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4.91 MB
- 文档页数:61
《遥感解译与制图》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遥感解译与制图班级:620707学号:姓名:日期:2010.5.25一,实验目的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为研究区,利LandsatLandsat/TM/TM、LandsatLandsat/ETM+/ETM+遥感数据,通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及目视解译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类型专题信息提取,并对土地覆盖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最终提交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遥感影像图以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遥感解译图和实验报告。
二,实验要求1、掌握遥感专题制图的基本程序2、掌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目视解译标志3、初步掌握土地类型专题信息的数字增强及识别方法三,实验内容1、遥感影像制图2、多时相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3、土地覆盖变化分析与遥感制图四,实验步骤及相应结果小组分两个组,我做的是01年的影像图的解译。
1 确定解译标志,进行解译。
参考图例图1,对图像进行目视解译。
图1解译结果如图2,3.图2 遥感解译线文件:图32 线工作区提取弧,拓扑重建。
保存点线区,载入工程。
A 进行线工作区提取弧,如图4所示。
图4B进行拓扑重建,如图5所示。
图53 修改属性结构。
修改区属性,颜色。
A添加乡代码,村代码,地类代码三个属性。
图5B 修改区属性。
可选中多个具有相同属性,比如选中同一个村的不同地类。
图6点击修改,跳出对话框:图7乡镇代码,村代码依据一下表格:乡镇代码乡镇名村代码村名27 哈日乌苏苏木80 毛希盖乌苏28 甘旗卡镇155 海斯156 布德恩塔拉157 嘎日哈159 未定村1(温都日呼)160 塔班呼161 米家窝堡村162 哈布哈163 哈吐塔拉164 哈日阿拉嘎164 未定村2(哈日阿拉嘎)165 甘旗卡果园166 甘旗卡砂矿168 好坦塔拉169 甘旗卡镇地类代码依据下表:C 修改颜色。
同一属性同样修改颜色。
R 区编辑菜单中点击根据属性赋参数,如图8。
图8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地类名称 一11 水田 14 旱地 二 21 果园 三 31 有林地 32 灌木林 33 疏林地 四 41 草地 五51 城镇 52 居民点 53 工矿用地 六61 铁路 62 公路 63 农村道路 七71 河流 72 湖泊 73 水库 74 坑塘 75 苇地 八84 沙地88其它未利用土地选择地类代码,表达式如图8所示,期中引号中的要修改的地类的代码。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一种方式,是农业、工矿、交通运输、旅游和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基础。
本报告旨在对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进行详细分析,以求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二、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概述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是指土地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和演化。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用地面积的减少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向城市流动,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工矿用地和城市用地,导致农用地面积的减少。
根据数据,过去十年间,我国农用地面积减少了约10%,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
2.城市用地的扩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主要体现在新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我国城市用地面积增加了约20%,城市化对土地利用造成了较大影响。
3.工矿用地的增加近年来,为了满足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求,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工矿用地,导致工矿用地面积的增加。
根据数据,过去十年间,我国工矿用地面积增加了约15%,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4.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林地和草地的面积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我国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了约5%和10%,但仍存在一些地区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
三、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原因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研究和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的推进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土地资源用于建设住房、工业区和商业区等,导致农用地被转为城市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发生变化。
2.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衰退,大规模农业生产成为主流,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导致农用地面积减少。
3.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满足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土地被拿来建设工矿用地,导致农业用地减少,工矿用地增加。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为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变化是指土地用途、土地覆盖和土地所有权的变化。
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情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 数据搜集与处理为了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我们收集了相关的土地利用数据,并进行了处理和整理。
数据包括土地用途类型、土地覆盖分类、土地所有权等信息。
我们使用了GIS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和趋势。
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通过对土地利用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土地利用类型在过去十年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其中,农田面积减少了10%,而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了15%。
这表明农地被城市用地取代的趋势在加剧,农田资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缩。
工业用地和交通用地也有所增加,反映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长。
4. 土地覆盖变化情况土地覆盖是指地表被不同类型地物所遮盖的情况。
我们观察到,在过去十年间,森林覆盖率下降了5%,而人工地物覆盖(如建筑物和道路)增加了10%。
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森林和其他自然地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改变。
5. 土地所有权变化情况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使用和支配的权力。
在过去十年间,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一些变化。
农村地区的土地由农民集体所有转为国有,而城市地区的土地则由国有转为个人或企业所有。
这反映了土地改革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所有权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6. 影响因素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政策调整等。
我们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土地利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也对土地利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滇中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城市化建设,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规模持续扩大。
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对环境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研究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滇中地区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城市化进程较为快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也十分显著。
对滇中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该地区的城市发展、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二、选题意义1.揭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探究滇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和问题,为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三、研究内容1. 滇中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现状和趋势2. 城市化对滇中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影响3. 滇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和问题4. 探究滇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措施四、研究方法1.遥感技术运用遥感技术获取滇中地区不同时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数据,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趋势及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2.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地居民和农民对土地利用的态度和看法,为探究滇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3.实地考察对滇中地区的部分城市和乡村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当地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了解当地政府对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与执行情况,为改善土地利用提供建议。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滇中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影响,探究滇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现状和问题,为该地区的城市发展、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新疆农业大学专业文献综述题目: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综述姓名:XXX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土地资源管理班级:土地资源管理XXX班学号:XXX成绩:指导教师:XXX 职称: XXX2015年10月28日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1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作者:XXX 指导教师:XXX摘要: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耕地是土地资源中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本文对国内外的耕地利用状况、耕地保护政策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分析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只有着眼于长远利益制定长期而非短期的政策,着眼于全局利益制定多样化、系统化的调控和保护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
关键词:耕地利用;变化;因素1 研究背景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载体,是社会经济赖以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许多可持续发展问题均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变化有关,而耕地恰恰是土地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是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的利用变化是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1]。
分析耕地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为区域耕地的动态平衡与区域调控,实现区域耕地的持续利用,特别是对农业优势地区的持续发展,以及协调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2-4]。
土地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结构和布局,利用效益和效果等方面的分析,明确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土地利用的特点与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对策措施,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2 国外耕地利用状况及耕地保护方面的研究2.1 研究现状和方法2美国是世界上实现城市化较早的国家,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大规模的开垦来扩大耕地面积,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产品的需求。
lucc地理名词解释
LUCC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缩写,指的是地球表面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
这一概念在地理学、环境科学和遥感技术领域被广泛应用。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影响,包括城市化、农业扩张、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等。
通过对LUCC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在LUCC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学模型等。
研究人员通过遥感数据获取土地利用/覆盖的信息,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通过数学模型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
这些方法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监测和评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LUCC研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模式和趋势,可以制定更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策略,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LUCC研究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总之,LUCC即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球
表面土地利用和覆盖造成的影响,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