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基础管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32.50 KB
- 文档页数:28
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知识第一章安全生产第一节概论安全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管理生产企业的重要原则之一。
自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提出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以来,“安全生产”一词一直长期被人们使用。
一、安全生产基础概念安全生产是指企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
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它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二、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安全生产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安全生产做出指导和批示,不仅把安全生产问题看作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它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科学技术、宣传、教育、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是保证社会安定、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因此实现安全生产对于确保职工的安全健康、保障企业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稳定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安全生产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1、为什么要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工作具有严格的政策性,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复杂的技术性。
不进行广泛深入的安全教育,就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因此,安全生产必须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讲深,讲透,讲彻底。
通过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觉悟和安全技术素质。
第三章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基础管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3E原则指的是利用(C)防止事故的发生。
A、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管理对策B、安全管理对策、预防对策、法规对策C、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D、预防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2、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A)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它损失。
A、事故B、管理不善C、危险源D、事故隐患3、矿山、建筑施工、金属冶炼、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A)。
A、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B、安全管理机构C、专职安全管理人员D、兼职安全管理人员4、除矿山、建筑施工、金属冶炼、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从业人员在(A)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B、200C、300D、400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C)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C)学时。
A、20、15 C、32、12B、40、24 D、48、246、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B)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B)学时。
A、32、12B、48、16C、48、24D、32、167、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地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B)等五个内容。
A、素质B、素养C、养成D、习惯8、整理就是对生产场所的物品按需要和不需要区分开,并消除(C)。
A、需要的物品B、暂时不需要的物品C、不需要的物品D、偶尔使用的物品9、(B)就是把需要的物品以适当的方式放在合适的位置,以便使用。
A、整理B、整顿C、清扫D、清洁10、清扫就是清除工作场所内的(D),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
A、灰尘B、纸屑C、油污D、脏污11、清洁就是将前面的(A)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基础管理1. 引言在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中,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的安全基础管理能够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和设施的安全,以及维护单位的正常运营。
本文将介绍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目标和原则,并提供一些实施和改进的方法。
2. 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保护员工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通过正确的安全基础管理,可以减少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安全感。
- 保护设施安全:生产经营单位通常拥有大量的设施和设备,这些设施需要正常运行以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安全基础管理可以帮助单位发现和修复潜在的设施问题,减少因设施故障导致的生产停工和损失。
- 维护单位声誉:一个安全的生产经营单位更容易获得员工和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良好的安全基础管理可以提高单位的声誉,增加竞争力。
3. 安全基础管理的目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基础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 - 预防事故:通过制定和执行安全规程、提供培训和意识教育,预防事故的发生。
- 有效应对事故: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以提高单位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应对能力。
- 持续改善: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不断改进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环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4. 安全基础管理的原则在进行安全基础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法律合规: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符合要求的安全管理制度。
- 预防为主: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重要性远大于事后处理。
通过培训、宣传和设备维护等手段,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 全员参与:安全责任是每个员工的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一种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能力。
- 持续改进:安全管理制度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
单位应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持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5. 安全基础管理的实施和改进方法在实施和改进安全基础管理时,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 确定安全目标:明确单位的安全目标,并制定可操作和量化的指标来评估目标的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