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7成语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25
表示事先做好准备的成语
绸缪桑土(chóu móu sāng tǔ):绸缪:紧密缠缚;土:同“杜”,树根。
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备预不虞(bèi yùbùyú):不虞:预料不到。
对可能发生的意外变故,事前就要有所准备。
防患未然(fáng huàn wèi rán):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未雨绸缪(wèi yǔchóu móu):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运筹帷幄( yùn chóu wéi wò):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
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
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居安思危(jūān sīwēi):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居安虑危(jūān lǜwēi):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同“居安思危”。
引而不发:引:拉弓;发:射箭。
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
比喻善于启发引导。
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十年生聚(shínián shēng jù):比喻培养实力,为报仇雪耻作长期的准备。
事预则立(shìyùzélì):指无论做什么事,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2017年中考必备220个成语2017中考语文必备220个成语俗语解释(上)1、安然无恙:恙:疾病,灾祸。
很平安,没有灾祸、疾病之类忧愁事。
形容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2、拔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它长高。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跋山:翻山越岭。
涉水:徒步过水。
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4、百看不厌:厌,厌倦。
看很多遍也不会感到厌倦。
形容诗文或物景非常好,不论看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5、班门弄斧:班:鲁班,古代巧匠。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6、搬弄是非:搬弄:挑拔。
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
7、变本加厉:本:原来。
厉:猛烈。
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多形容比原来的情况更严重。
多含贬义。
8、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令人无法捉摸。
9、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
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0、不耻下问:不耻:不认为耻辱。
不把向学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看成耻辱。
11、不可救药:药:用药治疗。
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13、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14、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
指在困难或恶势力前不屈服、不低头。
15、不速之客:速:邀请。
指没有邀请而自来的客人。
16、不屑置辩: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
认为不值得辩论。
17、不言而喻:言:解释,说明。
喻:明白,知道。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用说就能明白。
18、不约而同:约:相约。
没有商量,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一致。
19、不折不扣:一点不打折扣。
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0、层峦叠嶂:重叠的山峰。
峦:连着的山。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21、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
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22、车水马龙: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3、称心如意:称:符合。
17年高考语文必备成语推荐高考在即,怎样复习容易提高成绩恐怕是所有考生关心的问题。
为了帮助考生在考试中从容应答,小编为大家搜集了高考语文必备成语,一起来看看吧。
17年高考语文必备成语推荐:1.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2.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3.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4.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5.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6.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7.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8.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9.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0.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1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1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13.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语出唐代杜牧诗。
14. 对簿bù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
对簿,受审问。
指公堂上受审。
15.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
形容恳切教导。
语出《诗经》。
16. 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
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
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17.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也说”俯拾即是”。
18.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9.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
”故”也作”固”。
20. 沆瀣(hàng 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7年高考语文必备成语推荐WORD样版可编辑2021版2021年高考知识点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考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和复习方法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下面是查字典语文网编辑的17年高考语文必备成语,供参考,祝大家高考大捷~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
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
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
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形容做好准备的成语1)鸠工庀材:庀:准备、具备。
招集工匠,准备材料。
2)一哄而起: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3)一哄而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同“一哄而起”。
4)卷席而居:极言生活之不安定,随时准备逃难。
5)有备无患:患:祸患,灾难。
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6)塞井夷灶:填井平灶。
谓作好布阵的准备。
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7)临渴掘井:到口渴才掘井。
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8)渴而掘井:到口渴才掘井。
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9)大寒索裘: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
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十分慌乱。
10)先下手为强: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
11)事预则立:指无论做什么事,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12)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谚语。
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
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13)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
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14)揎拳捰袖:伸出拳头,捋起袖子。
一种粗野蛮横或准备动武的姿态。
15)被坚执锐: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
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16)窥间伺隙:窥:暗中观察。
伺:守候,等待机会。
暗中观察,准备伺机采取行动。
17)醴酒不设:醴酒:甜酒。
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
比喻待人礼貌渐衰。
18)觥饭不及壶飧: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
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19)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
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20)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
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形容做好准备的成语21)厉兵粟马:磨快兵器喂饱马。
指准备作战。
2)历兵粟马:磨快兵器喂饱马。
指准备作战。
3)膏车秣马:为车上油,给马喂料。
指准备起程。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大全(一)1、安步当车:沉稳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
2、安土重迁:沉浸故乡,不肯轻易迁徙。
3、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化多端。
4、百无聊赖: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靠,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存心思。
5、暴虎冯河:比喻匹夫之勇,莽撞冒险。
6、力透纸背:鞭辟:鼓舞,激动。
里:内部。
指学习要确实。
形容言论或文章说理透彻、深刻。
7、一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节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朴素。
现形容贫穷。
8、不耻下问:不可以用于比自己高妙的人.9、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希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0、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希望,褒义。
11、不翼而飞:信息传得很快。
12、不刊之论:不可以改易的言论。
13、不可以理喻:不可以够用道理使之理解,形容态度刁悍或愚不可以及。
14、不求闻达:不追求声誉和地位。
15、不以为然:不以为是正确的。
1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1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愤恨或又怕又恼恨。
18、差强者意:勉强令人满意。
19、频频无常:比喻频频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恶语伤人:说话没有礼貌。
21、粗枝大叶:本形容简单或归纳,后形容草率不仔细仔细。
22、大而无当:当:底。
大得没有边缘,表示大而不适用。
23、弹冠相庆:指政界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相互庆祝将有官可做。
贬义词。
24、见义勇为:当:碰到。
碰到应该做的事就去做,不礼让。
25、一本正经:道貌:威严的容颜。
岸然:骄横的样子。
多指人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2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术由浅入深,序次渐进,渐渐达到很高的成就。
27、等而下之:由这一等逐级往下。
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28、不屑一顾:按平常的事情对待。
29、漂泊失所:形容生活困苦受挫折,漂泊失所,无处安家。
30、顶礼跪拜:比喻崇敬到了极点。
31、谆谆教诲:形容长辈教育热忱诚心。
32、罚不当罪:处分和罪行不相当,多指处分过重。
33、翻云覆雨:频频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高考高频成语-高考必备备战高考:2021-10-231、偃旗息鼓[yǎn qíxīgǔ]放倒军旗,停敲战鼓。
原指不暴露目标,秘密行军。
也指停止战斗。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有伏兵,引去。
”后也用以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减弱。
2、奇珍异宝[qízhēn yìbǎo]珍异难得的宝物。
3、胼手胝足[pián shǒu z hīzú]手脚久受摩擦生了趼子。
形容极其辛劳。
4、悬若日月[xuán ruòrìyuè]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
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5、持斋把素[c híz hāi bǎsù]把:遵守。
斋:斋戒。
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6、指日成功[z hǐrìchéng gōng]指不久即可成功。
7、老成持重[lǎo chéng c hízhòng]阅历多,办事稳重。
8、夭桃秾李[yāo táo nóng lǐ]1比喻年少美貌。
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9、痴鼠拖姜[c hīshǔtuōj iān g]亦作“痴鼠拖薑”。
比喻不聪明的人自找麻烦。
《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按俗語説便叫作‘賣盆的自尋的’;掉句文便叫作‘痴鼠拖薑,春蠶自縛’!”10、轩然大波[xuān rán dàbō]高高涌起的波涛。
比喻大的纠纷或事件。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轩然:高高的样子。
−−−−−−−−−−−−−−−−−−−−−−−−−−−−−−−−−−−−−−−−−−−−−−−−−−−−−−−−−−−−−−−−−−−−−−11、学如登山[xuérúdēng shān]学习象登山一样。
准备在前的成语
1. “未雨绸缪”,就好像晴天的时候准备雨伞,你看那些有经验的旅行者,在出发前总会仔细准备各种物品,这不是未雨绸缪是什么呀!
2. “有备无患”,就好比战士上战场前把武器装备都准备齐全,咱平时工作学习也是呀,提前做好准备才能避免出现问题时手忙脚乱呀,对吧!
3. “防患未然”,跟防火一样,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可别等火烧起来了才着急,学习的时候提前复习不也是防患未然嘛!
4. “居安思危”,这就像在平静的日子里也时刻保持警惕,优秀的运动员即使拿了冠军也不放松训练,这就是居安思危呀!
5. “积谷防饥”,这和我们平时存钱以备不时之需不是一个道理吗?早早地做好储备,等需要的时候就不会慌张啦!
6.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哎呀,就像出去旅游要先准备好吃的喝的,不然路上饿了渴了咋办?这多重要呀!
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想想,做个计划再行动是不是比啥都不想就开始强多了?这可不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嘛!
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如同画家画画前要把画笔准备好一样,我们做任何事情也得先做好准备呀!
9. “曲突徙薪”,这就好像发现房子有隐患赶紧去处理,而不是等出了问题才后悔,学习新技能之前先准备好相关资料,不也是曲突徙薪嘛!
我觉得准备在前真的太重要啦!能让我们做事更顺利,减少很多麻烦呢!。
17年高考语文必备成语推荐2022年高考知识点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考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和复习方法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下面是本店铺编辑的17年高考语文必备成语,供参考,祝大家高考大捷~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
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
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
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挫折。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高考高频成语-高考必备备战高考:2021-11-111、七窍玲珑[qīqiào lín g lóng]形容聪明灵巧。
相传心有七窍,故称。
2、魂飞胆裂[hún fēi dǎn l iè]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同“魂飞魄散”。
3、千锤百炼[qiān chuíbǎi l iàn]1.比喻经过艰苦的斗争和长时期的锻炼。
4、忍辱负重[rěn rǔfùzhòng]忍受屈辱来承担重任。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5、一生一世[yīshēng yīs hì]一辈子。
−−−−−−−−−−−−−−−−−−−−−−−−−−−−−−−−−−−−−−−−−−−−−−−−−−−−−−−−−−−−−−−−−−−−−−6、竿头日进[gān tóu rìjìn]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7、近水楼台先得月[jìn s h uǐlóu tái xiān déyuè]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
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
8、舍本逐末[shěběn zhúmò]1又说弃本逐末。
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
形容轻重倒置。
《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弃本逐末。
”9、狂风暴雨[kuáng fēng bào yǔ]指大风大雨。
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10、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shǒu]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疾首:头痛。
−−−−−−−−−−−−−−−−−−−−−−−−−−−−−−−−−−−−−−−−−−−−−−−−−−−−−−−−−−−−−−−−−−−−−−11、朔风凛冽[shuòfēng lǐn l iè]极为寒冷的北风。
2017届高考语文常考成语知识清单杨树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二、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4)三、容易褒贬失当的成语 (7)四、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 (9)五、容易谦敬错位的成语 (10)六、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 (11)七、近义成语辨析 (14)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不能理解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2.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不能理解为“没有长处”。
3.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不可更改。
不能将“刊”理解为“刊登”。
4.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
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
不能理解为“不值一文”。
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在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只关注“赞”。
6.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不能将“训”理解为“教训”。
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畏惧、憎恨等神情。
不能理解为“懒得拿正眼看,不屑一顾的样子”。
8.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理解为“过去很长时间”。
9.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稍微。
不能只关注“差”。
误用示例: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10.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不能只关注“尘埃”。
11.城下之盟: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不能只关注“盟”。
12.春意阑珊:春天的气象将尽。
不能理解为“春意盎然”。
13.大方之家: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
不能将“大方”理解为“不吝啬”。
14.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不能理解为“将事情放大”。
误用示例: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2014·浙江卷]15.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
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不能理解为“登上高山感到自卑”。
1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也说升堂入室。
不能理解为“走进房间里”。
17.电光石火:闪电和燧石的火光,比喻事物转瞬即逝。
不能理解为“光明”。
18.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犯,触犯;校,计较。
不能将“犯”理解为“犯错”。
19.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心是追兵(见于《晋书·谢玄传》)。
形容惊慌疑惧。
不能理解为“风的吹拂、鹤的鸣啼”。
20.瓜田李下: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
后“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不能理解为“瓜田边、李子树下”。
误用示例: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21.毫厘不爽:形容丝毫不差。
毫厘,指很小的长度单位。
爽,差失。
不能将“爽”理解为“爽快”。
22.河东狮吼:比喻嫉妒而泼悍的妻子发怒撒泼。
不能只关注“吼”。
23.呼之欲出:①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②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不能理解为“叫他,他就会出来”。
误用示例: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24.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也说画虎类狗。
不能只关注“类”。
25.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不能只关注“微”。
26.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不能理解为“江河向下流淌”。
误用示例: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27.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不能将“假”理解为“放假”。
误用示例: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的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28.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
29.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不能只关注“圈”“点”。
30.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不能只关注“不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不能只关注“禁止”。
32.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不能将“爽”理解为“爽快”。
33.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见于《晋书·文苑传》)。
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不能只关注“纸贵”。
34.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不能理解为“死得悲惨,连棺材和坟地都没有”。
35.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不能理解为“未来的花”。
36.目无全牛: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见于《庄子·养生主》)。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不能理解为“没有整体观”。
误用示例:针对目前气温较高的情况,专家指出,对天气的观察不能目无全牛....,而应该从全国的卫星云图上做长期的观察。
37.片言只语:个别的词句;片段的话语。
也说只言片语。
不能理解为“语言简洁”。
38.七月流火: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火,星名,大火,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此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
不能理解为“天气热”。
39.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不能理解为“焦急期盼”。
40.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不能只关注“责备”。
误用示例: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2013·大纲全国卷]41.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不能理解为“吃人的血肉”。
误用示例: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42.三人成虎: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城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用“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不能理解为“人多力量大”。
43.铩羽而归:失败归来。
铩羽,翅膀被摧残,比喻失意或失败。
不能只关注“归”。
44.首当其冲:指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冲,要冲。
不能理解为“冲在最前面的或首要的”。
误用示例: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45.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首鼠,踌躇。
不能理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46.叹为观止: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在鲁国观看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说看到这里就够了,再有别的乐舞也不必看了(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后来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也说叹观止矣。
不能只关注“叹”。
误用示例: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2014·大纲全国卷] 47.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能只关注“空”。
48.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危,正直。
不能将“危”理解为“危险”。
49.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不能将“点”理解为“标点”。
误用示例: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50.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不能理解为“多灾多难”。
51.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不能只关注“捐”。
52.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创作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不能理解为“乡下人”。
53.薪尽火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继承下去。
不能理解为“传递火把”。
54.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不能只关注“相关”。
55.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不能理解为“守信用”。
56.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不能只关注“不容”。
二、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1.筚路蓝缕:《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也作荜路蓝缕。
2.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3.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4.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5.从一而终:指女子只能从属一个丈夫,夫死终身不得再嫁。
误用示例: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6.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
后用来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误用示例: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7.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8.耳鬓厮磨:指两人的耳朵与鬓发互相接触,形容亲密相处(多指小儿女)。
9.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
后来用“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10.高高在上: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
11.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也说神工鬼斧。
12.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与精神。
13.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14.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15.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高妙、和谐。
16.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17.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
误用示例: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18.举案齐眉:汉代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眉一样高,以表示尊敬(见于《后汉书·梁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