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DB)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DB)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DB)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DB)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

DB51/T 979—2009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规定 (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设置示例 (15)

DB51/T 979—2009

II

1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四川省内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的各种类型的旅游景区,包括提供观光、度假、专项或其它旅游产品的旅游景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1996 安全标志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 9667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 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4308-2003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5971-1995 导游服务质量

GB/T 17775-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8973-200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3.2

旅游景区Tourist attractions

旅游景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本规范中旅游区(点)是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 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

3.3

旅游产品Tourism products

DB51/T 979—2009

2

旅游资源经过规划、开发建设形成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与对象,可分为观光、度假、专项等类别。

3.4

旅游客源市场Tourist market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之一,旅游客源市场是指旅游区内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

4 一般规定

4.1 功能

4.1.1 旅游交通

4.1.1.1 外部交通

旅游景区与所依托的城市(镇)间有旅游通道或旅游专线交通工具进行联系。旅游通道建设应符合《旅游道路建设规范》,旅游景区外部交通标识应符合《旅游标识标牌建设规范》。4.1.1.2 停车场建设

面积:景区内各类停车场面积的总和要满足旅游景区内游客接待量需求。

地面:建成有绿化停车面或绿化隔离线的生态停车场。

不同A级旅游景区停车场面积指标

停车场面积(指景区各类自配停车场面积总和)

5A级

10000平方米以上

4A级

6000平方米以上

3A、2A、1A级

3000平方米以上

停车场管理:设立明显的停车线、回车线,回车线主要采用地面硬化指示或灯光指示两种方式设立;对每个车位进行编号;划分大车停车区和小车停车区;分别设立汽车的出口和入口。大型停车场应分设主次出入口,在入口站设立游客下车点,在出口设立游客上车点。

停车场实行大车、小车分区停放。大车停车区主要供大型旅游车、大型公交车和卡车停放;小车停车区主要供轿车、中巴车等小型汽车停放。

4.1.1.3 内部交通

游览组织:游览线路尽量形成环行线路,线路选线应不对旅游区景观造成破坏,有利于旅游者观赏。

景区内道路分为步行道、车行道、特殊通道。道路设计突出景区特色,与当地文化相结合。

步行道:指仅供旅游者步行的道路,车辆不能进入。分为主要步行道、次要步行道、小径。人工铺装步行道采用具有旅游景区本地特色的生态性材料建设,如用木头、木板、竹板、卵石、砾石、石板等铺设,在尽可能体现原生态的同时体现地方及民族特色。

车行道:主要供景区内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辆行驶的道路。主要机动车道要实现人车分流,宽度不低于6米;次要车行道可以采用人车共用车道,宽度4-6米。

停靠点:停车点和旅游码头位置要设置合理、安全,方便游人上下,与周围环境协调,并具有特色。

4.1.2 游览

4.1.2.1 门票

材质:可选用纸质、塑料、磁卡或光盘等。纸质可以选用高光纸、铜版纸等高级纸张。

外形:可借用景区内或当地知名景点和商品设计景区门票;门票主题颜色设计应与景区的CI设计保持一直,尽量使用景区的标志色。

内容:必须包含景区名称,门票价格,门票编号,票面图案,游览简图,咨询、投诉、紧急救援电话及游客警示等内容。

功能:门票除具备准入功能外,还可开发书签型、明信片型、光盘型(电子信息化)等门票。

4.1.2.2 导游图

DB51/T 979—2009

3

导游图应在检票口发放,或置于游客中心由游客自取,确保游客每人一份。

内容:包含景区基本情况和特色介绍,景点布局图和旅游线路图,停车场、餐厅、厕所、医疗点、购物点等服务设施分布图,咨询、投诉、紧急救援电话,景点活动和表演时间表,游览须知(包括营业时间、出入安全、物品携带、残疾人和幼儿照顾等方面的注意事项)等。文字:内容简洁易读;4A级及其以上级别旅游景区的中外文导游图分开编制,3A及其以下级别旅游景区的中外文导游图可合并在一张图上。

4.1.2.3 游客中心

位置: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选择地势较平坦、面积较大、空间较广阔的地方修建游客中心,通常设在景区主入口附近或游客集中活动的区域。

布局:根据景区规模和用地情况,设置一个游客中心或多个不同级别的游客服务站(点)。面积:游客中心的面积根据景区性质、规模和游客接待量确定。

建筑:具有文化性和特色性,能够烘托景观环境,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功能分区及设施:根据游客中心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区域:

功能区

主要设施

咨询处(有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具有代表性的实物物品、有关记载的史料、研究专著和图册、图片、书刊、音像制品)

全景沙盘或全景视屏(反映景区主要景点和游览线路的沙盘或视屏,让游客更有立体空间感,把握景区景点的位置和游览线路)

导游全景图(正确标识出主要景点及旅游服务设施的位置,包括各主要景点、游客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公用电话、停车场等,并明示咨询、投诉、救援电话)

游程线路图

景区免费导览资料

景区节目活动预告栏

旅游信息咨询区

电脑触摸屏

专用影视厅或影视播放系统,介绍景区的内容、特色,对游客进行环保教育

景区风光展示区

景区免费宣传资料

售票窗口(出售景区门票、景区内交通工具的车票或一些游乐设施的票据等)

售票区

游客须知(包括票价表、购票须知、营业时间、项目介绍、游览须知等)

旅游商品销售区

购物场所(出售食品、饮料、旅游纪念品、正式出版印刷的景区宣传资料,及雨伞、遮阳帽、太阳镜等旅游商品)

游客休息设施

免费阅读报刊架

免费饮水机

经营性茶房、咖啡厅等

休息餐饮区

卫生间(应包括卫生间外残疾人洗手处、老年人厕位、残疾人厕位)

讲解员公告栏(在醒目的位置公布本景区的所有讲解人员以及高级讲解员的照片、姓名、编号和语种、收费标准)

导游服务区

讲解接待处

免费行李寄放处

其他服务区

擦鞋机

DB51/T 979—2009

4

便民服务处(免费使用的残疾人轮椅、童车、拐杖、雨伞等)

免费手机充电站

商务中心(提供景区年票办理、打印、复印、国内传真及互联网等服务)

公用电话(IC)

消防栓、灭火器箱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购物场所、医疗点、厕所等)

游客中心功能分布图

中外文对照的标志标识(外文种类以主要客源国语种为准)

分类垃圾箱

邮政所(提供信函等基本邮政业务,提供纪念戳、本地纪念封、明信片、纪念邮票等)

医务室(有专职医护人员,备日常药品、急救箱、急救担架)

紧急救援电话

投诉办公室

游客意见箱(簿)

4.1.2.4 引导标识

种类:必须具备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景物介绍牌、交通指示牌、景区广告牌等。

布局:按各自功能和需要摆放(参见下表)。要求美观醒目、位置合理、数量充足;在保证引导标识无缺漏的前提下,不能使景点被过多标识牌占据而阻挡了景观的显现;引导标识的布置应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注意安放高度、角度和与观赏者的距离,确保游客能以最佳的

观赏角度和最舒适的方式观看。

引导标识类型

布置地点

导游全景图:主要包括景区总平面布局(主要景点分布)、游览道路和服务设施分布(游客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公用电话、停车场等)以及内部主要景点的文字、图片介绍,包括中文内容和对照的英文。

游客中心内或售票处附近显要位置

导览图:主要包括景区(点)平面图、景区(点)名称及概要文字介绍、游客当前所在位置标志。

主要景区(点)入口或内侧开阔处

景物介绍牌:主要包括景观名称、特色介绍和解说。

景观分布处

交通指示牌:主要包括景区内道路交通标志、景点距离指示牌(包括景点位置、方向指示、途经主要节点名称、各景点与主干道的距离及相互之间的距离等)、位置示意图(示意游客当前所处位置)、环线导览图(标注景点内部环线)

景区道路沿线、转弯处、岔路口、景点出入口

图案:体现景区文化,有艺术感,直观明了,雅致大方。

外形:外形别致,具有艺术感,符合景区自身风格,自然景观中要淡化人工痕迹。

材质: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从档次、生态性、与景区协调性、实用性等方面选择制作材料。常用材料包括:天然石材、天然木材、陶瓷、仿大理石、仿木、铜板、铝板、不锈钢、钛金、亚克力、塑胶、玻璃等。

制作:制作要求精致、形式多样、耐用,标识内容清楚、明了。

维护:安装前对标识牌的材料进行处理加工,木材需要进行干燥、防腐处理,石材需要打磨、干燥、涂布专业养护剂;安装后对标识牌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木质标识牌需使用木材保护剂,石质标识牌需清洗、翻新、粘胶以及抛光等;人工材料需清洗、打腊、抛光等。

文字:内容简洁易读;语句长度使用10-15个字以内的短句;景物介绍使用耳熟能详的诗句或故事帮助说明;至少要中英文对照,并根据景区主要客源国游客接待情况相应增加其语种(非英文)对照,要求对照语言并准确无误;避免使用复杂字体;内容文字一般为1.3厘米见方;标题字号大于内容文字;

DB51/T 979—2009

5

横写时一律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严格按照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标准使用语言文字;先中文后外文为序。

4.1.2.5 宣传资料

主要包括正式出版印刷的导游图、旅游指南、明信片、风光画册、宣传彩页、音像品、研究论著、科普读物、刊物等。

4.1.2.6 导游(讲解)服务

数量:导游(讲解)人员的数量与游客接待规模和旅游区性质相适应。

服务:导游(讲解)人员业务熟练、服务热情,要求吐字清楚、讲解语言生动、具有吸引力,导游服务有针对性,4A及其以上级别旅游景区应该有高级导游(讲解)人员。

语种:语种根据景区的情况而定,要求能满足旅游景区游客的需要。

设施:配备便携式语音导游供游客选择,如录音方式解说器、感应式电子导游解说器、手控式电子导游解说器、无线接收式解说器、手机接收式讲解器、数码产品解说器等。

导游词:设计科学、准确、真实、健康,突出景点个性,内容和语言有创新。

4.1.2.7 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和观景设施

数量和布局:根据游览线路长度和攀登高度,设立休息点;休息点设立观景的台、亭、廊,以及休息椅、凳等设施;休息点容量能满足景区游客接待量,设置位置醒目,不设置在危险地带和场所。

造型:造型与景观环境相协调,有特色性、文化性、对景观有特别烘托效果。

材质:根据景区实际情况,从档次、生态性、与景区协调性、实用性等方面选择制作材料。常用材料包括:天然石材、天然木材、仿大理石、仿木、铜板、不锈钢、塑胶等,同时要体现地方及民族特色。

制作:制作要求精致、形式多样、耐用,有艺术感,保证无毛剌、无裂纹等。

维护:安装前对材料进行处理加工,木材需要进行干燥、防腐处理,石材需要打磨、干燥、涂布专业养护剂;安装后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木质设施需使用木材保护剂,石质设施需清洗、翻新、粘胶以及抛光等;人工材料需清洗、打腊、抛光等。

4.1.2.8 公共信息符号设置

数量和布局:数量与景区内游客接待量相适应,位置选在显眼的地方,严格按照GB/T 10001执行。

图形符号设计:规范、与景观相协调、具有文化特色。

内容和范围:标识符号的内容应涉及所有公共设施如停车场、出入口、售票处、厕所、餐饮设施,严格按照GB/T 10001执行。

视觉效果:要求精美、清晰,使用吸引旅游者注意力的色彩和色调,并保证夜间视觉效果良好,选择与周边环境协调的本地材质,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4.1.3 餐饮服务

4.1.3.1 餐饮设施布局

餐饮设施主要指景区内为游客提供食品、酒水饮料的快餐店、中餐厅、西餐厅、风味餐厅、咖啡厅和酒吧等设施。餐饮设施的布局应根据景区游客的接待数量,游览线路等因素,合理设置。

4.1.3.2 餐饮设施规模

根据景区的性质、游客接待数量、各餐饮设施服务范围、游览时间及线路安排,确定餐饮设施的规模、数量、等级、大小。

4.1.3.3 食品卫生

食品卫生符合国家《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所有餐饮点应餐具、饮具、厨具分类存放,消毒处理,消毒后的餐具上要求无异味,和残留的消毒液;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不可降解餐具。

4.1.3.4 特色餐饮

深入挖掘当地的饮食文化,开发系列具有能反映当地饮食文化,具有吸引力的特色餐饮。4.1.4 住宿服务

4.1.4.1 住宿设施布局

DB51/T 979—2009

6

住宿设施主要指景区内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的宾馆、饭店、疗养院、度假村、民居旅馆、野营地等设施。根据景区性质及住宿设施类型,将住宿设施设置在景区内或景区外。

4.1.4.2 住宿设施规模

根据景区性质、主要客源市场特征、游客接待数量、景区内人均过夜数、预期客房出租率、可游天数等,确定住宿设施的规模、等级、大小。

4.1.4.3 住宿设施造型

外观及体量与景区环境相协调,具有文化性和特色性,有突出的主题,注重美感与文化氛围。

4.1.4.4 住宿设施要求

按照景区住宿设施的档次和运作模式,分为星级饭店类、自助或小型旅馆类、特色小屋类、露营式,不同类型的住宿设施有不同的要求。

类型

要求

星级饭店类

按照国家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03)建设,并严格执行标准化服务。

自助或小型旅馆类(包括未评星级的旅馆、民居旅馆等)

至少有2个以上房间,4个以上提供客人住宿的床位;根据当地气候,有采暖、降温设备,通风良好;客房要经过一定的装修;供旅客住宿的房间配有床、桌、椅等配套设备,有必要的电源插座,照明充足;必须能够供应饮用水;有供旅客用餐的餐位,可以根据需要提供餐饮服务;有卫生间,并配有较为齐全的卫生设施,必要时有热水供应;应有24小时能提供服务的人员,旅客所在房间能提供单独的钥匙;房屋建筑安全、牢固;客房和卫生间保持清洁、整齐;床单、枕套、被套等卧具应一客一换;食品卫生符合GB 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有应急照明灯或应急照明电筒;有灭火器等必要的消防设施及防火措施。

特色小屋类(包括吊角楼、小竹屋、小木屋、小石屋等)

选址的周边环境要求:景色优美,具有视野良好的观景点;地质稳定、坚固;充足的采光、良好的通风和排水;地形较平坦,坡度不大于30°;良好的可进入性,交通方便;充足的水源供应。设有服务管理中心、停车场、车道或步行道、照明设施、休憩设施、标识牌。内部应有简便的家具、卫浴设施、基本寝具、水电系统、照明设施、其他电气设备,并就近设有管理服务台。

露营式(景区开辟专门一块营地作为旅游者夜间露营休息的场所,旅游者使用自带露营设施,如房车、帐篷或租用景区内提供的露营设施实现住宿)

可进入性较好;靠近充足的水源;位于缓坡地上,坡度以5°-10°最为适宜,最陡处不能超过15°;日照时间较长;露营区域有一定面积的绿荫和草坪,一般要求有40%-60%的乔木树荫,其下有20%-40%的植物覆盖率;应尽量避免选择潮湿的沼泽地、排水性恶劣的腐殖土层、黏土层、洪水平原、地下水位太高之处或经常有水位高涨、易淹没之处;露营地应配备卫浴设施、供水设施、排污设施、电力设施、交通设施、保全设施,如果为大型露营场所或露营者以移动房车为主要交通工具,还需要在营区内设立营火场和停车场。

4.1.4.5 住宿接待服务

实行标准化接待服务规范,服务人员职责分明,做到专业化、热情、尽责、微笑服务。

4.1.5 旅游购物

4.1.

5.1 购物场所建设

购物场所不破坏主要景观,不阻碍游客游览,不与游客抢占道路和观景空间,购物场所建筑造型、色彩、材质与景观环境相协调,结合景区内的游憩、休闲设施布局,最好不设置外来的广告标志。

DB51/T 979—2009

7

购物场所应有集中的管理,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明码实价,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陈列方式合理;购物商店装饰色调适宜;室内照明均匀、光线柔和、亮度适宜;室内空气清新、流动充分,温度和湿度宜人;有供旅游者休息游憩的场所。

4.1.

5.2 旅游商品

具有独特性、纪念性、实用性、艺术性、时代性,此外还要具备礼品性、轻便性等特点;具有旅游区特色的手工艺品;当地的土特产品;具有从豪华型到普通型不同档次的旅游商品,各档次的品种和类型齐全,能够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4.1.

5.3 金融服务

根据景区情况设置储蓄门市,自动取款机;有外币兑换服务;正规商店、宾馆、以及消费场所应确保刷卡消费服务。

4.1.6 休闲娱乐项目

4.1.6.1 项目可行性

旅游景区内的娱乐项目在开发建设前,应从资源特色、区域背景、市场环境、开发条件、环境影响、社会效益、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

4.1.6.2 项目选址及资源环境条件

娱乐项目应根据景区土地利用情况、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水电供应条件、环境保护条件等,选择合适位置。

项目设施外观和体量与周边环境协调。

景区娱乐项目设施可分为水上娱乐设施、陆上娱乐设施。水上娱乐设施包括浴场、游泳池、游船、游艇、垂钓池、水上游乐园、漂流等设施。陆上娱乐设施包括动植物园、娱乐中心、游览车、索道、儿童乐园、博物馆、展览馆、演艺场、高尔夫球场、滑雪场、速降、蹦极、攀岩等设施。

4.1.6.3 设施要求及空间标准

娱乐项目的各种设施应舒适、安全、档次较高,体量适宜,与环境相协调。

4.1.7 配套基础设施

4.1.7.1 供水设施

供水量:旅游景区供水量要满足景区内居民和游客对水质、水量和水压的需要。

旅游景区用水分为生活用水、公建用水、消防用水和其他用水。

生活用水主要包括旅游者、景区住宿接待、餐饮服务、景区员工以及景区内部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生活用水量指示选取还应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旅游者的生活习惯。

各类人员日需水量

人员类型

景区居民

景区散客

景区员工

供水量升/日

60-150

10-30

50

各类接待设施日需求量

类型

一般设施

中级旅馆

高级旅馆

豪华旅馆

供水是升/(床·日)

200—400

400—600

500—1000

1000—1500

资料来源:《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消防用水量按消防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或一个防火分区计算。消防用水可由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储存于高位消防水池内。利用天然水源时,应确保估水期最低水位时消防水的可靠性,且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消防给水宜与生产、生活给水管道系统合并,如合并不经济或技术上不可能,可采用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系统。

其他用水是指旅游景区中进行灌溉、绿化、道路浇洒等用水,一般按照2—3L/㎡?日计算或按照旅游景区总用水量的5—10%估算。

DB51/T 979—2009

8

供水系统:靠近城市的景区可考虑引入城市供水管网,其他景区可自备水源,形成独立系统自行供水。自建水处理净化站应尽量靠近用水地,采用投放化学药剂、施压过滤、臭氧以及紫外线等方式进行杀菌、消毒,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后供应。

水源保护:景区内划定饮用水保护区,保证饮用水水质不受污染。

4.1.7.2 供电能源

供电量:旅游景区的电力负荷主要由旅游综合接待基地、各旅游接待站的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和基础设施用电以及景区内社区居民生活用电组成。

接待用电一般按照旅游景区内各分区内接待点规划的订位综合用电指标预测用电负荷。

供电系统运行应安全可靠,可采用环网开环运行,一旦线路发生故障,可采取应急措施,不至整个景区断电。特种娱乐设施和景区内饭店宜采用双电源。

电源布置:景区内的供电一般采用国家电网和地方电网联网供电,电力线路应尽量采用电缆埋敷设。35kv以上高压输电线路以架空方式敷设时,但尽量避开游人视线,同时不能影响景区的景观,10kv中压配电线原则上采用电缆埋地敷设。

防雷设施:对空旷地区或山区的旅游景区,区内的游乐设施、制高点的护栏、缆车、索道等活动设施以及建筑物、供电设施等处应装备有防雷设施,以防止雷击伤人事件的发生。防雷设施应注意美化,与环境协调。

4.1.7.3 邮电服务

邮政纪念服务:根据景区的大小和需求设置邮政支局或邮电所,能为游客提供电报、邮寄、包裹、特快专递等邮政服务;提供纪念戳、本地纪念封、纪念邮票、纪念币服务。

电讯服务:景区内公用电话的数量要能满足旅游区接待游客数量的需求并至少具备国内直拨功能;公用电话亭及标志醒目、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设置合理;有免费的急救电话;移动电话信号实现游客活动区域全覆盖;结合旅游景区性质开通上网业务和宽带服务。

4.1.7.4 消防设施

景区建设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对于没有条件集中供水的寺庙、文物建筑、景观建筑等应配置灭火器材。景区内的集中建设区输水管线上设室外消火栓。

4.1.8 特殊服务设施

为残疾人轮椅、盲道、无障碍设施(不含残疾人厕所、厕位),老年人使用的拐杖,儿童使用的童车、童椅等。

4.2 形象

4.2.1 整体视觉形象

4.2.1.1 建筑风貌

景区内各种建筑及设施要求风格统一,外观(材质、造型、色彩)和体量应与周围景观协调;尽量运用能反映当地风情的本地特色建筑风格和材料;出入口主体建筑具备特色或有文化性,有格调;区内各种建筑及设施周边有缓冲区;建筑及设施禁止选用玻璃幕墙、马赛克贴面、卷帘门窗、简易铁皮屋等材料。

4.2.1.2 原生态自然特色

严格保护景区内原生态环境;在旅游者活动区域使用当地物种进行绿化培植,通过绿化、美化形成旅游区主题特色。

4.2.1.3 亮化

根据景区性质、周边环境情况,设计各类建筑及设施的灯光,广场、绿地灯光,小品和雕塑灯光等功能性和装饰性夜景灯光。照明器具选择应以绿色、节能为根本,采用最新照明技术,选用合理的照明方式,并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的景区夜间人工照明不能直接照射天空。

4.2.2 市场形象

4.2.2.1 市场知名度

DB51/T 979—2009

9

市场知名度主要包括世界知名、全国知名、省内知名和地区知名,各景区要根据自身的旅游资源价值提升各自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

不同A级旅游景区知名度指标

级别

美誉度等级

5A级

世界知名

4A级

全国知名

3A级

周边省市知名

2A级、1A级

省内知名

4.2.2.2 市场美誉度

不同A级旅游景区美誉度指标

级别

美誉度等级

5A级

95%以上游客和绝大多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美

4A级

85%以上游客和绝大多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美

3A级

75%以上游客和绝大多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美

2A、1A级

65%以上游客和绝大多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美

4.2.2.3 市场辐射力

各景区需根据旅游景区自身的旅游资源情况争取不同层次的游客市场,市场辐射力主要包括四个等级的范围,分别为有洲际远程游客,且占一定比重、有洲内入境游客及洲际近程游客,

且占一定比重、国内远程游客占一定比重、省内市场游客占一定比重。

不同A级旅游景区市场辐射力指标

级别

市场辐射力等级

5A级

有洲际远程游客,且占一定比重

4A级

有洲内入境游客及洲际近程游客,且占一定比重

3A级

国内远程游客占一定比重

2A、1A级

省内市场游客占一定比重

4.2.2.4 主题强化度

旅游景区的建设应围绕特色性、文化性、主题性、独创性、参与性、体验性等方面,主题强化度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独创性强、形成特色主题,具有一定独创性、有一定特色,并初步形成主题、有一定特色。

不同A级旅游景区主题强化度指标

级别

主题强化度等级

5A级

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独创性强

4A级

形成特色主题,具有一定独创性

3A级

有一定特色,并初步形成主题

2A、1A级

有一定特色

4.2.3 企业形象

企业指负责景区资源开发和运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公司企业。

4.2.3.1 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及口号

有明确的质量目标,有鲜明的质量方针或口号,为全体员工所熟知。

4.2.3.2 企业标志注册与运用

具有独特的产品形象并形成自身的独特的企业标志。对企业标志进行商业注册。要求在旅游景区入口、宣传品、门票、工牌、电话亭、景区垃圾收集容器等上均使用企业标志。

DB51/T 979—2009

10

4.2.3.3 员工服饰与服务

员工上岗着岗位服饰,员工服饰与景区环境相协调,有文化性和特色性。员工上岗时要求佩戴工牌,举止文明,热情大方,微笑服务。

4.2.4 社会形象

旅游景区的发展帮助增加社区居民的就业率,惠及当地居民,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区域发展和社会进步。

4.3 管理

4.3.1 机构与制度

4.3.1.1 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景区管理机构,明确景区管理机构的分工,职责分明。

4.3.1.2 规章制度

景区规章制度健全,主要包括市场营销、质量、导游、卫生、安全、环保、统计等规章制度;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并做好记录工作。

4.3.2 旅游规划

4.3.2.1 规划制定

旅游景区必须有具有相关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专门编制的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4.3.2.2 规划审批

旅游景区所编制的旅游总体规划,必须经上一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后报景区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4.3.2.3 规划实施

在旅游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土地利用、功能布局、游览项目和设施安排等,以及规划中的各项建设项目和市场开发方案有具体措施,得到全面的实施,并行之有效。

4.3.3 旅游安全

4.3.3.1 安全保卫机构

旅游景区内设有专门的安全保卫机构,其职能包括交通、治安、消防和紧急救援等,有专人负责,有分管的专门领导。

4.3.3.2 安全保护制度

制定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有专人负责管理景区内的安全,每天安排专人在景区内负责安全巡逻。安全保卫人员总数与游客人数的比例,按照日容量1.5:1000配备。

4.3.3.3 安全处置

加强旅游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制定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应急措施,应急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并做到档案记录准确、齐全。

4.3.3.4 安全设备设施

在旅游景区内至少设有安全集散广场和两个安全疏散通道,景区(点)设立110报警电话、报警台,景区公布统一的急救电话号码。对旅游景区内安全防护设施、报警、消防、防盗、救护、救助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持设备的常见常新,交通、机电、游览、娱乐等设备要保持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设有安全了望站,对景区内可能出现的灾害进行监控与防范。

4.3.3.5 安全标志

建立健全的安全标志系统,在游客集散地、主要通道、危险地带等区域要按照国家标准《安全标志》(GB 2894-1996)设置安全标志系统,主要包括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4.3.3.6 安全宣传

加强对安全保卫人员的科学管理,提高其警惕意识。并且要做好旅游景区内游客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3.3.7 医疗救护服务

DB51/T 979—2009

11

数量和布局:根据旅游景区的面积大小确定专门的医疗服务站或医疗服务点的数量和合理布局。通常设在景区主要出入口、事故易发区域附近。

设施:医疗服务站内备有专职医护人员、急救箱、急救担架、日常药品,设内部救援电话。服务:要求救护人员进行急救培训并达到持证上岗,能解决旅客的一般病况。

紧急救援中心:配备有关设备和医务人员,紧急救援中心要求标志醒目,给游客一种安全感,建筑风格与景区内其他建筑保持一致,内部包括防火、防盗、防暴力、救护等部门。

其他服务:与多家医疗机构建立旅游救护定点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对旅游者实施无条件先前救护。

4.3.4 卫生

4.3.4.1 环境卫生

旅游景区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安排专人清扫。景区内文化娱乐场所和游泳场所的卫生严格参照《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4)和《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

4.3.4.2 废弃物处理

4.3.4.2.1 污水处理

污水量:景区内的污水主要来源于接待和社区居民生活所产生的污水。污水量一般按照供水总量的90%计算,并由此确定污水处理站(点)的规模。

污水处理:靠近城市的景区可将污水通过管道接入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后送往城市污水处理厂加以净化处理。在污水量少且难以接入城市管网的地区,应采用适当的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外排。一般景区内的污水处理站设置于远离游客集中的地方,并设置500米左右的隔离带。

雨水排放:景区内雨水采用地下雨水管网排放,或沿建筑物周围、主要道路两边布置的明沟自然排放;主要接待服务区要保证雨污分离。

4.3.4.2.2 固体垃圾处理

在游人集中处设置垃圾收集容器,条件允许的景区应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电池等)应集中收集,运送至专门的无害化处置中心。修建生活垃圾耗氧净态堆场,选址远离旅游区域和游览道,以及水源地,并能防止雨水冲刷。做到日产日清,对各景区内产生的垃圾要求集中收集后,定期转运至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垃圾箱桶及时清洗、消毒,收运垃圾最好选在开放时间之外。

垃圾箱:根据游客数量的多少确定垃圾箱数量;在游客集中区域,如门口、停车场、住宿点、餐饮点、购物点等处摆放较多的垃圾箱;垃圾箱要外观整洁、造型美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安放牢固,要求不漏水、不生锈、结实耐用、有盖,易于清洗。

4.3.4.2.3 吸烟区管理

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在特定的场所设置吸烟区,标志清楚且管理到位。

4.3.4.2.4 厕所

星级厕所: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和厕所选址,修建三星级以上厕所;星级厕所严格按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进行建设和管理。

不同A级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厕所比例指标

级别

三星级以上厕所比例

5A级

100%

4A级

不低于60%

3A级

不低于30%

数量和布局:固定厕所的数量要充足,能满足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人数的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在旅游高峰期间的游客集中区域增设移动厕所;位置相对隐蔽,但易于寻找,方便到达,并适于通风、排污。

造型:厕所要有文化氛围,厕所外观、色彩、造型与景观环境的协调。

卫生:景区内的厕所全部采用水冲或生态厕所,设有专人清扫,保持厕所无异味、地面清洁;DB51/T 979—2009

12

设施:洁具的质量较好,隔板与门均有,主要游览场所厕所具备盥洗设施(水龙头)、挂衣钩、卫生纸、皂液、面镜、干手设备、烟缸等,且实用有效。

4.3.5 培训

4.3.

5.1 培训制度、机构、人员及经费

建立完善的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和服务人员培训制度,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专门的领导负责,培训人员和培训的经费明确、落实。有完整的培训年度计划和实施记录。

4.3.

5.2 年度培训范围

每年组织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或部分培训。

4.3.

5.3 业务培训全面性

对管理人员进行景区管理知识方面的专业培训,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主要包括质量、营销、安全、导游、卫生、环保、统计等业务培训。

4.3.

5.4 培训效果

培训结束后对培训人员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景区导游人员考核要严格参照《导游服务质量》(GB/T 15971-1995)。

4.3.6 游客投诉及意见处理

4.3.6.1 投诉数量及性质

对景区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要做好培训和教育的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尽量避免游客对景区内工作人员的投诉。

加强景区服务产品、硬件及环境的管理,尽量避免游客投诉。

4.3.6.2 投诉处理

健全投诉制度,有专人处理投诉、服务态度良好,投诉的设备齐全,并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做好档案记录和保存,重大投诉及时上报。建立投诉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投诉人对投诉处理的反馈意见,确保无相同的投诉再次发生。

4.3.6.3 征询游客意见

每年至少做三次游客意见征询,每次征询样本总量达到全年接待量的1/1000,对征询来的游客意见进行分析、通报、改进措施。

不同A级旅游景区游客意见综合得分要求

级别

游客意见综合得分

5A级

≥90分

4A级

≥80分

3A级

≥70分

2A级

≥60分

1A级

≥50分

4.3.7 旅游景区宣传

4.3.7.1 网络宣传与景区管理信息化

景区应有依托于地方网站或市(州)以上旅游专业网站的具有独立国际、国内域名的网站或独立网站。网站内容应符合《四川旅游基本信息资源规范》,坚持日常专人维护,数据实施更新。景区内电脑触摸屏的内容应与网站一致。网站主要内容应包括:

景区新闻,包括景区动态、政策、通知、注意事项等新闻,以及行业重要新闻、动态、消息等。

景区风景文化展示,包括景区景观图片、风景图片、观光片,景区文字或声音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介绍。

旅游线路设计,包括景区内精品旅游线路。

服务项目,包括景区客房预订、订餐服务、门票出售、交通工具租用或使用办法、个性化旅游指南。

DB51/T 979—2009

13

帮助中心,主要指景区的呼救电话、救援措施、遇难自救等措施,以及网站用户帮助。

论坛,主要是旅游信息交流、热门话题讨论、用户问题在线问答、发表游记和照片等。

网页内容要丰富、详细,真实的报道旅游景区内旅游资源、特色文化、特色饮食、配套服务设施等旅游资讯。页面设计清楚简洁,信息重点突出。

不同A级旅游景区管理信息化指标

级别

景区管理信息化

5A级

具有三种以上文字的独立网站;开展网上订票、订房等电子商务活动;接收并处理网上投诉;有电子门禁系统和实时监控系统。

4A级

具有两种以上文字的独立网站;开展网上订票、订房等电子商务活动;有电子门禁系统。

3A级

有网站;有电子门禁系统。

4.3.7.2 广播电视宣传

按照景区等级和旅游客源市场制作介绍本区(点)的电视专题片或在本地区旅游电视宣传片中有重点介绍,并选择在中央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地方广播电台、地方卫视或地方台播放。

不同A级旅游景区电视宣传指标

级别

电视宣传

5A级

有介绍本景区的电视专题片,并在中央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

4A级

有介绍本景区的电视专题片,并在中央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地方广播电台、地方卫视播放3A级

在本地区旅游电视宣传片中有重点介绍,并在地方广播电台、地方卫视或地方台播放

4.3.7.3 报刊宣传

按照景区的等级和旅游客源市场编写专题介绍或综合报道中有重点介绍,并选择发表在中央级报刊或省级报刊上。

不同A级旅游景区报刊宣传指标

级别

报刊宣传

5A级

有专题文章介绍,并在中央级报刊发表

4A级

有专题文章介绍,并在中央级或省级报刊发表

3A级

在综合报道中有重点介绍,并在省级报刊发表

4.3.7.4 公共场所宣传

按照景区等级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定位选择在侯机室、侯车室、飞机上、公交车、宾馆饭店等不同的公共场所播放景区宣传片,在合适的公共场所放置适量的景区宣传资料、画册。

4.3.8 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4.3.8.1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相关标准要求,严格控制内景区内建设会对空气质量造成破坏的场所和设施。

噪声质量: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相关标准要求。

水源质量:严格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控制水源的清洁度;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的规定;污水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内景区内建设会对水质质量造成破坏的场所和设施。

生物多样性: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进行管理,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等级的保护范围,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景观娱乐水体、生活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达到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规划通则》规定。

DB51/T 979—2009

14

根据景区实际情况进行景区生态环境监控。

4.3.8.2 旅游资源保护

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建立景区旅游资源监控系统,记录备案景区内所有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信息,通过仪器监控或工作人员轮询的方式获取旅游资源的实时状态数据,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及时发现旅游资源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景区旅游资源保护规章,并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如防火、防盗、防捕杀、古建筑修缮、古树名木保护等。

4.3.8.3 地方文化保护

深入挖掘地方的独特文化,并进行采用适合的保护措施,如做好民间文化的收集整理,并做好完善的记录工作。

4.3.8.4 旅游容量调控

严格控制旅游景区内游客的数量,不超过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调控措施:

不同的门票价格;

实行进入景区预订,采用控制游览时间门票;

最大日流量超过极限时关闭景区入口;

通过为游客提供更多游览区域以提高景区内的接待能力;

开发周边景区,疏导游客;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宣传活动;

增加管护人员,提高管护质量。

4.3.8.5 采用新型环境保护技术

采用新型环保型能源、交通工具、餐饮设备和餐具,禁止使用产生高噪音或有害气体、漏油漏气的车辆、船舶等严重破坏环境的设施、设备,安装油烟净化装置,避免对旅游景区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

DB51/T 979—2009

1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设置示例

A.1 外部交通标志示意图A.2 生态停车场示意图

A.3 车行道示意图

A.4 步行道示意图

智慧景区建设方案

智慧景区 2013.10.16

目录 1定义 (2) 2背景 (3) 1.1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3) 1.2 数字景区建设的深入面临困境 (3) 3概念 (4) 4技术 (4) 4.1 主要依托的技术 (4) 4.2 智慧景区的主要内容 (5) 5意义 (6) 什么是智慧景区 (6) 建设的意义 (7) 6基本原则 (8) 总体思路 (8) 建设目标 (9) 基本原则 (9) 7建设规范 (9) 1定义 智慧景区指景区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1]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

2背景 1.1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3]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旅游业进入了爆发性增长阶段。2009年11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决定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我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我国旅游业正值由世界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型的关键期,同时也面临着增长方式和发展目标上的战略调整,面对新形势,我国景区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主要表现为:(1)热点景区面临游客超载。游客超载不仅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容易造成景区交通拥堵,诱发安全事故,降低游客游览质量。热点景区需要有效管理游客,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通过旅游高峰期游客时空分流导航管理均衡游客分布,以减轻环境压力,提高游客满意度。(2)景区需要加快低碳旅游发展。为缓减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应对能源危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正日益受到重视,低碳旅游将成为景区可持续发展新的战略制高点。我国景区需要应用各种节能、减排、碳中和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景区危机管理水平需要提高。旅游景区应在物联网基础上建设智能监测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危机决策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应对火灾、洪水、极端天气、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瘟疫、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对“智慧景区”建设的冲击,避免或减少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的人生和财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实现旅游景区健康有序发展。 1.2 数字景区建设的深入面临困境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我国各景区都在进行“数字景区”建设。 但是,“数字景区”建设不容易深入,其主要面临以下困境:(1)缺乏后续资金,(2)缺乏相关技术人才,(3)不同系统之间的集成程度不高,缺乏统一标准。 综上说述,建设“智慧景区”是我国景区未来发展之路,是新形势下我国景区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3概念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原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旅游规划是为了满足游客需求、促进旅游地的发展和旅游业健康发展而确定的旅游发展目标、配置旅游要素、选择并制定合适的未来行动计划的过程。一般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景区规划,其中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主要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经营和管理旅游区,使其能够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 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教材通过对旅游要素和资源条件的大量分析、评价、讲解基础上,强调旅游业的重要作用,并进而提出旅游规划的内容,提供了大量的景区案例分析,而未对旅游景区规划的设计提出比较具体的、明晰的原则,但同时,新课程标准中又明确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的要求,反映了新课程强化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分析信息、整理信息,从而明确景区规划的原则,对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等;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旅游与景区建设都地理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并提出在“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等,考察了学生的 综合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通过对教材内容和新课程标准的分析,在地理学习中应该引导学生明 确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强调保护先行的开发原则。旅游资源是大自然和人类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但同时这些资源又都具有脆弱性,易遭到破坏,破坏后无法恢复的不可逆性。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各种资源的保护措施,保证在不影响其长存性的基础进行合理的开发,如果发现旅游资源的开发会遭到破坏应坚决的停止开发。199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督察员桑塞尔在参观九寨沟之后,留下一句忠告:“旅游景区最严重的挑战,游人增加就会损害景观本身,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 旅游开发要相当谨慎。” 第二:景区规划设计要突出景观的特色和个性的原则。旅游景区品位的高低、品牌的影响大小直接决定于旅游资源(景观)的非凡价值,而价值的高低就是景观是否有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并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景观的特色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根本所在。例如曾经席卷全国的“西游幻宫”,因其可创造性和雷同而昙花一现,而深圳的“世界公园”和“锦绣中华”,无锡的“三国城”等由其与众不同而长久的独领风骚。所以,景区规划中应大力强化、提高景观中有特色、有个性的景点,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或者所有景点都是重点,要的是绿叶衬托红花。 第三:景区规划设计要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和谐生美应该是景区规划设计的核心,景区中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各不相同,单一的组合会使景观景点显得单调、无生气,产生审美疲劳。在景观设计中应做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在自然景观为主的景点中

智慧景区建设方案

智慧景区

目录 智慧景区 (1) 1定义 (2) 2背景 (3) 1.1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3) 1.2 数字景区建设的深入面临困境 (3) 3概念 (4) 4技术 (4) 4.1 主要依托的技术 (4) 4.2 智慧景区的主要内容 (5) 5意义 (6) 什么是智慧景区 (6) 建设的意义 (7) 6基本原则 (8) 总体思路 (8) 建设目标 (9) 基本原则 (9) 7建设规范 (9) 1定义 智慧景区指景区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1]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

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 2背景 1.1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3]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旅游业进入了爆发性增长阶段。2009年11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决定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我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我国旅游业正值由世界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型的关键期,同时也面临着增长方式和发展目标上的战略调整,面对新形势,我国景区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主要表现为:(1)热点景区面临游客超载。游客超载不仅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容易造成景区交通拥堵,诱发安全事故,降低游客游览质量。热点景区需要有效管理游客,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通过旅游高峰期游客时空分流导航管理均衡游客分布,以减轻环境压力,提高游客满意度。(2)景区需要加快低碳旅游发展。为缓减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应对能源危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正日益受到重视,低碳旅游将成为景区可持续发展新的战略制高点。我国景区需要应用各种节能、减排、碳中和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景区危机管理水平需要提高。旅游景区应在物联网基础上建设智能监测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危机决策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应对火灾、洪水、极端天气、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瘟疫、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对“智慧景区”建设的冲击,避免或减少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的人生和财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实现旅游景区健康有序发展。 1.2 数字景区建设的深入面临困境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我国各景区都在进行“数字景区”建设。 但是,“数字景区”建设不容易深入,其主要面临以下困境:(1)缺乏后续资金,(2)缺乏相关技术人才,(3)不同系统之间的集成程度不高,缺乏统一标准。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方案

南长街区无锡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方案(草案)智慧传递文化便捷提升活力 无锡上铉文化方案策划/无锡登极科技技术支持

项目概述章第1项目背景 1.1.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型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我们提出的智慧旅游平台(SMART TOUR PLATFORM,以下简称STP)是以智能化、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南长街旅游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STP在技术上立足于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等),实现在目标人群中实现主动感知南长街旅游资源、商业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实现各种信息互动,方便景区管理者、商业单位和旅游者之间的信息对流,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南长街景区更加优质的服务。STP有以下4个特点: 1.全面物联——智能传感设备将旅游景点、文物古迹、公共设施、商业单位物联成网,对旅游产业链上下游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2.充分整合——实现全区景点、商业单位、交通等资源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旅游资源核心数据库,实现多渠道系统接入(如二维码、3G系统等),完成STP的多元性整合。 3.协同运作——基于STP,实现南长街区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本区旅游系统运行的最佳状态。 4.创新技术——我们采用目前先进的云计算、3G、及智能互动技术设施之上进行科技、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为南长街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系统设计依据 1.2.《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 《公安交通电视监视系统验收规范》(GA/T509)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旅游风景区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

一、停车场概念 景区停车场是为旅游者使用的汽车提供停车服务的场所。景区中常见的车辆类型有大型客车、中小型客车以及摩托车和电瓶车。 二、旅游景区停车场设计原则 1. 一般停车场设计原则 (1)强调自然协调 风景区停车场规划的首要问题是“自然”,包括场地本身的“自然”及与周围风景衔接的“自然”。最好是借用自然的地形,就势建造。停车场区内大客车与小汽车要分区停放,用绿化及道路划分出各自的停车空间。小汽车停车场常常结合场地地形及建筑物布置情况灵活分散成几个组来布置。 (2)尽量留地于人 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将停车场建在地下或水下。而腾出的地面最好用于建游园,搞绿化,或扩大水面。建在地下或水下的停车场要综合研究,科学设计,其内部设施要现代化。(3)设置服务设施 要在整个停车场的合适位置分散布置一些休闲设施、一定数量的公共电话亭等,以方便游客使用。 (4)设置临时停车场 有些景区的旅游季节性非常强,旺季停车位严重不足,为避免破坏环境,不适合再修建新停车场的景区可考虑建造临时停车场。目前有一种产品叫草坪格,可广泛应用于建造临时停车场、步道。 2. 态停车场的规划原则 生态型的停车场宜采用组团式、分散式的布局。采用绿化草坪砖,以灌木为隔离线,用高大乔木和藤蔓植物遮荫。景区的停车场应成为景观,避免采用使大面积车辆曝晒的硬化停车场。国外有景区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或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停车场的车棚。既可防止车辆曝晒,为开空调而多耗油污染景区空气,又可以为景区提供绿色电源。 此外,景区停车场的建设要建一个,用一个,建成后的停车场不能移作他用,己移作他用的要设法收回。避免对景区停车造成困扰和负担。 三、停车场类型 1.停车场类型 按照停车所处于的空间位置来分,可以分为路边停车场以及路外停车场。 (1). 路边停车场 是指在道路的一侧边缘或者两侧边缘划出一定的范围作为车辆停放的设施。一般来说,在交通量大的区域,路边停车场一般不会成为优先考虑的对象。 (2). 路外停车场 是指在道路之外,不占用道路的停车设施,一般在景区中的停车场类型常采取平面式和立体式。 2.车辆停置形式 车辆停放时车位的布置形式,有垂直式、平行式、斜角式三种,或混合采用此三种停

杭州智慧景区建设规范

附件3: 济宁市智慧景区建设规范

前言 本规范由济宁市旅游局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规范说明了济宁市智慧景区的建设规范和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济宁市各种类型的A级旅游景区。 2 术语和定义 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是信息技术面向旅游业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智慧旅游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以提高旅游服务、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促进产业融合的现代化工程。 智慧景区: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将景区经营、调度、旅游产品开发销售、景区安全监控和游客统计分析等高度智能化,为游客服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加确保游客的安全。 3DGIS:利用3S技术(GIS、GPS、RS)、三维可视化技术(VR)、计算机技术等对地球空间信息进行编码、存储、转换、分析和显示的信息系统,真三维描述、可视化和分析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 物联网:指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

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 RFID:即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3 建设规范和要求 3.1 基础设施 3.1.1 景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3.1.1.1应建有供游客使用的公用电话,数量充足,设置合理。部署有电话报警点,电话旁公示景区救援电话、咨询电话、投诉电话,游客可拨打报警点电话向接警处系统的值班人员求助; 3.1.1.2能接收手机信号,移动通信方便,线路顺畅,无线通讯无障碍; 3.1.1.3应覆盖有无线宽带网络,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方便的将手机、电脑等终端以无线方式连接上网。 3.1.2 景区数据中心建设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DB)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 DB51/T 979—2009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规定 (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设置示例 (15) DB51/T 979—2009 II 1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四川省内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的各种类型的旅游景区,包括提供观光、度假、专项或其它旅游产品的旅游景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1996 安全标志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 9667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 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智慧景区”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智慧景区”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以国家旅游局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结合景区的具体情况,建立以智慧管理中心为核心的管理服务、营销、生态保护三大体系,初步建立景区资源管理系统、景区电子自助导览系统、景区监控管理系统、门禁与安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五大系统;将景区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智慧化的管理模式,变分散管理为协同、变多级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实现“资源保护智慧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实现管理和营销新的突破,树立先进的管理和科技旅游品牌。 具体思路 “智慧景区”建设的具体思路: 第一,以建设部、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国土资源部等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听取建设部相关专家对智慧景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规定、意见和建议融合到“智慧景区”的总体规划中。 第二,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智慧景区”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所采用的技术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管理和服务理念上。在深入了解景区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形成“智慧景区”总体规划。 第三,以景区的具体实际为基础。“智慧景区”最终是景区经营管理服务的。总体规划必须从景区的具体实际出发,对管理服务、生

态保护、数字营销等方面的智慧化需求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反复讨论,总体规划方案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 第四,以国内相关景区/城市的智慧化建设经验为参考。“智慧景区”的总体规划需要消化吸收国内外相关景区、城市已有的智慧建设管理经验,取其精华,结合景区的实际,为己所用。 第五,以运营智能化为核心,建设自然资源保护智慧化、产业整合网络化为目标,建立符合自身管理的“智慧景区”。 建设目标 “智慧景区”建设总体原则: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分期实施、小步快走”的总体原则,“智慧景区”建设在遵循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骤建设。 “智慧景区”建设目标:制定总体建设规划、完成景区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以三维全景展示系统为中心的展示平台建设、改造传输网络,实现智慧景区管理流程的初步改造,并为智慧景区的运行维护培养一批具备基本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的人才,使“智慧景区”建设初见成效。 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分期实施、小步快走:智慧景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不断创新优化的过程,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建设。总体规划为智慧景区建设进行阶段划分,并规划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那些基础性的、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以及对景区经营管理有重要作用的项目要优先建设。目的在于使智慧景区的建设迅

北京智慧景区建设规范

智慧景区建设规范(试行) 前言 本规范由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起草单位: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巅峰美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北京智慧景区评定的基本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市各种类型的A级旅游景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就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就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7775-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智慧景区 指景区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业务流程与智能化运营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3、2 物联网 物联网就是通信网与互联网的拓展应用与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

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与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与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与科学决策目的。 4 建设内容与要求 4、1通讯网络 4、1、1公用电话网 4、1、1、1应建有供游客使用的公用电话。数量充足,设置合理。 4、1、1、2部署有电话报警点,电话旁公示景区救援电话、咨询电话、投诉电话。游客可拨打报警点电话向接警处系统的值班人员求助。 4、1、2 无线通讯网 能接收手提电话信号,移动通信方便,线路顺畅。 4、1、3无线宽带网(WLAN) 应覆盖有无线宽带网络,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方便的将手机、电脑等终端以无线方式连接上网。 4、2景区综合管理 4、2、1 视频监控 4、2、1、1视频监控应能全面覆盖景区,同时重要景点、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能够重点监控。 4、2、1、2监视界面图像能在各种显示设备上显示,并能进行各种操作。视频监控应具备闯入告警等功能。 4、2、1、3视频监控控制面板能控制画面缩放与镜头转动等,能实现图像的实时远程观瞧以及3G物联网视频监控等。

景区的标识设计规范

参考国家标准制定的关于景区标识的设计规范西安秦人品牌设计有限公司唐海洋 为指导设计部门,制作人员规范化进行日常工作,就旅游景区的标识导向设计,整理成册,便于公司业务的有效拓展。 旅游景区导览标识系统规划设计是指为了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景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旅游形象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应以树立景区高档次、高质量服务形象,创造景区和谐的游览与休闲环境,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加强景区与游客的信息沟通,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优化景区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引导游客顺利完成旅游活动,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根本目标。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包括五大类型: 各种引导标识(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 一、导游全景图(景区总平面图) 包含景区全景地图、景区文字介绍,游客须知、景点相关信息,服务管理部门电话等全景导游图。 二、景物(景点)介绍牌 指景点、景物牌介绍,相关来历、典故综合介绍,设计尺寸,景点说明牌,区域导游图.. 三、道路导向指示牌 内容包括道路标志牌、公厕指示牌、停车场指示牌等游客提示牌。 四、警示关怀牌 提示游客注意安全及保护环境等一些温馨提示牌、警戒、警示牌。 五、服务设施名称标识

售票处、出入口、游客中心、医疗点、购物中心、厕所、游览车上下站等一些公共场所的提示标识牌。.景区标识系统具有5大特性: 景区标识系统(唯一性)该景区的特色是什么,主题文化是什么,5A景区标识系统应该牢牢抓住和体现景区的主题特色,以此为设计指导理念,实现量身而设的唯一性 景区标识设计(美观性)景区标识系统除了功能上的要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标识牌的美观性,他应该是景观的一部分,和周边的环境和谐搭配,相互辉映;游客公共休息设施要求特色突出,有艺术感和文化气息。对于具体的硬件设施要求很明确,如停车场绿化美观、路面特色突出、水体航道清澈。而对于景区标识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公共休息设施、景区垃圾箱以及景区建筑外观造型均要求地方特色突出。景区标识牌设计(环保性)景区标识牌的材料也是非常讲究,他既要求牢固性,又要体现环保性,还要考虑安全、耐久。在设计之初,设计部同仁因注意。 景区标示牌制作(人文性)游客在景区的什么地方,离下一个景点有多少距离,公共服务在什么方位等等,在5A景区标识系统里面都应该全面考虑和体现,一般载体为景区导览牌;文化性是5A标准出现的另一新增词汇,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对景区整体文化程度的提升;二是对地方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5A景区标识系统在标识牌文字上也有多国语言的要求,为的是更方面的满足不同游客的导识需求,一般要求4国语言以上。我想起了大学导师一句口头禅: 美是有标准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景区指示牌标识(关怀性)前方或周边环境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小心路窄、路滑,注意防火,保护环境等等,给游客以温馨提醒,语气上切忌生硬,一般载体为景区关怀警示牌;“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贯穿的精髓。也得益于这种理念上的提升,5A才上升到国际的高度,才能使我国旅游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景区标识系统功能设计分类:

“智慧景区”建设

“智慧景区”建设规划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决定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我国旅游业新一轮腾飞确定了方向。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进入了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等基础建设速度加快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旅游业新一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大力倡导健康旅游、文明旅游、绿色旅游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握新的机遇和迎接新的挑战成为我国旅游景区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提出“智慧景区”的建设是我国旅游景区未来发展之路,是在新形势下我国旅游才的重大战略。 一、“智慧景区”的概念和内涵 2008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主要思想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状态,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智慧景区”是在“数字地球”向“智慧地球”转型这一重大背景的基础下,结合景区特性,运用人类最新文明成果,构建智慧网络,实现景区智能化发展;将最新管理理念同最新技术成果(尤其是物联网)高度集成,全面应用于景区管理,从而更有效地保护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换言之,“智慧景区”是能对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方面进行最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科学的可视化管理的创新型景区管理系统。 “智慧景区”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通过物联网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和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 2、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

中国国家3a级景区建设标准

中国国家3a级景区建设标准 5.3 AAA级旅游区(点) 5.3.1旅游交通 a)可进入性较好。交通设施完备,进出便捷.。或具有至少二级以上公路或高等级航道、航线直达;或具有旅游专线等便捷交通工具。 b)有与景观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或船舶码头。且布局合理,容量能满足需求。场地平整坚实或水域畅通。标志规范、醒目。 c)区内游览(参观)路线或航道布局合理、顺畅,观赏面大。路面有特色,或航道水质良好。 d) 区内使用低排放的交通工具,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 5.3.2 游览 a) 游客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设施、功能齐备。游客中心有服务人员,业务熟悉,服务热情。 b)各种引导标识(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造型有特色,与景观环境相协调。标识牌和景物介绍牌设置合理。 c)公众信息资料(如研究论著、科普读物、综合画册、音像制品、导游图和导游材料等)有特色,品种全,内容丰富、制作良好,适时更新。 d)导游员(讲解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要。普通话达标率100,。导游员(讲解员)均应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大专以上不少于20,。 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生动。导游服务质量达到 GB/T 15971,1995中"4.5.3"和"第5章"要求。 f)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合理,设计有特色,符合GB/T 10001.1-2000的规定。

g)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设计有特色。 5.3.3 旅游安全 a)认真执行公安、交通、劳动、质量监督、旅游等有关部门安全法规。建立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工作全面落实。 b)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齐全、完好、有效。交通、机电、游览、娱乐等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游乐园达到GB/T16767规定的安全和服务标准。危险地段标志明显,防护设施齐备、有效,高 峰期有专人看守。 c)建立紧急救援机制,设立医务室,至少配备兼职医务人员。设有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档案记录准确、齐全。 5.3.4 卫生 a)环境整洁。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无剥落,无污垢。空气清新,无异味。 b)各类场所全部达到GB9664规定的卫生标准。餐饮场所达到GB16153规定的卫生标准;游泳场所达到GB9667规定的卫生标准。 c)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标识醒目。建筑造型与景观环境协调。全部厕所具备水冲、通风设备并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厕所整洁,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堵塞。 d)垃圾箱布局合理,标识明显,数量满足需要,造型美观,与环境协调。垃圾清扫及时,日产日清。 e)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餐饮服务配备消毒设施,不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5.3.5 邮电服务 a)提供邮政及邮政纪念服务。

智慧景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设计

编号:afb6 版本: 智慧景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方案 编写:(签名) 复查:(签名) 批准:(签名)

目录

1项目概述 景区怡人景色是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和娱乐的好场所。但随着景区人流的不断加大,尤其是节假日期间,维护景区正常旅游秩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景区险峻奇幽处游客的安全问题更是景区日常管理工作的一大隐患。本案建议建设一套基于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的实时全景区集中监控系统,以对景区,特别是要害部位,实施全天候、全方位视频集中监控,以便给游客提供一个美好的旅游、观光、休闲和娱乐环境,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或发生意外时能第一时间响应,为营造良好的景区旅游秩序保驾护航。 监控需求 景区根据各不同地点的监控需求的不同,分为以下6类监控布控区:(1)景观监控 要求清晰的监控到重要景观。根据现场的光线照度情况以及场地面积选用摄像机。摄像机应具有高清晰的画面和宽阔的动态范围,能全方位无盲区的监看景点情况。 (2)景区交通危险路段监控 要求能实时、清楚地监控布控点现场情况。对危险路段的步道情况和山体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排除交通事故和山体塌方、滑坡的危险情况。(3)进出口要道监控 要求对各车场,寺庙等重要出入口的车辆,人员出入情况实行监控。随时

掌握各点情况,为相关部门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4)门禁监控 门禁监控应主要对进出的游客、车辆以及售票情况进行监控。要求画面清晰,稳定。 (5)游人集散地监控 要求清楚、及时的将画面返回监控中心。实时掌握游客情况,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监控要求全方位,无盲区。 (6)重要景区建筑监控 要求能将清楚的监控画面返回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及监控分中心的设置 设立两级监控中心,即在游人中心的指挥中心设立监控总中心,同时根据需要设立分控中心。所有监控图像均可通过大屏进行监控显示,所有监控分中心均可实现授权图像的实时监控和回放。 建设高分辨率、高帧率实时监控系统 根据需要采用高分辨率、高帧率数字摄像机实现高质量的大屏监控显示,并采用视频存储服务器+磁盘阵列的方式实现各景点集中存储管理;采用流媒体视频服务器实现视频共享访问。 本案将通过高清解码器向指挥中心大屏实时提供6路高清和18路D1监控画面。至于解码后的监控画面如何通过矩阵及图像拼接器在大屏上显示出来,本案也不作介绍。

(模板)智慧景区建设内容

智慧景区建设内容 (模板) 敦煌智慧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1月

智慧景区建设内容 一、建设背景 为进一步加快景区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景区旅游业在营销、服务、经管等方面传统模式的转变升级,实现景区智慧化,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景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景区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景区智能化旅游服务水平,为中外游人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服务提供一体化全程服务,现结合景区实际,将智慧景区建设内容汇总如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目前没有有效实现监控的区域。 2、门禁系统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安装,不能达到智能化经管。 3、景区没有无线wifi网络覆盖,游客进入景区游览后无法实现手机导览和网络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游客的体验度。 4、以高速网络基础为支撑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构建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5、没有自己的门户网站、公众微信、微博平台。 三、建设智慧景区主要内容 实现景区智慧化,进一步提升景区智能化旅游服务水平

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有: 1、电子票务系统建设 主要包括:电子自动售票子系统、电子验票子系统、汇总结算查询子系统。打造电子票务经管系统,融计算机软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信息识别技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于一体,将售票、检票、查询、汇总、统计、报表、营销等景区日常作业通过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系统平台经管起来。安装目前最先进的门禁设备、售票设备,通过条码、二维码、手机二维码、身份证、人像、指纹等识别手段,解决游客购票只能一次性进入景区的问题。在游客服务中心设置自动售票机,自助销售景区指定日期的门票、娱乐工程票务,让游客能够更加方便的购票。 2、数控中心、机房建设 在景区核心区域处建设一套中心经管平台,将“新景区”公共环境、各工程等经营体视频资源进行统一接入,进行有效监控,从而实现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统一监管和调度指挥。同时,建设一套大屏显示系统、一套操作台、高配电脑和一间环境良好的机房将公共区域监控进行集中显示,同时为突发事件的应对,指挥调度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依据。 3、视频监控、围栏报警系统建设

5A级旅游景区导览标识牌规划设计工程规范

5A级旅游景区导览标识牌规划设计工程规范 A级旅游景区导览标识系统设计设置规范本规范以充实和完善A级景区标识牌设计(以下简称景区标识)导览服务功能,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基本方针。具体用于景区游览线路指引指示牌、3A 4A 5A 景区标识系统工程,景观解说介绍牌、服务设施导向牌、安全提示牌等元素的标识导向系统建设制作。非A级景区及特色旅游街区等可参照执行。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包括五大类型:各种引导标识(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 一、导游全景图(景区总平面图) 包含景区全景地图、景区文字介绍,游客须知、景点相关信息,服务管理部门电话等全景导游图。 二、景物(景点)介绍牌 指景点、景物牌介绍,相关来历、典故综合介绍,设计尺寸,景点说明牌,区域导游图.. 三、道路导向指示牌 内容包括道路标志牌、公厕指示牌、停车场指示牌等游客提示牌。 四、警示关怀牌 提示游客注意安全及保护环境等一些温馨提示牌、警戒、警示牌。 五、服务设施名称标识 售票处、出入口、游客中心、医疗点、购物中心、厕所、游览车上下站等一些公共场所的提示标识牌。 第二章导览标识系统规划设计 2.1目标 景区导览标识系统规划是指为了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景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旅游形象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应以树立景区高档次、高质量服务形象,创造景区和谐的游览与休闲环境,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加强景区与游客的信息沟通,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优化景区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引导游客顺利完成旅游活动,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根本目标。 2.2主要内容 2.2.1全面分析景区导览标识规划区域的发展与现状、优势与制约因素,及与其它相关规划的衔接。 2.2.2 分析景区导览标识规划需求总量、地域结构及其它结构,提出规划的主题形象和发展战略。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 规范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 1 范围 随着玉龙雪山旅游景区的发展,事故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丽江高原红旅游服务公司作为景区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实施部门,负有安全生产职责,有必要不断加强对本公司旅游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因此,对高原红公司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做出指导性的规范。 适用于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各生产经营单位、公共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为使丽江高原红旅游服务公司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风景名胜区条例》、《云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3 方针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4 细则

4.1 旅游景区必须正确处理保证安全与经营效益的关系,在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要保证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各项设备、设施符合安全管理的要求,发现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消除,不能为了赶任务、追效益而置安全于不顾。 4.2 旅游景区安全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综合监管、行业监管、专项监管三结合的监管模式。 4.3 旅游景区应当根据本单位经营活动的特点,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完善安全设施、设备,确保旅游安全。 4.4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旅游景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筹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4.4.1 贯彻国家和北京市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相关规定,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4.4.2 组织制定本景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4.3 保证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配备必要、有效的安全保障设施; 4.4.4 定期研究本景区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4.5 组织制定并实施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4.6 负责调查、处理本景区内发生的安全事故; 4.4.7 按规定及时、如实地向有关部门报告各类旅游突发事件;

智慧景区解决方案

安立克微信智慧景区解决方案 深圳市安立克电子有限公司 景区智慧化的需求来源于旅游行为过程、游客体验及景区管理业务要求,因此景区智慧化是景区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智慧景区行业前景: 1.引领世界旅游的发展潮流 “智慧景区”以人本、绿色、科技创新为特征,利用云计算、物

联网、高速通讯技术等信息高科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及服务方式,改变人们的旅游消费习惯及旅游体验,成为旅游发展及科技进步结合的世界时尚潮流。 2.打造现代服务业科技典范 “智慧景区”建设是我国旅游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突破口,借助智慧旅游示范城市、产业园区、示范企业的建设,强化我国智慧景区装备制造、智慧景区应用软件、智慧景区经营发展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和建设,以提升我国旅游业的科技含量,增强我国旅游创新能力,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3.增强科技集成的竞争优势 在未来智慧旅游主导的旅游产业竞争格局中,谁参及了智慧景区标准制定、谁参及了智慧景区技术整合、谁参及了智慧景区经营模式探索,谁就可能占据世界旅游产业中利润最丰厚的部分,占据旅游产业的市场优势和竞争主动权。 4.探索旅游管理的创新平台 微信智慧景区应用平台作为一个信息集成系统,收集景区物联网的监控信息,游客消费实时信息;餐饮、饭店、商铺经营动态系统;景区生态、遗产文物等实时监控状况;安保信息系统等。 5.满足旅游体验的个性需求

旅游者通过微信智慧景区,就可以完成网上旅游咨询服务,如查询观光信息(景点、周边餐饮、住宿、文化活动)、网上预约(网上支付最新演出、电影的门票,预订你最想坐的座位)和网上购买服务(各种优惠券、电子导游书),还可以订制私人旅游线路,合理安排个人日程,最大化地利用旅游时间。微信智慧景区也将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旅游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消费。 二、传统景区行业痛点: 1.一票难求:用户现场买票、换票排队长,游客服务体验差,人力投入成本,及旅游维护成本高。 2.路难找:主要通过门票和告示牌找路。 3.人工处理成本高:所有运营、财务数据人工处理,管理成本高、漏洞大。 4.沟通难:无,信号差,人及人之间沟通难。 5.管理、服务难度大:、旅行社渠道合作多,传真、电话人工对接,无统一系统支撑,管理和服务跟不上。 三、智慧景区解决方案: 1.覆盖方案:

4A级景区建设标准

4A级景区建设标准 4A级景区[/B]是依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经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初评和推荐,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的。从景区的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经营管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旅游资源吸引力、市场吸引力等方面,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A级旅游区(点),旨在加强对旅游区(点)的管理,提高旅游区(点)服务质量,维护旅游区(点)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4A景区评定标准: 1旅游交通 a)可进人性良好。交通设施完善,进出便捷。或具有一级公路或高等级航道、航线直达;或具有旅游专线交通工具。b)有与景观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或船舶码头。且管理完善,布局合理,容量能满足游客接待量要求。场地平整坚实或水域畅通。标志规范、醒目。c)区内游览(参观)路线或航道布局合理、顺畅,观赏面大。路面有特色,或航道水质良好。d)区内使用低排放的交通工具,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 2游览

a)游客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咨询服务人员配备齐全,业务熟练,服务热情。b)各种引导标识(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造型有特色,与景观环境相协调。标识牌和景物介绍牌设置合理。c)公众信息资料(如研究论著、科普读物、综合画册、音像制品、导游图和导游材料等)特色突出,品种齐全,内容丰富,制作良好,适时更新。d)导游员(讲解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要。普通话达标率100%。导游员(讲解员)均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大专以上不少于40%。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生动。导游服务质量达到GB/T 15971-1995中4.5.3和第5章要求。f)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合理,设计精美,有特色,有艺术感,符合GB/T 10001. 1的规定。g)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计精美,有特色,有艺术感。 3旅游安全 a)认真执行公安、交通、劳动、质量监督、旅游等有关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安全法规,建立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工作全面落实。b)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齐全、完好、有效,交通、机电、游览、娱乐等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游乐园达到GB/T 16767规定的安全和服务标准。危险地段标志明显,防护设施齐备、有效,高峰期有专人看守。c)建立紧急救援机制,设立医务室,并配备医务人员。设有突发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