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学习(斯科特·杨所著)精华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7.37 KB
- 文档页数:1
《如何高效学习》读书笔记(纯干货)该书是一位加拿大学习达人斯科特.扬的著作。
此人小小年纪,却自创了一套学习理论和方法。
他自己号称每周读一本书、每周写7000字文章、同时还不耽误大学课程以及运动、社交、游戏、旅游等种种对生活的享受。
他曾经10天拿下线性代数,12个月内自学完成麻省理工学院4年计算机本科共33门课程……本人读了他的书,感觉还是颇有收获的。
他的理论和方法的确很有启发意义,特别对我现在时间少但想学的东西多的情况很有针对性,教了我整体性学习的理念和许多高效率学习的实用技术。
因此我认认真真地做了读书笔记。
不敢自专,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希望能使更多的人受到启发:)(本来还画了一张该书的思维导图,但画得太难看,就不献丑了)第一部分整体性学习的基本感念该书提出了一个“整体性学习”的概念。
所谓“整体性学习”就是“在于创造信息的网络,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互关联,那些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使你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从而轻松地驾驭知识。
” “学习就像编织一张大网,你创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越多,你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也就是说,“整体性学习”不是把知识分割为一个个不相联系、需要单独机械记忆的知识点,而是把各个知识点看成相互联系的大网,通过建立、把握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知识的结构,而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
1.1“整体性学习”的三大概念:结构、模型、高速公路。
关于结构:结构就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知识。
假如你打算学习C++语言编程,你可能已经有了C++语言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包含你所知道的所有C++语言知识,是有关C++语言各种知识及其联系的总和。
结构就好像你思想中的一座城市,在城市中有很多建筑物,建筑物之间有道路相连,有些建筑高大而且重要,与城市中的其他建筑有上百条路相连,而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建筑,则只有少数泥泞的小道与外界相通。
越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顺畅,建筑就越是宏伟、壮丽、簇新,城市也就越是发达。
10张思维导图带你快速读懂《如何高效学习》!思维导图108篇原创内容公众号今天要介绍一个用5G速度学习的人,超级学霸Scott Young。
他在 12 个月内通过自学完成了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的所有 33 门课程。
按照他的日程安排,完成一门课程只需要大约1.5周的时间。
他将自己多年的学习方法整理成一本名为《如何有效学习》的书。
什么是“整体学习”?与我们过去的机械记忆不同,整体学习是通过建立知识联系来调动大脑中的多个神经元来整合信息。
为此,能够多渠道、多角度切入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方法。
一、整体学习的基础(一)三个概念结构是一系列密切相关的知识。
学习新知识,主动与过去的知识建立联系。
这是校长经常使用的方法。
该模型是一个简化的结构,主要目的是压缩信息。
比如我们常说的数学模型和管理模型就是其中之一。
公路是连接结构和结构的纽带。
这并不常见。
其实就是建立跨学科的联系,就像在不同城市之间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为什么整体学习更好?因为所有的知识都不是零散的,所以第二个知识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2) 学习序列整体学习有6个步骤:1.获取接收信息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接受的速度和程度。
我们经常面临的问题是接受速度比较慢,需要反复阅读。
比如讲完课不记得老师,看完书就忘记了。
原因:01 不良的学习习惯,总是心不在焉,或无法把握学习的重点。
02 没有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记的太多没时间思考,或记的太少,无法传达课程内容。
2. 理解顾名思义,就是理解信息的含义。
如果你明白有问题,你可以尝试拆分问题。
或者查资料,问老师方法,深入了解。
3. 扩展从这一步真的我们开始整体学习,从零散的知识点开始,到结构,再到高速公路。
您可以扩展知识并连接原始知识。
也可以加深原有知识点,学习背景资料或演绎过程。
4. 纠错查找错误并删除无效联系人。
包括那些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或者由于引入新知识而导致原有想法过时的。
就像我们有时说某个名人打脸一样,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升级和纠正了他们过去的思维,从而带来了不一致,我们称之为“打脸”。
思维导图与高效学习作者:宋莹来源:《科学24小时》2020年第12期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高效学习,轻松应试。
这个愿望对自己来说是否可以实现?又要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学习一下如何通过思维导图,“逆袭”学习。
对于中学生来讲,学习任务相对繁重。
我们需要同时学习很多科目,且竞争激烈。
所以,我发现许多同学都遇到过类似的学习问题。
不懂学习方法。
每天埋头于题海战术、疲劳战术之中,虽然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
被动学习。
从小到大我们常处在被父母和老师推动的状态下学习,自己总是忙着赶各种作业。
只要没有老师规定的作业,自己就觉得可以放松地去玩了。
其实这样的状态是非常被动的,我们并没有主动去分析自己的学习问题,积极想办法,也不知道如何管理学习时间。
逐步进入恶性循环。
有的同学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开始出现逃避学习的情况。
比如:沉迷网络、玩游戏等,导致学习成绩迅速下滑,内心对学习的恐惧进一步增加。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也感到无能为力。
其实,上述学习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如果想借助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彻底提升学习能力,需要3个步骤:先改变观念,再改变方法,最后得到想要的结果。
只有方向对了,行动才会有效果。
所以,送给同学们四个字:“自学为王”。
首先,要树立对学习完全负责的态度。
想改变成绩,还得靠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找到学习中的问题,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我们不能总是等老师和父母督促才学习。
其次,主动思考和实践。
当我们的学习态度转变了,从被动变主动后,改善学习的方法就会越来越多。
比如,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自己学习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最擅长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哪些学习习惯需要改变,然后不断行动、总结和修整。
这就是成绩提升的开始。
再次,要建立信心。
刚开始的信心可能来自他人的成功案例。
比如,通过使用记忆法,普通人也可以成为记忆比赛冠军;通过善用思维导图,成绩可以从倒数进入前几名等等。
随着摸索学习方法渐入佳境,自信心会越来越强,学习变轻松了,看书变有趣了,成绩更好了。
斯科特·扬的《如何高效学习》知乎中的一些人的总结读书如果仅仅是「读」,那远远不够。
「读」只是简单地「输入」,有时连「输入」都谈不上。
「输入」本身没有任何作用,就像你有了很多钱,只是把它压箱底,那这些钱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你不去花掉它、利用它,这钱甚至连垃圾都不如,垃圾还能回收利用呢。
(当然,应急钱除外)有了「输入」之后呢?要思考,将信息进行处理。
原材料有了,把它加工出来才有价值。
「思考」这一步很累。
有的人读书很快,而且感觉读书很轻松,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思考」这一步,读完了,就算完了。
感受大脑自动分泌的多巴胺给我们的快感很容易,而主动思考就不简单了。
没有「思考」就只能享受生动热烈的内容场面本身带来的快感,无法感悟其中所蕴含的理念、精神。
「思考」之后呢?将浓浓思想如泉涌化为内力。
所谓「学以致用」,思考之后当然要「实践」,想想如何使用它,至少,如果觉得很有价值,可以把它分享出来,知识传播的越广越有价值。
另外,在「实践」的过程中,又会有一些事情发生,反馈,使你再次回到「思考」这步。
刺激你“开天眼”。
用计算机的方法说,可以是:「输入」-「处理」-「输出」在「输入」阶段,就大学生阶段而言吧,大多数大学生的「输入」来源就是教材和网络了。
但是大多数大学教材都是自己大学的教授所写,不敢说不好,至少有很大的局限性。
建议买一些其他口碑好的教材,这是增加「输入渠道」,让自己获取的信息更加准确、全面、优质。
正题书名原文是『 Learn More Study Less 』,“learn” 和“study” 都是学习,但“learn” 强调的是结果,“study” 强调的是过程。
所以,书名的直译应是『花更少时间学到更多东西』,而这就产生了效率。
简单讲,这本书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学习概念和相应的方法论。
一. 思想有时候一本书其实就是讲一句话。
比如《把时间当朋友》只讲两个字「积累」,《挤挤都会有的》只讲一个字——「挤」。
龙源期刊网 如何高效学习作者:来源:《中国报道》2016年第12期整体性学习是加拿大人斯科特·扬总结的一套学习理论,它没有学习心理学中各种流派传承的影子,但是这并不妨碍理论的高效性,它来自作者及一批追随者的亲身学习实践。
斯科特·扬算是一个学习达人,他在大学的专业是商业学,业余时间又自学了编程,参加各种演讲,开设自己的博客,写了几本颇有影响的电子书。
这还没完,最近他又完成了一项学习壮举,十天拿下线性代数,12个月内自学完成四年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的33门课程。
网友纷纷惊呼,斯科特·扬到底有什么学习诀窍?斯科特·扬并不保守,他的学习方法就是整体性学习理论,早已经写在这本书中。
整体性学习到底要怎样学习?简单地说,整体性学习就是看待知识的角度是多方面的。
任何一门知识都不会单独存在,它总是与方方面面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这个观点并不新鲜,很多学习方法都是这么说的。
不过,整体性学习在这方面走得更远,它让你在学习导数时,想到的不是公式,而是汽车的速度表和里程表;在学习公司管理时,想到的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要想走得更远,你就需要从学科内部跳出来,站在外面看学科。
斯科特·扬创造性地将信息分为五种类型,针对不同的信息类型,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
整体性学习理论更是站在学习之外看待学习,作者以“超越整体性学习”为题,介绍了每一位学习者都不可忽视的几个关键之处,即“能量管理”“时间控制”“习惯养成”“批处理”和“自我教育”,让读者耳目一新,真正做到站在学习之外审视学习。
读完这本书,学习者应该由学习战术家转变为学习战略家。
《如何高效学习:1年完成MIT4年33门课程的整体性学习法》斯科特·扬(Scott Young)(加)著程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高效学习的思维导图方法在信息时代,学习成为了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然而,学习本身并不容易。
可能你也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学了很多东西,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忘记了大部分内容。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
而其中一种被广泛认可的高效学习方法就是思维导图。
本文将详细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优势以及如何运用它来提高学习效率。
1. 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过程以图形化方式呈现的工具。
它充分利用了大脑的非线性思维方式,将主题和相关的概念以树状结构展示。
树干代表主题,分支表示相关的概念,而枝叶则代表更加具体的细节。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组织知识,形成更加有条理和清晰的思维模式。
2. 思维导图的优势是什么?思维导图有很多优势,特别适合用于学习和记忆。
首先,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升级大脑。
传统的学习方式通常是线性的,通过记忆事实和概念。
而思维导图则是通过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提高我们的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其次,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通过将知识点以图形化方式展示,思维导图使得繁琐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和易懂。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思维导图的结构和关系,更好地记住和理解知识。
此外,思维导图还能够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因为它能够将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有动力。
最后,思维导图是一个多功能的工具。
除了用于学习和记忆,它还可以用于头脑风暴、规划、决策等方面。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思维导图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和有序地处理问题。
3. 如何制作思维导图?制作思维导图并不难,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步骤:第一步:确定主题首先,确定你想要制作思维导图的主题。
这可能是一门课程、一个项目或者一个领域。
第二步:确定核心概念在思维导图上,核心概念通常位于中间,代表主题。
确定与主题相关的核心概念,并将其写在思维导图的中心位置。
第三步:添加分支在核心概念周围添加分支,代表与之相关的具体概念。
如何高效学习如何高效学习 (1)1.整体性学习策略 (3)三个主要观点 (3)结构 (3)模型 (4)高速公路 (4)整体性学习的顺序 (4)获取阶段(来源) (5)理解阶段(加工) (5)拓展阶段(延伸) (5)纠错阶段(修剪) (6)应用阶段(目的) (6)测试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测试) (6)理解三层次,不含纠错(理解阶段(加工), 拓展阶段(延伸),纠错阶段(修剪), 应用阶段(目的)) (7)小结(各阶段问题)(获取阶段(来源), 理解阶段(加工),拓展阶段(延伸), 纠错阶段(修剪), 应用阶段(目的),测试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测试)) (7)信息类型 (8)随意信息 (8)观点信息 (8)过程信息 (8)具体信息 (8)抽象信息 (9)学习新问题时,先判断信息类型,在确定方法。
(随意信息, 观点信息,过程信息, 具体信息, 抽象信息) (9)2.整体性学习技术 (9)获取知识 (9)快速阅读 (10)笔记流 (11)联系观点 (11)比喻法 (11)内在化 (12)图表法 (13)随意信息的处理 (14)联想法 (14)挂钩法 (15)信息压缩技术 (15)知识的延伸 (16)实际应用 (16)模型纠错 (16)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 (17)应用——费曼技巧 (18)1 选择要学习的概念 (19)2 设想你是老师,在给学生讲解知识点 (19)3 当你感到疑惑时,返回去搞懂 (19)4 简单化和比喻 (19)学习技术(获取知识, 联系观点, 随意信息的处理, 知识的延伸) (19)费曼技巧操作流程(应用——费曼技巧) (19)3.超越整体性学习 (19)高效率的学生 (20)能量管理 (20)不要“学习” (22)绝不拖延 (22)批处理 (23)有组织 (24)自我教育 (24)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25)克服挫折障碍 (26)设置学习目标 (27)1.整体性学习策略三个主要观点结构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知识,如思想中的一座城市,建筑物(知识点)由道路相连。
阅读《如何高效学习》精读总结书名: 如何高效学习出版社名称: 机械工业出版社作者: 斯科特·扬1.分析你的强项和弱点:强项(观点信息,过程信息,具体信息),弱点(随意信息和抽象信息)。
2.完成智力挑战:养成好的学习习惯,3周时间练习锻炼方法,每次只学习一项方法。
3.建立良好的学习程序:专注力与时间效用,能量管理和组织性。
4.了解你想要的生活:确立目标和学习原因,不要做没有原因和目标的事情。
一定的知识有些时候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上,一定的知识有些时候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观点上。
整体性学习是顺序(1)获取(2)理解(3)拓展(重点注意:知识背景的拓展与相关性)(4)纠错(重点注意:发现错误,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找出三个以上解决方案)(5)应用(学以致用,恰到好处)【结合自身】1.养成总结学习内容的习惯2.培养好的学习习惯3.清楚学习原因与学习计划【解决方案】1.总结(笔记流)阅读过的工具书籍2.总结(笔记压缩)阅读过的其他种类书籍3.规律的学习习惯和时间安排4.明确当日学习时间安排和总体学习目标或达成原因。
【自我教育】1.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周阅读一本书,每日练习,每日目标。
运用固定的时间,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克服挫折困难:记录困难问题与不理解或现阶段无法解决的难题,3.设立学习目标:客观的目标可以细化完成情况,做好规划与安排。
【结合自身】1.客观的明确的学习目标,规律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解决方案】2.列一个月学习的目标与完成时间,倒推每日完成任务度。
【高效率的学生】1.能量管理:自身时间与身体精力管理(合理安排时间学习与生活。
)2.不要死学:无目标无效果学习,读死书(确定学习目的与学习安排,计划每日目标并且完成。
)3.不要拖延(不要都放在最后一天完成,也不要都堆在第一天!合理的安排学习计划。
)4.批处理:提升效率,也提高完成度。
(批量处理一定的任务同种类,时间短的任务叠加在一起完成。
)5.有组织:组织时间管理人生(有组织的管理时间与任务)【结合自身】1.能量管理和组织安排上很欠缺【解决方案】1.确定学习目地,分割学习任务与目标【整体性学习技术回顾】1.理论学习2.策略学习实践与练习至关重要,掌握一种学习技巧直至变成一种习惯(一种思考方式)选择自己需要强化的部分勤加练习。
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组织和表达思想的图形化工具。
它通过将主题和子主题以非线性、放射状或树状结构展示,帮助人们更清晰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1. 制作清晰的思维导图结构在制作思维导图时,首要考虑的是整体的结构。
一个良好的结构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组织和记忆相关的知识点。
确保每个主题下有明确的子主题,并使用适当的颜色、符号和连接词等来区分不同主题之间的关系。
2. 添加关键词和箭头提示在每个主题和子主题中添加关键词能够方便你回顾相关内容时快速联想到对应概念。
此外,在不同主题之间使用箭头指示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能够帮助你建立更强大而连贯的知识网络。
3. 使用缩略语和简洁语言为了使整个思维导图更加紧凑而易于理解,建议使用缩略语、简洁的表达方式和图标等辅助符号来代替冗长的词语和句子。
这样一来,你可以在快速浏览整个导图时更容易抓住核心概念。
4. 利用颜色和图形区分不同内容通过给不同关键词、主题或子主题上色以及使用特定的图标或形状进行标记,可以帮助你更直观地区分各个部分。
充分利用颜色的视觉效果能够激活大脑中的记忆机制,帮助你更好地回忆起相关知识。
5. 练习思维导图应用除了制作思维导图外,还可以尝试通过参与思维导图讨论、复述思维导图内容以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些实际操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总结思维导图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有力工具。
通过制作清晰的结构、添加关键词和箭头提示、使用缩略语和简洁语言、利用颜色和图形区分不同内容以及进行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理解学习材料,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希望这些方法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