过计算员工的工龄来决定员工薪资的公式,它能够客观地衡量员工的表现并让企业可以按照指定的公式去给每一位员工按他们的表现支付相应的工资。
在不同的企业,”工龄工资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它都包含以下几个元素:一是工龄,即员工在企业累积的时间长度;二是员工参与工作的状态,如是否可以正常出勤上班,能否全职工作等;三是工作能力,即员工的能力是否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如是否具有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是否能够有效地完成分配的任务等;四是工作量,即员工完成分配的任务的效率和质量;五是工作环境,即员工是否能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
根据不同的元素,企业可以给出不同的公式,用来衡量员工的表现,并最终计算出员工的工龄工资。
例如,某企业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来根据员工在企业的工龄,工作能力,工作量和工作环境给出员工最终的工作薪资:(A+B)*C*D*E其中,A代表员工工龄,B代表员工全勤状态,C代表员工工作能力,D代表员工工作量,E代表员工工作环境。
它们都有自己的系数,企业通过设定的系数来衡量员工的表现,最终计算出员工的工龄工资。
当然,这种“工龄工资计算公式”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工龄工资计算公式”的主要依据是工龄,这很容易使企业出现固定员工“老派”的现象,从而增加企业风险。
其次,这种“工龄工资计算公式”往往是一次性支付,而不能给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也容易使员工失去对企业的归属感。
因此,企业在开发“工龄工资计算公式”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它的局限性,避免出现以上的现象,以防止出现企业不利的结果。
总之,“工龄工资计算公式”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自己的人力资源,提升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但也必须时刻谨记它的局限性,以避免出现不利的结果。
20XX 标准合同模板范本PERSONAL RESUME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版员工离职赔偿细则合同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离职员工范围1.1:适用对象1.2:不适用对象第二条:离职赔偿标准2.1:基本赔偿计算公式2.2:工龄赔偿计算2.3:特殊情况赔偿计算第三条:离职赔偿计算基数3.1:计算基数的确定方法3.2:计算基数的调整第四条:离职赔偿支付时间4.1:赔偿支付时间点4.2:赔偿支付方式第五条:离职员工福利5.1:医疗保险5.2:养老保险5.3:失业保险第六条:离职员工权益保障6.1:合同解除权6.2: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第七条:保密协议7.1:保密内容7.2:保密期限7.3:违约责任第八条:竞业限制8.1:限制范围8.2:限制期限8.3:违约责任第九条:离职证明9.1:离职证明的发放9.2:离职证明的内容第十条:离职员工档案移交10.1:档案移交时间10.2:档案移交方式第十一条:离职员工重返公司11.1:重返公司条件11.2:重返公司程序第十二条:合同修改及解除12.1:修改条件12.2:解除条件第十三条: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13.1:适用法律13.2:争议解决方式第十四条:其他约定14.1:补充条款14.2:附件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离职员工范围1.1:适用对象本合同适用于所有与我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包括因个人原因或公司原因导致的离职。
1.2:不适用对象不适用于临时工、实习生以及非全日制工作的员工。
第二条:离职赔偿标准2.1:基本赔偿计算公式离职员工的基本赔偿金计算公式为:离职员工一个月的平均工资x 工龄。
2.2:工龄赔偿计算工龄赔偿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计算,不满一年的按比例计算。
2.3:特殊情况赔偿计算如员工因特殊原因离职,如身体原因、家庭原因等,经公司批准,可按照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赔偿。
第三条:离职赔偿计算基数3.1:计算基数的确定方法离职员工的计算基数为离职员工一个月的平均工资。
离职员工工龄工资如何计算公式
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
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
按本人工资70%计发
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
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
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
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
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
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
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
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所以,病假工资和工龄有关。
一、员工工龄工资的设定标准:
1.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50元整。
2.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两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00元整。
3.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三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50元整。
4.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四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80元整。
5.以此类推,之后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相应增加¥30元整。
累计十年封顶。
6.员工连续请假超过15天或年内请假累计超过30天者,取消工龄按新员工待遇执行并重新计算工龄(总经理特批的除外)。
7.员工辞职后又复职,原工龄取消,按照新入职时间重新计算工龄。
8.试用期间不计算工龄。
二、员工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例:某员工于2009年11月份入职,那么该员工应于2010年12月开始享受公司的工龄工资每月¥50元整,于2011年12月开始享受工龄工资每月¥100元整,于2012年12月开始享受工龄工资每月¥150元整,于2013年12月开始享受工龄工资每月¥180元整,以此类推,之后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相应增加¥30元整。
三、管理人员工龄工资的设定标准:
1.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办公室(包括采购、仓管、文员、销售、业务、设计)人员每月工龄工资为100元钱。
2.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B级主管级人员每月工龄工资为¥100元整。
3.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A级主管级人员每月工龄工资为¥150元整。
4.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项目经理助理、厂长助理级人员每月工龄工资为¥200元整。
5.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项目经理级人员每月工龄工资为¥250元整。
6.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经理(不含)级以上人员每月工龄工资为¥300元整。
7.以此类推,之后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按照相关职位相应增加;满三年后,所有级别管理人员在本公司工作每增
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增加¥50元整,累计十年封顶。
(计算方式
与“员工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相同)
8.试用期间不计算工龄。
9.连续请事假超过15天或年内请事假累计超过30天者,取消工龄按新员工待遇执行并重新计算工龄(总经理特批的除外)。
10.辞职后又复职,原工龄取消,按照新入职时间重新计算工龄。
11.如遇提升,从当月起,按提升后相应职位工龄工资计算。
降
职亦同。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