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 高考 物理 一模 西城
- 格式:docx
- 大小:631.11 KB
- 文档页数:10
北京市西城区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物理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 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卷(共48 分)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12 小题,每题 3 分,共36 分。
)1.一根很轻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当它的伸长量为 4.0cm 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8.0N ;当它的压缩量为 1.0cm 时,该弹簧的弹力大小为A. 2.0N B.4.0N C.6.0N D.8.0N2 .一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瞬时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式为i10 2 sin t (A),其中ω=314rad/s。
它的电流的有效值是A. 10A B .10 2 A C .50A D .314A3.如下图,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本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以后,速度变为 v2, v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A.汽车在做加快直线运动B.汽车的加快度方向与v1的方向同样v1v2vC.汽车的加快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D.汽车的加快度方向与v 的方向相反4.如下图,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 角斜向上的力在粗拙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箱子,箱子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
F拉放若箱子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则箱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F sinθB. F cosθC.μmg D.μF sinθ5.如下图,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A不一A、B、 C。
在自行车正常骑行时,B样,它们的边沿有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 A.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B.B、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C.A、B两点的向心加快度大小之比等于它们所在圆周的半径之比D.B、C两点的向心加快度大小之比等于它们所在圆周的半径之比6.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已知重力加快度为g。
依据以下已知条件,既能够确立初速度大小,又能够确立飞翔时间的是A.水平位移大小B.着落高度C.落地时速度大小和方向D.从抛出到落地的位移大小7.如下图,实线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 时辰的波形,虚线是该波y/mv在 t= 0.20s时辰的波形,则此列波的周期可能为01234 x/mA. 0.16s B .0.20s C . 0.32s D . 0.40s8.一个直流电动机,线圈电阻是0.5 Ω,当它两头所加电压为6V 时,经过电动机的电流是 2A。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物理 2015.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 1.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B .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 .物体位置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D .物体位置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2.小明家住十层,他乘电梯从一层直达十层。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他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 .他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 .他先后处于超重、平衡、失重状态D .他先后处于失重、平衡、超重状态3.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 、b 均处于平衡位置,质点a 正向上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B .该时刻质点b 正向上运动C .该时刻质点a 、b 的速度相同D .质点a 、b 的振动周期相同4.一物体质量为m ,在北京地区它的重力为mg 。
假设地球自转略加快,该物体在北京地区的重力为m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g' > mgB .mg' < mgC .mg'和mg 的方向都指向地心D .mg'和mg 的方向都指向北京所在纬线圈的圆心5.如图所示,大小相同的力F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物体分别沿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光滑斜面、竖直方向运动一段相等的距离s ,已知力F 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均相同。
则上述四种情景中都相同的是A .拉力F 对物体做的功B .物体的动能增量C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D .物体运动的时间6.把小球放在竖立的弹簧上,并把球往下按至A 位置,如图甲所示。
迅速松手后,球升高至最高位置C (图丙),途中经过位置B 时弹簧正处于原长(图乙)。
忽略弹簧的质量和空气阻力。
则小球从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经过位置B 时小球的加速度为0 B .经过位置B 时小球的速度最大C .小球、地球、弹簧所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D .小球、地球、弹簧所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粗糙水平面光滑水平面光滑斜面竖直方向7.如图所示,线圈L 与小灯泡A 并联后接到电源上。
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14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 放于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 通过斜面顶端的定滑轮用细线与B 连接,细线与斜面平行.斜面与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θ,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B 最小可以为0B .地面对斜面体C 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 .增大m B ,物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D .剪断A 、B 间的连线后,地面对斜面体C 的支持力等于A 、C 的重力之和2、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
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均为θ,木板重力为G ,则绳中拉力T 大小为( )A .2sin G θB .2cos G θC .sin 2G θD .cos 2G θ 3、如图所示实线为某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一点电荷从M 点射入电场,只受电场力作用下沿图中虚线运动到N 点,则( )A .点电荷一定带负电B .从M 向N 运动的过程中点电荷的电势能一直减少C.从M向N运动的过程中点电荷的动能一直减小D.从M向N运动的过程中点电荷的动能和电势能的总和一直减少4、如图,是利用电动机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其中D是变频电动机,P是个质量m=2kg的重物,它用细绳栓在电动机的轴上,闭合开关S,若P以1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匀加速上升,经过时间2s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2A、25V,不计一切阻力,g取10m/s2,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A.电动机的牵引力为20NB.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5ΩC.电动机的效率是80%D.电动机输出的电功率为40W5、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虚线是以原子核P为圆心的同心圆,相邻两个同心圆之间的间距相等,实线为一α粒子运动的轨迹,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则A.α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最大B.α粒子在a点的动能最小C.α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最大D.两点间的电势差U ac=U cb6、一物体在同样的恒力作用下,分别沿粗糙水平地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移动相同距离,两种情形下恒力做的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W1、P1和W2、P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W1>W2,P1>P2B.W1=W2 ,P1=P2C.W1=W2,P1<P2D.W1<W2 ,P1<P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雨打芭蕉”是文学中常见的抒情意向。
当雨滴竖直下落的速度为时,将一圆柱形量杯置于雨中,测得时间t内杯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
为估算雨打芭蕉产生的压强p,建立以下模型,芭蕉叶呈水平状;所有落到芭蕉叶上的雨滴,都有一半向四周溅散开,溅起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小为,另一半则留在叶面上;忽略芭蕉叶上的积水以及雨滴落在叶面上时重力的影响;忽略风力以及溅起的水珠对下落雨滴的影响。
已知水的密度为,则p为( )A.B.C.D.第(2)题如图所示,将小滑块A放在长为的长木板B上,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与B的质量之比为,A距B的右端为。
现给长木板B一个水平向右初速度,小滑块A恰好从长木板B上滑下;若给A一个水平向右初速度,要使A能从B上滑下,则至少为( )A.5m/s B.10m/s C.15m/s D.20m/s第(3)题某自行车轮胎的容积为V,里面已有压强为p0的空气,现在要使轮胎内的气压增大到p,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作为理想气体,轮胎容积保持不变,则还要向轮胎充入温度相同,压强也是p0,体积为( )的空气(填选项前的字母)A.B.C.D.第(4)题图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一种舂(chōnɡ)米装置古人用脚踏一种像跷跷板一样的东西,将质量约为10kg的碓抬高0.45m后从静止释放,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碓与谷物作用0.1s后静止,每次碓对谷物的平均作用力约为( )A.300N B.400N C.450N D.600N第(5)题一个封闭绝缘环由两个直径相同的半圆环、和两段直杆AB、DE组成,是矩形,封闭环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段和段分别均匀分布等量的异种电荷,在环的中心O垂直水平面固定一根粗细均匀的粗糙绝缘杆,一只带正电的小球套在杆上,从P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向下运动,在小球从P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电势能越来越大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C.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D.小球的动能一定越来越大第(6)题“神舟九号”已于2012年6月与在轨的“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如图所示,“神舟九号”在飞行过程中,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神舟九号”所受合力方向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A.B.C.D.第(7)题如图所示,战士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拉轮胎的负荷训练,设战士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保持双肩及两绳的端点A、B等高。
2014年北京中考西城一模物理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 案DDBBCDCCADCBBD二、多项选择题题 号 15 16 17 18 答 案BCBCDCDBD三、填空题题号 答案题号 答案 19 色散 20 吸引 21 压缩22 减速 231500243四、实验与探究题25.(1)(2)26.1258.6;37.9 27.340;8;晶体28.(1)有力的作用;(2)水平;电 29.吸引;凝华;升高 30.B 、C ;长度31.(1)丙;乙(2)大于 32.(1)垂直;乙(2)16 33.7.834.(1)实验电路连接如图;(2)1021x U R R U U =-35.J12J 2VW U =-⋅ 36.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手拿乒乓球,将它竖直向上抛出(如图4所示),观察到乒乓球离开手后,继续向上运 动.在乒乓球竖直向上抛出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但它运动速度方向向上,因此,说明小强的观点错误. 37.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1)实验步骤: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0L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②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此时的长度L ,将钩码的质量m 和弹簧的长度L 记录在表格中.③仿照步骤②,依次在弹簧下面挂2个、3个、4个、5个、6个钩码,每次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 ,并将每次钩码的总质量m 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 记录在表格中.④利用公式F G mg ==,分别计算出6次弹簧所受拉力F ,分别记录在表格中.利用公式0L L L ∆=-,分别计算出6次弹簧的伸长量L ∆,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 0/m L/kg m/m L/N F/m L ∆五、计算题(共13分)38. (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B 端时,等效电路如图5甲所示.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A 端时,等效电路如图5乙所示.当开关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B 端时,等效电路如图5丙所示.乙图中1R 和2R 串联:2220.5A 84V R U I R ==⨯Ω= ;112 2.5W 5V 0.5AR P U I === 电源两端的电压:125V 4V 9V R R U U U =+=+=(2)1125V100.5AR U R I ===Ω 甲图中1R 、2R 和3R 串联: 2311210201U R R U ==⨯Ω=Ω 丙图中3R 单独接入:2223(9V) 4.05W 20U P R ===Ω39.解:(1)物体M 在水中,人对绳的拉力:M 360W 450N 440.2m/sT P PF v v ====⨯ 对物体M 和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物体M 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如图6甲所示.物体M 全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时,如图6乙所示.M 4T G G F F +=+动浮………… ① M max 4G G F +=动………② max F G m g ==人人……③由①②③式解得:44470kg 10N/kg 4450N 1000N T F m g F =-=⨯⨯-⨯=浮人M F gV ρ=浮水物体M 的体积:3331000N0.1m 110kg/m 10N/kgM F V gρ===⨯⨯浮水 物体M 受到的重力:3332.510kg/m 10N/kg 0.1m 2500N M M M G gV ρ==⨯⨯⨯=(2)由②③式得: 动滑轮受到的重力max 442800N 2500N 300N M M G F G m g G =-=-=-=动人(3)物体M 出水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500N 89%2500N 300NM M W G W G G η====++有总动。
广东省2024年高考模拟试卷(一模)理科综合物理核心考点试题(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倾角为的斜面足够长,从斜面上b点正上方2.5m处的a点,以2m/s的速率抛出一个小球,方向不定,且小球的轨迹与abO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则小球落回斜面的最长时间为(取)( )A.0.5s B.1s C.1.5s D.2s第(2)题在如图所示的某地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如果发电厂的输出功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将增大为原来的( )A.1倍B.2倍C.4倍D.8倍第(3)题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轻弹簧拉住而平衡,A为水平放置的直导线的截面,导线中无电流时磁铁对斜面的压力为F N1;当导线中有垂直纸面向外的电流时,磁铁对斜面的压力为F N2,则下列关于压力和弹簧的伸长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F N1<F N2,弹簧的伸长量减小B.F N1=F N2,弹簧的伸长量减小C.F N1>F N2,弹簧的伸长量增大D.F N1>F N2,弹簧的伸长量减小第(4)题单色光分别入射到直径为d A和d B的圆孔,形成如图所示的图A和图B,由图可知( )A.A图是衍射图像,d A<d BB.A图是干涉图像,d A>d BC.B图是衍射图像,d A<d BD.B图是干涉图像,d A>d B第(5)题如图所示,纸面内半径为r的圆的圆心在O点,其外切正三角形的边与圆相切于P点,三根平行长直导线的截面分别在a、b、c三点,导线垂直纸面固定放置,电流的大小均为I,已知通有电流I的长直导线在距其d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其中k常量),则P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B.C.D.第(6)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已知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均为2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s内,乙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大B.0~5s内,甲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为C.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甲、乙两物体在0~5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第(7)题高分四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与此前发射的运行于低轨的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卫星组成星座,具备高时间分辨率和较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物理 2014.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卷(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一根很轻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当它的伸长量为4.0cm 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8.0N ;当它的压缩量为1.0cm 时,该弹簧的弹力大小为A .2.0NB .4.0NC .6.0ND .8.0N2.一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瞬时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式为t i ωsin 210=(A),其中ω=314rad/s 。
它的电流的有效值是A .10AB .102AC .50AD .314A3.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 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 2,Δv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A .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 1的方向相同C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 1的方向相反D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反4.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的力F 拉放在粗糙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箱子,箱子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
若箱子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箱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 .F sin θB .F cos θC .μmgD .μF sin θ5.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 、B 、C 。
在自行车正常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 .B 、C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C .A 、B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等于它们所在圆周的半径之比D .B 、C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等于它们所在圆周的半径之比6.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根据下列已知条件,既可以确定初速vv 1Δv度大小,又可以确定飞行时间的是A .水平位移大小B .下落高度C .落地时速度大小和方向D .从抛出到落地的位移大小7.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列沿x 播的简谐横波在t = 0在t = 0.20s A .0.16s B .0.20s C .0.32s D .8.一个直流电动机,线圈电阻是0.5Ω,当它两端所加电压为6V 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2A 。
北京市西城区 2014 年高三一模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选择题 1-5 页,非选择题 6-15 页,共 300 分。
考试时长 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和答题纸的相应区域内,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及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选择题(共 20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参与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垂体分泌激素调控甲状腺的活动C.细胞核中DNA 转录形成mRNAD .细胞内产生的CO2进入内环境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B.细胞中 ATP/ADP 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 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 .检测 CO2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3.下列关于越野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的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血浆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B.比赛中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升高C.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产生兴奋并分泌相关激素D.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内分泌系统受神经系统的调控4.米象是一种以小麦种子为食、活动能力弱的昆虫。
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没有天敌的环境中,温度和小麦含水量对该种温带米象种群r m增长率( r m)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据此做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调查小麦中米象的种群密度时需随机取样B.在 30℃、小麦含水量 14%时米象危害较重C.在 25℃、含水量10%时米象种群数量开始下降D.若研究对象为热带米象,曲线峰值将向右移动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0.80含水量 14% 0.600.40含水量 11% 0.20含水量 10% 0101520253035 温度 /℃生活于不同含水量和温度的小麦米象的种群增长率A.检测细胞中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用盐酸处理根尖可使细胞容易分开C.粗提取 DNA 是利用 DNA 与二苯胺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呈蓝色D.利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需要先配制标准样液非选择题(共 11题共 180 分)29.( 16 分)研究者以脱落酸水平正常的野生型玉米幼苗和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玉米幼苗为材料,测量玉米茎和根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2014西城高一(上)期末物理一、本题共12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A.路程 B.加速度C.速度 D.力2.(3分)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物理量属于基本量的是()A.力B.速度 C.时间 D.加速度3.(3分)乘坐出租车是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方式之一.除了等候时间、低速行驶时间等因素外,打车费用还决定于出租车行驶的()A.路程 B.位移 C.平均速度 D.加速度4.(3分)某游泳运动员在50m的蛙泳比赛中,以30.68s的成绩获得金牌.高科技记录仪测得她冲刺时的最大速度为4.0m/s.则她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A.0.61m/s B.1.63m/s C.2.0m/s D.4.0m/s5.(3分)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书对地球引力的反作用力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B.地球对书的引力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合力6.(3分)物体沿某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5.0m/s,经2.0s速度大小变为11.0m/s,则物体在这2.0s内的位移大小为()A.8m B.12m C.16m D.32m7.(3分)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的上端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把重为2.0N的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并保持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长度为0.2cm B.弹簧的伸长量为0.2cmC.弹簧的长度为0.5cm D.弹簧的伸长量为0.5cm8.(3分)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或者解释中,正确的是()A.飞机投弹,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必能击中目标B.尽管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但地面上的人竖直向上跳起后,还是会落到原地C.足球被踢出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被踢出后持续受到向前的冲力D.汽车行驶速度越大,需要刹车距离也越大,是因为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9.(3分)关于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增大B.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C.速度变化时,加速度可能不变D.加速度变化时,速度可能不变10.(3分)一频闪仪每隔0.04秒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沿直线运动的小球,于是胶片上记录了小球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如图是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小球在不同位置间的距离未知.由图可以判断,小球在此运动过程中()A.速度越来越小 B.速度越来越大C.受到的合力越来越大D.受到的合力越来越小11.(3分)甲同学的手指大约在直尺的10cm刻度线处做捏尺的准备,当他看到乙同学释放直尺后,就迅速地捏住直尺.他捏住直尺的位置大约在30cm刻度线处.则从乙同学释放刻度尺到甲同学捏住刻度尺的时间大约为()A.0.02s B.0.04s C.0.1s D.0.2s12.(3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金属球,固定在一轻质细钢丝下端,能绕悬挂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整个装置能自动随着风的转向而转动,使风总沿水平方向吹向小球.无风时钢丝自然下垂,有风时钢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角θ的大小与风力F的大小有关.下列关于风力F与角θ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F=mgsinθB.F=mgcosθC.F=mgtanθD.F=二、本题共5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误选项的不得分.13.(4分)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2.0N和5.0N,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可能为()A.0 B.2.0N C.4.0N D.7.0N14.(4分)在如图所示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5.(4分)下列关于速度大小的表述符合实际的是()A.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4m/sB.人在步行时的速度约为4.0km/hC.我国的高铁正常行驶的速度可以达到300m/s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速度可以达到100km/h16.(4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着斜面体B,物体A置于斜面体B上.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A.地面对斜面体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用N、f表示.若力F逐渐变大的过程中,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此过程中()A.N变大B.N不变C.f变大D.f不变17.(4分)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1所示.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以向上方向为正方向,电梯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1中一乘客站在电梯里,电梯对乘客的支持力为F.根据图2可以判断,力F逐渐变大的时间段有()A.0~1s内B.8~9s内C.15~16s内D.23~24s内三、填空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12分,共16分.)18.(4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的右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一物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向右做直线运动,接触弹簧后,压缩弹簧,直至速度为零.在整个过程中,物体一直受到力F的作用,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与弹簧接触后向右运动的过程中,速度(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加速度为0时,弹簧的形变量为.19.(12分)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确定出八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并用刻度尺测出了各计数点到计数点0的距离,图中所标数据的单位是cm.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该同学计算出了打下1、2、3、4、5、6这六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并填入下表.(1)如果计数点0到1的距离记作x1;计数点0到2的距离记作x2,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打下计数点1时的速度v1可以用上述字母表示为v1= .(2)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根据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3)根据v﹣t图象可知,在打计数点0时,小车的速度v o=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4)根据上述数据推算,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7时,小车的速度v7=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28分.解答时应画出必要的受力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原始方程.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取重力加速度g=10m/s2.)20.(8分)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前10s内以3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汽车在10s末的速度大小v;(2)汽车在前10s内的位移大小x.21.(10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2.0kg的物块,在拉力F=12.0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0s内物块运动距离为8.0米.已知拉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sin37°=0.6,cos37°=0.8.求:(1)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10分)如图1所示,一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推力F和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求:(1)物体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2)物体的质量m.一、B卷【学期综合】满分20分23.(6分)某同学将数字式体重计放在电梯的水平地板上.在电梯运动过程中,该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不动.如图表示电梯从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过程中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已知该同学的质量是5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那么,在19s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m.在19s内体重计示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kg.24.(6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空中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与水平地面相碰后以原速率反弹,空气阻力f大小恒定.若小球下落时间是上升时间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小球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h= ;空气阻力与小球重力的比值= .25.(8分)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与光滑水平面BC平滑连接.斜面AB长度L=3.0m,倾角θ=37°.一小物块在A 点由静止释放,先后沿斜面AB和水平面BC运动,接着从C点水平抛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水平面BC与地面间的高度差h=0.80m.取重力加速度g=l0m/s2,sin37°=0.6,cos37°=0.8.求:(1)小物块在斜面AB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小物块从C点水平抛出到落在地面上,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大小x;(3)小物块从C点水平抛出到刚要落地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v.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题共12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36分.1.【解答】A、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正确.B、加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故B错误.C、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故C错误.D、力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故D错误.故选:A.2.【解答】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解答】打车费用还决定于出租车行驶的轨迹的长度,即决定于路程.故选:A4.【解答】运动员的位移为50m,运动时间为30.68s,故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故选:B.5.【解答】书对地球引力的施力物体是书,受力物体是地球,故其反作用力是地球对书的吸引力;故选:B.6.【解答】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不变,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知,2s内物体位移x=.故选:C.7.【解答】由题,根据平衡条件得知,物体受到的弹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即F=G=2N,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0.2cm故选:B.8.【解答】A、飞行的飞机投弹时,炸弹做平抛运动,在目标的正上方投弹,不能击中目标.故A错误.B、尽管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但地面上的人竖直向上跳起后,还是会落到原地,这是因为人与地球具有相同的速度.故B正确.C、足球被踢出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故C错误.D、惯性大小的量度是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D错误.故选:B.9.【解答】A、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故A错误.B、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故B错误.C、速度变化时,加速度可能不变,比如匀变速运动,故C正确.D、加速度变化时,可知速度变化量一定不为零,则速度一定变化,故D错误.故选:C.10.【解答】A、由题意,频闪仪每隔0.04s照相一次,而小球间距越来越来小,则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小,故A正确,B错误.C、根据频闪照片,知道小球一定具有加速度,合力不为零,但是不能判断出加速度的变化,所以不能判断出合力的变化,故C、D错误.故选:A.11.【解答】根据h=得t=.故选:D12.【解答】以金属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金属球受到重力mg、水平向左的风力F和金属丝的拉力T,作出力图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到:F=mgtanθ故选:C.二、本题共5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误选项的不得分.13.【解答】此题考查两个力的合力大小问题,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若二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为 F=F1+F2=2N+5N=7N,为最大值;若二力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为 F=F2﹣F1=5N﹣2N=3N,为最小值;故两力的合力大小可能范围为:3N≤F≤7N.从选项中得只有选项C和选项D在此范围内,所以CD正确,AB错误.故选:CD.14.【解答】A、该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该图线切线的斜率不变,物体的速度一直沿正方向,速度大小均匀减小,所以该物体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该图线切线的斜率不变,物体的速度一直沿负方向,速度大小均匀增大,所以该物体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该图线的斜率减小,物体作加速度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AC15.【解答】A、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声音的速度,约为340m/s,故A错误.B、人在步行时的速度约为4.0km/h,故B正确.C、我国的高铁正常行驶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约为83m/s,故C错误.D、高速公路的正常速度一般不低于90km/h,故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速度可以达到100km/h,故D正确.故选:BD.16.【解答】对A和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M+m)g、支持力N、推力F和地面的静摩擦力f,由于两物体相对地面始终保持静止,故加速度为零,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有:竖直方向:N=(M+m)g…①水平方向:F=f…②当推力F变大时,f变大,支持力不变;故选:BC.17.【解答】1、加速度向上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故F=mg+ma故在0﹣1s内的支持力F是增加的,1s﹣8s内支持力恒定,8s﹣9s支持力是减小的;2、加速度向下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故F=mg﹣m|a|故在15s﹣16s支持力是减小的,16s﹣23s支持力是固定的,23s﹣24s内的支持力F是增加的;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三、填空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12分,共16分.)18.【解答】当木块接触弹簧后,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恒力F和弹簧水平向左的弹力;弹簧的弹力先小于恒力F,后大于恒力F,木块所受的合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则木块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当弹力大小等于恒力F时,木块的速度为最大值;加速度为零时,弹力和推力平衡,故弹簧的压缩量:x=;故答案为:先变大后变小,.19.【解答】(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1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1=(2)利用描点法可画出速度﹣时间图象:(3)根据v﹣t图象可知,在打计数点0时,小车的速度v o=0.310 m/s根据v﹣t图象求出图线的斜率k,所以小车加速度a==0.43m/s2.(4)根据运动学公式得:v7=v6+aT=0.61m/s故答案为:(1)(2)如图所示(3)0.310;0.43(4)0.61四、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28分.解答时应画出必要的受力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原始方程.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取重力加速度g=10m/s2.)20.【解答】解:(1)汽车在l0s末的速度为:v=at=3×10m/s=30m/s.(2)汽车在前l0s内的位移为:x=at2==150m.答:(1)汽车在10s末的速度大小为30m/s;(2)汽车在前10s内的位移大小为150m.21.【解答】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at2,解得:a=4.0m/s2(2)物块受力图如下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cos37°﹣f=maFsin37°+F N=mg由摩擦力公式得f=μF N解得:μ=0.125答:(1)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0m/s2;(2)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125.22.【解答】解:(1)由v﹣t图包围的面积可知,物体在前6秒内运动的位移:x==3m所以,物体在前6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m/s(2)0~2秒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v﹣t图象斜率可得加速度大小:a1=0.5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f=ma12~6秒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v﹣t图象斜率可得加速度大小:a2=0.25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2=ma2解得:m=2.0kg答:(1)物体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m/s;(2)物体的质量m为2.0kg.一、B卷【学期综合】满分20分23.【解答】v﹣t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故在19s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H==69.6m加速过程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mg=ma1减速过程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N′=ma2故压力差:△N=m(a1+a2)=50×(0.8+1.6)N=120N故在19s内体重计示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m=故答案为:69.6,12.24.【解答】在下落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f=ma下落时间为下落高度为在上升过程中,mg+f=ma′上升时间为上升高度为联立解得,故答案为:,25.【解答】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7°=ma解得:a=6.0m/s2(2)小物块在AB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滑到B点时速度为v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2=2aL解得:v=6.0m/s小物块在BC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速度v从C点水平抛出竖直方向小物块做自由落体运动h=gt2解得:物块平抛运动的时间t=0.40s水平方向小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x=vt解得:x=2.4m(3)物块速度变化量的大小△v=gt=4.0m/s答:(1)小物块在斜面AB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为6.0m/s2(2)小物块从C点水平抛出到落在地面上,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大小x为2.4m;(3)小物块从C点水平抛出到刚要落地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v为4m/s。
m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物理试卷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减小但斥力增大B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C .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内能一定增加 D. 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系统内能一定增加14. 已知质子、中子、氘核质量分别是m 1、m 2、m 3,光速为c 。
则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A .吸收的能量为(m 1+m 2+m 3)c 2B .吸收的能量为(m 1+m 2-m 3)c 2C .释放的能量为(m 1+m 2+m 3)c2D .释放的能量为(m 1+m 2-m 3)c215.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 ,P 是x =0.5m处的一个质点,则A .t =0时刻,P 点速度沿+y 方向B .t =0时刻,P 点速度沿+x 方向C .t =4T时刻,P 点在波谷位置 D .t =4T时刻,P 点在波峰位置16. 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G ,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若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地球的半径R 、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周期T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则关于地球质量M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G gR M 2=B .gGR M 2= C .222π4GT R M = D .G R T M 222π4= 17. 冰壶运动深受观众喜爱,图1为2014年2月第22届索契冬奥会上中国队员投掷冰壶的镜头。
在某次投掷中,冰壶甲运动一段时间后与对方静止的冰壶乙发生正碰,如图2。
若两冰壶质量相等,则碰后两冰壶最终停止的位置,可能是图3中的哪幅图图1图218. 如图所示,几位同学在做“摇绳发电”实验:把一条长导线的两端连在一个灵敏电流计的两个接线柱上,形成闭合回路。
两个同学迅速摇动AB 这段“绳”。
假设图中情景发生在赤道,地磁场方向与地面平行,由南指向北。
图中摇“绳”同学是沿东西站立的,甲同学站在西边,手握导线的A 点,乙同学站在东边,手握导线的B 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绳”摇到最高点时,“绳”中电流最大B .当“绳”摇到最低点时,“绳”受到的安培力最大C .当“绳”向下运动时,“绳”中电流从A 流向BD .在摇“绳”过程中,A 点电势总是比B 点电势高19. 如图,虚线框内为改装好的电表,M 、N 为新电表的接线柱,其中灵敏电流计G 的满偏电流为200μA ,已测得它的内阻为495.0Ω。
图中电阻箱读数为5.0Ω。
现将MN 接入某电路,发现灵敏电流计G 刚好满偏,则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可知 A .M 、N 两端的电压为1mV B .M 、N 两端的电压为100mV C .流过M 、N 的电流为2μA D .流过M 、N 的电流为20mA20. 1885年瑞士的中学教师巴耳末发现,氢原子光谱中可见光部分的四条谱线的波长可归纳成一个简单的经验公式:)121(122nR λ-=,n 为大于2的整数,R 为里德伯常量。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受到巴耳末公式的启发,同时还吸取了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说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原子模型,ABCD图3甲乙 A B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理论。
根据玻尔理论,推导出了氢原子光谱谱线的波长公式:)11(122nm R λ-=,m 与n 都是正整数,且n > m 。
当m 取定一个数值时,不同数值的n 得出的谱线属于同一个线系。
如:m =1,n =2、3、4、…组成的线系叫赖曼系; m =2,n =3、4、5、…组成的线系叫巴耳末系; m =3,n =4、5、6、…组成的线系叫帕邢系; m =4,n =5、6、7、…组成的线系叫布喇开系; m =5,n =6、7、8、…组成的线系叫逢德系。
以上线系只有一个在紫外光区,这个线系是A .赖曼系B .帕邢系C .布喇开系D .逢德系 21.(18分)(1)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 1和P 2,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插上大头针P 3、P 4,使P 3挡住P 1、P 2的像,P 4挡住P 3和P 1、P 2的像。
如图所示,aa' 和bb' 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
图中AO 表示经过大头针P 1和P 2的光线,该光线与界面aa' 交于O 点,MN 表示法线。
①请将光路图画完整,并在图中标出光线进入..玻璃砖发生折射现象的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 ②该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n =________。
(用θ1和θ2表示) (2)利用图1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①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交流电源、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还有________。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A. 大小合适的铁质重锤B. 体积较大的木质重锤C. 刻度尺D. 游标卡尺E. 秒表图1a P 1O a'b' bP 2P 3P 4A M N②图2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
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 、B 、C ,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 的距离分别为h A 、h B 、h C 。
重锤质量用m 表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 。
从打下O 点到打下B 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ΔE k =________。
③实验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关于这个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B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 .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该误差D .可以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来减小该误差 ④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________A. 释放重锤前,使纸带保持竖直B. 做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重锤C. 为测量打点计时器打下某点时重锤的速度v ,可测量该点到O 点的距离h ,再根据公式v 算,其中g 应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D .用刻度尺测量某点到O 点的距离h ,利用公式mgh 计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其中g 应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⑤某同学在纸带上选取计数点后,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 的距离h ,并计算出打相应计数点时重锤的速度v ,通过描绘v 2-h 图像去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
若实验中重锤所受阻力不可忽略,且阻力大小保持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合理的v 2-h 图像是图3中的哪一个________图2ABCD图322.(16分)如图所示,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不计),在KA间经加速电压U1加速后,从A板中心小孔射出,进入由M、N两个水平极板构成的偏转电场,M、N两板间的距离为d,电压为U2,板长为L,电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射出时没有与极板相碰。
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的重力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求:(1)电子穿过A板小孔时的速度大小v;(3)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沿垂直于板方向偏移的距离y。
23.(18分)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
图1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
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
若航母保持静止,在某次降落中,以飞机着舰为计时起点,飞机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飞机在t1=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此时速度v1=70m/s;在t2=2.4s时飞机速度v2=10m/s。
飞机从t1到t2的运动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
设飞机受到除阻拦索以外的阻力f大小不变,f=5.0×104N,“歼15”舰载机的质量m=2.0×104kg。
(1)若飞机在t1时刻未钩住阻拦索,仍立即关闭动力系统,仅在阻力f的作用下减速,求飞机继续滑行的距离(假设甲板足够长);(2)在t1至t2间的某个时刻,阻拦索夹角α=120°,求此时阻拦索中的弹力T;(3)飞机钩住阻拦索后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比无阻拦索时少s=898m,求从t2时刻至飞机停止,阻拦索对飞机做的功W。
图1图224.(20分)(1)如图1所示,固定于水平面上的金属框架abcd ,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
金属棒MN 沿框架以速度v 向右做匀速运动。
框架的ab 与dc 平行,bc 与ab 、dc 垂直。
MN 与bc 的长度均为l ,在运动过程中MN 始终与bc 平行,且与框架保持良好接触。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
a. 请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tΦE ∆∆=,推导金属棒MN 中的感应电动势E ;b. 在上述情景中,金属棒MN 相当于一个电源,这时的非静电力与棒中自由电子所受洛伦兹力有关。
请根据电动势的定义,推导金属棒MN 中的感应电动势E 。
(2)为进一步研究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过程,现构建如下情景:如图2所示,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一内壁光滑长为l 的绝缘细管MN ,沿纸面以速度v 向右做匀速运动。
在管的N 端固定一个电量为q 的带正电小球(可看做质点)。
某时刻将小球释放,小球将会沿管运动。
已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小球的重力可忽略。
在小球沿管从N 运动到M 的过程中,求小球所受各力分别对小球做的功。
图1图2B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一模试卷2014.421.(18分)(1)①如图〖2分〗②21sin sin θθ=n 〖2(2)①AC 〖2分〗 ②mgh B 〖2分〗,228)(T h h m A C -〖4分〗③BD 〖2分〗 ④ABD 〖2分〗 ⑤A 〖2分〗22.(16分)解:(1)根据动能定理 2121mv eU =〖3分〗 解得 meU v 12=〖3分〗 (2)在平行于极板方向做匀速运动 vt L = 〖2分〗 解得 12eU mLv L t ==〖2分〗 (3)在垂直于极板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21aty =〖2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deU a 2=〖2分〗 解得 dU L U y 1224= 〖2分〗23.(18分)解:(1)飞机仅在阻力f 的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动能定理21210mv fx -=-〖2分〗解得 m 980=x 〖2分〗(2)根据v -t 图像可求得飞机加速度大小 2m /s 30=a 〖2分〗 飞机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af T =+2cos2α〖2分〗解得 T =5.5×105N 〖2分〗(3)无阻拦索时,飞机需滑行x =980m有阻拦索时,飞机实际滑行距离 m 82=-=s x 'x 〖1分〗由图像面积可知,从t 1时刻至t 2时刻,飞机的位移为s 1=80m 〖1分〗 因此,从t 2时刻至飞机停止,飞机的位移为s 2=2m 〖1分〗从t 2时刻至飞机停止,根据动能定理 222210mv fs W -=-〖3分〗解得 W =-9×105J 〖2分〗 24.(20分)解: (1)a. 如图1所示,在一小段时间∆t 内,金属棒MN 的位移t v x ∆=∆ 〖2分〗 这个过程中线框的面积的变化量 t lv x l S ∆=∆=∆ 〖1分〗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量t Blv S B Φ∆=∆=∆ 〖1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t ΦE ∆∆=〖1分〗解得 B l v E = 〖1分〗b. 如图2所示,棒向右运动时,电子具有向右的分速度,受到沿棒向下的洛伦兹力evB f =,f 即非静电力 〖2分〗在f 的作用下,电子从M 移动到N 的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evBl W = 〖2分〗根据电动势定义 qW E = 〖1分〗解得 B l v E = 〖1分〗(2)小球随管向右运动的同时还沿管向上运动,其速度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