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2020)
- 格式:docx
- 大小:14.80 KB
- 文档页数:2
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3、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4、选民珍惜自己的选举权(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时事,珍惜自己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参加政治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教学难点: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三、(一)导入新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今天我们就共同探究第一种重要途径——民主选举(通过图片形式——选举现场)。
判断下面的图片各属于哪种选举方式。
(二)、讲授新课一、区别选举权和民主选举——选举权是我们公民享有的权利,它主要是选举大人代表。
民主选举它是广泛的选举,它可以选举人大代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村委会委员,居委会委员等等。
所以选举权不等于民主选举。
二、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民主选举:1.选举方式判断:1、等额选举更实用与差额选举,比它有优势2、等额选举的候选人是“内定”的让学生去判断有一定的概念,从而掌握好我们这个知识点。
小结:通过对比学习,我们知道有四种选举方式,这四种方式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大家要抓好关键词,不过一般会考大家这四种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下面我们通过材料学习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让学生对建国初期和现在的选举方式的对比,主要从经济制度,物质文化,选民文化水平去对比。
小结:(1)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3)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这个知识点也作为我们的考点,不过一般也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会结合材料出现,所以大家要熟记这几个影响因素。
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预习案一、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二、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的比较1、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和,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的管理,管理,管理。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的重要尺度。
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检测案1、下列选举方式中属于间接选举的有()A.某班同学投票选举自己的班长B.某村村民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C.某镇各户代表对镇长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D.某乡镇投票选举本乡镇的人大代表2.2008年,上海市区、县人大进行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全市1000多万名选民投票选举产生了5000多名新一届区县人大代表。
我国区、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A.等额选举B.直接选举C.间接选举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3.下列对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的选举方式认识正确的是()①实行直接选举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的意愿②直接选举一般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实行③差额选举能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的合理性④差额选举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为了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已经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A.村级B.县级C.省级D.全国5.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因素的制约,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选举方式不同。
影响选举方式的客观因素是()①选民的文化水平②选民的民主意识③选民的物质生活条件④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6.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A.选举方式的选择受人的心理因素的制约B.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C.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地理环境的制约D.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的制约7.2003年5月2日,湖南株洲市映峰居委会的61名选民向石峰区人大常委会提交了《罢免请求书》,要求罢免袁某的区人大代表资格,他们要求罢免袁某的理由是:袁某当选的选举程序违法;以权谋私;不能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高一政治公开课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教学反思:
1.针对平时学生只听不思不记的,课后不背或不知背什么的情况,尝试用阅读自学法,让学生依序而行,每节课至少有10-12段,
至少能有10-12生必须参与,加上抢答或补充可有近20人参与,达到参与人数较多的目标。
其次,让原先不动的学生多动起来,倒逼学生去思去想去看去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也可能改变老师讲多多,学生听好玩,但缺少动与思的环节的情形。
应该说今天的课,学生参与与准确率还是有提高的,就是抢答插嘴的少了,可能与有人听课有关。
2.以问题为导向:本段说什么?可以提什么问题?答案是什么?可以逐句分析得出,这样让学生学习有方向,培养阅读能力。
对
应应试中的材料分析。
3.不足:(1)第一课中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狭义的“选举”与今天的广义“民主选举”的“选举”在课堂上只提及要注意而
没展开。
――确实备课中也思考还不知在哪个环节清楚,经过上课发现可在框题解读中先行解读更好。
(2)问题的思维含量可更高些,特别是P17相关链接是常考题,也只是提及没再强化。
专题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1.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被称为。
它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2.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往往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这种选举方式,叫作。
3.正式候选人名额与相等,就是等额选举。
以这种选举方式确定候选人,可以比较充分考虑的合理性,但在一定程度会影响选民的选举。
4.确定的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就是差额选举。
这种选举方式可以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
5.在差额选举中,候选人按照既定的规则,采取演讲、答辩等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开展竞选。
这种竞选方式有助于选民。
在选举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贿赂选民等情况。
6.我国采用与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7.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8.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并普遍实行差额选举。
9.选民参加选举的,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10.是否,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11.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答案】1.直接选举 2.间接选举 3.应选名额当选者结构 4.应选名额选择的余地5.了解候选人虚假宣传 6.直接选举间接选举 7.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生活水平8.县级 9.态度和能力 10.积极参加选举 11.公民政治参与公心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选民角度)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含义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优点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其操作性简单,成本较低,效率高)局限性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其操作性复杂,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不能表达每一个公民的意愿适用范围县级及其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典例1】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是①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⑤各级政府领导人员的选举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答案】A2.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从候选人角度)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含义为了使选票相对集中,选举时一般需要事先确定候选人。
2020春季学期《政治生活》课堂笔记
第二课公民的政治参与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
(略)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
缺点: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点: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
缺点: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为等额选举。
优点:能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缺点: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为差额选举。
优点: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
缺点: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来确定(2)我国采的选举方式。
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
(1)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
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标志。
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
(1)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选出切实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2)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3)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在理性判断基础上,郑重投出自己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