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 公开课
- 格式:pptx
- 大小:867.78 KB
- 文档页数:28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写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他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本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分析简单的文章内容。
但是,对于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崇高品质和高尚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基本内容,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2.难点: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以及对于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义,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的相关资料,教学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闻一多先生吗?他有哪些事迹让我们铭记?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并对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
七年级(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公开课教案(六篇)(教学目标)1、累积掌握双音节词和成语的读音与用法。
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整体掌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精巧严谨的结构,过渡语段的作用。
理解艰深语句的作用,赏析文章的言语美。
3、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的高尚的人格,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精神实质。
学习文章选材、组材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表达中的描写的运用和作用。
关键词语。
(教学方法)1、文献法:课前教师指导同学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交流。
2、听读、朗读读法。
教师引导同学反复朗读,借声请并茂来表情达意,领悟文意,感受美。
4、分组商量探究法。
5、延伸拓展法。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
磁带。
〔朗诵磁带、七子之歌磁带〕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第—课时一、导入新课课前提示1、这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分,言语精警。
无妨引导同学反复诵读本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并体会言语的优美和抒情性。
教师可以用范读,或者放录音、录像等,激发同学的感情,调动同学诵读本文的积极性。
2、本文围绕中心选择资料和剪裁资料的方法,表达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顾,都值得同学学习。
尤其要注意引导同学从课文中累积言语,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言语的能力。
3、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背景资料,无妨引导同学从图书馆或从网上自主查阅,并加以整理后,在班上交流,以协助同学更好地掌握课文。
4、课文中有些文言词不好理解,建议引导同学利用工具书自主解决,教师不必越俎代庖。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同学可跟唱,创造情境。
〔同学熟悉此歌,由此可猜到作者,教师也可随机提问。
〕这首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
他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一位为人所敬的民主战士,他敢烁赶为,言行一致。
现在我们学习臧克家写的一篇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理解他的精神品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公开课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公开课教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在品读中,初步体会诗坛巨匠的生动语言,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3、学习闻一多澎湃的爱国激情,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一、导入师:同学们,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影片。
(教师播放,学生观看影片片段)师:同学们,知道是谁发表了这次动人心,鼓壮志的演讲吗?生:闻一多!师:对!闻一多——一个面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的民主斗士!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关于他的一篇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二、检查预习1、认识作者臧克家作者是谁呢?(臧克家)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他。
生:现代著名诗人,山东省诸城人。
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
其中以《老马》和《有的人》最为有名。
臧克家,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
(此处教师可给与适当的提示及补充。
)师:老师对作者也做了一些整理,大家看大屏幕,用黄色标注的内容是需要同学们重点识记的。
我们一起来记一记。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师:认识了作者,老师再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把握情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些生字的读音你都能读准了吗?(生读)师:看来同学们预习的不错!三、目标导航:师:了解了作者,扫除了字音障碍,对于本课我们还需要把握什么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位同学你来读一读。
(师指定坐在最前排的一位同学读。
)四、初读课文,走近闻一多师:目标已明确,就让目标引领着我们走近闻一多,认识闻一多,看看他究竟说和做在他的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完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大屏幕显示:朗读课文,明确闻一多是如何处理“说”和“做”的关系的?作者是如何对他评价的?)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闻一多是如何处理“说”和“做”的关系的?生:作为学者,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分析其言行表现背后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B理解)2. 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C分析)3. 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C分析)教学重点1. 把握文章关键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精致凝练的语言特点。
2. 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闻一多先生由学者到革命者的转化,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课前预习:课前搜集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经历【背景知识】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标志着他在新诗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
从武汉大学开始,闻一多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他从唐诗开始,继而上溯,由汉魏六朝诗到《楚辞》、《诗经》,由《庄子》而《周易》,由古代神话而史前文学,同时对古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也下了惊人的功夫,涉猎之广,研究之深,成果之丰,郭沫若叹为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闻一多随校迁往昆明,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后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抛弃文化救亡的幻想,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
1943年,他开始得到中共昆明地下党和民主同盟的帮助,他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1944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臧克家和闻一多;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
(重点)2、体会文章夹叙夹议、富于感情的语言。
(难点)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个高尚的人。
(重点)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闻一多相关视频,了解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是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诗人:第一部诗集《红烛》(1923);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5)第二部诗集《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
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
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主战士: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
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二、作者简介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山东省诸城人。
以一篇《老马》成名,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出版的诗集有《淮上吟》《烙印》《春风集》《欢呼集》和长诗《李大钊》等。
预习检测出示课后重点词语,学生齐读,认字记音出示重点词语解释,学生齐读,并做标记整体感知(一)听朗读,思考: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第一部分(1---7):叙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
第二部分(8--20):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言行一致的特点。
“……——作为学者的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结合全文,说一说这两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明确】这两段为过渡段,承上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