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卢梭的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卢梭的教育学观点一、卢梭简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启蒙思想家、政治哲学家、作家和音乐家。
他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对于政治、社会和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卢梭的教育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儿童教育和个体发展方面。
二、卢梭的教育观点概述卢梭的教育学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论教育》(Emile)中。
他的教育理论具有以下几个核心特点:1. 基于自然状态的教育卢梭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而纯洁的。
他主张儿童应该在尽量远离社会的环境中成长,亲近大自然,让他们自由地发展身心。
卢梭强调儿童期的教育应注重培养他们的身体、感官和情感,而不是灌输知识。
2. 儿童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卢梭强调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得到个性化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应过早地对他们进行束缚和规范。
卢梭提倡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来培养儿童的兴趣和才能,并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3. 爱的教育和自由约束卢梭认为,教育应该建立在爱的基础上,而不是严格的纪律和惩罚。
他主张教育者应当成为儿童的朋友和引导者,用爱和关心来引导他们的成长。
卢梭不赞成通过强制和压迫来教育儿童,而是倡导在自由的约束下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和责任意识。
4. 平等教育和社会关怀卢梭主张实现教育的普及和公平,不应因个体差异对教育机会进行排斥。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优秀公民,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卢梭关注社会不平等现象,提倡改革社会制度以确保所有人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三、卢梭的教育观点的影响卢梭的教育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中心的教育理念卢梭的教育理论将儿童置于教育的中心,强调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这种儿童中心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教育实践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2. 游戏教育和体验式学习卢梭主张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来培养儿童的兴趣和才能。
读卢梭谈我想法国教育家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等。
卢梭热爱自然,崇尚自然。
他将感情寄托于大自然。
在大自然中,凡是映入卢梭眼帘的东西,都令他内心感到一种醉人的享受。
大自然的奇伟、多彩和实际的美,深深地影响了卢梭的人生观。
所以,卢梭曾说过,“他最伟大的教师,并不是任何一种书籍,他的教师是'自然'”。
正是由于对大自然、对自由的推崇向往,卢梭对教育的观点也是“自然教育”。
何为“自然教育”?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因此,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
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3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达到他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
卢梭还进一步分析:"在这3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
"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1712 一1778 )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卢梭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于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一书中。
卢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首先是“儿童的发现”。
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他自己独特的生活,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儿童期的存在并非单纯地为成年生活作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这种关于儿童的观念在人类的儿童观演变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卢梭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强调教育应当尊重自然,反对握苗助长,他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他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
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在他的《爱弥尔》中开宗明义地说,“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边坏了。
”他认为,人性本善,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内在欲望而行动,不必加以干涉。
一旦受了社会认为的干涉,儿童极易产生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恶。
卢梭根据儿童的发展将教育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5 岁,以身体养护为主.第二阶段,从5 岁到12 岁,注意体育、经验、感官的教育,第三阶段,从12 岁到15 岁,注重知识的教育;第四阶段,从15 至20 岁,着重道德、宗教及情感的教育。
在教育的第一阶段,卢梭认为应以父亲为教师,母亲为保姆。
教育的第一要事,就是注意儿童的健康,凡妨害儿童身体发育、限制儿童心灵自由、违反儿童天性的,不管什么事物,都要避免。
他反对在这一阶段对儿童进行识字教育和道德教育。
卢梭主要政治著作是《民约论》,主要的教育思想著作是《爱弥尔》,而《忏悔录》则是其自己的传记体小说。
因此,从《爱弥尔》中,我们可以看到卢梭闪闪发光的教育思想。
其中,也蕴涵着他在学前教育课程方面的真知灼见。
另一方面,虽说卢梭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为后世所推崇,但他的思想过分地依赖自然,排斥社会环境,是消极的。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谁也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独生。
教育本来几是一种社会现象,离开了人类社会,教育的真正价值也就消失了。
教育家卢梭的简介
卢梭作为人类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先驱,是人类的思想启蒙导师,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教育家卢梭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让-雅克;卢梭(法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1778年7月2日在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Ermenonville)去世。
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多部作品。
代表作品有《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
卢梭的教育思想在《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
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
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
“让我们回归自然”在早期的作品中,他把自然描述为原始人所处的原始的状态。
后来,在伏尔泰(Voltaire)的批评下,他把自然描述为人建立自己个性和个人世界过程的自发性。
所以,自然意味着内心的状态、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社会在文明的幌子下进行的关押和奴役。
因此,回归自然就是使人恢复这种自然过程的力量,脱离外界社会的各种压迫,以及文明的偏见。
1782年出版的自传《忏悔录》(Confession)是最早最有影响的自我暴露作品之一,书中毫不掩饰个人丑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的作家郁达夫就深受卢梭自我暴露风格的影响。
卢梭的小故事卢梭故事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卢梭与妻子的爱情故事,卢梭的一生是风流的,但只有一个女子陪伴他走完了一生,这个人就是卢梭的妻子黛莱斯瓦瑟。
黛莱斯瓦瑟只是一个旅馆的洗衣女仆,在卢梭与华伦夫人的感情破灭后,瓦瑟走进了卢梭的生活,也可以说是卢梭选择了她。
瓦瑟为卢梭生了五个孩子,但自私的卢梭让她将孩子遗弃,最后无奈的瓦瑟只能将孩子送到育婴堂。
卢梭并没有给妻子完整的爱,甚至很少提及妻子,直到与妻子瓦瑟生活的二十三年后才给妻子补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算是对妻子的一种弥补。
其实卢梭在心中是不爱妻子妻子瓦瑟的。
在《忏悔录》中卢梭曾说过他与瓦瑟通过数十年的陪伴,那份感情已经直接跃升到亲情的地步。
他与妻子所谓的爱情是通过时间的沉淀,慢慢的积累,由相伴变为最后的依赖,由感情变为最后厮守终生的亲情。
卢梭故事是矛盾的,那样一个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写出了那么多关于整个人类与社会关系的著作,对于当时的人们的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唤醒。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当成一个合格的丈夫,没有做成一个优秀的父亲,最后潦倒死去时陪伴他的依旧是那个他最不爱的妻子。
这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卢梭的历史评价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
卢梭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Le Panthéon)。
1791年12月21日,国
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卢梭的观念渗入社会风气,成为时尚。
年轻人模仿《爱弥儿》,要做“居住在城里的野蛮人”。
路易王太子也深受《爱弥儿》的影响,按照卢梭的观点从小教育他的儿子,学一门手工匠人的手艺。
据说,这就是路易十六那个著名的嗜好;;业余锁匠的由来。
虽然起初法国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作家有几位是卢梭的朋友,其中包括德尼;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开始与其他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卢梭反对伏尔泰在日内瓦建立一家剧院的计划,指出剧院是所伤风败俗的学校,结果他同伏尔泰反目。
此外卢梭基本上属于情感主义,与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成员所崇尚的功利的理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1762年,卢梭因由其所撰教育论著《爱弥尔》一书出版,遭到法国当局的通缉。
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1778年7月2日于法国埃及迈农维尔与世长辞,享年66岁。
教育家卢梭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