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免疫系统及其组成细胞
- 格式:ppt
- 大小:7.32 MB
- 文档页数:92
10 固有免疫一.名词解释1.固有免疫:1)又称天然免疫,是生物在长期种系发生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2)特点:个体出生即具备,受遗传控制,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特定抗原,是机体抗感染第一道防线,同时还参与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在机体防御机制中意义重大。
2.PAMP:1)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2)在进化过程中,固有免疫系统形成了一种识别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的保守结构的方式,这种保守结构称为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3)宿主通过PRR对其识别区分自己与非己。
4)PAMP特点:a.病原微生物特有b.分子组成和构型高度保守且为生存必需c.许多微生物共有,为宿主固有免疫细胞泛特异性识别分子基础。
3.PRR:1)模式识别受体。
2)是一类表达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质的能够识别并结合PAMP的受体分子。
3)PRR特点:较少多样性;非克隆性表达;可识别一种或多种PAMP。
4)分为膜型PRR、可溶性PRR、细胞质型PRR。
5)PRR与PAMP结合后无需细胞增殖,即介导快速的生物学反应。
二.基本概念1.Toll样受体:研究最多的PRR。
2.固有免疫系统组成:屏障结构、固有免疫分子、固有免疫细胞。
3.屏障结构:物理屏障:皮肤和呼吸道黏膜、泪液、唾液、尿液冲洗。
化学屏障:皮脂、汗、胃酸。
生物屏障:寄生正常菌群。
疾病:菌群失调症,机会性感染(无害变有害)。
局部屏障:各种屏障结构。
4.固有免疫分子:补体系统、抗微生物肽、溶菌酶、细胞因子、急性期蛋白、天然抗体。
抗微生物肽:缺乏特异性免疫功能生物的重要防御成分。
溶菌酶:溶解G+菌,即革兰阳性菌。
机制:破坏细胞壁。
对G-菌:抗体先破坏LPS和脂蛋白,再由溶菌酶起作用。
血液中天然抗体:IgM、IgG。
重要急性期蛋白:C-反应蛋白。
5.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NKT细胞、γδT细胞、B1细胞、树突状细胞(DC)、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B)肥大细胞NK细胞:来源:骨髓造血干细胞。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外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胸腺脾脏T淋巴细胞TCR 免疫球蛋白骨髓淋巴结B淋巴细胞BCR 补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吞噬细胞(单中巨)CD分子细胞因子皮肤相关淋巴组织树突状细胞黏附分子NK细胞MHC分子NKT细胞细胞因子受体其他(嗜酸性和嗜碱性)2.免疫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3.免疫应答分为: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4.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比较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获得形式固有性(或先天性)后天获得抗原参与无需抗原激发需抗原激发发挥作用时相早期,快速(数分钟至4天)4-5天后发挥效应免疫原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免疫记忆无有,产生记忆细胞参与成分抑菌、杀菌物质,补体,炎症因子T细胞(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等)吞噬细胞,NK细胞,NKT细胞B细胞(体液免疫-抗体)5.Burnet克隆学说,淋巴细胞的克隆选择过程大致包括四个阶段:①淋巴干细胞分化为多种多样的淋巴细胞克隆。
②未成熟淋巴细胞结合自身抗原后被克隆清除,诱导自身免疫耐受。
③成熟细胞识别外来抗原发生活化和增值。
④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分化为效应细胞并清除抗原。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中枢免疫器官概念:或称初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人和其他哺乳类动物包括骨髓和胸腺。
2.外周免疫器官概念:或称次级淋巴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包括:淋巴结、脾和位于胃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
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等。
4.派尔集合淋巴(PP):肠黏膜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5.肠粘膜M细胞功能:M细胞可通过吸附、胞饮或内吞摄入抗原,以囊泡形式转运并传递给与Mφ或DC,进入PP,激活T、B细胞,从而发生免疫应答。
6.淋巴细胞再循环重要途径:①淋巴细胞经HEV离开血液循环进入淋巴结相应区域内定居,并通过输出淋巴管、胸导管返回血循环。
固有免疫知识点总结固有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固有免疫系统主要通过几种方式来对抗病原体的入侵,包括炎症反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天然杀伤细胞的杀伤作用等。
其中,炎症反应是固有免疫系统最常见的应对手段之一。
当宿主组织受到损害或感染时,固有免疫系统会释放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渗出、局部温度升高和疼痛等现象,以阻止病原体的进一步扩散。
巨噬细胞则是固有免疫系统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它们能够吞噬和消化病原体,清除宿主组织中的损伤细胞,并释放细胞因子来引导炎症反应。
此外,天然杀伤细胞也是固有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在对抗病原体的过程中,它们能够直接识别并杀伤感染细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固有免疫系统的相关组成成分固有免疫系统涉及一系列组成成分,包括炎症介质、巨噬细胞、天然杀伤细胞、补体系统等。
炎症介质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它们能够调节炎症反应的过程,并吸引其他免疫细胞参与到对抗病原体的过程中。
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中的核心成分之一,它们大量存在于组织中,能够吞噬和消化病原体,清除损伤组织,并释放细胞因子来引导其他免疫细胞参与对抗病原体。
天然杀伤细胞则是一类特殊的淋巴细胞,它们通过释放细胞毒素来直接杀伤感染细胞。
此外,补体系统也是固有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具有辅助巨噬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对抗病原体的作用,还能够参与病原体的溶解和清除过程。
固有免疫系统与其他免疫系统的关系固有免疫系统与其他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固有免疫系统不仅能够独立对抗病原体的入侵,还能够通过激活和引导其他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全面应对病原体。
例如,固有免疫系统能够通过释放炎症介质来吸引适应性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和B细胞参与对抗病原体的过程。
此外,固有免疫系统还能够通过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因子相互作用,来调节和加强对抗病原体的效应。
在综上所述,固有免疫系统是生物体最基础的免疫机制,它通过炎症反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天然杀伤细胞的杀伤作用等方式对抗病原体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