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绪论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36
第一讲绪论一、介绍1.《环境工程学》课程的性质《环境工程学》是高等院校环境类各有关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
2.课程特点:1)简明、概括地反映化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2)用工程技术的观点分析、认识环境中的污染问题,起环境与工程技术间的桥梁作用;3)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需要;4)体现了现代环境科学的成就与社会文明进步;5)环境工程学是一门边沿的、综合的、实用的和开发性强的科学。
3.《环境工程学》课程的任务1)掌握环境污染物净化的基本理论、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涉及工程设计方便的基本技能。
2)了解化学、物理化学、生物、自控和信息等其他高新技术在环境工程技术上的应用,能运用环境的观点来理解相关学科中涉及环境的有关问题。
3)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途径。
4.《环境工程学》课程的学习内容1)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篇)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篇)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及其它污染防治技术(第三篇)4.《环境工程学》课程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作笔记·做复习,课外自学·做实验(单独一门课程)实验预习及报告5.参考书二、关于环境科学1.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1)环境的概念环境(Environment):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外部世界(Everything thataffects an organism during its lifetime)。
这里的生物当然包括人类,且主要指的是人类。
因此,按照人类中心说(Anthropocentric)的伦理,环境可以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既包括天然的自然因素,也包括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如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的变化原始社会,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2/3,而今,还不到1/3。
第一讲绪论一、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面、地下和空间各物体的空间形态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具体地说是研究点与点之间相对位置的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
因此,测量学研究的对象是:点的空间位置。
主要任务:1、测图采集信息--------信息处理--------制作载体(测)(算)(绘)2、标定读图-------------信息处理------------显示测量学和其他科学一样都是随着人们生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由于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各学科间的渗透,测量学所涉及的内容及应用范围愈来愈广,形成了相互独立的学科。
主要包括大地测量学、地形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制图学。
二、矿山测量的任务和作用矿山测量是以矿山建设和生产为研究对象,用测量、计算和绘图为手段研究和处理采矿过程中由矿体到围岩,从井下到地面,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工作空间的各种几何问题,确保矿山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生产和矿区生态环境的治理。
1、任务:(1).精确建立井上、井下测量控制系统;(2).及时而准确地测绘各种矿图;(3).正确标定井上下各工程位置;(4).研究地表与岩层移动规律。
2、作用(1)服务(2)先锋(3)眼睛在矿山开发过程中,矿山测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地质勘探阶段、在建井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日常性测量工作,不仅要准确标定工程位置,还要及时填绘各种矿图,为矿井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了解生产、指挥生产、制定生产计划,编制远景规划提供准确的资料;通过对地表与岩层移动的观测,为“三下”采煤、留设保护煤柱、矿压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还要为造地复田、环境治理提供服务。
矿山测量工作贯穿于矿山建设、矿井生产的整个过程。
测量工作者不仅是矿业开发中的先锋和尖兵,而且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测量工作在保证均衡生产、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矿山测量学又被誉为“矿山的眼睛”。
这是测绘工作者的光荣。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案第1讲绪论内容提要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学科性质一、研究对象:人——科学技术——自然界二、基本内容: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三、学科性质:哲学门类,交叉科学性质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背景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第三节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学科性质一、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这个名称来自恩格斯的一本著作(手稿)——《自然辩证法》(Dialectik der Natur),其本意为“自然界的辩证法”,即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辩证发展的一般规律。
研究对象:人—科学技术—自然界二、基本内容:“两观一论”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相对应,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基本内容也分为三个主要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以一定的经验、知识为依据,经哲学抽象而形成的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对自然界的物质存在方式、演化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方面作出既唯物又辩证的说明。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唯物辩证法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必须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中加以阐发。
自然观的发展,既受到一定时期的文化背景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同时也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自然观的丰富和深化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材料,为自然观的新范畴、新观点的提出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就是对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技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对各门科学技术的一般研究方法作出理论上的概括而形成的。
它主要研究科学认识的来源和发展规律,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科学理论建立的过程和方法,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方法论以及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