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小学六年级考试数学压轴题
- 格式:docx
- 大小:15.76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压轴题4
1.爷爷有16%的糖水50克,(1)要把它稀释成10%的糖水,需加水多少克?(2)若要把它变成30%的糖水,需加糖多少克?
解:(1)需要加水多少克?
50×16%÷10%-50=30(克)
(2)需要加糖多少克?
50×(1-16%)÷(1-30%)-50=10(克)
答:(1)需要加水30克,(2)需要加糖10克。
【数量关系】溶液=溶剂+溶质
浓度=溶质÷溶液×100%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2.李大强存入银行1200元,月利率0.8%,到期后连本带利共取出1488元,求存款期多长。
解:因为存款期内的总利息是(1488-1200)元,
所以总利率为:(1488-1200)÷1200
又因为已知月利率,
所以存款月数为(1488-1200)÷1200÷0.8%=30(月)
答:李大强的存款期是30月即两年半。
【数量关系】年(月)利率=利息÷本金÷存款年(月)数×100% 利息=本金×存款年(月)数×年(月)利率
本利和=本金+利息
=本金×[1+年(月)利率×存款年(月)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压轴题3
1.三级幻方的幻和=45÷3=15
五级幻方的幻和=325÷5=65
【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要确定每行、每列以及每条对角线上各数的和(即幻和),其次是确定正中间方格的数,然后再确定其它方格中的数。
【数量关系】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各数的和都相等,这个“和”叫做“幻和”。
2.十棵树苗子,要栽五行子,每行四棵子,请你想法子。
解符合题目要求的图形应是一个五角星。
4×5÷2=10
因为五角星的5条边交叉重复,应减去一半。
【数量关系】根据不同题目的要求而定。
【解题思路和方法】通常多从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五角星等图形方面考虑。
按照题意来构图布数,符合题目所给的条件。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下列数中,不是正方形的对角线分割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A.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B. 两个等边三角形C. 两个等腰三角形D. 两个直角三角形2. 在长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F是BC的中点,则三角形BEF的周长与三角形AEF的周长之比为()A. 1:2B. 2:1C. 1:3D. 3:13. 下列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A. 正方形B. 等腰直角三角形C. 长方形D. 等边三角形4. 一个圆的半径增加了50%,那么这个圆的面积增加了()A. 50%B. 75%C. 100%D. 125%5. 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64立方厘米,那么它的表面积是()A. 32平方厘米B. 64平方厘米C. 96平方厘米D. 128平方厘米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厘米,腰长为6厘米,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8厘米、6厘米、4厘米,那么它的对角线长是______厘米。
8. 一个圆的直径是14厘米,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厘米。
9.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8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10. 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10分)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是底边BC的中线,点E是AD上的一点,且AE=AD。
求证:三角形ABE≌三角形ACD。
12. (10分)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13. (10分)一个圆的半径为5厘米,求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
14. (10分)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6厘米,求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四、综合题(15分)15. (15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在CD上,点F在AB上,且BE=CF,AD=AE=BF=AF。
六年级数学变态难的压轴题1、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严谨而普遍的学科,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够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数学题目也愈加复杂和抽象。
本文将探讨六年级数学中的一道变态难题,带领读者一起探索解题思路。
2、问题描述 题目如下: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参加了一个数学竞赛,他们的名次分别为第1、2、3、4名,且他们所得分数均为2的幂次方(2,4,8,16)。
已知甲乙两人的分数之和是乙丙两人的分数之和的平方,且丙丁两人的分数之和是甲丁两人的分数之和的平方。
请问每个同学的成绩是多少?3、解题思路 为了解答这道压轴题,我们需要运用数学推理和方程式来解决。
首先,设甲、乙、丙、丁四人所得分数分别为a、b、c、d。
根据题意,我们得到以下三个方程:a +b =c +d (1)(a + b)^2 = c^2 + d^2 (2)(c + d)^2 = a^2 + d^2 (3)我们将这三个方程分别进行展开和简化,得到: (a^2 + 2ab + b^2) = (c^2 + d^2) (4) (c^2 + 2cd + d^2) = (a^2 + d^2) (5) 由于甲、乙、丙、丁四人的分数都是2的幂次方,所以a、b、c、d只能等于2、4、8、16中的一个。
我们可以列出所有可能的组合,并代入方程进行验证。
4、解题过程对于方程(4),我们将所有可能的情况代入,列出如下表格: a b c d (a^2 + 2ab + b^2) (c^2 + d^2) ----------------------------------------------- 2 2 8 16 36 340 2 4 8 16 72 340 2 8 8 16 144 340 4 2 8 16 72 340 4 4 8 16 144 340 4 8 8 16 288 340 8 2 8 16 144 340 8 4 8 16 288 340 8 8 8 16 576 340 可见,在所有九种情况中,只有当a为4,b为8,c为8,d为16时,才能使方程(4)成立。
一、解答题(共50分)1.(15分)已知三角形ABC中,∠BAC=60°,AB=8cm,AC=10cm,求BC的长度。
2.(15分)小明骑自行车去图书馆,从家到图书馆的路程为6km。
他先以每小时10km的速度行驶了2km,然后以每小时15km的速度行驶了3km,最后以每小时8km 的速度行驶了1km。
求小明从家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
3.(20分)某市一户居民家安装了水表,第一天用水量为x立方米,第二天用水量为y立方米。
已知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用水0.2立方米,即x=y-0.2。
如果这个月用水总量为80立方米,求x和y的值。
二、应用题(共30分)4.(15分)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倍,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是60cm,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5.(15分)某学校有5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有50名学生。
现在要从这些学生中选出20名代表参加比赛,要求每个年级至少有2名代表,且每个年级选出的代表人数不能相同。
请设计一个合理的选拔方案。
三、创新题(共20分)6.(10分)小华有一个正方体木块,每个面的面积都是4平方厘米。
他想知道这个正方体木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7.(10分)小明在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求这个圆的半径和面积。
答案:一、解答题1. 设BC的长度为x,根据余弦定理得:x² = AB² + AC² - 2×AB×AC×cos∠BACx² = 8² + 10² - 2×8×10×cos60°x² = 64 + 100 - 80x² = 84x = √84x = 2√21(cm)2. 小明从家到图书馆的总路程为6km,总时间为:t = (2km / 10km/h) + (3km / 15km/h) + (1km / 8km/h)t = 0.2h + 0.2h + 0.125ht = 0.525h小明从家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为:v = 总路程 / 总时间v = 6km / 0.525hv ≈ 11.43km/h3. 设第一天用水量为x立方米,则第二天用水量为y立方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升学考试压轴题精选(三)小升初数学考试解答题精选1.老师决定给全班47名同学每人奖励一支红笔和一支蓝笔。
商店中每种笔都是5支一包或3支一包,不能打开整包零售。
5支一包的红笔61元、蓝笔70元,3支一包的红笔40元、蓝笔47元。
求老师买所需的笔最少要花多少元。
2.在某一运动场的450米的环形跑道上(如下图所示),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分钟后甲与乙在C处相遇,再过4分钟,甲到达B点,又过8分钟,甲与乙再次相遇。
问:甲与乙每分钟各走多少米?3.如图所示,将四边形ABCD的各边都延长一倍,得到的新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原四边形ABCD的多少倍?4.有一个高8厘米、容量为100毫升的圆柱形容器A,里面装满了水,现把长16厘米的圆柱B垂直放入,使B的底面和A的底面接触,这时一部分水从容器中溢出,当把B从A中拿走后,A中的水的高度只有6厘米,求圆柱B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5.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0千米有一个仓库(如图所示),共有5个仓库。
一号仓库存有10吨货物,二号仓库存有20吨货物,五号仓库存有40吨货物,其余两个仓库是空的。
现在想要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千米要0.5元运费,那么最少要花多少运费?6.如下图,有一条三角形的路,A至B是上坡路,B至C 是下坡路,A至C是平路,AB,BC,AC三段距离的比是3:4:5,甲和乙同时从盘点出发。
甲按逆时针方向行走,乙按顺时针方向行走,2小时后在D点相遇。
已知两人上坡速度都是4千米/时,下坡速度都是6千米/时,在平路上速度都是5千米/时。
(1) CD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当甲走到C点时,乙是在上坡还是下坡?请说明理由。
设此时乙所处的位置为E,问:AB和BE真的距离比是多少?参考答案1. 7 × (61+70)+4 ×(40+47) =1265(元)2. 450÷ (4+8) =37.5(米/分)甲乙:v v =乙甲:t t =4:6=2:3乙v =37.5×322+=15(米) 甲v =37.5×323+=22.5(米) 3. 5倍4. 100÷8=12.5(平方厘米) 12.5×(8 -6)= 25(立方厘米) 25×2=50(立方厘米)5.方案一:将所有货物存放在一号仓库:20×100×0.5 +40×4×100×0.5= 9000(元) 方案二:将所有货物存放在二号仓库:10×100×0.5 +40×3×100×0.5= 6500(元) 方案三:将所有货物存放在三号仓库:l0×2×100×0.5+20×100×0.5+40×2×100×0.5 =6000(元) 方案四:将所有货物存放在四号仓库:10×3×100×0.5 +20×2×100×0.5+40×100×0.5= 5500(元) 方案五:将所有货物存放在五号仓库:10×4×100×0.5 +20×3×100×0.5 =5000(元) 所以将所有货物存放在五号仓库运费最少,为5000元。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压轴题5
1.某商品的平均价格在一月份上调了10%,到二月份又下调了10%,这种商品从原价到二月份的价格变动情况如何?
解:设这种商品的原价为1
(1)一月份售价为(1+10%)
(2)二月份的售价为(1+10%)×(1-10%)
(3)所以二月份售价比原价下降了
1-(1+10%)×(1-10%)=1%
答:二月份比原价下降了1%
【数量关系】利润=售价-进货价
利润率=(售价-进货价)÷进货价×100%
售价=进货价×(1+利润率)
亏损=进货价-售价
亏损率=(进货价-售价)÷进货价×100%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2.在家家乐学校的运动会上,进行体操表演的同学排成方阵,每行22人,参加体操表演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解:22×22=484(人)
答:参加体操表演的同学一共有484人
【数量关系】(1)方阵每边人数与四周人数的关系:
四周人数=(每边人数-1)×4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
(2)方阵总人数的求法:
实心方阵: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
空心方阵:总人数=(外边人数)-(内边人数)内边人数=外边人数-层数×2
(3)若将空心方阵分成四个相等的矩形计算,则:总人数=(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
条件一:x是3的倍数;条件二:y是4的倍数;条件三:z是5的倍数。
解题步骤:Step 1:根据题目条件,列出方程组:x + y + z = 100 (1)x = 3a (2)y = 4b (3)z = 5c (4)Step 2:将方程(2)、(3)、(4)代入方程(1)中,得到:3a + 4b + 5c = 100 (5)Step 3:分析方程(5),由于100是4的倍数,所以3a + 5c也必须是4的倍数。
由于3a是3的倍数,所以5c也必须是3的倍数。
因此,c必须是3的倍数。
Step 4:假设c = 3k(k为正整数),代入方程(5)中,得到:3a + 4b + 15k = 1003a + 4b = 100 - 15k (6)Step 5:由于100 - 15k是4的倍数,且3a是3的倍数,所以4b也必须是3的倍数。
因此,b必须是3的倍数。
Step 6:假设b = 3m(m为正整数),代入方程(6)中,得到:3a + 12m = 100 - 15ka + 4m = 100/3 - 5k/3 (7)Step 7:由于a、m、k都是正整数,且100/3 - 5k/3是正数,所以a和m的取值范围有限。
Step 8:根据方程(7),我们可以列出a和m的取值范围:0 < a < 100/30 < m < 100/12Step 9:通过枚举a和m的值,找出满足条件的解。
解法一:当a = 1时,代入方程(7)得到m = 24/3 = 8。
此时,x = 3a = 3,y = 4b =48 = 32,z = 5c = 538 = 120。
但是,120不满足条件三,所以这组解不合适。
解法二:当a = 2时,代入方程(7)得到m = 17/3。
由于m不是整数,所以这组解不合适。
解法三:当a = 3时,代入方程(7)得到m = 10/3。
由于m不是整数,所以这组解不合适。
解法四:当a = 4时,代入方程(7)得到m = 3。
六年级数学压轴题
1、小明去年有100元钱,今年他有200元钱,那么他增加了几倍?
2、已知一块正方形瓷砖边长为2厘米,现在要用这些瓷砖贴一条宽度和长度都为10厘米的长方形,需要多少块瓷砖?
3、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E在BC上,且BE=CE,连接AE,垂直于AE的直线与BC交于F,如果BE=5cm,那么AF的长度是多少?
4、小明家今天购买了2个西瓜,第一个西瓜重9公斤,第二个西瓜比第一个西瓜轻2公斤,小明花了55元,那么他每公斤西瓜花了多少钱?
5、在一场比赛中,小明跑了1500米,小华跑了1200米,请问小明跑的距离是小华跑的几倍?
6、一栋楼房有18层,每层有4户人家,每户人家里有3口人,那么这栋楼房总共有多少人口?
7、小明家的房子面积是30平方米,卧室面积是卫生间面积的2倍,厨房面积是客厅面积的1.5倍,那么客厅和厨房加起来有多少平方米?。
- 1 -。
小升初考试压轴题(一)1.我校六年级有学生160名,比三年级的人数少20%,三年级有多少名学生?2.小磊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1,第二天看了18页,两天正好看了全书的一半。
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1.2米,现将这堆沙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至少要运多少次?(每立方米沙重1.5吨)4.一辆汽车在甲、乙两站之间行驶,往返一次共用去4小时。
汽车去时每小时4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30千米,那么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5.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
这项工程先由甲做了若干天,然后由乙继续做完,从开始到完工共用14天。
这项工程由甲先做了几天?6.两袋玻璃球,每袋个数相等。
如果从甲袋中取出120个,从乙袋中取出138个,则甲袋剩下的玻璃球是乙袋剩下的4倍。
原两袋各有多少个玻璃球?7.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以斜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了一个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小升初考试压轴题(二)倒推法、比例的应用1.小华将自己收集的一批卡片分别给自己的好朋友,先将一半少6张分给小明,再将剩下的一半多3张分给小红,最后还剩下15张,小华原有卡片多少张?2.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读了一半多3页,第二天读了剩下的一半少3页,第三天读完剩下的48页。
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3. 连淮扬镇高铁,第一期工程用了计划的32多2天,第二期用了剩下天数的21少1天,这时还需要60天才能修好。
这项工程计划多少天修完?4. 一个圆的面积是8π平方分米,在这个圆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5.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和为37,分母增加3后得到一个新分数,约分后为32,原的分数是多少?。
一、题目描述在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土地上,有一个长为8cm,宽为6cm的长方形池塘。
现在,这个正方形土地被分割成若干个边长为2cm的小正方形。
请你计算出,在池塘周围最多可以围成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二、解题思路1. 分析题目,了解题目要求。
2. 计算池塘周围的边长。
3. 确定池塘周围可以围成的小正方形数量。
三、解题步骤1. 计算池塘周围的边长:- 池塘的长为8cm,宽为6cm。
- 池塘周围的总边长 = 池塘的长 + 池塘的宽 + 池塘的长 + 池塘的宽- 池塘周围的总边长 = 8cm + 6cm + 8cm + 6cm = 28cm2. 确定池塘周围可以围成的小正方形数量:- 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cm。
- 池塘周围可以围成的小正方形数量 = 池塘周围的总边长÷ 小正方形的边长- 池塘周围可以围成的小正方形数量= 28cm ÷ 2cm = 14个3. 考虑特殊情况:- 由于正方形土地被分割成边长为2cm的小正方形,我们需要考虑池塘边缘的小正方形是否完整。
- 在池塘的四个角上,每个角可以围成一个小正方形。
- 在池塘的长边和宽边上,每个边可以围成的小正方形数量为:(池塘的长/小正方形的边长) - 1 和 (池塘的宽/小正方形的边长) - 1。
- 因此,池塘的长边上可以围成的小正方形数量 = (8cm/2cm) - 1 = 3个- 池塘的宽边上可以围成的小正方形数量 = (6cm/2cm) - 1 = 2个4. 计算最终结果:- 池塘周围可以围成的小正方形总数 = 池塘周围可以围成的小正方形数量 + 池塘的四个角上可以围成的小正方形数量 + 池塘的长边上可以围成的小正方形数量 + 池塘的宽边上可以围成的小正方形数量- 池塘周围可以围成的小正方形总数 = 14个 + 4个 + 3个 + 2个 = 23个四、答案在池塘周围最多可以围成23个边长为2cm的小正方形。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5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60B. 72C. 50D. 1202. 小明有10个苹果,小红有15个苹果,小明给小红一半的苹果后,他们还剩下多少个苹果?A. 25B. 20C. 10D. 153.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9B. 30C. 31D. 324. 小华从学校到家的距离是2千米,他骑自行车用了20分钟,那么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A. 6B. 12C. 18D. 245. 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9B. 15C. 18D. 27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6. 2的平方加3的平方等于多少?7.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8. 下列哪个数是奇数?9.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0. 下列哪个数是正数?11. 下列哪个数是负数?1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3. 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3小时后到达B地。
求A 地到B地的距离。
1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将这个长方形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15. 小明从家出发,向东走了5千米,然后向北走了3千米,最后又向西走了5千米。
求小明从家出发到现在的位置距离家有多远?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小华买了一些苹果,买苹果的总价是60元。
后来又买了一些橘子,买橘子的总价是30元。
小华一共花了多少元?17. 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行驶,4小时后到达B地。
求A 地到B地的距离。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B5. A二、填空题6. 137. 28. 19. 1210. 311. -112. 16三、解答题13. A地到B地的距离是180千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难题压轴题
以下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些难题压轴题例子:
1. 复杂分数运算题:
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100,如果分子加上25,分母加上20,新的分数约分后是(3/4)。
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2. 几何面积题: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分米,高是8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 行程问题: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7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各自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在离B地55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
4. 工程问题: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甲先做了这项工程的(1/4),剩下的由乙单独完成,还要几天完成?
5. 浓度问题:
把浓度为95%的酒精溶液1800克,稀释成浓度为75%消毒用的酒精溶液,需要加蒸馏水多少克?
6. 时钟问题:
小明晚上9点将手表对准,可早晨8点到校时却迟到10
分钟,那么,小明的手表每小时慢几分钟?
7. 排列组合问题:
有5个不同质因数的最小自然数是多少?
8. 找规律填数:
按规律填数:1/2,1/5,1/10,1/20,1/50,( ),( )。
9. 解方程:
x/2 - (2x - 1)/3 = (3x - 2)/6 - 2
10. 最大最小问题:
把5克盐放到9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以上题目都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才能解决。
六年级数学难题压轴题六年级数学难题压轴题一、引言数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个难题的挑战,其中,六年级数学难题可谓是最具挑战性的一环。
本文将带您领略一道六年级数学压轴题的精彩与魅力。
二、题目背景难题题目:如图所示,30、50、55、14、33、18、21依次排成一圈,将圆弧最大和最小的两个圆弧间的数字相乘,得出的结果再乘以2,并除以剩下的数字,求最终结果。
三、解题思路1. 了解题目要求,分析数字排列特点。
题目要求首先找到最大和最小的两个圆弧,然后将它们的数字相乘。
2. 寻找最大和最小的两个圆弧。
根据观察,我们可以得出最大值为55,最小值为14。
3. 进行相乘操作,得到55乘以14的结果。
4. 寻找剩下的数字,即除了最大和最小之外的数字。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字排列,我们可以找到剩下的数字为30、50、33、18、21。
5. 将最终结果除以剩下的数字,得到最终答案。
四、解答过程根据上述解题思路,我们依次进行计算:1. 最大和最小两个数字相乘:55乘以14,得到770。
2. 寻找剩下的数字:30、50、33、18、21。
3. 最终结果:770除以30、50、33、18、21,最终答案是2。
五、解题思考通过这道题目,我们不仅仅是进行了简单的计算,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解决这道题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观察数字排列的特点,并且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
通过解题的过程,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六年级数学难题的解答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更是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解答这类难题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观察数字排列特点,分析问题,进行计算。
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结语数学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和挑战性,没有一道难题是不能被解决的。
六年级数学压轴题1.小红和小明放学回家,小明走的路程比小红多1/5,小红用的时间比小明多1/8,求小明和小红的速比。
2.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4:1,如从甲包取出1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7: 5. 多少克指甲糖?3.加以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7:3,如果他们的价格分别上涨70元,他们的价格比是7:4,这两种商品的原价是多少?4.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与锌的比是2:3,现加入锌6克,共得新合金36克,求现在铜锌比?5.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当甲到达b时,乙距a地30千米;当乙到达a 时,A离B有40多公里。
AB两个地方相距多少公里?6.小王从甲地前往乙地办事,去时有2/3的路程乘大客车,1/3的路程乘小汽车;返回汽车和公共汽车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
返回比离开要少五个小时。
众所周知,公共汽车每小时行驶24公里,小型汽车每小时行驶72公里。
从a地到B地的距离是多少公里?7.AB距离两地360米。
前半程小华以a速度行走,后半程小华以B速度行走,又知a:b=5:4,前一半路程与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是多少?8.两个长方体容器的面积比为4:5,容器a的水深为8m,容器B的水深为12m,再加两个容器注入同样多的水,直到水深相等。
这样甲容器的水面应上升多少厘米?9.快车和慢车的长度分别为150米和200米。
它们在平行轨道上运行。
如果坐在慢车上的人看得快车驶过窗口的时间6秒,则坐在快车上的人见慢车驶过窗口的时间是几秒?10.甲乙双方同时从AB两处步行,速度比为3:2。
他们第一次见面后,甲方的速度提高了20%,乙的速度提高了30%,这样当甲到达b时,乙离a还有14千米,那么ab 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11.将75%的a按3:5:7分成B。
D的数目是3,B的数目比D的少6。
a的数目是多少?。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压轴题1
1.在火炉上烤饼,饼的两面都要烤,每烤一面需要3分钟,炉上只能同时放两块饼,现在需要烤三块饼,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解:先将两块饼同时放上烤,3分钟后都熟了一面,这时将第一块饼取出,放入第三块饼,翻过第二块饼。
再过3分钟取出熟了的第二块饼,翻过第三块饼,又放入第一块饼烤另一面,再烤3分钟即可。
这样做,用的时间最少,为9分钟。
答:最少需要9分钟。
【数量关系】按照题目的要求,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2.甲乙两班共90人,甲班比乙班人数的2倍少30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第一种方法:设乙班有Χ人,则甲班有(90-Χ)人。
找等量关系:甲班人数=乙班人数×2-30人。
列方程:90-Χ=2Χ-30
解方程得Χ=40 从而知 90-Χ=50
第二种方法:设乙班有Χ人,则甲班有(2Χ-30)人。
列方程(2Χ-30)+Χ=90
解方程得Χ=40 从而得知 2Χ-30=50
答:甲班有50人,乙班有40人。
【数量关系】方程的等号两边数量相等。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下列各数中,哪个数是正数?()A. -1/2B. -3/4C. 1/3D. -1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15厘米B. 20厘米C. 25厘米D. 30厘米3. 下列各图中,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A. 正方形B. 长方形C. 矩形D. 三角形4. 下列各数中,哪个数是质数?()A. 15B. 16C. 17D. 185. 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A. 8个B. 9个C. 10个D. 11个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能是()或()。
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6厘米,腰长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3. 0.5乘以2等于()。
4. 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5. 下列各图形中,面积最小的是()。
三、解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小明去书店买书,他买的第一本书的价格是12元,第二本书的价格是18元,第三本书的价格是15元。
请问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2. 小红和小明一起做一道数学题,小红用了3小时,小明用了2小时。
请问小明比小红少用了多少小时?四、拓展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哪个数是偶数?()A. 3B. 5C. 7D. 82. 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C5. A二、填空题:1. ±52. 28厘米3. 14. 85. 三角形三、解答题:1. 小明一共花费了45元。
2. 小明比小红少用了1小时。
四、拓展题:1. D2. 25.12厘米。
2016小学六年级考试数学压轴题
1.我校六年级有学生160名,比三年级的人数少20%,三年级有多少名学生?
2.小磊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18页,两天正好看了全书的一半。
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1.2米,现将这堆沙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至少要运多少次?(每立方米沙重1.5吨)4.一辆汽车在甲、乙两站之间行驶,往返一次共用去4小时。
汽车去时每小时4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30千米,那么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5.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
这项工程先由甲做了若干天,然后由乙继续做完,从开始到完工共用14天。
这项工程由甲先做了几天?
6.两袋玻璃球,每袋个数相等。
如果从甲袋中取出120个,从乙袋中取出138个,则甲袋剩下的玻璃球是乙袋剩下的4倍。
原来两袋各有多少个玻璃球?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以斜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了一个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小升初考试压轴题(二)
倒推法、比例的应用
1. 小华将自己收集的一批卡片分别给自己的好朋友,先将一半少6张分给小明,再将剩下的一半多3张分给小红,最后还剩下15张,小华原有卡片多少张?
2. 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读了一半多3页,第二天读了剩下的一半少3页,第三天读完剩下的48页。
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3. 连淮扬镇高铁,第一期工程用了计划的多2天,第二期用了剩下天数的少1天,这时还需要60天才能修好。
这项工程计划多少天修完?
4. 一个圆的面积是8π平方分米,在这个圆中画一个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5.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和为37,分母增加3后得到一个新分数,约分后为,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