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人为本的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837.74 KB
- 文档页数:2
以人为本,营造最佳校园环境摘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周边环境绿化改造以秉承校园文化、烘托图书馆主题,周边自然环境为依托,在因借自然、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塑造出一个突出图书馆主题、符合校园环境要求、经济效益良好,景观效果。
使之作为校园物质文明的一个侧面,在一种程度上反映校园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字:景观设计环境改造绿化布局校园文化休闲绿地景观功能一、概述近年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随着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旧有校园的绿化布局已不能完全体现教学层次发展提升的要求,目前,随着新建图书馆的建成和启用,及为了配合整个校园绿地环境的重新改造再布局,本次规划设计的为图书馆西侧空地,面积约为2500㎡,该地段构造上可划分为四小块,即前广场西绿地、主楼西侧绿地、驳岸、环池塘绿化空。
该地段依托图书馆,紧邻池塘,靠近花架。
意将其设计成图书馆周边绿化的配套工程,建成后,使其在作为景观观赏的同时,还能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指导思想(1)高等院校的校园是教学和生活兼顾的场所,从功能上讲,这里是一个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场所。
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总体规划发展目标指导下,依托校园自然及人文环境,充分利用现状,以植物造景为主,提高绿地率和功能作用,在丰富校园季相景观和总体景观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休闲环境。
景观力求做到造型新颖活泼,为环境增色。
作为校园总体环境的一部分,校园休闲绿地除满足基本要求之外,其功能的实效性亦值得关注。
从资料上显示,国内外高校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高等学院的校园环境都具备三个主要功能: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通过良好的环境陶冶人的情操,即“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给涉足校园的来访者文明优雅的观赏环境。
因此,设计时在平面布局上就应注重分析这些因素,立足实际,以人为本,创造出不同要求的多样空间,真正达到美观、实用。
(2)注重立意,突出环境感染力“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校园环境来说,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显得更为重要。
景观设计的如何做到人性化设计风景区景观人性化设计是景区文化,经济和生态的高度融合过程,本文就人性化设计理念以及相关要素措施做浅要分析。
标签风景区;景观规划;人性化设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基本方针是进行风景区人性化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风景区人性化设计愈发跟自然生态,景区经济效益相挂钩,并体现于景观设计中,是现代化风景区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人性化设计理念旅游风景区服务设施和景区景观设计等均是人性化设计的课题,应注重在人性化视角下的景观人性化设计。
现阶段景观设计中,出现游客找不到相应指示牌而导致不适,或因景观设计不当造成的游园途中旅游心情失落,从而降低景区整体印象。
人性化设计理念包括:自然生态,经济效益,游客心境,景区美学等的融合过程,人性化设计中应体现景区与自然的融合以及对大自然的尊敬与热爱,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以及融入性和以人为本作为景观人性化设计的终极目标,并以此为核心进行景观拓展设计,包含:服务设施设计,种植物设计以及当地文化传承与传播设计。
所谓人性化,是通过景区合理规划与服务,进一步将人与景区进行协调,统一,并以技术发展作为满足人需求的根本依据。
人性化设计的主体是“人”,在长期园景规划中,以秉承“游客第一,服务至上”等原则,结合山水园景和生态自然,充分体现景区规划中的人文关怀,并设身处地为游客提供便捷式服务,满足旅客多样性需求为宗旨。
二、人性化设计要素在坚持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同时,应注重景观设计中的几大人性化设计要素。
其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布局要素在做好人性化设计过程中,对整体景观进行合理布局是展现景区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
而现阶段,由于各风景区受地域条件,气候,或文化影响因素不同等限制,在进行整体布局中,现场场景取决于景区结构和区域特质影响,因此,在进行布局要素中应结合气候因素,环境因素和功能区因素进行整体布局规划。
1.1 气候因素很多风景区植物规划建设中,未结合现场气候因素以及风景区湿度,土质等因素,相较于南北气候差异性较大,“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等现象,因此在植物种植成长过程中,易造成风景区植物未按计划成长,影响游客体验度,不利于人性化设计。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景观设计是一项融合自然与人文的艺术,它不仅仅是对空间的布局和美化,更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和体验。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旨在提供一个舒适、美丽和可持续的环境,满足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渴望。
1. 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设计师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借助合适的植被、地形和水池等元素,打造一个更加舒适和生态的环境。
例如,在城市中引入更多的绿地和公园,不仅能够增加人们的接触自然的机会,还可以提供一个阻挡噪音和减少空气污染的绿色屏障。
2. 合理的空间布局合理的空间布局是以人为本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
设计师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和习惯,合理规划并充分利用可用的空间资源。
例如,在公共区域设置休息区、娱乐设施和运动场地等,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和锻炼的需求。
此外,通过合理的道路和路径规划,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方便地进行移动和导航。
3. 考虑人们的情感和感官体验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们的情感和感官体验。
设计师应该通过景观元素的选择和布局,创造出一种契合人们喜好和情感需求的环境。
例如,运用花草的色彩和气味、水体的流动和声音,以及艺术品的展示等,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愉悦感。
通过细腻的设计,能够让人们在景观环境中感受到美和宁静。
4. 引导人们的互动和参与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鼓励人们的互动和参与。
设计师应该为人们创造出参与感和归属感,让他们成为景观环境的一部分。
例如,在公共空间设置游乐设施和活动区域,鼓励人们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在社区中开展居民参与的景观规划,让他们参与到环境的塑造和管理中。
通过引导和鼓励人们的参与,能够提升景观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社区凝聚力。
5. 可持续的设计与管理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可持续性的发展。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通过灵活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手段,确保景观环境的可持续性。
例如,使用节水、节能和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采用生态修复和植被保护措施,提高景观的生态功能。
浅谈景观设计中的“以人为本”作者:王子璇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4期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设计中景观设计观念的介入,人们环境质量意识在逐步提高,人们对景观设计的注意力已经从景观的形式逐渐转移到探讨景观设计的本质和人的情感建设上,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于功能性和简单的美观的层次上,而是更加注重追求满足自身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在20世纪初被提出,如今“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景观设计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景观设计中始终把人的美好需求作为设计的标准,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使人享受现代设计带来的舒适和美感,进而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生活更加和谐。
关键词:设计景观设计以人为本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是一种有意识地将某些构思和意念进行物化的科学有序的理性活动。
这种活动受社会生产力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及审美思想体系的制约。
在设计过程中通常要考虑诸多的因素,但是究其本质,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处理好设计者、设计对象与设计受众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之间彼此制约与作用构成了设计过程之中最基本的原则。
[1设计的本质是为人类服务而创造的实践活动,对此,设计者在设计中必须加以认清,并且应时刻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一种“起之于人,归之于人”的设计思维方式,以“人”的尺度来把握设计造物。
人的需要是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
在设计中设计者想要做出好的设计作品应该在于对设计细节的把握,而这种把握应该从对人性的关怀开始。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客观决定的,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这一点是从人类制造和实用工具(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产品)开始的,从来不应该改变或异化。
设计服务的对象始终是人,设计的基本特征是技术性与人性的浑然一体、人与物的高度融合,并充分表现人类的智慧、情感和文化。
[2]在设计中“以人为本”不是单纯的强调功能性的设计行为,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或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景观设计作为一门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逐渐成为城市发展时不可或缺的一环。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将人的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创造出美观、舒适且具有功能性的环境。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并分析其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设计师应该从自然的角度出发,尊重自然的规律,并且在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景观。
例如,在公园的设计中,可以保留原有的树木和植被,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等特点,让人们在自然中得到休闲和舒适的体验。
第二节:人的需求和体验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致力于满足人们对于美观、舒适和功能性的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们在城市中的日常活动和需求,为他们创造出方便、愉悦的环境。
例如,在城市公共广场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设置舒适的座椅、休息区和绿化带,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社交的空间。
第三节:社交和互动空间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社交和互动的重要性。
设计师应该创造出有利于人们交流和互动的空间,促进社会互动和社区凝聚力的提升。
例如,在小区内的公共花园设计中,可以设置运动场地、户外座椅和聚会区等设施,鼓励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第四节:可持续性发展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还包含了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设计师应该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更加可持续的景观设计方案。
例如,在城市绿地的规划中,可以运用雨水收集系统和节水灌溉设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
第五节:文化传承与创新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设计师应该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使之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特且具有独特韵味的景观。
例如,在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中,设计师可以保留和修复历史建筑,并在周围设置符合街区特色的绿化和雕塑,营造出兼具现代与传统的景观氛围。
第六节: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我们以某市公园的设计为例。
阐述人性化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强化园林的人性化设计已经成为了社會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满足人们对于社会发展精神需求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的从理性设计走向感性,走向人性化,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的现实需求,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标签:人性化设计;景观设计;作用随着现代房地产的不断发展,在人们的居住区内不断出现中国园林风以及欧陆风等,但是这些风格的园林景观往往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功能,无法满足人性对于居住区景观的需要和精神的陶冶。
一、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1.认识人性人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需求。
人害怕孤独,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需要有运动,同时,还应保证一定的休息;人需要水,但同时也对火有一定程度的使用;需要庇护和阴凉,需要瞭望;人需要空间,需要有适当尺度的活动空间;人需要一定的行走,不仅是平坦道路的行走,同时,还喜欢跋山涉水、穿障碍、过桥梁。
因此,在居住区进行人性化的景观设计,能够使人性得到充分发挥。
2.情感和行为人的不同情感支配着不同的行为。
对于一个垂暮的老年人来说,经历大半辈子的历练,晚年会希望有一片温馨的生活,因此,他们在晚年喜欢与他人闲话家常,或下棋、或品茶、或钓鱼等;而对于成家立业的中年人来说,在外辛苦工作一天之后,会希望在回到家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舒适和放松,而优雅和谐的绿化环境能够带给人舒适的感觉,同时,在其中能够享受到家的随意和温暖;对于年轻气盛的青年人来说,会希望追求品位,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气质,因此,不能太过庸俗;对稚气未脱的儿童来说,他们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心,喜欢玩耍,喜欢探索未知,喜欢嬉戏玩乐。
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空间需求,因此,对于居住区景观的设计也同样要满足人们不同的生活需求。
针对居住者的年龄、心理进行人性化的设计,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变、满足各个人群需求的居住区景观。
3.行为和环境人们的行为主要是受到情感的影响,但同时行为的发生也与特殊环境的脉络有关。
外,是满足于游客在上面嬉戏的并可以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
上面的藤编座椅和摆放的绿植让氛围更加温馨。
原木椅和篱笆元素的加入,让小小民宿氛围变得质朴而又有沧桑。
起分割空间作用的的竹篱笆围绕在建筑外侧,不仅仅会使景物更加的突显,也会增加多种多样的美感,还与修剪过的植物外观进行相呼应,使得周围对环境更加的协调。
洗漱台边上的石块装饰墙给人一种原始的狂野感,不规则的形状又让人感觉放荡不羁,这些材料的运用让游客的压力顷刻烟消云散。
6结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以知道乡土的材料是生长在本地的,也是与当地人的生产以及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这些乡土材料是当地发展的缩影和当地的文化符号。
乡土材料的文化性在表现上可以展示出地域的文化,并且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得以发展。
因为乡土材料具有地域性以及文化性,所以在一方面可以营造出人们所熟悉的乡村的场景,来恢复其对以往的记忆,并让人们得以接受和认同。
另一方面,乡土的材料也能够唤醒人们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通过对乡土材料做为载体,以传统技艺为一般手段,就可以轻松的营造出乡村的旅游和度假的气氛,进而传达出自然的生活理念,这种理念在民宿的景观建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对民宿的建造中,其对乡土材料的关注程度也会大幅的进行提高,这也对保护环境起到推动的作用,会促进民宿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晶晶,吴晓华.乡土建筑元素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再生与应用[J].山西建筑,2017,43(29):25~26.
[2]李树华.建造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绿地[J].中国园林,2005(01):47~50.
[3]庞代君,乔立强.画·乡院民宿庭院景观设计的营造[J].园林,2016,06:23~27.
收稿日期:2018-8-20
作者简介:沈雪琴(1981-),女,汉族,湖州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传统村落景观设计,任设计总监。
以人为本的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王莎1刘延龙2
(1.石家庄市裕西公园管理处河北石家庄050081 2.河北九易庄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完善。
在城市化建设
的过程中,人们对于自身所居住的环境和城市建设关注的越来越多,城市中的景观也是城市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
能够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也能有效促进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舒适度以及幸福体验,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已经不
仅仅停留在最基础的功能上,而是越来越注重城市居民的体验和心理需求。
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在景观设计
中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以人为本;设计;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18-0038-02
引言
在城市化不断建设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于生活的要求也从最初的物质享受,转变为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体验和城市的舒适体验。
城市中的园林景观是城市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对于人性化的部分,考虑的越来越多,这同时也成为了设计师不能忽视的一部分,园林景观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居民的空间体验都有良好的效果。
将以人文本设计理念引入景观设计之中,既是将人作为重要的主体因素去考虑,也能够有效提高最终使用者的体验。
1景观的基本介绍
景观是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
当今的景观概念已经涉及到地理、生态、园林、建筑、文化、艺术、哲学、美学等多个方面。
景观既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城市中的人为的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指景观功能在人类聚居环境中固有的和所创造的自然景观美,它可使城市具有自然景观艺术,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和愉快感。
城市景观在建筑学中是一个复杂性和综合性较高的专业,城市景观在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要素,自然景观所包含的要素一般为自然风景如山丘、古木、湖泊等,人工景观所包含的要素一般为古迹、园林、建筑等。
景观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周围环境的整体影响,也要考虑规划与设计的特点,能够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呼应,以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具有整体的艺术价值。
2以人为本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传统哲学体系中,一直以是人与自然的根本和谐关系为最终目标,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也逐步深入人心。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
种现实生活的实景写照,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也能够为城市人民提供良好的进行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重要部分,因此,对景观进行设计时,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将大大提高城市景观设计的实用性,也能够保障最终使用的舒适性。
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景观与自然的和谐呼应,也要考虑景观设计的最终为人服务,进行人性化的设计。
园林景观在设计时应考虑到以下几方面与人相关的内容:①园林景观在设计、使用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是景观设计的安全问题,人对于安全感的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景观必须满足自身的安全设计,才能有效保障城市居民的使用体验。
②园林景观在设计,使用过程中,还应考虑到人的生理和审美需求,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减轻人的疲劳和压力。
③园林景观在设计,使用过程中,还要考虑社交与休闲方面的需求,既应为园区设置相应的休息场所,如亭台、石凳等,也要考虑相关的服务设施,如洗手间和停车场的。
总之,园林景观的设计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才能最大价值的发挥城市园林景观的价值和效用。
3以人为本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进行以人为本的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性,景观的设计功能与人们的日常需求互相适应,合理设置,使景观在使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也能够满足人性化的对生活空间的合理利用。
同时,景观要考虑到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考虑人的心理行为和需求,设计的过程中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出最终适宜休闲娱乐场所。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景观设计中的要素:
(1)道路景观。
道路景观涉及整个园林设计的各个部分,良好的道路景观设计能够使整体设计具有统一性,与不同区域内的要素协调适应、并进行有机地结合,考虑到以人为本,通过对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设计,使人置身景观之中时,能产生心理上的愉悦和舒适,园区的道路主要分为三大类,主干道、次干道以及园区小路,可通过不同的铺装材料,或通过色彩,材质的不同进行道路功能的区分,同时做好园区内的导向和标志,使入园人群在园区内的过程更加舒畅,体验良好。
这样的做法,既是有效融入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重要的是人们在景观内的体验更加便利舒适。
(2)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的主要特点应包括自身功能明确,造景效果良好。
同时,通过融入人性化的设计,根据同事风格、人文环境等因素进行建筑小品的设计。
使最终的建筑景观体验舒适、环境优美。
在建筑小品设计的过程中,可根据园林景观的空间特点、色彩特点进行材料和小品样式的选择,应尽量设计合理的空间分配,同时能够突出景观重点。
也可将艺术和科技手段融入小品的设计当中,使整个设计能够传达出一定的人文精神,提升整个园林景观的文化意境。
此外,在景观建筑小品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对于儿童来说,适当增加游乐设施,保障游乐场所内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同时有充足的安全保障,就能大大提高儿童在园区内的休闲娱乐体验;针对老人而言,老人一般喜欢安静悠悠自然声音的场所和特定环境,可在适当的地方,建设亭台,提供桌椅,是老人能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下聊天儿或下棋。
建筑小品的设计,对满足了自身功能的需求,也通过考虑合理人群的需求,才能够为整个园区的设计带来亮点。
(3)服务设施。
园林景观既是服务于人,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就需要设置合理的服务设施,考虑到人多方面的需求,最基本的设施应包括、休息娱乐、景观欣赏等内容的设置,人的生理需求方面,对卫生间的位置和标志应进行充分的考虑。
同时,还应关注弱势群体,通过现代科技技术,考虑无障碍设计,为老人以及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便利,设置合理的台阶高度与扶手等。
此外,园林景观服务设施还应包括停车场的设置以及在园区内进行合理的店铺设置,为游客提供茶水饮品等。
4结束语
城市的景观设计,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是整个城市提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道靓丽风景,也能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便利,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之余,有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减轻人们城市生活的压力,使人的身心可以放松。
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之中,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城市景观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申东利,胡佳佳.浅谈人性化设计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农家科技旬刊,2014(8).
[2]王秋满.浅谈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渗透[J].房地产导刊,2014(24).
[3]张杰.浅析景观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3).
[4]彭凤萍.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13(6).
[5]王玲丽.浅谈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J].科技与企业,2015(12):170.
收稿日期:2018-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