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 格式:ppt
- 大小:235.50 KB
- 文档页数:2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是在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或行动之间的不一致。
汉语辞源出自《韩非子》中《难一》所述故事。
在逻辑中,矛盾被更加特殊化的定义为同时断言一个陈述和它的否定。
在口语和辩证法中,矛盾有着同形式逻辑中完全不同的意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阶段、每一个矛盾都有其独有的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的,有着各自的内容,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结的,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而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物理上正负电荷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又有化学变化上化合与分解的矛盾,还有生物学上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的矛盾,生长、发育、成熟、衰老、死亡总是贯穿一切生命过程的始终。
我国经济体制中有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矛盾,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有节约与浪费的矛盾,在学校中有教与学、德育与智育的矛盾,又有老师与领导、老师与学生的矛盾等等,都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重要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范畴表明,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我们观察事物,首先就要注意到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为,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同时,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毛泽东曾经说: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
工人生产、农民种田、学生学习、医生看病、老师育人,不同的人要面对各自不同的矛盾。
有的家庭为家庭成员的高额医疗费犯愁,有的家庭却衣食无忧,有的家庭为子女的成功欢呼,有的却为监狱中的儿子而悲痛,这是与不同的家庭的矛盾紧密相联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小结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具体表现在:每个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运动形式各有其自身特殊的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特殊矛盾。
由于事物中所包含的根本矛盾(基本矛盾)不同,因而事物的发展表现为不同的过程,根本矛盾是贯穿于过程的始终并规定过程的基本性质的矛盾;各种矛盾及矛盾诸方面在矛盾总体中各具有不同的特性,表现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
(2)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全面地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仅是理解和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