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杜甫诗三首》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32
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
望岳作者: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看。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
山川壮丽蕴豪情
开元二十四年,二十五岁的杜甫漫游齐鲁,终于得以眺望向往已久的五岳之尊——泰山,心中的激情喷涌而出。
全诗从大处落笔,气势恢宏,意境开阔,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诗人开篇设问,有如石破天惊,将长久以来对泰山的仰慕以及终于见到泰山的惊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泰山。
一个“未了”除了表达苍翠的山色绵延不尽之外,还表达了诗人心灵受到的强烈的震撼之情。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灵毓秀的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全都聚集在它身上。
泰山的高耸挺拔,因“阴阳割昏晓”而得到了突出表现,泰山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凝望泰山,山间云气生发,层层叠叠,令人心胸激荡起伏。
诗人睁大眼睛,望着飞入山间的归鸟。
诗人目睹壮丽的泰山,那激荡于胸的云彩,那回归山间的飞鸟,带着诗人的遐想,伴随着诗人一颗陶醉向往的心飘荡、飞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面对壮丽的泰山,诗人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升腾起的渴望,顿时产生攀登高山之巅,俯瞰群山,尽享“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他坚信,自己一定会战胜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到达自己的人生巅峰。
品读《望岳》,我们在领略泰山神奇壮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