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石挡墙稳定性与填土强度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挡土墙稳定性计算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支挡结构,用于支撑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其坍塌和滑移,以保持土体的稳定性。
在工程设计中,确保挡土墙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这需要进行详细的稳定性计算。
挡土墙稳定性计算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挡土墙在各种荷载作用下是否能够保持平衡,不发生滑移、倾覆或地基承载力不足等破坏形式。
为了进行准确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挡土墙的几何形状、墙体材料的性质、填土的特性、作用在挡土墙上的荷载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挡土墙所承受的荷载。
常见的荷载有土压力、水压力、地震力等。
土压力是挡土墙设计中最重要的荷载之一,它根据填土的性质和挡土墙的位移情况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是指挡土墙不发生位移时土对墙的压力;主动土压力是指挡土墙向离开土体方向移动时土对墙的压力;被动土压力则是挡土墙向土体方向移动时土对墙的压力。
在一般的挡土墙设计中,通常考虑主动土压力的作用。
水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荷载。
如果挡土墙后的填土中有地下水存在,水会对挡土墙产生额外的压力。
这种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地下水位的高度和水的流动情况。
地震力在地震多发地区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地震会使土体产生惯性力,从而增加对挡土墙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挡土墙稳定性计算的主要内容。
滑移稳定性计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滑移稳定性取决于挡土墙与地基之间的摩擦力和水平推力的大小关系。
计算时,需要计算出作用在挡土墙上的水平推力和抗滑力,通过比较两者的大小来判断挡土墙是否会发生滑移。
如果水平推力大于抗滑力,挡土墙就可能发生滑移,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抗滑力,如增加挡土墙的自重、设置防滑键等。
倾覆稳定性计算同样关键。
倾覆稳定性取决于挡土墙的重心位置和抗倾覆力矩与倾覆力矩的大小关系。
计算时,需要计算出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倾覆力矩和抗倾覆力矩。
如果倾覆力矩大于抗倾覆力矩,挡土墙就可能发生倾覆破坏。
为了提高挡土墙的倾覆稳定性,可以增加挡土墙的基础宽度、增加墙身的重量或者降低墙身的高度。
挡土墙稳定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挡土墙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土方工程结构,用于防止土体滑坡、土体塌方和土体侧方移动等地质灾害。
在工程实践中,挡土墙的稳定性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挡土墙的稳定性进行详细分析与优化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挡土墙的稳定性。
挡土墙的稳定性主要受到重力、土压力和地震力的影响。
根据一般工程设计原则,挡土墙的稳定性主要包括全局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两方面。
全局稳定性是指挡土墙整体不倾覆、不滑动的能力。
在分析全局稳定性时,需要考虑挡土墙后土的重力和土压力对墙体的作用力。
拉美尔原理(Culmann推移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挡土墙全局稳定性的方法。
它基于力的平衡原理,通过分析挡土墙后土形成的力对墙体施加的作用力,来评估挡土墙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以验证拉美尔原理的计算结果。
局部稳定性是指挡土墙内部土体的稳定性,主要包括土体的开裂和滑动等。
土体开裂主要考虑挡土墙的抗拉强度,可以通过计算墙体上土体的拉应力来评估。
土体滑动方面,则需要分析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摩擦力等因素。
可以使用摩尔库伦圆法、库仑等效剪切法等方法来计算土体的滑动稳定性。
在分析挡土墙的稳定性后,可以根据结构和土体特点,进行优化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首先,地基处理是优化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挡土墙的稳定性与地基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通过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如加设承台、改良地基等,可以提高挡土墙的整体稳定性。
其次,挡土墙的结构设计也是优化的关键。
挡土墙的宽度、高度和坡度等参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在设计阶段可以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另外,挡土墙的材料选择和配筋设计也应进行优化。
合理的材料选择和适当的配筋可以提高挡土墙的抗拉强度和抗滑动能力。
同时,还应注意挡土墙的排水设计,以保证水分不滞留在挡土墙内部,减少水分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
最后,挡土墙的监测和维护也是确保其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挡土墙稳定分析(—)浆砌石挡土墙稳定分析(1)计算简图:(2)荷载计算计算参数土的容重γ土=19.0kN/m³、水的容重γ水=19.0kN/m³、土的内摩擦角φ=30°、土的粘聚力C=30KPa、填土深度h1=1.15m、填土倾角β=0°、墙后水深h2=0.0m、砌体容重γ=23.0kN/m³、墙顶宽B1=0.3m、墙高H1=1.15m、墙底宽B2=0.645m、墙前水深h0=0.377m、库伦主动土压力系数K0=0.46、墙背与铅垂面夹角ε=16.7°、墙背与填土摩擦角δ=15、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180kpa。
①静水压力计算运用公式:p=1/2×γW×H水2P水=0.5×9.81×0.377×0.377P水=0.697kN②扬压力计算运用公式:U=γW×AP扬=0.5×0.981×0.377×0.645P扬=1.193kN③土压力计算运用公式:Pa=1/2×γ土×H土2×KaPa=0.5×19×1.15×1.15×0.46Pa=2.984kN所以Pax=2.539kN ,Pay=1.568kN④自重计算运用公式:W=γ×AW1=0.3×1.15×23W1=7.935kNW2=0.5×0.345×1.15×23W2=4.563kN(3)抗滑稳定验算墙底对地基的摩擦系数u,查表5.4得u=0.3 。
Ka=(W+Pay-P扬)/(Pax-P 水)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a=(W+Pay-P扬)/(Pax-P水)Ka=(12.498+1.568-1.193)×u/(2.539-0.697)Ka=2.1>1.3,安全。
挡土墙的荷载计算与稳定性分析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结构,用于防止土壤的滑动和坍塌。
在设计和建造挡土墙时,荷载计算和稳定性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挡土墙的荷载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的相关内容。
荷载计算是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挡土墙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
常见的荷载包括填土荷载、活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填土荷载是指挡土墙背后的土体所施加的垂直荷载,可以通过土体重量和水平荷载计算得出。
活荷载是指挡土墙上的建筑物、车辆和行人等可变荷载,它们的作用可以通过工程测量和计算得出。
地震荷载是指地震时挡土墙所受到的水平地震力,可以根据地震烈度和挡土墙结构的特点进行计算。
稳定性分析是指确定挡土墙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是否能保持稳定的过程。
稳定性分析主要涉及平衡和抗倾覆的问题。
平衡问题是指挡土墙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是否能保持平衡,即是否存在平衡条件。
抗倾覆问题是指挡土墙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是否能抵抗倾覆,即是否满足抗倾覆条件。
挡土墙的平衡问题可以通过受力分析和力矩平衡计算来解决。
首先,根据土体性质和几何形状,确定挡土墙受到的各种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
然后,将这些力分解为水平力和垂直力,并计算它们的合力和合力矩。
最后,根据力矩平衡条件,判断挡土墙是否能保持平衡。
挡土墙的抗倾覆问题可以通过判断挡土墙的倾覆安全系数来解决。
倾覆安全系数是指挡土墙抗倾覆能力与倾覆力之比。
在稳定性分析中,需要计算挡土墙的倾覆力和抗倾覆力。
挡土墙的倾覆力主要包括土体重力、填土荷载和水平地震力等。
抗倾覆力主要来自于挡土墙自重、材料强度和摩擦力等。
通过比较倾覆力和抗倾覆力的大小,可以得到挡土墙的倾覆安全系数,从而判断其抗倾覆能力。
在荷载计算和稳定性分析中,常常需要采用计算方法和软件来进行计算和分析。
目前,有许多专业软件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挡土墙的荷载计算和稳定性分析,例如Plaxis、Slope/W和Slide等。
这些软件能够根据输入的参数和条件,自动进行受力分析、力矩平衡计算和倾覆安全系数的评估,提供详细的计算结果和分析报告,极大地便利了工程师的工作。
墙体重度γq=21.56KN/M3车载:墙后填土:采用砂砾石填筑填土重度γt=18KN/M3填土倾角β=0度0弧度填土内摩擦角φ=35度0.610865弧度填土与墙体摩擦角δ=18度0.314159弧度11.55车载换算土层厚度:h换=0m基地表面与墙体摩擦系数:f=0.35挡土墙基本形式:h1=5mh2=0.5mh3=1mb0=0.5mb1=0.1m坡比m=0.3b2= 1.2mb3=0.1m墙背与铅直线的夹角:ε=16.699182度0.291455弧度土压力计算:Pa=104.714KN/M与铅直线有夹角ψ=55.300818度0.965181弧度则水平土压力为Za=86.091008KN/M水平力作用点:za= 1.8333333m铅直作用力计算:铅直土压力Ga=59.610526KN/M与端点距离Wga= 1.25m墙体各部分自重及距端点距离:G1=10.78KN/MW1=0.35mG2=94.864KN/MW2=1mG3=20.482KN/MW3=0.95m墙体上部各部分土重及距端点距离:G t1=23.4KN/MWt1= 1.25mG t2=43.2KN/MWt2= 1.4mG t3=7.2KN/MWt3= 1.85m抗滑稳定计算:最小安全系数为1.3 Kc=NY*f/Za 1.0551367抗倾覆稳定计算:水平力矩:MH=157.83351KN/M*M铅直力矩:MY=295.65806KN/M*M安全系数KN=MY/MH 1.8732274最小安全系数1.5偏心距及基底应力:ZN=(MY-MH)/NY0.531041偏心距e=0.418959基地应力:ζ1,2ζ1,2=N/B*(1+/-6*e/B)317.32142Kpa-44.12508Kpa-7.191407工程量:351.0023.45。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doc文档全文预览(一)引言概述:挡土墙是一种常用的土木结构,用于抵抗土壤的侧向压力,并保持土壤的稳定。
为保证挡土墙的设计和施工安全可靠,稳定性验算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以挡土墙稳定性验算为主题,从土壤力学原理出发,分析挡土墙在水平和垂直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并介绍相应的验算方法。
正文内容:一、土壤力学原理1. 应力与应变关系2. 土壤强度特性3. 侧向土压力分布理论二、挡土墙在水平力作用下的稳定性验算1. 水平力的作用机理分析2. 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验算3. 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验算4. 挡土墙的抗翻转稳定性验算5. 挡土墙的水平位移控制三、挡土墙在垂直力作用下的稳定性验算1. 垂直载荷的作用机理分析2. 挡土墙的抗沉陷稳定性验算3. 挡土墙的抗浮起稳定性验算4. 挡土墙的抗渗稳定性验算5. 挡土墙的变形控制四、挡土墙的材料选择和施工要求1. 挡土墙的材料选择要点2. 挡土墙的基础设计要求3. 挡土墙的结构设计要求4. 挡土墙的施工方法介绍5. 挡土墙的监测与维护五、实例分析与案例分享1.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实例分析2.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的典型案例分享3.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的工程应用案例总结:通过对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进行详细讨论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挡土墙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合理的稳定性验算可以确保挡土墙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验算和监测,并及时修正设计或施工方案,以确保挡土墙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挡土墙的地基稳定性分析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用于抵御土壤和水压力,确保基础土壤的稳定性。
对于挡土墙的设计和建造来说,地基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对挡土墙的地基稳定性进行详细分析,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一、简介挡土墙是一种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结构,通常用于防止土壤坡面的下滑、侧向位移和溃坡。
地基是挡土墙的承重部分,其稳定性直接影响挡土墙的整体性能。
因此,分析和评估挡土墙地基的稳定性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二、土壤力学参数在进行挡土墙地基稳定性分析前,首先需要了解土壤的力学参数。
主要的土壤力学参数包括内摩擦角、基质压缩指数和水平土壤的抗剪强度等。
通过实地勘探和室内试验,可以获取这些参数的具体数值。
三、挡土墙地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1. 杆件法杆件法是一种常用的挡土墙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该方法将挡土墙和土壤作为相互作用的杆件系统进行建模,并通过计算出的杆件系数和等效摩擦力来评估地基的稳定性。
该方法较为简单,适用于较为规则且直线的挡土墙。
2. 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挡土墙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适用于复杂且曲线的挡土墙。
该方法通过将复杂的地基和挡土墙划分为许多小单元,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地基和挡土墙的应力和位移分布。
该方法的计算精度较高,但需要复杂的计算程序和较大的计算量。
四、挡土墙地基稳定性分析步骤1. 土壤力学参数测试和分析:通过实地勘探和室内试验获取土壤力学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地基的确定:确定地基的类型、尺寸和形状,包括地基的深度和宽度等参数。
3. 杆件法或有限元法建模:根据挡土墙的几何形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建模。
4. 荷载计算和应力分析: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荷载情况,进行荷载计算和应力分析,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
5. 位移分析:通过计算地基和挡土墙的位移,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
6. 结果评估和优化设计: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估和优化设计,确保挡土墙地基的稳定性和工程安全。
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结构,主要用于抵抗土体在斜坡或地面边坡上的滑动和侧向扩散。
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是其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挡土墙的背景和作用、抗滑稳定性的定义、相关设计和施工要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引言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结构,它能够有效地承受土体的压力,并阻止土体的滑动和扩散。
在工程实践中,挡土墙被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堤坝等建设项目中。
为确保挡土墙的长期使用性能和安全性,抗滑稳定性的研究和设计变得非常重要。
2. 抗滑稳定性的定义抗滑稳定性是指挡土墙在受到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荷载作用下,能够保持其稳定性,防止土体滑动和翻倒的能力。
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关系到土体的力学性质、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等因素。
3. 影响挡土墙抗滑稳定性的因素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挡土墙的几何形状和结构参数、挡土墙的土工材料选择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
其中,土体的内摩擦角、土体的抗切强度、挡土墙的墙面倾斜度和土体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力等是决定挡土墙抗滑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4. 挡土墙设计的要点设计挡土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以确保其抗滑稳定性:4.1 考虑土体的力学性质:根据土体的抗切强度和内摩擦角等参数,计算土体在荷载作用下的抗滑稳定性;4.2 选择合适的挡土墙结构形式: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选择适合的挡土墙类型,比如重力式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等;4.3 控制墙面倾斜度:通过合理控制挡土墙的墙面倾斜度,增加土体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4.4 选择合适的土工材料:挡土墙的土工材料要具备一定的抗剪强度和抗冲刷能力,确保挡土墙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4.5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挡土墙的施工质量对其抗滑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确保土体的均匀性和墙体的密实性。
5. 挡土墙抗滑稳定性的监测与维护为了保证挡土墙的长期使用性能,需要进行抗滑稳定性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挡土墙的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估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结构,用于抵御土体的侧向力,保护建筑和土地。
在设计和施工挡土墙时,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对挡土墙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进行安全评估。
首先,挡土墙的稳定性分析将从土体力学的角度进行。
要分析挡土墙的稳定性,需要考虑土体的力学性质、土壤的侧向力、重力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挡土墙稳定性的因素。
在土体力学分析中,首先需要确定土体的物理特性,如土壤的密度、孔隙比、内摩擦角等。
这些参数将决定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然后,要考虑土壤的侧向力,即土壤与挡土墙之间的水平力。
这个力可以通过地震、降雨等外部因素引起。
土壤的侧向力将试图推倒或推动挡土墙,因此必须计算土壤的侧向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抵消这个力。
其次,挡土墙的自重也是影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挡土墙越高,其自重就越大,对土壤的压力也越大。
因此,设计中需要确保挡土墙的自重能够抵消土壤的侧向力,从而保证挡土墙的稳定性。
除了土体力学分析,还需要考虑挡土墙的结构设计。
挡土墙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如土木工程设计规范等。
结构设计将涉及到挡土墙的形状、尺寸、材料等方面的选择。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强挡土墙的稳定性。
在挡土墙的安全评估方面,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值方法,可以模拟挡土墙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
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评估挡土墙的应力分布、变形情况等,从而判断挡土墙的稳定性。
此外,在安全评估中还可以考虑挡土墙的使用寿命、维护成本等。
使用寿命是指挡土墙在预定设计寿命内能够保持安全可靠的能力。
挡土墙的维护成本包括定期检查、维修、加固等费用。
评估挡土墙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可以帮助确定其经济性和可行性。
总结起来,挡土墙的稳定性分析和安全评估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分析土体力学特性、考虑土壤侧向力和挡土墙的自重,并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挡土墙的稳定性。
挡土墙抗滑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挡土墙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用于防止土体滑动或侵蚀,保证土体的稳定性。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分析和加固措施来确保其安全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分析。
抗滑稳定性的分析是基于摩擦力和土体的重力平衡原理。
挡土墙背后的土体被称为填土,填土与挡土墙之间的接触面上存在着摩擦力。
如果填土的重力超过了摩擦力,挡土墙就会发生滑动。
为了确保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的分析。
首先,对填土的重力和倾斜面的坡度进行测量和计算,确定填土的稳定性。
其次,根据填土的性质和土体力学参数,计算填土与挡土墙之间的摩擦力。
最后,比较摩擦力和填土重力的大小,确定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
然而,即使经过了仔细的分析,我们可能仍然会发现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不足。
这时就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来提高其稳定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挡土墙加固措施。
一种常见的加固措施是在挡土墙的背后设置排水系统。
通过设置排水管道和减压带,可以有效降低填土背后的水压力,减小滑动的风险。
此外,排水系统还可以提高土体的稳定性,防止土壤软化和流失。
另一种常见的加固措施是加固挡土墙的结构。
这可以通过在挡土墙的前面安装钢筋混凝土墙或钢筋网等形式实现。
这些加固结构可以增加挡土墙的抗滑能力,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同时,在挡土墙的顶部加设栏杆或护栏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
此外,选择合适的填土材料也是提高挡土墙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粘土、粉砂土等黏性土壤的抗滑稳定性较差,而砂土、砾石等颗粒状土壤的抗滑稳定性较好。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填土材料,提高挡土墙的整体稳定性。
除了上述的措施,还有一些其他的加固措施可以考虑。
例如,可以通过在挡土墙的上部设置护坡来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提高挡土墙的稳定性。
此外,定期巡视和维护挡土墙的状况,及时修复和处理发现的问题,也是确保挡土墙长期稳定的重要措施。
拦石挡墙稳定性与填土强度关系
摘要: 本文以某滑坡工程为例,在已有的抗倾覆稳定以及抗滑移稳定计算方法的基础之上,以抗剪强度值不同的36组土体充当填土,以便能够找出填土强度与拦石挡墙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计算数据分析后得出,拦石挡墙的稳定性与填土内聚力有关,填土的抗倾覆以及抗滑移能力受内摩擦角影响较大。
关键词:拦石挡墙;稳定性;填土强度
1 前言
对于坡度较陡的岩质边坡,一般采用拦石挡墙作为防护措施,它与墙上拦石栅栏以及石土堤协同工作阻挡下落的危岩体,避免因危岩体掉落而对周围人员和建筑物造成损伤,以及堵塞坡下的道路。
过去常用的刚性拦石结构是由拦势堤、拦石栅栏、刚性拦石挡墙、落石槽等组成的被动防护系统,它所用的施工材料在周围一般均可找到,而且施工中开挖出来的土石等都可用在防护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是石砌挡土墙,它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优势来保持自身的稳定性,进而有效的抵御岩块掉落所产生的冲击力,而且可以保证土堤的稳定。
在进行刚性挡土墙设计时,需要重点关心的问题就是确保墙体的稳定,而墙后填土自身的性能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此,本文以某滑坡工程为例,探讨墙后填土力学性能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
2 工程实例分析
2.1 滑坡工程介绍
某滑坡工程的斜坡呈南北向分布,滑坡的主要滑动方向长度为50m、宽度为160m、角度为95°,滑坡方向土层平均厚度为6m,体积总计为3670m3,在滑坡规模上属于小型滑坡。
该滑坡的前缘高程为635m,处于基岩的凸面上;滑坡的后缘高程为665m,位于横向的裂缝上,滑坡后缘与前缘之间的高程差为30m。
该滑坡的下部比较陡峭、上部较为平缓,滑坡的坡度位于29°~50°之间,前缘滑坡的坡度大约为44°。
该滑坡的中部有土体出现滑动,使得一些土体在下部陡坡处产生堆积,有体积大约为4m3石块掉落,其距离最近的建筑物不到30m,而两侧岩体因松散堆积而形成不稳定堆积体。
为了避免危岩体可能对周围人和建筑造成的损害,在滑坡高程为507m处设置了拦石挡墙,墙体的总长度为214m,墙体的第一段从南侧边界一直到堆积体处,长度为113m;墙体的第二段从堆积体处一直到北侧边界,长度为101m。
在修建的拦石挡土墙后,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加筋土堤,而且在沿着修建的土堤处形成长度为214m 的落石槽。
所修建的拦石挡墙为直立式墙背,使用浆砌石砌筑而成的重力式挡土墙。
2.2 稳定性计算
为了能够研究拦石挡墙后土堤的填土对于拦石挡墙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并且方便确定所用材料,选用两组内摩擦角以及内聚力不同的值进行组合分析研究,进而确定拦石挡墙的抗滑移以及抗倾覆的安全系数值。
本例使用计算软件为理正软件,计算过程中将危岩体掉落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按照对拦石挡墙作用的集中荷载计算,按照规范中的公式确定各种作用力组合以后对墙体产生的冲击力。
2.3 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分析后得出拦石挡墙后填土抗剪强度变化对抗滑移安全系数的影响。
随着内聚力的增大,抗倾覆以及抗滑移的安全系数都相应的增大,在内聚力从0kpa增大到2kpa,抗滑移和抗倾覆的安全系数增加的幅度最大;在内聚力从2kpa增大到10kpa,填土的内聚力与抗滑移以及抗倾覆的安全系数之间变化关系呈线性变化。
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大,抗倾覆以及抗滑移的安全系数也呈线性增长,但其变化的幅度要小于内聚力的变化幅度。
拦石挡墙后填土的抗倾覆安全系数,随着内聚力增大而按照0.1的幅度增长,而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大而按照0.031的幅度增长;拦石挡墙后填土的抗滑移安全系数,随着内聚力的增大而按照0.1的幅度增长,而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加而按照0.041的幅度增长。
填土的稳定性对于内摩擦角的敏感性要小于对内聚力的敏感性。
3 结语
⑴当填土内聚力增大时,拦石挡墙后的填土的安全系数也随之增大,这说明填土的抗倾覆以及抗滑移能力随着内聚力增大而有所提高;所以,拦石挡墙后的填土应当使用有较大内摩擦角,而且也有一定内聚力的土。
⑵当填土的内摩擦角和内聚力增大时,拦石挡墙后的填土的抗滑移以及抗倾覆安全系数呈现线性增大,但是内聚力的增大幅度要明显大于内摩擦角的增大幅度,这说明填土的稳定性对于内摩擦角的敏感性要小于对内聚力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