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 格式:ppt
- 大小:10.53 MB
- 文档页数:30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一、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在于让学生了解我国璀璨民间美术,丰富学生的民间美术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树立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本课通过介绍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艺术样式,来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从而挖掘中国民间美术的精神内涵,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
二、学生分析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占据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空间。
同时,一些庸俗的娱乐文化也代替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而凝聚着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优秀民族文化——民间美术,却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被遗忘。
大部分同学对民间美术的种类接触甚少,对民间美术与民间习俗的关系、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点几乎不了解,更不用提如何去传承和发扬民间优秀文化。
这种状况直接导致民间文化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消亡。
因此学习中国民间美术,有助于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提高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激励学生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意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界定,了解主要的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及其艺术特征,挖掘它的精神内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研究问题,并合作完成一副民间美术作品——剪纸,培养了学生自学合作研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展现潍坊特有的民间美术作品以及身边的美术作品,并让同学们合作完成了一副民间美术作品——剪纸,通过亲眼所见,亲手之作,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增加知识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是完成素质教育的德育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民间美术是如何界定的,并了解主要的民间美术分类。
2、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学讨论并分析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内涵,并能合作完成一副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剪纸。
五、教学方法1、直观展示法:利用实物展示和多媒体图片的形式把民间美术作品很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第一感官接触到实际生活中的民间美术,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宋红雨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学习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b5E2RGbCAP(二)内容结构本课的教学内容为四大问题层层递进。
通过介绍最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艺术样式,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欣赏课文图版中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
全课分为以下五个部分:p1EanqFDPw第一部分是引述。
从我国农历新年民俗活动情景中的各类民间美术品引出民间美术的概念,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
第二部分的标题是“如何界定民间美术?”通过说明民间美术概念的基本含义和特性,引出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
DXDiTa9E3d第三部分的标题是“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通过优秀作品欣赏,具体介绍民间美术中剪纸、年画、刺绣、玩具、雕塑这五类艺术样式。
其中玩具中又分为风筝、泥玩具、布玩具和活动玩具四种;民间雕塑中又分为石雕、砖刻、木雕、泥人、面人和面塑六种。
RTCrpUDGiT第四部分的标题是“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举例分析民间美术艺术语言最重要的特征,即寓意性与象征性。
5PCzVD7HxA第五部分的标题是“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说明民间美术与民俗的紧密关系,说明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之根。
jLBHrnAILg(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
xHAQX74J0X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LDAYtRyKfE二、教学内容资料(一)作品分析赐福生财灶王(山东杨家埠年画)灶王也称司命主。
第16课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特点,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以“欣赏美、了解美、评价美”为线索,尝试把“搜集资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评价延伸”的研究型学习方式引入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和多种实践,使学生走近民间美术、走近生活,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年画、刺绣、剪纸等民间美术。
教学难点: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并提问学生,组织讨论,这样多法并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课型:欣赏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我试讲的课题是《中国民间美术》,下面我开始进行今天的讲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春节不仅有同学们喜欢的红包,还有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那增添节日气氛的形式或行为有哪些?是的,比如说春联、门神、窗花、年画等等都在烘托着我们春节的喜庆气氛。
这些都是我们的民间艺术品,也是我们的民间美术。
那我们就跟着这喜庆的气氛一同进入第16课——中国民间美术吧!(板书:中国民间美术)二、教学新知1、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同学们,那我们应该如何去界定民间美术呢?(板书:概念)民间美术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的,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美术作品。
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和“文人士大夫”而言的,在现代是相对于职业、专业的艺术家而言的美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美术。
2、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板书:种类)同学们,你们哪些民间美术?同学间可以互相探讨探讨。
高中美术鉴赏《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知识目标:认识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几种民间美术形式(剪纸、皮影、年画、泥塑),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并举例讲解蜡染、扎染的制作方法与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分析体会民风民俗的积淀,掌握民间美术的精髓--出发于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及审美能力,掌握基本的民间美术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为其继承和发扬民间美术奠定基础。
情感目标:理解民间美术中的蕴涵的人民群众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
弘扬民间美术精华,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民间美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
学生不能准确的说出这些知识,本节课从生活中的风俗与实物展示讲解几个方面,帮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民俗生活内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审美理想。
理解民间美术的精神表达,不同艺术种类材料的选择,制作技术与当地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通过一个不到3分钟的短片,让学生从中找出几种民间美术的类型(如年画、剪纸、皮影、玩具等等),展开讨论:民间美术有哪些形式?通过学生们的答案,教师总结“什么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士大夫文人美术。
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如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的年画、剪纸、春联、戏具、花灯、扎纸、符道神像、服装饰件、龙舟彩船、月饼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中的服饰、布置等。
民间美术分布于各地,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
按照材料分类,有纸、布、竹、石、木、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以天然材料为主,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民间艺术是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以满足创作者自身需求以补充家庭收入为目的,甚至以之生计来源的手工艺术产品,从生产方式看,民间艺术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世代传承的,从功能上看,它包括了侧重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美术作品,也包括了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装饰品。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六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
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讲述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组织,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力;质疑、解疑;尝试把“搜集资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评价延伸”的学习方式引入教学,使学生走近民间美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走近民间美术、走近生活,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使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精神。
2学情分析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于成熟状态,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知识和社会素养不断提高,且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分析问题和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对民间美术的种类接触较少,对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的知识了解也相对匮乏,亦对民间美术与民间习俗关系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不同种类的具有典型、代表、特色、优秀的作品进行鉴赏,领略民间美术的种类、领会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和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和体会民间艺术的美感、塑造健全的高水平的艺术修养、健康高雅的情趣和充实丰富的精神世界。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界定概念,民间美术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说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这些艺术承载着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架构的历史形态。
但随着工业社会都市化进程加快,外来消费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使得民族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到破坏,扎根于乡间的民间艺术进一步势微,特别是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艺术正迅速消逝。
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消亡。
因此我们应该醒悟:民间艺术已经成为濒危的文化需要保护。
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相比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将民族民间艺术引进学校美术教学课堂,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本课选取了我国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6个种类:年画、民间玩具、剪纸、风筝、编织、刺绣、编织。
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增加课程信息量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自主研究这种开放性的教学观,拓展了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从欣赏美、了解美、发现美、评价美的鉴赏过程中感受相互合作、体验发现的愉悦。
了解学情:高中是对一个人的将来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的重要阶段。
正是青少年学习运用假设演绎推理法的时期,他们通过简单的象征性概念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针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内容开动脑筋进行思考。
高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十分关注流行,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只留于表面。
审美能力的培养,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中国民间美术》评测练习
1、中国民间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民间美术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和流传。
(1)年画又称木版年画,这种古老雕版印刷技术有古朴的民俗情趣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请将以下著名木版年画和相应的产地连线。
杨柳青年画四川
桃花坞年画山东
杨家埠年画天津
绵竹年画苏州
(2)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具有象征性和丰富的寓意以具体的物象表达美好的意愿。
以下对民间美术艺术语言内涵不正确的表述是()
A、连(莲)年有余(鱼)——寓意丰收
B、牡丹——寓意婚姻吉祥美满
C、连(莲)生(笙)贵(桂)子—象征家族兴旺、宗族绵延
D、福禄寿—祝福老人长寿安康(3)中国民间美术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以下不属于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范畴的应是()
A、惠山泥人
B、潍坊风筝
C、景德镇瓷器
D、陕西皮影
2、我国民俗文化多讲究寓意性,其中有通过谐音的转换,以表达美好的愿望。
请写出下列带引号字的谐音字。
金“鱼”满堂“鱼”同“莲“年有余“莲”同
3、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为春节增添了不少节日喜庆、吉祥的气氛,下列剪纸不能表现春节文化的是()
A B C D
4、在民间,年画主要张贴在屋门上,有祈愿平安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