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78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一、考纲导读:1.掌握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2.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3.掌握基因分离定律中的有关题型及方法归纳二、重点知识讲解:1.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1)测交法:杂种F1与隐形类型相交,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个体,比例为1:1(2)自交法:杂种F1自交,后代出现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型的个体,比例为3:1(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
杂种非糯性的水稻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的水稻在减数分裂产生花粉时产生了两种配子。
2.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判定:判断原则:(1)自交法。
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体;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体。
自交法通常用于植物。
(2)测交法。
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出现,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体;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体。
测交法通常用于动物。
例1:纯合的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杂交,F1全为黑色短毛兔,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F2。
欲判定F2中的某一黑色长毛兔是否为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长毛兔B.短毛兔C.黑色兔D.褐色兔例2:狗的卷毛是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的,直毛是由于它的隐性等位基因控制。
有两只卷毛狗交配,产生出一只卷毛雄狗,你用什么方法,判定这只卷毛雄狗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3.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定:判断原则:性状甲×性状甲→F1出现性状乙,说明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性状甲×性状乙(亲本必须是纯合体)→F1全为性状甲,则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
例4:已知牛群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
(1)让有角牛与无角牛进行杂交,生出4头有角牛,根据上述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2)为了确定有角和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4.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纯合体、杂合体的比例分析: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为例,有以下的遗传图解:总结:由上图可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Aa)连续自交,子n代的比例:注:上例以Aa为亲代,其自交所得F1为子一代,n值取其自交次数。
精心整理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1.分离定律解题依据—六种交配组合(_a)。
(Aa),即Aa×Aa→3A_∶1aa。
(2)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子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或AA×aa。
二、杂合子连续自交问题(1)规律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为Tt,连续自交n代,F n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多少?若每一代自交后将隐性个体淘汰,F n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多少?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数)×100%(2)概率计算的原则①乘法原理: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几率为各个独立事件几率的乘积。
也就是一件事情需要分几步进行,每一步计算出概率后相乘,即为这件事情的概率。
例如,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都分别是1/2,由于第一胎不论生男还是生女都不会影响第二胎所生孩子的性别,因此属于两个独立事件。
第一胎生女孩的概率是1/2,第二胎生女孩的概率也是1/2,那么两胎都生女孩的概率是1/4。
②加法原理:互斥事件中有关的事件出现的几率,等于各相关互斥事,他“无中生有为隐性”;如图乙。
②若父母都有病,出生小孩有无病的,则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可以记为“有中生无为显性”;如图甲。
③若父母无病,出生小孩有患病的,有不患病的,则不患病小孩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因正常小孩遗传因子组成只能为1/3AA和2/3Aa两种.(2)应用多指是一类由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已知某女患者的家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设A、a是与该病有关的遗传因子):①据图谱判断,多指是由__________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
②写出Ⅲ中女患者及其父母所有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女患者。
是率为或Aa、Aa、aa。
Aa1-答案①显②AA或Aa Aa Aa③AA、Aa、aa④2/3四、自交和自由交配1.概念(1)自交是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交配,植物是指自花传粉。
分离定律的应用(之一)
分离定律,也称为欧姆定律或科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描
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分离定律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解决各种电路问题,
如电流分配、电压分配、功率计算等。
一、电流分配
根据分离定律,一个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流之和。
这个定律可
以用于计算电路中电流的分布情况。
假设一个电路由三个电阻串联而成,它们的阻值分别
为R1、R2和R3,输入电压为V。
根据分离定律,总电流I等于电路中的电压V除以总阻值R,即I = V / R。
而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压除以阻值,即I = V / R1 = V / R2 = V / R3。
每个电阻上的电流都等于总电流的一部分,比例由各个电阻的阻值确定。
分离定律可以应用于各种电路问题的解决。
通过分离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分布情况,从而对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提供有力的支持。
分离定律的常见题型一、性状显隐性的判断1、根据子代性状分析:黄花×白花→黄花(为显性性状);黄花自交后代既有黄花又有白花(为隐性性状)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 →分离比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可用假设法练习1:(双选)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A.紫花×紫花=紫花 B.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C.紫花×白花=紫花 D.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练习2: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类型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F2中,黄果遗传因子组成为aaD.P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1、测交法(已知显隐性)若测交后代无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若测交后代有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2、自交法(已知或未知显隐性)若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若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
取出花粉粒用碘液检测。
若一半蓝色,一半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若全为一种颜色,则待测个体为对于动物来说,可用测交法鉴别;对于植物,自交法更简便练习3.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练习4、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1深紫色、P2中紫色、P3浅紫色、P4白色。
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小题对点练1.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为红褐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而雌牛则是红色。
一头红褐色的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 A.雌性,Aa B.雄性,AaC.雄性或雌性,aa D.雌性,aa或Aa解析由题意可知,红褐色母牛的基因型为AA,子代的基因型只能是A-,故该子代红色小牛基因型为Aa,且该小牛只能是雌性。
答案 A2.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
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甲×乙B.甲×乙得F1再自交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D.甲×甲,乙×乙解析本题考查了鉴定纯合子的方法。
小麦是自花受粉植物,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自交,自交简便且可以保持植株的遗传特性。
答案 D3.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相互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解析由F1黑斑蛇之间相互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可判断黑斑相对于黄斑为显性;F1黑斑蛇为杂合子,亲代黑斑蛇也为杂合子;F2中黑斑蛇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不一定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答案 A4.人类单眼皮与双眼皮的遗传规律如下表(A、a表示相关基因)。
AA Aa aa男性双眼皮单眼皮单眼皮女性双眼皮双眼皮单眼皮一对单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双眼皮的孩子甲(不考虑基因突变,)则() A.甲是男性,基因型为AaB.甲是女性,基因型为AaC.甲是男性,基因型为aaD.甲是女性,基因型为aa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母方的基因型一定为aa。
父方的基因型如果是aa,则孩子甲的基因型一定为aa,表现型为单眼皮,故父方的基因型一定是Aa。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学习目标】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分离定律的实践应用【重、难点】 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学习】题型一 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 (原理:依据分离定律的实质来确定)1、自交法:若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遗传因子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3、花粉鉴定法:原理:花粉中所含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可通过遇碘后分别变为蓝黑色和红褐色的测试法或花粉的形状进行鉴定,并可借助于显微镜观察。
根据F 1花粉表现的性状判断。
若花粉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例1、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 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非糯性花粉呈蓝黑色,糯性花粉呈橙红色。
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A.1∶1B.1∶2C.2∶1D.3∶14、花药离体培养法:培养F 1产生的花粉,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后获得的植株若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 ……上述四种方法都能揭示分离定律的实质,但由于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有的操作简便,如自交法;有的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如花粉鉴定法等,因此解题时要根据题意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对于动物而言,常采用测交法)。
题型二 遗传因子组成及表现型的相关推断1.亲代(表现)及比例――→正推法子代遗传因子组成(表现型)及比例2.(1)隐性纯合突破法(2)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①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亲代一定是,即Bb×Bb→3B_∶1bb。
②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双亲一定是类型,即Bb×bb→1Bb∶1bb。
③若子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是,即BB×BB或BB×Bb或BB×bb。
④若子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即bb×bb→bb题型三显隐性性状的判断(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一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分离定律的应用(之一)分离定律是现代代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概念,也是数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分离定律是指对于一个连续变化的函数,将其分为不同的部分来进行分析,就可以轻松地计算整个函数的各个部分之和。
在实际应用中,分离定律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物理学、经济学和工程学中都会用到分离定律。
下面我们就对分离定律的应用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一、物理学中的应用1、热量分离定律在热力学中,热量分离定律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其基本思想是将一个物理体系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分别计算每个部分的热量变化量,最后将所有部分的热量变化量相加得到整个物理体系的热量变化量。
例如在膜法分离过程中,通过对膜上的热量变化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精确的分离效果。
2、分离表面电荷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中,电荷分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之一。
通过研究不同的电荷分布情况,可以得到高分子材料的精细结构,并进一步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来改变或者优化其性能。
因此,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中,分离定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学中,分离定律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体系,在研究经济学领域的很多问题时可以使用。
例如,在统计学中,分离定律可以通过将整个统计样本分成若干个部分,来研究每个部分的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样本均值、标准差、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等等。
在工程学中,分离定律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力系统的设计、生产与维护过程中,常常需要将电力系统分成若干个部分,通过分析每个部分的特征来提出一些优化方案。
此外,在化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中,也可以采用分离定律来进行过程的优化与改进。
总之,分离定律在现代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学习分离定律时,我们需要理解其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并结合实际问题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通过分离定律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数学的基础知识,为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更加快速、准确和可靠的数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