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谚语歇后语相关练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4
小学语文中的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相关练习一、补充歇后语或谚语1、包公断案—— ___________________2、孔夫子搬家—— _______________3、君子一言, ________________4 .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把下列各句补充完整1、一年之计在于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载树,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全靠肥当家。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霞行千里。
5、___________________,不进则退。
6、___________________,枕着馒头睡。
7、读书百遍,___________——________. 8、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多练。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思。
12、逆水行舟,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
14、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运动不健康。
15、___________________,节节高。
16、__________________,七上八下。
17、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居上。
18、___________________,摸不着头脑。
19、外甥大灯笼——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_____。
21、周瑜打黄盖——_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愿者上钩。
三、写出句子的后半部分(1) 早霞不出门,_________ 2)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3)前人栽书,__________(4)学习如逆水行舟,__________(5)一年之计在于春,_________(6)冬天麦盖三层被,_________(7)庄稼一枝花,__________8、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1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12)虚心使人进步,__________(13)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14)少壮不努力,_________(15)读书破万卷,_________(16)熟读唐诗三百首,_________(17)拳不离手,____________(18)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19)吃了人家的嘴软,_________(22)十五个吊桶打水,________(23)丈二和尚,____________(24)姜太公钓鱼,__________(25)老鼠过街,____________(26)聋子的耳朵,____________(27)饭锅上的茄子,_________ (28)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29)茶壶里煮饺子,_________ (30)外甥打灯笼,____________(31)竹篮子打水,_________ (32)麻绳拴豆腐,____________(33)坐在飞机上吹喇叭,_______ (34)高射炮打蚊子,___________(35)手电筒的光,__________ (36)黄鼠狼给鸡拜年,__________四、把下面的谚语.歇后语填完整1、病从___。
歇后语谚语一、补充歇后语或谚语1、包公断案——铁面无私2、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3、君子一言,_驷马难追(快马一鞭)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二、把下列各句补充完整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前人载树,___后人乘凉。
3、_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4、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5、__逆水行舟_,不进则退。
6、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7、读书百遍,_其义自见。
8、三人行,_必有我师。
9、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1、芝麻开花,节节高。
12、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3、切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14、_丈二和尚___,摸不着头脑。
1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16、小葱拌豆腐——_一清二白_17、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8、___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19、雪里江山美,花间岁月新。
20、七八个星天外_,两三点雨山前。
21、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
22、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多思。
23、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三、写出句子的后半部分(1) 朝霞不出门,_晚霞行千里__。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4)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6)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7)庄稼一枝花,_全靠肥当家(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9)大拇指掏耳朵,__给人观光_(10) 棉花店失火,免弹(谈)。
(1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2)虚心使人进步,_骄傲使人落后。
(1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5)读书破万卷,__下笔如有神_。
(1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17)拳不离手,__曲不离口。
(18)良药苦口利于病,_忠言逆耳利于行。
(19)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
(20)十五个吊桶打水,_七上八下。
歇后语:1)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节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上八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居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摸不着头脑。
5)外甥大灯笼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黄鼠狼给鸡拜年,___________。
8)聋子的耳朵,_____________。
9)坐在飞机上吹喇叭,__________。
10)麻绳拴豆腐,,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愿者上钩。
12)十五个吊桶打水,___________。
13)丈二和尚,______________。
14)姜太公钓鱼,_____________。
15)老鼠过街,______________。
16)砌墙的砖头,_____________。
17)饭锅上的茄子,____________。
19)茶壶里煮饺子,____________。
20)外甥打灯笼,_____________。
21)竹篮打水,______________。
22)草船借箭,。
23)张飞穿针,。
24),不脸红。
25)周瑜打黄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诸葛亮的锦囊,。
27)三个臭皮匠,。
28)诸葛亮吊孝,。
29)看三国掉泪,。
30)刘备的江山,。
谚语:1)冬天麦盖三层被,__________。
4)朝霞不出门,____________。
5)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
6)虚心使人进步,____________。
7)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___。
8)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
9)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
10)熟读唐诗三百首,___________。
11)拳不离手,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熟语谚语俗语名言等试题答案及解析1.补充完整歇后语。
(4分)(1),黄雀在后。
(2),焉知非福。
(3),志在千里。
(4),渔翁得利。
【解析】略2.按要求完成下题(10分)写一句关于天气的谚语:。
黄山归来不看岳,。
虾儿虽小,。
(缅甸)妈妈对我说:“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绝不能。
”(写一句歇后语)有时候,我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比旁人清楚,也启示我们要全面的看待事物。
宋代诗人写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就是这个意思。
春在,燕子上,梦想着……啊,一个新的年代,驾着,到我们的身旁……【解析】略3.关于万里长城的谚语、俗语、歇后语、传说很多,你能举一个例子吗?(2分)【答案】谚语、俗语、歇后语:(1)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秦始皇修长城——功过后人评。
传说:孟姜女哭长城【解析】略4.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4分)(1)尺有所短,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莫以恶小而为之。
(3)业精于勤,___________________;行成于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志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寸有所长(2)莫以善小而不为(3)荒于嬉毁于随(4)事竟成【解析】略5.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8分)(1)有志者。
(2),慌于嬉;,毁于随。
(3)莫以,莫以。
(4)尺有所短,。
(5)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解析】略6.我会填。
(7)(1)有志者,。
(2)莫以善小,莫以恶小。
(3)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4)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答案】(1)事竟成(2)而不为而为之(3)荒于嬉毁于随(4)一日难再晨岁月不待人【解析】略7.少年周恩来立下了“____________”的远大志向,令人佩服。
关于这样的立志名言,你肯定也搜集了一些,请你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写下来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志者事竟成【解析】略8.歇后语谐音我知道。
专项训练六积累与运用(1)谚语俗语歇后语对联观棋不语真君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满招损,谦受益。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言必行,行必果。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吃一堑,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考点俗语歇后语谚语对联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内容包含广阔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俗语、谚语、歇后语练习1.把下列谚语补充完整(1)一不做,(2)一日为师,(3)在家千日好,(4)行不更名,(5)行家看门道,(6),豆腐心。
(7),曲不离口。
(8),日久见人心。
(9),其义自见。
(10),可以攻玉。
2.补充歇后语(1)一只筷子吃藕——(2)大路上的电线杆——(3)狗咬吕洞宾——(4)上鞋不用锥子——(5)天桥把式——(6)窗户口吹喇叭——(7)——一个愿打一个愿挨(8)——满载而归(9)——化险为夷(10)——铁面无私3.把左右两边的对联用线连起来山河增秀色青山笼彩霞碧水流新韵大地浴春晖民富九州乐花间岁月新天寒梅骨傲东风送和煦春雨洗尘埃国强五月高雪里江山美风暖草心香4.把下列歇后语的序号恰当地填在句中A航空公司开业——有机可乘B汉高祖斩白蛇——一刀两断C举重比赛——斤斤计较D就是老翁学武术——心有余而力不足(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学会大度,而不应该像(),这样烦恼才会少一点,快乐就会多一点。
(2)看到他那么困难,我很想帮他一把,可我也是()啊!(3)小王和小林是多年的好友,当小王得知小林有吸毒的恶习时,屡次说服教育她都不改,小王只好与他()。
(4)班主任今天请假,顽皮的小明可高兴了,认为(),偷偷地溜出了教室,没想到班主任却站在门口。
5.为下联选横批风流人物数当代,大好春光看今朝。
()A日新月异B普天同庆C人杰地灵6.对对联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
下联是:,量力而行。
7.下列对联源于商场出售的货物,写出名称。
(1)配之如意形悬日月,用之则明洞察乾坤。
货物(2)右军五字抬身价,诸葛三军仗指挥。
货物8.下列对联写的是河南哪处名胜?(1)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中磬悠。
()(2)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3)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气周瑜,摒司马,擒孟获,千古流传。
()9.填入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人物名。
()借荆州——有借无还()误入白虎堂——单刀直入()用兵——神出鬼没()念佛——一本正经()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七十二变——神通广大()招亲——凡心难丢10从下列字中找出合适的字组成下联备选:心理事益更莫无为做身神上联:有关家国书赏读下联:。
专项训练六积累与运用(1)谚语俗语歇后语对联观棋不语真君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满招损,谦受益。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言必行,行必果。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吃一堑,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考点俗语歇后语谚语对联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内容包含广阔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组歇后语是正确的?A. 破釜沉舟——有勇无谋B.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C. 对牛弹琴——无的放矢D. 鹏程万里——遥不可及2. 下列哪组谚语是正确的?A. 钢铁直,树皮斜。
B. 雨后春笋,一天一个样。
C. 空中楼阁,虚无缥缈。
D.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3. 下列哪组歇后语与“骑虎难下”意思相近?A. 走马观花B. 破釜沉舟C. 鹏程万里D. 瞎子点灯4. 下列哪组谚语与“熟能生巧”意思相近?A. 熟能生巧B. 知难而进C. 一鼓作气D. 一箭双雕5. 下列哪组歇后语与“掩耳盗铃”意思相近?A. 破釜沉舟B. 画蛇添足C. 对牛弹琴D. 指鹿为马6. 下列哪组谚语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相近?A. 各有千秋B. 相互借鉴C. 互为补充D. 相得益彰7. 下列哪组歇后语与“杯水车薪”意思相近?A. 雪中送炭B. 画蛇添足C. 螳臂当车D. 破釜沉舟8. 下列哪组谚语与“饮水思源”意思相近?A. 勤能补拙B. 知恩图报C. 画龙点睛D. 持之以恒9. 下列哪组歇后语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A. 对牛弹琴B. 画蛇添足C. 鹏程万里D. 破釜沉舟10. 下列哪组谚语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相近?A. 各有千秋B. 相互借鉴C. 互为补充D. 相得益彰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歇后语“______,______”用来形容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12. 谚语“______,______”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因为一点小成就就沾沾自喜。
13. 歇后语“______,______”用来形容学习态度要认真,不能半途而废。
14. 谚语“______,______”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规律。
15. 歇后语“______,______”用来形容人聪明,才智过人。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歇后语“买椟还珠”是指买了椟(盒子)又还珠(珍珠),比喻做了赔本的买卖。
练案68 正确使用熟语(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一、专项训练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是一则为人熟知的民间俗语。
健走由于不受年龄、性别、体力等限制,又因其简便易行,适合各类人群,颇受大众青睐。
但是,如果健走的方式不够科学,很可能会①,甚至对身体造成损害。
我们不建议不分场合、时间和人群的健走。
健走前,要选择舒适的软底运动鞋或专业健走鞋,穿着易干或吸汗的衣物,携带必备药物和饮用水等。
场地应选在树荫下或平路上,还要提前做好热身。
健走过程中,要注意强度和幅度, ②。
健走结束后大约20分钟要及时放松,这有利于促进肌肉和身体的恢复,缓解肌肉酸痛。
正常人每天健走10000步左右,步数分配大致为早上3000步、上午至下午3000步、晚上4000步,具体分配要③,健走过程中需要略微快速,达到微微出汗的效果即可。
健走时需控制心率,一般中老年人的适宜心率大致为每分钟100次,40岁上下的中青年的适宜心率大致为每分钟120至130次。
①②③2.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注意字数要求。
(6分)西方有句谚语:上天给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①(30个字以内)中国也有一句谚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人要发展自己,提升自己,追求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追求卓越),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实现自己事业的辉煌。
这两句谚语的区别在于:②(30个字以内)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关于喝水与减肥,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喝热水能提高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理由是喝热水后体温会上升,新陈代谢也就随之提高,就像人生病发烧时代谢会提高一样。
实际上,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不管喝多少热水,人体总是恒温的,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更是①,自然也就谈不上减肥。
不过②的是,有一项人体实验的结果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
实验将一群健康的成年人分为三组,分别给他们喝常温蒸馏水、常温生理食盐水和3℃的冰水。
专项训练六积累与运用(1)谚语俗语歇后语对联观棋不语真君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满招损,谦受益。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言必行,行必果。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吃一堑,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考点俗语歇后语谚语对联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内容包含广阔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小学语文中的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相关练习一、补充歇后语或谚语1、包公断案—— ___________________2、孔夫子搬家—— _______________3、君子一言, ________________4 .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把下列各句补充完整1、一年之计在于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载树,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全靠肥当家。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霞行千里。
5、___________________,不进则退。
6、___________________,枕着馒头睡。
7、读书百遍,___________——________. 8、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多练。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思。
12、逆水行舟,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
14、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运动不健康。
15、___________________,节节高。
16、__________________,七上八下。
17、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居上。
18、___________________,摸不着头脑。
19、外甥大灯笼——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_____。
21、周瑜打黄盖——_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愿者上钩。
三、写出句子的后半部分(1) 早霞不出门,_________ 2)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3)前人栽书,__________(4)学习如逆水行舟,__________(5)一年之计在于春,_________(6)冬天麦盖三层被,_________(7)庄稼一枝花,__________8、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1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12)虚心使人进步,__________(13)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14)少壮不努力,_________(15)读书破万卷,_________(16)熟读唐诗三百首,_________(17)拳不离手,____________(18)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19)吃了人家的嘴软,_________(22)十五个吊桶打水,________(23)丈二和尚,____________(24)姜太公钓鱼,__________(25)老鼠过街,____________(26)聋子的耳朵,____________(27)饭锅上的茄子,_________ (28)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29)茶壶里煮饺子,_________ (30)外甥打灯笼,____________(31)竹篮子打水,_________ (32)麻绳拴豆腐,____________(33)坐在飞机上吹喇叭,_______ (34)高射炮打蚊子,___________(35)手电筒的光,__________ (36)黄鼠狼给鸡拜年,__________四、把下面的谚语.歇后语填完整1、病从___。
专项训练六积累与运用(1)谚语俗语歇后语对联观棋不语真君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满招损,谦受益。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言必行,行必果。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吃一堑,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考点俗语歇后语谚语对联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内容包含广阔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对联、俗语和歇后语专题练1.找出下面歇后语的后半句,照样子,将数字与字母对应起来,写在横线上。
①门缝里看人①一口吃个麻花①芝麻开花①飞机上放鞭炮①小葱拌豆腐①姜太公钓鱼①外甥打灯笼①十五个吊桶打水①老虎挂念珠①擀面杖吹火⑪老牛追兔子⑫飞娥扑火A.一窍不通B.有劲使不上C.自取灭亡D.假慈悲E.把人看扁了F.空想(响)G.节节高H.七上八下I.一清(青)二白J.愿者上钩K.照旧(舅)L.干脆①-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积月累。
(1)说到读书的重要性,早在汉代,刘向就说过“书犹药也,________。
”(2)看到许明远背书的速度极慢,老师就耐心地对他说“读书有三到,________。
这样做才能提高背诵速度。
”(3)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多读课外书,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________,下笔如有神。
”(4)远离故乡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古代诗人袁枚写道“________,年年相见在他乡。
”刘著写道“________,人在天涯鬓已斑。
”(5)我们上科学课做实验时,老师总是强调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他常说“欲要看究竟,________。
”(6)________,梅花香自苦寒来。
3.把下列谚语补充完整。
(1)蜻蜓飞得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往高处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远亲不如近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名言或警句。
(1)看到好朋友考试得满分后骄傲的样子,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在即,面对伤心不已的好朋友,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哥哥的一番劝告让我茅塞顿开,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歇后语、谚语、俗语等练习 一、补充歇后语或谚语 1、包公断案—— _________ 3、君子一言, 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各句补充完整 1、一年之计在于春,_________。 2、前人载树,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全靠肥当家。 4、_____________,晚霞行千里。 5、___________________,不进则退。 6、___________________,枕着馒头睡。 7、读书百遍,___________——________. 8、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多练。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思。 12、逆水行舟,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 14、______________,人不运动不健康。 15、_____________,节节高。 16、___________,七上八下。 17、____________,后来居上。 三、写出句子的后半部分 (1) 早霞不出门,______ 2)路遥知马力,_________(3)前人栽书,_____ (4)学习如逆水行舟,______ (5)一年之计在于春,_____(6)冬天麦盖三层被,____ (7)庄稼一枝花,_____ 8、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 (1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 (12)虚心使人进步,_____
(13)三个臭皮匠,______ (14)少壮不努力,________ (15)读书破万卷,______ (16)熟读唐诗三百首,______ (17)拳不离手,_______ (18)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22)十五个吊桶打水,________ 四、把下面的谚语.歇后语填完整 1、病从___。 2、铁不锻炼不成钢,________。 3、有理不在___。 4、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5、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 6、虚心_____,骄傲_____。 7、冬天麦盖____,来年________。 8、有志不在___ 9、老虎挂念珠--______ 10、_____--得过且过 11、擀面杖吹火--______ 12、____--多管闲事 13、_____--各显神通 五、句子荟萃 2、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