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第2课抗美援朝
- 格式:ppt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26
第2课抗美援朝知识点1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原因〔1〕美国派兵侵略朝鲜,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2〕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恳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4.司令员:彭德怀。
5.过程〔1〕开场: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
〔3〕完毕: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获得反侵略战争的成功。
6.性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
7.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成功,为我国的经济建立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进步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知识点2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1.黄继光:1952年lO月,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
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拓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2.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成功和埋伏部队的平安,邱少云严守埋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3.“最得意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得意的人〞。
4.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5.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获得反侵略战争的成功。
6.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成功,为我国的经济建立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进步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例1】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镇压反革命运动解析:根据题干中的“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分析可知,此战争发生的时间及美国战败的结局。
A项是发生在1931—1945年中日之间的战争。
B项发生在1946—1949年。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美援朝》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我国在1950年代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和我国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以及战争对我国和国际局势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美援朝战争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事例和直观的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过程。
2.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详细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3.课件和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历史脉络。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抢答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知识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国和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民族精神。
人教部編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在1950年代朝鲜战争期间,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和援助朝鲜,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历史事件。
教材从战争的背景、我国决策的过程、战争的特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具体内容和背景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战争的过程和意义产生疑问,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产生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抗美援朝战争决策的过程,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录片,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和英雄人物。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和战争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复习。
初中-历史-打印版
第二课抗美援朝
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2、抗美援朝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
(具体事件: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
4、导火线: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5、参加部队:中华人民志愿军
6、指挥者:彭德怀
7、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8、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停战协定上签字
9、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10、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这是一场正义之战;②得到全国人民大力支持;③中朝军民的英勇奋战;④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11、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P11):①粉碎美国侵略野心;②巩固了中朝边境;③提高了我国国家威望。
12、为什么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P11):
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