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数控班机械制图任务2绘制简单零件三视图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37
机械制图正投影及三视图画法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机械制图,可以将设计思路阐述清楚,使得设计师得以使设计成为更加可靠、经济、美观的产品。
其中,正投影及三视图是机械制图中最关键的内容之一。
正投影正投影是指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按照与视点相同的垂直方向上投影到平面上。
在机械制图中,正投影是最为常用的制图方法之一。
正投影的绘图方法相对简单,需要先确定三个坐标轴,在投影平面上绘制出对应坐标值,再以对应投影点搭建成三维模型。
正投影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为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即三视图。
三视图三视图是机械制图中最为基础的绘制方法之一,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三视图的基本原则是将三个主视图按照一定比例排列在平面上,使得三个视图交错呈现,从而能够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主视图是物体在投影方向上的正视图,也是最基本的视图。
通常将最能表示物体形状及尺寸的主视图画在最前面。
俯视图是物体在垂直于主视图方向上的投影视图。
而左侧图则是物体在主视图和俯视图的空间方向上的投影视图。
为了使三视图绘制更加准确,需要在投影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三视图位置,首要考虑主视图位置关系。
2.利用已知尺寸推断未知尺寸,注意减少量算误差。
3.保持三个视图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致。
三视图画法三视图绘制的常用画法有两种,分别是手绘画法和工具辅助画法。
手绘画法手绘画法主要是通过人工绘制,利用直尺和绘图笔进行三视图绘制。
其优点是无需电脑等辅助设备,具备灵活性高的特点。
但其缺点即是容易产生量测误差或绘图质量不高的问题。
在进行手绘画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先在草稿纸上画出物体轮廓。
2.在草稿纸上画出轴线和主视图及其相应的辅助构图线。
3.将主视图、俯视图、左侧图按照一定比例绘制在纸上。
其中,主视图位于中央、俯视图位于主视图上方、左侧图位于主视图左侧。
4.将三个视图的形状和尺寸精细地绘制出来,并标注尺寸。
工具辅助画法工具辅助画法是指利用计算机等辅助绘图工具,通过CAD等软件进行自动化绘图,现如今机械设计工作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机械制图–三视图1. 介绍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而机械制图中的三视图则是非常常用的一种制图方式。
三视图是指通过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来展示机械零件或产品在三个主要方向上的形状和尺寸。
本文将介绍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制图过程和一些注意事项。
2. 三视图的概念在机械制图中,三视图是通过正交投影的方式来展示机械零件或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正交投影是一种由三个相互垂直的相互投影面组成的投影系统。
而三视图则分别是对这三个投影面进行投影得到的。
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从零件或产品的正面投影得到的视图。
•侧视图:从零件或产品的侧面投影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从零件或产品的上方投影得到的视图。
通过这三个视图,可以全面地了解零件或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方便进行加工和装配。
3. 制图过程制作三视图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适当的投影面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投影面,这取决于零件或产品的形状和要展示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正视图通常选择垂直于主要特征的投影面,侧视图选择平行于主要特征的投影面,俯视图则选择垂直于工作面的投影面。
步骤2:绘制正视图在选定的投影面上,按照实际尺寸绘制零件或产品的正视图。
注意要准确地表示出特征和尺寸,包括主要特征、孔和轴等。
步骤3:绘制侧视图在平行于主要特征的投影面上,按照实际尺寸绘制零件或产品的侧视图。
要注意与正视图的对应关系,确保主要特征的位置和尺寸一致。
步骤4:绘制俯视图在垂直于工作面的投影面上,按照实际尺寸绘制零件或产品的俯视图。
同样要与正视图和侧视图保持对应关系。
步骤5:标注尺寸在绘制完三个视图后,需要进行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要准确、清晰,并遵循一定的标注规范。
标注需要对零件或产品的尺寸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便于工艺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加工和使用。
4. 注意事项在绘制三视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保证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三个视图中的主要特征和尺寸应该是一致的。
•要注意选择适当的缩放比例,使得绘制出的三视图能够清晰地展示零件或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机械制图专业知识-零件的三视图1.2 零件的三视图三视图是表达形体的标准和重要的依据。
它作为⼯程界通⽤的技术语⾔,在表达产品设计思想、编制⼯艺流程与技术交流等⽅⾯发挥着重要作⽤。
⼯程技术⼈员借助零件的三视图就能很容易地读懂⼆维三视图所表达的空间形体信息和设计思想。
因此,学好零件的三视图对于作图、看图有着⾄关重要的作⽤。
1.2.1 正投影和三视图的形成正投影是投影线垂直于投影⾯时所形成的投影。
它可以表达出零件的真实性,因此,在机械设计中⼀般情况下都采⽤正投影绘制图纸。
利⽤正投影将物体放在三⾯投影体系中,物体的3个表⾯分别与3个投影⾯平⾏。
然后分别向3个投影⾯投射,得到该物体在3个投影⾯上的3个投影,这样就形成了物体的三视图。
1.正投影法假设投射中⼼移到⽆限远处时,所有投射线互相平⾏,且投射线与投影⾯垂直,这种投影法称为正投影法。
根据正投影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正投影图或正投影。
如图1-8所⽰,将⼀块三⾓板放在平⾯P上,分别通过三⾓板的3个顶点A、B、C向平⾯P作垂直线,与平⾯P交于点a、b、c,则三⾓形abc即为三⾓板在平⾯P上的投影。
垂直线Aa、Bb、Cc称为投射线,平⾯P称为投影⾯。
2.三视图的形成如图1-9所⽰,把物体放在由3个互相垂直的平⾯所组成的三投影⾯体系中,这样可得到物体的3个投影,分别是正⾯投影、⽔平投影和侧⾯投影,称为三视图。
在⼯程图样中,零件的多⾯投影图也可以称为视图。
在投影⾯体系中,零件的三视图是国家标准中的3个基本视图。
1.2.2 三视图之间的关系三视图是学好机械制图的基础。
通过本节的学习,读者可以初步认识到物体的投影规律,从⽽为以后画图、看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三⾯视图形成的过程中,可以归纳出三⾯视图的位置关系、投影关系和⽅位关系。
1.位置关系物体的3个视图展开放在同⼀平⾯上以后,具有明确的位置关系,即主视图在上⽅,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如图1-10所⽰。
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尺寸标注方法参见图。
4.箱体类零件一般来说,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比前面三类零件复杂,而且加工位置的变化更多。
《机械制图》模块二绘制物体的三视图【教学指导】一、本模块内容分析本模块共5个课题14个任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三视图的投影原理,掌握点、线、面和基本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及投影特性,初步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三视图的能力。
1.课题一设置了绘制物体的正投影图和绘制物体的三视图两个任务。
两个任务采用同一个立体模型(U形块),第一个任务是绘制它的单面投影,包含了投影、正投影的知识;第二个任务绘制它的三视图,包含了三面投影体系、三视图及投影规律等知识。
两个任务连为一体,增强了教学的连贯性,便于组织教学。
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该课题选用了比较简单的教学模型。
但是该课题还承担着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任务,所以作者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了二个具有适当难度的应用举例,在配套习题册中编写了较多的习题。
考虑到机械制图中不使用中心投影法,所以本教材没有介绍。
2.课题二、三、四的任务是绘制和识读点、线、面的投影,每个课题都设计了两个任务,按照学习内容的需要,灵活采用了画图和识图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传统教材一般将点、线、面的投影孤立地进行分析,由于内容抽象、知识点零碎,不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本教材将点、线、面与典型的形体结合在一起,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有了载体,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教材中,6种特殊位置直线和6种特殊位置平面分别用两个任务来承载,将原本孤立的知识点连为一体,便于学生记忆线(面)的名称和投影特性。
在编写任务实施部分时,注重对线(面)的名称、形状、位置、投影的分析,为今后用线、面分析法看图打下基础。
机械制图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看图能力,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该版教材删除了“根据点的坐标作点的三面投影”“求作直线上点的投影”“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求投影面垂直面的实形”和“求一般位置平面的实形”等任务,降低了教材的难度,提高了教材的实用性。
3.课题五以6种基本几何体为模型,每个任务都从绘制三视图、标注尺寸、求其表面点的投影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机械制图课程–三视图的画法引言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学习三视图的画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正确绘制三视图,我们可以描述一个物体的外观和尺寸,为制造和加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画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什么是三视图三视图是指一个物体的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通过这三个视图可以全面而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外观和尺寸。
•正视图:从物体的正面观察,以垂直于物体的视角绘制。
•俯视图:从物体的上方观察,以垂直于物体的视角绘制。
•侧视图:从物体的侧面观察,以垂直于物体的视角绘制。
通过绘制这三个视图,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形状和尺寸信息,利于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准确沟通和理解。
三视图的画法步骤绘制三视图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确定物体的投影方向:根据题目或实际需求,确定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位置和方向。
一般来说,正视图位于左侧,侧视图位于右侧,俯视图位于上方。
2.绘制物体的正视图:根据题目或实际需求,确定物体正视图的尺寸和比例,并按照比例在纸上绘制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注意保持物体的轴线与视图之间的一致性。
3.绘制物体的俯视图:根据题目或实际需求,确定物体俯视图的尺寸和比例,并按照比例在纸上绘制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注意保持物体的轴线与视图之间的一致性。
4.绘制物体的侧视图:根据题目或实际需求,确定物体侧视图的尺寸和比例,并按照比例在纸上绘制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注意保持物体的轴线与视图之间的一致性。
通常侧视图位于俯视图的右侧。
5.标注尺寸信息:根据物体的实际尺寸确定比例尺,将尺寸信息标注在三视图上,包括长度、宽度、高度以及其他关键尺寸。
标注要清晰、准确,方便理解和后续的加工和制造。
6.完善细节部分:检查三视图的绘制是否完整和准确。
根据实际尺寸和细节,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添加细节信息,如孔的位置和直径、倒角的大小等。
三视图的绘制技巧和注意事项在绘制三视图时,应注意以下技巧和事项:•视图之间的一致性:保持三个视图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比例一致,特别是轴线的位置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