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源配置第1稿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40
(3)老师总结第一目,用课件展示第一目的知识要点和结构。
情境二:“不同人不同命”
数据显示,“十一五”末国家规划消费量是 3.4亿吨,实际消费6.2亿吨,短缺2.8亿吨,相差82%。
在这一市场背景下,大量民间资本绕开“核准制”进入钢铁行业,目前未经核准的“违规产能”产钢规模已经超过3.6亿吨,占全国钢产量的一半以上。
这些“违规产能”不论在境外投资办厂办矿或是进行技术改造等,均受到了政策的限制。
而在此前后,老牌钢铁企业在政府2005年发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疯狂扩容,2005年到2011年的七年间,我国大型板卷轧机猛增到86套,而产能利用率却下降到59%,出现了严重的板材产能过剩。
许多新生民营钢企不由感叹:“真是不同人不同命”,纷纷建议政府取消钢企核准制度,让大家在市场上公平、平等竟争。
【探究三】:阅读材料,说明在市场竟争中,谁是“运动员”?谁是“裁判员”?如果有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会导致什么后果?。
导入(师):“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先,独不论为百蔬之王,何也。
齐白石”设问:大家猜一猜哪一种蔬菜被称作百蔬之王?学生思考发言,教师给出答案。
其实就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大白菜新课教学:【当家菜】(师):今天,我们就说说大白菜的那些事,说起大白菜,它承载了人们对于一个时代的回忆。
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
PPT展示:老北京人排队购买大白菜的情景PPT展示:政府把大白菜作为国家二类物资进行限量分级供应文字来源《北京晚报》设问:在今天再普通不过的大白菜,当时的政府为什么定为国家二类物资进行限量分级供应?(生:稀少。
)追问:相对于什么而言是稀少的?(生:人们的需求)。
(师):像白菜以及白菜生产所需要的各类生活和生产物资,我们称之为资源。
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有限的。
即使在今天,资源有限而需要无限的矛盾也一直存在,因此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板书:一、资源配置的必要性过渡: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大基本手段板书:二:市场配置资源的两大基本手段设问:在计划经济时代,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生产后销售定价由谁说了算?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什么手段实现资源的配置?结合材料分析,在计划经济时代,哪种资源配置手段起决定性作用?生:略师总结:在计划经济时代,资源匮乏,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生产后销售定价由政府说了算。
政府通过下达计划来配置资源。
虽然也有市销900万斤,但与9亿斤的计划供应量相比,比例极小,因此,在计划经济时代,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PPT展示:名词点击:计划经济的含义过渡:当历史的指针从1978年开始拨动时,“大白菜”作为我国经济的一个缩影,有将会有怎样的历史际遇呢?PPT展示:大白菜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当家菜”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的“家常菜”了过程。
师:1979年在计划经济下已经陆续放开部分产品价格。
1989年大白菜这样的二类物资也结束了计划时代。
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议题一| 市场调节及其利弊截至2019年11月15日,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格已由11月11日的49.61元/公斤降至48.13元/公斤,降幅达3.07%,完成11月以来首个五日连降。
可以说这次生猪价格回落速度是非常大的。
主要是由于立冬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猪病高发期到来。
养猪人担心非洲猪瘟疫情等不确定原因发生,加上屠宰场为促进销售降低肉价,引发恐慌性抛售,这也加剧了短期内猪价震荡下跌。
在此之前的10月,猪价却曾因产能缺口、养殖户囤母惜售等原因,一度站上52元/公斤的历史高位。
[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猪肉供求是如何调整的?提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猪肉供求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2.(预测与选择·科学精神)材料说明单纯的市场调节有何弊端?提示: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决策必然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由于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市场调节往往具有滞后性。
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
1.资源配置(1)原因: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
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2)手段: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3)体制:如果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如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体制。
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1)规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2)机制: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3)优点: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
第三章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第一节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概述1、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含义1、人力资源配置的含义:人力资源配置就是根据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一定的方式和机制为媒介,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组合,使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合理和高效的结合,由此产生最佳的产出效用。
2、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含义: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主要包括市场化配置和计划配置两种。
人力资源的计划配置主要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计划经济为基础,采用行政手段,通过计划调配,实现对人力资源进行分配组合的行政管理行为。
2、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要素人力资源能力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价格人力资源流动媒介人力资源供求关系3、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功能基本功能:通过人力资源所拥有的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是人力资源个体找到适合的工作职位,人力资源雪球方找到适合的人力资源个体,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一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即在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能够有话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优化,由此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是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及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能够激励人力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有利于缓解人力资源的结构矛盾。
第二节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1、人力资源市场价格机制人力资源价格机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价格的形成机制、人力资源价格的运行机制和人力资源价格的调节机制2、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机制3、人力资源市场竞争机制其一,人力资源市场竞争机制是调节人力资源再生产和择业行为的基本手段其二,人力资源市场那个竞争机制是激励人力资源个体端正工作态度、恪尽职守的无形力量其三,人力资源市场竞争机制是促使组织自我优化的重要手段第三节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1、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微观体系(中介体系)所谓人力资源市场,是指人力资源供求双方从市交易活动的场所以及与此形成的劳动经济关系。
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的。
市场配置资源有何优点?它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能调动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市场配置资源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市场配置资源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如何处理?完全的市场调节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因此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市场配置资源1、什么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机制根据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引起价格变动从而实现对资源进行分配,组合及再分配与再组合的过程。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价值规律就象一只“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
3、市场配置资源机理由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在其正常运转中,市场机制在庞大的市场中通过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及灵敏的价格反应自如地支配经济运行,即自由、灵活、有效、合理地决定着资源的配置与再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经济并不是天生就有的。
它是商品与商品经济、市场与市场发展的产物。
早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市场的出现,但是,该市场是以产品的消费为特征的消费品市场,它不是一个包括要素市场在内的完整的市场体制,也没有形成以市场机制运行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制度,因此无力决定资源配置方式。
只是到了工业经济成长时代,产业逐步成长、市场不仅有了产品市场,而且出现了生产要素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等。
这些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构成了完整、庞大与统一的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市场机制的活动(或运行)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包括各种要素价格),竞争机制、信用机制、利率机制和工资机制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