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奔马大邮票资料及徐悲鸿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818.47 KB
- 文档页数:8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徐悲鸿《奔马图》赏析系院:初等教育学院班级:10级教育技术班姓名:邱楠学号:20101121107目录作者简介 (3)《奔马图》创作背景 (4)《奔马图》艺术特点赏析 (5)《奔马图》绘画特点 (6)对《奔马图》的个人感想 (7)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
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
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
《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
据介绍,《奔马图》的落款处,还题写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样。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人物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奔马图》_550字
一幅画着六匹马的图叫《奔马图》。
你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吗?那就是鼎鼎大名的画家: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是江苏宜兴人,曾赴法国、比利时学习,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他的《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的。
他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工作者协会主席。
你可知道这幅画的来历?这幅画是徐悲鸿他跟在六匹马旁跑,通过观察。
回到家里,把他认为最精彩的片断画下来。
你看!那六匹马的神态、动作各不相同。
有的四脚腾空;有的前脚落地后脚翘起;有的……徐悲鸿不愧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画家。
他画的《奔马图》中的马是栩栩如生的。
他把我也引到画中去。
那是一天下午,在太阳的暴晒下,有六匹马在比赛。
跑在第一的是一匹又俊又强壮的白马,他是老大。
你瞧!他正边跑边回头喊:“兄弟们加油!不要落后。
”这时,后面的马跑得更快了。
跑在第二的是老二,他对老四说:“老四老四你真笨,连匹小马也跑不过。
哈哈哈……”老四听了,非常生气,奋往直前一下子成了第二名,追过了老二。
老五在旁边一边跑一边生气地说:“老三你未免太笨了,你是我看到过最笨的一匹马。
”老三奋不顾身地像装了推进器一样,“嗖”,成了第四名。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都互不相让跑在前面。
老六看了,也不甘示弱。
他心想:我虽然才出生几个月,但我要往前冲,要冲到前面,看看我的实力怎样?不一会儿,小马跑在了老五后面了。
比赛结束了,老大第一、老三第二、老二第三、老五、老六和老四并列第四。
这幅画不仅是画着六匹马在比赛,而且还表达了作者自己奋勇直前的精神。
徐悲鸿《奔马图》赏析系院:初等教育学院班级:10级教育技术班姓名:邱楠学号:20101121107目录作者简介 (3)《奔马图》创作背景 (4)《奔马图》艺术特点赏析 (5)《奔马图》绘画特点 (6)对《奔马图》的个人感想 (7)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
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
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
《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
据介绍,《奔马图》的落款处,还题写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样。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人物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百年悲鸿鸿运之宝》纪念徐悲鸿奔马,令人神思飞越,生发出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力量。
在徐悲鸿先生的笔下,一匹匹奔马奋踪扬蹄,在广袤的土地上飞奔,骏马英姿,神态各异。
有的腾空起飞,有的蹄下生烟。
有的回首顾盼,有的一往直前,都仿佛要破纸而出。
这一幅幅万马战犹酣的壮丽画卷,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滚滚向前。
徐悲鸿原名寿奔马图图1 康,一八九五年七月十九生于江苏宜兴计亭桥(屹亭桥)镇。
他年轻时善哭,因家境贫困,常在半夜里悲从中来,有如鸿雁悲鸣。
文章由中藏联盟网编辑整理。
不仅从外形显出奔马的神骏和壮美,更重要的是从内在的精神本质来
表现了奔马的驯良、坚毅、敏捷等性格特征,可谓徐氏早年的得意之作,画上无题款,有“东海王孙”钤记,章真堪澄。
徐悲鸿:《奔马》
徐悲鸿:《奔马》亮相重庆
徐悲鸿《奔马》
1942年,抗日虽进入相持阶段,但前线仍然吃紧。
徐悲鸿自南洋归国,过云南作半年停留。
其间组办个展数次,以1月在云南边境重镇保山筹赈画展及5月昆明华山小学大礼堂举行抗日劳军油画展,最为有名。
期间,喜洲富商董万川等有意之士亦曾组织在喜洲警察局为徐悲鸿举办个展,以实际行动表拳拳爱国之心。
董万川,字澄农,白族,大理市喜洲镇人。
据此可见,此幅上款人为“澄农先生”的《奔马》图应为徐悲鸿赠董万川先生所作。
董万川先生为喜洲商帮中的“第二号”人物,锡庆祥的“大老板”;是专营进出口生易和兴办实业卓有业绩的云南著名资本家。
1944年12月25日,捐资建立大理县图书馆,又称“澄农图书馆”。
徐悲鸿游历云南期间,与喜州这些有识之士频有来往。
画中奔马一承徐氏作风,既有写实。
又有中国画的意象
特点,全马以水墨写出,但并不依马的实际比例亦步亦趋,虽瘦骨嶙峋而动势毕出,精气毕至;其背景空无依傍顾,更别具空灵生气。
奔马颈毛与尾鬃猎猎风中,坚蹄则奋勇地上,似有为抗日摇旗、驱走之意;马首高昂旁,则寓誓不低头而期待同志之情。
整幅画面充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此幅与06年春北京荣宝以352万拍出的徐悲鸿《奔马》有天然妙契之处。
而幅所取角度正好相反,但造型、结构、姿势皆成镜像。
唯一不同的,是彼幅赠邓蜀生先生,以浓墨写出;此幅则多以淡水墨写出,显然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精典意蕴。
徐悲鸿《奔马图》赏析系院:初等教育学院班级:10级教育技术班姓名:邱楠学号:20101121107目录作者简介 (3)《奔马图》创作背景 (4)《奔马图》艺术特点赏析 (5)《奔马图》绘画特点 (6)对《奔马图》的个人感想 (7)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
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
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
《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
据介绍,《奔马图》的落款处,还题写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样。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人物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徐悲鸿《奔马》
徐悲鸿《奔马》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
发的意态。
此幅作于1947年的《奔马》则是另一番寄意,是徐悲鸿画赠友人黄其锟、刘立信新婚誌喜的贺礼。
黄其锟,字抟九,中南联大教授,经济学家,曾师从徐悲鸿学习绘画;其夫人刘立信女士毕业于清华大学。
徐悲鸿曾言:“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
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的骨架、肌肉、组织。
又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
徐悲鸿一生中确实画过数以千计的马的速写稿。
他熟悉了马的气质、马的结构、马的日常活动,塑造了一洗万古凡空的英姿骏马。
这也就是作者追求理想,向往自由的象征。
此幅《奔马》中,作者将西洋画的笔触与传统没骨画法相结合,以惯常的魏碑兼草隶的笔意勾勒马躯干,又以极具古金石气的短而劲的线条传达马的神韵,用浓淡有度的水墨表现马的肌肉质感、骨骼结构。
马蹄则两笔带过,灵活生动;脚踝活络,极具精妙。
马鬃、马尾以硬笔刷出,收笔翻转,极为逼真地展现了鬃、尾蓬松的质感和飘动的美感。
画中这匹姿态矫健的骏马正在奋蹄扬鬃、腾空飞奔。
筋骨强壮、肌肉发达、倜傥洒脱,那风劲剽悍、姿态优美的形象,也仿佛自由和力量的象征,令观者在欣赏之余,引发美好的联想与遐思。
《奔马》小型张:《奔马》邮票发行于1978年5月5日,小型张面值为5元,是中国传世名画邮票中发行数量最少的一枚邮票,型张规格是148mm ×98mm,邮票规格:148mm×98mm,齿孔度数是11.5×11度,版别为影写版。
画面是徐悲鸿大师的群奔马图,图为五只在草地上奔跑的骏马,画面苍劲有力,邮票边纸是灰蓝色的古色古香的花纹,整张小型张显得既古朴又大气。
画马是徐悲鸿大师的拿手好戏,提起徐画,人们就会想起他的水墨奔马,与历代画马相比,徐悲鸿的马更具精神和动感,体现着一种雄健壮美的神韵,散发着英雄主义的精神,被誉为“天下画马第一人”,一代宗师的神韵在他的画马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集邮者更是以拥有《奔马》邮票为荣,至于《奔马》小型张更是难能可贵,主要是因其题材好,存世量少,所以无论是收藏价值还是价格涨幅一直位居中国珍邮前列。
1980年全国集邮联举办的建国30年最佳邮票评选活动中,《奔马》邮票和小型张都被评为最佳特种邮票。
《奔马》邮票:《奔马》邮票1978年5月5日发行的T28《奔马》邮票,全套10枚、小型张1枚。
邮票发行量250万套,型张25万套。
邮票由设计大师刘硕仁设计。
票图选取了徐悲鸿最具代表的奔马画,大多数创作于抗战时期。
每幅画都有特殊的寓意,表达了他与全国人民一起抗战到底的决心。
画幅中的奔马,笔墨简练,姿态各异,活龙活现,气势磅礴,使人叹为观止,奔马小型张使用5色印制,打样中又不断对照真绫子调整墨色,使边饰的色泽效果和真绫子非常接近,几可乱真,许多人误以为小型张是用绫子印成的。
在1980年全国集邮联举办的建国30年最佳邮票评选活动中,《奔马》邮票和小型张都被评为最佳特种邮票。
奔马邮票一直受到收藏者喜爱,近年随着徐悲鸿国画的市场价猛涨,这套邮票已经超出了集邮范围,涨幅飙升。
邮票名称:《奔马》邮票志号:T28发行日期:1978-05-05邮票规格:(10-1)(10-2)(10-3)(10-4)(10-5)(10-6)30×40毫米(10-7)(10-8)(10-9)(10-10)40×30毫米齿孔度数:11.5×11度版别:影写版设计者:刘硕仁。
奔马丝绸大邮票收藏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奋斗在前线的战士们用血肉抵挡住外来侵略;谋略的军事用计谋掌握战事方向;而不能奔赴前线的艺术家只能以艺术的形式来抒发对祖国深沉的爱。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二次会战失利,长沙被日本占为己有,徐悲鸿听闻国难,画出《奔马图》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
《奔马图》的收藏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奔马丝绸大邮票的收藏价值。
发行背景以及藏品简介由于每年都会发行生肖邮票,为了迎接2014年甲午生肖马年的到来,中国邮政根据徐悲鸿的《奔马图》发行了徐悲鸿奔马丝绸大邮票。
这套邮票是由十幅奔马邮票构成,分别是徐悲鸿创作的十幅奔马图的画作制作而成。
众所周知,徐悲鸿的十幅奔马图时间跨度相当大,而且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时期的重大事件。
并且此丝绸大邮票是按照原奔马图1:1的来还原,分为两版,横版长70cm,宽55cm;竖版长55cm,宽70cm,而且采用白底不加边框,具有非常好的艺术观赏性。
收藏价值徐悲鸿奔马丝绸大邮票在当时一经发行便震惊了中外。
震惊大家的原因主要是,这幅邮票不仅将徐悲鸿的《奔马图》进行了1:1还原,而且首次采用了钞券纸来印制。
众所周知,钞券纸是印刷钞票的专用纸,印刷这个巨幅邮票时采用的专用钞券纸足有13平尺,如果按照钞票来铺的话,可以铺满122张百元大钞。
这样算的话,这幅邮票的价值简直非同小可。
《奔马图》这幅画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价值,承载着历史意义还有艺术气息,它在发行时就被称为“世界生肖第一邮票”,邮票本身也是带有面值,再加上使用钞券纸印刷,可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钱邮票”,未来将有不可估量的升值空间。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踏着时代的风雷——徐悲鸿《奔马图》赏析徐悲鸿熟悉马的气质、马的结构、马的日常活动,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表现手法,塑造了无数雄姿英发的骏马形象。
其骏马作品,历来是拍场上的焦点,尤其是奔马,一向是超过立马、市场表现最为抢眼的作品。
LOT 77徐悲鸿奔马图设色纸本立轴辛巳(1941)年作76×66 cmRMB 1,800,000-2,500,000徐悲鸿是近现代中国画坛第一代去西方留学的杰出画家,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自他之后,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家负笈西洋,但是能像徐悲鸿这样为发展中国绘画作出如此巨大贡献的却无第二人。
在绘画创作上,徐悲鸿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且尤善画马,所画奔马,意蕴深刻,神形兼备,称誉海内外。
徐悲鸿对于画马情有独钟且用力至勤至深,他曾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下过极长时间的功夫,即以马论(马种以蒙古马好),速写稿不下千幅。
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夫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
”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
悲鸿先生笔下的奔马,踏着时代的风雷,为中国画坛注入了前所未见的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
此幅《奔马》作于1941年(辛巳),画中马匹四肢腾空,马鬃在风中飞扬,马尾在风中飘散,将奔马斗志昂扬的神态表达得淋漓尽致。
圆浑有力的线条,勾勒出骏马的外形,再以重墨突出刻画头部、四肢、肩、胸、足等传神之处,造型精准,用笔洗练,体积感、质量感、空间感,无不意到笔随,显现于墨色之中。
悲鸿先生以笔墨尽抒胸臆,飞泻直出的笔势,遒劲流畅的线条,如同他满腔不可遏制的热情。
没有马鞍,没有缰绳,任其在广袤的原野上狂奔,骏马虽然瘦削却风神俊秀。
画面简淡、高逸,用笔泼辣、凝重,间参西法,均为徐悲鸿先生独到处。
中国艺术|徐飞鸿先生的“万马奔腾”◆徐悲鸿先生1895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省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原名徐寿康,中国著名的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与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他所绘画的国画作品彩墨浑成,以“画马”而享誉于世,对中国画坛影响甚广。
代表作品有:《奔马图》、《珍妮小姐画像》等,他的一生创作了上千件中国国画、油画、素描等作品,被北京徐悲鸿先生纪念馆收藏,少数作品流传于世界各地,被更多的收藏爱好者收藏。
◆徐悲鸿先生作为中国现代画坛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的奠基者,自幼学习诗文书画,24岁赴法国学习美术,回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
人们只要一提及徐悲鸿,都知道他是画马的高手,其实他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走兽画、历史绘画、神话绘画等诸多绘画种类,他都画得非常栩栩如生。
他不仅擅长国画,还对油画、素描等方面也有极高的成就与造诣。
他的作品融入了“熔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
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晚年时期的徐悲鸿非常忙碌,他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主席。
他经常下基层为劳动模范和志愿者画像,还创作了油画《毛主席在人民中》。
当他得知失散多年的女儿也参加了革命时,更是欢喜不已。
1952年,徐悲鸿准备将全部的热诚投入到美术创作之中,因其长期身体透支和积累成疾,令他猝然倒下。
1953年,在全国人代会的主席台上,正在主持会议的徐悲鸿突然脑溢血昏倒在会场,在北治疗无效后,于1953年9月26日02:52,一代大师离开了我们,年仅58岁。
◆徐悲鸿先生的作品继承了中国古代画坛中,关于“师法造化”的优良传统,又强调了艺术家要探究人生追求真理的历程。
在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艺术者需要对艺术作品的态度,这种态度来源于真、善、美的统一,在“美术之大道中追索自然”,这也是徐悲鸿对现实主义美术理论的贡献。
小编向艺术家们致敬。
徐悲鸿骋马图轴
徐悲鸿骋马图轴【名称】徐悲鸿骋马图轴
【类别】书画
【年代】近代
【文物原属】徐悲鸿作品
【文物现状】现藏故宫博物院
鬃毛飞扬的飘逸洒脱。
绘于民国廿八年(1939年),徐悲鸿时年44岁。
3【徐悲鸿简介】
(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原名寿康。
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
自幼承袭家学,研习中国水墨画。
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留学法国,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
学习画画、素描,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新中国建立后,任首届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藏品名称】2.8米巨幅钞卷版徐悲鸿奔马邮票
【藏品规格】整体规格长281cm宽93cm
【画心规格】长181cm,宽81cm
【发行数量】中国邮政特批发行1.5万套
【发行单位】中藏联盟网
【发行价格】2980元
【相关证书】365防伪标识、收藏证书、防伪证书
徐悲鸿主要作品介绍: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奔马图》从这幅画的题跋上看,此《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
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
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
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群马》徐悲鸿早期的马颇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之态。
至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而建国后,他的马又变"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象征,仍然是奔腾驰骋的样子,只是少了焦虑悲怆,多了欢快振奋。
史上最大尺幅邮票,相当于“80猴票”3126倍
史上最珍贵钞券邮王,特批采用专用钞券纸及印钞工艺,面积相当
于122张百元大钞
史上最高成就奔马巨作,首次1:1复活徐悲鸿亿元国宝奔马
史上最稀少官方发行生肖邮票,中国邮政特批发行仅1.5万套,是
猴票的1/333
72年,三次重生,徐悲鸿国宝《奔马》问世,复活、新生!
藏品名称:2.8米丝绸钞卷版徐悲鸿奔马邮票
【藏品简介】
邮票图案为徐悲鸿艺术成就最高代表作《奔马图》:六匹骏马千姿百态,倜傥洒脱,或奔腾跳跃、或腾空而起、或奋勇向前,如长江、似黄河一样咆哮着,一往无前,奔腾不息,令人叹为观止!它象征中华民资蓬勃昂扬的民族精神,更是对盛世中华的赞美和讴歌。
中国邮政官方发行+2.8米最大生肖邮王+亿元徐悲鸿国宝《奔马》+13
平尺钞券纸+110张龙钞
【品牌解读】
中藏联盟网是北京中藏联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任何一个品牌,都在期待一份恒久的关注,是在竞争中握有一份决胜,或是在创业中诉说自己对品牌的忠诚,总让无数的商家思量许久。
然而,短暂的成就并未迷茫奋进的双眼,中藏的前行只与收藏志士的心意相依相拥,只为在前行的路途上申明一份营销商家的无比诚信与忠诚!
中藏联盟—
中——标明本集团根植于中国悠悠沃土,以中国醇厚文化为滋养孕育而生;藏——直指经营主线,突出业务主题,收藏珍品,传承文化;
联盟—体现品牌规模与权威,彰显市场高级站位与社会各届给予的极高肯定;
中藏联盟—扬名于阔远之中,申志于无限之藏,汇聚万类珍品于联盟,自成派系与品牌,久立典藏商界。
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汉族,江苏宜兴人。
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
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