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8
分级护理质量评分标准(一)引言概述:分级护理质量评分标准是指用于评定医疗机构分级护理质量的一套标准体系。
该标准体系旨在对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监测,以确保护理服务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分级护理质量评分标准的内容,包括其背景、目的和依据,以及具体的内容和评分标准。
正文:一、评估背景1.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的重要性2.分级护理质量评分的背景和意义3.评估的目的和目标二、评估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2.国家标准和规范3.行业内部标准和指南4.专家意见和临床实践经验三、评估内容1.护理服务的安全性评估a.医疗机构的护理操作和操作流程是否规范b.护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c.医疗废物管理和护理设备的维护保养d.护理记录和信息管理的完善程度2.护理服务的有效性评估a.护理计划和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b.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估和结果追踪c.病患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的反馈3.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评估a.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和态度b.病患隐私和尊重的保护c.病患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d.病患和家属教育和指导4.护理服务的团队合作评估a.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b.护理团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c.多学科合作和共同护理的效果5.护理服务的持续改进评估a.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估的机制和措施b.病例讨论和团队会议的效果c.护理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推进总结:分级护理质量评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对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的全面评估,可以识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
在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医疗机构可以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系统,持续改进护理服务,以提供更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护理。
下一篇文章将继续介绍分级护理质量评分标准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案例分析。
分级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患者的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为了确保分级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分级护理质量评分标准至关重要。
一、特级护理质量评分标准(一)病情观察1、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每 15 30 分钟记录一次,观察及时、准确,记录完整。
若未能做到,扣 5 分。
2、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并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得当。
若因观察不及时导致病情延误,扣 10 分。
(二)基础护理1、患者的口腔、皮肤、头发等保持清洁,无异味、无压疮。
若发现患者有皮肤压疮或卫生状况不佳,扣 5 分。
2、患者的体位舒适、安全,肢体功能位摆放正确。
若体位不当,扣 3 分。
(三)专科护理1、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相应的专科护理措施,如各种管道的护理、伤口护理等,操作规范、熟练。
若操作不当导致并发症,扣10 分。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若发现有违反无菌操作的情况,扣 5 分。
(四)护理记录1、护理记录及时、准确、详细,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
若记录不及时或不准确,扣 5 分。
2、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无涂改。
若有涂改或字迹不清,扣 3 分。
(五)心理护理1、护士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若患者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未被发现,扣 5 分。
2、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良好,能够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合理需求。
若因沟通不畅导致投诉,扣 10 分。
二、一级护理质量评分标准(一)病情观察1、每 1 2 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等,观察仔细、记录准确。
若观察不及时或记录有误,扣 3 分。
2、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处理措施得当。
若因处理不当导致病情加重,扣 5 分。
(二)基础护理1、患者的个人卫生良好,床单位整洁。
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为了确保分级护理的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特制定以下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一、特级护理(总分 100 分)(一)病情观察(30 分)1、设专人 24 小时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每 15 30 分钟巡视一次,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10 分)未按要求巡视,每次扣2 分;病情变化未及时记录,每次扣 5 分。
2、准确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0 分)生命体征测量不准确,每次扣2 分;异常未及时报告,每次扣 5 分。
3、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心理状态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0 分)未观察或未及时处理,每次扣 5 分。
(二)基础护理(30 分)1、保持患者床单位整洁、干燥、无异味,每日更换床单、被罩。
(10 分)床单位不整洁,每次扣 2 分;未按时更换,每次扣 5 分。
2、做好患者口腔护理,每日 2 3 次,保持口腔清洁。
(10 分)口腔护理不到位,每次扣 2 分。
3、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每 2 小时一次,预防压疮。
(10 分)未按时翻身、拍背,每次扣 2 分;出现压疮,该项不得分。
(三)专科护理(20 分)1、根据医嘱,正确实施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如输液、输血、吸氧、吸痰等。
(10 分)操作不规范,每次扣2 分;出现差错,该项不得分。
2、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保持通畅,防止扭曲、堵塞、脱落。
(10 分)管道护理不当,每次扣 2 分。
(四)护理记录(20 分)1、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完整,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
(10 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每次扣 2 分。
2、字迹清晰、工整,无涂改。
(10 分)字迹不清晰、有涂改,每次扣 2 分。
二、一级护理(总分 100 分)(一)病情观察(25 分)1、每1 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病情变化,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分级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
为了提高分级护理的质量,建立科学的考核评分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文档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进行分级护理时,护士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记录。
评分标准包括文档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护士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护理过程、护理措施、患者反馈等内容,确保记录完整、准确、清晰。
二、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分级护理中,护士需要按照院内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护理操作,评分标准包括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护士应当熟悉并掌握各项护理操作的技能要求,准确、细致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确保操作规范、专业、安全。
三、患者护理的个性化及满意度分级护理的核心是个性化护理,护士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护理,评分标准包括患者护理的个性化及满意度。
护士应当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尊重患者的选择,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四、护理工作的协作性和沟通性在进行分级护理时,护士需要与医生、护士长、其他护士等多方协作,评分标准包括护理工作的协作性和沟通性。
护士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团队成员合作,有效沟通信息,协调工作,确保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护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还包括护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护士需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分析评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六、护理风险防控和应急预案执行在分级护理中,护士需要认真执行护理风险防控和应急预案,评分标准包括护理风险防控和应急预案执行情况。
护士应当了解并掌握各种护理风险,有效防范护理事故的发生,同时熟悉应急预案内容,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应对。
七、护理质量评估与考核结果反馈最后,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还包括护理质量评估与考核结果反馈。
护理质量分级评价指标简介护理质量分级评价是医疗机构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系统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将护理质量按照一定的等级进行划分,可以帮助机构了解护理工作的水平、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评价指标一级指标1. 年均护理人员培训学时2. 年均护士经验工作年限3. 重大护理事件发生率4. 年度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二级指标1. 床位周转率2. 护理文化建设3. 护理用品质量把控4. 护理病历记录完整率三级指标1. 预防院内感染措施的执行情况2. 疼痛评估与控制的规范性3. 护理绩效考核结果4.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情况评级标准一级指标评级标准1. 优秀:每位护理人员年均培训学时超过80小时,年均护士经验工作年限超过5年,重大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0.1%,患者满意度调查得分在90%以上;2. 良好:每位护理人员年均培训学时在40-80小时之间,年均护士经验工作年限在3-5年之间,重大护理事件发生率在0.1%-0.5%之间,患者满意度调查得分在80%-90%之间;3. 一般:每位护理人员年均培训学时在20-40小时之间,年均护士经验工作年限在1-3年之间,重大护理事件发生率在0.5%-1%之间,患者满意度调查得分在70%-80%之间;4. 较差:每位护理人员年均培训学时低于20小时,年均护士经验工作年限低于1年,重大护理事件发生率高于1%,患者满意度调查得分低于70%。
二级指标评级标准1. 优秀:床位周转率超过90%,护理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护理用品质量把控在标准范围内,护理病历记录完整率在95%以上;2. 良好:床位周转率在80%-90%之间,护理文化建设取得一定进展,护理用品质量把控符合要求,护理病历记录完整率在90%-95%之间;3. 一般:床位周转率在70%-80%之间,护理文化建设尚需加强,护理用品质量把控存在不足,护理病历记录完整率在85%-90%之间;4. 较差:床位周转率低于70%,护理文化建设滞后,护理用品质量把控严重不达标,护理病历记录完整率低于85%。
护理质控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说明
一、分级护理质量检查(特、一级护理合格率)
1、特、一级护理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0分;基础护理标准分40分,合格分38分。
2、一级质控检查:特级护理必查、一级护理患者1例,二级护理患者2例,三级护理患者2例,按月计算合格率。
3、二、三级质控检查:每个科室特级护理病例必查,一级护理患者1例,二级护理患者2例,三级护理患者2例,计算总体特、一级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
4、记录抽查患者的床号、姓名、扣分及原因。
二、基础护理合格率:
1、基础护理总分40分,合格分38分。
2、一级质控检查:各病区抽查5例患者,遵循先查重患者后查轻患者的原则,每个护理级别的患者均检查,了解基础护理情况,按月计算合格率。
3、二、三级质控检查每个病区抽查:5例患者,要求检查1例特级或一级护理患者,2例二级护理患者、2例三级护理患者。
4、各级护理级别患者不齐全时,仍查5例患者、遵循先查重患者后查轻患者的原则,无特级或一级护理患者,则改查二级护理患者;若无二级护理患者,改查三级护理患者。
5、请记录抽查患者的床号、姓名、存在问题。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一、临床护理质量(一)基础护理质量分值:100分标准值:三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评价标准: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整洁。
3、患者无压疮、烫伤、坠床和其它护理并发症。
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符合护理常规要求。
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正确。
评价方法:1、头发清洁梳理整齐;指(趾)甲短无污垢;胡须短/清洁、整齐。
督促并协助患者洗头、洗脚、剪指甲、理发(剃须);新入院患者及时处理。
2、口腔、皮肤、床铺做到三清洁。
口腔清洁无并发症,口唇及口腔溃疡及时处理。
口腔护理每日1-2次。
皮肤清洁无污垢、无排泄物污染,定时翻身。
患者床铺每天湿扫1-2次,床单污染后随时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
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清洁柔软、无碎屑。
床角规范、床上无杂物,无自带被褥及枕头等床单位用物。
3、无压疮、烫伤(灼伤)、坠床及其它护理并发症。
4、定时进行晨、晚间护理,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
5、做好患者的出入院护理。
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主管护士、病房环境、住院规则及有关制度。
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及时处理床单位并进行终末消毒。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附表以上检控项目,以患者为单位进行检查,各项均达标者记100分。
根据考核办法,抽查10-20名患者,95分为合格,最后计算合格率。
计算方法:基础护理合格人数基础护理合格率(%)= ×100%检查人数(二)重危患者护理质量分值:100分标准值:三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评价标准: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平整。
3、患者无压疮、烫(灼)伤、坠床和其它护理并发症。
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符合护理常规要求。
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正确。
评价方法:1、同基础护理质量1、2、4、5项。
2、适时为患者洗头、洗脚、剪指(趾)甲,保持患者清洁。
印江中医院特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患者姓名:床号:责任护士:
检查日期:检查者:得分:
注:≥90分为合格
印江中医院一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患者姓名:床号:责任护士:检查日期:检查者:得分:
注:≥90分为合格
印江中医院二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患者姓名:床号:责任护士:
检查日期:检查者:得分:
注:≥90分为合格
印江中医院三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患者姓名:床号:责任护士:检查日期:检查者:得分:
注:≥90分为合格
示范:印江中医院
分级护理检查、分析、整改反馈记录
时间:2015年11月检查者:ΧΧΧΧΧΧ
印江中医院
分级护理检查、分析、整改反馈记录
时间:年月检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