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铁磁性物质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率χ可达104数量级。 不加外磁场时,原子磁矩之间作用而互相平行排列, 呈饱和磁化的状态, 称为自发磁化,并形成很多小区域 (称为磁畴),在每个磁畴内是饱和磁化的,而整个材料 内的各个区域则是杂乱取向的。 一般强度的磁场作用并不增加磁畴内部的磁化强 度,只改变磁畴的大小和取向。
2. 磁性的分类
2.1 抗磁性物质 抗磁性物质的磁化率χ<0。M=χH,M与H的方向相 反,这就是抗磁性。磁化率χ很小,约为-10-5~10-6,且 不随温度而改变。 物质类型包括惰性气体、许多有机化合物、某些金属 (如Zn, Cu, Ag, Au, Mg, Bi等)和某些非金属(如Si, P, S等)。 对于电子壳层已填满的原子,无外加磁场时其轨道 磁矩和自旋磁矩的总和为零。当有外磁场作用时,即使 对于那种总磁矩为零的原子也会显示出磁矩来。这是由 于电子的循轨运动在外磁场的作用下产生了抗磁磁矩∆P 的缘故。
自发磁化机制 根据键合理论可知, 原子相互接近形成分子时, 电子云相互重叠,电子要相互交换。 过渡族金属原子的d态与s态能量相差不大,因 此它们的电子云也将重叠,引起s、d状态电子的 再分配。这种交换产生一种交换能Eex(与交换积分 有关),此交换能有可能使相邻原子内d层末抵消的 自旋磁矩同向排列。
铁氧体磁性材料具有亚铁磁性,在这类材料 中,金属离子具有几种不同的亚点阵,因相邻 的亚点阵晶位相距太远,因而在其晶位上的金 属离子之间不能直接发生相互交换作用,但可 以通过位于它们之间的氧原子而间接地发生交 换作用,即间接交换作用或称为超交换作用。
举例:Fe3O4 ,分子式以用Fe2+Fe23+O42- 来表示。若 用2价的其它金属(如Mn,Ni,Cu,Mg)置换其中的Fe2+ , 则可得到尖晶石型铁氧体,M2+Fe23+O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