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834.00 KB
- 文档页数:52
采暖系统形式精编版采暖系统是指为了改善室内环境温度而采取的一系列热源、传热管路、散热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整体。
常用的采暖系统形式有以下几种。
1.集中供热系统集中供热系统是指将热源集中供热给所有建筑物或者一个区域内的建筑物,采用集中供热设备(如锅炉、热电厂等)作为热源,通过热力管网将热能传输到不同的建筑物进行供暖。
该系统的优点是热源利用率高、方便管理和维护,但需要一定的投资建设成本。
2.分户供热系统分户供热系统是指将热源分别供热给每个建筑物或每户居民,每户楼房都安装有独立的热源设备(如地源热泵、太阳能等),通过独立的管道将热能传输到每个房间进行供暖。
该系统的优点是运行成本较低、温度调节自由度高,但需要在每个房间内安装设备,增加了建设成本和维护难度。
3.地暖系统地暖系统是将热水或者电热设备通过散热管道铺设在地板下面,通过辐射热向上方发放,使室内得到均匀的供暖。
地暖系统的优点是室内温度分布均匀、舒适度高、不占用室内空间,但需要提前在地板下进行管道铺设,增加了工程成本。
4.温氏系统温氏系统是将热水或者电热设备通过散热器(如散热器、壁挂炉等)将热能释放到室内空气中,通过对流传热实现供暖。
温氏系统的优点是安装简单方便、投资成本低,但由于传热过程主要依靠对流,温度分布不够均匀。
5.辐射供暖系统辐射供暖系统是采用辐射热源(如红外线或者电热设备)将热能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通过热辐射直接供暖。
辐射供暖系统的优点是温度分布均匀、舒适度高,但需要较高的电能供应和能量消耗。
在选择采暖系统形式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使用要求、经济成本以及地域气候等因素。
不同的采暖系统形式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和设计。
家庭供暖的几种常见方式在寒冷的冬季,家庭供暖是每个家庭必须关注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如今有多种方式可以选择来为家庭供暖。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家庭供暖方式,以供读者参考。
1. 中央供暖系统中央供暖系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家庭供暖方式。
它通过热水或蒸汽通过供热管道输送到各个房间,将整个家庭都保持在温暖的状态。
中央供暖系统可以基于燃气、石油或电力等能源进行工作。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均匀分布热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温度。
缺点是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
2. 电暖器电暖器是一种简单但普遍的家庭供暖设备。
它们通常是小巧便携的,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电暖器利用电能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产生热空气。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价格相对便宜。
然而,电暖器的供热面积有限,只适用于小面积的房间。
3. 壁挂炉壁挂炉是一种近年来流行的家庭供暖设备。
它采用燃气或其他可燃烧物发生器供暖,通过管道将热水或蒸汽输送到房间。
壁挂炉通常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节省空间。
它具有高效率、使用方便的特点。
然而,壁挂炉的安装和维护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这增加了成本和不便。
4. 地暖系统地暖系统是一种通过地板或地面辐射供暖的方式。
它可以通过热水或电能实现供暖,使地板成为一个巨大的散热器。
地暖系统的优点是可以提供均匀的热量分布,并且没有辐射噪音。
然而,地暖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
5. 热泵系统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水体或空气中的热能进行供暖的方式。
它可以通过热泵的工作原理将低温热量转换为高温热量,从而实现供暖。
热泵系统的优点是能源利用效率高,环保节能。
然而,热泵系统的购买和安装成本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家庭供暖方式有很多种。
在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供暖方式时,可以考虑房屋面积、经济情况和能源消耗等因素。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该注重安全使用,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家庭的温暖和舒适。
7种采暖方式采暖方式是指人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来供应和提供室内的温暖和舒适。
在寒冷的冬季,选择适当的采暖方式对于保持室内温度的舒适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并分析七种常见的采暖方式,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评估。
一、集中供暖系统集中供暖系统是指通过热力管网将热能产生中心化,再通过管道输送至各个室内供热器进行供热。
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多层、大型建筑物或小区。
集中供暖系统的优点是能够提供稳定且持续的供暖,整体效果较好。
然而,由于设备维护和维修成本较高,以及管网热量损耗等问题,其运营成本也较高。
二、地暖系统地暖系统是将采暖管路埋设在地面下,通过辐射热的方式供暖。
地暖系统的优势在于均匀、舒适的温度分布,同时不占用室内空间,美观性较好。
然而,地暖系统的安装成本高,维修困难,且升温较慢,不如其他方式反应迅速。
三、壁挂炉采暖系统壁挂炉采暖系统是指将采暖炉挂在墙上,通过燃烧炉产生热能进行供暖。
该系统省空间、安全可靠,并且能够快速提供温暖。
然而,其不适用于大空间采暖,并需要燃气供应。
四、电暖气电暖气是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采暖。
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并且不受燃料供应的限制。
然而,电暖气使用电能较多,对电网负荷压力较大,且电费相对较高。
五、空调采暖空调采暖是通过空调设备的制冷和制热功能来调节室内温度。
空调采暖具有温度控制精准、速度快等特点,并且可以在夏季用于制冷。
然而,空调采暖在寒冷地区效果不佳,同时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六、地源热泵采暖地源热泵采暖是利用地下水或土壤中的热能来供暖。
地源热泵采暖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并且不会产生污染物。
但是,其采暖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
七、太阳能采暖太阳能采暖利用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热能来供暖。
它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并且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优势。
然而,太阳能采暖需要充足的日照和太阳能系统的投入较大。
综上所述,不同的采暖方式各有优缺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采暖方式需要综合考虑因素如房屋结构、节能环保要求、预算等。
供热系统介绍解读供热系统是指为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提供供暖的一种设备系统。
它通过提供热能,将低温的室内空气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创造出一个舒适、温暖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介绍供热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供热系统类型。
一、供热系统的组成1. 锅炉:供热系统的核心设备,用于产生热能。
常见的锅炉有燃煤锅炉、燃气锅炉和电锅炉等。
锅炉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水或蒸汽,供给供热系统。
2.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用于将锅炉中产生的热能传递给供热系统中的水。
传统的供热系统使用的是水-水热交换器,现代的一些系统则采用水-空气热交换器。
3. 泵站:泵站用于将热能输送到需要供热的建筑物内部。
它通过将热水或蒸汽送入供热管网中,将热能传输到各个供热终端。
4. 供热管网:供热管网是供热系统的骨架。
它负责将热水或蒸汽从泵站输送到各个供热终端,包括供热暖气片、地暖系统等。
二、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锅炉加热:当供热系统运行时,锅炉中的燃料被点燃,产生热能。
热能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或产生蒸汽。
2. 热交换:热交换器起到传递热能的作用。
它将锅炉中的热能传递给供热系统中的水。
传统的水-水热交换器通过管道将水与热能接触,实现热能的传递。
3. 输送热能:泵站将热能输送到各个供热终端。
热水或蒸汽通过供热管网流动,将热能传输到需要供热的建筑物内部。
4. 放热过程:供热终端(如供热暖气片、地暖系统)接收到热水或蒸汽后,通过释放热能实现供暖。
暖气片中的热水或蒸汽在流经过程中释放热量,将室内空气加热至适宜的温度。
5. 回水回流:经过放热过程后,热水或蒸汽变冷,释放的热量被吸收,形成回水。
回水通过管道返回锅炉,再次加热,循环利用。
三、常见的供热系统类型1. 燃煤供热系统:燃煤供热系统使用燃煤锅炉作为热源,燃烧燃煤产生热能。
由于煤炭资源有限和环境污染问题,目前逐渐被其他供热系统所替代。
2. 燃气供热系统:燃气供热系统使用燃气锅炉作为热源,燃烧燃气产生热能。
供暖系统简绍(一次网和二次网)供暖系统简介(一次网和二次网)一、引言供暖系统是指用于向建筑物供应热能以保持室内温度舒适的系统。
在供暖系统中,一次网和二次网是两种常见的热能传输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供暖系统进行简要介绍。
二、一次网一次网是指通过燃气或者燃油等热源直接供应热水或蒸汽至建筑物的系统。
一次网的工作原理如下:1. 热源一次网的热源可以是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电锅炉等。
热源通过燃烧或加热产生热能,然后将热水或蒸汽传送至建筑物。
2. 热水或蒸汽传输热水或蒸汽通过一次网的管道输送至建筑物。
管道通常采用钢管、铸铁管等,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高温性。
3. 到达建筑物热水或蒸汽到达建筑物后,通过换热器将热能传递给建筑物的暖气片或者地暖系统。
这样,建筑物内的温度就会逐渐升高。
一次网的优点是热源与建筑物之间无需额外的传热设备,能够直接传递热能,效率较高。
然而,一次网在长距离输送热量时会有能量损失,而且无法为建筑物提供冷却服务。
三、二次网二次网是指通过建筑物内的热交换站将热水传递给建筑物内的供暖设备的系统。
二次网的工作原理如下:1. 热源和热交换站与一次网相比,二次网需要额外增加热交换站。
热源供应热水至热交换站,热交换站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二次网。
2. 二次网二次网是建筑物内的管道系统,将热能从热交换站输送至供暖设备。
二次网内的管道通常采用塑料管、不锈钢管等材料,其弯曲性和耐腐蚀性较强。
3. 到达供暖设备在建筑物内,供暖设备如暖气片、地暖等将从二次网输送过来的热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升高室内温度。
二次网的优点是能够灵活调节热水的供应温度和流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二次网还可以在夏季用于给建筑物提供冷却服务,实现冷暖双向供应。
然而,二次网相比一次网需要增加热交换站,整体设备投资较高。
四、总结一次网和二次网是常见的供暖系统,它们分别通过直接供应热水或蒸汽和通过热交换站传递热水的方式实现建筑物的供暖需求。
一次网适用于较小的供热范围,无需额外设备,效率较高;而二次网适用于较大的供热范围,具备灵活调节能力和冷却供应能力,但设备投资较高。
建筑工程中的供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供暖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设施。
随着冬季的来临,保持室内温暖舒适对居住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供暖系统,并探讨其特点和应用。
1. 供暖系统的种类建筑工程中有多种供暖系统可供选择,其中包括中央供暖系统、地板供暖系统和辐射供暖系统等。
每种供暖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中央供暖系统:中央供暖系统是一种常见的供暖方式,它通过集中供热来为整个建筑提供热量。
中央供暖系统通常由锅炉、循环泵、散热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优点是可以为整个建筑提供均匀的热量,适用于大型建筑。
- 地板供暖系统:地板供暖系统是一种将热量通过地面传输到室内来提供供暖的方式。
它采用水或电进行供热,并通过地板辐射来传递热量。
地板供暖系统的优点是可以提供均匀的热量分布,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适用于家庭住宅等小型建筑。
- 辐射供暖系统:辐射供暖系统通过辐射面板向室内释放热量,以提供供暖效果。
辐射供暖系统通常由辐射面板、控制系统和电源等组成。
与其他供暖方式相比,辐射供暖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优势,适用于商业建筑、办公楼等场所。
2. 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不同的供暖系统采用不同的工作原理来提供热量。
- 中央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中央供暖系统中,燃烧锅炉会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循环泵。
循环泵将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散热器,散热器将热量释放到室内空气中。
供暖系统通过控制阀门和温度传感器来实现温度的调节和控制。
- 地板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地板供暖系统通过热水或电流来加热地板,地板通过辐射传导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
地板供暖系统通常与温度控制器相结合,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 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辐射供暖系统通过电源提供电能,电能通过辐射面板转化为热能,并向室内释放热量。
辐射面板通常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可以快速转换电能为热量,从而实现供暖效果。
3. 供暖系统的选择与设计在建筑工程中选择适合的供暖系统非常重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建筑类型和规模:建筑的类型和规模是选择供暖系统的重要因素。
供暖系统组成与分类随着冬季的来临,供暖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家庭、办公楼还是工业设施,供暖系统都是保障室内温暖舒适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供暖系统的组成以及常见的分类。
一、供暖系统的组成1. 锅炉:锅炉是供暖系统的核心设备,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并将热能传输给热媒(如水或蒸汽)。
2. 热媒循环系统:热媒循环系统由泵、管道和阀门组成,将热能从锅炉输送到需要供暖的区域,同时将冷却后的热媒回输到锅炉进行再次加热循环。
3. 辐射散热器:辐射散热器是最常见也是最传统的供暖方式之一。
辐射散热器通过自然对流或强制循环,将热能散发到室内空间,使室温升高。
4. 暖气片:暖气片与辐射散热器类似,通过热媒的循环使暖气片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
5. 地暖系统:地暖系统是一种较为新型且舒适的供暖方式。
它通过在地板下铺设搭配导热层的水管或电热膜,将热量均匀地散发到室内。
6. 空气热泵:空气热泵利用空气中的低温热能,经过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过程,将热能提取出来,通过空气循环将室内加热。
7. 壁挂炉:壁挂炉是一种紧凑型的供暖设备,通常安装在墙壁上。
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传统的锅炉,但体积更小,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所。
二、供暖系统的分类1. 水暖系统:水暖系统是目前最常见的供暖系统之一。
它以水为热传输介质,通过流体的循环传输热能。
常见的水暖系统包括锅炉加热水系统、地暖系统和暖气片系统。
2. 蒸汽供暖系统:蒸汽供暖系统常用于大型建筑物或工业设施,通过锅炉产生蒸汽,并通过管道将蒸汽输送到需要供暖的区域。
在目标区域,蒸汽通过辐射片或空气处理单元释放热量。
3. 电气供暖系统:电气供暖系统采用电能作为能源,通过电热器或电热膜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辐射或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间。
电气供暖系统简单、易安装,适用于小型场所。
4. 空气供暖系统:空气供暖系统是利用空气热泵等设备将室外的低温热能转化为室内的高温热能,通过空气的对流传递热量。
室内供暖系统的系统形式)1.中央供暖系统:中央供暖系统是一种集中供热的方式,通过一个中央锅炉或热泵系统,将产生的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房间。
这种系统适用于大型建筑,能够提供整体的暖气效果,但安装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2.辐射供暖系统:辐射供暖系统是一种通过辐射板或辐射器散发热量的方式。
辐射板通常安装在墙壁或天花板上,辐射器则安装在墙壁下方。
这种系统通过辐射热量使周围空气变暖,从而达到供暖的目的。
辐射供暖系统运行稳定,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3.空气供暖系统:空气供暖系统通过将空气加热并循环到室内来提供供暖。
这种系统通常使用空气加热器或热泵来产生热量。
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通风管道分布到各个房间。
空气供暖系统具有快速加热的功能,但效果可能不如中央供暖系统或辐射供暖系统稳定。
4.地板供暖系统:地板供暖系统是一种将热量通过地板辐射到室内的方式。
这种系统通常使用暖气管或电热膜埋入地板中,将热量传递给地板,然后通过导热性好的地板将热量辐射到室内空间。
地板供暖系统能够提供均匀的供暖效果,但安装较为复杂。
5.火炉/壁炉供暖系统:火炉或壁炉供暖系统是一种传统的供暖方式,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量。
这种系统使用固体燃料(如木材或煤炭)或液体燃料(如燃油)进行燃烧。
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烟囱排出,同时辐射到室内空间。
火炉或壁炉供暖系统提供了一种舒适的供暖方式,但需注意烟囱排烟的问题。
总体而言,室内供暖系统的形式在不同的建筑和环境中有所差异,可以根据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供暖方式。
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系统的性能、效率和安全性,并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以确保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八章供暖系统,炉和锅炉目录8.1 供暖系统8.1供暖系统选择8.28.2 暖风炉8.3暖风炉分类8.3立式燃气炉8.3卧式燃气炉8.6炉性能因素8.6节能8.7运行控制8.88.3热水锅炉8.9燃料选择8.9热水锅炉分类8.10火管炉8.10苏格兰船用锅炉8.10分段式铸铁锅炉8.12燃气或者燃油燃烧器8.13凝结与非凝结锅炉8.13锅炉效率8.13烟囱8.14运行与安全控制8.148.4 电炉、电加热器和电热锅炉8.15电加热基础8.15电炉、电加热器和风道加热器8.16电热水锅炉8.178.5 低压管道送风供暖系统特点8.17低压管道送风供暖系统分类8.18空调空间的热量供应8.18供暖管道效率及系统效率8.20加热炉位置和管道保温8.20管道泄漏8.20热分层现象8.21部分负荷运行控制8. 218.6 管道送风供暖系统8.228.7 使用翅片管加热器的热水供暖系统8.23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8.23双管独立循环系统8.23翅片管加热器8.24设计要素8.25部分负荷运行控制8.268.8 液体循环加热的辐射地板供暖系统8.27系统简介8.27辐射采暖地面 8.27地板的热特性 8.28设计诺莫图 8.30设计注意事项 8.30多层液体循环加热的辐射地板供暖系统的运行控制8.30系统特性与应用 8.318.9 红外取暖 8.31基础部分 8.31燃气红外加热器 8.32电红外加热器 8.32设计与布局 8.33参考文献 8.35正文8.1 供暖系统根据美国能源部或能源信息署的数据,即美国1995年1125.4310ft ⨯(1025.0510m ⨯)的商业建筑取暖消费和支出和1993年的966亿家庭能源消费和支出,可以对各种类型供暖系统的使用比例做出如下的估计:在商业建筑中,相比电加热盘管、暖气管、墙式加热烘炉、散热板,以锅炉作为主要热源来提供热水和蒸汽的比例占到28%。
在新建造的商业工程中,供暖系统主要采用热水供暖,因为这相对于蒸汽供暖方式,能源利用率高,操作简单且易于维护。
在新建造的住宅中,热源主要是燃气暖风炉和热泵。
使用翅片盘管加热空气,包括水加热盘管、电加热盘管、蒸汽加热盘管或者空气处理单元和封装单元中热泵的冷凝加热盘管的供暖系统,被称为对流或者热风供暖系统。
使用高温红外加热器、辐射板或者释放辐射热大于对流热的散热器的供暖被称为辐射供暖系统。
供暖系统的选择在选择一个合适的供暖系统之前,以下几个因素必须考虑:一,是否为孤立供暖系统或者空调系统的一部分;二,开式或者闭式,或者是具有高渗透率的空间;三,系统的规模(小、中、大);四,能被利用的热源,如热水或者蒸汽;五,燃气、燃油或者电成本;六,设计标准或者当地风俗习惯。
不管在商业建筑或者住房中,一个暖风炉大都会和一个整体封装的空调系统串联起来,因此成为一个封装部件。
在一个具有屋顶封装部件的建筑里,使用暖风炉的热风供暖系统多数情况下最直接,最经济,最适合的选择。
冬天气候比较温和的地方,热泵是最方便最节能的热源。
对具有中心液体循环空调系统的建筑,使用锅炉加热的热水供暖系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中间主要的核反应堆或者锅炉多是远离空气处理单元和空调空间。
根据美国能源部或者能源环境信息署0318号文件(1998),热泵供暖的年平均能源消耗最少,相比之下,直接供暖和锅炉供暖则是最多的,其它方式都在两者之间。
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北美照明协会的标准90.1-1999指出,当除装备了风帘的油管码头之外的非封闭空间需要采暖时,辐射采暖就应该利用了。
8.2 暖风炉暖风炉分类暖风炉是一个燃烧加热装置,在其中,燃气或者燃油直接燃烧并通过热交换器加热空气,或直接使用电阻原件加热空气向空调空间提供暖风。
根据以下几个因素,暖风炉可以分成多种:一,燃料种类: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油、电能、生物质能;二,气流方向:上升、水平或者下降;三,应用范围:家用、商用或者工业采暖。
在暖风炉里,天然气是主要的燃料。
家庭采暖用的暖风炉有近175000Btu/h(51.3kw)的热容量,这其中最常用的是立式暖风炉。
而对于商用采暖系统,热容量常常大于150000Btu/h(44kw)。
另外,在一个屋顶封装单元或者一个封装热泵里安装卧式暖风炉作为补充供暖应用也比较广泛。
立式燃气炉如Figs8.1a和b定义,一个立式燃气暖风炉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单个或者多个燃烧器、一个热交换器、一个强制循环风机或者鼓风机、一个通风系统、一个过滤器、一个外壳。
燃气燃烧器住宅中小炉子所使用的燃烧器,多为常压燃烧器和风机辅助燃烧器。
常压燃烧器由以下几个部件组成:一个空气调节阀、一个喷气孔、一个废气排放口,多为或成型,并且由银粉漆、大口径钢或者渗铝钢(或称为不锈钢)。
这种燃烧器的火焰要么水平向内喷射要么向上喷射,且多安装在单个或者多个端口。
水平向内喷射的燃烧器是卧式安装,且被用于苏格兰船用锅炉。
向上喷射的燃烧器是立式安装并且适用于立式火管锅炉。
这两种锅炉都将在后边的部分加以探讨。
常压燃烧器比较简单,需要极少的空气,也能够为正常运行维持足够的燃气压。
风机辅助燃气燃烧器用一个小型风机来引导助燃空气通过热交换器,并通过一个排气孔把它们排出户外。
使用风机来提供和控制助燃空气的电力燃烧器多用在大型炉中。
为了安全和高效,转换燃烧器多和炉子结合在一起,过去老的燃气炉多用转换燃烧器。
点火点火装置多用于试点点火,这些试点点火范围小,并且燃烧火焰由传感器监测,以便在火焰熄灭时及时关掉气源。
另一种点火方式被称为电火花点燃,它只在需要的时候间断地点燃。
在炉子没有运行时,电火花点火方式要比试点点火节省很多燃气。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分为三种:管壳式、弯管式、横流板式,助燃空气在管子或者壳里燃烧和流动,将要被加热的空气流过热交换器的外表面。
热交换器常由涂了银粉漆的大口径钢、渗铝钢或称为不锈钢做成。
循环风机或者鼓风机循环风机或者鼓风机多安装于暖风炉里,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强制空气流过热交换器;二是向空调空间输送空气(除非暖风炉是空气处理单元或者组合单元的一部分,因为其中都有送风机);三是抽取取暖空间里的空气重新加热。
另外,具有前弯叶片和双吸入口的离心风机也是常见的。
过滤器在17章中将会讨论到用于滤掉再循环风里灰尘的临时过滤器,它常安装于风机的上游。
通风设置在一个自然通风的暖风炉里,常用排气罩连通热交换器上部的废气出口和排气管或烟囱。
泄气口也常用于确保废气出口处的气压为大气压。
排气罩将烟囱里的回火转移,使其在不影响燃烧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绕过燃烧器。
直接排气的暖风炉没有排气罩,如果排气管或者烟囱堵塞,控制系统就会关闭暖风炉。
包括风机辅助燃烧炉在内的电力排气方式使用风机强制或者引导燃烧产物或者废气流过热交换器或者排气口。
外壳外壳常由大口径钢组成,且上面有可移动的检修门。
炉运行燃气一般取自于总管道,并通过压力调节器,调节器将燃气压力降至大约为3.5in.WG(870pa),然后通过一个房间恒温器控制的燃气阀。
当电控燃气阀打开时,燃气流向燃烧器和必要的外部助燃一次风混合,然后一次风和燃气混合物从端口槽流出,再和周围的二次风混合燃烧。
对于一个自然通风炉,燃烧产物流过热交换器和分流器,然后通过排气管或者烟囱排向户外。
对于一个风机辅助燃烧炉,引风机抽取燃烧产物和烟气,使其流过热交换器,然后通过排气管或者烟囱排出户外。
图区循环风机从回风管里抽出空调空间循环风和外部空气混合物,使其进入暖风炉的底部入口,然后进入热交换器再次被加热。
对于一个仅仅供暖的炉子,空气温升为50-80F︒(28-45C︒),热空气从顶部出口排出,并通过供气风管和排气口流向多个空调空间。
立式燃气炉多安装于户内,且多见于住宅内部通风柜和地下室通风中。
很多的天然气炉子也可以燃用液化石油气,主要区别在气压不同。
天然气在歧管中压力多为3-4in.WG(746-994pa),而液化石油气则需要一个更高的压力,大约为10in.WG (2486pa),同时燃烧需要更多的一次风。
卧式燃气炉如Fig8.2所示,屋顶封装单元中典型卧式燃气炉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多个燃烧器、一个热交换器、一台高压离心风机、一个点火装置。
强制空气流过燃气炉的送风机也用于强制空气流过屋顶单元的空气过滤器和冷却螺旋管。
卧式燃气炉里常用电力燃烧器,这种燃烧器比常压燃烧器能提供更好的燃烧和更高效率。
卧式燃气炉会用电动离心风机抽取燃烧产物,将它们排到尾管或者烟囱。
为了控制燃烧率,燃烧器中燃气的供应通过一个压力调节器和一个燃气调节阀来控制。
在预混料动力燃烧器中,燃气和一次风首先混合,然后混合物在燃烧区和二次风强制混合。
电力燃烧器通常比住宅用常压燃烧器具有更高的燃气压力。
如Fig8.2中定义,热交换器常为双流程管布置,典型模式为主表面采用16级不锈钢(1.5mm 厚),次表面采用18级不锈钢(1.2mm 厚)。
主表面是燃烧室的传热表面,次表面是一些管子的表面,燃烧室流出的烟气会流经这些管子。
锥形的火焰会注入管子或者鼓形燃烧区。
一台离心风机用于为增压燃烧提供二次风,另一台小型离心风机用于在热交换器出口和电动排气口引出废气,以便在热交换区维持负压,这样可以防止任何泄漏废气和热空气的混合。
混合后的外部空气和循环空气经循环风机增压,再流经主次表面被加热。
炉性能因素燃气炉的性能通常通过以下几个参数来评价:一,热效率t E (%),即流体(空气或者水)输出的热量和燃料输入的热量之比,输入和输出热量单位应该相同,表达式如下: 100l t rQ E Q ⨯= (8.1) (其中l Q 为流体输出的热量,r Q 燃料输入热量)图区二,年燃料利用率(AFUE ),即流体(空气或者水)年输出热量和燃料年输入热量之比,使用同样的单位表达如下: 100al arQ AFUE Q ⨯= (8.2) (其中,al Q 为流体年输出热量,ar Q 为燃料年输入热量)AFUE 也包括非供暖季节的试点输入能量损失,它和热效率t E比较类似,只是它是年输出和输入热量之比,而t E 是特效试验时期和工况下的输出与输入热量之比。
三,稳态效率(SSE ),即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的测试程序来评估的一个炉子的效率,表达式如下: 100()r s rQ Q SSE Q ⨯-= (8.3) (其中,r Q 同上,s Q 为损失热量)燃气炉的稳态效率变化范围为65%-95%Jakob 等人在1986年为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特别计划SP43做的测试数据,是基于一个夜间8个小时的定时和10F ︒(5.6C ︒)的定点温度进行,这些数据给出了具有不用施工点的两个测试房间的燃气炉性能因素对比,如下:节能基于以上结果,影响燃料节能和炉性能的因素如下: 一, 凝结或者非凝结 当废气中的水蒸气与再循环风间接接触而冷凝时,凝结释放的潜热一部分被再循环风吸收,而这会提高炉效率和节省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