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2.28 MB
- 文档页数:47
第一章设计说明书1.1城市污水概论城市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 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一般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并考虑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确定污水的处理程度及相应的处理工艺。
处理后的污水, 无论用于工业、农业或是回灌补充地下水, 都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有关水质标准。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 按处理程度划分, 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
污水一级处理应用物理方法, 如筛滤、沉淀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
污水二级处理主要是应用生物处理方法, 即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 将污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
生物处理对污水水质、水温、水中的溶氧量、pH值等有一定的要求。
污水三级处理是在一、二级处理的基础上, 应用混凝、过滤、离子交换、反渗透等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难溶解的有机物、磷、氮等营养性物质。
污水中的污染物组成非常复杂, 常常需要以上几种方法组合, 才能达到处理要求。
污水一级处理为预处理, 二级处理为主体, 处理后的污水一般能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为深度处理, 出水水质较好, 甚至能达到饮用水质标准, 但处理费用高, 除在一些极度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外, 应用较少。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在筹建和扩建污水二级处理厂, 以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1.2总体工艺流程图本工艺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 流程图如下:1.3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说明1.3.1格栅格栅是废水处理厂第一道预处理设施, 它的功能是拦截废水中漂浮和悬浮的碎木块、碎片、布条、塑料制品、长纤维等固体物质, 以保证后续处理设施顺利运行。
格栅由栅条和清除栅渣机两部分组成。
格栅拦截污物的功能是由栅条完成的, 栅条的间距和形状决定了格栅的拦污性能和水利特性。
中格栅为废水处理厂的主要格栅, 多为机械除渣。
细格栅可去除更小的固形物, 能明显减少下游废水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理设施的维护和运行工作及费用, 可因此获得良好的引用管理和经济效益。
水污染课程设计授课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水污染的定义、成因及常见类型,掌握水污染防治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水污染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3. 学生能够列举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及其实施情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水污染案例,提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水污染数据,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水污染防治的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增强水污染防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关注我国水环境质量,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行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以环境科学为基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
学生特点: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教师应以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水污染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导向,确保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水污染基本概念- 水污染的定义与成因- 常见水污染类型及特点2. 水污染对环境与人类的影响- 水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 水污染防治知识与法规- 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政策与法规4. 案例分析与实验探究- 水污染案例分析- 水质检测实验与数据分析5. 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水污染基本概念第二课时:水污染对环境与人类的影响第三课时:水污染防治知识与法规第四课时: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第五课时: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材章节关联:《初中环境科学》第四章:水污染与水环境保护1. 水污染及其危害2. 水污染防治技术3. 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与系统性,结合生活实际,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
水污染教学设计[五篇]第一篇:水污染教学设计《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设计《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图片、材料等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以学生为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生活,领悟教材的精华。
通过案例教学法实现对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策源地,通过情境设计、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我国水污染现状。
2.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4.通过对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
5.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材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
2.通过师生对景观图片和材料的观察分析,理解水污染原因,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3.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案例中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然水域中的水被污染的主要原因,了解污染物和污染源,以及污染的水怎样危害人类的健康。
2.指导学生考察自然水域。
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考察能力。
3.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护水意识,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案例分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树立因地制 1 宜、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案例的剖析;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重点:水污染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的分析【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看家附近河流水质;查找污染源;以及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所污染河流的照片。
⽔污染课程设计(DOC)⽬录A.曝⽓池 (2)⼀.曝⽓池的介绍 (2)⼆.曝⽓的原理---双膜理论 (2)三.曝⽓池的设计 (3)a.设计参数: (3)b.平⾯尺⼨计算 (4)四.进⽔系统 (5)1.曝⽓池出⽔管道设计 (5)2.曝⽓池的出⽔流量设计 (6)3.其他管道设计 (6)五.参考⽂献 (7)B.辐流式沉淀池 (7)⼀.辅流式沉淀池的介绍 (7)⼆.设计与计算 (8)1.沉淀池表⾯积 (8)2.沉淀池有效⽔深h2 (8)3.沉淀池底部锥体⾼度h4 (8)4.沉淀池污泥区⾼度 (9)5.沉淀池总⾼度H (9)6.进⽔管计算 (9)7.进⽔竖井计算 (9)8.稳流筒计算 (10)9.出⽔槽计算 (10)10.出⽔溢流堰的设计 (10)11.出⽔管管径D (11)12.排泥部分设计 (11)三.辅助设备的参考数据 (12)a、刮泥机 (12)b、回流泵 (13)c、剩余污泥泵 (13)d、管材 (14)四. 主要参考⽂献: (14)⼀.曝⽓池的介绍曝⽓池实质上是⼀个反应器,它的池型和所需的反应器的⽔⼒特征密切相关。
主要分为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以及两池结合式三⼤类。
本设计选⽤的是传统的推流式曝⽓池,其平⾯布置是曝⽓池的长宽⽐⼀般在5-10之间。
为了便于布置,长池可以两折或多折,污⽔从⼀端进,从另⼀端出,进⽔⽅式不变,出⽔都⽤溢流堰。
推流式曝⽓池的池宽和有效⽔深之⽐1-2,有效⽔深最⼩是3m ,最⼤是9m.采⽤的曝⽓⽅法有⿎风曝⽓和机械曝⽓,⿎风曝⽓是将压缩空⽓通过管道系统进⼊池底的空⽓扩散装置,并以⽓泡的形式扩散到混合液,使⽓泡中的氧迅速转移到液相,供微⽣物使⽤;机械曝⽓则是利⽤安装在曝⽓池⽔⾯的叶轮转动,剧烈的搅动⽔⾯,使液体循环流动,不断更新液⾯并产⽣强烈的⽔跃,从⽽使空⽓中的氧与⽔滴充分接触⽽转移到液相的过程。
⼆.曝⽓的原理---双膜理论空⽓中的氧向⽔中转移,以双膜理论为基础。
当⽓液两相作相对运动时,其接触界⾯两侧分别存在⽓体边界层和液体边界层,⽓膜和液膜均属层流。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案教案标题: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目标:1. 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常见技术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水污染问题的意识和解决能力。
教案大纲: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水污染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提出学生对水污染的认识和了解。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定义和作用。
2.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
3.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分类和常见技术。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选择一些实际的水污染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解决该案例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一个特定的水污染问题。
2.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案。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2. 强调学生对水污染问题的重视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1. 导入部分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或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部分可以采用讲解和互动问答相结合的方式。
3. 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部分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 总结部分可以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评估方式:1. 可以设计一份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测试学生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可以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水污染控制工程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图片、视频和实例相关的教学资源。
3. 小组讨论和展示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2.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社区服务活动,提高他们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教学顺利!。
课程设计题目:某城市日处理量6万m3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教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6月12日目录目录 .................................................................... - 2 -第一章 绪论 ............................................................ - 4 -1。
1设计题目 ........................................................ - 4 - 1。
2设计要求 ........................................................ - 4 - 1。
3设计资料 ........................................................ - 4 -第二章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 - 5 -2.1、工艺方案分析 .................................................... - 5 - 2。
2、工艺流程 ....................................................... - 5 -第三章 设计说明书 ..................................................... - 5 -3。
1、进水管道的计算 ................................................. - 5 - 3。
2 集水池 .......................................................... - 6 -3.2.1 设计说明 ................................................... - 6 -3.2.2 设计计算 ................................................... - 6 -3.3、粗格栅 .......................................................... - 6 -3.3。
引言 21.设计内容与任务 (3)1.1设计题目 (3)1.2设计目的 (3)1.3设计要求 (3)1.4原始水样与出水标准 (3)2.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5)2.1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5)2.2工艺比较 (5)2.2.1氧化沟方案 (5)2.2.2.A2/O法 (6)2.3工艺流程 (7)2.4主要构筑物 (7)2.4.1格栅 (7)2.4.2提升泵 (8)2.4.3调节池 (8)2.4.4初沉池 (8)2.4.5生化反应池 (8)2.4.6二沉池 (10)3.工艺流程设计计算 (10)3.1.设计流量: (10)3.2.设备设计计算: (10)3.2.1.格栅 (10)3.2.2.提升泵房 (12)3.2.3细格栅 (14)3.2.4.调节池 (14)3.2.5平流沉淀池 (15)A/2工艺 (17)3.2.6O3.2.7二沉池 (24)4.高程布置 (27)5参考文献 (29)6设计体会 (30)引言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设计是综合应用水污染控制工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基础知识, 以水处理构筑物和相关设备为主, 进行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实践环节。
通过这一环节, 我们可以初步掌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并在查阅技术资料、筛选公式和计算方法, 用简洁文字、图表表示设计结果及制图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实践锻炼。
1.设计内容与任务1.1设计题目A2/O法处理城市污水的初步工艺设计1.2设计目的①巩固及深化对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的理解;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具有运用理论知识和已有图纸完成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1.3设计要求①工艺选择要求技术先进, 在处理出水达到排放要求的基础上, 鼓励采用新技术;②充分考虑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相结合;③除磷脱氮是工艺选择中关键之一, 方案设计中必须全面考虑;④工程造价是工程经济比较的基础, 控制工程总造价是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之一;⑤工程运行管理方便, 处理成本低。
水污染课程设计资料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水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及主要类型。
2. 学生能掌握防止水污染的基本方法和治理措施。
3. 学生能描述我国水污染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水污染现象。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防治水污染方案。
3. 学生能运用信息检索、数据处理等技能,收集、整理水污染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水污染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2. 学生能积极参与防治水污染的社会实践活动,树立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关注我国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增强国家意识和水危机意识。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污染相关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和实践技能,为后续环境教育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水污染基本概念:介绍水污染的定义、成因及分类,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一节。
- 定义:水体受到有害物质污染,水质恶化,影响生态和人类生活。
- 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 分类:物理、化学、生物污染。
2. 水污染现状与影响:分析我国水污染现状、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生态、人类生活的影响,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 现状: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污染源多样化。
- 影响:生态破坏,水资源减少,人类健康受损。
3. 防治水污染方法与措施:探讨防治水污染的技术、政策和实践措施,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三节。
- 技术:污水处理技术,水体自净技术等。
- 政策: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等。
- 实践措施:节能减排,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等。
4. 实践活动:设计防治水污染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污水处理厂,进行水质监测等,对应教材第二章第四节。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4课时,第1课时学习水污染基本概念,第2课时分析水污染现状与影响,第3课时探讨防治水污染方法与措施,第4课时进行实践活动。
治理水污染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定义、成因及主要污染物类型;2. 掌握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水污染的基本方法;3. 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水污染资料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水污染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分析水污染物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水资源,关注水环境,树立环保意识;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3. 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水污染及治理方法。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对环保问题有一定认识,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拓展。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水污染的基本概念:污染物类型、成因及危害;教材章节:第一章 水与人类文明,第三节 水污染及其危害。
2.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教材章节:第二章 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第二节 水污染现状及典型案例。
3. 水污染防治技术: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教材章节: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技术,第一节 水污染防治原理及方法。
4. 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保护、节能减排;教材章节:第四章 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5. 实践活动:水污染实验分析,参观污水处理厂;教材章节:实践活动 水污染实验分析与参观实践。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水污染基本概念及危害;第二课时: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第三课时:水污染防治技术;第四课时: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五课时: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第一、第二课时;第二周:第三课时;第三周:第四课时;第四周:第五课时。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cad图纸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图纸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3)熟悉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图纸设计。
(2)能够独立完成水污染控制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理解。
(3)具备一定的图纸修改和调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水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水污染控制工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水污染控制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3.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介绍。
4.水污染控制工程图纸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5.图纸的阅读和理解技巧。
6.图纸修改和调整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应用和实践。
3.实验法:通过CAD软件操作实验,使学生熟悉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5.实践中学习: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图纸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顺利进行,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置CAD软件和相应的硬件设备,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最新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