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传MFA考研论坛之综合考研模拟题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5
2016中传新闻传播学专业考研测验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考中传,找凯程. 凯程2014成功录取18人,其中凯程在中传艺术硕士新闻传播硕士广告学等专业获得多个状元和探花,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其中录取的学生55%是二本跨专业,所以同学们不用担心本科及专业,选择你热爱的专业,在集训营加油复习,定可成功.1. 新闻体制2. 黄色新闻3.深度报道二、简答:1.简述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2.简要谈一谈消息、通讯、评论之间的异同。
三、论述:分析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异同。
四、写作:根据下面素材,写一条500字的当日消息。
6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就此次“亚信”峰会取得的成果等事回答了记者提出的下列问题:问:请介绍******在阿拉木图会见印巴领导人的情况,你是否认为此次峰会以及有关会晤在维护南亚和平与稳定方面取得一些进展或成果?答:关于******出席“亚信”峰会和会见印巴领导人的情况,新闻媒体已经做了充分报道。
在此,我愿就有关问题向你提供更多的情况。
近一时期,印巴关系持续紧张。
中国作为印巴最大的邻国,对当前局势的发展十分关注。
中方一贯主张,印巴两国从南亚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与对话解决彼此分歧。
这首先符合印巴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从这一立场出发,中国同本地区各国以及国际社会一道,为缓解南亚地区紧张局势作出了不懈努力。
6月4日,******主席在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峰会期间,分别会见了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和印度总理瓦杰帕伊,阐述了中国对印巴关系问题的原则立场,表达了中方劝和、促和的真诚愿望,为缓解当前紧张局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前,唐家璇外长访问了巴基斯坦,并分别与印度、美、英等国外长就缓解南亚紧张局势进行了电话交谈。
6月5日,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和部长助理张业遂分别约见印度、巴基斯坦、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驻华使节,向他们通报了江泽民主席会见印巴领导人的情况,并再次就印巴局势做劝和工作。
2016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回忆
716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本雅明
2.拟态环境
3.社会化媒体
4.国家形象
5.滚雪球抽样
二、简答题
1.简述人类传播演进阶段
2.简述我国古代的邸报与小报
三、论述题
1.试论互联网时代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2.谈谈你对社会转型时期互联网伦理问题的看法(与具体表述有别,但差不多这个意思)
3.“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时代是否存在?请结合近年来的重大舆论事件进行分析。
816传播实务
一、名词解释
1.全球传播
2.象征符
3.符号互动论
4.文森•莫斯科
二、简答题
1.简述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
2.简述媒介审判及其把关
三、论述题
1.评述传播学批判学派
2.请对“中国梦”的对外传播策略和战略加以分析。
一,专业词语解释(5*6分=30分)1、两税法2、桐城派3、启蒙运动4、天方夜谭5、本字二,填空(每空1分,共20空,20分)1、古人分析汉字的构成,概括出六种造字方法,称为“六书”,它们是()、()、()、()、()和()。
2、我国古代的历史著作,有以《春秋》、《》为代表的()体,以《史记》为代表的()体,以及()体和会要体。
3、我国许多作家以笔名流传于世,而原名往往为人们所忘却,请写出下列作家的原名:鲁迅——老舍——茅盾——冰心——丁玲——巴金——4、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为埃斯库罗斯、和,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和《美狄亚》。
三,简答(第一题必答,2、3两题任选一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意义2、简述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3、简述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和历史意义四,古文阅读(共20分)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中传艺术综合考研真题一、综合题综合题是中传艺术综合考研的一部分,旨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艺术理论水平。
本次考试综合题的题目为《现实主义与理论评述:艺术再创造与价值追求》。
综合题的要求是:在上述题目的基础上,结合你对现实主义和理论评述的理解,阐述艺术再创造与价值追求的关系。
二、现实主义与理论评述:艺术再创造与价值追求现实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艺术思潮,它主张以客观真实的现实为基础,通过艺术的再创造来表达和传达艺术家的情感、思想与思维。
现实主义以其积极的社会关注和对现实的深刻剖析,对艺术再创造和价值追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艺术再创造是现实主义的核心观念之一。
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的观察、理解和再创造,使其作品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
艺术再创造是对现实的再创造、再演绎,它通过艺术家的艺术选择和创作技巧,对现实进行重新组织与再塑造,以达到表达艺术家所要传达的意义和情感的目的。
在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中,艺术家往往会追求艺术作品的价值。
艺术作品的价值是艺术家对现实的价值评判的体现。
通过艺术再创造,艺术家将他们对社会、人性、生活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一种价值追求。
艺术家希望通过艺术作品的表达,获得观众的认同和共鸣,进而实现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价值的传达。
艺术再创造与价值追求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艺术再创造需要有一定的价值追求来激发和支撑,而价值追求则可以通过艺术再创造来实现和体现。
艺术再创造不仅是现实主义的一种创作方式,更是价值追求的一种表达途径。
通过艺术再创造,艺术家可以使现实呈现出更加深入的意义,使艺术作品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观察面。
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再创造与价值追求的关系依然重要。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艺术家对现实的再创造与评述,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观点和主张,为社会带来艺术的启示和思考。
艺术家在艺术再创造过程中追求的价值也与现实的需求和社会的进步相联系,通过艺术的表达和创新,对社会问题进行审视和反思,推动社会的进步和艺术的发展。
【专业指导】2016-2017中民大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最全2016 年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考研真题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334一、名词解释调查报道数据新闻OTO模式网络电视公众号二、简答题1、写出两个今年国家领导人的出行外交大事?2、平衡报道的信源选择?3、 SWOT分析法?4、描述性导语有什么特点?三、论述题(二选一)新闻实务题:给出一个扬州炒饭的材料。
写新闻报道?写采访提纲?写评论?广告题:1、写出你知道的移动端的广告形式?2、移动端广告的发展方向?3、如何增强用户体验?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440一、名词解释谣言公式物联网公民新闻沉默的螺旋二、简答题1、大公报的“四不”原则?2、融合新闻的特点?3、《国际公约》第十九条内容?4、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三、论述题给的材料是一段李普曼说的话。
大致是讲拟态环境。
1、请谈谈对这一段话的理解?2、互联网时代下应如何做?2017年新闻与传播专硕真题334 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一、数据新闻 020 马斯洛隐形采访调查性报道二、简答1、简述华尔街日报体的特征,并举例说明2、usp广告创意内容3、写出年度五大新闻三、写作题1、分析奇葩说2、依据材料写评论、微博、公众号策划案。
看了真题,如果你你觉得哇太好了,我觉得不难,应该复习复习可以考上,那么,接下来就是重点了,你要怎么去备考。
三、备考思路去年带了一些学生,今年他们攻略里也写到了一些我去年教给他们的方法,包括准备素材本、看导师论文、准备答题模板都是正确的。
下面就说一些毫无思绪的备考生,你们可以怎么做1、基础部分整理好全套笔记,并将你的计划制定好,比如以下面为例子:一轮(基础铺垫)4月新闻理论为主新闻采访入门5月传播学为主新闻的评论入门主要是这样每个月就能作业练习6月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编辑与写作7月广告与市场营销新媒体与公共关系二轮(8-10月)集中框架性提升8月新闻实务集中练习广告框架与整理9月传播学框架中外新闻史10月导师论文与研究分析冲刺(11-12月)押题与练习这阶段主要押题与做题回顾热点与分析2016 年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考研真题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334一、名词解释调查报道数据新闻OTO模式网络电视公众号二、简答题1、写出两个今年国家领导人的出行外交大事?2、平衡报道的信源选择?3、 SWOT分析法?4、描述性导语有什么特点?三、论述题(二选一)新闻实务题:给出一个扬州炒饭的材料。
中传艺术硕士考研真题之MFA艺术综合考研真题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填空
1、清唱剧《弥赛亚》——亨德尔
2、《雷雨》——曹禺
3、唐朝的滑稽戏叫做——参军戏
4、《马路天使》——袁牧之
5、鲍特《火车大劫案》剪辑手法——平行剪辑
6、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
7、反映项羽刘邦垓下作战的琵琶曲——十面埋伏
8、《温莎的风流娘们》——莎士比亚
9、《四世同堂》——老舍
10、满江红的词作者——岳飞
二、名词解释
1、工艺美术
2、唐三彩
3、四大徽班
4、新现实主义电影
5、好莱坞
6、贝多芬
7、《狗占马槽》
8、秧歌
9、轴线
10、音乐歌舞片
三、简答
1、广播文艺的基本特征。
2、蒙的基本类型。
四、论述
电视技术发展对电视观念的影响。
第1篇一、面试题目1. 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艺术的理解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2. 请谈谈你对艺术创作中“灵感”的认识,并举例说明。
3.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如何处理创新与传承的关系?4. 请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谈谈在艺术创作中如何平衡个人情感与公众审美?5. 在艺术传播过程中,如何运用新媒体手段提高艺术作品的受众群体?6. 请谈谈你对艺术批评的认识,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艺术批评?7. 在艺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8. 请结合实例,谈谈艺术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解读与传播。
9. 请谈谈你对艺术市场现状的看法,以及如何推动艺术市场健康发展?10. 请谈谈你对未来艺术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及如何应对这些趋势?二、题目解析1. 针对第一个问题,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1)艺术是一种表达方式,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
(2)艺术具有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等。
(3)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包括: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等。
2. 对于第二个问题,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1)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家内心深处对生活、对美的感悟。
(2)灵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体验。
(3)灵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阅读、旅行、交流、实践等。
3. 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创新与传承是艺术创作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创新是指在传承的基础上,对传统艺术进行改革、发展。
(3)在艺术创作中,要善于借鉴传统艺术精华,同时勇于创新,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风格。
4. 针对第四个问题,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1)在艺术创作中,个人情感是创作的动力,公众审美是创作的导向。
(2)平衡个人情感与公众审美,需要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创作思路。
(3)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平衡:深入了解受众需求、关注时代发展、提高自身艺术素养等。
2016年中传传媒经济学考研论坛:历年考研真题以下是凯程为您整理最近几年中传传媒经济学考研真题:(一)传播学史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地点2、传播学诞生的主要背景3、传播学的思想来源(学科、人物)4、传播研究早期重要人物及其贡献5、当代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二)传播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传播学研究对象的界定2、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体系3、定量研究方法4、定性研究方法5、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差异与结合(三)传播1、对传播的思考2、传播的类型3、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4、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四)信息、符号与讯息1、信息及相关概念2、三论3、信息的特征4、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5、符号的概念、特征与类型6、有关符号的理论7、讯息(五)传播类型1、内向传播的定义2、人际传播的定义、特征及相关理论3、群体传播的定义、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4、组织传播的定义、形式与功能5、大众传播的定义与特征(六)传播的功能1、大众传播功能研究的发展历程2、大众传播的正功能3、李普曼及拟态环境、刻板印象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麻醉精神说”(七)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1、波洛的传播过程观2、传播模式的类型3、线性传播模式的主要缺陷4、重要的传播模式(八)传播者与传播体制1、传播体制研究与媒介规范理论2、“报刊的四种理论”及其修正、发展与批评3、把关的概念、基本过程及把关人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4、媒介组织及其结构5、媒介专业主义及其反思6、文化霸权、意识形态控制和社会顺从(九)传播内容1、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征2、信息娱乐3、对西方大众传播内容的一般性结论4、大众文化(十)传播媒介1、媒介的概念2、施拉姆的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3、报纸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4、广播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5、电视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6、互联网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7、媒介融合8、选择媒介的或然率公式9、英尼斯、麦克卢汉及多伦多学派的媒介观10、公共媒介11、跨国大型媒介集团(十一)受众1、受众的概念、特征、类型2、受众观的变迁3、受众的分化4、受众商品论5、受众的选择性行为与解读方式6、受众的权利7、关于受众的各种理论。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出版专业基础试题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1.专有出版权2.重版率3.直接成本4.出版物标识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中国近代颁布了哪些著作权法?各有什么特点?2.简述选题策划的主要内容。
3.图书质量检查的范围包括哪些?4.简述大数据对出版业的影响。
三、写作(711分)阅读以下材料后,请以此为启发,写一篇文章。
GoPro CEO Nick Woodman:我们是一家内容生产公司11月12日,201 5年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Re/code执行主编Kara Swisher和GoPro CEO Nick Woodman就中国市场、内容战略、媒体发展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GoPro是全球知名运动拍摄设备品牌,也是一个分享平台和内容生产平台。
以下是对话的部分内容:Nick Woodman:GoPro是一个全球化公司,做内容是我们的第一大战略。
我们之所以能在全球有这么快的扩张速度,是因为我们的受众非常欣赏我们的内容。
我们在中国市场增长飞快,也是得益于我们的内容。
我们是一家内容生产公司。
Kara Swisher:跟大家说一下你的内容战略,因为这是你的核心,你并不只是卖设备。
Nick Woodman:对,我们就是一个内容公司,内容是我们的核心,硬件只是辅助。
我们要确保我们的大量投入是在软件开发当中,这些软件不仅仅是去捕捉内容,还要把内容放到云端,让用户的手机能够去接入、分享,所以GoProS~是以硬件为中心去开展业务的。
Kara Swisher:你如何看待你们所创建的内容呢?Nick Woodman:我们要推动人们去追寻自己的激情。
比如我们去推动大家旅行,让他们通过GoPro编纂他们的游记,跟大家分享。
我们会一直给他们一些奖励,比如500美元一张照片,1000美元一个视频。
这样的话,他们一直获得GoPro的一些报酬,他们会成为专业的旅行者,他们一直是在路上创造内容。
2016年中传MFA考研论坛之综合考研模拟题
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
2、《恶之花》的作者是。
3、《义勇军进行曲》是为电影所谱写的曲子。
4、列宾的代表作是。
5、提出"童心说"的我国古代思想家是。
6、《儒林外史》的作者是。
7、小说《变形记》的作者是。
8、话剧《屈原》的作者是。
9、美国电影导演奥逊•威尔斯拍摄于1940年的现代主义电影代表作是。
10、电影《霸王别姬》的导演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样板戏
2、戏剧的基本要素
3、学堂乐歌
4、类型电影
5、大众狂欢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谈谈对"为艺术而艺术"这一观点的看法。
2、结合某一艺术门类谈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3、何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少年不识愁滋味"与艺术鉴赏。
2、美学家宗白华在谈到艺术发展规律的时候,曾说过这样的话"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伴随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请结合具体艺术实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世界三大戏剧体系是()。
2,泰勒在()书中提出了艺术起源于"巫术"。
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提出者是()
4,清代戏剧的四大声腔是()
5,《天王送子图》是()的作品。
6,《西厢记》的作者是()
7,《堂吉珂德》的作者是()
8,我国古代美学家严羽的代表作是()
9,小说《子夜》的作者是()
10,1948年,德•西卡导演了电影(),该片被认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审美意象
2立体主义
3隐含读者
4《茶馆》
5海明威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如何理解艺术再现与表现的关系?
2简要回答艺术作品的层次?
3、试分析以下这段话描述的审美情感:"一当我将自己的力量和奋求投射到自然事物上面,我也就将这些力量和奋求在内心激起的情感一起投射到了自然之中......只有在这个时候,向自然做的感情移入才变成了真正的审美移情作用。
"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德国美学家本雅明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们耗费了不少精力钻牛角尖似的争论摄影到底算不算一门艺术,却没有先问问这项发明是否改变了艺术的普遍特性"。
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注:可以以你熟悉的任何艺术门类为例,不必一定拘泥于摄影。
)
2如何理解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性?
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人间词话》的作者()
2,"马一角、夏半边"指的是哪两位画家()和()
3,高明的南戏代表作是()
4,"三言"的编者是()
5,吴永刚1934年导演的()一片,被认为是中国无声电影的代表作。
6,《拉奥孔》的作者是()
7,戏剧传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排演新话剧()
8,舞剧《天鹅湖》的作者是()
9,"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圣母像》的作者是()
10、《游春图》是唐代画家()的杰作。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蒙凯程
2、昆曲
3、扬州八怪
4、散点透视
5、情景喜剧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如何看待艺术语言的革新?
2、审美与"审丑"。
3、谈谈电视栏目剧。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结合当前的影视艺术创作实际,谈谈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请从郭德纲的相声火爆这一文化现象分析传统艺术在当代如何传承和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