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现代社会生活
- 格式:doc
- 大小:212.00 KB
- 文档页数:5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
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艰难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企业家。
不过,近代民族工业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集中于轻工业部门,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
伴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风俗习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人们在外来生活观念的冲击下,不断求新求变,一系列新事物不断出现。
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近代教育不断改革。
建学堂、废科举、立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与此同时,新闻出版业也发展起来,人们得以更加方便地获取知识和信息。
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
一批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文艺作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唯物史观了解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时空观念比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现代社会生活,学会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知道近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史料实证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及视频、图片等史料,了解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等人创办企业的经历;充分利用剧照、图片、绘画、文学作品等史料,了解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史解释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够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掌握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提高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 认识近代实业家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培养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态度;通过学习近代文学艺术,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内容要求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 1.了解张謇等人兴办实业的事迹,认识近代实业家的爱国情怀,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通过了解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增强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感,培养与时俱进的进步观。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自主学习1.世纪年代,中国产生。
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的发展。
状元实业家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道路。
2.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的法令,掀起了的热潮。
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中国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和。
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3.民族工业除了受和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的摧残。
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出现了、、等著名企业家。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还比较。
他们,,,而且主要集中在部门,基础极为薄弱。
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的大城市。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和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代之以简单的、;取消“”“”的称谓,代之以“”的称呼。
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的特征。
课堂检测基础达标1.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他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A.兴办实业B.创办学堂C.筹划海防D.编练新军2.倡导“实业救国”,并身体力行,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家是A.张謇B.詹天佑C.侯德榜D.张之洞3.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A.19世纪六七十年代B.19世纪90年代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4.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的改变社会习俗的法令包括①易服②剪辫③废止缠足④改称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近代中国在社会习俗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哪件大事对此影响最大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6.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延缓了半殖民地化的进程B.促进了人口流动与信息交流C.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③民族工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②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总的来说是落后的,而且分布很不平衡。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温故知新】1.“三大战役”的名称、意义。
2.“南京解放”的时间、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1、以张謇兴办实业、荣氏企业为例,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衰的原因。
2、说出近代以来火车、轮船等交通的传入和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学习难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发生变化原因与特点。
【学习过程】◆先学先行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产生时间: 。
2.发展:(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代表:状元实业家创办了大生纱厂。
口号:“”。
3.“短暂的春天”(1)时间:期间。
(2)原因:①内因: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民竞相投资设厂。
②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4.萧条发展(1)时间:20世纪二三十年代(2)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卷土重来。
②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出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要外,还遭到的摧残。
(3)代表: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总的来说还比较。
它们资金,规模小,差,主要集中在部门,基础极为薄弱。
地区分布也,主要集中在、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1)概况: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轮船、电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2)作用:方便了,促进了。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剪发辫、易服饰、废缠足、变礼仪、改称呼、吃西餐等。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总体上看,呈现出的特征。
◆小组合作探究材料一材料二:民国元年(1912年)6月22 日《申报》登出民国新服制草案:“国务院现已将民国服制议定,大别为三:(一)西式礼服,(二)公服,(三)常服。
第25课现代社会生活内容标准1、了解大众传媒、休闲与旅游、时装与模特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2、知道城市化发展与人口爆炸的趋势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1)了解大众传媒、休闲与旅游、时装与模特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内容(2)知道城市化发展与人口爆炸的趋势2、能力培养(1)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身边日常生活的能力。
(2)讨论人口、资源与城市发展的关系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通过对大众传媒、休闲与旅游、时装与模特等现代生活内容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时尚活动内容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流部分(2)通过了解城市化发展与人口爆炸的趋势,是学生进一步关心人类发展的趋势。
二、教学要点1、重点现代社会生活中大众传媒、休闲与旅游、时装与模特等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而城市化发展与人口爆炸的趋势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话题,作为现代社会的人们应该知晓这些内容,本课的重点也在于此。
2、难点城市化发展与人口爆炸的趣事,对于从小到大仅仅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中学生来说,可能体会不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结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迅速增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弄催人口大量外迁来理解。
三、教学设计鉴于本节课的内容,采用畅谈、讨论教学法。
大众传媒、休闲与旅游、时装与模特等现代生活同我们息息相关,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接触较多,但不一定全面了解,组织学生通过交流形式开展教学,以增强效果。
城市化发展与人口爆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发展趋势,也是21世纪面临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增强学生对人类发展趋势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请学生看一组图片,说说图上的内容,由此导入。
大众传媒、休闲与旅游、时装与模特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已越来越凸现,它已逐步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主流,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就以畅谈的方式,来谈谈你对这些内容的了解,以及你对这些生活内容的看法。
2、出示学习目标讲授新课1、新颖的现代社会生活提问:如果让大家用一个词来形容现代生活,你会用哪些词来形容呢?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引出内容一:新颖的现代社会生活(板书)(1)大众传媒播放一段音乐(新闻联播片头曲),由此展开话题:日常生活中,你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外界信息的?继而引导学生对“大众传媒,你知多少”展开畅谈。
第25课现代社会生活
填空题
群众传媒
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局部。
传统媒介史是、、,等纸质书籍,电子媒介是、、。
休闲与旅游
进步后,人们的时间是明显增加,日益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局部。
成为休闲活动中引人注目的增长点。
时装与模特
第二次世界HY后,随着和的开展,业获得快速开展,时装的明显加快。
从起,模特成了时装业的形象大使。
城化与城群
20世纪,人类的城化进程加速开展,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建立“〞的现象。
伴随着城化的推进,迅速开展。
交通工具的开展,推动出现了“〞和城群的现象。
选择题
1.20世纪20年代,HY人民可以及时得到新闻消息的新手段是〔〕
A.报纸B.书籍C.收音机D.电视机
2.19世纪70年代的人们可以获取信息、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
A.播送电台B.因特网C.电视D.报纸
考虑题
你能说出电视机的开展演变历程吗?试一试。
收音机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群众传媒的演变历程,及其给人们社会生活各有什么影响?简答题:
1、说明旅游场越来越炽热的原因。
2、城化的加速开展给人们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第25课现代社会生活【内容标准】(1)知道大众传媒的发展简史,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人们休闲与旅游需求不断增长的社会历史背景。
(3)通过成衣业的迅速发展,了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4)了解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的人类生存状态的变化。
【考试标准】识记:大众传媒的沿革;时装流行速度加快的原因;城市化进程加速产生的影响及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生活的状态,探讨现代社会生活进步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展示历史进步图片,增强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点】要点: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第九单元主要内容的巩固与训练。
重点:大众传媒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难点:现代社会生活的文明与进步的历史原因。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一、大众传媒1、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大众传媒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及国际事务都有重要影响。
3、大众传媒的类型有: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
二、休闲与旅游1、人们闲暇时间的明显增加是因为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
2、休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增长点是旅游。
3、旅游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三、时装与模特1、二战后,时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
2、流行速度加快是因为纺织和化工技术的发展。
3、在20世纪60年代起,模特业发展壮大。
四、城市化与城市群1、20世纪后,人类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2、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汽车工业迅速发展。
3、交通工具的发展,推动“大都市化”和城市群产生。
【课堂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现代社会生活这一课,通过对大众传媒、休闲旅游、时装和城市化发展的考察,我们对现代社会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相信同学们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能够认识到社会文明的进步是必然的,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课时作业:第25课现代社会生活一、填空题1、现代社会中,逐渐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报刊、杂志、书籍等纸质印刷媒介老树新花,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等电子媒介则异军突起,各显威力。
2、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后,人们的闲暇时间明显增加,日益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旅游集、、等内容于一体,成为休闲活动中引人注目的增长点。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纺织和化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机器在裁剪、缝纫和熨烫等方面的运用,获得快速发展,的流行速度明显加快。
4、伴随着的推进,轿车从富人的奢侈品逐渐变成平民的代步工具。
交通工具的发展,推动城市向新的方向演变,出现了“”和的现象。
二、辨析题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逐渐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电子媒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异军突起,各显威力。
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课外阅读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大量农民转移到城市成为“市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经商的数量也一直飙升不下。
xx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数据国家统计局xx年,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呈直线上升,10年来增长48%,再加上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中国农民工总数维持在2.7亿人左右。
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放弃农业生产,把土地留给家中的妇女或者老人耕种,直接造成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空洞化和农村破产化,也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
再加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田水利基建滞后,使得种地成本增加,抗风险能力较弱,农民无利可图。
而在脱离农业的人口中有近1/4没有在农业生产中投入过多时间,一代农村居民在脱离土地,他们的子女(尤以80后、90后为主)读过大学后留在城市,更成为普遍现象,家乡的土地逐渐被遗忘。
农民到城市务工,承受着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却没能享受到市民该有的福利。
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个农村居民到城市来就业和生活,每天直接和间接消费的粮食将会增加20%。
第25课现代社会生活电影的发明1881年,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发明了电影摄影机。
这种摄影机的工作原理是:把分解照片一张张地洗印在玻璃上,以同等间隔顺序贴在玻璃圆板的周围。
又在同样大小的金属板上,对着照片的位置开个窗口。
1885年,美国人发明赛璐珞胶卷。
接着,爱迪生把这种胶卷应用于电影,他制造了一种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的原理和现在的一样,能用胶卷连续一分多钟拍摄分解运动的照片。
1893年,爱迪生发明了放映机。
其工作原理是:运动的胶片从带有凸透镜的窗口通过,一格画面来到窗口正面时,正好电灯闪亮又立即熄灭,下一格画面来到窗口时,电灯又闪亮和熄灭,如此不断反复,胶片上的画面放映出来,好像物体在连续不断地运动。
在芝加哥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爱迪生向人们展示了他所发明的放映机,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但是,当时它只能供一个人看。
当时,美国人詹金斯在胶片的两侧穿一连串的小孔,卷绕装置的爪插入孔中拉引,当一格格的画面来到透镜正面时,使之瞬间停留,这时快门打开并立即关闭,这样,放映的图像就更清晰。
胶片的卷绕装置和快门同时由马达驱动,每秒可输送胶片6格、18格。
这样,电影的影片、摄影机和放映机已经齐备,现代的电影设备终于完成。
1895年,法国里昂的两位摄影师卢米埃尔兄弟设计了一种手提式摄影机和一种把动画图像投射到宽大银幕上去的机器。
同年12月,他们在巴黎卡普西尼大街租了一间地下室,摆了几十把椅子,为交费入场的观众首次放映了他们摄制的电影。
电影史专家们都把1895年12月28日定为电影诞生日。
爵士乐【概述】爵士乐,一种起源于非洲的音乐形式。
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这种名叫爵士乐的音乐,具有显著美国特色的音乐从默默无闻、起源于民间的音乐发展成为美国本土产生的最有份量的艺术种类。
如今在全世界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人聆听和演奏它,爵士乐以多种形式呈现出繁荣景象,从根源布鲁斯、拉格泰姆(Ragtime),经过新奥尔良爵士乐到Dixieland爵士乐、摇摆乐、主流爵士、比波普、现代爵士到自由爵士及电子爵士。
共享百校千师教育资源助推教育信息化潮流
第25课现代社会生活
1、(福建泉州永春县)电影《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四大奖项,领奖应该到()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答案:B
2、(湖北宜昌)要调查了解美国电影发展历史,应该踏访的地点是()
A.华盛顿 B.旧金山 C.好莱坞 D.纽约
答案:C
3、(湖北荆州)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规律,20世纪风靡美国的爵士乐起源于()
A.澳洲土著人音乐
B.苏格兰音乐
C.非洲音乐
D.南美洲音乐
答案:C
4、(新疆)《美国的悲剧》的作者是()
A.罗曼•罗兰 B.德莱塞 C.贝克特 D.肖洛霍夫
答案:B
5、(北京朝阳)了解世界现代电影业的发展史必须看美国,了解美国电影业发展史必须认识()
A. JAZZ
B.MICROSOFT
C.APOLL011
D.HOLLYWOOD
答案:D
6、(河南)右下图是世界著名的娱乐业中心,它位于美国洛杉矶北郊,总是以独特的方式反映社会与时代的变迁。
它被称为:
A.电影“梦工厂” B.音乐之都 C.美术天堂 D.体育王国答案:A
联系地址:郑州市经五路66号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邮编450002 电话0371—65715278
第 1 页共1 页。
第25课现代社会生活
本文由我和我
的同事在百忙
中收集整编出
来,本文稿在
发布之前我们
对内容进行仔
细校对,但是
难免会有不尽
如人意之处,
如有疏漏之处
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
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第课现代社会生活(对应学生用书第53页)一、大众传媒*1.地位:现代生活中大众传媒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事务产生日益重要的作用。
2.分类:报刊、杂志、书籍等纸质印刷媒介老树新花,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电子媒介异军突起,各显威力。
二、休闲与旅游1.背景: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后,人们的闲暇时间明显增加,休闲日益成为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
2.旅游特点:旅游集休息、消遣、自我完善(增长知识)等内容于一体,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
三、时装与模特1.时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纺织和化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机器在裁剪、缝纫和熨烫等方面的运用,成衣业获得快速发展,时装的流行速度明显加快。
2.模特:模特原先附属于时装业,从20世纪60年代起,成了时装业的形象大使,个别名模甚至成了社会明星。
四、城市化与城市群1.背景:20世纪,人类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全球性的普遍发展趋势和社会文化现象。
2.表现:发达国家的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继续剧增,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发展,有些国家在城市增长的数量和速度上超过了发达国家。
3.影响:伴随城市化的推进,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交通工具的发展,推动城市向新的方向演变,出现了“大都会化”和城市群的现象。
(对应学生用书第54~55页)探究一大众传媒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电脑互联网的巨大的媒体功能和潜力,是传统的……以牺牲森林破坏环境为代价却又……低效的纸质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问题导学】1.你所知道的大众传媒方式有哪些?当今社会大众传媒有怎样的重要地位?答案:略。
2.城市化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出现“大都会化”和城市群的现象?答案:略。
【小贴士】时装业与模特的关系:模特原先附属于时装业,1928年,英国出现了一家模特公司,模特的地位开始上升。
二战以后,模特业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引领时装潮流的重要载体和理想的职业。
【记忆技巧】现代生活多变更,科技发展来推动。
大众传媒特重要,纸质、电子各显能。
社会生产效益高,旅材料二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问题探究】(1)材料一中“纸质媒体”包括哪些形式?(2)材料二中四川芦山县发生地震的消息,在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就传遍了全国。
人们迅速获知这一消息的途径主要是什么?*(3)综合两则材料,有人认为:纸质传媒固然有其局限性,但互联网这一电子传媒并非十全十美。
请举例说明这一观点。
答案:(1)报刊、杂志、书籍等。
(2)电视、互联网等。
(3)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等。
(回答一点即可)【中考链接】 (2012邵阳)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
下列关于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的叙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船上装有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B.眺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C.发报员发出一封封呼救电报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在泰坦尼克号发生灾难的时候,还未出现。
答案为D。
探究二城市发展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西安自身发展的长远之策,关系着全体西安市民切身、长远利益与福祉。
城市的定位和坐标,引领城市发展方向,决定城市发展水平。
——《确立新坐标,引领城市发展方向》材料二西方国家工业化后期出现了“大城市病”,导致了一些富有阶层迁往郊区居住,他们白天到市中心区上班,晚上回郊区休息居住,这种郊区特有的居住功能被形象地称之为“卧城”,这是大城市郊区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问题探究】(1)材料一中“大都市(会)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郊区化”现象?(3)材料二“郊区化”现象能为我国诸如西安等大城市的建设提出怎样的警示?答案:(1)交通工具的发展。
(2)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现象严重。
(3)建设城市要注意加强环保措施,节能减排,如“治车”等。
*【思路点拨】第(1)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较为简单。
第(2)问主要考查电子媒介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的特点——快捷、迅速。
第(3)问主要考查互联网的不足之处,主要从虚拟的网络对青少年身心的影响这一角度构思。
*【备课札记】*【思路点拨】第(1)(2)问较为简单,考查的是基础知识。
第(3)问要从环保的角度进行构思。
【中考链接】 (2012成都)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B.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农业人口不断减少的原因是工业化的进行和城市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答案为B。
*(对应学生用书第90页)一、选择题1.190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
”让人们“开眼界”的大众传媒是( )A.电脑B.电影C.报刊D.广播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从“开眼界”“看看”“身临其境”“亲眼得见”等信息分析,这应是电影或电脑。
但时间为“1909年”,当时电脑并未出现。
由此判断,正确答案为电影。
2.大众传媒方式多多。
请找出下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种媒介(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B、C、D三项都是电子媒介,只有A项属于纸质媒介。
3.休闲旅游活动的开展在进入21 世纪后发展迅猛。
下列关于闲暇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B.在现代社会,休闲日益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C.旅游集休息、消遣、自我完善等内容于一体,深受人们的欢迎D.闲暇时间已严重危及社会治安,出现了普遍的“闲暇危机”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闲暇危机”的确存在,但不是普遍现象。
4.暑假即将来临,小明设计了四种休闲方式,你认为哪些是健康的( )①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与朋友网上聊天②与邻居小华等人去郊外旅游,放松一下心情③找一些适当的时间,请英语老师给自己补一下功课④找体育老师学一学广播体操,提高身体素质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来网上聊天,这是一种痴迷网络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5.4月17日,2013石狮国际时装周在福建省石狮市拉开帷幕。
二战后时装流行速度加快的原因包括( )①纺织技术的发展②化工技术的发展③机器在裁剪、缝纫等方面的运用④模特开始出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能力。
时装的流行速度明显加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之下出现的。
而模特原先附属于时装业,从20世纪60年代起,才成了时装业的形象大使,所以不属于时装流行速度加快的原因。
6.“黑色牛仔裤,留在走过的路,宁愿留一个退路,一个人快乐的哭”,当你穿着牛仔裤,听着这首优美的歌曲的时候,你是否真的知道牛仔裤的发源地( )A.德国B.美国C.英国D.法国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牛仔裤起源于美国。
7.2013中国新城市建设发展年会在北京隆重启幕。
上世纪20年代,推动城市向新的方向演变,出现了“大都会化”和城市群的现象的交通工具是( )A.火车的广泛应用B.飞机的普及C.轿车的普及D.汽船的发明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识记能力。
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汽车工业迅速发展,轿车成为平民的代步工具,推动城市向新的方向发展。
二、非选择题8.简答题:世界历史发展到现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请简述现代社会生活出现较大变化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从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角度思考。
答案: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需要;审美情趣的提高等。
9.(创新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
材料二十一黄金周即将……我在娱乐中把心搁浅,我在为谁买单,房子?车子?还是心情?全国的跑,满世界地飞,抓紧时间把这七天消费……一路让人留恋忘返的风景……请回答:(1)材料一是“休闲”的定义。
当今社会,人们休闲的时间明显增加,究其原因,你认为是什么?(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种休闲方式?材料一、二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3)在你所居住的区域里,人们是怎样度过闲暇时间的?在这些休闲活动中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休闲时间增加的根本原因,较为简单。
第(2)问主要考查休闲与旅游之间的关系。
第(3)问属于主观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
(2)旅游;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加了人们的休闲时间,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3)打扑克、打麻将、玩游戏、读书、短暂郊游等。
读书、短暂郊游是健康的;沉迷于打扑克、打麻将、玩游戏是不健康的。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