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22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XXX《中国历史》第一册知识要点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代表生产生社会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文化活组织北京约70-20保留猿的某些采集、原始打造石器人万年特征狩猎人群开始掌握磨山顶与现代人基本采集、约3万年光和打孔技术、骨氏族洞人相同渔猎针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3、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组织形式: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原距今时地原原始家畜原始手工始居民间区始农耕豢养业河约七千长水制作简单的玉器和饲养家畜姆渡年江流域稻原始乐器半约五六黄豢养猪狗粟制作工具打猎捕鱼坡千年河流域等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2、生产生活情形: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手艺: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⑤生活技术: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秀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篇一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和发现的历史意义。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发现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过程与方法(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北京人。
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
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北京人的意义。
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
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
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遗址。
北京人的发现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图片等。
学生:自学教材。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s教师活动E学生活动6设计意图b导入新课H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6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6篇)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学生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是本课重点。
匈奴是我国北方蒙古草原的古老少数民族,战国时建立奴隶制政权。
活跃于秦汉时期的历史舞台。
匈奴杰出的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
匈奴的兴起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
学习这段历史,可使学生感性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也为理解匈奴与两汉的“和”与“战”做了铺垫。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是本课又一重点。
汉武帝时经济的繁荣和国力强盛为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准备了条件。
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
匈奴南下掠夺,是掠夺战争。
虽然没有侵略与被侵略的性质,但是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因为它给汉匈人民带来了灾难。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含两套完整教案可供选择)WORD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的发现的科学意义;知道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在哪里过程与方法(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
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
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有关人类起源,无论是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
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想象图》2.教师提问:(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2)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提示:(1)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2)制作工具和使用火;(3)会不会制作工具。
3.教师小结: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复原头像》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归纳北京人的生活地点和时间。
提示: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经测定距今约70万—20万年。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1课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元谋人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产活动:能够制造工具和知道使用火。
4.发现的意义(重点):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质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4.生产和生活:会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使用天然火,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过群居生活。
火的使用(1)用途: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2)意义: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5.北京人发现的意义(重点):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2.距今约3万年3.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4.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5.有了审美观念6.已会人工取火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彩陶。
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西汉的建立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
刘邦是汉高祖。
2、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1)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经济萧条,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首要问题。
二、休养生息政策: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3、○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2将奴婢释放为平民,○3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4、: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三、文景之治:1、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2)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3)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4)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表现(治国效果):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增强,国库钱粮充盈。
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文景之治。
★★秦亡汉兴的原因和启示:(1)秦亡原因: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2)汉兴的原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汉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3)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堂小结: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或大一统的表现或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一、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1.元谋人发现地点:云南元谋距今时间:约170万年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生产情况: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2.郧县人发现地点:湖北郧阳距今时间:约100万年生产情况: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3.蓝田人发现地点:陕西蓝田距今时间:约160万年生产情况: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4.北京人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距今时间:约70万—20万年生产生活:①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组织:狩猎、采集;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③用火:已经会使用火体貌特征:仍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意义: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②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5.山顶洞人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距今时间:约3万年生产情况:①使用打制石器,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
②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
③有爱美意识,也会埋葬死者6.古人类起源和演化进程二、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1.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农业起源: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定居生活:随着农业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2.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兴盛的区域代表:河姆渡遗址地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时间:距今约7000年建筑: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之一农业:大量水稻遗存,骨耜得到广泛使用手工业:懂得使用天然漆,还运用雕刻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艺术品社会组织:原始氏族社会。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备课拓展1.为什么说我国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一结论是基于多方面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得出的。
首先,从人类史的角度来看,我国境内发现了众多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和化石,如云南元谋人(距今 170 万年)等,这些考古发现为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提供了有力证据。
具体来说,从1929年周口店遗址发现北京人第一个头骨化石起,至今我国境内已有70多处遗址发现了史前人类化石,包括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等,这些发现共同构成了人类演化发展的直接证据。
这些考古发现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
在文化史方面,约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进入新石器时代阶段之际,农业起源也随之产生。
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和相关研究,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有重要参照价值,也从侧面印证了我国一万年的文化史。
而对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以及众多的考古发现,如文字的传承(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是距今至少 3600 年的甲骨文)等,都实证了我国悠久的文明历程。
此外,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严谨探索和研究,不断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也为这一结论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总之,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经过长期的考古发掘、研究和阐释所证实的,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有力证明。
2.周口店遗址中发现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具体是什么年代,与其他史前人类化石相比有何特殊意义?周口店遗址中发现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属于旧石器时代,其年代约为 70 万至 20 万年前。
北京人被归入直立人。
这一发现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不仅揭示了人类早期的演化过程,还为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使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成为世界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化石的发现,对于理解人类早期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究人类与环境的互动提供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