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
- 格式:doc
- 大小:195.00 KB
- 文档页数:6
单元培优测试卷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填空。
(第1、5 题每题6 分,其余每空1 分,共25 分)1. 把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填一填,并把竖式补充完整。
2. 480 是12 的()倍;384 里面有()个16。
3. 在算式□26÷38 中,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使3□6÷33 的商是一位数,□里可填()。
4. 在如图的除法竖式中,方框里的“38”是第一步的商“2”与除数19 的积,方框中的“38”实际表示()。
5.()里最大能填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93×()<400 ()×56 <400 □□0÷30 <7280÷□0 >6 □□□÷30=5......16 248÷□□=5 (8)6. 豆丁做一道除法题时,不小心将除数81 错抄成18,结果得到的商是25,还余13。
正确的结果是()。
7.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商不变的规律”,你一定还记得我们探索的过程,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不一样,商该怎样变化呢?请你根据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过程完成下面的题。
如果:被除数÷除数=60,那么:(被除数×4)÷除数=(),被除数÷(除数×4)=(),(被除数×6)÷(除数×6)=(),(被除数÷6)÷(除数×2)=()。
8. 在计算648÷36÷6 时,贝贝为了使计算简便,他先计算了36÷6,再计算648÷6=108,他的计算方法()(填“正确”或“错误”),判断的理由是();如果贝贝的计算顺序是正确的,那么他计算的算式应该是()。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题1 分,共5 分)1. 626÷26 的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除法估算【课题与课时】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第1课时,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除法估算。
【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新课标)中关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有如下要求:1.内容要求: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感悟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
2.学业要求:能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列出算式,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口算,并总结口算方法,列式正确,结果正确,语言条理清晰。
2.通过分析、对比、交流、归纳等活动,说出除数是整十数的估算方法,正确估算,说出估算依据,有理有据,提升应用意识。
3.使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熟练计算,提高应用能力。
【评价任务】1. 指着你列的算式,说出口算的过程及为什么这样算,请你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检测目标1)2.列出算式,估一估:几次能运完?说出估算过程。
(检测目标2)3. 能运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除法估算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1.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为后面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2.本节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挂图创设菜农喜获丰收的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并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引入除法口算的学习。
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可以让学生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列出算式,思考可以怎样算,得数是多少,然后交流体验算法,学会口算。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列出算式并思考算法。
口算的方法主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口算知识,自主探索。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版年级册)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你们知道怎样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吗?今天我们来看看农作物是怎样进行灌溉的。
(出示情景图)仔细观察,你能看到什么信息?根据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学生很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平均每公顷玉米用除草剂多少克?2、平均每公顷玉米施肥多少吨?3、浇灌的方式,平均每公顷棉花用水多少吨?4、喷灌的方式,平均每公顷棉花用水多少吨?5、滴灌的方式,平均每公顷棉花用水多少吨?也有可能:滴灌的方式比喷灌、1、浇灌的方式每次少用多少吨水?【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信息窗,了解有关农业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索出示问题:平均每公顷玉米施肥多少吨?怎样列式?板书算式:372÷62你能直接说出它的答案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怎样列竖式?板书:62372你能接着往下写吗?自己试着做一做,做完之后同位讨论一下,你是怎样做的?谁来说一说你的做题过程?板书:662)3377220你是怎样确定要商6的?(学生可能会说出把62看作是60)明确:我们可以把62看作是60,这样方便我们确定商几。
如果是372÷60,我们要商多少?在哪一位上商?(学生应该能说出在个位上商6)我们来算算看,6某62=372,所以372÷62=6。
你为什么要这样想?除数有什么特点?与我们昨天学过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有什么不同?说出在个位上商6)我们来算算看,6某62=372,所以372÷62=6。
你为什么要这样想?除数有什么特点?与我们昨天学过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有什么不同?明确:用四舍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是一个整十的数。
这个方法怎么样?好不好?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试商的方法。
验算一下看一看商的对不对。
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明确: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三、自主练习1.计算92÷2372÷12345÷23864÷32656÷4130某(60某(3.火眼金睛辨对错6062)54436404.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160÷325.走进生活王大爷有3个种植草莓的大棚,平均每个大棚收草莓264千克。
第五单元 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例1】1路公交车始发站每隔20分钟开出一辆,从8时到10时20分最多开出几辆1路公交车?最少开出几辆?思路分析:由题意可知,8时到10时20分共60×2+20=140(分),开出1路公交车最多的情况是8时正好开出第一辆,那么这个时间段里共有140÷20=7(个)20分钟的时间段,所以共可开出7+1=8(辆)。
公交车开出最少的情况是8时以后开出第一辆车,所以时间段数和开出公交车辆数相等。
解答:60×2+20=140(分) 140÷20=7(辆) 7+1=8(辆)答:从8时到10时20分最多开出8辆1路公交车,最少开出7辆。
【例2】□70÷67,可以把67看作( )试商,如果商是一位数,方框里最大可以填( )。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以及商的位数的判断。
解答时注意,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时,可以把接近整十数的数看成整十数,然后试商,同时在试商时根据数据特点,要判断商的位数,检查商的位数对不对。
□70÷67,试商时,可以把67看作70试商,这样得出除数是两位,试商时,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因为商是一位数,说明被除数的前两位要不够商1,这样可以得出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应比7小,可能是6,但是6也不满足条件,如果是6,则应商1,所以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应是5。
解答:70、5【例3】青蛙与蟾蜍共20只,每只青蛙平均每天吃害虫25只,每只蟾蜍平均每天吃害虫35只,如果这些青蛙和蟾蜍平均每天吃620只害虫,你知道青蛙和蟾蜍各有多少只吗?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假设法”解答“青蛙和蟾蜍问题”。
解答时,可以假设全是青蛙,这样得出一天一共可以吃20×25=500(只)害虫,而实际吃了620只害虫,这样的假设比实际少了620-500=120(只),为什么少120只呢?是因为把蟾蜍也看成了青蛙,一只蟾蜍看成青蛙后就少吃35-25=10(只),多少只蟾蜍看成了青蛙呢?则可以得出有120÷(35-25)=12(只)蟾蜍,所以青蛙就有20-12=8(只)。
爽爽文库汇编之练习课280÷40=640÷80=560÷70=7 6 9 8 6 7知识点2:整十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除数接近整十数的试商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练习十四第6题。
96÷32=100÷30=430÷71=251÷80=70÷21=86÷43=456÷52=360÷63=分析:根据除法笔算的方法和试商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答案:96÷32=3100÷30=3 (10)430÷71=6......4251÷80=3 (11)70÷21=3……786÷43=2456÷52=8......40360÷63=5 (45)笔算下面各题。
350÷80 264÷32363÷48答案:350÷80=4……30264÷32=8 (8)363÷48=7 (27)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78~79页第2,3,8,13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课堂小结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1.自评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 (73分)一、我会填。
(第7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1.千万位左边相邻的一位是()位,右边相邻的一位是()位。
2.(福建漳州)一个数由8个亿、9个千万、3个万组成,这个数是(),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3.213× 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
4.20公顷=()平方米 500公顷=()平方千米46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5.小明步行的速度是每分钟65米,可以写作(),20分钟可步行()米。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整体备课设计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体备课设计一、单元系统分析单元整体分析一)《课标》分析:1.学段目标学生应掌握除数为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够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明白算理,发展数感,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同时,能够体会试商的方法,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条理有序的思考和表达。
此外,学生应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内容标准本单元旨在提高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经历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形式的过程,学生能够抓住算理这个本质核心,熟练进行除数为两位数的计算。
同时,在进行除数为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推理出试商的方法,合理试商,准确试商,快速试商,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3.课程标准理解1)在计算中,学生由除数为一位数的除法进一步研究除数为两位数的除法,体会新知是在旧知的基础上产生和研究的,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迁移规律。
2)通过情境,学生能够列出算式,进行除数为整十数的口算、除数为两位数的笔算(商为一位数或是两位数)、除数为两位数的估算。
3)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
二)教材分析1.主题单元结构分析(纵向)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内容,是小学生研究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
学生通过研究,能够正确理解算理,并且在此基础上熟练进行计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研究了除数为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研究,为后面研究四则运算和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单元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明晰除数为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口算和估算。
2.能够正确笔算除数为两位数的除法,通过一次试商,准确计算出商为一位数的除法。
5.1 除数是整十位数的口算1、 口算。
60÷30= 100÷50= 360÷60=100÷52≈ 240÷80= 39÷3=2、有700吨货物,小货车一天可以运30吨,大货车一天可以运40吨,用一辆小货车和一辆大货车同时运,几天能运完这批货物?3、有600箱牛奶要运往超市,如果一辆货车一次能运70箱,这些牛奶要几辆货车才能一次运完?4. 一个数的30倍是240,这个数是多少?5.2 除以整十数的笔算(试商)1、甲数是乙数的20倍,如果乙数是80,则甲数是( );如果甲数是80,则乙数是( )2、50除800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3、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商是( );如果除数不变,被除数缩小5倍,商是( )。
4. 笔算。
320÷20 540÷30 720÷40 360÷305.3 笔算除法(调商)可以把除数32看作( )试商。
余数是( )。
1、2、3、这本书我多少天能看完?这本书共有126页,我每天看14页!4. 比一比(在○里填“>”“<”或“=”)。
576÷19○30 270÷27○11 487÷18○305.4 商不变的性质1、想一想、填一填。
(24÷2)÷(6÷□)=4(24÷3)÷(6○□)=4(24○□)÷(6×12)=4(24○□)÷(6○□)=42、根据280÷7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28÷7=16800÷420=2800÷700=14000÷3500=3、口算下面各题。
320÷80=7200÷900=4200÷20=96000÷300=4. 请判断下面各题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①320÷20=(320×5)÷(20×4)()②270÷90=(270+90)÷(90+90)()③67200÷320=6720÷32()④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8倍,商也扩大8倍。
5.1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及估算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59、60页,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及估算除法⏹教学提示本节的教学任务是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学习,能比较熟练的估算、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1)要明确口算的理与法,做到理、法并举,理、法交错。
80÷20,以“十”为单位,即转化为8÷2,8个十除以2个十。
(2)教材传递两种口算的思维方法。
一种是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算除法;一种是转化成以“十”为计数单位的两个数相除的表内除法,用口算求商。
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情境,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探究口算方法、阐述思考过程。
同时要采用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进行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整十数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经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说”算法、“说”算理,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与分析能力,感知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感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养成乐于思考、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的算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小研究,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复习旧知1、直接写得数。
18÷6=100÷5=123÷3=35÷7=50÷5=2、想一想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如:48÷4=可以这样想:4个( )÷4=1个( )=( ) 8个( )÷4=2个( )=( ) ( )+( )=(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作品编号:18972934852016000781
学校:极兔市汉文镇周家屯小学*
教师:玫霸*
班级:走晋参班*
练习课
数的
试商
方法。
布置
作业
完成教材第82页第1,3,5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学
生的学习情况。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熟练的
地方。
1.自评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反思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当除数不接近整十数时,如14、15、16、24、25、
26等,如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往往需要多次调商,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
本课的重点是学生学会把接近15、25的除数看作15、25去试商。
难点是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教学中,学生在尝试计算时,对这种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数也用“四舍五入”法把它看作整十数进行计算,结果很显然,试商调商用了好几次,学生这时候已经发现了这样
的方法有局限性。
这时候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给出的另一种试商方法,明白在计算不同的除法算式时应该根据情况灵活试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乘法的口算掌握得不好,如25乘8、15乘6等算得慢,甚至会算错,这样对本节课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把除数看作25、15、35这样的数,在算的过程中,往往。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内容的复习以及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笔算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2、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进一步感受商不变的性质,并能在实际中灵活运用。
3、能灵活运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更深的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提高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
难点: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知识回顾,板书要点。
师:同学们,对于本册的内容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复习。
这节课我们接着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
师: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小组合作,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整理一下这部分内容,好吗?
小组合作交流、整理,教师参与其中。
汇报,生:……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口算除法
笔算除法
商不变的性质
除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激发学习热情。
2.问题研讨,提升认识。
(根据板书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逐个进行研讨)
(1)如何口算78÷6= ? 390÷30=?
学生说方法。
教师小结: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时,要把被除数分成整数和较小的两位数,分别相除再相加。
对于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做笔算除法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试商的方法)回顾试商的方法有哪些?(四舍法、五入法、口算法)举例:568÷43= 先让学生猜一猜商是几位数,再估一估结果。
(学生快速判断出商是两位数。
)
学生计算,教师强调书写格式。
班内交流订正。
学生验算。
(培养孩子验算的习惯,进一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
小结: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够不够除,如果够除,商就是两位数;如果不够除,就看前三位数,这时商就是一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试商、调商、定商(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要选择合适的试商方法进行试商,才能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3)回顾商不变的性质
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它有什么作用?(学生回顾交流)
小结: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当被除数和除数未尾有0时,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使一些除法计算简便。
所以商不变的性质是除法特有的变化规律,在今后的学习中它还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4)除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有哪些?
教师口述:4箱牛奶96元,每箱牛奶多少钱?这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单价=总价÷数量)。
这单元我们还学习了那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速度=路程÷时间)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并感受到这一单元主要内容的重要性。
学生从主动参与到小组内交流方法,师生共同总结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将知识点重新构建,形成知识网络。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提高。
(1)看谁算得快。
(新课堂97页第1题)
36÷3= 56÷4= 450÷50= 280÷70=
640÷4= 910÷7= 480÷60= 600÷5= (2)写出下列各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科书94页第4题)
▶你用什么方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各有什么特点?
本题是巩固因数和倍数的练习,找完各数的因数和倍数后,再让学生对比着交流一下因数倍数的特点,以加深巩固所学知识。
(3)估算
722÷90≈350÷68≈455÷70≈
578÷60≈507÷80≈289÷50≈
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题说说估算方法。
师小结:为了计算方便,我们一般先将除数估成整十数,根据除数的情况将被除数估成几百几十的数或整百数来口算出结果。
(通过练习,巩固口算和估算的方法)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我是神算手。
(教科书第107页第7题)
210÷7= 205÷26= 405÷81=
588÷84= 432÷48= 864÷32=
▶出示题目,在计算这类题目时应注意什么?(计算法则、试商方法等方面。
)▶组织学生笔算,教师巡视。
▶完成后集体订正,如果有计算出错的学生,全体学生帮助找到原因并改正,教师提醒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2)(教科书108页第11题)
通过特快专递寄邮件每份需要22元。
李阿姨寄邮件时付出200元,找回68元。
她共寄了几份邮件?
▶学生读题,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求一共寄了几份邮件?要先确定哪些数学信息?
本题学生重点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教科书108页第12题。
▶出示题目读题,理解题意。
重点理解“原路返回”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1。
▶解决括号2时学生先提出问题,再解答。
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根据864÷24=36,你能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432÷12 864÷12 432÷24
216÷6 864÷48 216÷12
108÷3 864÷96 108÷6
▶读题,理清题意。
▶先让学生观察各组算式的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汇报交流答案,引导学生总结提升认识,掌握一般规律。
师小结:本题是巩固商不变性质的深化练习题,规律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商不变;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到原数的几分之一或扩大到原数的几倍,商就扩大到原商的几倍或缩小到原商的几分之一。
(2)一条隧道长992米,甲队开凿进度是每天12米,乙队开凿进度是每天
19米,两队同时相对开凿。
①打通这条隧道需多少天?
②打通时,乙队比甲队多凿多少米?
▶读题理解题意,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分清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独立练习解答,师生共同小结。
本题是巩固常见数量关系的练习题,在解决这种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时,应引导学生分清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了第五单元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根据板书,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你想提醒大家什么?(指名说一说)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你们的积极表现,令老师很感动,我知道下节课一定会更精彩。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390÷30=
笔算除法:试商 568÷43=
商不变的性质
除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使用说明:
教学反思:
1、知识回顾,理清脉络。
这节课是由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教师以补充的形式授课的。
我首先让学生浏览课本并自主整理、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
教师及时板书,学生通过思
维的再现、记忆的提炼,有了初步的记忆表象,为课堂进一步系统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学到了整理的方法。
2、分层练习,扎实有效。
习题设计上是经过我的精心筛选,且紧紧围绕本课的几个知识点来展开,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注重学生估算意识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教学环节层次分明,条理性强。
纵观自己的教学设计,感觉还是可以的。
有复习巩固的内容,有实践应用的内容,有拉高层次的内容。
相信这节课不管是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还是基础很不错的学生都会有一定的促进。
使用建议:
一木不成林,只有上好了复习课,让学生把知识整理成了一个系统,所有的知识点才能形成一片知识之林,学生才能在这片林中畅游。
在复习课中要准确、全面的把握教学目标,对复习过程进行充分、科学的预设,并在课堂中进行有效调控,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发挥复习课独特的功能,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需破解的问题: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单元以计算为主,如何让学生在计算中分析、选择合理有效地方法,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价值,增强学习动力,还需进一步研究。
张磊
峄城区阴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