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防治中硒用量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27.11 KB
- 文档页数:3
硒:抗氧化和抗癌的矿物质硒是重要的抗氧化和抗癌矿物质,它在食物中的含量取决于不同地域土壤的硒含量。
只要土壤里富含硒,那么从中生长的食物必然会有硒。
医学普查结果表明,土壤含硒量高的地区,所在人群的癌症发病率明显比含硒量低的地区更低。
硒的主要作用有抗氧化,减轻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硒是人体重要排毒系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有助于人体分解有毒化学物质,防止辐射,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自由基可以引起关节炎、心脏病、癌症等一系列疾病。
促进脂肪代谢硒参与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助于脂肪代谢及提高代谢率。
提高免疫力,保护心血管硒与维生素E一起协同增效,有助于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力,防止血液凝块,保护心血管系统健康。
保护肝脏硒补充剂还被发现可用于保护肝脏,尤其有益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
保护前列腺健康硒有益于前列腺健康。
在癌症营养预防(NPC)实验中,每天给予1,312名男性200微克硒或安慰剂。
与安慰剂组相比,每日摄入硒者前列腺状况更佳。
硒的食品来源有全谷类、肝脏、鱼、家禽及小麦,酵母是硒的优良来源,但其中的含硒量都不高,因此适当地补充硒营养品是非常必要的。
生活小常识1.补硒注意事项硒补剂可能会阻碍某些药物的吸收,因此服药后2小时之内不能食用硒补充剂。
2.建议摄入量推荐的饮食剂量为成人每天50微克。
但医生一般推荐每天摄入200微克的硒比较合适,达到400微克仍然安全。
3.补硒过量会导致中毒●急性硒中毒急性中毒通常是在摄入了大量的高硒物质后发生,每日摄人硒量高达400~800毫克/千克体重可导致急性中毒。
主要表现为运动异常和姿势病态、呼吸困难、胃胀气、高热、脉快、虚脱并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致死性中毒死亡前大多先有直接心肌抑制和末梢血管舒张所致顽固性低血压。
其特征性症状为呼气有大蒜味或酸臭味、恶心、呕吐、腹痛、烦躁不安、流涎过多和肌肉痉挛。
●慢性硒中毒慢性硒中毒往往是由于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硒2400~3000微克,长达数月之久才出现症状。
初中三年级教学书化学书关于硒防癌知识内容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体多种酶的活性中心。
硒在人体中的作用是广谱的,其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到抵御疾病、防止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进而达到机体平衡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硒的作用已经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
在我国,硒的防癌抗癌作用已被写入初三的《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硒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以及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癌基因转录,干扰致癌物质代谢”。
硒与癌症的关系: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但研究发现: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缺硒,这表明硒与肿瘤关系密切;
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
1、肿瘤的发生与微量元素硒具有高度相关性;体内缺硒人群的肿瘤发病率是高硒人群的2-6倍;
2、土壤、农作物中含硒量越低,居民癌症死亡率越高;摄取硒越少的人群,癌症死亡率越高;
3、血液中硒含量越低,癌症死亡率越高;大量的试验数据证实:肿瘤的发展、防治与血硒含量密切相关。
4、肿瘤患者血液中硒含量比普遍低于正常人;
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宫颈癌、胃癌、肺癌、肝癌等肿瘤病人体内明显缺硒,有的肿瘤患者血清中,硒的含量比健康者少了近1/3;
5、越是晚期患者血硒水平越低;
6、人体缺硒后果严重,普通人缺硒,身体患肿瘤的几率大大增加;
7、体内缺硒的肿瘤患者多有远处转移、多发性肿瘤、肿瘤分化不良、恶性程度高及生存期短的可能;
硒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在与肿瘤的对抗中,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几十年,经科学家系统、深入的研究、开发,人们已经能够应用硒来防癌、抗癌以及解除癌症病人的痛苦、延长癌症病人的生命。
癌症患者恢复健康,补硒是关键硒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要的抗衰老元素,是人体必需但又无法自身合成的微量元素。
硒在人体内以含硒酶和含硒蛋白的形式存在,主要参与体内抗氧化和能量代谢反应,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突变、减弱病毒致病力、延缓动脉硬化、预防血栓形成和激活体内抑癌基因、抵抗癌症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防治癌症发生目前,硒与癌症的关系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国内外众多研究发现,某些地区的癌症死亡率与当地环境中的含硒量呈负相关,即低硒地区癌症死亡率高。
补硒则有利于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特别是肝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江苏启东是我国肝癌高发区,在江苏启东地区推广食用含硒食盐8年后,人群肝癌患病率有了明显下降。
硒不仅可以阻止正常细胞发生癌变,也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杀伤癌细胞,对癌症具有显着的预防作用。
硒通过增强机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能力、提高免疫杀伤细胞功能、促进淋巴细胞抗体产生等多方面功效,提高机体抗癌能力。
肿瘤病人体内广泛存在着抗氧化不平衡,硒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可促使脂质过氧化物、过氧化氢等得到有效清除,恢复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平衡。
硒还能促进“抗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因子”的生长,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渠道,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硒还可以从分子水平通过多种途径调节与肿瘤生长相关的基因表达、蛋白合成,从而诱导肿瘤分化并抑制其生长。
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硒不仅具有预防癌症的作用,对减轻癌症患者放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疗效,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放、化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
但是,人体内肿瘤多为乏氧细胞,而乏氧细胞对放化疗不敏感,成为肿瘤难以治愈的根源。
硒能修复肿瘤未成熟血管,增加肿瘤细胞血氧的供应,减少肿瘤乏氧细胞,降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使之始终对放化疗保持敏感,提高放、化疗治愈肿瘤的效果。
多数医生会推荐放化疗过程中可以用体恒健硒维康补硒,其中富含的麦芽硒的高效的吸收率弥补了平时食补无法及时补充硒的缺点。
补硒防癌的作用“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85.91/10万,据估计至2049年,我国癌症发病率可能达到400/10万的水平,癌症发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和年轻化趋势。
癌症高发跟环境污染不无关系,而环境污染又进一步破坏了我国已经相对贫瘠的硒土壤环境,使这种具有防癌功效的微量元素更加稀缺,对居民健康形成新的威胁。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赖学佳介绍道。
当前我国癌症高发的趋势,他在这次全国两会中发出建议,对硒产业予以重视、规范及扶持。
补硒防癌:仍未成为全民意识硒是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人体必须微量元素。
临床实验证明,硒能直接防治包括癌症在内的五大类40多种疾病,间接参与防治400多种疾病,如缺硒将容易引发心、肝、脾、胃、肾、肺等一系列病变。
赖学佳在研究开发黑芝麻中硒元素的功用时,首次关注到居民缺硒和癌症高发的关联问题,但补硒在当前还未成为我国居民的普遍意识。
“百度上搜索‘补钙‘有一亿个结果,‘补铁’有1.3千万个,但’补硒‘只有487万个。
”他对记者如是道。
但与之相对比的是,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低硒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2%,同时由于工业污染、酸雨等原因,大量的二氧化硫会与硒化合物反应,形成不利于植物吸收的元素硒,外加某些现代化种植方式,使食品链中硒在不断下降。
另外饮食习惯影响人体对硒的吸收,高脂肪食物可造成人体硒吸收量下降并降低硒的抗癌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癌症防控的“3个1/3”:1/3的癌症可预防;1/3的癌症可以早发现、早治疗;1/3的癌症可积极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其中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癌症预防方式主要是经由运动、健康饮食、不吸烟等。
食疗预防也是预防癌症的一种手段。
我国约80%肿瘤患者发现时都是较晚期,这一结果比中低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都高,可见我国对癌症的早防早诊早治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北京中日友谊医院中西肿瘤内科主任贾立群说明,硒在肿瘤高危人群的临床干预试验有多个报告,显示硒具有抗肿瘤作用。
硒减低化疗、放疗的毒副反应协同抗癌药物提高疗效陈元明《硒的神秘疗效》癌症患者通常要接受“化疗”。
“化疗”中广泛使用的药物是顺铂(Cisplatin,缩写:Cis-DDP),顺铂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但是事物往往存在两面性,顺铂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生物体也有毒副作用,因而限制了顺铂的应用。
顺铂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在肾毒性(使血尿素氮和肌酐含量升高、肾小管变性并结构紊乱)、骨髓毒性(使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下降)及胃肠毒性(引起腹泻)。
据胡亚军报道,在用顺铂之前1小时或同时补硒,可移植血尿素氮和肌酐含量升高,减轻肾小管变性和结构紊乱,减少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下降,减少腹泻次数。
说明硒降低了顺铂对肾、骨髓和肠胃的毒性。
王强等给小鼠注射半致死剂量的顺铂,5天后小鼠全部死亡。
而经补硒的小鼠死亡率显著降低,说明硒降低了顺铂的致死毒性。
对硒能降低顺铂毒副作用的机理,人们也作了很多研究。
一般认为硒只与顺铂的代谢产物铂相互作用,与顺铂的正常代谢没有关系,因此不影响顺铂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可见,硒既降低了顺铂的毒性,又不降低顺铂的抗癌活性,加之硒自身对肿瘤的增长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被认为是理想的顺铂解毒剂。
癌症患者通常还要进行“放疗”。
其实质是要经受一些射线的辐射,生物膜(细胞膜、线粒体膜等)是辐射损伤的靶,射线作用产生的自由基能攻击生物膜上的主要成分,使其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以致造成膜的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和破坏。
在分子、细胞或整体各个水平的实验,都证明了辐射可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速率增加。
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是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保护系统,脾脏为辐射敏感器官,肝脏为非辐射敏感器官。
郭英等以脾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脂质含量为指标,研究了硒对全身辐射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
结果表明,小鼠经辐射后,肝、脾的过氧化脂质含量明显高于未辐射动物(分别增加约42%和21%),与此同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低于未辐射动物(分别降低约40%和55%)。
锌、硒预防癌及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探讨锌、硒等是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适当补充能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及抗癌能力,我们国家大多数地方锌硒含量不高,癌前病变患者不少,如果在此阶段乃至于正常人群中适当补硒,将尽大可能延缓癌前病变的进程,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锌、硒等微量元素与肿瘤发病率相关,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病因、病理、病程发展和治疗等与微量元素有密切的关系,铁锌的缺乏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因素之一。
标签:锌、硒、癌、对抗肿瘤生长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居于世界较高水平,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居各类肿瘤之首,由于高发性和高死亡率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杀手”。
在卫生部组织的全国第二次死因调查中,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占到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数的23.2%。
据北京肿瘤研究所统计,北京市胃癌发病率18.995/10万人,而且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1.5至2.5倍。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癌的发病率也显著升高,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到80岁达到高峰。
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继续迅速上升。
恶性肿瘤一旦形成,发展迅速,预后差。
如果能在恶性肿瘤形成过程中阻断其进程对于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癌前病变是恶性,肿瘤发生前的一个特殊阶段,常见的癌前病变有食管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纤维囊性乳腺病、慢性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结节性肝硬化、结肠多发性息肉病、慢性子宫颈炎、黏膜白斑、子宫内膜和支气管黏膜等上皮非典型增生等。
胃癌的发病较为隐匿,近半数早期胃癌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嗳气等。
因此,胃镜检查是人群筛查的最终确诊方法。
胃癌的发病与饮食结构不合理、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喜欢吃熏烤、高盐、辛辣、腌制以及嗜好饮酒的人,胃癌发病率更高。
此外,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增加患病的诱因,比如:吃饭狼吞虎咽,生活无规律,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甚至经常连早餐都不吃,这些都给胃癌发病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防癌∶科学补充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癌症是常见病、多发病,现今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
近些年来,癌症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构成的24% ,即目前我国每死亡4人,就将近有一人是死于癌症。
因此,防癌抗癌是每一个现代人必须面对的重大生命健康课题。
如何避免、减少癌症的发生,一直困扰着人们。
可喜的是,近30年来,通过医学、营养学界科学家的潜心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了能够避免、减少某些癌症发生的营养物质——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
1983年至1996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对1312例癌症患者进行了长达13年的大规模对照试验,受试者每日补充200微克微量元素硒,结果表明,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50 % ;而对于未患癌症的人群,癌症总发病率下降了37 % ;其中,前列腺癌发病率下降了63 % ,大肠癌下降了58 % ,肺癌下降了46 % 。
此项开拓性试验被称为“防癌里程碑”研究,强烈地刺激国际社会关注硒的防癌研究与应用。
继此项开拓性试验研究,一些国家开始并正在进行大规模人群试验,以验证硒可降低癌症发生这一假说。
其中之一是一个随机双盲安慰剂控制的预防癌症试验,总共有52500名受试者,分别来自美国、英国、丹麦、瑞典及荷兰等5国,目的是验证开拓性试验的结果能否重复,并对一般人群通过补硒可以降低癌症发病率这一结论进行检验。
此项被称之为“硒将改变世界”的试验还在继续进行中。
专家们预测:假使“硒防癌里程碑”研究在全球推广,就意味着通过补硒可以使全世界37 %的人免受癌症的威胁,而在已经患有癌症的人群中,有一半人可以摆脱死亡的命运。
也就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医科院肿瘤研究所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合作,在我国癌症高发地区——河南省林县,对21584人开展了营养预防试验。
经过6年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每天补充200微克硒,可显着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例如,硒麦芽对胃癌的预防有明显效果;硒麦芽对胃癌癌前病变的阻断研究表明:硒麦芽可使胃癌癌前病变明显改善,可使胃不典型增生病变转为消失,可使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好转,避免其恶性趋向发展而产生癌症。
硒应用面临剂量相关问题的综述一:硒应用的发展过程及产生的问题。
1,最早的应该就是以亚硒酸钠为代表的“无机硒”了,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2,发现亚硒酸钠的一系列由毒性问题而带出的使用限制之后,就出现了第二代的“有机硒”,比如啤酒酵母硒,硒多糖,硒化卡拉胶等等。
3,在这些年,就进入市场的硒产品来说,分了两个岔路,一个是寻找更容易工业化生产的比如单质纳米硒,一个是寻找更安全更直接有效的硒化合物比如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自发现硒与健康的关系起,我们都在研究硒与疾病的关系,进而,硒在针对不同疾病的时候的治疗量应该是多少,才应该是我们该去努力去研究去补充的方向,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既然已经发现很多新兴的硒产品能有效干预多种疾病,如果还依靠30年前的膳食保健量来指导当今新产品干预疾病时的用硒量,必然是有大问题的。
正因为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我搜集了一些资料,尽力深挖源头数据,然后写出了这篇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二:硒使用剂量的演化2.1:50-250μg/d这个标准的源头,以及存在的问题。
20年内,各大公司及论文上主要使用的一个膳食剂量范围是50-250μg/d,以及400μg/d这个膳食安全的上限。
我查了很多资料后,找到了这个数据的源头:1982~1992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杨光圻工作组在低硒的四川克山病区和高硒的湖北恩施地区进行了硒的需要量和安全量研究。
总结的说就是下面这张表格:表1:源自《2007-关于人体补硒标准的研究-汪敏》但是我在查这个表格的源头的时候,看到了下面这篇论文:《2001-中国人体硒营养研究回顾-夏奕明》2,表2第五项“膳食平均无毒副反应水平”虽说在乘了安全系数之后确实在400μg/d左右,但是,在试验中,无毒副作用确实是在693--945μg/d这个范围啊。
400μg/d这个理论安全数据确实是能很好的保护健康人群,但是,对于特殊人群,在不了解这个表格的时候,400μg/d这个30年前的数据会让这些特殊人群以及相关的医疗工作者哑口无言的。
硒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用量简介硒片是一种含有高纯度硒元素的药物制剂,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
硒片可以通过口服或者注射的方式进行使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领域。
本文将介绍硒片的作用、功能和主治用量。
作用硒片主要作用于体内的各个生物系统,发挥以下作用:1.抗氧化作用:硒是构成多种抗氧化酶的必需元素,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细胞膜和细胞器免受氧化损伤。
通过提供硒元素,硒片能够增强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缓细胞老化过程,维护身体健康。
2.增强免疫力:硒片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硒对于淋巴系统、巨噬细胞和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3.调节甲状腺功能:硒是甲状腺功能的重要元素之一。
它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代谢过程,在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维持组织生长发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硒片的使用可以改善甲状腺功能紊乱引起的相关症状。
4.抗肿瘤作用:硒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硒片的应用可以辅助抗肿瘤治疗,增强化疗和放疗的疗效。
功能与主治用量下面列出了硒片的一些功能和主治用量:功能•抗氧化功能•提高免疫力•调节甲状腺功能•抗肿瘤作用主治用量硒片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以下为一些常见疾病的主治用量范围:1.缺硒病:50-200微克/天。
缺硒病是由于机体缺乏硒元素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肌肉疼痛、心血管病变等。
口服硒片可以补充硒元素,改善病情。
2.甲状腺功能减退:50-200微克/天。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代谢减缓、疲劳等症状。
硒片的补充可以辅助病情的改善。
3.抗肿瘤辅助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和治疗方案确定剂量。
硒片的应用在肿瘤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效果,但具体剂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硒片的用量应该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病情进行调整,不可随意超过推荐用量,以防止副作用的发生。
结论硒片作为一种含有高纯度硒元素的药物制剂,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
200年的科学研究,最终证实硒就是“抗癌之王”!硒,人体14种必备微量元素之一,发现最晚,认知最少,却对健康作用最大。
它在食物中的含量取决于不同地域土壤的硒含量。
只要土壤里富含硒,那么从中生长的食物必然会有硒。
反之缺硒的地域,食物中硒的含量也会非常低,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我国72%的地区近10亿人口缺硒,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从1817年人类首次发现硒至今,已经历了200年,经过多年的发掘探索,人们对硒的认识上升到了全新的台阶,各类补硒产品也在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硒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有调节免疫、防癌抗癌、延缓衰老、清除自由基、解毒等功能。
200年里,硒在不同时期,又发生了哪些大事呢?硒的简史1817年1817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Berzelius从硫酸厂铅室中的红色废泥中发现了一种微量的元素,根据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Selene一词取名为Selenium,后来中文将其译为硒。
随后硒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1915年科学家Walker和Klein建议将硒用于癌症的化学治疗。
1935年1935年我国在黑龙江克山县发现了克山病,它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此病在东北地区发生率非常高。
在当时政府指示下,我国营养学及微量元素研究专家对克山病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发现缺硒是诱发克山病的主要原因。
他们对10多个省区,310个病区进行补硒,使流行于缺硒地区的克山病得到控制,这一研究第一次充分证实了硒与克山病的关系,同时也奠定了我国科学界在世界硒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1949年科学家Clayton和Baumann首次报告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硒能防止二甲基氨基苯对大鼠的致结肠癌作用,为硒与癌症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1957年1957年科学家施瓦茨 (Schwarz)在二战后德国关于营养与肝脏的研究中发现硒对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硒是营养性肝坏死的重要保护因子,从此拉开了研究硒与健康的序幕。
施瓦茨教授因此被载入史册,永垂不朽。
曹三玲:硒让复发的肝癌肿瘤消失?肝癌患者补硒的4点经验!当你听到癌症的时候,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经历过亲人患癌的,都是心有余悸。
一位朋友他说:癌症给我的感觉就是太恐怖了!他妈妈是肝癌晚期,临死前完全吃不下东西,瘦得只剩皮包骨了,每天打杜冷丁都无法止疼。
他最记得他妈妈恳求他,让医生打一针让她死,太痛苦了!当时他流泪了,他说自己可以在商场上征战,可以带员工去挑战许多不可能的事。
可是在癌症面前却无能为力,只能亲眼看到他妈妈被癌症一步一步的夺走生命,感觉癌症太可怕了。
一位朋友,他大哥40多岁患腹腔肿瘤,他在医院里面照顾,陪了大哥六个月,从治疗开始,一针几千元,到射频消融术,根本没办法扼制癌细胞的生长。
治疗到最后,腹部伤口无法愈合,医生无法治疗,他说:也许换一种方式,大哥可能还在。
癌症带给亲人是一种无法修复的创伤,在亲人的心里留下了一道伤痕。
如何减少癌症的发生?如何降低癌症的死亡?是不是也成了你的渴望?在癌症高发的背后有没有一些共同的原因?或者是共同现象?科学家对肝癌高发区江苏启东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肝癌发病率与死亡率高与当地的粮食中的硒、居民血硒水平低直接相关。
在食管癌高发的河南林县进行研究表明:食管癌的高发与土壤、粮食当中的硒含量低,居民血硒水平低直接相关。
这些研究发现也让医院的临床医生对癌症患者的血硒水平进行检测:癌症患者的血硒低于正常水平。
1988年,美国科学家克莱门特,公布了3年的“迈阿密抑瘤”实验结果:挑选59名濒临死亡的癌症志愿者,进行硒的药效试验,4个月后,41名患者肿瘤缩小了60%到100%,3年后,对这些试验者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有49名人存活。
同期间,中国微量元素专家于树玉教授在江苏启动对13万居民进行人工补硒干预肝癌的实验:使癌症的发病率下降了35%,肝癌家族史的发病率下降50%。
中国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在河南林县进行6年补硒实验:肺癌死亡率下降26%,食管癌死亡率下降27%,普通人群癌症死亡率下降46%。
硒摄入量标准 fda
美国FDA的正式结论是通过补充硒来防治癌症“证据有限,不足以作出结论”。
关于硒的摄入量,不同机构给出的标准不同。
中国营养学会修改我国每日膳食营养供应的品种时把硒列为人和动物十五种生命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每日必须摄取50\~250微克硒。
而美国推荐的
成人每日摄入量是55微克。
请注意,食物中的硒主要跟土壤和水源有关,我国许多地区的饮食中硒含量比较低。
对于低硒地区,食用加硒盐是有必要而且安全的。
但硒过量会导致硒中毒,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结果制定的安全上限是每天400微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关于硒的权威资料或咨询营养专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补硒的标准因不同的疾病和人群而异。
一般来说,每人每日硒的正常摄入量不应低于50微克。
对于癌症患者,补硒的食用量通常为200-400微克/天,作用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阻断癌细胞的能量供应,减轻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
对于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补硒的食用量可以增加到400-900微克/天,作用是减轻放化疗及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食欲,保护白细胞。
对于肝病、肾病患者,补硒的食用量一般为250-350微克/天,作用是帮助肝脏分解与排出毒素,及时清除肝脏内的有害代谢产物,保护肝细胞,同时对肾小管、肾小球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对于心脑血管患者,补硒的食用量通常为250-300微克/天,作用是保护缺氧的心脑细胞,保护心肌和血管内壁细胞,减少外周血管阻力。
对于糖尿病患者,补硒的食用量可以增加到300-400微克/天,作用是保护和改善胰腺功能,防治胰岛细胞被破坏,尤其对糖尿病的发病症(白内障、下肢浮肿、心血管病、肾功能损害)等有很好的作用。
对于久病不愈者,补硒的食用量可以增加到100-200微克/天,作用是提高免疫力、修复受损细胞、恢复其正常功能、增强自愈力。
对于孕妇、乳母,补硒的食用量可以增加到50-100微克/天,作用是提高免疫力,防止感染疾病,保证胎儿、乳儿的硒摄入量。
对于儿童,补硒的食用量可以增加到25-50微克/天,作用是促进儿童生长、智力发育、改善营养不良状态、保护视力、提高抗病能力。
对于从事有毒有害工作者,补硒的食用量可以增加到100-200微克/天,作用是排出体内有毒、有害物质,修复损伤。
对于长期使用手机、操作电脑者,补硒的食用量可以增加到50-150微克/天,作用是减轻辐射损伤,保护脾脏、肝脏。
对于长期吸烟饮酒者,补硒的食用量可以增加到100微克/天,作用是清理毒素、修复损伤、保护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增强免疫功能。
对于被动吸烟者(吸二手烟),补硒的食用量可以增加到50-100微克/天,作用是清理毒素、修复损伤、保护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增强免疫功能。
硒与癌症的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621-02硒是人体和动物生命过程中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参与体内多种生物酶的合成,对细胞的生长、繁殖和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硒对肿瘤、心血管疾病、肝病及病毒性疾病等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其中一些学者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探讨了硒与癌症的关系,取得许多研究成果。
现综述如下:1 硒与癌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早在20世纪5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不同人群中癌症发生率的不同与硒的摄入量有关[1]。
近20年来,大批科学家参与了硒与癌症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硒的水平与膀胱、大脑、食道、肺、头颈、卵巢、胰腺、甲状腺、胃、前列腺、结肠、乳腺等癌症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呈负相关[2]。
beno i等将249名胃癌前病变患者以及96名胃癌患者血清中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与130位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胃癌组患者血清硒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在印度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⑷,乳腺癌患者血清硒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生理浓度内,硒每升高一个单位,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就降低7%。
来自美国哈佛的一项研究显示:硒状况最低1/5人群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为硒状况最高1/5人群的3倍。
但也有乳腺癌与低硒无关的报道⑸。
据统计已有22种甚或更多种类癌症的发生、发展与机体低硒呈显著负相关。
2 硒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硒作为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存在于13种以上的酶中,作为第21种氨基酸的硒代半胱氨酸以uga为密码子翻译入蛋白质中,人体含量为14-21mg,以肝、胰、肾含量较高,且体内不能储存硒,需定期以食物或水来补充。
硒在体内代谢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以硒代半胱氨酸(se-cys)的形式参入蛋白质组织,se-cys 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辅基的必要成分,gsh-px是抗过氧化物的重要酶,阻止过氧化物的自由基形成,硒的抗癌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2.1 调节抑癌基因 p53基因是一种公认的抑癌基因,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