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马语》阅读题目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62 KB
- 文档页数:5
有关现代文冬夜原文以及练习题*解析第1篇:有关现代文冬夜原文以及练习题*解析阅读现代文,按要求答题。
冬夜①冬天,一个*寒的晚上。
在寂寞的马路旁边,疏枝交横的树下,候着最后一辆搭客汽车的,只我一人。
虽然不远的墙边,也蹲有一团黑影,但他却是伸手讨钱的。
马路两旁,远远近近都立着灯窗明灿的别墅,向暗蓝的天空静静地微笑着。
在马路上是冷**的,还刮着一阵阵猛厉的风。
留在枝头的一两片枯叶,也不时发出破碎的哭声。
②那蹲着的黑影,接了我的一枚铜板,就高兴地站起来向我搭话,一面抱怨着天气:“真冷呀,再没有比这里更冷了!……先生,你说是不是?③看见他并不是个讨厌的老头子,便也高兴地说道:“乡下怕更要冷些吧?”④“不,不。
”他接着咳嗽起来,要吐出的话,塞在喉管里了。
⑤我说:“为什么?你看见一下霜,乡下的房间和田野,便在早上白了起来,街上却一点也看不见。
”⑥他捶了几下胸口之后,兴奋地接着说道:“是的,是的……乡下冷,你往人家门前的稻草堆上一钻就暖了哪……这街上,哼,鬼地方!……还有那些山里呵,比乡下更冷哩,咳,那才好哪!火烧一大堆,大大小小一家人,闹热呀!……”⑦接着他便说到壮年之后,在南方那些山中冬夜走路的事情。
一个人的漂泊生活,我是喜欢打听的,同时车又没有车来,便怂恿他说了下去。
⑧他说晚上在那些山里,只要你是一个正派的人,就可以朝灯火人家一直走去,迎着犬声,敲开树荫下的柴门,大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有关马语原文以及练习题*解析马语(莫言)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
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
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
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
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
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母亲莫言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
马语作者:莫言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4年第33期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
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
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
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
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毛羽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
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
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
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
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骒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
它脖子上热乎乎的温度和浓重的油腻气味让我心潮起伏、热泪滚滚,我的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
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
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
”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
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
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马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
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然肃立,犹如一堵墙。
我多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
我多少次为它轰赶吸它鲜血的苍蝇和牛虻,它冰冷无情,连一点谢意都不表示,宛如一尊石头雕像。
我多少次向邻村的小孩子炫耀着它,编造着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
莫言的三篇阅读及答案解析现代文阅读题莫言小说《马语》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篇现代文,完成15~17题。
(15分)马语莫言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
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
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
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
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
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
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
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
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
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
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
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
”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
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
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
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
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造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
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没人告诉我。
新材料作文审题2.(陕西工大)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风能够吹起一张大大的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小小的蝴蝶……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材料是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句话,原句为“风能够吹起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命题人将“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一句删去,给学生审题立意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以此材料的立意角度可从对“风”的不同理解,来看其与“白纸”“蝴蝶”的不同关系、来切入。
1.厚重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有思想的生命是有生命力的,能够留下人生的印迹;如何让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痕迹。
2.坚守真正的自我。
3.思想、毅力能够让人强大;人小位卑又何妨;小人物的平凡的人生也是有意义有力量的。
思路二:将“风”理解为“人生逆境”:4.逆境中人要勇于拼搏。
5.逆境中要坚守自己的思想,坚持自己的理想,要有信念。
3.(安徽安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当下,人们不吝赞美之辞,对一些来自草根阶层的平凡人物冠以“最美”二字,如“最美教师”、“最美战士”、“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司机”、“最美消防员”等。
主流媒体不甘落后,大量刊载“最美人物”的“最美事迹”。
发现“最美”、宣传“最美”已然成为当下一种社会现象。
此种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请自拟文题,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议论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
书写规范,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立意】“最美人物”虽然是普通者,但是他们身上凝聚着人间的真情与温暖,彰显着人性的美丽与光辉,他们的身上涵盖了精神领域的诸多方面——大爱、敬业、良知、奉献、感恩、责任、诚信、尊严、执著,传递的是社会的正能量。
学生立意的空间很广。
①中国普通民众努力拯救道德危机;②社会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③全社会认同和坚守核心价值观;④当下社会呼唤传统道德回归。
魔幻现实主义:放开手脚,“天马行空”式的创作——莫言文学作品阅读理解(一)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 他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2011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蛙(节选)莫言先生,大喜!我的儿子,昨天凌晨诞生。
因为我妻子小狮子是超高龄初产妇,所以,连中美合资家宝妇婴医院里那些据说是留学英美归来的博士们也不敢承接。
这时候,我们自然想到了姑姑。
姜还是老的辣。
我妻子唯一信任的也就是我姑姑。
她跟我姑姑接生过数不清的婴儿,自然见过我姑姑遇到危急情况时的大将风度。
小狮子是在袁腮和小表弟的牛蛙养殖中心加夜班时开始发作的,按说到了这种时候,早就应该让她在家休息,但她脾气固执,不听人劝。
她挺着大肚子招摇过市,引起不少议论和美慕。
认识她的人大老远跟她打招呼:大嫂子,都这样了,还不在家歇着?蝌蚪大哥真够狠的。
她说,这有什么?生孩子是瓜熟蒂落的事,多少农村妇女,在棉花地里,在河边的小树丛中,都能把孩子顺利产下,越娇贵,反而越出毛病。
她的理论,跟许多老中医的理论是一致的。
听者频频点头,随声附和者居多,当场反驳者无有。
我闻讯赶到牛蛙养殖中心时,袁腮已经派小表弟去把姑姑接来。
姑姑穿着白大褂,戴着大口罩,乱蓬蓬的头发塞进白帽子里,目光热烈而兴奋,让我想起那些伏枥的老骥。
姑姑在一个白衣小姐的引领下进入隐秘的产房,我坐在袁腮的办公室里喝茶。
办公室正中安放着一张不小于乒乓球案子的办公桌,颜色紫红,桌后一张黑色高背真皮转椅。
他非常熟练地给我斟着功夫茶,不无炫耀地说:这是武夷山的大红袍,虽说不是金枝玉叶,但质量也是上乘的,县长来时,我都没舍得泡给他喝。
马语阅读附答案马语莫言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
面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
一股熟识的气息令我怦然心动。
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糊口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射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
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毛羽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
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模样好像是在寻思默想。
曲折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
我坐在草垛前,【(画线处)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
】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密切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骒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
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转动。
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模样,没有必要这模样。
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
”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
【(画线处)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
】我打量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
它仍然是当年的模样: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苗条的四肢、瓦蓝的四蹄、疏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甚么缘由盲了的双目。
因而,若干的情形就恍然如在面前了。
我曾屡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沉默肃立,如同一堵墙。
我屡次坐在它宽敞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
我多少次为它轰赶吸它鲜血的苍蝇和牛虻,它冰凉无情,连一点谢意都不表示,宛如一尊石头雕像。
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夸耀着它,编造着它的荣耀的历史,说它曾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军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
我多少次向村里的白叟求教,想了解它的历史,特别不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无人告诉我,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眼睛是怎样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啄瞎的?——任我千遍万遍地问,你不回答。
高三作文训练题一、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家楼下不远处,有个废品收购站。
收废品的来自安徽,一家三口,每天经过时我都会看到他们俯着身子整理废品。
这时,我总会想到“艰难”两个字。
家里有空饮料瓶或废报纸,我就趁早晨上班时,顺手悄悄放到废品收购站门口,然后离开。
某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放到收购站门口,没想到,她竟跑过来,拦住我,硬塞给我两枚一元的硬币。
我推搡着,那女人说:“大哥,我们是收废品的,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道理不给你钱,快拿着吧。
”听了女人的话,我郑重地收下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年轻的美国华裔数学家王章程,毕业于加州大学。
毕业后,他的同学多数都去了大财团,只有王章程一头扎进了加州的私人研究室,一干就是10年。
10年中,他的收入非常低,30岁了还买不起房子。
而他的同学们已经是月收入几十万、上百万的大老板。
在外人看来,王章程的生活很糟,但他本人似乎全然不知。
在35岁的时候,他攻克了世界上两项顶尖级数学难题,从此成果迭现,美国十几家大学先后聘请他前去任教。
多少年过去,在世界数学界,他成为公认的数学之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语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点鲜明。
《莫言.母亲》阅读理解及答案阅读《莫言.母亲》,完成题。
(18分)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
关于莫言及其作品的试题一、语言运用题(6分)1.(1)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是山东高密人,原名,代表作中篇小说《红高粱》、长篇小说《》。
(2分)(2)班里要出一期介绍莫言的黑板报,请你为这一期黑板报拟一个总标题,不超过10个字;再根据标题写几句刊首语,30字左右。
标题:刊首语: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5题。
母亲莫言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
5岁时,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
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
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③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次下工回来,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她对我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④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马语翻译_马语阅读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马语翻译_马语阅读答案【阅读答案】马语莫言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
莫言①我 5 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 " 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 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辅导0530 21:0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家楼下不远处,有个废品收购站。
收废品的来自安徽,一家三口,每天经过时我都会看到他们俯着身子整理废品。
这时,我总会想到“艰难”两个字。
家里有空饮料瓶或废报纸,我就趁早晨上班时,顺手悄悄放到废品收购站门口,然后离开。
某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放到收购站门口,没想到,她竟跑过来,拦住我,硬塞给我两枚一元的硬币。
我推搡着,那女人说:“大哥,我们是收废品的,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道理不给你钱,快拿着吧。
”听了女人的话,我郑重地收下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导引】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角度审题立意。
角度一:从“我”的角度,写关爱与尊重。
审题时抓住关键句“我隐隐感觉脸上发烫”“我总会想到‘艰难’两个字”,“我”本意是要关爱他人,却没有尊重他人。
材料的主旨是谈“关爱与尊重”的关系,关爱即关心爱护,尊重即敬重理解。
在关爱别人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别人的感受,不能只顾自己,冒犯他人的人格。
关爱他人要从内心尊重他人的人格,真正的关爱不是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给予。
参考拟题:关爱他人从心开始同情不如鼓励施舍(帮助)要注意保护受施者的尊严……选材小贴士:选素材时要从关爱与尊重两方而去考虑,不能只侧重一个方面。
有一个故事:富商在散步时遇到卖旧书的年轻人,就将钱塞到年轻人手中。
没走多远忽又返回,从地摊上捡了两本旧书,并说:“对不起,我忘了取书。
其实,您和我一样也是商人!”两年后,富商应邀参加慈善募捐会时,一位年轻书商紧握着他的手,感激地说:“我一直以为我这一生只能摆摊乞讨为生,直到你亲口对我说,我和你一样都是商人,我才找到了自尊和自信,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不难想象,没有那句尊重鼓励的话,富商当初即使再怎么关爱年轻人,年轻人的思想也断不会出现巨大的转变,进而发迹,这是关爱与尊重的力量啊!与此相反,在微博上盛传着一张照片:病房中的女孩苍白的脸与镜头着重表现的“好心人”手中醒目的几十万现金,强烈对比之下,女孩无奈的眼神正是对这种以牺牲他人尊严为代价的“伪慈善”行为的最好控诉。
[杨广弑父娶母]弑父娶母一:[弑父娶母]莫言《马语》赏析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
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
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
我猛然惊醒,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沉重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骒马。
“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
它脖子上热乎乎的温度和浓重的油腻气味让我心潮起伏、热泪滚滚,我的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
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
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
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借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
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然肃立,犹如一堵墙。
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
我多少次为它轰赶吸它鲜血的苍蝇和牛虻,它冰冷无情,连一点谢意都不表示,宛如一尊石头雕像。
我多少次对着邻村的小孩子炫耀着它,编造着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
我多少次向村子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的眼睛是怎样瞎的——无人告诉我——我多少次猜测它瞎眼的经过,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它:马啊马,亲爱的马,告诉我,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把你啄瞎的吗——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
”马说。
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
从它的口腔里喷出来的腐草的气味熏得我昏昏欲醉。
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马语莫言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
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
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
我猛然惊醒,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沉重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骒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
它脖子上热乎乎的温度和浓重的油腻气味让我心潮起伏、热泪滚滚,我的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
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
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
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借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
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然肃立,犹如一堵墙。
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
我多少次为它轰赶吸它鲜血的苍蝇和牛虻,它冰冷无情,连一点谢意都不表示,宛如一尊石头雕像。
我多少次对着邻村的小孩子炫耀着它,编造着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
我多少次向村子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的眼睛是怎样瞎的——无人告诉我——我多少次猜测它瞎眼的经过,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它:马啊马,亲爱的马,告诉我,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把你啄瞎的吗?——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
”马说。
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
从它的口腔里喷出来的腐草的气味熏得我昏昏欲醉。
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
莫言小说《马语》阅读题目及答案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
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
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
我猛然惊醒,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沉重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骒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
它脖子上热乎乎的温度和浓重的油腻气味让我心潮起伏、热泪滚滚,我的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
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
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
”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
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借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
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然肃立,犹如一堵墙。
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
我多少次为它轰赶吸它鲜血的苍蝇和牛虻,它冰冷无情,连一点谢意都不表示,宛如一尊石头雕像。
我多少次对着邻村的小孩子炫耀着它,编造着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
我多少次向村子里的老人请教.想了
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的眼睛是怎样瞎的——无人告诉我——我多少次猜测它瞎眼的经过,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它:马啊马,亲爱的马,告诉我,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把你啄瞎的吗?——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
”马说。
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
从它的口腔里喷出来的腐草的气味熏得我昏昏欲醉。
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
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竦,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
马说:“你应该知道,日本国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
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
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
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
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地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
当然,我知道你对他们不感兴趣,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分明是让这个话题勾起了它的无限辛酸的往事。
我期待着,我知道在这种时刻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马说:“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
用烧红的烙铁打印记时的痛苦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
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
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
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
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折了下来。
军官用皮鞭抽打着我,骂我‘你这匹瞎马’!……从此,
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原来你是装瞎!”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
“不,我瞎了……”马说着,调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
(选自《散文·海外版),有删节)
16.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以“我”与马的重逢为线索,主要描写了两个场面:一是久别重逢时的情景,一是重逢后马的自述。
B.小说以马开口向人倾诉这一荒诞手法写“我”和马重逢,写人与马的情感交流,蕴含着深刻哲理,给人以启示。
C.小说通过写马对主人“一往情深”而主人却因女人被摔而打马、骂马,谴责了那些背信弃义不顾友情的人。
D.小说巧设悬念,反复渲染“我”“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E.马是装瞎的,可文章结尾说“不,我瞎了……”,这里写出了马因一件小事败坏了自己之后的沉痛懊悔。
17.小说多处描写了马的形象,同时也描写了鸡和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18.马在诉说自己“为什么瞎了眼睛”前,为什么要讲述琴女春琴、俄狄浦斯、马文才等三个故事?(6分)
19.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后半生“装瞎”。
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请依据文本加以探究。
(6分)
答案: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16.(4分)CE(C、理解上偏离了主题。
小说是马通过自己被打骂一事说明自己看错了人,
而不是为了谴责什么样的人,且“背信弃义”的说法也无文本依据。
E、“因一件……懊悔”错。
自己为主人出生入死,而主人却为“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骂自己“瞎马”,是对自己投错了主人、是“睁眼瞎”的沉痛的悔恨。
)
17.(4分)
(1)本文勾勒了马“巍然”、“粗壮”、“削竹般的耳朵”等外貌特征,又用牛和鸡来衬托,意在突出马出类拔萃的形象以及“我”对马的深厚情感。
(2分)
(2)一匹杰出的战马在遭到不公正对待后自我毁弃的抗争,与平庸的牛、鸡安享平凡的生活形成对照,表达了对遭逢不幸、自我惩罚者的同情与感慨。
(2分)
18.(6分)
意在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2分)为其自叙经历预设伏笔,(2分)并隐含着“以马喻人”的写作意图。
(2分)
19.(6分)
(1)答“值得”的,参考要点:①突出了命运对它的不公,维护了自己的尊严;②这样一种悲剧性的结局对主题(怀才不遇)的表达显得更
深沉有力;③即使不在战场上驰骋,也可以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活出自己的尊严,这同样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2)答“不值得”的,参考要点:①它可以继续为军官服务,用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没“瞎”;②它可以跑到别的部队,继续驰骋疆场;③没必要后半生“装瞎”,它可以睁大眼睛堂堂正正地驾辕出力,体现自身价值。
(说明:要有观点,有分析。
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有理就可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