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组织行为学导论1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54
0.组织行为学导论 一.组织中的人及行为1.组织管理观念的转变①管理之本由“物”转为“人”;②劳动力由“资源”转为“资本”;③对人的需要由“部分”转为“完整”。
2.人的行为行为的产生:行为主义的行为模式 观点:行为是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的过程(S-R);特点: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
勒温的行为模式 观点:人的行为是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说行为是人及环境的函数。
B=f(P,E)行为的特点:①因果性;②主动性;③目的性;④持久性;⑤可变性。
3.组织与组织行为组织:含义 广义:组织是指由若干因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狭义:组织就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运用知识和技巧相互协作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或团体。
特点 ①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体;②任何组织都有其使命和目标;③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同来实现目标。
组织的 有效性 组织行为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
影响有效性因素归纳为:①环境因素、②组织因素、③员工因素、④管理实践。
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的含义 组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
组织行为的种类依据分析水平微观组织行为、宏观组织行为。
依据组织目标 正向组织行为、反向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管理模式:美.基思.戴维斯管理模式 运行基础管理导向员工导向员工心里结果 员工需要满足绩效结果 专制模式 权力 权威服从依赖老板生存最差监护模式 经济资源 金钱安全与利益依赖组织 安全被动工作 支持模式 领导 支持 工作绩效参与 地位与认可 高度激励联盟模式 伙伴团队责任自我培训自我实现中等工作热情二.人性假设与管理1.哲学意义上的人性假设人性假设 提出者、代表人、观点①性善论 孟子②性恶论 荀子③善恶二元论 人的本性中总是混杂着善与恶两种因素,人的行为出自两个对立的来源。
2.管理意义上的人性假设(美.艾德佳.沙因)人性假设 提出者、代表人、观点 局限“经济人”假设 -英,亚当.斯密;美,弗里德里克.泰勒组织存在是为了经济利润,工人工作是为了报酬维持生存。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导入课程1】: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行为研究者。
从幼年开始,我们就在观察别人的活动,并试图解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无论你以前是否明确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几乎在一生中一直在“读人”。
你观察别人的所作所为,并努力解释他们为什么会表现出这些行为。
一、行为的判断依据我们来考察一下下面这些与工作有关的行为的命题。
①快乐的工人是生产率高的工人。
②当上司表现得友好、可信和平易近人时,工人们都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③面试是有效的选拔手段,它可以把高素质的应聘者和低素质的应聘者区别开来。
④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份挑战性的工作。
⑤为了让人们做好他们的工作,你不得不使用少量的恫吓。
⑥金钱对每个人都是激励因素。
⑦大多数人对别人薪水的关心程度甚于对自己薪水的关心。
⑧最有效的工作群体是没有冲突的群体。
你认为上述陈述中有多少是正确的?实际上大多数都是错误的。
目前,这些陈述是对是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你所持有的关于人的行为的许多观点是建立在直觉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
要想真正理解人的行为,随意的或常识性的知识是不够的。
系统的方法将揭示重要的事实及其内部关系,并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准确的解释和预测行为的基础。
支持这种系统方法的是一种信念:行为不是随机的,行为是由某种原因引起的,它一定指向某个目的,无论是对是错,行为者相信这个目的对他自己是最有利的。
二、行为的可预测性另外,你会预测别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如何行动。
你已经形成了某些自认为有用的概念,他们可以帮助你解释和预测别人的所作所为以及可能的行为表现。
但是,你是如何得出这些结论的呢?是通过观察、感觉、询问、倾听和阅读得来的。
这就是说,你的认识或者直接来自于你自己对生活环境中所发生的事情的经验,或者是第二手资料,来自别人的经验。
当你进入电梯时,你是否转过身来面对电梯门?几乎每个人都这样做。
可你是否看到过一些文字规定你必须这样做?很可能没有。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组织行为学是办理学理论中的重要分支,它不是与其他办理理论同时发生的,而是办理科学理论开展到必然阶段才发生的,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开展历史。
它有自身的开展特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运用系统阐发的方法,研究工作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体会以下几点: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组织行为学既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又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性,是把这两者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研究的。
人的行为与心理是密不成分的,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暗示,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暗示,因此,必需把两者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工作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组织行为学并不是研究一切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而是只研究工作组织范围内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这种组织的范围包罗工厂、商店、学校、机关、军队、病院、农村等所有的工商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元以及国家机关等组织。
研究这种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不仅是研究单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还要研究堆积在一起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因此组织行为学又可以分为: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以及整个组织的心理与行为。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系统阐发的方法组织行为学不是孤登时研究一个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而是运用系统阐发的方法来研究它们。
从系统不雅来看,把个体的人放在群体这个较大的系统中来研究,个体就是群体的子系统,而很多的群体又组成一个组织,因此,群体又是组织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
它们均自成系统而又彼此密切联系不成分割。
又由于它们都处在社会环境这个更大的系统中,彼此联系彼此作用,因此它们又都是社会环境的子系统。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组织行为学在掌握必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根底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组织行为学教程〔第2版〕的行为的能力,出格是采纳相应的办法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以实现组织预期的目标,取得最正确的工作绩效。