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活动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04 KB
- 文档页数:5
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综述本届课件大赛将面向各级各类院校教师和信息技术人员征集参赛作品,邀请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和各学科知名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评审。
通过评审,遴选出一批好的作品,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各教育教学单位提高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请作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参赛作品提交至大赛组委会,经过评审组初审、复审后评选出进入决赛的作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现场决赛及获奖作品的交流、颁奖活动。
作者可随时关注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qgdmtkjds)及指定网站,了解本届大赛活动进程,赏析历届大赛获奖作品。
汇集历届大赛获奖作品的优质教育资源平台——优课网,是与我中心独家合作推广平台,在本次大赛中,所有进入决赛的作品将被优先选录进优课网,在保护作者知识产权和相关权益的原则下,由优课网与作者签约,向全国各级各类教学单位推广。
二、分组方式根据提交作品的适用对象,将参赛作品分为高教理科组、高教工科组、高教文科组、高教医学组、高职理科组、高职文科组、中职组、微课组。
三、时间安排征集时间:2015年3月27日—9月15日初审时间:2015年9月16日—10月7日复审时间:2015年10月8日—10月26日决赛时间:2015年11月7日—11月9日(高职理科组、高职文科组、中职组)2015年11月21日—11月23日(高教理科组、高教工科组、高教文科组、高教医学组)四、评审标准参赛课件不限制作软件和制作工具,不限风格形式。
课件内容50%以上为作者原创,并注明主要参考资料。
每件参赛课件的制作者原则上不超过8人。
凡参赛的课件应为非正式出版物。
评审标准详见附件3。
五、奖励办法(一)作品奖现场决赛各组均设一、二等奖若干名,设最佳创意奖、最佳教学设计奖、最佳技术实现奖、最佳艺术效果奖各一名。
入围者须参加现场决赛方可获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颁发的证书及奖品。
各组均设三等奖若干名,将获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颁发的证书。
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为了检验和提高广大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应用能力,同时给同志们一个实践、提高和展现自我的机会,提供一个交流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的平台,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为学校教务处课件制作大赛推荐选手,我学校政史地组结合我组教师专业的特点,面向全校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
二、活动组织机构主办单位:花桥中学政史地组三、参赛对象:花桥中学政史地组教师参加。
四、活动时间安排报名截止时间:9月15日作品上交时间:10月30日前初赛时间:11月18日决赛时间:12月6日五、参赛者须知(一)报名须知参赛形式:以个人形式参赛。
(二)作品上交须知:1.参赛选手把课件打包,最好详细列出作品所属科目,使用年级,教学内容章、节,教学内容的类型(如:课堂演示型,训练复习型、模拟实验型等),课件制作工具,文件的大小,运行环境的要求等详细信息。
2.参赛者将课件打包后交到教研组,教研组用移动硬盘把班里所有参赛课件拷好,然后在课件作品上交时间段拿到学校教务处,到时教务处将会有负责同志把大家的课件拷贝到手提电脑里。
六、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1.本次参赛课件要求与教师专业相关,不限制作软件和制作工具,不限风格形式,不限应用对象。
2.所有参赛作品必须原创,不抄袭、剽窃。
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3.作品具有实用性、稳定性和兼容性。
4.教学定位明确。
教学目标与学习对象明确,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能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5.组织结构清晰。
符合教学内容内在逻辑体系,体现认知规律。
6.作品具有一定的技术性。
作品应体现一定层次的技术水平,突出我校教学特色;针对教学内容恰当选择和使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媒体表现形式。
7.作品具有创新性。
能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8.作品美观大方、布局合理。
界面整体风格统一,符合学科与年级特点,色彩协调,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简洁美观,可控性、交互性强,界面直观、友好。
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活动方案•活动背景与目的•活动主题与范围•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组织与分工•活动流程设计•宣传推广计划•预算与资源需求•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01活动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信息化教育趋势为了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活力,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创新需求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已经成功举办多届,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认可,形成了良好的赛事品牌效应。
赛事举办历史背景介绍通过大赛的举办,提高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提升教师技能推广优秀课件加强交流合作大赛将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作品,通过展示和推广,让更多的师生受益。
大赛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
030201目的与意义通过参与大赛,教师将掌握更多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教师技能提升大赛将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作品,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元素。
优秀课件涌现大赛的举办将进一步扩大赛事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师生关注和参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赛事影响力扩大预期效果02活动主题与范围主题确定教育创新与技术融合强调多媒体课件在教育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以及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
提升教学效果鼓励参赛者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参赛对象及要求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教育研究员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学生团队鼓励大学生以团队形式参赛,发挥创意和合作精神。
技术要求参赛者需具备一定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如使用PPT、Flash、Authorware等软件。
课件形式教学内容创意设计交互功能作品形式与内容01020304可以是PPT 演示文稿、Flash 动画、交互式课件等。
应涵盖各个学科领域,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临沂职业学院关于转发《关于举办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通知》的通知各系(部):为充分挖掘各教育教学单位的优秀课件成果,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探讨和交流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和体会,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将举办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
现将教育部信息中心《关于举办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通知》(教信息中心[2015]25号)转发,请按照通知要求并结合系部实际自行组织参赛。
教务处2015年5月26日附件:关于组织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通知教信息中心[2015]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信息中心,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信息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信息中心: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交教学质量,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充分挖掘各教育教学单位的优秀课件成果,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探讨和交流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和体会,我中心决定举办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
本届大赛将继续秉承“公正公开、引领先进”的举办原则,面向各级各类院校教师和信息技术人员征集参赛作品,邀请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和各学科知名专家进行评审。
本届大赛分为高教、职教组和普教、幼教组。
通过权威的评审,遴选出一批好的作品,进行表彰和奖励。
通过大赛推广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提高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能力。
有关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信息,请登录教育部网站()或全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项目网站()查询。
附件1: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职教组)活动方案附件2: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普教、幼教组)活动方案附件3: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审标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15年3月27日。
多媒体课件设计比赛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高广大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我校将举办一场《多媒体课件设计比赛》。
二、比赛详情1. 参赛对象:全校在职教师;2. 比赛内容:多媒体课件设计,包括课件的制作、演示、互动等环节;3. 课件要求: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形式新颖、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 比赛形式:以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由两名教师组成;5. 比赛时间:报名截止日期为下月中旬,比赛时间为下个月。
三、比赛流程1. 报名阶段:各团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报名表和课件素材;2. 初审阶段:组委会对参赛课件进行初审,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课件进入下一轮;3. 现场演示阶段:通过初审的课件将在比赛现场进行演示,展示课件的设计与互动效果;4. 专家评审阶段:由专家评委对每个课件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优胜者。
四、比赛亮点1. 团队协作:本次比赛鼓励团队协作,共同制作高质量的课件;2. 交流互动:比赛现场将设置交流互动环节,参赛团队可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3. 促进教学:通过本次比赛,能够促进教师们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五、参赛建议1. 明确教学目标:在制作课件前,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课件内容符合教学大纲;2. 注重课件质量:课件的制作要注重质量,形式新颖、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 合理安排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件演示时间,确保能够完成教学任务;4. 注意细节处理:要注意细节处理,如字体大小、颜色搭配、图片选择等,以提高课件的整体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还给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1)考虑学生特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等特点,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课件。
可以通过调研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喜好,从而针对性地设计课件。
(2)突出重点难点:在课件设计中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如文字、图片、视频、互动等)来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方案及评分标准一、比赛方案1.1比赛主题本次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以“创新教育,科技引领”为主题,旨在鼓励参赛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创作出具有创新性、教育性和科技性的课件作品。
1.2比赛对象本次比赛面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职业院校、中小学教师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爱好者。
1.3比赛内容参赛者需围绕比赛主题,自主选题,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件内容应具有创新性、教育性和科技性,能够体现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4比赛形式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采用线上提交作品的方式进行,参赛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将作品发送至指定。
决赛采用现场演示和答辩的形式,参赛者需在规定时间内现场展示作品并进行讲解。
1.5比赛时间初赛:2022年5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决赛:2022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二、评分标准2.1内容质量(30分)内容具有创新性、教育性和科技性,能够体现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2设计水平(30分)界面设计美观、简洁,符合教育审美。
素材选用恰当,音视频、动画、图片等元素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
2.3技术水平(20分)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熟练,能够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编辑、制作。
作品在播放过程中,运行稳定,无卡顿、死机等现象。
2.4创意表现(20分)作品在创意方面具有独特性,能够充分展示参赛者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作品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5答辩表现(10分)参赛者在现场答辩环节中,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作品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和教学效果。
答辩过程中,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能够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
三、奖项设置本次比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
获奖者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四、参赛要求4.1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
4.2参赛作品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作品不予受理。
4.3参赛者需保证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不得含有违法违规内容。
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综述
本届课件大赛将面向各级各类院校教师和信息技术人员征集参赛作品,邀请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和各学科知名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评审。
通过评审,遴选出一批好的作品,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各教育教学单位提高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请作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参赛作品提交至大赛组委会,经过评审组初审、复审后评选出进入决赛的作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现场决赛及获奖作品的交流、颁奖活动。
作者可随时关注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qgdmtkjds)及指定网站,了解本届大赛活动进程,赏析历届大赛获奖作品。
汇集历届大赛获奖作品的优质教育资源平台——优课网,是与我中心独家合作推广平台,在本次大赛中,所有进入决赛的作品将被优先选录进优课网,在保护作者知识产权和相关权益的原则下,由优课网与作者签约,向全国各级各类教学单位推广。
二、分组方式
根据提交作品的适用对象,将参赛作品分为高教理科组、高教工科组、高教文科组、高教医学组、高职理科组、高职文科组、中职组、微课组。
三、时间安排
征集时间:2015年3月27日—9月15日
初审时间:2015年9月16日—10月7日
复审时间:2015年10月8日—10月26日
决赛时间:2015年11月7日—11月9日
(高职理科组、高职文科组、中职组)
2015年11月21日—11月23日
(高教理科组、高教工科组、高教文科组、高教医学组)
四、评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