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税收筹划的产生和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5.20 MB
- 文档页数:31
税收筹划的起源与发展作者:蔡昌来源:《财会信报》2017年第26期从已有文献记载探源税收筹划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因为在那时,意大利的税务咨询业务中已存在税收筹划行为,意大利的税务专家地位不断提高,这可以看作是税收筹划的最早萌芽。
税收筹划的正式提出始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SFAS109——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中首次提出“税收筹划战略(Tax-planning Strategy)”的概念,并将其表述为:“一项目满足某种标准,其执行会使一项纳税利益或营业亏损或税款移后扣减,在到期之前得以实现的举措。
在评估是否需要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估价准备及所需要的金额时,要考虑税收筹划策略”。
以上表述较为准确地说明了税收筹划与税务会计的关系,尽管现代税收筹划的边界远远超出了SFAS109所定义的范围,但税收筹划始终是税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有三件里程碑式的事件可以认为与税收筹划的起源有一定的联系:(1)1935年,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针对“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一案,作了有关税收筹划的重要声明:“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如果依据法律所做的某些安排可以使自己少缴税,那么就不能强迫他多缴税。
”这一观点得到了法律界的普遍认同,税收筹划第一次得到法律的认可,成为奠定税收筹划史上的基础判例;(2)1947年,美国联邦大法官勒纳德·汉德(Learned Hand)在法庭判决书中勇敢地为纳税人辩护:“人们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以降低税负,是无可指责的。
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不论他是富人,还是穷人。
纳税人无须超过法律的规定来承担国家税收。
税收是强制课征的,而不是自愿的捐款。
以道德的名义来要求税收,纯粹是奢谈。
”该判例成为美国税收筹划的法律基石。
(3)1959年,欧洲税务联合会在法国巴黎成立,当时由5个欧洲国家的从事税务咨询的专业团体和专业人士发起成立,后来规模不断扩大,其成员遍布英、法、德、意等22个国家。
第二章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本课程的核心章节之一,对学习具体税种的税收筹划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税收筹划的一般途径和方法、掌握税收筹划的技术和平台。
本章重点:税收筹划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本章难点:税率差异技术、抵免技术、漏洞平台、空白平台。
目录第一节税收筹划的途径和方法第二节税收筹划技术第三节税收筹划平台第一节税收筹划的途径和方法2.1.1税收筹划的一般途径(一)税收负担的规避税收负担的规避是纳税人将资本投向不负担税收或只负担轻税的地区、产业、行业或项目上。
(二)税收负担从高向低的转换税收负担从高向低的转换是指就同一经营活动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就低避高,选择低税负的纳税方案,以获得税收收益。
(三)延期纳税延期纳税是指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将有关应税项目的纳税期向后递延。
延期纳税可以带来两方面的经济利益:2.1.2税收筹划的一般方法(一)比较税负筹划的方法纳税人在设计依法合理纳税方案时,应对每一种纳税方案的税收负担进行测定,选择税负较轻的纳税方案。
(二)比较效益筹划的方法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不仅是为了降低税负,更主要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纳税人应从税收政策、财务核算、利润分配、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第二节税收筹划的基本技术2.2.1免减税技术免减税的概念:免税减税是依据税法规定对某些特殊情况给予免除或减轻税收负担的一种税收政策。
其中免税是免除纳税人全部应纳税额的政策。
减税是从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中减征部分税额的税收政策。
免减税的原因:个别、特殊的需要;宏观调控的需要;暂时困难免减税技术:免减税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纳税人免除纳税义务或减少应纳税款而直接节税的技术。
免减税技术的特点:1.免减税技术属于绝对筹划2.免减税技术技术简便3.免减税技术适用范围狭窄4.免减税技术具有一定风险性免减税技术的操作要点:1.及时、准确掌握免减税政策2.尽量争取更多的免减税待遇3.尽量延长免减税期限2.2.2税率差异技术税率差异技术概念:是指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利用税率的差异直接节减税款的税收筹划技术。
税收筹划的产生和发展税收筹划工作在国外开展的较早,也非常普遍。
在欧洲,税务咨询业的产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近一个百分点;在美国,税务咨询业年产值在1000亿美元左右。
全美第六大会计师事务所BDOSeidman (柏得豪美国)2000年全年业务收入不到2亿美元,税务咨询收入就达1亿美元以上。
众所周知的美国世界通讯,在2000年向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支付的审计费用是230万美元,但咨询费就接近1200万美元。
而在我国,税收筹划虽然在理论界提出的不算很晚,但由于这项工作的开展要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比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的健全和落实、企业和社会的认知程度、税收筹划服务机构、税收筹划人员的业务素质、运作水平等等,因此税收筹划在我国实务界开展的较晚。
近几年来,虽然关于税收筹划的研讨可以说是方兴未艾,各类研讨班、培训班、讲座、书籍层出不穷,但却鱼龙混杂,对什么是税收筹划、怎样进行筹划,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操作规程。
一、什么是税收筹划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照税法规定标准,无偿地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企业税款的支付是资金的净流出,没有与之配比的收入。
依法纳税是企业作为纳税人应尽的义务。
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无论纳税多么正当合理,多么光荣,都是纳税人经济利益的一种丧失。
因此,企业作为纳税人其注意力将自觉不自觉地转移到应纳税款上。
但是,如果采取偷税、骗税、欠税等违法手段来减少应纳税款,企业则不但要承担受税法制裁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偷税、骗税、欠税还将影响企业的声誉,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是对进入市场经济运作的企业和个人,更会影响其生存发展,甚至政治生命。
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合法地降低应纳税款,节约税款支出,使企业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呢?回答是肯定的,这种方法便是税收筹划。
摘要:经济发展的今天,无论在国外还是在我国税收筹划都成为纳税人的首要选择,对其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政策导向都存在很大的空间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之所以的它的快速发展,税务筹划成了当今社会的税收热点话题,我坚信它将主导我们开始税收新开端。
关键字:税收筹划产生原因意义发展趋势随着进入21世纪,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国情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已逐步确立,追求经济效益最优、税后利润最大、竞争能力的强大成为企业的基本目标。
使企业保持长期盈利能力提升为企业竞争战略的首要中心问题。
并且在现代经济社会,企业和个人作为“理性经济人”越来越关心自身成本的高低,越来越重视税收支出和纳税成本,自我利益最大化成为必然的的追求。
于是税收筹划因应而生并逐步发展,并且开拓了税收筹划发展的广阔前景。
一、对税收筹划的认识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精神的前提之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国家通过政治权利强制的实现税收来保证公民的公共需求和政府职能,纳税人享受了公共产品就具有依法纳税的责任和义务。
税收活动对于纳税人而言,表现为权利和义务对称的统一活动。
税收本质就是国家强制对产生税收活动的剩余产品价值进行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
对于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来说,这种分配关系所形成的体系就是不高于纳税人所承担的分配量,并且尽可能的合法降低分配量,从而是纳税人通过合法的权利、方式对纳税活动进行筹划来行使自己的纳税义务。
二、税收筹划产生的原因(一)税收制度因素的差异1、由于各国税收制度的不同为国际间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
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税平,自然资源的不同导致了税种的差异、税基的差异、税率的差异,还有税收优惠的差异等等的税收制度的不统一。
2、各国税收制度的弹性为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提供了便利。
经济活动的复杂多变,纳税人的经营方式也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