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20
①由于交叉遗传的原因,X b/♀= X b/♂X= X b/群,X B/♀= X B/♂X = X B/群(♂X:指雄性的X染色体)②假设群体中X B=p, X b=q,那么雄配子X和Y配子各占1/2,雄性产生的X B=1/2×p= p/2, X b=1/2×q=q/2,,Y=1/2。
而雌配子只有两种:X B=p,X b=q.③假设计算雌性群体的各种基因型频率,那么用遗传平衡定律:〔♀〕〔pX B+qX b〕〔♂〕〔pX B+qX b〕=p2X B X B+2pqX B X b+q2X b X b=1④假设计算整个群体的各种基因型频率,那么用配子随机结合的原理计算:〔♀〕〔pX B+qX b〕〔♂〕〔p/2X B+q/2X b+1/2Y〕=p2/2X B X B+pqX B X b+q2/2X b X b+ p/2X B Y+ q/2X b Y =1【解析】第3题:小岛上1万人的种群,可视作遗传平衡种群〔因为种群较大,且自由婚配〕。
其中男:女=1:1,男性和女性各有5000人。
那么X b/♂X= X b/♀=500/5000=0.1, X B/♂= X B/♀=1-0.1=0.9,那么X B X b/♀=2×0.1×0.9=0.18,X B X b的人数=0.18×5000=900。
也可这样算:X b/♂=X b/♂X×1/2=0.1/2=0.05,那么X B X b/群体=2×X B/♀×X B/♂=2×0.9×0.05=0.09.那么人群中X B X b的人数:0.09×10000=900.第5题:果蝇种群可看作遗传平衡种群。
由于X B/群=X B/♀= X B/♂X = 0.9,X b/群=X b/♀= X b/♂X= 0.1,故X b X b/群= X b/♀×X b/♂X×1/2=0.1×0.1×1/2=0.005、X b Y/群= X b/♀×Y/♂=0.1×1/2=0.05第6题:根据后代致死个体雄多于雌,判断该性状为伴x遗传。
伴性遗传概率计算方法伴性遗传是指一种遗传方式,它是指由于某一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表现出来的遗传方式。
在这种遗传方式中,父母的性别决定了孩子患病的可能性,因此在伴性遗传的计算中,需要考虑到父母的性别比例。
下面将介绍伴性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父母的基因型。
在伴性遗传中,通常会涉及到X染色体上的基因。
父亲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而母亲有两个X染色体。
如果母亲是携带者,即一个正常基因和一个突变基因,而父亲是正常的,则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50%。
如果母亲是患者,即两个突变基因,而父亲是正常的,则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100%。
如果母亲是正常的,而父亲是患者,则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0%。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到孩子的性别。
由于伴性遗传通常涉及到X染色体上的基因,因此孩子的性别将对患病的可能性产生影响。
如果孩子是男性,他只有一个X染色体,因此如果母亲是携带者,患病的可能性为50%,如果母亲是患者,则患病的可能性为100%。
如果孩子是女性,她有两个X染色体,因此如果母亲是携带者,患病的可能性为25%,如果母亲是患者,则患病的可能性为50%。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基因型。
如果母亲是携带者,那么孩子有50%的可能性是携带者,50%的可能性是正常的。
如果母亲是患者,那么孩子有100%的可能性是患者。
因此,通过对父母基因型、孩子性别和孩子基因型的考虑,我们可以计算出伴性遗传的患病可能性。
综上所述,伴性遗传的患病概率计算方法需要考虑到父母的基因型、孩子的性别和孩子的基因型。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我们可以得出孩子患病的可能性,这对于遗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伴性遗传概率计算方法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帮助。
伴性遗传概率计算方法伴性遗传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遗传模式,通常表现为在染色体上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种基因表现异常,而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正常基因无法弥补异常基因的功能。
伴性遗传通常表现为在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因此更多地影响男性。
在伴性遗传的情况下,计算患病的概率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家族遗传病的研究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伴性遗传疾病的特点。
伴性遗传疾病通常由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因此男性患病的概率要高于女性。
在女性中,由于拥有两条X染色体,通常来自父母的一个异常X染色体可以被另一个正常的X染色体所弥补,因此女性患病的概率要低于男性。
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来自母亲的异常X染色体将无法被弥补,导致男性患病的概率较高。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计算伴性遗传疾病的概率。
在伴性遗传疾病中,父母患病基因的组合将直接影响后代的患病概率。
通常来说,如果父亲患病基因为X,母亲患病基因为X,那么子女患病的概率为50%。
如果父亲患病基因为Y,母亲患病基因为X,那么子女患病的概率为0%。
如果父亲患病基因为X,母亲患病基因为Y,那么子女患病的概率为100%。
如果父亲患病基因为Y,母亲患病基因为Y,那么子女患病的概率为0%。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利用这些概率进行临床诊断和家族遗传病的研究。
通过对父母患病基因的组合和患病子女的概率进行计算,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同时也可以帮助科学家进行家族遗传病的研究。
通过对大量家族的遗传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伴性遗传疾病的发病规律和传播方式,为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伴性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对于家族遗传病的研究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伴性遗传疾病的特点,计算患病的概率,并利用这些概率进行临床诊断和家族遗传病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和预防伴性遗传疾病。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伴性遗传概率计算方法伴性遗传是指一种遗传模式,其中一个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个基因的影响。
伴性遗传通常与X染色体相关,因为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有一份副本,而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
因此,伴性遗传通常表现在雄性个体身上,因为他们只有一个X染色体。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伴性遗传的概率计算方法。
首先,要了解伴性遗传的概率计算方法,我们需要知道相关的基因型和表型。
在伴性遗传中,通常有一个受影响的基因和一个正常的基因。
受影响的基因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而正常的基因则用小写字母表示。
例如,假设受影响的基因是X,正常的基因是x,则一个受影响的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Xx,而一个受影响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X。
在伴性遗传中,受影响的基因通常会导致一些特定的表型,例如色盲或血友病。
为了计算伴性遗传的概率,我们需要考虑父母的基因型,并使用遗传学的知识来推断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
在伴性遗传中,父母的基因型会影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
例如,如果一个受影响的雌性个体(Xx)与一个正常的雄性个体(XY)交配,他们的后代有一半的概率会受影响。
这是因为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所以她们可以携带一个受影响的基因和一个正常的基因,而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他们只能携带一个受影响的基因或一个正常的基因。
另一个计算伴性遗传概率的方法是使用遗传学的分枝图。
通过分析父母的基因型,我们可以列出所有可能的后代基因型和表型,并计算每种可能性的概率。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伴性遗传的概率分布。
总之,伴性遗传的概率计算涉及到父母的基因型和表型,以及遗传学的知识。
通过分析父母的基因型,我们可以推断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并计算出每种可能性的概率。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与概率计算伴性遗传是指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定位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或多个性状同时传递给后代的特殊现象。
与常染色体遗传不同,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在伴性遗传中,性染色体有显性或隐性等性状,这种现象引起了科学家对它的研究与探索。
一、伴性遗传规律伴性遗传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父系遗传由于伴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伴性遗传一般表现为父系遗传。
也就是说,当男性患上伴性遗传疾病时,其子女中通常会有女性患病,而男性患病的可能性很低。
2. 母子传递在伴性遗传中,母亲如果是携带者则会将伴性基因传递给他们的儿子。
这是因为母亲的性染色体中必定包含一个患有伴性遗传疾病的X染色体,而父亲会通过精子中的X或Y染色体来决定子女的性别。
3. 女性载体在伴性遗传中,女性往往是携带者而不是患者。
这是因为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所以即使其中一个携带有伴性遗传疾病的突变基因,另一个正常基因可以起到修复的作用,从而减轻或避免疾病的表现。
二、伴性遗传的概率计算伴性遗传的概率计算涉及到相关的遗传学知识和数理统计的应用。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计算出伴性遗传疾病在子代中的发生概率。
1. 子女性别的概率计算伴性遗传是与性别相关的遗传现象,所以首先需要计算子女性别的概率。
根据常规的遗传学原理,男性子女的出生概率为50%,女性子女的出生概率也为50%。
2. 子女患病的概率计算对于伴性遗传疾病,如果母亲是携带者,她的儿子患病的概率为50%,女儿患病的概率也为50%。
如果父亲是患病者,他的女儿患病的概率为50%,而儿子患病的概率为0%。
3. 患病子女的概率计算如果一个家庭已知父亲或母亲是患有伴性遗传疾病的携带者,可以通过概率计算来估计他们的子女是否会患病。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如果母亲是携带者,儿子患病的概率为50%,女儿患病的概率也为50%。
- 如果父亲是患病者,女儿患病的概率为50%,而儿子患病的概率为0%。
伴性遗传概率计算方法伴性遗传是指一种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通常在X染色体上发生。
由于X染色体只有一个,所以男性患者只需要母亲携带有异常基因,就会表现出疾病。
而女性患者则需要父母双方携带有异常基因才会表现出疾病。
因此,伴性遗传疾病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有其特殊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家系中患病成员的情况。
如果家系中有男性患者,他们的母亲必然是携带有异常基因的。
而如果家系中有女性患者,那么她们的父母双方都可能携带有异常基因。
这些信息对于伴性遗传概率的计算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伴性遗传疾病的致病基因。
不同的伴性遗传疾病可能由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因此在进行遗传概率计算时,需要准确了解患者的致病基因类型。
这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等方法来确定。
在进行遗传概率计算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母亲和父亲的基因携带情况。
对于男性患者,他们的母亲必然是携带有异常基因的。
而对于女性患者,她们的父母双方都可能携带有异常基因。
因此,在计算患病概率时,需要考虑到母亲和父亲的基因携带情况。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可以利用遗传学的知识和相关的数学模型来进行伴性遗传概率的计算。
通过分析患者家系中患病成员的情况,确定致病基因类型,考虑父母的基因携带情况,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患病的概率。
需要注意的是,伴性遗传概率的计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以及遗传学知识和数学模型的运用。
因此,在进行伴性遗传概率计算时,建议寻求专业遗传医生或遗传学家的帮助,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伴性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患者家系中的情况,明确致病基因类型,以及考虑父母的基因携带情况。
通过遗传学知识和数学模型的运用,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患病的概率。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寻求专业遗传医生或遗传学家的帮助,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伴性遗传计算口诀1.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伴性遗传指的是遗传物质(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以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基因的表达。
-在人类中,伴性遗传通常指的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
2.伴性遗传方案:-伴性遗传通常有两种方案,一种是X连锁遗传,另一种是Y连锁遗传。
-X连锁遗传是指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连锁区域上,受性别的影响。
-Y连锁遗传是指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仅在男性的染色体上出现。
3.伴性遗传的特点:-伴性遗传通常表现为一种或多种特定性别的个体携带的表型。
-伴性遗传通常在性别之间的传递不平等。
-伴性遗传通常在正常人群中女性携带率高于男性。
4.伴性遗传的传代规律:-X连锁遗传通常遵循杂合子表达规则,即男性表型为显性(X^AX^a),女性表型为隐性(X^AX^A、X^AX^a、X^aX^a)。
-Y连锁遗传通常遵循纯合子表达规则,即男性表型为纯合子(Y^AY^A),女性没有该基因。
5.伴性遗传计算的步骤:-首先,确定家系中每一代个体的性别和表型。
-然后,推测个体的基因型。
-最后,通过分析家系中的个体基因型,并结合统计学和概率学的知识,推断遗传方式。
6.伴性遗传计算的常见问题:-伴性遗传计算的常见问题包括预测个体的表型、基因型和遗传方式。
-在计算时,通常需要考虑到家族中的其他成员的基因型和表型。
-伴性遗传计算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连锁分析、受累表和连锁映射。
7.伴性遗传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伴性遗传计算时,需要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推测个体基因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家系中的其他成员的基因型和表型。
-在确定遗传方式时,需要通过统计学和概率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伴性遗传计算口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伴性遗传学知识,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掌握这些口诀,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推测个体的基因型和基因座的遗传方式。
同时,伴性遗传计算也需要结合统计学和概率学的知识,进行准确的计算和推断。
因此,我们在进行伴性遗传计算时,应当注意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综合考虑家系中的其他成员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推理。
伴性遗传概率计算方法伴性遗传是指一种特定的遗传方式,通常涉及到X染色体上的基因。
在这种遗传方式中,男性患者更容易受到影响,因为他们只有一个X染色体,而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因此通常可以通过一个正常的X染色体来弥补另一个受影响的X染色体。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讨论伴性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遗传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遗传知识。
在伴性遗传中,患病基因通常位于X染色体上,而不是Y染色体上。
因此,男性患者通常只有一个受影响的X染色体,而女性通常有一个正常的X染色体来弥补另一个受影响的X染色体。
这就导致了男性患者更容易受到伴性遗传疾病的影响。
在计算伴性遗传概率时,我们通常使用概率的方法来进行推断。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受影响的X染色体。
如果患者是男性,且其母亲是患者,那么他有50%的概率携带受影响的X染色体。
如果患者是女性,且其父亲是患者,那么她有50%的概率携带受影响的X染色体。
这是因为男性患者的所有女性后代都将患有受影响的X染色体,而女性患者的所有儿子都将患有受影响的X染色体。
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患者的子代。
如果患者是男性,他的所有女性后代都将患有受影响的X染色体,而他的所有儿子都将不受影响。
如果患者是女性,她的所有儿子都将患有受影响的X染色体,而她的所有女性后代都将是健康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突变率、复杂的家系结构等。
但总的来说,通过上述的概率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出患者及其后代受到伴性遗传疾病影响的概率。
综上所述,伴性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涉及到患者及其后代患病的可能性,通过一些基本的遗传知识和概率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出这一遗传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更多的因素,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初步推断出患者及其后代受到伴性遗传疾病影响的概率。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伴性遗传概率计算方法伴性遗传是指一种由于某一特定基因位点上的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它通常发生在X染色体上。
由于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因此一旦患有该基因突变,就会表现出相应的遗传病。
而女性则有两个X染色体,通常来说,如果一个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是致病的,另一个X染色体上的正常基因可以弥补其作用,因此女性患病的几率相对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计算伴性遗传的概率,以便更好地了解遗传病的传播规律和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家系中的遗传信息。
通过家系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家庭成员患有遗传病,以及他们的性别和家族关系。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患病个体的基因型。
根据患病个体的性别和家族遗传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患病个体的基因型,进而计算出伴性遗传的概率。
在计算伴性遗传概率时,我们需要考虑到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
通常来说,我们可以使用遗传学的知识,结合家系调查和基因型推断,来计算伴性遗传的概率。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患病个体的性别、家族遗传信息和基因型,以及正常个体和携带突变基因的个体之间的遗传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伴性遗传概率计算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家系调查、基因型推断和遗传规律,以便更准确地计算出伴性遗传的概率。
通过计算伴性遗传的概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遗传病的传播规律和风险,为家庭成员提供更好的遗传咨询和健康管理建议。
总之,伴性遗传概率计算方法是一项重要的遗传学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伴性遗传病的传播规律和风险。
通过家系调查、基因型推断和遗传规律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伴性遗传的概率,为家庭成员提供更好的遗传咨询和健康管理建议。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伴性遗传解题方法一、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子)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女)正非伴性。
注:X隐:女病父子必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所有儿子都患病)X显:男病母女必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所有女儿都患病)二、解题步骤:1.确定显隐性2.确定基因位置(常染色体/性染色体)3.写出有关个体的基因型4.计算有关概率分析: 1.确定显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看女病)2.确定基因位置(常染色体/性染色体):A. 生女患病:一定不是伴Y,可能是伴X或者常染色体女病父亲正常:不能为伴X结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确定显隐性:B. 2.确定基因位置(常染色体/性染色体):结论:三、不能判断的类型:解题方法一:(1)若系谱中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各占1/2,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2)若存在明显的男女患者差异,则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上得基因控制的,分两种: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很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b.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很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例1:1.根据Ⅰ—3和Ⅰ—4以及Ⅱ—8无中生有为隐性2.有女患病,一定不是伴Y,可能是伴X或常染3.女病父病,且男患多于女患,判断最有可能为伴性遗传结论:最有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解题方法二:无法确定显隐性时,用假设法:(先假设伴Y ,然后伴X ,最后看常染色体)例2:1.不能用口诀来判断显隐性2.假设:a.有女患病,一定不是伴Yb.Ⅰ—1女患者的儿子Ⅱ—5正常,一定不是伴X 隐性c.可以是伴X 显性,常显,常隐d.Ⅱ—6男患者的母亲和所有女儿都患病,而儿子全部正常,符合伴X 显性遗传规律结论:最有可能为伴X 显性遗传练 习1.判断遗传方式:A. B. C. D. E.2.右图示调查到的某家族慢性肾炎遗传图谱,请分析,此病极可能属于 (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D .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 3.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 或a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病(2)Ⅰ—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第二章第3节 伴性遗传之策略 4.20
计算题中判断何种遗传 “三部曲” 1. 判断是否为伴Y 染色体遗传
注解:由于伴Y 较为特殊简单,题目一般不会直接问。
特征如若系谱图里面代代患病的都是男性,则为此病。
2、判断 显、隐性 方法:无中生有
解读:亲本中没有的性状子代中新出现,则为隐性
3、判断基因的位置 解读:哪条染色体上?
方法:
常 隐性
伴X 染色体
常
显性 伴X 染色体
机械反复记忆!但有规律!如下图!
正常为隐性
常隐性
伴X
常显性
伴
X染色体
解读:所以只要记住常隐的父正女病就好了。
伴性遗传概率计算【解题攻略】:1.判断该性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2•判断亲本的基因型 3.计算子代的概率注:一种性状(遗传病)的考查比较简单,按基因分离定律进行计算即可;涉及到两种 性状(遗传病)的考查,一般采用独立分析法,即先一种性状一种性状地分析,然后再把两 种性状的情况组合起来,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算法相似,只不过要注意到伴性遗传的情况。
该病是显性遗传病,n — 4是杂合子川一 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川一 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5^ 6ITI1. A. B. C. D.2.□止常男性o正常女性•患病女性A. B. C. D. 3.该遗传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川8和n 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2/3 川10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是I 1由传来的 川8和川9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 1/4一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控制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色盲、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儿子,为有耳垂、 率多大A. 3/8 B . 3/16C . 3/324.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表兄妹婚配,D . 3/64 生了一个既有白化病,结婚后生了一个色觉正常但患白化病的概(基因a )又有色盲(基因b )两病的几率分别是 的小孩。
这位表兄的基因型,已生小孩的性别和再生一个小孩患AaX B Y 、男孩、1/16 Aa^Y 、男孩、1/16-4无致病基因。
有关分析正确的A. AaX B Y 、男孩、1/4C. AAXY 、女孩、1/16D5.下图是患甲、乙病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且已知n 是(多选)B. 专项训练F图□止塔另止常女A. 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B. n -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c.n -2有一种基因型,川-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D.若川-4与川-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OrB©-r-n1 I23 4in o 自 A i 6t 234 S□ o 疋家!立 昌e 甲玳男、立 M已屈男、女e苗*皆世男.女A. 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C. I -1与川-1的基因型相同D.如果川-2与川-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7/166.如图是具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色nO 伍常立性□止常男性 甲桶女性 印心男性 患两种構女性场勿snnlA. 甲病是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如果川8是女孩,则其可能有2种基因型D.川io 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2/37.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
伴性遗传中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有关计算伴性遗传是指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方式。
母亲的性染色体为XX,而父亲的性染色体为XY。
在一些基因上,Y染色体上只有一个等位基因,所以无法表现性连锁遗传。
该基因处于X染色体上,因此对于这种基因的传递,只有母亲(XX)才是携带者,并且通过XX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同时其父系后代没有这种基因,即使父亲是携带者。
因此,对于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频率: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基因频率计算方式是相同的。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些基因座位上其中一等位基因的频率。
例如,假设在伴性遗传基因座上,正常等位基因X(无伴性遗传基因)的频率为p,突变等位基因X'(携带伴性遗传基因)的频率为q,则p+q=12. 基因型频率:伴性遗传的基因型频率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基因型频率计算方式也是相同的。
基因型频率是指在一些基因座位上其中一基因型的频率。
例如,假设在伴性遗传基因座上,正常基因型XX(无伴性遗传基因)的频率为p^2,携带伴性遗传基因的基因型X'X(异型)的频率为2pq,患有伴性遗传病的基因型X'X'(纯合突变型)的频率为q^2,则p^2 + 2pq + q^2 = 13. X连锁基因的性别特异性:因为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需要考虑性别的特异性。
例如,在计算携带伴性遗传基因的频率时,只有女性才是携带者,而男性不会携带该基因。
因此,携带伴性遗传基因的频率为2pq(女性的频率),而男性的频率为0。
综上所述,伴性遗传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与常染色体遗传的计算方式相同,但需要考虑性别特异性。
这些计算对于研究伴性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患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诊断和治疗有指导作用。
高考总复习11 伴性遗传【考纲要求】1.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及特点2.重点掌握伴性遗传的类型及每种类型的特点3.掌握关于伴性遗传的一些计算(难点)【考点梳理】要点一、伴性遗传的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跟性别有关,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要点诠释:(1)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不论是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都携带着相应的基因,因为性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可决定生物的性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往往和性别相关联,表现出和常染色体上基因不同的传递特点。
(2)性别决定方式有XY型和ZW型两种。
XY型较常见,雄性个体性染色体为异型的XY,雌性个体的则为同型的XX,ZW型恰恰相反,雄性个体性染色体为同型的ZZ,而雌性个体的为异型的ZW。
(3)写基因型时需注意基因在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时的书写规范。
如果基因型中同时有性染色体基因和常染色体基因,要将常染色体上的有关基因写在性染色体上有关基因的前面,写性染色体上基因时还需把性染色体也表示出来。
例:BbXAXa、AaXBY、AaXBXB。
要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1.伴性遗传的类型高中阶段所接触的伴性遗传类型一般有三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
要点诠释:(1)人类遗传病中有些即为伴性遗传,需记住几种常见的人类伴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Y染色体遗传病:外耳道多毛症(2)性染色体X、Y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它们形态大小有区别,这一点与常染色体不同。
X与Y染色体上存在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下图),以上所述三种类型,其控制基因均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还有一种类型,其控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
对于这种伴性遗传,雄性个体基因型的书写形式与伴X染色体遗传不同,例:XAYa。
(Ⅱ为同源区,Ⅰ、Ⅲ为非同源区)2.伴性遗传的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一般表现为隔代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他的母亲且只能传递给他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