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第三层交换机与WEB的完美结合
- 格式:pptx
- 大小:108.35 KB
- 文档页数:13
三层交换机在局域网中的使用作者:游江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第08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局域网查阅资料、管理数据、沟通交流、娱乐休闲等社会活动变得简单便捷。
因此上网速度和网络安全成为局域网使用中的重要话题。
三层交换机的使用时的局域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
该文从理论角度出发,联系中国网络通信技术发展实际,对三层交换机在局域网中的使用作出简单的研究分析。
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如何解决多台子电脑同时在局域网中安全快速地进行上网这一问题成为了需要凭借科技进行改进探讨的问题。
为了促进信息网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鼓励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进一步推动网络通信技术的改革,促进三层交换机的进化发展,加深拓宽区域网数据交换范围的同时注意加强局域网的安全性,为网民的局域网使用性作出技术前提和科技保障。
1、三层交换机技术相关概述三层交换机技术是在二层交换技术的基础上与三层转发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将交换机延伸为具有分享网络使用接口的小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一种交换机技术,较之传统的二层交换技术和路由器,三层交换机技术能进行数据的多次转发,从而达到加快较大型的局域网络内各项数据资料的想换交流更新速度的最终目的。
三层交换机技术的硬件部分主要负责进行数据包以及信息资源的转发等规律性的网络活动,而软件则负责进行路由计算、路由信息维护、更新等活动。
同时三层交换机技术科通过不同网络环境的判断做出相关调整,从而使网络环境保持在相对最优的情况下。
最初的网络交换是借由路由器实现的,但是路由器在网络使用人数较广、网络范围较广的情况下,则会造成端口数量有限而带来的弊端:网络访问速度较慢,网络质量下降,为网民的上网活动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三层交换机便应运而生。
三层交换机技术使用起来较为见到那,而且接口类型统一标准,大大加强了网络接口的数量,加快了网络访问速度,同时具有较强的二层交换处理方式,适合进行较大容量的数据处理,为广范围内的局域网数据运算提供了便利,在二层交换机技术上更进一步,包容了交换和转发两个重要的工作内容。
三层交换机配置教程三层交换机是一种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可以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互联。
下面是三层交换机配置教程:1. 连接三层交换机:首先,将三层交换机与其他设备(如路由器或防火墙)进行连接,可以使用网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的端口是正确的并且连接松紧适中。
2. 访问三层交换机:使用终端或电脑连接到三层交换机的管理端口。
通常,可以通过SSH或Telnet协议访问交换机的管理接口。
3. 进入交换机的命令行界面:成功连接到三层交换机后,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交换机的命令行界面。
用户名和密码通常是事先设置好的。
4. 设置主机名:在交换机命令行界面中,使用命令"hostname [名称]"来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
主机名可以是任何你喜欢的名称,但通常建议使用简洁的描述性名称。
5. 配置IP地址:使用命令"interface [接口号]"进入交换机的接口配置模式。
然后,使用"ip address [IP地址] [子网掩码]"命令为每个接口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确保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与网络规划一致。
6. 启用接口:为了使接口生效,使用"no shutdown"命令启用每个接口。
这将使接口进入工作状态。
7. 配置路由:三层交换机可以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路由功能。
为了配置路由,使用"ip route [目标网络] [目标子网掩码] [下一跳地址]"命令。
这将指定该网络的下一跳地址。
可以添加多个路由以实现完整的路由表。
8. 保存配置:确认完成配置后,使用命令"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保存配置。
这将保存当前正在运行的配置为交换机的启动配置,以便在重新启动后仍然有效。
以上就是三层交换机配置的基本步骤。
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进行更复杂的配置,如VLAN划分、安全设置、负载均衡等。
三层交换机实现三层互联的方法英文回答:To implement layer 3 connectivity using a layer 3 switch, 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that can be used. One common method is to configure the switch with multiple VLANs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and then use a routing protocol to enabl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VLANs.Firstly, the layer 3 switch needs to be configured with the appropriate VLANs. VLANs are used to separate network traffic into different logical networks, allowing forbetter network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Each VLAN will have its own subnet and IP address range.Once the VLANs are configured, the layer 3 switch needs to be configured with a routing protocol. A routing protocol is used to exchange rou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routers and switches, allowing them to dynamically update their routing tables and determine the best path for datapackets to reach their destination.One commonly used routing protocol is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OSPF is a link-state routing protocol that uses the concept of areas to scale large networks. By configuring OSPF on the layer 3 switch, it can exchange routing information with other OSPF-enabled devices in the network, allowing for layer 3 connectivity between VLANs.Another method to achieve layer 3 connectivity with a layer 3 switch is to use static routes. Static routes are manually configured routes that specify the next hop for a particular destination network. By configuring static routes on the layer 3 switch, it can forward packets between VLANs based on the static route entries.In addition to VLANs and routing protocols, layer 3 switches can also support other layer 3 features such a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Ls) a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ACLs can be used to filter traffic based on specific criteria, such as source IP address or protocol, while QoS can prioritize certain types of traffic to ensure optimalperformance.In summary, to implement layer 3 connectivity using a layer 3 switch, VLANs need to be configured to separate network traffic, and a routing protocol or static routes need to be configured to enable communication between VLANs. Other layer 3 features such as ACLs and QoS can also be utilized to enhance network security and performance.中文回答:使用三层交换机实现三层互联的方法有多种。
三层交换配置WEB第一步:在通过WEB方式登录以太网交换机之前,用户先通过Console口正确配置以太网交换机管理VLAN接口的IP地址。
通过Console口在超级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管理VLAN的IP地址。
<H3C> system-view[H3C]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进入管理VLAN)[H3C-Vlan-interface1] undo ip address(取消管理VLAN原有的IP地址)[H3C-Vlan-interface1] ip address 202.38.160.92 255.255.255.0(配置以太网交换机管理VLAN的IP地址为202.38.160.9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第二步:用户通过Console口,在以太网交换机上配置欲登录的WEB网管用户名和认证口令。
l、通过Console口,添加以太网交换机的WEB用户,用户级别设为3(管理级用户)[H3C] local-user admin(设置用户名为admin)[H3C-luser-admin] service-type telnet level 3(设置级别3)[H3C-luser-admin] password simple admin(设置密码admin)2、配置交换机到网关的静态路由[H3C] ip route-static 0.0.0.0 255.255.255.255 192.168.0.50 (网关的IP地址为192.168.0.50)第三步:通过浏览器登录交换机:在WEB网管终端(PC)的浏览器地址栏内输入http://202.38.160.92(WEB网管终端和以太网交换机之间要路由可达),浏览器会显示WEB网管的登录页面:3、关闭/启动Web server用户可以关闭或启动Web server。
缺省情况下,Web server启动。
海蜘蛛和三层交换机的对接海蜘蛛路由是一个软路由系统,可以直接安装在符合硬件要求的机器上。
由于是软路由,行使的功能和硬件路由器基本一摸一样。
而硬件路由器的使用,和三层交换机的对接方式,常见的有两种。
一种是路由器上不做子接口,直接和三层交换机进行对接;一种是路由器上做子接口,再和三层交换机对接。
后者称之为单臂路由模式。
海蜘蛛软路由和三层交换机的对接方式其实是和硬件路由器差不多的。
下面具体说一下两种对接方式。
第一种,路由器接口配置ip地址,不划分逻辑接口,和三层交换机对接:可以制作以下网络拓扑图(本拓扑图是用HCL模拟器画的):1首先,安装了海蜘蛛路由的机器,直接在系统界面(非web界面)绑定了LAN1口之关联的网卡后,给LAN1口设置ip地址:192.168.10.2,端口880。
然后通过web管理方式登陆。
2.接着在海蜘蛛web管理界面的网络接口配置--局域网(LAN)当中找到LAN1口(和三层交换机相连的端口),把在三层交换机上划分的vlan的管理ip地址填进去:3.然后找到网络设置--静态路由,勾选启用静态路由功能。
然后点击新增按钮,添加静态路由规则,可以按照内网划分的vlan网段来填写静态路由规则:假设三层交换机和海蜘蛛相连的端口的vlan管理地址是192.168.10.1,那么填写格式如下:目的网络出口网关线路跳数VLAN_ID 备注状态192.168.19.0/24 192.168.10.1 LAN1 1 vlan19192.168.20.0/24 192.168.10.1 LAN1 1 vlan20192.168.21.0/24 192.168.10.1 LAN1 1 vlan21192.168.22.0/24 192.168.10.1 LAN1 1 vlan22192.168.23.0/24 192.168.10.1 LAN1 1 vlan23192.168.24.0/23 192.168.10.1 LAN1 1 vlan24也可写成一条静态路由:192.168.16.0/16 192.168.10.1 LAN1 1 VLAN经过了上述三个步骤。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对接上⽹配置⽰例组⽹图形图1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对接上⽹组⽹图三层交换机简介配置注意事项组⽹需求配置思路操作步骤配置⽂件举例适⽤的产品和版本三层交换机简介三层交换机是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由于路由属于OSI模型中第三层⽹络层的功能,所以称为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既可以⼯作在⼆层也可以⼯作在三层,可以部署在接⼊层,也可以部署在汇聚层,作为⽤户的⽹关。
配置注意事项本举例中的路由器配置以AR3600 V200R007C00SPCc00为例,其他路由器的配置⽅法请参见对应的⽂档指南。
本举例中的交换机作为DHCP服务器适⽤的产品和版本请参见。
组⽹需求如所⽰,某公司拥有多个部门且位于不同⽹段,各部门均有访问Internet的需求。
现要求⽤户通过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访问外部⽹络,且要求三层交换机作为⽤户的⽹关。
配置思路采⽤如下思路进⾏配置:1. 配置交换机作为⽤户的⽹关,通过VLANIF接⼝,实现跨⽹段⽤户互访。
2. 配置交换机作为DHCP服务器,为⽤户分配IP地址。
3. 配置路由器通过NAT转换,使⽤户可以访问外部⽹络。
操作步骤1. 配置交换机# 配置连接⽤户的接⼝和对应的VLANIF接⼝。
<HUAWEI> system-view[HUAWEI] sysname Switch[Switch] vlan batch 2 3[Switch]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Switch-GigabitEthernet0/0/2] port link-type access//配置接⼝接⼊类型为access[Switch-GigabitEthernet0/0/2] port default vlan 2//配置接⼝加⼊VLAN 2[Switch-GigabitEthernet0/0/2] quit[Switch]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3[Switch-GigabitEthernet0/0/3] port link-type access[Switch-GigabitEthernet0/0/3] port default vlan 3[Switch-GigabitEthernet0/0/3] quit[Switch] interface vlanif 2[Switch-Vlanif2] ip address 192.168.1.1 24[Switch-Vlanif2] quit[Switch] interface vlanif 3[Switch-Vlanif3] ip address 192.168.2.1 24[Switch-Vlanif3] quit# 配置连接路由器的接⼝和对应的VLANIF接⼝。
华为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对接上网华为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对接上网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步骤,指导如何使用华为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对接以实现上网功能。
下面将逐步介绍每个步骤。
二、安装与配置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1:连接硬件设备a:将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通过合适的网线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b:确保所有设备通电并正常工作。
2:配置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a:打开终端软件,通过串口或SSH连接到三层交换机的管理口。
b:进入特权模式,输入特权密码。
c:配置相应的VLAN并启用三层交换机的IP接口。
d:配置路由器接口并启用相应的路由协议(如OSPF、BGP等)。
三、配置路由器上网功能1:配置NATa:在路由器上配置NAT,将内网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以便实现上网功能。
b:配置端口映射,允许对外部服务器提供服务。
2:配置防火墙a:在路由器上配置防火墙规则,以保护内网设备免受外部攻击。
b:限制某些特定IP地址或端口的访问权限。
四、测试与验证1:测试网络连通性a:通过ping命令测试内网设备与外部服务器的连通性。
b:检查网络延迟和丢包情况。
2:验证上网功能a:尝试使用内网设备访问外部网站、应用程序或服务器。
b:确保上网功能正常。
五、安全注意事项在配置华为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对接上网时,请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使用复杂的密码a:确保所有设备的密码足够复杂,并定期更改密码。
b:避免使用简单、容易猜测的密码,如生日、姓名等。
2:启用身份验证a:启用设备的身份验证功能,限制访问设备的用户。
3:定期备份配置a:定期备份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以防止意外损失。
4:更新设备固件a:定期检查设备厂商的官方网站,更新设备的固件,以修复已知漏洞。
六、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1:配置示例文件2:路由器与交换机连接图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一种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