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师大附中09-10高二4月月考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5
哈师大附中2018 级高二学年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g 10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计46 分)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 2.一种香豆素的衍生物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0H10O4B.1mol 该有机物与H2 发生加成时最多消耗H2 5 mol C.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B r23 mol D.1mol 该有机物与NaOH 溶液反应是最多消耗N aOH 3 mol3.在101 kPa 和25 ℃时,热化学方程式:H2(g) + 1/2O2(g) =H2O(g)△H=-241.8 kJ/mol,H2(g) + 1/2O2(g) =H2O(1);△H=-285.8 kJ/mol。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H2 燃烧生成1 mol H2O(g)时,放出241.8 kJ 的热量B.H2 的燃烧热为285.8 kJC.O2 前面的1/2 表示参加反应的O2 的物质的量D.1 mol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吸收44 kJ 的热量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熔点:正戊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丙烷B.密度:苯>H2O>CCl4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该溶液中有F e2+,无F e3+ A.向某溶液中滴加K[Fe(CN)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3 6将溴乙烷与N aOH 醇溶液加热反应产生的气体试管中的溶液紫色褪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B.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的试管中去生成了乙烯气体向蔗糖与稀硫酸加热反应后的溶液中先加入C.过量的N aOH 溶液,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溶液中产生砖红色沉蔗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铜悬浊液,加热5分钟淀铝箔熔化,失去光泽并D.用坩埚钳夹住一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C .同质量的物质燃烧耗 O 2 量:甲烷>乙烷>乙烯>乙炔D .同物质的量物质燃烧耗 O 2 量:环已烷>苯>苯甲酸 5.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A .Na 2SO 3 晶体B .乙醇C .C 6H 6D .Fe6.一定质量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热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色且质量不变的是( )A .盐酸B .H 2OC .硝酸D .乙醇7.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并收集乙烯气体 B .用该装置从下口放出分液后上层的有机相C .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并收集乙炔气体D .用该装置将分离对二甲苯和乙醇液体 8.据化学知识及常识,下列说法正确有( )①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②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③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④PX 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⑤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⑥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乙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量⑦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⑧尼龙、棉花、天然橡胶、ABS 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⑨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⑩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A .2 种B .3 种C .4 种D .5 种9.某有机物 A 的结构简式为,若取等质量的 A 分别与足量的N a 、NaOH 、新制的 C u (OH )2 充分反应,理论上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3:2:1B .3:2:2C .6:4:5D .3:2:3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盐酸标准溶液测定 N aOH 溶液浓度滴定实验中,滴定前无气泡而滴定后有气泡,会使测定值偏高B .将地下钢管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用来保护钢管C .已知在 101KPa 下,1gH 2 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121kJ 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O 2(g)=2H 2O(g) ∆H=-484 kJ·mol -1D .25℃ 101k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kJ·mol -1,表示稀 H 2SO 4 与 K OH 溶 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2SO 4(aq)+2KOH(aq)=K 2SO 4(aq)+2H 2O(l)∆H=-114.6kJ·mol -1 11.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A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甲苯与氢气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 .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 .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沉淀,而苯与液溴在溴化铁催化下反应生成溴苯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皂化反应后的溶液中加饱和食盐水,析出的固体沉于底部 B .蛋白质遇福尔马林发生变性,可以用于食品的消毒杀菌C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D .化合物 C H 2Cl 2 的的结构只有一种,且可继续发生取代反应 13.稀土是我国的丰产元素,17 种稀土元素性质非常接近,用有机萃取剂来分离稀土元素是一种重要的技 术。
哈师大附中2017级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分子式为C2H4O2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则该仪器是()A. 质谱仪B. 红外光谱仪C. 元素分析仪D. 核磁共振仪【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质谱仪又称质谱计,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
即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A错误;B.红外光谱仪是测定结构的,B错误;C.元素分析仪是测定元素种类的,因此完全相同的是元素分析仪,C正确;D.核磁共振仪是测定氢原子种类的,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名师点晴】同分异构体结构不同,所含化学键和官能团不同,氢原子的位置不同,但是元素组成相同,因此把握碳链变化、官能团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质谱仪、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核磁共振仪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2.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
则在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分解反应④取代反应⑤加成反应⑥消去反应⑦加聚反应等反应类型中能体现这一原子最经济原则的是A. ①②⑤B. ②⑤⑦C. 只有⑤D. 只有⑦【答案】B【解析】【详解】①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产生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原子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不能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故①错误;②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产生一种生成物,反应物利用率是百分之百,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故②正确;③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变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不能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故③错误;④取代反应是有机物中的一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不能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故④错误;⑤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的物质与其它物质反应产生一种物质,能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故⑤正确;⑥消去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里生成小分子同时生成不饱和有机物的反应,不能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故⑥错误;⑦加聚反应是许多小分子变为一种大分子的反应,能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故⑦正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分子式为C2H4O2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则该仪器是()A. 质谱仪B. 红外光谱仪C. 元素分析仪D. 核磁共振仪【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质谱仪又称质谱计,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
即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A错误;B.红外光谱仪是测定结构的,B错误;C.元素分析仪是测定元素种类的,因此完全相同的是元素分析仪,C正确;D.核磁共振仪是测定氢原子种类的,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名师点晴】同分异构体结构不同,所含化学键和官能团不同,氢原子的位置不同,但是元素组成相同,因此把握碳链变化、官能团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质谱仪、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核磁共振仪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2.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
则在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分解反应④取代反应⑤加成反应⑥消去反应⑦加聚反应等反应类型中能体现这一原子最经济原则的是A. ①②⑤B. ②⑤⑦C. 只有⑤D. 只有⑦【答案】B【解析】【详解】①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产生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原子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不能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故①错误;②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产生一种生成物,反应物利用率是百分之百,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故②正确;③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变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不能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故③错误;④取代反应是有机物中的一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不能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故④错误;⑤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的物质与其它物质反应产生一种物质,能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故⑤正确;⑥消去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里生成小分子同时生成不饱和有机物的反应,不能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故⑥错误;⑦加聚反应是许多小分子变为一种大分子的反应,能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故⑦正确。
哈师大附中2018 级高二学年下学期4 月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g 10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2 分,共计46 分)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2.一种香豆素的衍生物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0H10O4B.1mol 该有机物与H2 发生加成时最多消耗H2 5 molC.1mol 该有机物与足量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Br23 molD.1mol 该有机物与NaOH 溶液反应是最多消耗NaOH 3 mol3.在101 kPa 和25 ℃时,热化学方程式:H2(g) + 1/2O2(g) =H2O(g)△H=-241.8 kJ/mol,H2(g) + 1/2O2(g) =H2O(1);△H=-285.8 kJ/mol。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H2 燃烧生成1 mol H2O(g)时,放出241.8 kJ 的热量B.H2 的燃烧热为285.8 kJC.O2 前面的1/2 表示参加反应的O2 的物质的量D.1 mol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吸收44 kJ 的热量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熔点:正戊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丙烷B.密度:苯>H2O>CCl4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该溶液中有Fe2+,无Fe3+ A.向某溶液中滴加K [Fe(CN)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3 6将溴乙烷与NaOH 醇溶液加热反应产生的气体试管中的溶液紫色褪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B.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的试管中去生成了乙烯气体向蔗糖与稀硫酸加热反应后的溶液中先加入C.过量的NaOH 溶液,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溶液中产生砖红色沉蔗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铜悬浊液,加热5 分钟淀铝箔熔化,失去光泽并D.用坩埚钳夹住一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C.同质量的物质燃烧耗O2 量:甲烷>乙烷>乙烯>乙炔D.同物质的量物质燃烧耗O2 量:环已烷>苯>苯甲酸5.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A.Na2SO3 晶体B.乙醇C.C6H6 D.Fe6.一定质量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热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色且质量不变的是()A.盐酸B.H2O C.硝酸D.乙醇7.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并收集乙烯气体B.用该装置从下口放出分液后上层的有机相C.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并收集乙炔气体D.用该装置将分离对二甲苯和乙醇液体8.据化学知识及常识,下列说法正确有()①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②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③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④PX 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⑤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⑥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乙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量⑦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⑧尼龙、棉花、天然橡胶、ABS 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⑨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⑩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A.2 种B.3 种C.4 种D.5 种9.某有机物A 的结构简式为,若取等质量的A 分别与足量的Na、NaOH、新制的Cu (OH)2 充分反应,理论上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3:2:1B .3:2:2C .6:4:5D .3:2:3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盐酸标准溶液测定 NaOH 溶液浓度滴定实验中,滴定前无气泡而滴定后有气泡,会使测定值偏高B .将地下钢管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用来保护钢管C .已知在 101KPa 下,1gH 2 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121kJ 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O 2(g)=2H 2O(g) ∆H=-484 kJ·mol -1D .25℃ 101k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kJ·mol -1,表示稀 H 2SO 4 与 KOH 溶 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2SO 4(aq)+2KOH(aq)=K 2SO 4(aq)+2H 2O(l)∆H=-114.6kJ·mol -1 11.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化学4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希腊哲学家提出原子概念→ 道尔顿原子学说→ 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 卢瑟福带核原子模型→ 玻尔电子轨道理论→ 量子力学B .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启示了微观结构也要通过实验验证,同时要付出很大心血C . 在原子结构分层排布中,M层(第三层)容纳电子数最多为18,最少为8D .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原子外层电子可能发生变化2. (2分) (2018高二上·河北月考) 下列有关碳原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 .3. (2分)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A . 2Na2O2+2H2O===4NaOH+O2↑B . Mg3N2+6H2O===3Mg(OH)2↓+2NH3↑C . Cl2+H2O===HClO+HClD . NH4Cl+NaOHNaCl+NH3↑+H2O4. (2分) (2017高三上·清城期末) 下列关于NH4+、NH3、NH2﹣三种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三种微粒所含有的电子数相等B . 三种微粒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C . 三种微粒的空间构型相同D . 键角大小关系:NH4+>NH3>NH2﹣5. (2分) (2015高二下·射阳期中) 近期微博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是一系列苯的衍生物配以相应的文字形成的(如图所示).则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碳原子采用sp3杂化B . 氧原子采用sp2杂化C . 该有机物属于醇类D . 该分子中的13个原子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6. (2分)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A . NaOHB . SiO2C . FeD . P47. (2分)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之.它的分子是三角锥形.以下关于PH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PH3是非极性分子B . 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C . PH3是强氧化剂D . PH3分子中的P﹣H键是非极性键8. (2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10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Ca -40 I -127 S -32 Cl -35.5 Na -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能是二次能源 B. 水力是二次能源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2. 100mL 6mol/L H 2SO 4与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 .Na 2SO 4(s)B .NaOH (s)C .K 2SO 4溶液D .(NH 4)2SO 4(s)3.在2L 密闭容器中,盛有2molX 和 2molY 物质进行如下反应: 2X (s )+3Y (g )Z(g),当反应进行10s 后,测得生成0.5molZ ,则这期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 .v(Z)=0.025mol /(L·s)B .v(X)=0.025mol /(L·s)C .v(Y)=0.05mol /(L·s)D .v(Y)=0.075mol /(L·s)4.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 .活化分子能量明显增加B .降低活化分子的能量C .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D .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5.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Na 2S 2O 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 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A .20℃ 10 mL 硫酸B .20℃ 5 mL 硫酸 5 mL 水C .30℃ 10 mL 硫酸D .30℃ 5 mL 硫酸 5 mL 水6.在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1 mol PCl 5加热到200℃时发生的如下反应: PCl 5(气) PCl 3(气) +Cl 2(气),反应达平衡后,PCl 5所占体积分数为M%。
哈师大附中2021 级高二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此题共20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1、以下关于化学反响速率说法中正确是A.化学反响速率可用某时刻生成物物质量来表示B.在同一反响中,用反响物或生成物表示化学反响速率值是相等C.化学反响速率是指反响进展时间内,反响物浓度减少或生成物浓度增加D.可用单位时间内氢离子物质量浓度变化来表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响速率2、少量铁粉与100 mL 0.01 mol•L-1稀盐酸反响,反响速率太慢。
为了加快此反响速率而不改变H2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①加H2O ②加NaOH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CH3COONa固体⑤加NaCl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⑧改用10 mL 0.1 mol•L-1盐酸A.③⑦⑧B.③⑤⑧C.①⑥⑦D.⑤⑦⑧3、反响4NH3(g)+5O2(g)4NO(g)+6H2O(g)在10 mol,那么此反响平均速率v(X)〔反响物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生成速率〕可表示为A.v(NH3)0 m ol•L-1•s-1B.v(O2) mol•L-1•s-1C.v(NO)=0.0010 mol•L-1•s-1D.v(H2O) mol•L-1•s-14、对可逆反响4NH3(g)+5O2(g) 4NO(g)+6H2O(g),以下表达正确是A.到达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假设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同时,消耗x mol NH3,那么反响到达平衡状态C.到达化学平衡时,假设增大容器容积,那么正反响速率减小,逆反响速率增大D.化学反响速率关系:2v正(NH3)=3v正(H2O)5、以下有关活化分子与活化能说法不正确是A.增加气体反响物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第1 页B.升高温度可增加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C.发生有效碰撞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D.使用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6、以下反响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展是A.2H2O2(l)=O2(g)+2H2O(l) △H= -196 kJ•mol-1B.2N2(g)+O2(g)=2N2O(g) △H= +163 kJ•mol-1C.2Ag(s)+Cl2(g)=2AgCl(s) △H= -254 kJ•mol-1D.2HgO(s)=2Hg(l)+O2(g) △H= +182 kJ•mol-17、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参加足量碳酸钙,发生反响CaCO3(s) CaO(s)+CO2(g),到达平衡,以下说法正确是A.将体积缩小为原来一半,当体系再次到达平衡时,CO2浓度为原来2倍B.CaCO3(s)加热分解生成CaO(s)与CO2(g),△S<0C.将体积增大为原来2倍,平衡将向正反响方向移动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响方向进展8、以下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是A.翻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泡溢出B.在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往往要参加一定量铁粉C.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于低温处D.实验室用排饱与食盐水方法收集氯气9、高温下,某反响到达平衡,平衡常数K = c(CO)c(H2O)/c(CO2)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
2024届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1、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
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刻前,A1片的电极反2A1-6e-+3H2O===A12O3+6H+B.t1时,因A1在浓硝酸中钝化,氧化膜阻碍了A1继续反应C.t1之后,负极Cu失电子,电流方向发生改变D.烧杯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O2+2OH-=2NO3-+H2O2、可逆反应mA(s)+nB(g)eC(g)+f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T)和不同压强(P)的条件下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将增大B.当平衡后,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化学方程式中,n>e+f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一定条件下反应:2A(g)+B(g)3C(g) Δ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选项x yA A的浓度平衡常数KB 温度混合气体的密度C B的物质的量A的转化率D 催化剂的质量C的体积分数A.A B.B C.C D.D4、对于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N2+3H22H3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达到平衡时,反应停止了B.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增大N2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5、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A.c(H+)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D.c(OH-)= 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6、将100mL 3mol·L-1的NaOH溶液与100mL 3mol·L-1的AlCl3溶液按下列两种方法混合:(1)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AlCl3溶液中,(2)将AlCl3溶液逐滴滴入NaOH溶液中,对上述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现象相同,沉淀量相等B.现象相同,沉淀量不等C.现象不同,沉淀量相等D.现象不同,沉淀量不等7、为延长舰船服役寿命可采用的电化学防腐的方法有①舰体与直流电源相连②舰体上镶嵌某种金属块。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二4月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一、选择题(共48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A )C 6H 5OH 和C 6H 5CH 2OH (B )CH 3OH 和HOCH 2CH 2OH (C )HCOOH 和C 17H 35COOH (D )CH 3Cl 和CH 2Cl 22. 下列各物质的状态,与众不同的是(A )CH 3Cl (B )CH 2Cl 2 (C )CH 3CH 2Br (D )CCl 4 3.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①用升华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②用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③用分液法分离水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④用蒸馏法分离乙醇(沸点为78.5℃)和乙酸乙酯(沸点为77.5℃)的混合物 (A )①② (B )②③(C )③④ (D )②④ 4.将浓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A )化学反应 (B )取代反应 (C )加成反应 (D )萃取过程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溴苯是一种比水密度小的油状液体(B )甲醇(CH 3—OH)和甲醚(CH 3—O —CH 3)在组成上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所以二者互为同系物 (C )某烷烃的名称为2—乙基丁烷 (D )氧炔焰可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6.某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与二氧化碳相同,那么该烃含有的氢原子个数是 (A )2 (B )4 (C )6 (D )8 7.下列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A )NO 2—(B )—Br (C )—OH (D ) 8.甲基自由基带有的电荷数是(A )-3 (B )0(C )+1(D )+39.按碳的骨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CH 3)3属于链状化合物 (B )(C ) 属于芳香化合物 (D )C 6H 5OH 属于芳香烃10.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 )乙醇与3mol/L 的硫酸混合共热至170℃制乙烯 (B )在铁粉存在时,苯与溴水反应制取溴苯 (C )石油在常压下分馏可制得柴油发动机的燃料(D )除去乙炔气体中的硫化氢,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11.下列组成表示为C x H y 的烷、烯、炔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当x ≤4时常温常压下均为气体 (B )y 一定是偶数 (C )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分别完全燃烧1mol ,耗O 2为(4yx )mol 12.下列反应中,不需要使用催化剂的是 (A )乙烯和氢气反应 (B )乙烯和水反应 (C )乙炔和溴水反应 (D )乙炔和氯化氢反应13.某烷烃进行一氯取代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该烷烃可能是—C=C —(A )(CH 3)2CHCH 2CH 2CH 3 (B )(CH 3)3CCH 2CH 3 (C )(CH 3)2CHCH(CH 3)2 (D )(CH 3)2CHCH 3 14.下列实验式中,没有相对分子质量就可以确定分子式的是①CH 3 ②CH ③CH 2 ④C 2H 5 ⑤CH 2Cl 2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①④⑤ (D )①③④ 15.碳原子个数不超过6的一氯代烷烃,其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氯代烷烃的数目是 (A )2 (B )3 (C )4 (D )516.将乙烯和一氧化碳按物质的量比3:2混合,在标准状况下,该混合气体的密度为 (A )1.25g/L (B )2.5 g/L (C ) 2.24 g/L (D ) 无法计算 17.下列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 )(B ) (C ) (D )18.分子式为C 8H 18的烷烃中,含有4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A )5种 (B) 6种 (C )7种 (D ) 8种 19.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烯烃的名称是 (A )2,2-二甲基-3-丁烯 (B )2,2-二甲基-2-丁烯 (C )2,2-二甲基-1-丁烯 (D )3,3—二甲基-1-丁烯 20.将下列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水层几乎呈无色的是 (A )氯水(B )己烯(C )氢氧化钠溶液 (D )碘化钾溶液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互为同系物的几种物质,由于组成上相差CH 2原子团,所以相同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不相同 (B )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两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 )苯的二氯代物和四氯代物的种类一样多(D )由于一氯乙烯(C 2H 3Cl )和二氯甲烷(CH 2Cl 2)都是卤代烃,所以化学性质完全相同22.对于有机物 2—CH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 10H 12 (B )该物质能与4mol Br 2完全加成 (C )该物质能发生加聚反应 (D )该物质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瑞典皇家科学院2001年月10月10日宣布,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手性催化氢化、氧化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美、日三位科学家。
哈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Br:8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1.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C.3,3,4-三甲基已烷D.2,3,3-三甲基已烷2.某烃分子中有一个环状结构和两个双键,它的分子式可能是()A.C4H6B.C7H8C.C5H6D.C10H63.加成反应是有机反应中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下列各组物质不都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烷、乙烯B.乙烯乙炔C.氯乙烯溴乙烯D. 顺-2-丁烯反-2-丁烯4.等物质的量的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烯烃、炔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需要空气量正确的是()A.烷烃最多B.烯烃最多C.炔烃最多D.三者一样多5、有机物中羧基中-OH被卤原子取代所得的化合物称为酰卤,下列化合物中可以看做酰卤的是()A.CH3COCH2Cl B.CCl4C.COCl2D.CH2ClCOOH6.A、B两种烃,它们含碳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关于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是同分异构体B.不可能是同系物C.最简式一定相同D.化学性质相似7.下列物质是苯的同系物的是()CH3 CH3—CH2—CH== CH2A.8.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9.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是()A.C3H7Cl B.C3H8 C.CH2Cl2 D.CH4O10.1体积某气态烃和2体积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后,最多还能和6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由此可以断定原气态烃是(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A.乙炔B.丙炔C.丁炔D.丁二烯11.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芳香烃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C.在碱性条件下不水解D.属于卤代烃12.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A.1种B.2种C.3种D.4种13.乙烷受热分解生成乙烯和氢气,取1体积分解产物使其充分燃烧生成1.6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乙烷的分解率为()A.20% B.25% C.50% D.75%14.已知胰岛素含硫的质量分数为3.4%,相对分子质量为5734,每个胰岛素分子中所含的硫原子数为()A.2 B.4 C.6 D.8B. C15.w g 含有双键的不饱和烃X 能与V L 的氢气(标准状况)完全反应,若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1 mol X 中含有双键数目为 ( )A .B .C .D . 16.某化合物6.4 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 g CO 2和7.2 g H 2O 。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二4月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一、选择题(共48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A )C 6H 5OH 和C 6H 5CH 2OH (B )CH 3OH 和HOCH 2CH 2OH (C )HCOOH 和C 17H 35COOH (D )CH 3Cl 和CH 2Cl 22. 下列各物质的状态,与众不同的是(A )CH 3Cl (B )CH 2Cl 2 (C )CH 3CH 2Br (D )CCl 4 3.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①用升华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②用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③用分液法分离水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④用蒸馏法分离乙醇(沸点为78.5℃)和乙酸乙酯(沸点为77.5℃)的混合物 (A )①② (B )②③(C )③④ (D )②④ 4.将浓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A )化学反应 (B )取代反应 (C )加成反应 (D )萃取过程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溴苯是一种比水密度小的油状液体(B )甲醇(CH 3—OH)和甲醚(CH 3—O —CH 3)在组成上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所以二者互为同系物 (C )某烷烃的名称为2—乙基丁烷 (D )氧炔焰可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6.某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与二氧化碳相同,那么该烃含有的氢原子个数是 (A )2 (B )4 (C )6 (D )8 7.下列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A )NO 2—(B )—Br (C )—OH (D ) 8.甲基自由基带有的电荷数是(A )-3 (B )0(C )+1(D )+39.按碳的骨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CH 3)3属于链状化合物 (B )(C ) 属于芳香化合物 (D )C 6H 5OH 属于芳香烃10.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 )乙醇与3mol/L 的硫酸混合共热至170℃制乙烯 (B )在铁粉存在时,苯与溴水反应制取溴苯 (C )石油在常压下分馏可制得柴油发动机的燃料(D )除去乙炔气体中的硫化氢,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11.下列组成表示为C x H y 的烷、烯、炔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当x ≤4时常温常压下均为气体 (B )y 一定是偶数 (C )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分别完全燃烧1mol ,耗O 2为(4yx )mol 12.下列反应中,不需要使用催化剂的是 (A )乙烯和氢气反应 (B )乙烯和水反应 (C )乙炔和溴水反应 (D )乙炔和氯化氢反应13.某烷烃进行一氯取代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该烷烃可能是—C=C —(A )(CH 3)2CHCH 2CH 2CH 3 (B )(CH 3)3CCH 2CH 3 (C )(CH 3)2CHCH(CH 3)2 (D )(CH 3)2CHCH 3 14.下列实验式中,没有相对分子质量就可以确定分子式的是①CH 3 ②CH ③CH 2 ④C 2H 5 ⑤CH 2Cl 2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①④⑤ (D )①③④ 15.碳原子个数不超过6的一氯代烷烃,其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氯代烷烃的数目是 (A )2 (B )3 (C )4 (D )516.将乙烯和一氧化碳按物质的量比3:2混合,在标准状况下,该混合气体的密度为 (A )1.25g/L (B )2.5 g/L (C ) 2.24 g/L (D ) 无法计算 17.下列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 )(B ) (C ) (D )18.分子式为C 8H 18的烷烃中,含有4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A )5种 (B) 6种 (C )7种 (D ) 8种 19.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烯烃的名称是 (A )2,2-二甲基-3-丁烯 (B )2,2-二甲基-2-丁烯 (C )2,2-二甲基-1-丁烯 (D )3,3—二甲基-1-丁烯 20.将下列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水层几乎呈无色的是 (A )氯水(B )己烯(C )氢氧化钠溶液 (D )碘化钾溶液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互为同系物的几种物质,由于组成上相差CH 2原子团,所以相同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不相同 (B )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两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 )苯的二氯代物和四氯代物的种类一样多(D )由于一氯乙烯(C 2H 3Cl )和二氯甲烷(CH 2Cl 2)都是卤代烃,所以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22.对于有机物 2—CH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 10H 12 (B )该物质能与4mol Br 2完全加成 (C )该物质能发生加聚反应 (D )该物质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瑞典皇家科学院2001年月10月10日宣布,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手性催化氢化、氧化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美、日三位科学家。
在有机物中,若碳原子上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则这个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据此回答23、24小题。
23.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 )CBr 2F 2 (B )CH 3CH 2OH (C )CH 3CH 2CH 3 (D )CH 3CH —COOH CH 3 OH24.某有机物CH 3CH 2—C —CH=CH 2 具有手性碳原子,经下面的变化后仍一定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CH 2CH 2Cl (A )加成反应 (B )消去反应 (C )氯代反应 (D )水解反应 二、填空题(共24分)C CCH 33CH 325.(7分)A 、B 是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的两种烃,无论二者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CO 2的质量不变。
(1)试写出两组符合上述情况的烃的结构简式: 和 ;和 。
(2)A 、B 应满足的条件是 。
26.(3分) 涂在手术后的伤口上,在数秒内可以发生加聚反应而固化,写出反应后得到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
27.(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乙炔 ; (2)甲苯发生硝化反应 。
28.(4分)化合物A 和B 的分子式都是C 2H 4Br 2,A 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所示,则A 的结构简式为 ,请预测B 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 个峰(信号)。
29.(4分)把一种未知的饱和烃进行氯代反应,7.2g 此烃进行一氯反应时放出的气体用蒸馏水吸收,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2mol/L 的NaOH 溶液500mL ,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若生成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三、推断合成题(共15分) 30.(9分)以氯乙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乙二醇(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31.(6分)已知苯的同系物在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时是侧链被氧化,如2H 5 。
今从石油中得到化合物C 9H 12,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并知反应后生成物的分子式为C 9H 6O 6。
这种烃进行硝化反应时,苯环上的一硝基代物只有一种。
(1)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2)在芳烃范畴内,C 9H 12共有 种同分异构体。
CH 2OHCH 2OH3KMnO 4 CH 3-CH=C -COOC 2H 5四、实验题(共13分)32.乙醇的沸点是78.5℃,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乙醚的沸点是34.6℃,难溶于水,在饱和Na 2CO 3溶液中几乎不溶,乙醚极易燃烧。
实验室制乙醚的反应原理是:2CH 3CH 2OH CH 3CH 2OCH 2CH 3 + H 2O(1)图甲和乙是两套实验室制乙醚的装置,选装置 最合适,理由是 。
(2)反应液中应加入沸石,其作用是 ; (3)反应中温度计的位置是 ;(4)用装置乙制得的乙醚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杂质,杂质是 ,除去这种杂质的简易方法是 ;(5)如果温度太高,将会出现的有机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浓H 2SO 4140℃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共48分)二.填空25.(7分)(1)H C≡CH 和;CH2=CH2和CH=CH-CH3。
(2)最简式相同26.(3分)27.(6分)(1)(2)28.(4分)CH2BrCH2Br, 229.(4分)C5H12,(CH3)3C30.(9分)31.(6分)(1)(2)832.(13分)(1)乙,冷却效果好,乙醚远离火源(2)防止暴沸(3)插入反应液液面以下(4)乙醇,将其与饱和碳酸纳溶液混合,然后静置分液(5)浓,℃浓170|17042332224223−−−−→−--+↑=−−−−→−SOHOHHCHCCHOHCHCHSOHOHCHCH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C A B D D D A B A C C C 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项 B C B A B D D B C C D D3CH3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